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绩溪地区有哪些名人?

道熙呀
大钢琴
  绩溪县的历史名人:胡锦涛,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曾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字适之,徽州绩溪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贞,号梅林。祖籍安徽绩溪,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在东南倭乱时期任直浙总督。胡宗宪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进士,嘉靖十九年(1540年),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县令,累迁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为官二十九年,忠心为国,抗倭有力,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死后追谥襄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湖南科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玫瑰碗
山与泽平
简介:湖南科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科佳公司与腾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投资开设了全国首家文化主题IT卖场,短短3年间,科佳·QQ电脑城在“高手”如云的IT卖场业内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连续成为“湖南IT卖场前3强”、“中南电脑商100强之IT卖场前8强”。法定代表人:汪华成立时间:2009-03-06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430100000092212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公司地址:长沙市芙蓉区解放东路46号华瑞电子商厦22010房详情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天眼服务

汪姓的由来

地之下也
豆满江
汪姓来源一、出自汪芒氏。商时有汪芒国,国君为防风氏,漆姓,守封禺之山。《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汪姓“出自古诸侯汪芒氏后裔”,《通志·氏族略》也说:“商代有汪芒(又作汪罔)国,其人以国为氏。”相传汪芒是巨人之国。防风氏身高三丈。当时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结果被大禹处死。国人后来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芒氏。战国时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后来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二、出自姬姓,是周公之子伯禽之后。春秋时,鲁成公的庶子满因食邑于汪(在今山东省境内),其后人以邑为姓,即山东汪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汪氏之先出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为氏。”鲁国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之同姓封国,周族的始祖为后稷,传说是因姜螈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始姓姬。周武王克商后建立了西周,为了便于统治这广大的新疆土,必须建立属国以拥护王室,于是采取了分封制。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其兄弟15人,同姓14人,周王室子孙一般都得到封地,做了大小诸侯。周公的长子伯禽被封为鲁侯,建都曲阜(今山东西南部),鲁国第21位君主是鲁成公,成公庶子(旧称妾所生的孩子)姬满的封地在汪,其后代便以邑名“汪”为姓。关于汪姓为鲁成公之后,清代学者汪琬《尧峰文钞》卷一《汪姓缘起考》中记述了其神奇经历:“吾汪当从姬姓裔为正。又按旧谱,鲁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曰汪。其后子孙遂氏之。……吾汪氏之得姓,当从食采为正。盖始则以采地为氏,继则以氏为姓也。”就是说鲁成公庶子生下来时,左、右手上分别写有“水”、“王”二字,因此取名为汪,其后子孙以汪为氏,继而以氏为姓。安徽《祁门县志·氏族考》记载得更富传奇色彩:“汪氏得姓始于颍川侯,姓姬名汪,鲁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母夫人姒氏,梦游汶(今山东汶上县,春秋时为鲁国中都邑),观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开,左(手)有水纹,右(手)有王纹,合成汪字,遂以名之为鲁上大夫采邑,颍川因以为姓。”

“汪”姓的来历

梦幻曲
名止于实
汪姓的来历汪姓从起源上看,主要来自两大派系,其中的一支出自远古时期的汪芒氏部落。相传汪芒氏是一个巨人部落,其首领防风氏的身高超过3丈。大禹时,防风氏受命驻守封禹之山 (今浙江武康东南)。有一次,大禹巡猎至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在当地大会诸侯,防风氏因得到消息较晚而迟到,引起大禹的误会,被杀。消息传回汪芒氏部落,因担心大禹前来讨伐,便离开封山,相率西迁到今浙江湖州一带的山里,仍称汪芒氏。战国时,汪芒氏受越国的统治,越亡后则再度西迁,到达今安徽南部的敏县一带,并在姓氏上去繁就简,单姓一个“汪”字。 汪姓的另一支出自鲁国公族。鲁国本是一个与西周王朝同姓的诸侯国,远祖尊奉黄帝、后稷、周文王,近祖则是鲁国开国君主周公之子伯禽。史载,自伯禽19传至鲁成公,赐之子满食邑于汪(今山东西南部一带),此后,在汪发展的鲁国贵族便改姓汪。 汪姓除上述两大支外,还有一个影响较小的来源。据《文桂堂丛刊》载,宋代初年,福建泉州有位名为翁乾度的人,生子6人,分别以洪、江、翁、方、龚、汪6姓命氏,从此便一分为六。其中第6子翁处休,因分姓为汪,又名汪处休。他与5位兄长都以才学知名,同中进士榜,历代贵显,时人有“六桂联芳”之誉。此后,汪处休的子孙便以“六桂”为堂号,称汪姓“六桂堂”。 上述3支汪姓人在发展中,以出自汪芒氏之后者影响最大。约在东汉末年时,其中的一些人在汪文和的率领下迁居安徽。至唐代,汪文和裔孙汪华仁为显宦,封越国公,其家也发展为安徽歙县一带望族。此外,如宋代政治家汪伯彦、文学家汪藻、诗人汪无量、元文学家汪元亨,明代文学家汪廷讷、汪道昆、权臣汪直、清哲学家汪中、医学家汪昂、文学家汪碗、画家汪士祺、名臣汪由敦、汪康年、艺术家汪桂芬,或家于浙江、江西、安徽、或祖居江苏、湖北、广东,都是历代汪姓人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姜姓的来历姜姓起源于炎黄时代,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相传,我国远古时期有个少典氏部落,其首领是少典,生子二人:一是炎帝,另一即黄帝。