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可以通过高考进入吗?

不知太初
蛇曰
1楼弄错了。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就是人大的一个学院,不是苏州的那个。但它招的时候是按照国际政治这个大类来招的。国际政治专业设有2个专业方向(国际关系、外交学)。你可以先报国际政治,进去之后再分。

还有在职研究生吗

蔡文姬
翠菊
近几年,在职研究生发生了很多变化,17年之前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但是现在双证都颁发,提高了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所以近几年报考人数也有所增长。什么是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非全日制研究生详解)

听说英语专业的学生考工大英语系研究生,不用考二外?

複製人
范艳
我在是北京语言大学读3231633231书期间,由于喜欢英语演讲和辩论,有时经常会被一些学校的英语协会的会长请去做英语学习讲座,所以认识了很多各名校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现让各位外地考研的同学了解下北京名校的英语专业。 北语:有小联合国之称,校里有6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学生,大部分会说英语,学习气氛很好,环境不错,但是小了一点,但在北京的语言院校都是比较小,老师不用说,都是一些名师,上课全英语,但说实话比不上北外,毕竟北外是全国最好的外语大学,想考北语英语研比较难,上次招了25人,我有个朋友考了几次都没上,毕竟是全国重点大学啊 北外:这个学校就不用说了吧,根据最新的2004年全国外语院校排名:1)北外2)上外3)广外4)北语5)川外6)天外7)西外8)大外,我有好几个同学在北外,软件就有不用说了,都是著名教授和大师,但硬件还是一般般,我的同学说经常见到张道真,薄冰等,学习环境很好,我在那住过三个月,英语活动很多,考研的话我觉得外校的学生很难,因为在北外导师是很重要的,本校生都难上,特别是高翻,只招60个人。2个公费. 二外:二外的水平是不错的,在北京是所名校,在朝阳区,朝阳区和海淀区一样是最大的区,在朝阳区只有三所名校,外经贸,二外和北广,二外是这个区唯一的语言学校,很多人说的二外不好,二外风气差,其实我去过那里,也有认识那的人,二外的地理位置不好是真的,但老师和学生的水平是很好的,环境还可以,学习的人也很认真,我几个朋友在那读英语研,说不算很难考,公费也多。 国际关系学院:二年制,这个学校的英语专业比二外强,新东方很多名师都是国关的英语硕士。 外交学院:学校有点政治化,和别的学校很不同,内面的教室比较暗,但学生和老师的水平是很高的,特别是外交学和翻译学,招人数很少,但如果你想去国家机关的话,那是很好的选择。 首师:为什么把首师算在这里呢?因为每年报首师的英语研可以说是最多的,因为它招的人比较多和容易考。书看的不多,但实用。教育学和英语都是很强的专业。 北大:我有个朋友在北大正读英语研,二外是法语,说最小要考到370才可上公费和最低分是330,北大的学习环境就不用多说了,讲座很多,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是很多,因为都忙学习。但天天的论文也够你受。北理,北交,北航,北工大:这些学校的英语专业一般,很多人考理工类的学校的英语系只是为了想进北京,觉得这些学校是不错的,这些学校是不错,但我好几个在北理上研的朋友告诉我说,毕业后难就业,因为用人单位宁愿要北外北语外交学院等这些语言学校的本科生,但这些学校毕竟相对容易进,北理和北工大的英语系可以说一样,但北工大有商务英语专业,还是不错的,北交大和北航的相对强一点,北航是二年制,每次招60多人,分数有时比国家线更低,英语比赛中,拿过好成绩的北交和北航比较多。但真正想学好英语的,还是去文科学校好点。北师大:这个学校的英语系非常强,每年的北京市和全国比赛中,都可以进前10,往年的专业课试卷是可以提供的,北语就没有了,分数线360以上。还有的就是农大,林大,矿大,地大,石油大,华北电力这些学校的英语系,这些学校的英语系的研究生招得很少,可以说是最好考的了,但很少上会去,一般都本校的本科生保上去。不是!那要看什么方向!看一下他们的考试科目不就知道了吗!

国外的在职研究生在国内算硕士学历吗

春秋不变
非大惑也
学历是受教育的阶段,研究生学历就是代表你受到研究生这个阶段的教育,学位是回专业等级,答硕士学位就是代表你达到了这个专业等级,学历和学位应该是一个是过程代表,一个结果代表,有学历不代表你达到了这个专业等级,也就是说有学历不一定能够拿到学位至于国内硕士学位和国外硕士学位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国内的硕士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国内的硕士学位的社会认可度有下降的趋势。只有国外的在职研究生学位证在国内算不算研究生 算不算研究生学历

你好,请问关于外交学院研究生的问题!

