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发表关于文学理论的文章,可在什么杂志上发表

奇杰
不贷
1. 文学评论2. 文艺研究3. 文学遗产4. 文艺理论研究5. 鲁迅研究月刊6. 当代作家评论7. 文艺争鸣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9. 小说评论10. 新文学史料11. 中国比较文学12. 明清小说研究13. 文艺理论与批评14. 文艺评论15. 红楼梦学刊16. 南方文坛17. 中国文学研究18. 名作欣赏具体情况百度他们的网站人民日报不行 《文学评论》 《文艺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可以

胡河清的发表于期刊的学术论文

芒乎何之
迷魂药
1. 胡河清.论阿城、马原、张炜:道家文化智慧的沿革.文学评论.1989年第02期2. 胡河清.王朔、刘震云:京城两利嘴 .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02期3. 胡河清.王安忆的“慧心人”.文艺争鸣.1992年第05期4. 胡河清.杨绛论.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02期5. 胡河清.金庸小说的伦理情感.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6. 胡河清.史铁生论.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03期9. 胡河清.贾平凹论.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06期10.胡河清.汪曾祺论.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01期11.胡河清.钱钟书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04期12.胡河清.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传统.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05期13.胡河清.阿成的“怪味豆”.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05期14.胡河清.钱钟书散论.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01期15.胡河清.论格非、苏童、余华与术数文化.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05期16.胡河清.冰雕银钩绘南天——王充闾游记读后.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04期17.胡河清.钱钟书的天命批判.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02期18.胡河清.超脱的代价——读李晓小说随想.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04期19.胡河清.苏童的“米雕”.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06期20.胡河清.程乃珊的“俗”.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06期21.胡河清.钱钟书与清学.晋阳学刊.1991年第02期22.胡河清.钱钟书的文章家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04期23.胡河清.孙甘露和他的“信使”.上海文学.1991年第02期24.胡河清.马原论.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05期25.胡河清.洪峰论.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01期26.胡河清.中国全息现实主义的诞生.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03期27.胡河清.钱钟书语言研究的当代文化意义.上海文学.1991年第09期

张进的发表论文

慕尼黑
黑箱子
1、《柳永功名思想述评》(独立完成),《唐都学刊》1991年第2期。2、《论清真词的“浑厚”之美》(第一作者),《汕头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1992年第8期全文转载。3、《中国古代戏曲漫谈》(独立完成),《唐都学刊》1993年第2期。4、《论元代闺情散曲的审美特征》(第二作者),《人文杂志》1993年第6期。(核心刊物)5、《论元遗山的闺情词》(独立完成),《唐都学刊》1995年第1期。《新华文摘》题录6、《李清照〈论词〉与曹丕〈论文〉》(独立完成),《人文杂志》1995年第4期。(核心刊物)7、《元好问诗学对苏黄的批评与继承》(独立完成),《文史哲》1996年2期(核心刊物)8、《议“振兴中华诗词”》(独立完成),收入《跨世纪的思辨》,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9、《秦观词的结句艺术》(独立完成),《陕西电大学刊》1998年第3期。10、《李清照〈词论〉写作时间再议》(独立完成),《唐都学刊》1998年第4期。11、《〈后汉书〉今注今译》,本人完成《列女传》(3万字),岳麓书社1998年版。12、《汉语言文化与永明诗歌声律论》(第二作者),《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核心刊物)13、《佛教故事——中国五朝志怪小说的一个叙事源头》(第二作者),《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核心刊物)14、《苏轼论士君子人格及其履践》(第一作者),《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15、《苏轼贬逐心态研究》(第一作者),《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核心刊物)16、《苏轼与酒茶文化》(第一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核心刊物)17、《苏轼的人生智慧》(独立完成),《人文杂志》2001年第5期。(核心刊物)18、《苏轼论为学之道》(独立完成),《唐都学刊》2002年第3期。19、《苏轼论书法艺术》(独立完成),《西北美术》2003年第2期。20、《苏轼文化人格的矛盾与统一》(独立完成),《唐都学刊》2003年第4期。21、《梅、欧与苏轼平淡诗美观诠释》(独立完成),《唐都学刊》2004年第2期。22、《简论苏轼高风绝尘之美的美学内涵》(第二作者),《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核心刊物)23、《论柳永词的“赋法”》(独立完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4、《历代诗论全编(宋金元卷)》(参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25、《论宋人的“以赋为词”》,《唐宋诗词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0月。26、《苏轼的〈前赤壁赋〉与阮籍的〈达庄论〉》(独立完成),《文史知识》2005年第3期。(中华书局,核心刊物)27、《论苏轼“平淡”诗美观之实质》,《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二辑,2005年1月。28、《论苏轼的〈诗〉学观点》(独立完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29、《朱熹与苏轼出处态度之比较》(独立完成),《福建论坛》2006年第4期。(核心刊物)30、《论朱熹尚“雄健”的审美观》(独立完成),《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核心刊物)31、《论朱熹对苏轼的批评与接受》(独立完成),《唐都学刊》2008年第2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界有哪些核心刊物?最好提供一下投稿地址.

