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报考武汉工程大学?

格什温
大西洋
1、武汉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1980年3月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199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2月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学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2012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工程)。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学校现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及国际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15个学院、1个部、1个研究设计院,另有1个独立学院。现有6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湖北省品牌专业9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9个,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和工程硕士6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学位有10个授权领域。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45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技术中心(基地)。 3、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854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290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46人,副高级职称45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55.3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分别占教师总数的89.9%和42.78%。学校现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共占地约130.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4亿元。学校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学生公寓均配有空调和开水、热水供应设施,是湖北省“绿化红旗单位”、“生态园林式学校”。

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有哪些?

盗狗贼
黑崎
学员以同等学力的方式报考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入学门槛低,入学无需参加招生考试。凭借独特的优势每年迎来众多社会在职人士的青睐,下面为大家讲解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有哪些?具体详情如下:同等学力招生院校有哪些?根据招生简章得知,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招生院校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湖南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招生院校,招生院校不同,具备的优势有所不一样,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理想的大学就读,具体招生院校详情,学员可以查看招生简章。同等学力招生优势学员以同等学力的方式选择招生院校就读在职研究生,入学不需要参加考试,学员需要按照院校招生简章要求提交报名资料经院校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到校参加课程学习。课程学习结束,通过结业考试后,可以获得招生院校颁发的结业证书。结业证书的获取代表学员完成了学校专业学习任务,是个人知识成长的体现,也是学员接受前沿知识的证明。已经获得结业证书的学员,想要提升个人学位,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参加申硕考试。待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全部通过后,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硕士学位证的获取可以帮助学员提升个人学位,在企事业单位中增加升职加薪、评定职称的机会。通过上述讲解,同等学力在职研招生院校较多,具体详情学员可以查看招生简章,不管选择哪一所招生院校学习,毕业之后都可获得丰厚收益。

武汉工程大学

聪明衰矣
而民不争
武汉工程大学CEPs是个2013年3月成立于武汉工程大学的以技术研发、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回的创业团队,团队开通了官方答新浪微博@武汉工程大学CEPs。团队成员以研究生为主、部分是优秀的本科生,创始人和第一届负责人聂光辉先生,历任河南理工大学CYXL科研组第四组组长、豫北地区高新技术创业联盟秘书长、某杂志焦作地区执行站长、某高校教师、某公司研发中心研发工程师、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首届研究生会主席等,企业合作成员张健、李国立、齐小萍等是资深工程师,并由教授专家组成了技术指导小组,目前在册登记成员有在校研究生23人、在校本科生5人(含2名官方微博运行人员)、在职企业技术人员10余人,外校合作研究生、本科生近20人。欢迎关注官方微博,敬请指导。

有没有学校开设软件工程在职研究生?

其主君也
马提尼
目前,可知的招收软件工程在职研究生的学校是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采取版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招收权软件工程专业的在职研究生。报名者需要有本科学历并已经取得了学士学位,方可报考。提交的资料通过招生老师的审核,就可进入到学校的课程班学习。完成学业后,可申请硕士学位,需要通过申硕考试与论文答辩。

武汉工程大学怎么样,是几本?

三畏
关尹
1. 武汉工程大学在湖北是第一批次招生,3365653935我们可以说武汉工程大学是一本大学。2. 因为武汉工程大学是在全国招生,如果你所在的省市是第二批次招生,我们可以说在你所在的省市武汉工程大学是二本大学。3. 武汉工程大学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覆盖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的省属多科性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周应佳,现任校长为刘德富。拓展资料:1. 武汉工程大学(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 学校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同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3. 截至2017年6月,学校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共占地约130.8万平方米;校舍面积9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4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学校设有15个学院、1个部、1个研究设计院,另有1个独立学院。有6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2193人,在职教职工1854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290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46人,副高级职称451人。