红苹果
杜林
并不是世经专业的,但也来凑凑热闹。以就业率来说,外院的几个专业都达到百分之九十多,但数据这东西一般都有水分,你懂的。隔壁宿舍的姐妹是世经专业,印象中她说他们班的就业率还可以。另,根本不用担心被歧视。你的第一条就有问题,分数线低不代表容易考,学校的牌子这么大,既然你看上了,很多学生也不会放过的。告诉你吧,报考这个学校的差不多80%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北外、南开也是有的,你觉得他们考试的实力如何呢?更多追答我详细查询过外交学院的历年分数线,确实是过了国家线就基本上能录取,就是说有可能存在调剂。注意:我说的是世界经济专业,别的专业我不知道!追答不骗你的,我同学在国际关系学院读书的,当年也是分数线很低的,但线低不代表容易考,你看他们老师改卷时,把专业课分压的有多低就知道了。我说的是世界经济专业!国际关系、外交学、英语这些王牌专业当然高了。追答你查一下他们历年学生考出来的分数吧,这样最客观。

请留学澳大利亚的前辈们指教 我是211信息工程毕业 目前面临选择 二战考研上外翻译 或者留学澳洲

或使莫为
失言
研与留学 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 考试(开卷):70% 课程大纲 考研的准备 考研的基本程序 考研 考研信息的获取 成功经验的分享 留学概述 留学留学美国(申请准备及程序、美国研究生教育概况) 留学欧洲(英国、法国、德国) 第一讲 考研准备 2012年考研1月7-9日举行。今年考生人 数继续增长,达165.6万人,比去年增长 6.9% 一、中国研究生及研究生教育基本 情况 (一)研究生的种类 学术型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统招研究生 (双证,即毕业证和学位证) 博士研究生 专业研究生 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 (要求考生有工作经验,毕业后只有学位而没有学历) 硕士生的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包括必修和选 修,学制一般为2到3年,多数都是3年,也有2年 半的。一般来讲,前一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 时间,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二年开始 准备开题、毕业论文,实习或求职。许多高校都 规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的学分,并符合一定 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关于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我国已设置了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博士,工程硕士,建筑 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工商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 士、博士,公共管理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军事 硕士,会计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19类。 从前的专业硕士是针对在职人员的,毕业拿单证,即学位证,但是现在国 家正在扩招的专业硕士是全日制的,毕业拿的是两张证书。2009年才有的 这个概念,还没有这样的学生毕业。国家的意图是通过这个缓解就业压力, 并且能培养一批动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一些报考学术型研究生的考生最后会因为排名靠后而被调剂为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有公费也有自费,但大多自费,具体根据各个 学校的招生和录取情况。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2013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 见》。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 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根据《意见》规定,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 8000 元,博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0000元。 ? 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四大类:一是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设立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 学金范围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博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 10000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 加大对优秀研究生的激励。设立国家奖学金,标准为博士生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生2万 元。国家奖学金制度已经从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每年奖励博士生1万名,硕士生3.5万名。 另外,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管理。高校按规定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健全导师责任 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加大对“三助”(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的津贴资助力度。 ? ? (二)关于研究生入学考试 ? 初试:科目分为政治理论、外国语、统考数学和专业课,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均为3小时。 第一天上午:8:30-11:30:政治理论(满分为100分); 第一天下午:14:00-17:00:外国语(满分为100分); 第二天上午:8:30-11:30:统考数学或一门专业课(满分各为150分)报考教育 学、历史学、医学门类者,考专业基础综合(满分为300分);报考农学门类者, 考农学门类公共基础; 第二天下午:14:00-17:00:专业课(满分为150分) 报考农学门类者,考农学 学科基础综合; ? 复试: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历年研究生录取相关数据(单位:万人) 年份 2005 2006 2007 报考人数 117.2 127.12 128.2 录取人数 32.494 40.28 36.4 比例 3.6:1 3.2:1 3.5:1 2008 2009 120 124.6 39 41.6 3.0:1 3.0:1 (三)关于研究生生活 研究生 本科生 培养目标 选择自己的问题取 向,学会创新 基本上是来接受学 问、接受知识的 培养方式 课程+以课题为主的 课程学习 研究 师生关系 导师(小组)负责 制 ? ? 本科生:群居生活,不管是吃饭、上自习,还是去玩总是三五成群的 (同宿舍为主) 研究生:单干为主(特别是有了对象的),不排除成群结队的,那是 教研室的人一起,很少是一个宿舍的 本科生:在宿舍时间长于12小时(尤其在大三以后时间更长) 研究生:在宿舍时间短于12小时,一般在宿舍的时间就是睡觉时间 本科生:为了上自习奔波于各个教室,甚至不惜用自己宝贵的书本来 占有日益紧缺的座位资源 研究生:一般有自己的教研室,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不用担心没有学 习的地方 本科生:用的电脑是自己花钱买的,在宿舍用自己的电,上网用自己 的钱 研究生:不少老板都给学生配了电脑,但也有用自己的,但是在教研 室用的电费和上网费都是老板掏了 ? ? ? ? ? ? ? ? 本科生:要找人一起玩,只要一招呼,响应的会是一大堆 研究生:想找人逛个街都可能会等上半个月,想要打牌的话,基本是 “一缺三” 二、考研前的思考 ?适合考研吗 ?考研为了啥 ?专业的选择 ?学校的选择 适合考研吗 ?学习能力强、学术兴趣浓厚的人。 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希望尽早投入社会实践 的人,可以考虑先找工作 Question1:给自己一个考研的理由 1.学术追求。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觉得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 而考研,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 义上的考研动机。 2.改换专业。考研可以换专业,带给你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3.为未来增加一个筹码。人才高消费是未来的趋势,今天的人才市场上还 是本科毕业生在“扛大头”,也许明天就会演变成硕士学历者的天下,趁 着年轻,多拿一个学历在手里,未来更有保障。 4.跨入名校。 有研究生招生权的学校大部分都是一些综合性大学, 多为名牌大学。