炎帝居住在渭水支流的姜水流域(今陕西岐山西南),子孙依水而居,因水命氏,遂姓姜姓。后来传至伯夷时,正当夏禹时代,因帮助治水有功,被任命为主管四岳的长官,号为太岳,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从此以后,炎帝的后代又称吕姓,或吕、姜并称。伯夷裔孙太公望在周初辅佐武王中兴,史称吕尚或姜尚,其原因就在这里。据某些姜姓谱牒统计,炎帝之后姜姓的分支共有247个之多亦即 247 个姓氏,上述所及的吕姓,吕不过是其中之一。 姜姓在得姓以后,有不少人从原始的居住地迁出,也有些人留居下来,并奕世相继,至秦汉时还发展成为关中大族。由于其成为大族时的居住地属于天水郡(今甘肃天水),又称天水姜氏。直到今天,绝大多数姜姓人言及郡望时,仍称出白天水姜氏。 姜姓中也不乏著名人物。西周初年的姜尚,即人所熟知的姜太公姜子牙。相传他曾在渭河边离水面3尺垂钩钓鱼,著名典故“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即由此而来。在章回小说《封神演义》里,他还被刻画成神仙式的人物。另外如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也是知名的军事家,他的某些事迹至今还被人们以戏曲、评书等形式进行传唱。除姜尚、姜维外,姜姓名人还有南宋词人姜白石,音乐家姜爱、清代直隶提督姜桂题,以及红军名将姜镜堂等。

四大古城之一被吐槽门票不值,为何许多网友却说“是你孤陋寡闻”?

伴雨行
体性
我们中国有四大保存非常完好的古城,分别是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和徽州古城。很多人在旅游的时候都喜欢去古城或者古建筑,因为这些地方非常有情怀。对此四大古城就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是在四大古城中,徽州古城因为很多游客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而吐槽这个古城的门票不值那个价,所以这些游客被很多网友反驳“是你孤陋寡闻”。对于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景点,我们只有去了解其历史,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才能更好的欣赏这个景点,才能让自己有所触动。徽州古城修建于秦朝,可谓是非常久远了,近两千年了。这座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千年徽州府治也坐落在此。徽州古城在明万历年12年10月修建了标志性建筑——许国石坊,也叫大学士坊,民间称为“八脚牌楼”。这个许国石坊是徽州古城的所有建筑中最精华的部分,到了这里如果不看一下这个石坊那就和没有来过一样。但是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这段文化或者说是历史,觉得这个石坊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你这样子觉得,那可就不怪网友说呢“孤陋寡闻”了。游览徽州古城不仅仅只是看青砖绿瓦,而是要感受其独特的文化。徽州古城就像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历史博物馆,走在古城里可以感受到古朴的风采,还有历史的沧桑感与厚重感。每一个古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而去文化才是去最有价值的观赏价值,所以当你了解了其文化之后你还会觉得门票不值得吗?

有什么古风浓郁的地方,就是像古文里的烟雨江南,人们习惯穿汉服出门。古风建筑,小河中的小船。

故事会
长濑
安徽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云蒸霞蔚,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宏村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学建造的,具有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始祖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承志堂、敬修堂;气度恢宏、古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南湖书院;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雷岗上参天古木、民居庭院中的百年牡丹与探过墙头的青藤石木,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着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宏村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学建造的,整个村落呈“牛”型结构布局——“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更创造了一种“浣汲何妨汐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宏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重庆合川涞滩古镇 涞滩镇位于美丽的渠江边,是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涞滩----双龙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小十景之一,距重庆城区85公里,交通十分方便。从重庆合川城出发往东北方向约42公里就是养在深闺中的涞滩古镇了。 涞滩古镇原名叫涞滩古寨,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200多年。由于傍着渠江,涞滩古寨商贾云集,街市兴旺,依山而筑的二佛寺也香火不断,是盛极一时的风水宝地。 古镇内的二佛寺是重庆巴渝小十景之一,摩崖石刻造像是国内罕见的佛教禅宗造像集聚点,1956年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靠近涞滩,远远就能看见古瓮城城门。古瓮城是涞滩寨的一景,尽管当年绵延环抱的古城墙已不复存在,短垣残墙也足以让人体会到历史烙下的痕迹。是川东地区惟一保存完好的古代防御设施,它四面开设城门,内外两层围合,形似石瓮,有“瓮中捉鳖”之意。 穿过古城门,就是古镇的老街。老街显得苍桑、安静,青石路曲曲折折一直延伸到渠河边。两旁老式木楼保存得相当好,商店、人家、茶馆邻次阶比,但是热闹景象早已时光不再。街的另一头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太平池,池子里储满了水,当地居民传说池子里的水干不得,一干就要发生火灾,因此街上的居民轮流担水以保持水池的水不干涸。 涞滩古镇距合川市区42公里,濒临渠江,并与风景秀美的双龙湖相邻。