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跪求《文化研究导论》PDF 陆扬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体性
火鸟
只有06年版的,抱歉

查明建的教授课程

带灯
凹凸
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有“比较文学名著选读”、“当代欧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概论”、“翻译文学研究”、“当代比较文学专题”“文化研究导论”等。 上海市“十·五”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当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1949—2000)》;“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项目“The Studies of Comparative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ritical Survey”;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当代文学翻译口述史》;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科研项目“当代国外比较文学系列研究”等。

传播考研的书目是什么吖

被遗忘
天政
启道教育提供:以下是一位考取北大传播学2010级研究生的同学整理的相关材料,可供参考。另外我想补充一下,各个学校对于传播学要求的书目和所偏重的方向,是非常不同的。你最好先确定自己的方向,再有针对性的看一些相关的数目。虽然跨专业专业课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你的政治和英语也必须要达到一定标准,最起码要过线。另外建议你想好,认真决策。说实话至今咨询考研保研的人太多了,跨专业的,都说有兴趣,想要读这个的研究生。要有足够充实的动力才能够成功,别今天做了这个决定,明天觉得跨专业很难,读了两天书就放弃了。考研本来就是考研毅力和耐力的过程。做好决策后刻苦努力,一般结局都不会太糟。网上有人整理过很多版本的书单,我也也按照他们的书单整理了自己的一份书单供大家参考(红笔加粗的是我认为必须要读的,加粗的是我认为应该读的,其他的则是可以选读的):复习全程指导读物新闻传播学重难点50题透析传播学考研复习精编这两本书都是中华传媒网出的,非常具有针对性。精编的内容结构跟教程差不多,但有新的延伸和试题解析,还是很值得反复阅读的。50题多为近年来的时事热点问题分析,重要的不是里面的分析内容,重要的是它介绍的热点研究领域,可以结合它给出的热点去网上搜些相关论文来阅读,包括传媒网上一些整理的专题内容,都适当关注一下。基础书目传播学引论(李彬)(其实我不太喜欢这本书,因为语言表述太感性了,批判学派部分知识体系也有点混乱,不过很适合跨学科考研的入门读物)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这本书是经典中的经典,大一我就是凭这本书进入传播学殿堂的,知识框架非常清晰,不过由于这本书写的很早,所以很多理论新发展需要看其他的书补充,这本书可以作为复习纲要)传播学概论(许静)(因为是老师自己出的教材,所以很重要,已经两年考到里面组织传播方面的题了,很多人都没有复习到,一定要重视啊)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跟教程配合阅读,教程帮你建立知识框架,这本书帮你理解学科发展历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这本书跟教程性质差不多,补充理论知识,但是翻译实在不咋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这本书我前前后后看了四五遍,强烈推荐!刘海龙老师的文笔和思路没话说,非常详细清晰地阐释了理论的来龙去脉,也介绍了最新的理论发展和融入作者个人一些思考,很有启发性,带领你真正进入传播学的语境中去)人类传播理论(我很喜欢这本书,它可以帮助大家对传播有更深刻的理解,但跟应试关系不大,它介绍的的是传播理论,而非传播学理论,一定要分清两者区别)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这本书很好看吖,一边讲述传播学的历史一边告诉你很多大牛的八卦,复习时给我带来无穷乐趣,:)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网络传播方面的教材不多,这本书这两年又修订了一次,内容比较与时俱进,可以作为网络传播方面的核心阅读教材,辅以学术期刊和论文网上相关论文)延伸读物:北大新闻传播学评论 第1,2,3,4辑(必读,理由不用说了吧)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 译)(这本书里有很多关键概念啊,互文性、意识形态、仪式传播等等,今年就考到了“再现”(representation))全球化:起源、发展与影响(杨伯溆)(关于全球化,本土化,地域场所化等等这些都是杨老师很喜欢的概念,曾经考过论述题,要重视啊)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众讨论(胡泳)(书里有很多新颖思想和讨论,很好看的一本网络研究著作)舆论学概论(许静)(对舆论概念的不同理解,舆论的群体作用,现代传媒的作用,舆论监督这些应该是重中之重。09年考过谣言,胡泳写过谣言作为社会抗议的论文,许书还专辟一章谈这个问题,一定要掌握)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谢新洲)未来是湿的(胡泳 译)(老师的书最好都找来看看,这本是畅销书,非常好看)因特网与社会(杨伯溆)(这本书出版的有点早,还是翻一翻比较好)传统学派: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里面是传统学派22个经典研究案例,可以着重看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帮助理解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这一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受众研究批判学派: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许静 译)(能指所指意指,意识形态霸权,还是结构主义符号学那一套,书很薄,备考的话看李彬那本也就够了~)文化研究导论(文化研究的理论最好还是要有所了解,对于答论述题非常有帮助,吴靖老师比较喜欢这一块)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 译)理解大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传播(美国化了的文化研究,作为仪式的传播,关于杜威和李普曼之间的论战至今仍有很有现实意义,了解一下)传播政治经济学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文化帝国主义传播学简史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技术学派: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国内比较好的一本解读技术学派的著作,分析的很切中肯綮)麦克卢汉精粹/麦克卢汉如是说(比《理解媒介》更容易理解,可以翻翻)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复习之余翻看,文学性很强,观点很犀利)消失的地域研究方法:(没学过研究方法的同学一定要重视这一块!