可以作为一个跳龙门的机会。 5.逃避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又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既然年龄尚小,不如考 研,既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学历,又能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多过几年逍遥 自在的校园生活。 考研为了啥 功利考研型:考研目的明确——为了 找一条更好的路。 典型的回答是:“就业难”、“为了 找一份好工作” 非功利考研型:考研由兴趣主导,态度比较 轻松。 典型的回答是:“想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 业”、“实现当初的梦想”、“权当大学的 一种经历吧,考着试试” 盲目考研型:职业 目标不够清晰, 人云亦云。 典型的回答:“还不 知道以后做什么,看 到很多同学在考,我 也就先考吧”。 考研会带给你的: ? 奋斗的激情,成功的喜悦 ? 思想的成熟,视野的开阔 ? 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丰富 ? 的改变人生的机遇 ? 找到更好工作的可能性 Q2:考研还是找工作?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 即便我们选择了读研究生,我们也得考虑:研究生毕业 了以后去哪里。有人说我想留校当老师,搞学术研究,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只有读研这一条路。 而大部分人会说,我想当老师、做公务员或者去企业等 等。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工作,我们又回到了找工作的问 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问题就变成了:应该是本科 毕业后找工作,还是读一个研究生后再找工作。 ? ? 工作分类 ? ? ? ? 第一种是“高学位要求性工作” 第二种是“研究型工作” 第三种是“普通型工作” 第四种是“低学历要求型工作 ” ? 人力资本 学历加上其它因素包括你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 处事态度、沟通技巧、相关经验等等加在一起,可以 统称为“人力资本”。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你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样 东西。 ? 问问自己——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 你需要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以便进行初步的自我探索:“你 最喜欢做的三件事情是什么?”“你最擅长的三个方面是什 么?”“你最不擅长的三个方面是什么?”“用三个形容词来 描述你的性格”以及“在生命中你最重视的是什么?” 这几个问题涉及到认识自我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 等多个方面。 进行一些有关自我的心理测试,如“气质量表”、“霍 兰德职业测评量表”等都是一些非常不错的心理测试量表。通 过心理测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 Question3:怎样选专业? 本科看学校, 研究生看专业,博士看导师 1.个人兴趣和能力 2.目前专业 3.就业前景 ? 专业: 专业目录 ? 专业排名: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学术队伍”、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项一级指标为客观指标,反映该学科 的整体水平;“学术声誉”一级指标为主观指标,反映该学科的学术 成就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 学校排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 留守?还是跨考? ? 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外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 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 ? 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 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 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 第三,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 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果 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第四,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 有的学校和院系是欢迎并鼓励跨专业报考的。 跨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经济类专业要考数学。 二、文科专业 ? ? 三、理科之间跨专业报考,选择专业时,最好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近的 专业。 全国统考专业 1、计算机统考 2、教育学统考 3、心理学统考 4、历史学统考 5、农学统考 6、西医统考 7、法律硕士统考 2006-2008年考研十大热门专业排行 2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商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金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行政管理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会计学 企业管理 通信与信息系统 英语语言文学 2007 工商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计算机应用技术 企业管理 外科学 金融学 英语语言文学 行政管理 内科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2006 企业管理 工商管理硕士 金融学 英语语言文学 法律硕士 计算机应用技术 会计学 美术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设计艺术学 警惕:热门专业也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 Question4:怎样选学校? 选学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实事求是 为了求名,可以选名校的冷门专业 求专业强势,可以不在乎学校综合排名情况 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适用于能力较强考生 很多同学质疑:跨校考,会受到歧视吗? 一位经历过的学生说:能力强,一切都是浮云! 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 按性质,全国高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 综合类院校 ? 比较知名的有北大、南大、复旦、武大、中大、南开、 厦大等。这类院校重视科研能力,考试有一定的难度, 比较适合于那些准备读博或有志于从事理论研究的人 报考。 比较知名的有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华南师 大、西南师大,以及各省市的师范院校。这类院校更 加重视教育专业,重视学生的基础。这类院校适合那 些有志于从事教师工作的考生。 ? 师范类院校 ? ? 外语类院校 ? 如北外、上外、川外等,他们重视基本功,重 视语言研究。这类院校报名情况火爆,竞争也 相对激烈,考生的水平都很强,适合那些既有 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报考。 ? 偏理工类院校 ? 如清华、北交、上交、北航、北理、武汉理工 等,这些院校题目出得整齐,准备起来也比较 容易,但不一定好考,因为近年来报考的人数 年年递增。 ? 外经贸类院校 ? 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广东外语外贸等 等。这类院校适合那些有志于从事外交、外贸工作 的考生。 ? 民族类院校 ? 如中央民大和各省的民大。这类院校适合那些有志 于在民族地区从事教师工作的考生。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 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 一期(34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 学 南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武汉 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 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 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北 京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二期(5所) 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 和一批重点学科。