涞滩古镇瓮城和城寨依然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古代山城防御工事,其清代风格的老街和民居依然纯朴端庄。涞滩最为有名的还是二佛寺福建培田古村 培田客家古村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宣和乡境内的培田村,至今仍保存着(全国)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人称“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有“民间故宫”之美誉。2005年11月12日,在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中,培田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称号。   培田古村,被誉为“福建省民居第一村”。因为培田的祖先给这个面积仅13.4平方公里、住户300多家,村民仅1000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培田村保存着30幢大宅、21座祠堂、6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4处庵庙道观,总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全村建筑的博大、保护的完好、珍藏品的多、文化底蕴之深,为外界所叹服。   培田村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余脉自北向南直落此地,好像被三龙怀抱,村外的五个山头,则又像是五虎雄据,风景宜人。而在明、清时期,培田村处于长汀、连城两县官道的驿站上,同时又是汀州、龙岩等地竹、木、土纸及盐、油等日用百货的水陆中转站。清代邮传部官员项朝兴为此在“至德居”题联“庭中兰蕙秀,户外市尘嚣”,如实描述了当时培田村庭内的优雅和街市的繁华。   正是培田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客家先祖长期耕读为本和勤勉立业的精神,历经百年风雨,最后形成了培田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的空前鼎盛,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明清客家乡土建筑群。   走过了几百年的培田古村,以其古朴,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山外的游客,在这里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已经远离我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而旅游时代的到来,使它这个深藏于深山的古老村落展现在世人面前,现代的人也因此重新审视它的文化的价值,成为了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漫步于古村落之中,我们的思绪会飘向遥远浙江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京杭大运河西侧。地当水陆要冲,俗称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之地。   乌镇原以市河(车溪)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清朝文人施曾锡所作《双溪竹枝词》:“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矿,两岸一桥相隔住,乌程对过是桐乡。”正是当时乌青二镇地势的形象写照。 据乌青镇志记载,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秦汉为乌程由拳分境,唐咸通年间始正式称镇,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两镇,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   如今,乌镇不仅是浙江有名的水乡集镇,而且成了国内外研究茅盾著作的专家学者向往的地方。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乌镇经过整修建设,将更添秀色山西皇城相府   这是中国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枕山临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房屋则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    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整个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浑厚坚固。在河山楼内还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护城保庄、抵御外侵。   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城城门外有高达8米的御书楼,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外城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后亲赐的御碑,表达了康熙对陈庭敬的敬重,是对陈廷敬生荣死贵的最好记录。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江西上饶婺源古村 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县,婺源古属徽州,唐开元28年为府治。人文之风,始于东晋乱世之北方士族南迁,以“东南邹鲁”闻名。   灵岩古洞群、古树名木、明清建筑及古文化,是婺源风景的四大特色云南和顺古镇 在云南西部,靠近中缅边界的腾冲县,有一处古典秀美的江南乡村——和顺乡。这是一处人间秘境,保存着云南最具古典风格的乡村景致和明清以前的许多建筑和民风民俗。 时光易逝,岁月无情。曾经拥有的精致生活、华丽排场已经散去,葬入历史的尘土。 出腾冲县城4公里,穿过一片稻田,在蛙声中跨过石桥就到了和顺乡。和顺源于“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是古代川、滇,缅、印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和著名的侨乡。 乡村道路旁屹立着供人避雨的灰色的风雨亭,潺潺溪流和睡莲间的具有明代风格的洗衣亭,依然有少妇在水边的厚木板上捣衣洗菜,白鹅像唐诗描写的那样在龙潭里悠游。百年前建造的画栋、雕梁、家具、牌坊、文庙、匾额完好如初,虽被风雨褪尽色彩,却更加赏心悦目,衬托出了灵秀乡村的厚重古韵。