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阿拉伯
此何鸟哉
你好!我本科也是汉语言文学,现在是陕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专业研三的学生,乐于回答你这个问题。有几个问题你得先明确:1、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两个专业都是学什么?简单来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就是就是学习外国文学史及其相关文学理论,当然这一部分在考研备考时就得好好积累了,上了研就是针对某一具体文学现象或者理论进行的学习了,而现当代文学史也是这样(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其相关理论),只是两者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有所区别,前者主要是放眼全世界,范围更广,内容,后者主要是在中国范围内的研究比较多一些。当然,现在各个领域都是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所以二者也会有交叉的部分的,不可绝对分开。2、读完研以后的出路问题,是铁了心想继续深造呢,还是工作。如果想继续深造,那肯定要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你说你喜欢看外国小说,那中国现当代小说呢?你看了多少?要知道,考文学类的专业,小说原著是必看的啊,另外,千万别认为英语不好就有困难,你是在中国学习,又不是在国外学习,英语只要能通过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就行了,我一个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同学,刚入学时,英语四级都还没过,不照样把这个专业学得很好,完全可以带本科生。当然,英语很重要,不管你学什么专业,都要好好学英语。可如果你只是想要增加就业砝码或者暂时逃避就业的话,那就打听一下你要报考的中国海洋大学,看哪个专业好考,结合自己情况分析就好了。祝你好运。

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生需要做什么具体准备?

红灯区
道一
首先确定报考学校,其次确定报考学校的考试专业课内容,例如参考书,历年真题,笔记。但是,不管考哪个学校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都需要大量外国文学作品研读,还有一定的西方文论的理论储备。可以先从这些基础准备做起,然后再参见自己的爱好来选定学校的,毕竟每个学校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都有不同的侧重方向。非常感谢你的回答,我2014年考研,现在基本上已经定了学校了,参考书也已经买了,还差买真题和笔记了,最关键的是还没有进入看书的状态,就特别想去旅行,想先玩了,在开始看。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

凡尔赛
其寝不梦
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生的体验就是既绚烂浪漫但又复杂艰深啦。先说绚烂浪漫:在我心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就是文学专业里的一朵奇葩,因为它那堪称『火锅』的属性,使它有着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特质。对于它的研究者,它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因而它总会产生新的视角,从而不断拓展自身的边界。学气象学大可以来可分析下『雾霾』这个环境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频率嘛,比如挖掘下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文学作品中的『雾霾』书写(我这是胡扯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还有一个可爱之处就是这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学科,彼处与此处即使天各一方,但却引发了共鸣,那咱们就去找找为啥会产生共鸣吧,最后找到了那共通之处,长吁一口气:原来如此啊!这感觉棒极了!它浪漫就浪漫在,风马牛不相及的作品竟然在某个点上产生了相同的阅读效果呀。有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再说复杂艰深:研究个英文作家还好,毕竟英语不管学得好不好,你至少还是有个7、8年的积累的。读英文原著、研究文献,你读不下去或读不懂,翻翻牛津字典,也总还是能理解个7、8成是吧。可是遇到像俄罗斯、西班牙语等小语种的文学作品呢?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真是崩溃啊!要是大作家或者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还好,毕竟声名在外,研究的火力比较集中,所以原文版原著、文献还是好找的,读不懂原文,至少二手翻译成英语的也还是能找到不少的,可是要是你非要研究一下非世界性意义的非英语国家的外国作家的作品呢?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虽然研究生毕业论文选了个西语作家,但还是厚颜无耻地选择了塞万提斯的缘故,因为研究的人多啊!文献好找啊!最难也不过是自己的研究视角要出奇招而已……好了,即使语言这关我们不去考虑,我们选择侧重研究文化价值、社会内涵、或者文学性层面的东西,甚至拿统计学的理论去研究某阶段文学作品的特定文学要素这种另辟蹊径方法也用得出来,毕竟这些都与语言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可是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个更为宽广的研究世界:你要比较中外文学作品,好吧,不说你要贯穿古今中外,但是你至少还是要有足够的文史哲阅读量吧,要不然你的『比较』研究很有可能停留在作品的机械比较上,很难深挖其内在本质的共性特质。不做『比较』性的研究,我就单论一个作家一部甚至多部作品,原著的精读是必不可少的,接着就是狂读该作家国家的历史、人文资料以及该作家本人的心路历程、文学创作轨迹,连带着研究该作家所处时代的总体情况。即使是这样也还不够,在掌握了社会、文化、历史和特定的专业(环境、数学、经济、统计)研究方法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要保持文学研究的基本追求,还得不断恶补各种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因为你得让你的研究是一个文学研究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专业的艰难之处,正是在于你打开它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你很有可能走进去出不来,即使你走出来你还必须是以文学研究的形态走出来,要不然丧失了文学性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就会沦为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等其他学科的洗脚婢。呃,我几年前在答关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相关的题的时候说,这个专业因为本身专业界限模糊,很容易被侵蚀,而且各学派间世俗性目的明显甚于学理性目的,因而觉得这个专业是艘沉船。不过毕竟是我挚爱的专业,它教会我许多东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三个:一是开放的视野、二是强烈的好奇心,三是想要为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占个座的雄心,前两者我觉得毕业这么久我还是一直保持着的,至于第三个嘛,还得由后辈门加倍努力啦!尽管诺贝尔文学奖也有咱中国作家拿过啦,但是要把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在保持我们自身特性的基础上推向全球,还是任重道远啊。说到最后,忍不住还是要说下,为什么喜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专业。当今世界,处在全球化与本土化这两种不同潮流的交锋之中,全球化使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联系更紧密,然而这种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会让我们恐慌,我们害怕被异化(无论是被物所异化还是被他者异化),我们害怕丧失自身的个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专业的美妙之处在于『求同存异』,每一个研究者,我们既是自身文学的发现者、阐释者、保护者,我们又是自身文学的宣传者、传送者,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的体验里还有一种使命感呢!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都考那些科目?

