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外国文学史考研方向怎么样

曼鼓疯
大战争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全称具体方向会有欧美文学、美国文学等等细分,单独外国文学史好像没见。语言与文学相比,是比较好就业的,可能没有兴趣学起来比较枯燥。而文学都是一回事儿,重要看你兴趣了。毕业了,实际上如果不是从事具体研究的话,对别人来说,只要是文学就是一样的,他们不会细分你到底是研究哪一个方向的文学的。就业的时候对文科的专业限制本来就很少。看看你自己的选择吧?

请问对外国文学史考研需要看些什么书 作什么准备啊

阿罗哈
散而成章
考研要针对学校准备书,你先去要考的学校网站查一下书。如果还没有确定学校,你就先看一下《外国文学史》那个版本都行,而且各个版本综合着看效果更好,我看的是高教版的。然后,一定要多看名著,不要按着一个作家看,看作家的代表作就行,有名的作家都涉猎一下,考前你会觉得游刃有余的。我觉得有精力再看点文学理论或批评方面的书就更好了。再去网上下点外国文学的论文看看,就相当完美了。要看你报考的学校规定了哪些书,大部分学校考的都是南开大学版的朱维之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或者华中师大版的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现在基本是考大综的,你再看看高教版的文学理论教程可能也会有用吧,希望能够帮到你

毕业论文选了外国文学史的导师,那考研方向定什么会比较好?

光之塔
积渐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X语语言文学都是可以的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考外国文学史的研究生将来可以干嘛

克之
双枪侠
一般就是求个学历。要论就业去向,大概从事教师职业吧。不过如果你有实力的话,可以尝试跨专业考研,找个实际一点的专业。毕业之后可以回家静下心来继续研究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研究生

四眼仔
黄金周
这要看你报考的学校啦,但是重点的作家作品就是书上的专节作家,这点无需疑问。不过也有的学校考试会避开重点的……建议你看看所报学校的历年真题,好好总结一下就会发现重点在哪。或者看看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出的新书。然后就是一定要多看作品。看得多了,自己也有感悟,答题的时候会有点自己的东西比较好。

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与《外国文学史》这两本书内容上有什么差别?考研用

爱人
孔雀羽
一个侧重于欧美部分的文学,一个侧重于欧美文学历史的整个发展时期的作品有一些资料,你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吧

北师大外国文学考研

起辞而行
超女
1、北师大外国文学考研初试科目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23中国文学史④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 每年的科目基本一样,具体到9月查看专业目录。2、723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 张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刘勇 邹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36参考书目: 文学理论新编, 童庆炳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西方卷, 匡兴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 王向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 王向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李壮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考试题答案