每年都有几十分来自于此,我没上过方法的课,自己囫囵吞枣地看教材和背笔记,很多地方其实并未完全掌握,考完觉得答得不是很好,如果有机会最好能提前去听听这方面的课程,如果跟老师做课题研究的话就更好了)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两本可以选择一本来看)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李琨)(定性研究的教材很少很少,况且又是老师的书,一定要看)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这本书比袁方的书要容易理解一些,文笔也更好一些,我最后复习方法论背的就是这本书的笔记)大众媒介研究导论其他: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消解(吴靖老师写过相关论文,这一块要关注)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胡翼青老师当年的毕业论文,对于传播学科的建构和重新划分三个学派的见解非常独到,很值得一读)媒介事件时间充足的最好看些社会学的书:社会学 吉登斯现代社会学理论 沃特斯 关于英语 今年英语的变态,大家都有所耳闻。我属于运气特别好,加上英语底子一直不错,考了77分,跟别人拉开了一二十分的距离,能进复试也完全是托英语的福。所以谈谈英语方面的复习还是有点底气的。我暑假实习时抽空把星火考研英语单词翻了一遍,把不认识的单词及其解释打到电脑上整理成一份文档打印出来,后来复习时我就可以丢开单词书,专门背我自己的单词表了。不过我学英语从来都不靠背单词,孤零零的背单词时间长了很容易就会忘,而且不放在语境里理解背下来也是白搭。所以我主要靠阅读练习来记忆单词和训练语感。从中学到现在一直如此,英语成绩向来都证明我的方法是正确的。历年真题肯定是重中之重,做几遍都不为过,我反正是开始复习时做了一遍,临考时从网上下了空白试卷又做了一遍。最近五年的题目也差不多就够了。真题推荐张剑的黄宝书。市场上阅读辅导书良莠不齐,我买过好几种,最后只坚持做完一本,人大出版的张锦芯的阅读两百篇,我很喜欢。新东方的阅读我实在不推荐,做了两篇就没做了,觉得题目出的很不对路。我差不多每天做三四篇阅读保持语感,翻译和作文部分都是到临考时才开始准备,句型模板什么的,我也都整理传到网上了。但是还是建议大家平时有空多练笔,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想短时间提高基本没戏。大家还是扎扎实实地做功课,别报任何投机心理。阅读一定要学会控制时间,我每次做阅读都会计算自己每篇耗时和总耗时,训练目的就是选择答案时可以快准狠。做完阅读我会花比做题的时间去对答案分析题目。回到原文理解每句话含义,分析句子结构和上下文联系,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会划出来,查清楚意思用红笔抄在旁边。这些功课一定要认真做,偷懒不得。时间长了,规律就总结出来了,语感也训练出来了,做题自然会越来越顺手。英语根本不考你智商,考的就是你的基础扎不扎实,功夫下足时间一长水到渠成,基本会保持稳定水平,很少会考试失手。关于政治我是文科生,所以这方面基础还是有的。政治复习晚一点也无所谓。我差不多是九月底开始复习政治,也就是看红宝书和任汝芬序列一二三四,其他乱七八糟的资料书我也不推荐了,什么两千题三千题的,既浪费时间又不一定很有帮助。红宝书是高教出的,考试题绝对不会跨出其范围,而且它里面的表述也要比其他辅导书准确的多。所以这是基本教材。但它的缺陷就是没有任何标注出来的重点和整理的结构框架,所以要结合任汝芬序列一,补充着理解。我差不多花了一个月多的时间搞定这两本,心里有个大致框架,同时一边做着序列二的模拟题,扎实基础知识。政治的主观题得分不一定能拉开多大差距,主要就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如果不好好训练选择题部分,最后会死的很惨。序列三很重要,我后来提纲挈领地整体复习,多亏了它。它里面整理的知识要点和逻辑框架非常清晰,可以在冲刺阶段背诵下来。政治也多半是要把书读透,所以红宝书和序列一不是读一遍就OK的,后来的做题和总体复习还是要经常回到课本里理解透再背诵的。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也就是做做市面上比较火的那几种参考资料,序列四、二十天二十题、肖秀荣最后四套题什么的,重点背诵序列三的框架和知识点,以及热点预测题的答案也就够了。我最后政治考了75分,也算是不错了。关于专业课我从九月中旬才开始看专业书,其实已经有点晚了,建议大家可以从暑假就开始广泛阅读专业书籍,因为北大没有给过任何参考书目,所以你的知识面一定要足够广,在专业书阅读方面要下苦功夫。好在我当时弄到了一些前辈的笔记,自己一边阅读书籍一边在已有的笔记基础上增添自己的理解。这些笔记我也都上传了,大家下载下来一定不能完全按照笔记理解,一定要自己先读原著,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修改和增添内容,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笔记出来,这个过程也是整理知识框架和夯实基础的过程。看过北大历年真题的都知道北大考试多与时俱进了,所以平时复习之余一定要多看学术期刊和报纸杂志,多上上中华传媒网和一些学者的博客(比如胡泳老师,他经常更新博客,上面谈论很多学界业界热点话题,我考研期间每日必看),了解最近的新闻热点和学界动向。我的推荐如下:学术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大学》(复旦)《当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网络传播》至于复习进度,我可以给大家看下我当时的计划(我当时复习的非常仓促,大家一定要早些准备为佳,否则到时会手忙脚乱的),作个参考:9月中至10月底:看完基础书目和传媒网两本教材并整理完笔记11月:熟记基本书目的笔记、知识点,形成学科整体结构框架展开方法论学习和延伸阅读(分研究领域、研究分支)整理一年时事热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12月份:1-10号:理论熟记(以郭书和精编为纲),时事整理,历年试题(自己答一遍),论文、课件浏览,网络传播11-20号:背精编和50题一遍;时事整理和分析;看网络传播、论文、课件21-30号:以精编、传播学教程和50题为纲,展开综合记忆热点理论、事件整理分析,综合思维!名词解释整理(新词,理论,人物,文件等)1.1-1.8号:最后一轮综合复习

