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是经济学专业,想考研,请问有什么方向以及应该怎么准备?

孰知其纪
不废穷民
经济学考研如果不是跨学科的话在初试很有优势,毕竟好多经济类的初试考经济学。一般经济类的有金融,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国民经济学……如数学成绩不太好,也可以考虑考一些行政管理,法硕之类的。教育部首次明确考研复试成绩占30%至50%[日期:2006-04-27] 来源:考研信息员 [点击:14 次]【评论】【论坛】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 吕诺) 教育部18日发布的《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扩大了研究生复试权重,首次明确复试成绩要占总成绩的30%至50%。 目前,约40万考生正在走进高等学校参加研究生复试。教育部今年在复试之前举行了2006年度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并发出《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着眼于新形势下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建设,全面、系统、科学地规范了研究生复试工作.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介绍,指导意见加强了复试制度建设,强化了复试的地位、作用,首次明确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确定复试工作由招生单位全面负责,校院二级管理,导师、专家集体考查。指导意见形成了更加科学的考核体系:专业考试重在考察学生专业素质、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考察范围更加全面,不仅是专业素质,而且包括文化素养、思想品德(如事业心、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等等);考试的形式、方法根据学科特点更加多样化,如笔试、面试、实验、心理测试等。 指导意见强化了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在原则规定上强调了“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在具体操作规定上,明确“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并由复试小组会议提交说明材料备查”。 指导意见明确学校实行三公开:即复试要求公开、办法公开、结果公开;要求招生单位统一制订导师、专家遴选和工作规范,并对所有人员进行政策、业务和纪律培训,使每一个人明确评判标准、规则、程序和纪律。为加强监督保障,指导意见提出实行考场监察和巡视制度,并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畅通,广泛接受考生、社会监督。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招生单位要组织复议;对违纪违规人员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据4月1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教育部18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扩大了研究生复试权重,首次明确复试成绩要占总成绩的30%至50%。 一石激起千层浪,针对教育部出台的这项制度各方反响不一,笔者查看了网友的评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期待者有之,担忧者有之。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重大改革能否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还尚待实践的检验,笔者无意妄加评判,只是有一个问题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此次研招改革是否过于仓促? 首先,改革所选择的时机不合适。据介绍,目前,约有40万考生正在走进高等学校参加研究生复试,而恰恰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项这样的改革,复试成绩要占总成绩的1/3甚至一半,这种政策突然调整,必然会打乱当事人的预期,给当事人带来影响。许多原本对复试没有给予太多重视的学生,必将占据劣势,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十分不公平的。 其次,改革所应有的监督保障措施是否完善让人心存疑惑。尽管有教育部官员介绍了4项配套保障措施,如有学生受到不公平待遇提出申诉,学校或招生单位要组织相关部门核实情况后组织复议,但研究生复试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这种担心也并不是多余的,在研究生招生考试笔试中都能屡屡发生教授透题、照顾本校考生的事件,更何况像复试这样主观性比较强的考试呢! 笔者认为,出台一项改革措施一定要慎之又慎,绝不能仅凭少数人意志,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想什么时候改就什么时候改。改革方案出台之前,要给公众充分的讨论空间。改革时,要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整体、科学的考虑,否则,改革将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我想考经济学硕士哪个学校好!?

故事会
炼形
经济学的话,人大最好,还有北大的也很强!其实选择专业和院校不是这样盲目的问的,因为很多人对你说的东西并不了解~我推荐一些视频给你,老师会指导你选择专业和院校,还会对考研的流程、怎么备考等相关信息给你指导,这才是正确的方法!《2010年考研入门指导》《2010年考研初期三大选择》百度上搜一下就可以!这也是别人推荐给我的,听过之后启发很大,和你分享可以看一下各高校经济学的排名啊,新浪网上有,北大排第一,人大第二,当然这只能做参考。还要看自己的情况,名校考上当然好,但一般竞争很激烈,竞争对手水平也高。参考资料:http://e.sina.com.cn/gaokao/2008-12-24/1739180851.shtml

经济学考研有哪些专业

善夫
色法
企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等。1、企业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德语:Betriebswirtschaftslehre,缩写:BWL),研究企业内部的管理相关问题和金融、市场营销、贸易、会计、审计、物流、人力资源、生产等在企业层面的问题。在教学学科设置上相当于美国的商学院、中国的管理学院。2、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人类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哲学思想的出现),人类对于自古以来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评价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的形成与实践)。现代经济学理论适应现实的能力是有局限的,只适应描述经济规模尚不能对自然承载力构成威胁的经济活动。因此,经济学必然需要随着经济活动规模扩展到了自然承载力的边界而改造,要用一个适应范围更广的逻辑系统来适应现实。3、财政学财政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它主要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也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该专业培养具备财政、税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4、金融学金融决策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主体投融资决策行为及其规律,服务于决策的金融理论“由一系列概念和定量模型组成”。这样的金融决策理论是个人理财、公司理财乃至一切有理财要求的部门所共同需要的。该领域的分支学科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资产定价等。5、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目前仍在发展之中。虽然其完整学科体系的基本确立距离现在的时间尚短,但其思想的形成则是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迫溯到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代。