逆物之情
假随从
  (1)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所反映的是西欧资本主义秩序确立后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是资产阶级文学史上最为繁荣的阶段.  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真实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  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直接抒发和表现主观感受和理想;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则倾向于客观真实地描写生活的画面.  2,强烈的暴露性的批判性  暴露和批判封建残余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显著特征.巴尔扎克在《纪沁根银行》等作品中暴露了资产阶级为斥夺财富使千千万万劳动者沦为赤贫的情景.锹4更斯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中,小资产阶级的种种不幸.萨克雷在《名利场》中暴露了资产阶级为追名逐利进行的丑恶争斗.左拉在他的《萌芽》蝇直接触及了劳资矛盾.  3,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为指导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来自中,小资产阶级.他们在大资产阶级有矛盾,同情劳苦大众.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有进步性.但是他们的主导思想是资产阶级人道 主义和个人主义,与劳动人民有距离,不赞成人民革命,在政治上持改良主义态度.这是他们的局限性.  4,注重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注意描写能体现时代本质特征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例如巴尔扎克在他的《高老头》中对伏盖公寓的描写.这类作家还强调典型环境对人物思想性格和命运的决定性的影响.他们也很注意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重视细节描写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2)双城记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复活”,写医生出狱;第二部“金钱”,写医生和女儿的生活以及侯爵作恶多端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第三部“暴风雨的痕迹”,写革命后残酷的阶级斗争,主要是人民的复仇,医生和冤狱和伐石太太的复仇欲望何以如此强烈的谜底在此揭开。三个故事环环相扣,紧密交织,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使情节显得波澜起伏,复杂精妙。作者这样设计,有利于表现马奈特医生心中的爱与恨的矛盾,体现出他恨的深沉,爱的博大;也有利于塑造路茜高大纯美的形象,衬托出伐石太太凶残狠毒的嘴脸。此外,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把爱的力量渲染的淋漓尽致,至高无上,完全表现出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3  思想内容: 托尔斯泰于1863年至1869年用了七年时间写成的巨著《战争与和平》,长达一百三十余万字,列宁夸它是“了不起的巨著”!英国著名作家高尔斯华绥曾说:“如果要举出一部符合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个定义的小说,我就要推选《战争与和平》。”阿拉贡也称赞它是“人们曾写过的小说中最伟大的小说”。  这部作品包括了两个互相交错的内容。即俄国的卫国战争和俄国社会贵族家庭生活。这两部分说明了两个中心:“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艺术成就卓著。在这部作品中,托尔斯泰有力地拓宽了长篇小说表  现生活的幅度,并在传统的史诗体小说和戏剧式小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形  态。小说场面壮阔,结构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有一种大海般恢宏开阔的美。同时,小  说时代感强烈,它虽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但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前途和人民作  用的问题。因此,《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  4 卡夫卡小说艺术特征:  一、卡夫卡小说情节中带有荒诞色彩二、卡夫卡的小说主要是一种寓言式小说,不求社会生活面得丰富多彩,但求深刻的内涵包蕴其中 三、卡夫卡常使用象征的或隐喻的形象来表达他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理解 四、佯谬也是卡夫卡小说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五、为了表现世界的非理性和存在的痛苦无望,卡夫卡把荒诞作为他的最基本的艺术方法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那独到的认识,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写,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只要你能读进去,只要你能摸到作品的脉络,定会获益匪浅。