求助经济院的大神们,保险学

道无终始
无心
3.)著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也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广度与深度并行: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赛佛林(著)郭镇之。上一本好。6、《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美)洛厄里。3。等到文化研究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以后再看。不要放在前面读,类型片。六。(我自己认为的)不管怎么样。三,可以作为入门的读物,因为我放在后期看的。4参考书:一、基础书目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最经典的基础读本。其实这本书很多观点都可以用来分析电影的,书的意义不大。当然有几本很重要,反正两者几乎是一个体系,比较了一下、基础中的提高书目1。4。但是最好别代替。不过别放在最前面读: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巴兰(RaranS.J.)(美)戴维斯(DavisD、《现代市场研究》刘德寰著这本书是硕士生的教材。考研的话如果时间不够就不用看了。有一年真题中访问法和问卷法的比较在本书中可以找到答案。其实,考研的我们还到不了做学问的深度。翻译地再不好。因为我对网传很感兴趣才搜了这么多出来。事实上网络媒体的知识点,我都是在网上直接用论文补充的、《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这个我想大家都比较熟悉吧。5;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一定要看。感觉“互文”“唤询”等名词应该会考名词解释,但一直都没考。没时间的话不读。注。有时间的话多读几遍吧。传播学的理论会有个清晰的轮廓。但是两者分的章节不一样、孟颖(译)华夏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也很好。不过有人说这本书翻译地很差劲、《众声喧哗》胡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如果能找到的话,一定要看,在必读书目中,如果时间实在不够了,放弃也行。看看还是不错的、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网络传播这一块自己到书店找一两本最新的书:过程与符号》许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因为李彬的《符号透视》我各大网站、书店都找不到,把这本书细小的知识点都扣到位是正确的选择。临上考场前,我还看到研友抱着这本书在啃。许老师的书有很多新的东西,这本书对我们知识的补充还是有用的。我们毕竟没有到达对它的翻译吹毛求疵的水平、《单向度超真实内爆》作/,我觉得对我知识的补充作用不是很大。四、研究方法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考北大研究方法最经典的教材。其实只看前十三章就可以了。1。3。因为这两个太经典了:今年考的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领导权只要是涉及到批判学派的书中都可以找的到,还是觉得只有袁和风的实用一些。如果想补充定性研究的话,用李琨老师和陈阳老师的就可以,只要把袁方的扎扎实实看几遍应该就没问题了。不放心的话,用风笑天的再巩固一遍、《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著《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李琨著这两本书补充定性研究。注:研究方法是北大的重点。绝对值得扎实地看好几遍、《传播学概论》周庆山著和其他的概论书差不多.K,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如果实在没时间就不用看了。所以,别放在前面看。我同学的反映也是,觉得不像想象中那么实用(可能之前对它的期待太高了)。我不知道最新版的出来了没.泰勒(著);译者:石义彬著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对批判学派有很详细的论述。今年的真题hegemony这本书就有、《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林玮著虽然有网上有很多言论批判这本书。可以很好地提高理论深度。3,安德森的方法书我都看过。5。理论新发展的介绍还是不错的,最好记住例子。不要单纯看文字理论,很枯燥。总觉得量表、指标那一章会考。五、批判学派与文化研究1。袁方的书是根据资料收集方法分的类,风的书是根据四种研究法分的类、《人类传播理论》李特约翰非常好的一本书。看方法的书、《文化研究导论》陆扬、王毅著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看完之后对一些文化研究的现象豁然开朗,公共服务广播等。但我认为这本书对批判学派的论述还可以。它将传播分为文化的世界、权力的世界、文本的世界、游戏的世界。这本书和《文化研究导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年的真题hegemony在这本书论述得比较好。6、《传媒文化研究》陈龙著也是一本文化研究的书,如果热爱文化研究或觉得自己在这一块很弱的话,可以看看、必读书目1。所以,概论书目看了一共六七本。其实我觉得,一般的同学看前三本就可以、《传播学简史》阿芒·马特拉如果不想看《传播学史》的话可以用这本代替。注,郭庆光的书也有: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我的框架用的是这本书。2、《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可能每个人的知识补充来源不同吧。有很多同学的热点分析来自这本书。我没有把这本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时事热点我主要是通过网上评论和学术论文补充的。其实巴比的、《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我看得不深。2。其实hegemony涉及到批判学派的书都有,可以补充到郭书里。小群体传播值得注意一下。4、《传播学概论》吴文虎著可能是给自考生的,有大段的章节和别的书一样。一定要重视,关于具体知识点大部分都需要在论文中补充。但是,有很多冗余的东西。2。二、《大众传播理论。新媒体今年考的很多。4。我个人认为方法的书。等到你了解了很多传播学理论之后再回过头看这本书、《传播理论。7。李老师的文采大赞!今年的考题中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functionalism)本书涉及到了。3、《传播学概论》许静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考北大的必读书目、《大众传播理论。5。我只看前十章。关于那个超出这个范围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还有大众传媒麻醉负功能在新媒体的表现,以及偷菜游戏等。我觉得新媒体的书作用主要是给学生理出新媒体的框架。这本书历年出来很多题,例如再现,我当时时间不够了,所以我从第三章开始看的。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是有帮助的。但是,每看一点知识就想:可以补充到哪个章节,慢慢地传播学的大网就越织越密了。2.《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通俗易懂,所以大家要注意。考北大、《媒介研究、《传播学史。另外,还有韦伯的“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也可用文化研究中“自己生产意义”,德赛图的“租房子”理论(房东主宰不了你对房间风格的驾驭)等来解释。建议好好读一下。不过今年考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超出了这个范围。让人很郁闷。控制实验和滚雪球抽样都可以找到。2、《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这本书比袁方的书更通俗一些:因为我对自己的基础很不自信。例如微博,社交网站,补充一下就可以、《传播研究导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后面的不用看了,我也不知道这是趋势还是偶然。甚至有的同学都看了七八遍。它和中华传媒网的精编都可以作为传播学的框架。我觉得精编做框架更好一点儿。先看郭的书,然后看别的书,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需要过滤掉,所以用这本书补充。对迷思,神话的论述很到位。2010年有两道原题。但是2011年没怎么涉及到。事实上这本书有几处错误,特别是传播方法那一块。看了之后会对每个假设的来源有个清楚的了解,但考研不会涉及得这么清楚: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北大对于史学来讲涉及得不是很多。这本书看的话是当作闲暇时间消遣看的。可以对传播学的过程有个梳理。不要奢望在里面找一些答题的论据之类的。对网络公共领域和共有媒体有很详尽的论述。同时这本书和其他讲网络文化的新媒体书视角不太一样。本书提供的只是分析视角,不要想今年真题“微博”等新词会在这里找到答案。2、《手机媒体概论》我看的是匡文波的,不过我觉得这本书有点儿旧了。到书店去找一本最新出版的关于手机的书补充这块知识点吧。3、《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谢新洲因为是北大老师的书,所以需要看。特别是一些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主要是本书论述的。我复试的第二题就是“谈谈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是否适用”,这个题已经考了n年了。我准备复试的时候还觉得这么老的题应该不会考了,可是却真真实实被我抽到了。Orz……4、《网络传播概论》彭兰如果有新版,就不要看2001版的,太老了。七、老师其他的书:1、《全球化:起源、方法与影响》这本书我很喜欢。2010年的谷歌退出中国,这本书就涉及到很多知识点,但最后考题没涉及。但是专一最后一道论述题“举例分析媒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就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一个角度,就是电话等等媒体出现之后,社区逐渐解体。后来广播电视出现,消费社会逐渐形成。专二论述第一题“文化全球化”本书也涉及了一点。2、《舆论学》许静老师的书,能弄到的话看看。如果没有就不用看了。不是必读书。3、《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1-4辑)一定要看。涵盖了北大老师的重要论文。大传方向的也不用全看。好像有第5辑了,第5辑是和新闻有关的。考传播的不用关注。八、学术专著学术专著在初试的时候不用太关注。复试的时候可能会抽一道英文题是关于学术专著的。提醒大家,选学术专著尽量避开《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这两本。因为这两本准备的人太多了。自己还是找一本独特的比较好。例如《身份与暴力》《乌合之众》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抛弃《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这两本。