蜚闻记
好儿子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是: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文艺学(050101)01 文学基本原理02 中国文论03 西方文论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复试笔试科目:文艺学基础理论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言文字学(050103)01 汉语语法史02 词汇学(含训诂学)03 文字学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7语言学理论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02 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8古代汉语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复试笔试科目:古文献专题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古代文学(050105)01 先秦两汉文学0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03 宋元文学04 明清文学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国学与汉学(050122)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02 域外汉学研究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04 出土文献研究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618古代汉语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复试笔试科目:四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7)0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02民族民间文学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④821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同等学力加试:文学概论,文学作品赏析拓展资料: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汉语言文学

南师大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参考书都有啥。

非其道也
东风破
以下资料由文汇南师考研网提供1、《欧美文学评论选》(20世纪)汪介之、杨莉馨北京大学出版社初试指定书 2、《欧美文学评论选》(古代至18世纪)汪介之、杨莉馨北京大学出版社初试指定书3、《欧美文学评论选》(19世纪)汪介之、杨莉馨北京大学出版社初试指定书 4、《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南开大学出版社初试指定书5、《20世纪欧美文学史》汪介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复试指定书

请问南开大学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录都有什么?

霜露既降
江湖情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 罗宗强、陈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A、B卷,第二版) 乔以钢等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版,上下册) 崔宝衡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 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三版) 朱维之等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外国文学史?亚非卷》 朱维之等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比较文学概论》 杨乃乔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请问南开大学这个专业一般录取多少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考吗这个找不到,你可以加南开大学考研群,向以前考过的打听一下

汉语言文学考研都考什么?

知和
聿归
汉语言文学考研的专业研究方向有:01汉语语法史; 02词汇学(含训诂学); 03文字学考试科目: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英语一 或202俄语 或203日语 或240法语 或241德语③ 635语言学理论④ 840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拓展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对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等。本专业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还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教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语言文学

考研专业课中的中国语言文学指的是什么

赐也
定慧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师范类大学出于培养中学语文教学师资的目的,一般都开设了本专业;综合类大学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等,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在职研究生是我国培养语言文学人才的重点基地。我学历不高,你的问题其实不要想得太复杂,所谓中国语言文学就是指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范围内。你只要在这反面着手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哪些?

其神纯粹
体同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对外汉语、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等专业,其中前四个属于语言类,后三个属于文学类。文学类是很多人都会做的选择,但是考的人多,竞争压力会很大。而且往往是考文学类的会被调剂到语言类。语言类中对外汉语比较热门,但实际上是比较难找工作的。古代汉语算是冷门,但冷门往往更佳,少了竞争,如果是少数民族考的话更有优势。汉语言文学排名情况:1 北京大学2 复旦大学3 北京师范大学4 南京大学5 浙江大学6 北京语言大学7 武汉大学8 南京师范大学9 华东师范大学10山东大学11 暨南大学12 华中师范大学13 中山大学14 四川大学15 福建师范大学16 南开大学17 中央民族大学18 中国人民大学19 清华大学20 厦门大学21 湖南师范大学22 湖北大学23 上海师范大学24 陕西师范大学25 苏州大学B+等(29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宁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B等(29个):湖北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汕头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上海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鲁东大学、扬州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深圳大学、湖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漳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