无穷
大力士
外国文学:1 外国文学评论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010)85195583 2 外国文学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社大厦期刊部(100089)(010)88819828/66/67/68/693 外国文学研究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430079) (027)678660424 国外文学 北京市北京大学(100871) (010)62764996 5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市南京汉口路22号(210093) (025)835933816 外国文学动态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010)85195605中国文学:1 文学评论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010)65264557 2 文艺争鸣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130021) (0431)85643867 3 文艺理论研究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200062)4 当代作家评论 沈阳市大东区小北关街31号(110041) (024)88501513 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市朝阳区文学馆路45号(100029) (010)84619062 6 中国比较文学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083) (021)65311900-2625 7 文学遗产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010)85195453 8 南方文坛 南宁市建政路28号(530023) (0771)5624424 5623613 9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100029)(010)6493558410 鲁迅研究月刊 北京市阜内大街宫门口二条十九号(100034) (010)66165647 11 小说评论 西安市建国路83号(710001)(029)8742861512 新文学史料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100705) (010)65252161 13 明清小说研究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025)83391043 14 民族文学研究 北京市建内大街5号(100732) (010)85195627 8519563415 当代文坛 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610012) (028)86742979

杨扬的发表论文

某一天
2007 论文:兴废之际:2007 年的上海文学;《文汇读书周报》;2007-12 在那看得见海的地方写书;《文汇读书周报》; 2007-03 我曾见过这样的风景;《南方文坛》; 2007-02 钱门求学记 —— 说说我的老 师钱谷融 先生;《南方文坛》; 2007-04 山高水长;《解放日报》; 2007-07 那是漂泊者在倾述;《解放日报》; 2007-08 起步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读书》; 2007-10 影响 “ 海派文学 ” 的几个因素;《上海文学》; 2007-11 海派文学与地缘文化;《社会科学》; 2007-07 文学属于个人的观感;《 2006 上海文化漫步》; 2007-022006 论文: 哈佛所见文史资料四则;《扬子江评论》; 2006/12/01 走出 “ 底层文学 ” 的误区;《探索与争鸣》; 2006/11/01 哈佛所见白璧德文档;《文汇报 · 笔会》; 2006/09/01 编著或教材: 赵丽宏和他的文学世界;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6/12/012005 论文: 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几个因素;《文艺争鸣》; 2005/04/01 一部小说与四个批评关键词;《当代作家评论》; 2005/04/01 需要一点自我约束 —— 评 “80 后 ” 现象;《小作家选刊》; 2005/05/01 影像中国札记;《南方文坛》; 2005/10/01 专著: 无限的增长;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5/12/012004 论文: 城市化进程与文学审美方式的变化;《文艺争鸣》; 2004-1-1 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南方文坛》; 2004-1-1 鲁迅小说的读法;《文汇读书周报》; 2004-1-1 城市化进程与文学写作的改变;《文艺报》; 2004-1-1 文学中的文学;《文学报》; 2004-2-1 反常规的写作意图在写作中的遭遇;《上海文学》; 2004-3-1 思考与低调 ——2003 年上海文学记忆;《 2003 年上海文化漫步》; 2004-3-1 五四时期及二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 2004-4-1 上海小说如何走出单一类型;《文汇报》; 2004-4-1 小说还能提供思想资源么?;《文汇报》; 2004-5-1 寂寞的文学批评;《解放日报》; 2004-7-1 需要一点自我约束 —— 评 “80 后 ” 现象;《文学报》; 2004-7-1 “ 爱情单元 ” 及其他 —— 由新编上海版初三语文教材想到的;《文汇读书周报》; 2004-9-1 新世纪小说创作之变;《天津师大学报》; 2004 文学探索:比缓慢更缓慢的工作;《南方文坛》; 2004 城市化与文学审美的变化;《解放日报》; 2004 别样的上海文学;《文汇报》; 2004 2004 年 —— 影响上海文学的几个因素;《文汇报 · 文艺百家》; 2004 钱锺书《围成》与中国现代小说;《新民晚报》;