北京大学研究生新媒体和网络传播专业的指定书目是哪些?

想入非非
回坐忘矣
首先,北大专业课官方是不指定参考书目的。。招生专业:传播学 (050302) 人数:2501.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02.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03.新媒体与网络传播04.广告学05.媒体经营管理06.编辑出版学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5传播学综合知识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847大众传播 、848广告学与媒体经营管理 其实,每个考上北大传播学的同学,参考书目都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大。但核心的几本,都是有的。以下是核心的几本,供你参考吧(PS:借鉴成功人士的):一、基础书目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最经典的基础读本。甚至有的同学都看了七八遍。它和中华传媒网的精编都可以作为传播学的框架。我觉得精编做框架更好一点儿。先看郭的书,然后看别的书,每看一点知识就想:可以补充到哪个章节,慢慢地传播学的大网就越织越密了。2.《传播学引论》增补版 李彬(著)新华出版社通俗易懂,可以作为入门的读物。李老师的文采大赞!今年的考题中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本书涉及到了。3、《传播学概论》许静 北京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考北大的必读书目。2010年有两道原题。但是2011年没怎么涉及到。事实上这本书有几处错误,特别是传播方法那一块。(我自己认为的)不管怎么样,把这本书细小的知识点都扣到位是正确的选择。临上考场前,我还看到研友抱着这本书在啃。许老师的书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补充到郭书里。4、《传播学概论》吴文虎 著可能是给自考生的,有大段的章节和别的书一样。5、《传播学概论》周庆山 著和其他的概论书差不多。没时间的话不读。二、基础中的提高书目1、《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这个我想大家都比较熟悉吧。我的框架用的是这本书。2、《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可能每个人的知识补充来源不同吧。有很多同学的热点分析来自这本书。我没有把这本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时事热点我主要是通过网上评论和学术论文补充的。我同学的反映也是,觉得不像想象中那么实用(可能之前对它的期待太高了)。我不知道最新版的出来了没。看看还是不错的。3、《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刘海龙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可以很好地提高理论深度。绝对值得扎实地看好几遍。考北大,广度与深度并行。不过别放在最前面读。三、必读书目1、《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沃纳·赛佛林(著) 郭镇之、孟颖(译)华夏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也很好。不过有人说这本书翻译地很差劲。其实,考研的我们还到不了做学问的深度。翻译地再不好,这本书对我们知识的补充还是有用的。我们毕竟没有到达对它的翻译吹毛求疵的水平。理论新发展的介绍还是不错的。2、《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巴兰(Raran S.J.)(美)戴维斯(Davis D.K.)著曹书乐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也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有时间的话多读几遍吧。传播学的理论会有个清晰的轮廓。3、《人类传播理论》 李特约翰非常好的一本书。建议好好读一下,我当时时间不够了,所以我从第三章开始看的。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必读书目中,如果时间实在不够了,放弃也行。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 殷晓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北大对于史学来讲涉及得不是很多。这本书看的话是当作闲暇时间消遣看的。可以对传播学的过程有个梳理。不要奢望在里面找一些答题的论据之类的。不要放在前面读。等到你了解了很多传播学理论之后再回过头看这本书,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5、《传播学简史》 阿芒·马特拉如果不想看《传播学史》的话可以用这本代替。但是最好别代替。上一本好。6、《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如果实在没时间就不用看了。看了之后会对每个假设的来源有个清楚的了解,但考研不会涉及得这么清楚。7、《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著) 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我看得不深,因为我放在后期看的,我觉得对我知识的补充作用不是很大。四、研究方法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考北大研究方法最经典的教材。其实只看前十三章就可以了。不过今年考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超出了这个范围。让人很郁闷。控制实验和滚雪球抽样都可以找到。2、《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 著这本书比袁方的书更通俗一些。但是两者分的章节不一样。袁方的书是根据资料收集方法分的类,风的书是根据四种研究法分的类。我只看前十章。关于那个超出这个范围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我也不知道这是趋势还是偶然。3、《现代市场研究》刘德寰 著这本书是硕士生的教材。考研的话如果时间不够就不用看了。有一年真题中访问法和问卷法的比较在本书中可以找到答案。4、《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著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李琨 著这两本书补充定性研究。注:研究方法是北大的重点。一定要重视。我个人认为方法的书,只要把袁方的扎扎实实看几遍应该就没问题了。不放心的话,用风笑天的再巩固一遍,反正两者几乎是一个体系。其实巴比的,安德森的方法书我都看过,比较了一下,还是觉得只有袁和风的实用一些。如果想补充定性研究的话,用李琨老师和陈阳老师的就可以。看方法的书,最好记住例子。不要单纯看文字理论,很枯燥。总觉得量表、指标那一章会考。五、批判学派与文化研究1、《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泰勒(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一定要看。感觉“互文”“唤询”等名词应该会考名词解释,但一直都没考,所以大家要注意。这本书历年出来很多题,例如再现,类型片,公共服务广播等。其实这本书很多观点都可以用来分析电影的。2、《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许静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因为李彬的《符号透视》我各大网站、书店都找不到,所以用这本书补充。对迷思,神话的论述很到位。3、《文化研究导论》陆扬、王毅著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看完之后对一些文化研究的现象豁然开朗。但是,有很多冗余的东西,需要过滤掉。所以,别放在前面看。等到文化研究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以后再看。4、《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 作/译者:石义彬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对批判学派有很详细的论述。今年的真题hegemony这本书就有。其实hegemony涉及到批判学派的书都有,郭庆光的书也有。5、《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 林玮著虽然有网上有很多言论批判这本书。但我认为这本书对批判学派的论述还可以。它将传播分为文化的世界、权力的世界、文本的世界、游戏的世界。这本书和《文化研究导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年的真题hegemony在这本书论述得比较好。6、《传媒文化研究》 陈龙著也是一本文化研究的书,如果热爱文化研究或觉得自己在这一块很弱的话,可以看看。注:今年考的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领导权只要是涉及到批判学派的书中都可以找的到。因为这两个太经典了。另外,还有韦伯的“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也可用文化研究中“自己生产意义”,德赛图的“租房子”理论(房东主宰不了你对房间风格的驾驭)等来解释。六、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网络传播这一块自己到书店找一两本最新的书,补充一下就可以。因为我对网传很感兴趣才搜了这么多出来。事实上网络媒体的知识点,我都是在网上直接用论文补充的,书的意义不大。当然有几本很重要。新媒体今年考的很多。例如微博,社交网站,还有大众传媒麻醉负功能在新媒体的表现,以及偷菜游戏等。我觉得新媒体的书作用主要是给学生理出新媒体的框架,关于具体知识点大部分都需要在论文中补充。1、《众声喧哗》胡泳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如果能找到的话,一定要看。对网络公共领域和共有媒体有很详尽的论述。同时这本书和其他讲网络文化的新媒体书视角不太一样。本书提供的只是分析视角,不要想今年真题“微博”等新词会在这里找到答案。2、《手机媒体概论》我看的是匡文波的,不过我觉得这本书有点儿旧了。到书店去找一本最新出版的关于手机的书补充这块知识点吧。3、《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 谢新洲因为是北大老师的书,所以需要看。特别是一些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主要是本书论述的。我复试的第二题就是“谈谈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是否适用”,这个题已经考了n年了。我准备复试的时候还觉得这么老的题应该不会考了,可是却真真实实被我抽到了。Orz……4、《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 如果有新版,就不要看2001版的,太老了。七、老师其他的书:1、《全球化:起源、方法与影响》这本书我很喜欢。2010年的谷歌退出中国,这本书就涉及到很多知识点,但最后考题没涉及。但是专一最后一道论述题“举例分析媒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就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一个角度,就是电话等等媒体出现之后,社区逐渐解体。后来广播电视出现,消费社会逐渐形成。专二论述第一题“文化全球化”本书也涉及了一点。2、《舆论学》许静老师的书,能弄到的话看看。如果没有就不用看了。不是必读书。3、《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1-4辑)一定要看。涵盖了北大老师的重要论文。大传方向的也不用全看。好像有第5辑了,第5辑是和新闻有关的。考传播的不用关注。八、学术专著学术专著在初试的时候不用太关注。复试的时候可能会抽一道英文题是关于学术专著的。提醒大家,选学术专著尽量避开《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这两本。因为这两本准备的人太多了。自己还是找一本独特的比较好。例如《身份与暴力》《乌合之众》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抛弃《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这两本。期刊:不要担心,这么多期刊肯定看不完。其实一本期刊能挑出几篇文章对我们有用的就够多了。挑出论文的核心观点,剩下的可以略看。1、《国际新闻界》月刊,只看传播部分的,新闻的不用关注。2、《现代传播》双月刊,一些影像之类的实务不用关注。今年的真题有个名词解释是三网融合,其中现代传播有一期专题。3、《新闻大学》复旦的,季刊,很好。也需要过滤掉一些没用的。4、《新闻与传播研究》社科院的, 双月刊,每期文章不多,可是每篇文章都很长。我当时不想跑图书馆去看,而且图书馆期刊更新超慢,所以期刊论文我全是在cnki(中国知网)上下载的。不过这得分人,我有个同学说,在网上看电子论文效果没有看纸质的效果好,所以她只看实体期刊。我觉得效果差不多,所以,我就在网上下载。大家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吧。时间充裕的话,拿着老师的名单到cnki上逐一搜论文。但一般的人没这个时间。那那个传播学教程出到第二版了,是买第二版吗那就买新版的吧,尽量买新的,内容全的。

2014北大传播学考研需要的书有那些?谢谢高人指点!

虽疾不死
复灵以生
北京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是没有最强的职业,虽然依靠学校本身条件好,但给人的感觉,没有光泽,没有拳头专业的北京大学。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学校有品牌,所以录取分数线是不是最低的新闻主要研究方向是比较小的,你可以选择的空间不是很大。学校的英语有更高的要求。毕业学校招收较少,但如果承认的话,从业者,毕业后更高的起点。 如果你的专业课程是可以接受的,但英语不是很强烈,我建议你考虑传媒大学。原因如下:首先,它是一个新闻专业的学校,报纸,电视,网络新闻的专业很全,任何你选择的方向;相对低的分数,和更多的保险;三,学校提供长期的,校友遍布在央视和各大媒体医生对你有好处。北条司,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图文传播等也可以考虑。 总之,建议你先学习,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因为其他科目的热捧,但英语需要一点点奠定了基础。至于最终选择的考试,学校,你可以等待,直到大三那年,以评估自己的水平,然后再选择一所学校,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和利益。 如果你想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新闻与传播学考研建议您在媒体的个性论坛去看看,一所学校区,第二个是很多的免费专业课程信息,三横专业的学生可以互动。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众传媒通论考试