湖北工业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哪个更好一些

大恐缦缦
习动
湖北工业大学好。1、从师资力量方面分析:湖北工业大学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3433643766中,正、副教授710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5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1%以上;国家级人才34人、省级专家152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等。武汉工程大学有在职教职工2038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226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43人,副高级职称46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57.59%,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分别占教师总数的93.72%和51.63%。教师中,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等。2、从学科建设方面分析:湖北工业大学有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5个湖北省特色学科,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36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2个;有4个中职硕士学位授权点。武汉工程大学学校获得1个2018年湖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7个。扩展资料:湖北工业大学的优点:湖北工业大学简称“湖工大”,坐落于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是一所以工学为特色,覆盖工、文、理、艺、经、管、法和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设有学院16个,本科专业55个;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中职硕士学位授权点;各类专任教师13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武汉工程大学的优点:武汉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全日制在校生21789人,其中研究生3339人(全日制研究生2911人),普通本科生18878人,留学生25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武汉工程大学大专怎样

剑霜刃
茅趸王
  武汉工程大学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同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2006年11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  经过36年的建设,学校已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办学条件较好、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型大学。  层次规模  学校现有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国际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649人,其中研究生595人,本科生14074人,国际学院学生116人,专科生329人,高职生2535人。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1个部、1个研究设计院,另有1个独立学院。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48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管、理为主要学科门类,均覆盖3个以上二级学科。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湖北省批准立项建设博士点5个。  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专兼职科研队伍,有一所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情报信息、分析测试多功能于一体的研究设计院、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6个省级技术中心(基地)。学校具有化工工程乙级设计资格,A2、D1、D2类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化工行业工程甲级咨询资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乙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单位乙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乙级资质,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乙级资格,专项工程(环境污染防治)丙级设计资格、建筑工程丙级资格,是湖北省科技厅化学化工查新检索定点单位。同时,还设有湖北省石油产品暨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  近几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4项、省部级项目37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教学成果奖3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2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他省级奖4项。近3年来,科研到帐经费共计1.5亿元,科研经费增幅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机器人足球队连续6年7次荣获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学校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收录600余篇。学校主办《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化学与生物工程》等科技核心期刊。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793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30人,其中正高职人员134人。现有专任教师964人,高级职务的教师占师资总数的46.5%,其中教授131人,副教授317人,博士151人,硕士52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9.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5.7%。在职教师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获得者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2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40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6人,楚天学子1人。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和学术梯队的建设。现有“工大学者计划”特聘教授8人、工大学子5人。首批成立了本科教学团队16个,科研创新团队8个,学术创新团队5个。学校还聘请了83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其中中外院士10人。  基础设施  学校现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共占地1527亩;校舍建筑面积7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4亿元。建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3个,标准游泳池2个,篮、排、羽、网球场68个;多媒体教室50个(9998个座位),数字化语言实验室17个,教学实验室49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馆藏一般图书106万册,电子图书31.9万册,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和“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交流合作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阿伯塔大学和渥太华大学、意大利达努齐奥大学及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等十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的稳定关系,一大批国外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访问。学校先后派出各类人员165人次分赴24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或研究机构留学、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科研合作和考察访问。近年来与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签订科技合作项目13项。  学校与国内一些著名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并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东北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等签署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协议。  学校成立了有129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参加的董事会,并与其中的近百家单位签署了联合共建、人才培养、科技开发、职工培训等协议,建立了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机制,形成了开放办学的格局。  学校荣誉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建校35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4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仅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领导人是我校的毕业生。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学术、科技、文化比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146项、省市级奖198项,其中,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一项,“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一项,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一项。  学校认真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抢救3名落水少年而光荣献身的2003届毕业生许志伟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被教育部追授为“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共青团中央追授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湖北省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学校多次获得各级各类的表彰,获得“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绿化红旗单位”、“园林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吴元欣 校长:李杰  编年校史  1972年 4月20日,成立湖北省化工石油学院筹建领导小组;6月25日,湖北省政府鄂革[1972]102号文件通知:以湖北省工业学校为基础,组建湖北化工石油学院。9月,宫雨屏任党委书记。  1974年 校址迁移至伏虎山麓、南湖北畔之现址(武昌卓刀泉路366号)。