下点功夫读一读卡夫卡是值得的。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为人类的未来担忧。每位读者在读卡夫卡时都会有自己的感触、理解、认识、联想,但我们希望读者不要迷惘在他所描绘的迷惘中。  在《马黎圣母院》中,作用精心设置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对比体系,正反两组人物互相映衬,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中心人物与其他人物的美丑对照。  在人物对比体系中,爱斯梅拉尔达无疑是这个体系的中心人物,克罗德、加西莫多、法比和甘果瓦处在这个体系的较为次要的地位,形成众星拱月之势。通过他们对爱斯梅拉尔达的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不同性质的爱展示他们各自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与爱斯梅拉尔达形成强烈的对照。  爱斯梅位尔达是个“超自然的生灵”,她从小在吉卜赛人中长大,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她粗犷热情、矫健活泼,在圣母院前,翩翩起舞,如乳燕翻飞,多采多姿。她不仅容貌美,而且心灵更美,是体态美和心灵美和谐完美的统一,是“纯洁而光辉”的人,是善的化身。克罗德副主教却是“严峻、沉着、阴郁、狡黠”的人,是“阴森可怕”的魔鬼,衣冠禽兽,是恶的代表,他对爱斯梅拉尔达的爱不是真情的表露,而是作为“一个男人去爱一个女人”的本能,是色欲的燃烧,他的爱 不是要付出,而是为了占有,为了满足情欲,他让加西莫去劫持他,当劫持未遂,爱斯梅拉尔达被骗投入法比怀抱时,他妒火中烧,兽性发作,他把“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能得到”这句话作为自己座右铭,并在这思想指导下刺伤“情敌”法比,嫁祸于爱斯梅拉尔达,与王家检查官沆瀣一气,诬陷无辜少女,还煽起宗教狂热,把纯洁、善良的少女送上了绞刑架,他利用时机,威逼爱斯梅拉尔达在“绞架与他”之间作一抉择,爱斯梅拉尔达直截了当表示了他比绞架更可怕,迫使他凶相毕露,以后他发觉爱斯梅拉尔达被救藏在圣母院顶楼时,他夜闯住房要强行占有她,最后借“乞丐王朝”进攻圣母院之际,把她骗到院外交到官兵手里绞死。作者以克罗德所谓的“爱”把二者连接起来,形成善恶、美丑的鲜明对照。爱斯梅拉尔达献给法比的倒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她由对法比的救命的感激而心生爱慕,心中时刻装着他的名字,煞费苦心地教佳利拼组“法比”的字母,还不惜玷污自己的“护身符”放弃寻找自己十几年来念念不忘的妈妈,决心献身于法比,哪怕做他的情妇,甚至女仆,当她在法庭上听说法比已死时,她意志崩溃,痛不欲生,决然以死相报,招供认罪,而她侥幸被救避难于圣母院时,她仍挂念着法比,并为此错怪了加西莫多,在最后出逃时,她仍唤着法比的名字,以致自己被捕被送上绞刑架……但有情女偏遇负心汉,法比是个逢场作戏、放浪浮华的轻薄少年,他贪慕爱斯梅拉尔达的美色,与她幽会,骨子里却又瞧不起她的身份地位,完全是出于玩弄她,他宁愿要自己不爱的贵族名门百合花小姐也不愿娶她,只抱着拈花惹草,逢场作戏的念头与爱斯梅拉尔达交往,骗取姑娘纯真的爱。出事后,爱斯梅拉尔达身陷囹圄,还心惦念着法比的安危,而法比竟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溜掉,不到法庭去为无辜的,爱他爱得死心塌地的姑娘洗刷冤情,对她的生死无动于衷,而跑去与一贵族小姐调情,最后,爱斯梅拉尔达上绞刑架时不断呼唤着他的名字,他却与贵族名门的小姐大肆举办婚礼,充分显露了一个纨裙子弟淫邪卑劣的兽性,这二者也形成了高尚与卑劣的对照。  甘果瓦是爱斯梅拉尔达所谓的“丈夫”,他在误闯“奇迹王国”的“怪厅”时被乞丐王判了死刑,爱斯梅拉尔达了救他而与他结成夫妻。虽然尚无事实,可爱斯梅拉尔达对他来说也可谓义重如山,甘果瓦心目中也确实喜欢爱斯梅拉尔达,但他却在姑娘出事时弃她于不顾,甚至与克罗德合谋诱骗爱斯梅拉尔达出圣母院,在出逃的船上,他又因利害关系而推开了紧偎着他、把他当作唯一依靠的姑娘,拐着她最后的所有——母山羊佳利逃跑了。他们两人形成了舍己救人者与自私自利者之间鲜明地对照。  加西莫多与爱斯梅拉尔达一样,也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孤儿,他身残貌丑,五官不全,不为人们理解和尊敬,有的只是鄙视和嘲笑,这无形中形成了他与人们的距离,他也敬慕爱斯梅拉尔达的美丽、纯洁,把她当作天仙,他受克罗德指使劫持了爱斯梅拉尔达,并因此受罚,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刑,倍受讥讽折磨,连他一向敬如父亲的主使人克罗德也离他而去,是爱斯梅拉尔达不计夜里抢劫过她的旧怨,把清凉甘甜的水送给口渴难耐的他喝,这一以德极怨的行动地感动了他,使他在心底深处对少女萌发了近乎神圣的爱慕,他要永远保护她,使她不受任何恶毒的伤害,他不求拥有和报答,只求能以毕生精力来保护他心目中的圣女爱斯梅拉尔达,加西莫多的爱是一种忠诚之爱,是一种为之献身的爱,他的爱光耀高尚,与爱斯梅拉尔达相映成辉,照亮了整部作品。  二、其他人物之间的美丑驿照。  克罗德与加西莫多是一对义父子,前者对爱斯梅拉尔达充满淫欲,派人劫持在前,无耻威逼在后,不但刺杀法比,还嫁祸于爱斯梅拉尔达,千方百计欲置爱斯梅拉尔达于死地,后者则充满对少女天真无私的爱慕,他冒死救出爱斯梅拉尔达,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处处为她着想,为了使姑娘快乐,他心甘情愿昼夜不息地等待法比,传递信息,他挨了法比一鞭,却又破天荒第一次说谎,不动声色地向爱斯梅拉尔达隐瞒了法比的负情,说自己没等着他,“他情愿被她苛责,也不愿给她带来痛苦,他把一切痛苦留给了自己”雨果小说中这段话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加西莫多对爱斯梅拉尔达真切、无私的爱。