这些都使和顺具备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积淀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并与这里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秀美自然风光“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过双虹桥,来到和顺乡的水锥村,只见一栋栋密集的古宅环山而建,粉墙黛瓦,整洁美观。宅屋间有一条条深幽的街巷,把整个村庄连为一体。看得出,这是一个规模不小,建筑形制也经过规划、设计的村寨,曾经有过辉煌。村上的几处宗氏祠堂修得格外富丽,显示着家族的威仪,让人揣想到每一姓人家,经历了沧桑艰辛后,在祖居故土上的耀祖光宗河南开封朱仙镇 河南开封县的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与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湖北的汉口同为我国的四大商埠重镇。相传战国为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朱亥本是一位屠夫,因勇武过人,被信陵君聘为食客,以后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信陵君的盖世英名也是与他发现和任用朱亥分不开的。   朱仙镇的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当时全镇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万,民商四万多户。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贾鲁河将全镇分为东镇和西镇。明清两代东镇是重要市街。乾隆以后,因黄河决溢,镇中屡遭水患,东镇地势较低,商贾多由东镇移至西镇。   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 岳飞曾在这里大败金兵,取得朱仙镇大捷。岳飞曾有以五百精骑大破十万金兵的壮举,金兀术也不得不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江苏光福古镇 多年的悠久历史,位于苏州市古城西南28公里的太湖之滨,南邻太湖区,西邻太湖、北通长江,光福自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 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享有“鱼米之乡”,“四季有果”之美称;光福是传统工艺之乡,苏绣的发源地之一,精湛的雕刻工艺巧夺天工;光福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密集,吴文化内涵深厚,形成了多层次的旅游专线,是国家太湖名胜风景区之一。光福主要的景点有邓尉山坞、铜观音寺、光福塔、司徒庙等位于邓尉山坞,是我国四大探梅胜地之一。邓尉梅花甲天下,以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著称于世。明代文人姚希孟曾在《梅花杂咏》一文中说:“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梅花盛开时,繁花似雪,暗香浮动;微风吹过;香飘数十里。山上有“闻梅馆”、“梅花亭”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题书的“香雪海”摩崖石刻和乾隆皇帝探梅御诗碑刻。周围还有数百亩梅林,形成“登楼观梅、入园探梅、进廊揽梅、登山赏梅”四大赏梅景点。 ??铜观音寺原名光福神寺,始建于梁代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几经兴衰,现存殿宇是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13年)建筑,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有个农民在光福神寺旁取土,挖得铜观音像一尊,后送至寺中,于是被改为铜观音寺。寺内殿宇富丽堂皇,除大雄宝殿,观音殿,还有金刚殿、西方殿等。廊壁碑碣古刻,古香古色;寺后亭、台、池、榭、点缀雅致;奇卉怪石,罗列其中;树林青郁,景色迷人。 ??光福塔又称舍利佛塔。坐落于龟峰山巅,始建于梁大同年间,距今一千四百多年,1998年修葺一新。塔为四方七级,高38米,身边宽5.18米。光福塔踞山临湖,景色旖旎,犹如一幅洗炼的中国画展现在游人面前。登临塔山纵眼四望,但见高处峰峦攒簇,低处层林叠翠,湖光山色,相互掩映,给人以“不在画中,似在画中”之感。 ??司徒庙位于邓尉山山坞的梅林丛中,相传东汉大司徒邓禹晚年就隐居于此。庙里供奉着邓禹塑像,院内有当年邓禹种植的汉柏四株,已历1900余年,清乾隆帝下江南巡视曾多次观赏,并赐四株古柏为“清奇古怪”,洵为天下奇观。明代《楞严经》、《金刚经》石刻保存在庙内。据此,江苏省人民政府已将这组古刻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周庄   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镇为泽国,四面环水”,被誉为“梦里水乡”,古称贞丰里,是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之一。其地理位置在苏州老城和杭州西湖之间。   周庄虽历经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镇上有近百余幢古宅,半数以上是明清之际的建筑。六十余座砖雕门楼。窄直的河道上横卧着二十四座石桥,其中元至清古桥十余座。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幽静。   波光粼粼的水巷,小船轻摇,绿影婆娑,返朴归真的游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元代名句: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   来到周庄,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往里走,一幢幢凝固了历史痕迹的明清时期的旧房、雕花的门楼、门前的石阶、临水的小桥在静静地迎接你,似乎在向你倾诉着周庄的宁静与雅致。周庄并不大,她的整个布局是由几条“井”字形的河流分隔成块,中有众多小桥连接,依河筑屋,依水成街,因而周庄之美就美在她的旧房、她的小桥、她小河里的潺潺流水。   周庄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全镇共有二十四座古桥,构成周庄一绝。桥的造形有拱形、梁式,桥洞有单孔、多孔,材料有花岗石、武康石、青石,大小不一,风格各异,蔚然可观。其中名闻遐迩的是双桥,双桥俗称“钥匙桥”,由石拱桥世德桥和石梁桥永安桥联抉而成,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构成奇丽的景致。1984年,著名中国旅美画家陈逸飞来周庄,为之流连不去,后创作油画《故乡的回忆》,此画1994年由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买下后赠送给邓小平同志,于是传为佳话,周庄因此走向世界。   除双桥外,中市街东的富安桥也引人注目。此桥初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明清问几次重修。