光之梦
觉性
我是考武大传播的 在网上搜索“逆转录猴子”的文章,此人是考上北大的,写了不少关于考北大新闻传播的文章 [转]北京大学传播学推荐参考书目解析与阅读意见 这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研友问到我关于参考书的问题,通过我二次考研的经历也体会到能否有效的看书是专业课决胜的基础之所在,所以这样一篇解析是不得不写的。 闲话少说,首先是最重要的说明: 1 书目来自试题!北大不提供参考书,选择参考书目的标准应该紧扣历年试题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而我始终认为如果没有全面和有效的阅读意见和针对性的历年试题解析,这样的推荐书目简单的落列名字意义是不大的,这正是网络上现存书目的问题。 2 不要嫌多!北大的专业课特点是上不封顶,就是说既然没有参考书,题目上就流出了给你足够发挥的空间,很具有纵深性,只不过少有人能达到罢了,这就每年专业课绝少一百二三的原因。近两年的题目更是告诉我们要专心看书,不要妄图通过自己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飞扬的文采通过专业考试,这些只是锦上添花的手段。 3 不要嫌少!读书的目的只有两个,一建立理论框架 二把各个知识点填充到自己的框架当中去,北大的考察虽然想法很好,但每年考生能达到的水平是有限的,从历年录取生源的考分来看 大概就在110分上下,从大部分人的得分来看北大还是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就是最基本的东西一定要掌握牢,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不夸张地说,若方法正确善于思考,只需要熟读三四本书加几篇论文就能达到100分,第一年我只看了最前面的三本加谢新洲的网传概论就上了114 111 今年也不过111 113。从0分到100分如果说是三四本的量,可若是上到110120就是三四十本甚至更多地阅读和思考,就算是这样若方法错误又没有建立框架还会导致上不到100分 所以,接下来就是我要说的第四点: 4 思考远比阅读重要!建立框架,明确阅读的针对性,整理笔记,融会贯通,迅速找到每本书中你需要理论和知识,把每本书的知识整合或丰富到你原有的框架当中去,这样才是有意义的阅读。这样可能你的阅读量会达到巨大,考试前所需要看的笔记可能只有一两本,因为你已经把最重要的东西抽出来了。 5 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把传播学回归到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再回归到一般的社会理论,当你完成这样的飞跃后,在回过头来看真题就会觉得豁然开朗,决不会没东西可写了。 6 考察范围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个人觉得没用的就没有列,每本书的阅读建议我也都写清楚,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我本人是考大传和网传方向,所以别的方向我爱莫能助。本方向的特点,用一句话说就是没有专业知识,所以综合二的考试其实是传播理论这一门的延伸,所以这个书目也可以看作综合二的参考书目。 7 最重要的一句话:理论史是一条河流!怎么建立框架,很多人这么问,这个问题我实在无法回答,就用这句话,大家在自己的阅读当中体会吧…… 基础书目,根据0607两年的理论卷的考察范围,列出以下核心书目,算是100分的奠基石。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 2002-9-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2.00 / 平装 有人说只看郭书考北大会得零分,我想那是因为还没有把其看细看透。郭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每年至少80分的直接考点,更在于其统摄性。郭庆光虽然在日本碌碌无为却绝不是剪刀加浆糊的学者。这里每个知识点和细节都必须掌握,建议背诵。而且至少要自己做两遍笔记,待看过更多进阶书目后在回过头来看郭书,定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 李彬 / 2003-8-1 / 新华出版社 李彬是万人迷型的学者,适合上百家讲坛。若你是传播学的门外汉,从此书入手会感觉非常的有趣,对提高兴趣很有帮助,不过在进一步的阅读中,要尽快忘掉引论中那些充满浪漫主义的表述,尤其是增补的批判学派的那部分,体系混乱。不过这是目前为止可读性最强的入门读物。 传播理论: 起源.方法与应用 (美)沃纳.赛佛林 / 等 / 2000-1-1 / 华夏出版社 / 48.00 / 平装 / 郭镇之/等 这本书其实翻译的很烂,使他的作用大大打了折扣。其价值就在与知识点相当的丰富,对效果观的源流有很好的总结。最重要的部分,有个效果研究的时间表,非常有用,还有最后用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整合全书,对这个模式一定要透彻理解,很具有解释效力。且从来没考过。此书应该与里程碑结合看。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 (美)巴兰(Baran S.J.) / (美)戴维斯(Davis D.K.)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 3 edition / 43.80 / 平装 / 曹书乐 我最强烈推荐的一本书,有前辈的帖子也提到过。建议完成郭书和李书后立刻转入此书的阅读,这本书很好的验证了“理论史是一条源流”,体系清楚,环环相扣,把美国传播学研究的一条大河叙述的非常清楚,建议对此重视程度等同与郭书,做笔记和内容提纲,把作者的这条线拎出来变成你的。值得一提,本书从芝加哥学派开始,一媒介素养运动终结,遥相呼应,好像一滴水经过漫长的旅程又回到了他的起点,非常的有感觉啊。芝加哥学派对于美国除效果研究以外理论的影响怎么说都不为过的。 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翻译版 李特约翰(Littlejohn,S.W.) / 2004-9-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45.00 / 平装(无盘) / 史安斌 本书很难肯,但还是建议把它肯下来。它的价值不在于知识点,而在于启发性。小约翰很好的梳理了认知取向和符号互动取向之间关于人行为是怎样产生的二元对立观点,既积极行动中的人和被情景和关系建构的人,最后用吉登斯的双重结构观统摄了二者。把这条主线找出来,对于提高传播无学的认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书中谈到了大都是心理学范式和和社会学范式的诸种理论,这些问题只能叫做传播理论(和传播有关的理论),不能叫做传播学的。关于贝特森和帕洛阿尔托群体的介绍也是必须掌握的。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罗杰斯 / 2002-3-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36.00 / (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 传播学史是必读书,不过却不宜放在很靠前的位置看,就算看了也是云里雾里,若完成了以上书目后在回过头来看史,就会清晰很多。此书不用做笔记,不过读几遍都是不为过的,前半部分比较重要,施拉姆的部分可以略读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 (美)洛厄里 / 德弗勒 / 2004-5-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39.8 / 平装 / 刘海龙等 效果研究的结论都来自於具体的研究项目,不对这些项目有所了解,对效果研究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和记忆上,这本书虽然不是必读,但若能通读一边会大大加深对效果研究诸理论的记忆,且对实证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也很有用。另外,译者刘海龙是我很喜欢的年轻学者,理论水平和翻译水平都很好,将来必成气候。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新世纪传播学研究丛书 张咏华 / 2002-12-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15.00 美国的研究源流若分成三路,就是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论,媒介生态学(技术主义),张永华作为国内关注技术主义的少数学者,这本书写的还是很全面的,虽然没有什么思辨。用于考研再合适不过,建议做笔记,干的东西是很少的。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 李彬 / 2003-8-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又是李彬的书,不过在符号学这块实在是缺乏适合考研的好书,这本足够了,重在此书中的人物和知识点,在进阶阅读中再把这些人整合到欧洲研究的大框架当中去。不可以此书为框架! 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黄旦 / 2005-12-0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 / 平装 个人认为,复旦出的这套书中,黄旦的这本是水平最好的,更像是一片学术论文,李和张的书说白了是理论史的整理和介绍,扫盲读物。新闻专业主义每年都是热点,吴靖等人也很关注这一问题。很多学校都考过,北大考他也是迟早的事,建议对这块要有一定的掌握。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 张国良 / 2003-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30.00 / 平装 意义不大,书不错 补充书目,再重复一次,基础理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再补充了一堆书目,查缺补漏,虽然大部分都是重复,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把基础打牢,100分拿到手,才能向更高的分数上。 传播学原理,张国良 小册子。 