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化工机械三个专业招收首届学生共110人。  1975年 2月26日,湖北省政府批复文件,确定学院规模为1500人。制定学院1975-1985年十年发展计划。  1976年 各年级均有学生,学院建制初成。  1977年 招收首批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 学院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科研上来。11月,李康德任院党委书记,孟占勇任院长。  1980年 学院隶属关系变更。3月31日,教育部颁发(80)教计字134号文件,决定: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化学工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化学工业部为主。  1981年 举办院首届田径运动会。  1982年 举行建院10周年庆典活动。  1983年 9月,陈古圣任代院长,12月,亓国治任党委书记。  1984年 制定学院“七·五”建设规划(1985-1990)。  1985年 1月16日,化学工业部批复学院“五定”意见。12月,陈古圣任院长。  1986年 1月11日召开首次党代会,学院党委正式成立。3月,召开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1987年 举行建院15周年庆祝活动。8月吕福利任院党委书记。  1988年 与昆明工学院、北京化工学院等首次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9年 4月8日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制定“八·五”建设计划(1991-1995)。  1991年 2月,陈古圣任代理党委书记。6月22日化工部部长顾秀莲来院视察工作。  1992年 召开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4月3日,化工部副部长李子彬来院视察工作。举行建校20周年庆典活动。9月,蒋子铎任院党委书记。  1993年 9月17日,化工部副部长贺国强来院视察工作。10月,蒋子铎兼任院长。11月4日,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召开第二届教代会。制订并实施《武汉化工学院综合改革方案》。  1994年 制定学院“九·五”建设计划(1995-2000)。  1995年 4月21日,化工部副部长成思危来学院视察工作。与中南工业大学首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2月,何定雄任院党委书记。  1996年 5月18日,化工部副部长李士忠来学院考察工作。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1997年 2月,钟康年任院长。学院举行几年25周年座谈会。11月举行董事会成立大会,化工部副部长李勇武、副省长王少阶等出席大会。  1998年 1月8日,召开第四次党代会。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价。学院被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高校工委授予“湖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化学工艺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7月3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发办[1998]103号文件精神,学院由原化工部主管改为中央与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  1999年 王少阶副省长来院视察工作。9月-11月,实施机关全员竟聘上岗工作。  2000年 1月6日,王少阶副省长来我院视察筒子楼改造工程。制订了“十·五”(2001-2005)计划。学院在化工工艺学科,申报并设立了“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化学工程”和“化工过程机械”增列为硕士点。下半年在全院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学院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12月6日,省委副书记王生铁来院视察工作。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整体进入学院。  2001年 学院制定“二定一发展”计划。召开第二届董事大会,副省长王少阶等出席了会议。学院与宜昌市人民政府签署双边合作协议书。组建省内首支机器人足球代表队一举打进世界杯赛前八名。学院在江夏区新征718亩办学用地(不包括学生公寓及生活用地)。  2002年 4月,我校机器人足球代表队在“大庆杯”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中获半自主3对3项目亚军,在韩国第七届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中获5对5项目冠军。6月,学校更名工作正式启动。10月18日,学校隆重举行建校30周年庆典,庆典活动历时3天。11月19日,流芳校区一期工程破土动工。12月9日,学校行政主要领导调整,吴元欣任武汉化工学院院长。12月27日至29日,学校召开第五次党代会。  2003年 4月1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昌尔同志在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李怀中的陪同下来我校视察工作;4月23日,成立校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预防非典工作;6月5日,省教育厅组织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在我校举行了武汉化工学院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的专家论证会;6月12日,教育部党组成员、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教育部直属办公室副主任陈维嘉等陪同下来我校视察;9月11日,我校流芳校区正式启用,省委高校工委章默英副书记代表省高工委、省教育厅到校祝贺并发表了讲话;9月8日,悉尼奥运会羽毛球单打冠军吉新鹏被我校正式录取。  2004年 元月9日,副省长辜胜阻在省教育厅领导陪同下到我校流芳校区视察工作;元月11日,全国高校设置评委会专家组来我校考察;元月17日,省委副书记邓道坤在省教育厅厅长路钢等陪同下来我校视察工作并慰问教师;2月份,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月5日,学校实行新一轮全员竞争上岗;5月,教育部同意我校在武汉化工学院基础上筹建武汉工程大学,筹建期为一年;6月18日---6月21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我校承办的“武汉工程大学杯”第五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暨2004年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赛中国队选拔赛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6月29日,武汉市副市长袁善腊来我校现场办公;8月20日,我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通过国家一级工作单位的考评。  2005年 1月29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昌尔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以章、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李怀中、省委宣传部秘书长陈连立等陪同下来我校调研;我校成为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培养领域为化学工程领域;3月16日,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省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远志带领省市区三级领导到我校流芳校区教学及生活区视察工作;4月18日,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正式开始启用;5月21日,武汉化工学院、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报告会在我校举行;7月9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校评估验收我校的筹建工作;9月8日,省长罗清泉在副省长郭生练等省领导来我校参观考察并为我校教师带来了节日的问候;8月21日,学校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11月2日,教育部科技司谢焕忠司长来我校考察;12月份,流芳校区三期工程全部结束。  2006年 3月22日下午,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在省教育厅厅长路钢、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王永高、省政府秘书六处处长刘美频、教育厅办公室主任余学敏、发展规划处处 长夏杨福等陪同下来我校参观考察;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永高、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传德、省学位办主任问青松、副主任张文斌等陪同下,国务院学位办主任 杨卫院士来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4月30日9:30,武汉工程大学揭牌暨流芳校区建成庆典大会在流芳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昌 尔、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少阶、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熊传勤等上级领导及100余所兄弟院校代表、90多家董事会单位代表和 27个校友分会代表出席了庆典大会;5月20、21日,我校首次本科招生自主选拔录取面试工作圆满结束;5月26日—27日,湖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高校 类)暨湖北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桥牌比赛在我校流芳校区体育活动中心举行;6月6日—7日,我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本科教学水平咨询评估工作;7月5日, 2006年“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武汉工程大学培训班开班典礼在我校大礼堂隆重举行。共有来自全省19个县(市、区)的80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 训。同天,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湖北省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座谈会在我校举行;7月10——13日,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在武汉工程大学进 行;全国化工高等院校两办协作组第十八次年会于7月26日至29日在我校举行;8月16日—19日,我校在咸宁金桂湖组织召开了2006年本科教学水平评 估工作专题研讨会;9月26日,武汉市洪山区人大代表选举关山街第27选区选举大会在我校举行,高教所所长娄星同志再次当选为洪山区人大代表;9月28 日,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工程大学支部成立;11月12日,以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吕明为组长、西南石油大学校长杜志敏为副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来我校进行了为 期5天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11月14日,教育部评估中心主任刘凤泰来校看望评估专家;11月17日,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伍贵龙在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继年、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赵泽刚处长的陪同下来我校考察;12月19日上午,在校党委副书记叶芃的陪同下,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基建管理处处长林志华考察了 我校流芳校区;12月28日上午,武汉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该中心由我校与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联合组建。