张勇的发表论文

汝戒之哉
妊娠
发表论文四十篇,主要有:1、孔子说“愚”,东方论坛,2004年第4期。2、论《庄子》“环中”的美学意蕴,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3、《世说新语》审美范畴摭论,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4、论李贽的人文生态观,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5、从诗人之情到哲人之思,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6、庄子解脱论新探,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7、论魏晋南北朝大乘佛教对妇女精神风貌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1期。8、论柳宗元的孔子观及其时代意义,孔子研究,2008年第6期。 9、天主教与佛教儒学化之比较与反思,东疆学刊,2009年第1期。10、论柳宗元的《东海若》,文学遗产,2009年2期。11、寒山的论诗诗,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12、敬畏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词,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2期。13、论湛然居士的和谐佛教观,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14、柳宗元《大鉴碑》中的“负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5、柳宗元对道教“真经”的理解与评价,管子学刊,2009年第3期。16、“水中月”的佛学渊源与艺术生成,文学评论丛刊,第12卷第1期。17、论柳宗元的佛教天台观,禅学研究,第8辑。18、论寒山诗的“典雅”追求,中国诗学,第14辑。19、诗情与道性,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20、释氏眼中的柳宗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2期。21、柳宗元:唐代三教融合思潮中的儒家代表,孔子研究,2010年第3期。22、诗僧皎然“情”论,浙江学刊,2011年第1期。

王晓明的发表论文

老影人
格物
关于文学批评的三组问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获第四届上海文学理论奖,)扎实而严谨的传记,《人民日报》, 1990/12《批评的幻想》自序,《百家》, 1990#1知识者的入世和魏连殳的悲剧,《青年报》 1990#2在文学之河的深处,《新地文学》(台湾) 1990#3在造化的掌心里,《上海文学》, 1990#5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今天》(美国) 1991#3 ,(《上海文学》 1994#4 ,《新华文摘》, 1993#12 转载)在退化的阴影下(绢川浩敏译),《野草》(日本), 1991#2关于《雪庐》,《解放日报》, 1991/3录(七——十一),《作家》, 1991#3录(十一——二十四),《中国文化》, 1991#5无法直面的人生,《华侨日报》(香港) 1992/10面对文学的危机,《文汇读书周报》, 1992/12敌我意识的陷阱,《二十一世纪》(香港) 1992#8“沉默无言”的阴影,《雨花》, 1993#2搁浅的航船,《读书》, 1993#3冬天里的回忆,《收获》, 1993#3关于《山峡中》的通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3#3精神的创伤,《文汇报》 1993/5旷野上的废墟,《上海文学》, 1993#6难得的坦然,《新民晚报》, 1994/10精神废墟的标记,《作家》, 1994#2《古船》的道路,《当代作家评论》, 1994#2人文精神: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读书》, 1994#3盥洗室与文化批评,《新民晚报》, 1994/4在批评的姿态背后,《二十一世纪》(香港) 1994#4暮春时节的雷雨,《青年报》 1994/5沼泽里的奔跑,《文艺理论研究》, 1994#5纸面上的金黄色,《花城》, 1994#6眺望内心深处的日落,《钟山》, 1994#6“戈多”究竟什么时候来,《花城》 1994#6民间文学·知识分子·文学史,《上海文学》, 1994#6《艺术·人·真诚》序,《读书》, 1994#7推荐《火凤凰丛书》,《文汇读书周报》 1995/1张爱玲的幸运,《明报月刊》(香港) 1995#10当代中国的文化和文学认同,《雨花》, 1995#10对文化的关怀,《新民晚报》, 1995/12知识分子的信念和良知,《文学报》 1995/12传统文人精神的当代意味(合作),《文艺争鸣》, 1995#1可怕的“穷”字,《中文自学指导》, 1995#2褒读虚无,《东方讯报》, 1995/3我们如何走出失语的困境,《东方》, 1995#3太阳消失以后,《当代作家评论》, 1995#3读书灵魂,《开放日报》, 1995/4对于 21 世纪文学的期望,《上海文学》, 1995#5从奏章到小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6“×址作家”,《新民晚报》, 1996/1精神的失语与走出困境的可能(坂井洋史译),《中国研究日报》(日本) 1996/1被遮荫与被阻隔的,《中国研究》(日本) 1996#2《王晓明文存》自序,《天涯》, 1996#2批评与反省,《文艺争鸣》, 1996#2超越自我,《新民晚报》, 1996/5知识分子的新文化传统与当代立场(与陈思和合作)香港文化研究》, 1996/ 冬季号人文精神论争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困境 , (载《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10走出文学困境和精神困境,《读书》, 1997#10值得承担的艰难,《文艺争鸣》, 1997#1张爱玲的命运( E · HONG 译),《译丛》 Rendition (香港), 1997#2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与罗岗合作),《天涯》, 1997#6全球化与知识分子(与桥爪大三郎合作),《世界》日本, 1997#7从奏章到小说 D · pollard 译,《翻译与创作》荷兰 1998向望 20 世纪中国文学,《南方周末》, 1998/1文学与精神认同(与摩罗合作),《学术思想评论》, 1998#2《无法直面的人生》韩文版序,《书屋》, 1998#6《人文精神寻思录》韩文版序,《书屋》, 1998#6在低调与高调之间,《读书》, 1998#8究竟什么是“个人性”,《文汇读书周报》, 1999/1还未现代,已经过时,《打开》香港, 1999/15遥远的回声,《中华读书报》 1999/2世纪之交的现代化想象,《世纪》, 1999#2“文化议论”的生机,《信报》(香港) 1999/3现代化想象与知识分子,《科学时报》, 1999/3-4/ 连载半张脸的神话,《 21 世纪》(香港) 1999#4《上海文学》, 1999#4在制度变革之外,《读书》, 1999#4科索沃战争的警示,《亚洲周报》(香港) 1999/5“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学习》, 1999#6破除机械进化论,《文艺报》 1999/9关于“现代性”问题,《天涯》翻译的政治学——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的翻译活动,《思想》 2000/11/5“横站”的命运,《读书》 2001#5  The , politics , of , Trans , Cation ,2000/6