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 所高校 。 湖北(7所)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中 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书连《2010中国大学评价》 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 2010年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浙江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5复旦大学 6南京大学 7.武汉大学 8.华中科技大学 9.中山大学 10.四川大学 39.武汉理工大学 2013年 1.浙江大学 2.北京大学 3.清华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5.复旦大学 6.南京大学 7.武汉大学 8.四川大学 9.中山大学 10.华中科技大学 43.武汉理工大学 34所自主划线院校: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每年的国家线 公布都是在34 所自主划线院 校公布分数线 以后。 ? 关于选择院校,要考虑下列因素: ? 该校的总体实力,可以从全国高校排名情况来 看。 ? 专业情况。 往年的招生比例。 当年学校的真实录取名额。 招生的公平性。 ? ? ? Question5:边工作边考研会有哪些障碍? ? 考研是一件需要长时间努力的事情。需要大量时间精 力的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态。“不管遇上什么事, 都要记得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 最难熬的是寂寞。 ? 与单位关系。 Question6:如何厘清自己是否应该考研?(女生读研是否 值得?) 1. 了解自己: (1) 理想与兴趣:当同学在作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首先要问 问自己,我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 (2) 专业背景: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不是喜欢什么专 业就可以考什么专业,大家在选择时要结合自己本科阶段的专业背景来考虑。 (3) 职业规划:研究生专业的选择一定要考虑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 因此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有延续性或者相互补充是比较好的。 (4) 自己的实力:考研是一项战线长,难度大的复杂性劳动,同学们要结 合自己的公共课、专业课基础、可用的复习时间来权衡自己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切忌盲目。 (5) 家庭和朋友:有些同学在作出选择时,会的考虑到这个因素,比 如家庭已经有的就业机会,女朋友/男朋友在某个城市和学校,这样的无可厚非, 只要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 2. 了解学校 (1) 学校地理位置:50%的同学毕业以后会选择留在自己上学的城 市,因为在这个城市已经熟悉并且有一定的资源和人脉的积累。 (2) 学校的专业实力(排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相对于本科阶 段来讲要更深,更细,你在这个学科上能否接触到前沿的东西,能走多 远,学校的专业实力不可忽视,一般来讲大家要选择一个有博士点的学 校。 (3) 学校的综合实力(排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仅限于专业, 也要着眼于个人综合实力的提高,而学校的综合实力就说明学校的资源、 学校可以提供给你怎么样的一个发展的平台,接触什么样的人,什么样 的事。因此、需要在专业实力和学校综合实力当中寻找一个平衡。 (4) 学校的竞争情况:要将自己的实力与学校的目标做一个较好的匹 配,不要过多的纠结在竞争对手的实力上,一是无从得知,二是没有价 值。 Question7:考研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 一般来讲,大三上学期就开始选定专业和院校,当然有一 部分同学从大一开始一进校门就开始确定要考研,还有一些 同学到了大四突然决定要考研。 ?我认为:一旦觉得有了考研的意愿,或者可能性,也就 是说当你在犹豫是不是要考的时候就应该为之准备了。 学习永远都不会是多余的。 还有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您好,研与留学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 考试(开卷):70% 课程大纲 考研的准备 考研的基本程序 考研 考研信息的获取 成功经验的分享 留学概述 留学留学美国(申请准备及程序、美国研究生教育概况) 留学欧洲(英国、法国、德国) 第一讲 考研准备 2012年考研1月7-9日举行。今年考生人 数继续增长,达165.6万人,比去年增长 6.9%一、中国研究生及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 (一)研究生的种类 学术型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统招研究生 (双证,即毕业证和学位证) 博士研究生 专业研究生 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 (要求考生有工作经验,毕业后只有学位而没有学历) 硕士生的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包括必修和选 修,学制一般为2到3年,多数都是3年,也有2年 半的。一般来讲,前一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 时间,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二年开始 准备开题、毕业论文,实习或求职。许多高校都 规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的学分,并符合一定 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关于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我国已设置了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博士,工程硕士,建筑 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工商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 士、博士,公共管理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军事 硕士,会计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19类。 从前的专业硕士是针对在职人员的,毕业拿单证,即学位证,但是现在国 家正在扩招的专业硕士是全日制的,毕业拿的是两张证书。2009年才有的 这个概念,还没有这样的学生毕业。国家的意图是通过这个缓解就业压力, 并且能培养一批动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一些报考学术型研究生的考生最后会因为排名靠后而被调剂为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有公费也有自费,但大多自费,具体根据各个 学校的招生和录取情况。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2013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 见》。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 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根据《意见》规定,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 8000 元,博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0000元。 ? 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四大类:一是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设立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 学金范围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博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 10000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 加大对优秀研究生的激励。