武汉工程大学自考是不是真的

爱出轨
清明
当然是真的。自考有三种学习形式:全日制自考、业余制自考及网络班自考。三种学习方式在自考知识学习及考试内容上均无差别,而且这三种学习形式面向的人群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一、全日制自考全日制自考学习是这三者中最受高中毕业生欢迎的学习形式。全日制自考就等同于高考后进入大学学习一样,周一至周五在校学习,课后可参加文体活动,享受与统招生一样的待遇,可体验完整的大学生活。在自考知识学习方面,武汉工程大学有小211之称,有着强大的师资力量及完善的教学体系,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备考学习,所以全日制自考的学习效率也是三者中最高的。二、业余制自考业余制自考则是能够满足上班族边工作边进修自考要求的学习方式。业余制利用非上班时间开设现场授课,授课老师与全日制自考在校老师一样拥有高水平教学实力,在课堂的教学及互动中,不仅能让在职人士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备考,还能在课后学以致用,对于工作方面来说有非常大的帮助。三、网络班自考网络班是互联网发展中应运而生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学已慢慢转移到网络这个大平台中,利用视频及音频为学生带来在线授课。网络班不仅能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考内容学习,更为教育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往后的发展中,网络班定能成为自考学习形式中的主导者。考虑进行全日制自考、业余制自考及网络班自考其中一种的学生,为你分析适合报名的形式,让学习效率提高,让自考通过率更高。武汉工程大学自考报名官网http://www.whgcde.com/

求大家帮助,我现在是土木工程的本科毕业生,读在职研究生的问题?

七濑
贱有
推荐你来武汉工程大学读在职研究生。应该说无学位的话,每个学校的录取限额都只有10%你还是看你想读哪个专业,专业喜欢还有对于你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帮助才是最重要的呢,华中的在职研究生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