谭学纯的个人作品

青蝇
时代
《接受修辞学》(谭学纯、唐跃、朱玲, 1992,增订本2000),《广义修辞学》(谭学纯、朱玲, 2001、2002、2004、2006、修订本2008),《人与人的对话》(2000、2002),《修辞:审美与文化》(2002),《文学和语言:广义修辞学的学术空间》(2008),《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谭学纯、朱玲, 2004),《修辞认知和语用环境》(谭学纯、朱玲、肖莉, 2006),《小说语言美学》(唐跃、谭学纯, 1995)。主要论文见于:《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中国典籍与文化》、《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南大语言学》、《华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出版专著10余种,发表论文160余篇。

求写作教材、理论等等。

布卢姆
鬼学校
  新编大学写作  定价: 32元  本书由国内多所知名大学长期从事写作教学和研究的专家、教师,根据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讲授经验,并在充分吸取现有各种相关教材和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力合作,精心编写而成。旨在通过深入浅出、切合实用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上使大专院校各专业学生掌握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中文写作知识,从而锻炼并提高其写作能力和水平。作为大专院校的通用基础教材,本书所述内容虽然涵盖广泛,涉及文学、议论、新闻、财经、司法、科技及行政、事务、生活、礼仪等各类文体的写作基本要领和方法技巧,但力求做到简明扼要、易教易学,并辅以生动明了的相关例文、格式,不仅十分适合文、理、工、医、农等各专业公共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可作为满足一般社会之需的自学读本。  主 编  徐中玉  副主编  宋炳辉  编写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文学武(上海交通大学 第5、9章)  宋炳辉(上海外国语大学 第1、4章,统稿,副主编)  陈丽芳(开封大学 第8章)  陆予圻(华东师范大学 第10、11章)  汪耀明(复旦大学 第6章)  林 青(同济大学 第7、12章)  徐中玉(华东师范大学 通审,订定,主编)  徐天德(复旦大学 第4章)  秦 逸(上海师范大学 第2章)  韩爱平(河南大学 第1、3章)  徐中玉,1915年生,江苏江阴人。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毕业(1939),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毕业(1941)。历任中山、山东、复旦、同济、沪江诸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科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主席(第五届),国家教委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兼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学科评议组中文组成员。全国性学会“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主编《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至今二十多年。主编教育部组编全国各类“大学语文”教材五种,专著及主编书刊数十种。现为上述各学会的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名誉主任,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学术顾问,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及北京大学中文系顾问,《文艺理论研究》主编。  宋炳辉,1964年生,江苏省启东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比较文学》副主编。