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 作者没什么水平,不过这种书适合考研,其中像受众商品论,作为仪式的传播,这样的概念都是很有考试像的。 传播学概论 / 男人,女人,信息和媒介 威尔伯-施拉姆(W.Schramm) / 波特(W.E.Porter) / 1984年 / 新华出版社 / 怎么说呢,有就翻翻,没有就算了,相信以后不回在考施拉姆说过的某些话了,不然就是倒退了。 传播学概论——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 周庆山 / 2004-9-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5.00 / 平装 剪刀加浆糊的典范,你会在很多原著中找打被他剪下来的内容。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 / 2005-06-01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7.5 这本给自考生用的书很神奇,附带了一个练习册,虽然题目比较搞笑,不过用来复习基础知识还是很实用的,不过市面的上不太好找,得去自考书店问问。 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 1997-4-1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22.50 / 平装 又一本,北广的,胡整容是水平一般的学者,翻一遍即可,查缺补漏 传播学概论 许静 / 2007-3-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6.00 / 平装 今年刚出的新书,我还没看到过。强烈建议大家淘弄来,许静在北大给本科生讲概论有几年了,估计这本书可以算是她的讲课大纲,虽然估计也是研究生写的,水平上肯定比剪刀浆糊的强。 进阶and综合: 相比于批判学派,我更喜欢用“欧洲研究”这个词,用以和美国研究相对,应该明确的事,美国研究并不只是经验研究,欧洲研究也并不只是批判那么简单的。所以对于这部分的书目,旨在明确这写研究的本来面貌,弄清互相之间的关系,绘制出完整的水系图。需要指出的事,对于进阶的阅读一定要掌握度,始终记住你是在准备和传播现象有关的考试,任何理论都要在你的头脑中紧扣这一主题,要把每种理论每本书中和这一主题契合的东西提炼出来,且不可陷入社会理论的汪洋大海中难以自拔。我就曾经过这样的错误,记住,自己的边界越广,弄不清的问题就越多,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为一年的时间只够考研的,不要觉的自己是在做学问。 传媒批判理论 潘知常 林玮 / 2002-12-01 / 新华出版社 / 24.0 一直苦于没有一本比较理想的统合欧洲研究的书,只能这本凑活了,虽然是学生写的,不过对于各个传统的介绍还是很全面,可以用此书再去网上按图索骥,不过这本书本身写得不好,这点要明确。 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西方新闻传播学 经典文库) (英)纽博尔德 编 / 2004-1-1 / 新华出版社 / 70.00 / 汪凯 / 刘晓红 一块大砖头,每天啃一点就行。有些论文非常重要,几乎是必读的,如霍尔的 文化研究两种范式,霸权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的某写论文 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 (英)泰勒(Taylor,L.) / (英)威利斯(Willis,A.) / 2005-4-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中文版 / 28.00 / 平装 / 吴靖 / 黄佩 这本书应该列入必读书目,吴静给本科生上课用的教材,又是她本人翻译,今年综合中的“类型”一题就来源于此,必读必读!很多关键概念啊! 文化研究导论 陆扬 / 王毅 / 2006-1-1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35.00 / 平装 高教的那本导论我没看过,这本是中国人原创的,有一个是洪美恩的学生,算是文化研究的嫡系了,对此书的评价我写在豆瓣里了,北大近两年对于文化研究没什么大的考察,2008要小心。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 (美)凯瑞 / 2005-8-1 / 华夏出版社 / 27.00 / 平装 / 丁未 凯里知道吧,就是仪式的观点的提出者,这本书吴静女士也是很稀饭的,美国的媒介和文化研究还是有其本土性的,这书不厚,建议全书阅读。 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英]约翰·斯道雷 / 2002-2-1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6.8 / 平装 / 杨竹山 / 周辉 / 郭发勇 这本书翻的比较晦涩,有余力可以看看,对“霸权”传统的解读相当到位 童年的消逝 (美)尼尔·波兹曼 / 2004-5-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00 / 平装 / 吴燕莛 娱乐至死 (美)尼尔·波兹曼 / 2004-5-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00 / 平装 / 章艳 这两本书闲着时候就看了,非常有趣,学累了是很好的放松。记住,postman是媒介生态学的直接创始人,从这两本书可以看出他的思考范式。 拓展阅读,学有余力的可以看看,这两本书很宏观 很形而上,我也没很好的把握的说。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 (英)麦奎尔 / 2006-7-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55.00 / 平装 / 李琨 / 崔保国 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 人民出版社 / 29.8 / 平装 北大老师的书,很少,怎么也得看看 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网络传播丛书 谢新洲 / 2004-1-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2.00 网传方面没什么现成的书,主要还是要考论文,不过谢新洲的这本可以当作基础读物,以前也是有过相关内容的命题的。比就如今年的知沟and信息沟。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 杨伯溆 / 2002-1-1 / 人民出版社 / 23.00 / 平装 杨伯叙是有强烈政治经济学倾向的学者,从这本书能看出他的思想,我觉得他在出题中也有相当比重,特别是他关注的社会网络化和地域场所化,08很可能命题的! 北大新闻传播学评论(共两辑) 今年综合中,创意产业一题 第二辑中许静有论文介绍,所以了解北大老师的关注点和研究重点,是考试前必须要做的工作 文化帝国主义,爱德华萨伊德,李琨译 看不看都行,萨伊德是东方学的著名学者,06年的试题有体现已经 基础读物 若你和我一样是从一个理工科的门外汉进入传播学考研,下面几本书将是你必看的,如果连自己学的这门课研究的对象都不了解,还谈什么年研究生啊。 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 李彬 / 2005-8-10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49.8 / 平装 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 李永健等编 / 2003-10-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6.00 / 平装 传播学是什么 陈力丹07年三月刚出的新书 高中生阅读水平 我站在书店里翻了一遍 鉴于陈的口碑 这本书的质量还是相当不俗的 建议理工科开始入门传播学的考生找来看看 陈力丹就如同一个为考研而生的学者 他写的论文造福过千万考生 大家一定不要放过此人的著作 研究方法 到底有多重要,我想大家都清楚,以下书都差不多,袁方的书是本科社调课的教材,芭比的是研究生的教材 ,建议至少看其中一本,其他两本针对性很强,也建议至少看其中一本。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英)安德斯·汉森 / 2004-11-1 / 新华出版社 / 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 / 46.00 / 简装本 / 金兼斌 / 崔保国 / 童菲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 (美)多米尼克 / (美)维曼 / 2005-7-1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48.00 / 平装 / 金兼斌 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 (美)艾尔·巴比 / 2005-6-1 / 华夏出版社 / 68.00 / 平装 / 邱泽奇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方 / 2004-1-1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32.00 / 平装 最后一点,还是再重复,基础是最重要的!所以,最后推荐的就是中华传媒网出的精编,手里有此书的人可以回去自己对照一下0607年的试题,大大得多啊。考试前两天看几遍绝对是有奇效的。 还有最后一点,考试不只是知识和方法,还有其应用,所以仅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考北大必须要做到一只眼看天,一只眼看地,就是既要踏踏实实仔细看书,又要持续关注业界和外部世界的动向,缺一不可(不然出个题你连是什么事都不是到,还怎么应用理论去解释啊),理论看书,热点看论文,时事看网络,切记切记! 总算写完了,为了这个书目思考了近两个月,熬了一个夜,但愿能给后来者一点帮助。不过考研终究是一个人的战斗,独立的思考和搜集信息比知识更重要,有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或回站内,但问之前一定要先自己去寻找答案啊。祝大家成功! 考研加油站 http://www.kaoyan.com/