桥之四角有楼,飞檐朱阑,黛瓦粉墙,临波拔起。登临这座国内罕见的桥楼,周庄便一览无遗了。   水乡往来最方便的就是乘船。在交织的河道上,小船往来穿梭,船家与河岸上的路人,与石阶上浣纱的妇女,与擦肩而过的船上人家轻快地招呼问候,互做买卖,犹如一幅恬静的江南水乡画卷。   从双桥沿北市街往南是明代建筑玉燕堂,清初归张氏所有,俗称“张厅”。过门厅为天井,两侧厢楼,上下有明瓦窗户。大厅轩敞明亮,柱础为木质,是明代建筑标志。大厅东有幽暗深长的陪弄,壁间有灯龛。至陪弄底,小河贴墙根而来,又穿水阁而去。至此拓一丈见方的水池,供船交汇和掉头,四周砌花岗石驳岸。驳岸上是沿河人家的后窗,窗前有吴王靠,阑下有如意形缆船石。后院翠竹摇曳,花木扶疏,有一太湖石,玲珑剔透,峰峦如飞燕,故称“玉燕峰”。   除张厅外,周庄的标志性建筑,还有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七进五门楼的沈厅,殿宇森严、终日香火缭绕的澄虚道院,以及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咏赋的迷楼,这些都是古建筑中的瑰宝。   正是周庄的桥,周庄的小河,周庄的老房,使得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断言: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的勋章颁发

怪声音
不织而衣
荣誉军团勋章需经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签署命令才能授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自宣誓之日起就成为荣誉军团的最高领袖,同时自动获得大十字骑士勋章及勋章项链。荣誉军团大十字骑士勋章可以悬挂在这条金质项链上,其悬挂部分造型为法文字母HP,是法文“荣誉与祖国”的缩写。总统从担任大十字骑士满6年的成员中遴选一名大臣(greatchancellor)领导荣誉军团委员会,另外还委派一名秘书长(Secretary-General)。荣誉军团委员会由16名成员组成,除大臣和秘书长外的14人均享有司令官头衔。该委员会负责颁发荣誉军团勋章的提名收集和审议工作,决定所授荣誉军团勋章的级别,最后将候选人名单提交法国总统批准。在和平时期从事某项工作20年且卓有成效,或者在战争时期表现优异,可以获得荣誉军团勋章。荣誉军团成员称号可以追授。因为战功荣获荣誉军团勋章者,同时还自动获得法国最高军事奖章——战功十字勋章(theCroixdeGuerre)。较低级别的荣誉军团成员如果表现优异,可以晋升到较高级别。如果功勋卓著,也可以跨级直接晋升到任一级别。在荣誉军团勋章创立至今的200多年间,这种骑士精神勋章(OrderofChivalry)始终被作为法国最高级别的荣誉勋章,能够获得它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军事或其他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无论是法国人还是外国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资格获得荣誉军团勋章。实际上,除了军人,荣誉军团勋章还被授予许多著名企业家、国家高级公务员、运动员。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就曾于2005年1月荣获法国荣誉军团司令官勋章,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授勋,以表彰他多年来对社会的慷慨无私奉献、对人道精神的承担,以及对中国内地、香港与法国三地文化交流的支持。2005年10月7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武官何世德少将也曾荣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在推进中法交往和友谊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此外,著名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曾于2004年5月获一枚法国荣誉军团司令官勋章。作为国家的最高荣誉,荣誉军团勋章对获得者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一名荣誉军团勋章获得者后来犯有严重罪行,将会从军团中予以除名。在法国,非荣誉军团成员的人佩戴荣誉军团勋章被视为违法行为。荣誉军团是有着员额限制的荣誉组织,估计这可能与古罗马军团的员额编制情况有关。荣誉军团最多可以设75名大十字骑士、200名高级军官、1000名司令官、4000军官和数量不限的骑士。拿破仑本人就曾经授予大约48000人荣誉军团头衔。2000年时,法国荣誉军团实际上有61名大十字骑士、321名高级军官、3626名司令官、22401名军官和87371名骑士。需要说明的是,授予二战老兵、参加过北非战役和其他境外军事行动的法军人员及伤兵以荣誉军团成员称号,不受最大员额的限制。为了纪念荣誉军团的光辉历史,法国于1925年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首相宫建立了一座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博物馆。该建筑物是1782~1787年间为德国王太子修建的。法国大革命后,革命政府宣布该建筑为国有。从1804年5月13日起,这里成为新创立的荣誉军团所在地。1871年巴黎公社时期,该建筑毁于大火,但后来在荣誉军团成员和其他军事荣誉获得者的捐助下得以重建。现在,该博物馆完全依靠法国和世界各地的荣誉军团勋章获得者捐助运行。有趣的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旧金山也有一座相仿的建筑物——荣誉军团加利福尼亚宫,它也是一座博物馆。1998年,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法国政府决定授予所有健在的、曾在法国土地上作战并未曾被授予荣誉军团成员的一战老兵以荣誉军团骑士称号。2004年12月,法国最年迈的一战老兵毛莱斯·弗洛奎特在他110岁寿诞之时被晋升为荣誉军团军官。从大革命开始,荣誉军团勋章见证了法国历史上最跌宕起伏的整整两个世纪。这个诞生自法兰西杰出英雄拿破仑手中的荣誉组织,如今已成为法兰西最高荣誉的标志。这个组织中的成员,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曾为法兰西立下功绩,他们中不乏出色的军事家、勇敢的土兵、杰出的科学家、睿智的企业家……佩带荣誉军团勋章,等于向世人证明,我属于这样一个光荣的组织——英才辈出的荣誉军团!这枚绿白相间的小小勋章,是这个民族精英集团的象征。 法国荣誉勋位共分六个等级:最高等是特等 Grand Master,可译作“军团长勋位”;只作为法国国家元首莅任的象征;第一等是 Grand-Croix (Grand Cross),可译作“大十字骑士勋位”;第二等是 Grand Officier (Grand Officer),可译作“大军官勋位”;第三等是 Commandeur (Commander),可译作“高等骑士勋位”;第四等是 Officier (Officer),可译作“军官勋位”;最低等是 Chevalier (Knight),可译作“骑士勋位”。 