设立国家奖学金,标准为博士生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生2万 元。国家奖学金制度已经从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每年奖励博士生1万名,硕士生3.5万名。 另外,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管理。高校按规定统筹多渠道资金,建立健全导师责任 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加大对“三助”(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的津贴资助力度。 ? ? (二)关于研究生入学考试 ? 初试:科目分为政治理论、外国语、统考数学和专业课,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均为3小时。 第一天上午:8:30-11:30:政治理论(满分为100分); 第一天下午:14:00-17:00:外国语(满分为100分); 第二天上午:8:30-11:30:统考数学或一门专业课(满分各为150分)报考教育 学、历史学、医学门类者,考专业基础综合(满分为300分);报考农学门类者, 考农学门类公共基础; 第二天下午:14:00-17:00:专业课(满分为150分) 报考农学门类者,考农学 学科基础综合; ? 复试:各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历年研究生录取相关数据(单位:万人) 年份 2005 2006 2007 报考人数 117.2 127.12 128.2 录取人数 32.494 40.28 36.4 比例 3.6:1 3.2:1 3.5:1 2008 2009 120 124.6 39 41.6 3.0:1 3.0:1 (三)关于研究生生活 研究生 本科生 培养目标 选择自己的问题取 向,学会创新 基本上是来接受学 问、接受知识的 培养方式 课程+以课题为主的 课程学习 研究 师生关系 导师(小组)负责 制 ? ? 本科生:群居生活,不管是吃饭、上自习,还是去玩总是三五成群的 (同宿舍为主) 研究生:单干为主(特别是有了对象的),不排除成群结队的,那是 教研室的人一起,很少是一个宿舍的 本科生:在宿舍时间长于12小时(尤其在大三以后时间更长) 研究生:在宿舍时间短于12小时,一般在宿舍的时间就是睡觉时间 本科生:为了上自习奔波于各个教室,甚至不惜用自己宝贵的书本来 占有日益紧缺的座位资源 研究生:一般有自己的教研室,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不用担心没有学 习的地方 本科生:用的电脑是自己花钱买的,在宿舍用自己的电,上网用自己 的钱 研究生:不少老板都给学生配了电脑,但也有用自己的,但是在教研 室用的电费和上网费都是老板掏了 ? ? ? ? ? ? ? ? 本科生:要找人一起玩,只要一招呼,响应的会是一大堆 研究生:想找人逛个街都可能会等上半个月,想要打牌的话,基本是 “一缺三” 二、考研前的思考 ?适合考研吗 ?考研为了啥 ?专业的选择 ?学校的选择 适合考研吗 ?学习能力强、学术兴趣浓厚的人。 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希望尽早投入社会实践 的人,可以考虑先找工作 Question1:给自己一个考研的理由 1.学术追求。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觉得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因 而考研,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 义上的考研动机。 2.改换专业。考研可以换专业,带给你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3.为未来增加一个筹码。人才高消费是未来的趋势,今天的人才市场上还 是本科毕业生在“扛大头”,也许明天就会演变成硕士学历者的天下,趁 着年轻,多拿一个学历在手里,未来更有保障。 4.跨入名校。 有研究生招生权的学校大部分都是一些综合性大学, 多为名牌大学。可以作为一个跳龙门的机会。 5.逃避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又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既然年龄尚小,不如考 研,既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学历,又能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多过几年逍遥 自在的校园生活。 考研为了啥 功利考研型:考研目的明确——为了 找一条更好的路。 典型的回答是:“就业难”、“为了 找一份好工作” 非功利考研型:考研由兴趣主导,态度比较 轻松。 典型的回答是:“想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 业”、“实现当初的梦想”、“权当大学的 一种经历吧,考着试试” 盲目考研型:职业 目标不够清晰, 人云亦云。 典型的回答:“还不 知道以后做什么,看 到很多同学在考,我 也就先考吧”。 考研会带给你的: ? 奋斗的激情,成功的喜悦 ? 思想的成熟,视野的开阔 ? 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丰富 ? 更多的改变人生的机遇 ? 找到更好工作的可能性 Q2:考研还是找工作?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 即便我们选择了读研究生,我们也得考虑:研究生毕业 了以后去哪里。有人说我想留校当老师,搞学术研究,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只有读研这一条路。 而大部分人会说,我想当老师、做公务员或者去企业等 等。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工作,我们又回到了找工作的问 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问题就变成了:应该是本科 毕业后找工作,还是读一个研究生后再找工作。 ? ? 工作分类 ? ? ? ? 第一种是“高学位要求性工作” 第二种是“研究型工作” 第三种是“普通型工作” 第四种是“低学历要求型工作 ” ? 人力资本 学历加上其它因素包括你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 处事态度、沟通技巧、相关经验等等加在一起,可以 统称为“人力资本”。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你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样 东西。 ? 问问自己——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 你需要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以便进行初步的自我探索:“你 最喜欢做的三件事情是什么?”“你最擅长的三个方面是什 么?”“你最不擅长的三个方面是什么?”“用三个形容词来 描述你的性格”以及“在生命中你最重视的是什么?” 这几个问题涉及到认识自我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 等多个方面。 进行一些有关自我的心理测试,如“气质量表”、“霍 兰德职业测评量表”等都是一些非常不错的心理测试量表。通 过心理测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 Question3:怎样选专业? 本科看学校, 研究生看专业,博士看导师 1.个人兴趣和能力 2.目前专业 3.就业前景 ? 专业: 专业目录 ? 专业排名: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学术队伍”、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项一级指标为客观指标,反映该学科 的整体水平;“学术声誉”一级指标为主观指标,反映该学科的学术 成就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 学校排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 留守?还是跨考? ? 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外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 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 ? 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 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 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 第三,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 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果 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第四,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 有的学校和院系是欢迎并鼓励跨专业报考的。 