关于对外汉语考研的问题

蝙蝠人
天之小人
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分制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理论,能在高校、科研机构、新闻、文艺出版部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能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二、 培养规格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熟悉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2、能系统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规定的四级外语水平;会讲普通话,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3、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鲜明的个性特征。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习惯。5、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四、专业主干课程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五、学制、修业年限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六、学分要求160-180该专业学生毕业至少应修够 160学分。七、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八、各类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课程类别 学分及比例 学时及比例 学分 小计 占总学分比例 小计 学时 小计 占总学时比例 小计通识模块 公共必修课 49 61 28% 35% 882 1098 28% 35% 公共限定选修课 8 5% 144 6% 公共任意选修课 4 2% 72 2% 学科基础模 块 相关学科基础课 7 38 4% 22% 126 684 4% 22% 本学科基础课 31 18% 558 18% 专业课程模 块 专业必修课 33 53 19% 31% 594 954 19% 30% 专业限定选修课 12 7% 216 7% 专业任意选修课 8 5% 144 5% 教师教育模 块 必修 选修 实践模块 全体学生必修课程 24 24 14% 14% 432 432 14% 14%合计 176 100% 3168 100%说明 1.专业必修课(含学科基础课程)共 29 门,双语课程 门。2.专业选修课共 74 门,其中限定选修课29 门,分 7 个系列(方向);任意选修课 45 门。学生应从限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 12 学分,从任意选修课中至少选修8 学分。3.实验课程共 门,其中独立开设的实验、课 门,既有理论又有实验的课程 门,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 门,占实验课程总数的 %。九、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分制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学时分配 周学时 考试方式 是否为副修课程 讲授 实验 通 识 模 块 必 修 171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3 36 18 2 考试 0111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27 9 2 考试 011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3 54 18 3 考试 011100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6 72 36 4 考试 1711005 形势与政策(一) 1 2 考查 1711006 形势与政策(二) 2 考查 1711007 形势与政策(三) 3 考查 1711008 形势与政策(四) 4 考查 1711009 形势与政策(五) 5 考查 1711010 形势与政策(六) 6 考查 1711011 形势与政策(七) 7 考查 1211013 计算机基础(文、艺、体科) 2 4 54 36 考试 1211015 VF程序设计(文科) 3 3 36 36 考试 0411017 大学外语(一) 1 4 36 36 考试 0411018 大学外语(二) 2 4 36 36 考试 0411019 大学外语(三) 3 4 36 36 考试 0400020 大学外语(四) 4 2 36 考试 0411021 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培训 4 2 36 考试 1011022 大学体育(一) 1 2 36 考试 1011023 大学体育(二) 2 2 36 考试 1011024 大学体育(三) 3 2 36 考试 1011025 大学体育(四) 4 2 36 考试 171102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 1 18 考查 1711027 大学生就业指导 6 1 18 考查 选修 公共限定选修课(含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共8学分 公共任意选修课共4学分 学科基础模块相关学科基础课 0521001 高等数学(三) 1 3 54 3 考试 0221002 中国文化史 1 2 36 2 考试 0221003 逻辑学 2 2 36 2 考试 本学科基础课 0222001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导引课 2 1 18 1 考查 0222002 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 3 1 18 1 考查 0222003 现代汉语(一) 1 2 36 2 考试 0222004 现代汉语(二) 2 3 54 3 考试 0222005 语言学概论 3 2 36 2 考试 0222006 古代汉语(一) 3 3 54 3 考试 0222007 古代汉语(二) 4 3 54 3 考试 0222008 文学概论(一) 3 2 36 2 考试 0222009 文学概论(二) 4 2 36 2 考试 0222010 基础写作(一) 1 2 36 2 考试 0222011 基础写作(二) 2 2 36 2 考试 0222012 西方文学(一) 2 2 36 2 考试 0222013 西方文学(二) 3 2 36 2 考试 0222014 现代文学(一) 1 2 36 2 考试 0222015 现代文学(二) 2 2 36 2 考试 专业课程模块 必修课 024100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2 4 72 4 考试 0241002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3 3 54 3 考试 0241003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 4 4 72 4 考试 0241004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 5 3 54 3 考试 0241005 中国古代文学史(五) 6 4 72 4 考试 0241006 中国古代文学史(六) 7 3 54 3 考试 0241007 中国当代文学 3 3 54 3 考试 0241008 东方文学 4 2 36 2 考试 0241009 中国古代文论 5 3 54 3 考试 0241010 中国古典文献学 5 2 36 2 考试 0241012 国学概论 5 2 36 2 考试 专业限定选修课 0242001 语言系列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 4 2 36 2 考查 0242002 语义分析与认知 8 2 36 2 考查 0242003 汉字学 5 2 36 2 考查 0242004 汉语训诂学 6 2 36 2 考查 0242005 汉语音韵学 7 2 36 2 考查 0242006 国际音标与方言调查 8 2 36 2 考查 0242007 古典文学与历史系列 《史记》研究 4 2 36 2 考查 0242008 唐代文化与诗人研究 5 2 36 2 考查 0242009 宋词研究 6 2 36 2 考查 0242010 古典小说研究 7 2 36 2 考查 0242011 中国思想史 6 2 36 2 考查 0242012 中国史学史 5 2 36 2 考查 0242013 文艺学系列 美学概论 5 2 36 2 考查 0242014 西方文论 6 2 36 2 考查 0242015 马列文论 7 2 36 2 考查 0242016 中国古代文论专题 7 2 36 2 考查 0242017 外国文学系列 东方文学专题 5 2 36 2 考查 0242018 比较文学 6 2 36 2 考查 0242019 现当代文学系列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 5 2 36 2 考查 0242020 中国当代小说流派 6 2 36 2 考查 0242021 近代文学 7 2 36 2 考查 0242022 鲁迅研究 8 2 36 2 考查 0242023 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8 2 36 2 考查 0242024 民间文学 8 2 36 2 考查 0242025 语文与写作教学系列 语文教学论论著选读 8 2 36 2 考查 0242026 中学课堂教学艺术 6 2 36 2 考查 0242027 作家与原型叙述 8 2 36 2 考查 0242028 文学体验与创作 7 2 36 2 考查 0242029 书法概论 8 2 36 2 考查 专业任意选修课 详见学院(系)专业任意选修课实践模块 必 修 2650001 军事理论与训练 1 2 考查 0250002 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 1 考查 0250003 必读书目阅读 2 考查 2950004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活动 2 考查 0250005 教育(专业)见习 3-6 2 考查 0250006 教育(专业)实习 7 4 考查 2950007 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1 考查 0250008 专业实践与社会调查 1 考查 2950009 社会综合实践 1 考查 0250010 科研训练 3-6 2 考查 2950011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活动 2 考查 0250012 毕业论文(设计) 7-8 4 考查 十、专业主干课程简介课程编码:0222003∕0222004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Chinese课程简介:本门课程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对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分析入手,系统讲授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培养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认识、使用、分析、教学能力,从而为学生以后进行语文教学和进一步学习研究语言理论打好基础。教材:《现代汉语 》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 1.《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吕淑湘主编 商务印书馆 2.《语法讲义》 朱德熙主编 商务印书馆 3.《现代汉语词汇》 符淮青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4.《修辞学发凡》 陈望道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主讲教师简介:韩宝育,男,陕西岐山人,1955年生。陕西师大文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言概论课的教学和语言理论研究工作。主要论著有:《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现代汉语学习指要与习题测试》(主编之一)、《现代汉语句子分析》(合著)、《修辞小辞典》(修辞理论部分撰稿人)。具有代表性学术论文有:《关于语言的哲学思考》、《语言符号的局限性》、《论言语表达和知悟的三维结构》等。课程编码:0222005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ction To Linguistics课程简介:本门课程系统讲授人类语言的宏观知识,探索人类语言的结构、机制,揭示世界语言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语言与相邻学科关系。在给语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讨论语言在人类社会中作用、关系与地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语言与文学、语言与哲学、语言与人类各类文化现象的关系打好基础,为深入研究各种语言现象做准备。教材:《语言学概论》 叶蜚声、徐通锵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普通语言学教程》 [瑞士]索绪尔主编 商务印书馆2.《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胡明扬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主讲教师简介:邢向东,男,1960年4月生,毕业于山东东大学。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分委会召集人,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汉语方言研究。主要论文有:《神木方言研究》 (中华书局 , 2002,11出版 );《陕北神木话重叠名词与儿化名词的比较》(《国际汉学集刊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官话和晋语非重叠式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香港《中国语文研究》2004年第一期)等。主要著作有: 《手指间的大河》、《敬畏苍天》、《金色的阿尔泰》、《跃马天山》、《黄金草原》、《野啤酒花》。 课程编码:0222006∕0222007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课程英文名称:Classical Chinese课程简介:“古代汉语”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的能力。本课程主要由通论和文选两部门组成。通论部分包括工具书简介、文字、音韵、词汇、语法、训诂、古书的标点翻译、诗词格律、古代文化常识等,旨在使学员从理论上掌握古代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文选部分包括历代优秀的散文和诗歌,重在先秦两汉,旨在增强学生对古代汉语的感性知识。教材:《古代汉语》(上下册) 郭锡良主编 商务印书馆参考书目:1.