经济学硕士和法硕我该选择哪个

三界
合伙人
您好,法硕就业相对而言很不错的,法律硕士可以考公务员进入政府及公检法系统工作,还可以去银行、信托、证券等金融证券公司工作,还可以去各种企业做法务工作,最后还可以去做律师!各行各业都可能有咱们法律硕士的身影,在目前纠纷或者矛盾更多的采取公力救济的当下,法律人员活跃在各个行业。没有太多的专业能像法律硕士这样的就业宽度,这无疑是我们一个巨大的优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有哪几个方向?麻烦简介

贵因
苏舆
个人建议你慎重考虑报考经济类专业,大学的课程很教条,用来处理实际问题可能会遇到很多困惑。我就是学经济的,我的工作能力都是从实践中得出的。我上大学时老师说10%iq+90%eq才是搞管理的人才,学校注重的是iq,eq你从哪里学?当然还要些aq,这都与自身性格关系重大。从我同学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适合搞管理的只有三个人,还不到全班人数的9%,其他人都去做市场了,说白了就是业务员,很辛苦,也不太容易出成就。性格才是管理类人才的取材标准,比如威信,敏锐,理智,坚强,韧性等,还要很好的判断力,洞察力,全局观。一句话:不要以为学好经济学就可以搞好管理,因为理论和现实是两码事;不要以为管理是个很美的职业,因为好的管理者要擅于在矛盾中周旋,擅于唱黑脸;不要高估自己的悟性,因为管理上的道理是需要仔细揣摩的,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得要领。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性格不适合做管理,建议你学工科比较好,技术人才手里是真功夫,技术到家,哪里都有好工作等着你。经济类大学首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类专业全国数一数二,而且相对其他朋友推荐的比较好进一些。最后,讲一则真理,人生的新三大不幸:1.选了一个不合适的专业2.做了一份没兴趣的工作3.娶了一个自己都看不爽的老婆呵呵,扯远了,但愿你的选择是正确的,努力加油吧。

我是学计算机的,想考经济学方面的研究生,可以吗?

赤胆情
亚矢
可以,专业课依据各个学校规定的科目来考但一般无非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公共课为数学,英语,政治没基础课与文化课之分,呵呵,你以为考艺术生呢?数学有考数学3,也有考数学4的。一般学校越好,就会考数学3,(相对数学4,要难点)英语的要求比理工科的要高,一般在60以上跨专业考研当然是可以的,但是相对的专业课肯定会比经济学专业的考生难上手一点。不过计算机专业的数学基础应该不错吧?也算是一个优势。经济学的研究生一般要考三门公共课:数学(数三比较多),英语,政治。这三门公共课都可以很容易找到学习资料,考研论坛上的介绍也很多,看看就知道了。专业课的问题要具体到各个学校各个专业,学校专业不同的话专业课的参考书目也会不同,一般各个学校的专业参考书目在8月底9月初的样子会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公布,也可以参考往年的参考书目,一般来说变化不大。如果是担心专业课的书太难上手,可以先找一些相关的基础书来读,比如说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等。比较推荐的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的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著),还有两本配套的习题册,难度算是中等,各方面评价都很高。

经济学本科毕业或经济学硕士回答我一个问题。

储物柜
忘年忘义
我是从蒋学模的政治经济学开始学起的 国内的经济学一般都忽略政治经济学 呜呜呜 为什么我们要学你指的是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系把曼昆的书作为入门级培养经济学兴趣的教材来用 比较通俗 故事性比较强 real world的例子比较丰富 高鸿业的教材一般作为考研的必备参考读物 所以比较严谨 是中级左右的难度 所以先曼昆后高鸿业你如果只是对经济学感兴趣 曼昆的够了 后面真的建模什么的专业的经济学学生是不看高鸿业的 微观参考范里安的“现代观点”或者平狄克的微观 陆铭陈钊的微经也是可以一看的 宏观的话 多恩布什或者布兰查德或者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曼昆的那本看完就行了...再往后就不是给非专业人士看的了..看了意义不大

我是一个今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经济学专业,现在一家国有企业市场部上班

韓奕
放浪者
首先,你喜欢什么职位,你喜欢做市场,还是管理,要先定位一个自己职业的职能。其次,确定了以后,不要盲目跳槽,要按照你的规划跳槽。比如,市场也有很多不通的功能,你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先和领导商量,可不可以让你做你喜欢的事情,如果可以,那么就在这个企业好好学习,等到翅膀硬了再跳如果不能,那么也先呆在现在的企业里,跳槽时要了解企业的背景,文化等,是否符合你个人发展的要求。然后再考虑职位,薪酬等方面的问题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缩句

文偃
振振有词
爸爸是一位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