跨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经济类专业要考数学。 二、文科专业 ? ? 三、理科之间跨专业报考,选择专业时,最好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近的 专业。 全国统考专业 1、计算机统考 2、教育学统考 3、心理学统考 4、历史学统考 5、农学统考 6、西医统考 7、法律硕士统考 2006-2008年考研十大热门专业排行 2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商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金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行政管理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会计学 企业管理 通信与信息系统 英语语言文学 2007 工商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计算机应用技术 企业管理 外科学 金融学 英语语言文学 行政管理 内科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2006 企业管理 工商管理硕士 金融学 英语语言文学 法律硕士 计算机应用技术 会计学 美术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设计艺术学 警惕:热门专业也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 Question4:怎样选学校? 选学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实事求是 为了求名,可以选名校的冷门专业 求专业强势,可以不在乎学校综合排名情况 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适用于能力较强考生 很多同学质疑:跨校考,会受到歧视吗? 一位经历过的学生说:能力强,一切都是浮云! 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 按性质,全国高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 综合类院校 ? 比较知名的有北大、南大、复旦、武大、中大、南开、 厦大等。这类院校重视科研能力,考试有一定的难度, 比较适合于那些准备读博或有志于从事理论研究的人 报考。 比较知名的有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华南师 大、西南师大,以及各省市的师范院校。这类院校更 加重视教育专业,重视学生的基础。这类院校适合那 些有志于从事教师工作的考生。 ? 师范类院校 ? ? 外语类院校 ? 如北外、上外、川外等,他们重视基本功,重 视语言研究。这类院校报名情况火爆,竞争也 相对激烈,考生的水平都很强,适合那些既有 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报考。 ? 偏理工类院校 ? 如清华、北交、上交、北航、北理、武汉理工 等,这些院校题目出得整齐,准备起来也比较 容易,但不一定好考,因为近年来报考的人数 年年递增。 ? 外经贸类院校 ? 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广东外语外贸等 等。这类院校适合那些有志于从事外交、外贸工作 的考生。 ? 民族类院校 ? 如中央民大和各省的民大。这类院校适合那些有志 于在民族地区从事教师工作的考生。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 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 一期(34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 学 南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武汉 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 国人民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 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北 京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二期(5所) 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 和一批重点学科。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 所高校 。 湖北(7所)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中 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书连《2010中国大学评价》 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 2010年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浙江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5复旦大学 6南京大学 7.武汉大学 8.华中科技大学 9.中山大学 10.四川大学 39.武汉理工大学 2013年 1.浙江大学 2.北京大学 3.清华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5.复旦大学 6.南京大学 7.武汉大学 8.四川大学 9.中山大学 10.华中科技大学 43.武汉理工大学 34所自主划线院校: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每年的国家线 公布都是在34 所自主划线院 校公布分数线 以后。 ? 关于选择院校,要考虑下列因素: ? 该校的总体实力,可以从全国高校排名情况来 看。 ? 专业情况。 往年的招生比例。 当年学校的真实录取名额。 招生的公平性。 ? ? ? Question5:边工作边考研会有哪些障碍? ? 考研是一件需要长时间努力的事情。需要大量时间精 力的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态。“不管遇上什么事, 都要记得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 最难熬的是寂寞。 ? 与单位关系。 Question6:如何厘清自己是否应该考研?(女生读研是否 值得?) 1. 了解自己: (1) 理想与兴趣:当同学在作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首先要问 问自己,我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 (2) 专业背景: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不是喜欢什么专 业就可以考什么专业,大家在选择时要结合自己本科阶段的专业背景来考虑。 (3) 职业规划:研究生专业的选择一定要考虑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 因此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有延续性或者相互补充是比较好的。 (4) 自己的实力:考研是一项战线长,难度大的复杂性劳动,同学们要结 合自己的公共课、专业课基础、可用的复习时间来权衡自己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切忌盲目。 (5) 家庭和朋友:有些同学在作出选择时,会更多的考虑到这个因素,比 如家庭已经有的就业机会,女朋友/男朋友在某个城市和学校,这样的无可厚非, 只要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 2. 了解学校 (1) 学校地理位置:50%的同学毕业以后会选择留在自己上学的城 市,因为在这个城市已经熟悉并且有一定的资源和人脉的积累。 (2) 学校的专业实力(排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相对于本科阶 段来讲要更深,更细,你在这个学科上能否接触到前沿的东西,能走多 远,学校的专业实力不可忽视,一般来讲大家要选择一个有博士点的学 校。 (3) 学校的综合实力(排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仅限于专业, 也要着眼于个人综合实力的提高,而学校的综合实力就说明学校的资源、 学校可以提供给你怎么样的一个发展的平台,接触什么样的人,什么样 的事。因此、需要在专业实力和学校综合实力当中寻找一个平衡。 (4) 学校的竞争情况:要将自己的实力与学校的目标做一个较好的匹 配,不要过多的纠结在竞争对手的实力上,一是无从得知,二是没有价 值。 Question7:考研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 一般来讲,大三上学期就开始选定专业和院校,当然有一 部分同学从大一开始一进校门就开始确定要考研,还有一些 同学到了大四突然决定要考研。 ?我认为:一旦觉得有了考研的意愿,或者可能性,也就 是说当你在犹豫是不是要考的时候就应该为之准备了。 学习永远都不会是多余的。 还有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怎么样?