长期从事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学写作的研究和教学。主要著述有《新月下的夜莺:徐志摩传》、《都市子夜的呼号:茅盾与上海文化》、《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副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合作)、《网络:你往何处去》(主编)等。  ★ 书摘  --------------------------------------------------------------------------------  编写前言  大学里要不要开“应用写作”或“大学写作”课,可能还未完全定论。现在有的开了,有的还未开。开了的是必修还是选修,开多少时间,有几个学分,开过一时又不开了,各种情况都有。怎样开的,已有的教材效果如何,是怎样在教的,有些什么经验教训,都缺少切实认真的讨论、研究、交流。媒体的有关报道却不时可以看到,有些情况着实引起许多人士注意,并且忧虑。  下面介绍最近看到的一则报道:  江苏人才市场招聘遭遇尴尬  文科生写不好邀请函  人民日报 80多个文科毕业生竟没有几个能写出一份完整的邀请函。江苏省人才市场日前举行招聘会时,遇到这样一件令人深思的尴尬事。  江苏省人才市场此次拿出10个岗位面向毕业生招聘,经过筛选,八十多人入围。其中,南京某知名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女生特别出众,自荐材料显示不仅几乎每年都获得奖学金,且获奖的各种荣誉证书的复印件有十几张,尤其是在数家报社实习发表的厚厚一摞作品更是令她“高人一筹”。招聘人员事后说,他们当时决定,如果这名女生考试通过,就录取她专门从事宣传工作,但结果大大出人意料。考试中,有一题是根据素材写一则邀请函。这名女生在正文部分将素材罗列了一下,不仅题目没有“邀请函”字样,文章也没有抬头,时间、地点则被移到了“备注”里面。  据了解,参加考试的80多名考生拟出的邀请函,绝大部分“缺胳膊少腿”。  《新民晚报》2004年3月31日这个人才市场上此次拿出十个岗位,面向文科毕业的大学生招聘,在应招的大学生群中,经过筛选,八十多人入围应考,其中有个名校新闻系毕业女生特别出众,自荐材料每年都获奖学金。各种荣誉证书复印件多张,还有在报社实习发表的厚厚一摞作品,应该大有入选的可能,但却没有成功。因要她根据素材写一则邀请函,而她却从要素到格式,都未能写好。参加这一考试的80多名考生拟出的邀请函,竟绝大部分“缺胳膊少腿”,“竟没有几个 能写出完整的邀请函”。虽然并不能算严重,只有十个岗位,七十多位注定不会成功,但对应招者总是一次挫折,且对文科毕业大学生一定颇出意料,是值得大学教育界深加反思、有所补救的一个问题。因为,在设定的情境条件下,当场考验一下文科毕业生试写一封邀请函或请假信之类,并要求写得完整一些,毕竟不能说是苛求。而在超额竞争中,招聘单位显然无暇为每个未入选者找出所以受挫的原因,除各自反思外,直接负有教育责任的校长、老师们也是理当重视、改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都会走上工作岗位,迅速变化和越来越发展的生活与各种事业都需要大学生们至少具有一般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可以说,今后没有一个人可以不必具备写一般的和某一专业需要的较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我这不是指要大学生都成为一个精品文学家,也不是要成为一个某方面的高深科学家,而是一个有基本知识和某种专业修养的普通人。因为每一普通人都有不少社会关系,工作关系,经常需要不断说明、沟通、传达、申明……正式的还必须运用文字写作。而所有的文字写作,又还需要把握一些基础的写作方法、常识与技能,必要的研究、调查与训练。更重要的,是对思想品德、人格胸襟的修养,对世事、人情的关切与熟知。试想即使要完整地写好一封邀请函,或请假信,希望达到你写信的目的,岂非除文从字顺、没有错别字外,还应具备符合客观、主观、事理、感情、可行、可能等各种憬悟、敏感在内的潜力?写作的本领,归根到底是要在洞明世事、通达人情,和认真学习、不断训练的实践与综合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而不是一朝一夕,光读点书就能迅速有成的。但大学如能开出这个课,教师如能教好这个课,学生如有机会学到并学好这门课,还是有积极作用,并可免走或少走弯路的。较适用的教材,需要能简明扼要地提供写作的一般原理,各种文件的写作特点,附有具体的例子。这个课的实践性特别要紧。