他的爱象海深一样深切、宽广。两相对照,克罗德的极端利己的丑恶灵魂,加西莫多的自我牺牲的美德更加鲜明突出。  加西莫多与甘果瓦都曾受恩于爱斯梅拉尔达,但一个感恩戴德,一个却背信弃义。当少女处于危险境地时,加西莫多是拼死相救、勇敢无畏、当他终于识破克罗德,就是害爱斯梅拉尔达的罪魁祸首时,他再也抑制不住怒火,把克罗德从顶楼上推了下去,最后他伴随着爱斯梅拉尔达长眠于墓窟之中,以身殉情。甘果瓦是贪生怕死、怯懦自私之徒,处处先从自己的利害关系出发,直至最后出逃时还拐走爱斯拉尔达的母山羊佳利,这种对照,也深化了两者不同的道德面貌。  乞丐首领克洛班特鲁伊甫虽然与爱斯梅拉尔达非亲非故,但站在同一个阶级立场上,一听说爱斯梅拉尔达有难,他决然率众前往救护,不惜流血牺牲,英勇战斗,而身为骑卫兵队长、手握兵权的法比却不仅不顾姑娘的死活,而且还带兵参与对爱斯梅拉尔达的追捕。从这二者身上可看出人民起义首领与统治阶级走狗奴才间正气与卑琐的鲜明对照。  三、人物自身美丑对照。  这种对照在运用上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物行动前后不同的对照。克罗德青年时期曾经是一个有理智、有良知的静杖师,曾有抚育兄弟,收养弃儿等善举,表现出宗教的仁爱,说明那时他身上尚存着“美”的光芒,他也因此而坐上了巴黎圣母院副主教的宝座,成了年青有为的典型的形象。他奉行宗教禁欲主义,而面对爱斯梅拉尔达却欲火中烧,人性冲决了教规,他疯狂追逐爱斯梅拉尔达,一心要占有她,但遭拒绝后,长期压抑着的自然欲望使他几近疯狂,他控制司法,煽动遇昧无知的群众一再迫害不顺从于自己的爱斯梅拉尔达,直至亲手把她送上了绞刑架,兽性泯灭了人性,这里他又成了恶的化身。可以说克罗德是一个自我精神世界分裂的典型。这种行为前后不同的美丑对照,突出地说明了宗教神职如何异化与泯灭克罗德的正常人性,深刻揭露了宗教和教会的罪恶,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加西莫多起初在克罗德的指使下劫持爱斯梅拉尔达,凶恶愚昧,象一只“野兽”、一个“魔鬼”,但爱斯梅拉尔达在他受酷刑、口渴难熬之时,给他送来一壶清水,他便产生感激之情,并逐渐发展为“加西莫多”的爱情,而爱情使这个“魔鬼”变成了一个高尚的人,成了爱斯梅拉尔达最忠诚的保护者。这种前后行为的对照,突出了少女的美,少女的仁义之心对改变加西莫多的心灵的巨大作用。  第二层次是人物仪表外貌与内心世界的对比。加西莫多奇丑无比,又跛又驼又聋又哑,在小说中雨果是这样描写他的外貌的:四面体鼻子,马蹄形的嘴,小小的左眼为茅草似的棕红色眉毛壅塞,右眼则完全消失在一个大瘤子之下,横七竖八的牙齿缺一块掉一块,就跟城墙垛子似的,长着老茧的嘴巴上有一颗大牙践踏着,伸出来好似大象的长牙,下巴劈裂”,“两个肩膀之间耸着大驼背,前面的鸡胸给予了平衡。从股至足,整个的下肢扭曲得奇形怪状,两腿之间只有膝盖那里才勉强接触。从正面看,恰以两把镰刀,在刀把那里会合。宽大的脚,巨人的手……”总之,在他身上集中了人间所有的丑陋,但如此奇丑无比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金玉般美好的心灵,他纯洁、无私、忠诚,他为爱斯梅拉尔达所做的一切都证明了这一点,内在的美,使他变得崇高、伟大,“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这里丑的外貌就更加突出了美的心灵。  克罗德外表虽谈不上美,但他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是许多大人物常来请教的大科学家,是人们心目中知识、礼教的标准尺度。令人不齿的是人前人后的他判若两人,真正的他为人虚伪矫作,心如毒蝎,他不信上帝,狂恋淫欲,却又在人前装出一副虔诚信奉上帝的清教徒的模样,他“爱”爱斯梅拉尔达不成就设计害她,如此种种对照,突出了克罗德的伪善。  法比外表英俊、潇洒、威武、勇猛。是“姑娘们取悦对象,他那漂亮的军服是她们卖弄风情的焦点”,但他却“没个长性,趣味也相当低下,怀中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切恶习,他都嗜之如命”,他唯一感到惬意的竞是“说下流话,军人式的吊膀子,把美人轻易搞到手,不费功夫就情场得意”,他的内心玩世不恭,轻薄自私,外美内丑的对照,这样使这个物更显虚伪、丑恶。  照说诗人甘果瓦应是内心也如其写的诗一样动人,他应是个有感情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实际上却是个薄情寡义之人。他对爱斯梅拉尔达的救命之恩从未图过报,他虽喜欢爱斯梅拉尔达,可知道这是不可能之事后,他就对爱斯梅拉尔达无情无义,少女要死了,他也无动于衷,弃之而去。在雨果的审美意识中,对于爱的态度如何,正是鉴别美与丑、善与恶的另一个标准。此外,还有路易十一,女修士等等,也都是外貌与内心极不统一的人物,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正是在对照中得到突出与加强的。  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说:“如果删掉了丑,那就是删掉了美。独创性就是由两方面所组成的……有高山必有深谷,如果用山峰来填平深谷,那么,就只会剩下荒原和旷野,没有阿尔卑斯山了,只有沙布龙平原,没有雄鹰了,只有百灵鸟”。《巴黎圣母院》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完整的对比体系,突出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起到了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复杂性的作用,它正是这种既有阿尔卑斯山,又有沙布龙平原,既有雄鹰,又有百灵鸟的丰富多彩的佳作。《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魅力永存经久不衰的秘密怕也在于此吧!  以上仅做参考