屈永秋(1912年获高等骑士勋位)屈永秋医生, 字桂庭Watt Wing Tsas, 1862-1953,广东番禺人, 中国早期西医. 曾任清末御医,民国初年总统府总医官,北洋医学堂校监等职.蒋中正(介石) (中华民国总统)获大十字骑士勋位。唯一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的中国人。.何东(早年获军官勋位,参见何鸿章个人网页所载照片,最左面从上数起第二个勋章)董浩云(1976年获骑士勋位)李天禄(1980年获骑士勋位)台湾国宝级布袋戏艺术大师巴金(1983年获高等骑士勋位)赵无极(1984年获骑士勋位,1993/94年提升至高等骑士勋位;他亦曾获不少法国政府的其他奖项,包括:法国国家功绩骑士勋章(L'ordre national Mérite)、法国艺术及文学司令勋章;学术方面,他于2002年获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何鸿燊(1984年获骑士勋位,2004年提升至高等骑士勋位)盛成(1985年获骑士勋位;法籍华裔文学艺术家,参见大陆网站“伏征风情”专文)贝聿铭(1989年获骑士勋位,1993年提升至高等骑士勋位)汪德昭(1989年获勋;物理学家,法国受教育,中国国防水声事业的奠基人,其儿子是汪华,见下文)金庸(1992年获骑士勋位;他在2004年再获法国文化部颁授另一荣誉:艺术及文学司令勋章)阮长耿(1994年获骑士勋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曾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膜 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孔祥勉(1996年获骑士勋位,但他早在1993年前已是香港社团“Legion d'Honneur Club Hong Kong Chapter”的主席 [1];银行家,前浙江第一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董建华(1998年获军官勋位,参见香港特区政府有关新闻公报中文版和英文版)程抱一(1999年获骑士勋章;2002年6月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也曾获法国艺术及文学司令勋章)董建平(2000年获骑士勋位;董建华胞妹,香港从事画廊业务[2];另她早在1995年获法国另一荣誉: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张信刚(2000年获骑士勋位)朱德群(2001年获骑士勋位)高行健(2002年获骑士勋位;他早在1992年获法国另一荣誉: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李克勇(2003年获骑士勋章;2014年获军官勋章)李东生(2004年获军官勋位,见新华网报道;中国电子企业TCL的董事长兼总裁)李国宝(2004年获军官勋位,见新华网报道)王世全(2004年获骑士勋位;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数学家)汪华(2004年获骑士勋位;中国首批六名驻法外交官之一,上文汪德昭之子,法国出生,中国受教育 ;其儿子汪延在法国受教育,是新浪网前首席执行长及现任董事局副董事长)李嘉诚(2005年获高等骑士勋位)马郭志清(2005年获骑士勋位;人称Joyce Ma,香港国际时装品牌JOYCE的创立人)何世德(2005年获骑士勋位;中国驻法使馆武官,少将军阶;参见大公报报道)何鲁丽(2006年获军官勋位,参见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网页报道(法文);儿科医生,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公职)韦钰(2006年获骑士勋位,参见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网页报道(法文))王家卫(2006年获骑士勋位)曹其眞(2007年获军官勋位)杜惠恺(2008年获骑士勋位) 郭炳湘(2008年获骑士勋位) 夏平(2009年获军官勋位,成为了香港第一名女性获得此殊荣,崇哲兴业有限公司创办人) 陈方安生(2009年获骑士勋位) 周云峰(2009年获骑士勋位,武汉大学医学部部长)陈锦灵(2010年获骑士勋位,新创建集团原行政总裁) 何秉松(2010年获骑士勋位,中国刑法学泰斗,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范曾(2010年获骑士勋位,中国书画家、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张洪飚(2011年获骑士勋位,中航工业集团科技委主任)邱举良(2012年获骑士勋位,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科技处一等秘书)陈竺(2012年获军官勋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基因研究学者)怀进鹏(2012年获骑士勋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杰(2012年获骑士勋位;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副主席) 孔泉 (2013年获大军官勋位,中国驻法国大使)俞立中(2013年获骑士勋位;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前任校长) 法国政府2015年1月1日公布的名单显示,包括皮凯蒂在内的多名人士被授予象征最高荣誉的荣誉军团勋章。而令人意外的是,皮凯蒂当天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宣称,拒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表示,自己刚刚得知这一消息,但无意接受勋章。按照这名43岁经济学家的说法,“政府的角色并非决定谁值得尊敬……他们还不如专注于复兴法国及欧洲的(经济)增长”。皮凯蒂并非史上首位拒绝这一荣誉的知名人士。事实上,不少哲学界、艺术界的重磅人物均曾“任性”地对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说“不”。据法新社报道,历史上曾经拒绝接受荣誉军团勋章的人物包括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代表人物阿尔贝特·加缪、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女权运动创始人之一西蒙娜·德·波伏娃、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及妻子居里夫人以及被誉为“性感小猫”的法国女影星碧姬·芭铎等人。他们拒绝受勋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是为了彰显个性独立,有的纯属缺乏兴趣,还有的是向政府表示抗议。法国作曲家赫克托·柏辽兹曾经创作一首安魂曲,政府曾承诺支付3000法郎,不料后来没收到钱,但被授予荣誉军团勋章。柏辽兹虽未拒绝勋章,却公然宣称:“我不在乎你们的勋章,把钱给我!”