写作原理是各种写作大致相通的,不必作繁琐、抽象、充满新名词、新概念以及许多新主义的空谈,这些有“文学概论”“文艺学”等课程去担当。帮助学生明白、理解基本的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取得共识的。概括性的知识传授,仍要选择一些真正名家名作的具体内容来分析、证实,而不是教师一个人介绍就能算数。讲得抽象,讲而不练,肯定不好。传授知识,一向只是教师教到底,由于缺乏质疑、讨论、互补,往往枯燥乏味,留不下多少印象。既置学生于被动状态下,当然引不起重视、兴趣。一定要多锻炼,就像规定情境下各自去习作邀请信、请假信、申明文之类。对不同的写法进行分组的讨论,既能鼓励习作,又便集体研讨,互相补充,收教学相长之益。把报刊上常见有关写作缺点的报道和讨论材料及时介绍给学生,教师越积极、认真负责,越能多方设法多样地指引学生的课外学习,这课外的各种活动对提高学生写好一般应用文字一定多有帮助。课外观感中所取得的营养,对“大学写作”这类课程的学习每有许多启发,这也是综合与实践结合的一种表现。许多大学生对写作有恐惧感,唯恐露底、受讥笑,这可理解,也不必苛责,但越不写就更写不好,能力要从实践中成长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写作,重在表扬成绩,鼓励试作中有了进步的亮点,恐惧感会逐渐消失。这是我国古代教人写作早已取得的好办法,好经验。  这部书,是应复旦大学出版社之邀,两年来得到上海各大学任教“大学写作”课程多年的专家们一起协作编成的。已有的“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任务在通过学习文学名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文化精神以及应有的人文修养,实际上难以同时负起指导应用文字写作的职责,而需要由“大学写作”课较多分担这个任务。由这个课程,发挥综合性把握较广的立人知识,从实践过程中多多训练,多读多写,课内外结合,从一般应用文扩展到各自所学的专业写作,将来最好在参加工作时就能很快承担起写作任务,为适应今后的各种竞争做些准备,累积下经验和资料。文艺精品与各种学术专著是另类应用文,诚有巨大社会效益,各种性质、不同文体各有特点的更为大量的应用文字,实际每时每刻都在尽力推动促进着大大小小的工作、工程,起着不可或少的社会作用。大学问家、大科学家在精心著作大书的同时,必然也要写其日常人生中需要的书信、笔记等等,而且往往也有精品的价值。如此小大由之,各抒所见,各有其成,积小成大,才有共同伟业。为此我们虽尽点绵力,自感缺点仍不少,将再努力探索,更求实效。敬请各地专家、老师同志、大学生同学们指教、帮助。  徐中玉  2004年4月5日  目 录  编写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的历史与意义  第二节 大学写作的基本内涵和本书体例  第三节 写作的基本性质及其特点  第四节 写作训练的基本途径  第二章 文章构成要素  第一节 材料  第二节 主题  第三节 结构  第四节 语言  第五节 标题  第六节 标点  第七节 修改  第三章 文章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叙述  第二节 描写  第三节 议论  第四节 抒情  第五节 说明  第四章 文学类文体写作  第一节 文学类文体概述  第二节 小说  第三节 诗歌  第四节 散文  第五节 报告文学  第五章 议论性文体写作  第一节 议论性文体概述  第二节 杂文  第三节 政论  第四节 文艺评论  第六章 新闻写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消息  第三节 通讯  第四节 新闻特写  第五节 新闻调查报告  第六节 广播电视新闻稿  第七章 财经类文体写作  第一节 经济合同  第二节 广告  第三节 经济报告  第八章 司法类文体  第一节 起诉状  第二节 上诉状与申诉状  第三节 答辩状  第九章 科技类文体写作  第一节 科技文章概述  第二节 科技论文  第三节 科技报告  第四节 科普说明文  第十章 行政类公文  第一节 公文概述  第二节 行政公文的种类和格式  第三节 行政公文的撰写  第四节 公文的审核和修改  第十一章 事务类文体  第一节 调查报告  第二节 总结  第三节 计划  第四节 简报  第五节 规章制度  第十二章 生活类文体  第一节 生活类文体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私人信函  第三节 礼仪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