我將
怪兽狼
楼主,你好!首先对于楼主未雨绸缪的精神应该给予嘉奖,现在有这样的计划是好事,不过作为过来人我个人认为考研的战线不宜拉得太长哦 ,不然人会很疲劳的。 而且,如果整个大学都在准备考研, 你会失去很多更珍贵的东西,大一大二还可以多参加些学校的活动,多认识一些人,学会做人做事,这对于你将来的工作和学习都是很重要。目前,你可以多关注一下什么专业好就业,有时间不如出去到公司实习,这样能更明确未来考什么专业。目前,你好好学英语和专业课,多拿奖学金才是关键,这些都是以后找工作的硬件,而且导师一般会更加偏爱那些各方面都很出色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如果你一定要把目前的学习和考研挂钩的话,那么我的建议是英语最好每天都要坚持看 ,因为很多人都是因为英语没过线而考研失利。你目前可以在大一大二把四级六级都过了,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再去考考BET或者中级口译,这些对于你将来考研都是会有帮助的。专业课一般可以到大三再强化学习的 ,当然大一大二也要打基础。如果你目前选定的未来考研的专业和你目前的专业无关的话,你也可以选择去旁听相关课程的。或者,多旁听其他一些有助于提高你的个人综合素质修养的课程,这对你也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真正的备考阶段我个人感觉最多用一年的时间会比较合适。考研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所以不能把时间定得太长,要不会在最后最关键的时候坚持不住,考研备考要复习的内容也很多,复习时间太短了,就会复习不全面,所以一年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如果你前期把专业基础学得很扎实了的话,也许到你大四准备考研那年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复习也就够了,不过最关键的就是看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努力程度了~平常可以多看看考研相关信息,你可以上考研教育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教育在线看看,对你复习和报考都会有帮助的。全国范围 招收 030206 国际政治 的招生信息,共找到 55 个研究生招生机构招生此专业,详细信息如下: 招收此专业的院校有:·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兰州大学·辽宁大学·聊城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空军...·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外交学院·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新疆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同的院校考试科目不完全相同的(你可以根据目标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来看看),你可以到下面的网址去查询: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点帮助!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怎么样?