汪姓出了天师没有

比德
狗咬狗
汪精锐

晓汪集团

惠子
事兼于义
  姓氏名称: 汪  拼音: wang[一声]  序号: 0104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汪姓族人自得姓以来,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繁衍到了全国各地,而且是人口众多。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 1982年全国人口0.5Z,随机抽样资料,以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显示,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8%,据此推算全国当有近500万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  ==================================================================================================================  汪氏介绍  一、出自汪芒氏  商时有汪芒国,国君为防风氏,漆姓,守封禺之山。《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汪姓“出自古诸侯汪芒氏后裔”,《通志·氏族略》也说:“商代有汪芒(又作汪罔)国,其人以国为氏。”相传汪芒是巨人之国。防风氏身高三丈。当时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结果被大禹处死。国人后来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芒氏。战国时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后来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  二、出自姬姓  是周公之子伯禽之后。春秋时,鲁成公的庶子满因食邑于汪(在今山东省境内),其后人以邑为姓,即山东汪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汪氏之先出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为氏。”鲁国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之同姓封国,周族的始祖为后稷,传说是因姜螈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始姓姬。周武王克商后建立了西周,为了便于统治这广大的新疆土,必须建立属国以拥护王室,于是采取了分封制。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其兄弟15人,同姓14人,周王室子孙一般都得到封地,做了大小诸侯。周公的长子伯禽被封为鲁侯,建都曲阜(今山东西南部),鲁国第21位君主是鲁成公,成公庶子(旧称妾所生的孩子)姬满的封地在汪,其后代便以邑名“汪”为姓。关于汪姓为鲁成公之后,清代学者汪琬《尧峰文钞》卷一《汪姓缘起考》中记述了其神奇经历:“吾汪当从姬姓裔为正。又按旧谱,鲁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左水右王,故名曰汪。其后子孙遂氏之。……吾汪氏之得姓,当从食采为正。盖始则以采地为氏,继则以氏为姓也。”就是说鲁成公庶子生下来时,左、右手上分别写有“水”、“王”二字,因此取名为汪,其后子孙以汪为氏,继而以氏为姓。安徽《祁门县志·氏族考》记载得更富传奇色彩:“汪氏得姓始于颍川侯,姓姬名汪,鲁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母夫人姒氏,梦游汶 (今山东汶上县,春秋时为鲁国中都邑),观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开,左(手)有水纹,右(手)有王纹,合成汪字,遂以名之为鲁上大夫采邑,颍川因以为姓。”  三、少数民族汪姓  《辽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实录》等书中,都记载有不少女真姓,多为多音节的姓,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续通志·氏族略》载:元时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元代汪世显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满族汪姓 《清朝通志·氏族略》载:汪,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刘庆华《满族姓氏录》称:清满洲八旗瓜尔佳氏、完颜氏等均有改姓汪的。今河北隆化县满族有汪姓。  土族汪姓 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归附明朝,因功授指挥佥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为姓,称汪土司。由此,其后裔及所部民众以汪为姓。  瑶族汪姓 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瑶族人。  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锡伯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汪姓。  四、翁姓改姓  翁姓避乱改姓是这一历史时期汪姓的又一来源。翁姓也是姬姓的一个分支,据《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广东省翁源县东),其后以邑名“翁”为姓。唐德宗时期,翁氏有一个支脉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北高竹庄),为入莆始祖。传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翁乾度在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长子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祖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字伯敦,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都曹长判官;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翁氏六子齐荣,当时被誉为“满朝翁六桂联芳”,遂传为佳话。  ==================================================================================================================  汪姓迁徙史  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东汉末年,汪文和迁居新安(今安徽歙县),发展成为新安一带望族,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今安徽歙县,家族甚旺。宋代以后,汪姓迅速繁衍起来,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  迁入台湾  汪姓族人早在宋代就已登上了台湾岛,《台湾通志·人民志》关于台湾开发的一节中提到: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时,所辖领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今澎湖)”,经常被周围岛上的夷人上岸来抢掠东西,杀掳人口。为防止骚扰,起初,每年遇有南风起时,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但是反复如此兵士疲惫,耗费军资,还是防不胜防。于是亲自登岛,造屋200间,派遣将领兵士分别驻守,夷人不敢再来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传》中也有记载,汪大猷当是汪姓入台第一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也曾自泉州渡海峡登岛,在其《岛夷志略》一书中,对澎湖 (台湾)的地理环境、社会状态作了详细的记述。而汪姓定居台湾在清代,始迁者多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广东人。