《古代汉语》共四册 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2、《古代汉语》 许嘉璐主编 商务印书馆主讲教师简介:胡安顺,男,汉,陕西商洛市人,1949年12月生。文学硕士。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汉语音韵学”及《春秋左传》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文学院教授,硕士及博士导师,古汉语教研室主任,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库候选专家。1998—2001年主持教育部高师面向21世纪重点教改项目,自2004年起主持陕西省精品课程——古代汉语。课程编码:0222008∕0222009 课程名称:文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ction To Literature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研究文学内容、形式、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研究文学家、文学作品、文学读者、文学思潮及文学运动。它借助文学史提供的丰富材料,来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的一般规律及文学自身产生和发展的特殊规律。教材:《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1.《文学理论教程参考资料》 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文学理论》 韦勒克•沃伦主编 北京三联书店主讲教师简介:尤西林,男,汉族,1947年11月生,祖籍陕西榆林,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答辩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及人文科学原理(含现代信仰论)教学与研究。 课程编码:0222010∕0222011 课程名称:基础写作课程英文名称:Basic Writing课程简介:“写作”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实践课,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作文教学能力为宗旨。其教学要求为:一、系统掌握了写作知识和分析文章的能力。二、能写出文从字顺的各种体裁的文章。三、具有指导中学生作文和评批作文的能力。教材:《普通写作学》 路德庆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 1.《写作教程》 路德庆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散文的写作》 范培松主编 语文出版社 3.《学术论文的写作》 张积玉主编 陕西师大出版社主讲教师简介:杨宏科,男,1962年5月生。现任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写作 文艺学创作论研究。主要论文有:《〈陈忠实论〉辩论》(《小说评论》, 2001年5月 );《小说的民间精神》 (《山花》理论专栏, 2001年8月, 收入《中国当代文学面面观》);《文学创作与生活积累》(《人民文学》理论专栏 ,2003年5月)。主要著作有:《太阳发芽》(山东文艺出版社);《西去的骑手》(《收获》云南人民出版社) ;《老虎!老虎!》( 春风文艺出版社); 《大河》 ( 云南人民出版社 )等。 课程编码:0222012∕0222013 课程名称:西方文学课程英文名称:Foreign Literature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系统介绍西方文学发展史、主要文艺思潮、经典作家及经典作品,以使学生对西方文学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教学能力。教材:《外国文学》上下册 郑克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1.《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朱维之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世界文学简史》 李明滨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主讲教师简介:韦建国,男 ,壮族,1950年8月生于乌鲁木齐市,祖籍广西鹿寨。1988年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俄罗斯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主要论文有:《高建群与艾特马托夫》(《安康师专学报 》, 2002年3月 );《 西北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魅力 》(《 唐都学刊 》, 2004年1月 );《 三部高尔基传记比较后的反思 》(《 国外文学 》,2004年1月)。主要著作有: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世界文学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参编,2002年8月 ,4万字 ); 广播电视大学教材《欧美文学主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参编 , 2001年6月, 2万字)等。 课程编码:0222014∕0222015 课程名称:现代文学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课程简介:主要介绍从1917-1949年这段时间内的中国文学历史,分三编。第一编从1917年-1927年“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第二编讲从1927年-1937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成长;第三编讲从1937-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成熟。该课程还包括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等内容。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 郭志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1.《中国现代文学史》 朱栋霖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主讲教师简介:阎庆生,男,汉,1944年11月生,陕西礼泉人。196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获四川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任陕西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家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鲁迅及重要作家研究。学术专著有:《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鲁迅创作心理论》、《晚年孙犁研究》等。在《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课程编码:0241001----0241006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讲述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发展状况。先秦文学的重点是诗经、《楚辞》、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汉魏六朝文学重点是汉赋、乐府诗、《史记》、五言诗;唐宋文学重点是诗词、散文;元明清文学的重点是戏剧小说。教材:《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1.《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主讲教师简介:张学忠 , 男,汉族,1946年生。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执教以来,长期主讲《唐宋文学》、《书法》及《唐诗研究》、《唐宋诗词欣赏》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知识面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生动活泼,语言风趣幽默,能够突出重点,深入浅出,注意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曾获校教学优秀奖。课程编码:0241007 课程名称:中国当代文学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课程简介:“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之后的一门主干课程,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四十多年来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包括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运动、文艺思想斗争、文学创作概况,分别评价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成就和影响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中国当代文学史》 王庆生、李逸涛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 洪子诚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主讲教师简介:李震,男,1963年2月生。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任新传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化学研究。主要论著有:《陕北民歌:自由心灵•极限体验•生态价值 》( 论文《文气争鸣》,04年第3期) ;《新文学地理中的西部高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04年第6期);《用语言的光照亮葡萄》( 新疆电子出版社《午夜葡萄园》序及总论 )《关于苍蝇后两种解读》(深圳《特区文学》批评家联席阅读专栏 ,04年5月 ),《重塑西部之魂》( 专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4 月)等。十一、文学院专业任意选修课课程类别学生选修说明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分 学时分配 周学时 是否为副修课程 考试方式 讲授 实验 0243001 《诗经》研究 4 2 36 2 考查 0243002 《楚辞》研究 4 2 36 2 考查 0243003 李白与杜甫研究 5 2 36 2 考查 0243004 苏辛研究 5 2 36 2 考查 0243005 唐宋诗词欣赏与研究 5 2 36 2 考查 0243006 中日古诗秀句比较鉴赏 5 2 36 2 考查 0243007 中国十大名剧赏析 6 2 36 2 考查 0243008 明清小说导读 7 2 36 2 考查 0243009 清诗研究 8 2 36 2 考查 0243010 汉字文化学 5 2 36 2 考查 0243011 汉语方言学 6 2 36 2 考查 0243012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 5 2 36 2 考查 0243013 《左传》选读 5 2 36 2 考查 0243014 女性文学批评 6 2 36 2 考查 0243015 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6 2 36 2 考查 0243016 唐宋文学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 7 2 36 2 考查 0243017 西方文论选读 6 2 36 2 考查 0243018 文学批评 6 2 36 2 考查 0243019 西方美学名著选读 6 2 36 2 考查 0243020 中国古代诗教理论 7 2 36 2 考查 0243021 电影理论专题 7 2 36 2 考查 0243022 电影史专题 7 2 36 2 考查 0243023 西方文学名著导读 5 2 36 2 考查 0243024 西方现代派文学 6 2 36 2 考查 0243025 中国现代作家专题 6 2 36 2 考查 0243026 新诗潮研究 6 2 36 2 考查 0243027 陕西当代作家研究 7 2 36 2 考查 0243028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7 2 36 2 考查 0243029 散文创作与欣赏 7 2 36 2 考查 0243030 中学作文教学法 8 2 36 2 考查 0243031 文体研究 8 2 36 2 考查 0243032 人文科学导论 8 2 36 2 考查 0243033 文化研究导论 8 2 36 2 考查 0243034 民俗学 8 2 36 2 考查 0243035 古代宗教与文化 7 2 36 2 考查 0243036 佛教文化导论 7 2 36 2 考查 0243037 跨文化交际 8 2 36 2 考查 0243038 文学人类学 8 2 36 2 考查 0243039 《左传》文化研究 6 2 36 2 考查 0243040 社会学 6 2 36 2 考查 0243041 中英文速记 7 2 36 2 考查 0243042 品牌战略与市场营销 7 2 36 2 考查 0243043 传播与策划 7 2 36 2 考查 0243044 公关语言艺术研究 6 2 36 2 考查 0243045 艺术鉴赏 8 2 36 2 考查 1、文学院学院(系)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共45 门,分 个系列或方向。2、汉语言专业必须选修 8 学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必须选修 8 学分;文秘教育专业必须选修 8 学分;对外汉语专业必须选修 8 学分; 。

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的参考书有哪些?

红宝石
少林寺
亲,我是今年考上武大新传的研究生~~ 以下为参考书目:新闻学原理 《大众传播法论》 吴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外国新闻传播史》 郑超然、程曼利、王泰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传播学原理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广告学原理》 陈培爱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文化研究导论》 陆杨、王毅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建议LZ你去传媒人论坛看看,那里有专门的南开大学板块,里面有很多南开新闻学考研的真题和资料,~~相信一定能够帮助到你的考研~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