优香
业报
楼主,你好!首先对于楼主未雨绸缪的精神应该给予嘉奖,现在有这样的计划是好事,不过作为过来人我个人认为考研的战线不宜拉得太长哦 ,不然人会很疲劳的。 而且,如果整个大学都在准备考研, 你会失去很多更珍贵的东西,大一大二还可以多参加些学校的活动,多认识一些人,学会做人做事,这对于你将来的工作和学习都是很重要。目前,你可以多关注一下什么专业好就业,有时间不如出去到公司实习,这样能更明确未来考什么专业。目前,你好好学英语和专业课,多拿奖学金才是关键,这些都是以后找工作的硬件,而且导师一般会更加偏爱那些各方面都很出色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如果你一定要把目前的学习和考研挂钩的话,那么我的建议是英语最好每天都要坚持看 ,因为很多人都是因为英语没过线而考研失利。你目前可以在大一大二把四级六级都过了,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再去考考BET或者中级口译,这些对于你将来考研都是会有帮助的。专业课一般可以到大三再强化学习的 ,当然大一大二也要打基础。如果你目前选定的未来考研的专业和你目前的专业无关的话,你也可以选择去旁听相关课程的。或者,多旁听其他一些有助于提高你的个人综合素质修养的课程,这对你也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真正的备考阶段我个人感觉最多用一年的时间会比较合适。考研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所以不能把时间定得太长,要不会在最后最关键的时候坚持不住,考研备考要复习的内容也很多,复习时间太短了,就会复习不全面,所以一年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如果你前期把专业基础学得很扎实了的话,也许到你大四准备考研那年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复习也就够了,不过最关键的就是看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努力程度了~平常可以多看看考研相关信息,你可以上考研教育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教育在线看看,对你复习和报考都会有帮助的。全国范围 招收 030206 国际政治 的招生信息,共找到 55 个研究生招生机构招生此专业,详细信息如下: 招收此专业的院校有:·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兰州大学·辽宁大学·聊城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空军...·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外交学院·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新疆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同的院校考试科目不完全相同的(你可以根据目标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来看看),你可以到下面的网址去查询: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点帮助!

哪些院校有在职研究生

美幸
电梯间
招收来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大自学实在是太多了,多的数不过来。光是济南一个城市,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济南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政法学院,就有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