台北三垂 镇《汪氏族谱》称其来自福建,“汪姓起家新安(即歙县),后自歙县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后由闽入台。  康熙四十至五十年 (1701—1711),汪仰瞻入垦竹北——堡苦令脚 (今新竹市古贤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汪玉润居台湾府,是年中武举;  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人汪东文开垦于翠竹北——堡旧港庄(今新竹市);  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人汪淇楚开垦于竹北二堡红毛港(今新竹县红毛乡);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广东人汪复隆开垦于今苗栗县卓兰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汪春源居今台南市,是年中举人。  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如今的汪姓已发展成为台湾较大的姓氏之一,1954年台湾文献委员会对台湾姓氏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当时台湾的737种姓氏、828804、户居民中,汪姓有1259户,按户数的多少排列,居第 74位。在分县统计资料中,汪姓人在台北有205户,新竹5l户,苗栗8户,台中l户,南投79户,彰化176户,嘉义171户,台南76户,屏东5户,花莲6户。以城市统计台北市104户,基隆市160户,阳明市38户,台中89户,台南80户。其中以台北县和基隆市为最集中地。  迁入港澳  香港、澳门与内地地缘邻近,为内地居民的迁入提供了方便,这两地的汪姓族人中的一些人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香港德昌电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汪穗中,籍贯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产销各种微型发动机,是世界三大微型发动机制造商之一,1996年拥有财富3亿美元。香港太平协和集团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汪世忠,祖籍广东东莞,生于台湾,与兄长汪世昌、汪世华共持有70%多的太平协和公司及美国协和集团股份。1979年被派往香港成立太平协和公司,经营液晶体显示表及手表元件贸易。后又到深圳设厂,其生产的天霸表、海霸表曾在大陆十分畅销。另外,还经营零售百华、物业发展和电讯服务,其中零售百货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目前,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宁波等地均设有商  场,估计资产约3亿美元。  徙居海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内战不断,水旱频仍,广大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日,而在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和开发,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纷纷迁往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地谋生,这其中不乏汪姓族人。移居海外汪姓族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当地扎下了根,有的还做出了较大成绩,如泰国的汪东发,祖籍广东揭阳县,为泰国两仪糖业集团董事长。两仪集团是泰国最大的糖业集团之一,约占市场的15%—Z0%。除了糖业之外,两仪集团还经营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1996年时家族财富已达10亿美元。如今,汪姓族人的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  [编辑本段]汪氏名人  历史名人见于史籍的汪姓名人:  主要出自隋代以后,以清代为最多。唐代有泾县人汪伦,大诗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他热情招侍,李白因赋《赠汪伦》诗,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  南宋有文学家汪藻。  诗人汪元量。  宰相汪伯彦。  元代有航海家汪大渊,曾经两下东西洋,游踪广远。  元末清初有散曲家汪元亨。  明代有戏曲家汪道昆、汪延讷。  清代有医学家汪昂,著有《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非常实用,流传很广,对普及医学有所贡献。  有散文家汪琬。有书画家汪士慎,善于写诗,精通篆刻和隶书,工画花卉,尤其擅于画梅,笔墨清劲,对后世影响较大,是"扬州八怪"之一。  陶瓷绘画大师汪野亭,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久负盛名。  有军机大臣汪由敦。以办理公文敏捷干练而著称,也善于书法。  有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汪中,早年因曾经助书商贩书,所以遍读经史百家和天文历算,所作《哀盐船文》被杭世骏所叹赏,从此文名大显。他尤其致力于西洋数学,曾经自制仪器多种,测绘黄河新旧海口地势。他还曾为墨子荀子翻案被统治者视为"明教之罪人"。  有女作家汪端,编著有诗集《明十三家诗选》、小说《元明佚史》。  还有太平天国将领汪海洋,京剧演员、剧作家汪笑侬。  有早期话剧活动家、演员、剧作家汪优游;著名诗人汪国真,网络诗人汪艾若(爱若干)。  汪精卫:字兆铭,清末著名革命义士,曾有“引导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民国日军侵华时期,摇身一变而成为最大的汉奸头子,后死于日本。  汪道涵:生于1915年,安徽嘉山县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长期在经济部门担任职务, 1981年,当选为上海市市长。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1993年,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汪姓家谱介绍  家乘即家谱,又称家传、氏谱、宗谱、族谱等,是专门为记录历代家族成员及其血  缘关系编写的书册,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家族内部子孙的繁衍,一个家族会不断发生分化,分出不同的世代和支系。这种同一血缘的延续与分化,最初是靠口头记忆和传承的,从文字产生以后,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文字记载族系的繁衍·传承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功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明清以后,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出身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兴起,不但官方专设谱局编修各姓族谱,而且民间也广修家谱,此时的汪·姓家谱亦不在少数。隋唐开科取士,旧士族纷纷衰败,许多族谱在乱世中散失。到了宋元明清各代,私修家谱又风行,民间撰修有大量家谱,几乎每家每户都修家谱,并且每隔几年还要重修,但由于兵燹水火等因素的影响,保存下来的族谱并不是很多,且多为清以后的。《中国家谱目录》(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合编,1997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收录现存全国各地图书、档案部门的汪姓家谱259种,《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200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录的汪氏族谱131种,其中明代编修的有50种之多,这在全国所有姓氏族谱中是少有的。参考资料:本人百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