关于北外考研

寄性虫
曾琦
各专业共同考试科目: 101政治:全国统考试题 外国语(含第二外语):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由国家统一命题,221英语、222俄语、223日语、224德语、225法语、226西班牙语由我院自行命题 自命题参考书目: 1. 221英语: 任选一套大学本科外语专业学生所用英语二外教材 2. 222俄语: 《基础俄语》(1-2册),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编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或 大学俄语《东方》(1-3册),丁树杞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任选一套) 3. 223日语: 《大学日本语》(1-3册),王廷凯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4. 224德语: 《德语》,吴永年、华宗德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5. 225法语: 《法语》(1-3册),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马晓宏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或 《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孙辉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任选其中一套) 6. 226西班牙语: 《现代西班牙语》(1-2册),刘元祺、徐蕾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西班牙语速成》(上下册),李威伦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 010103外国哲学专业: 初试参考书目: 1. 631哲学综合 1) 《哲学通论》,孙正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中国哲学史》(上、下),冯友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831西方哲学史, 1)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政治哲学导论》,托马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复试参考书目: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人民出版社,2000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初试参考书目: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由教育部统一命题 复试参考书目: 《课程理论》,施良方,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修订本),王天一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050101文艺学专业: 初试参考书目: 1. 622文艺学综合 1)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1、02、03方向) 2)《认识媒介文化》,尼克·史蒂文森著,商务印书馆,2001(03方向) 3)《传媒·文化·社会》,吴飞、王学成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03方向) 2. 822西方文艺学 1)《西方文论史》(修订版),马新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1、02、03方向) 2)《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3方向) 3)《传播学概论》,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03方向) 复试参考书目: 01文艺美学与视觉文化方向: 《文化研究导论》,陆扬、王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02影视文艺学方向: 《西方电影艺术史略》,张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03文化与传媒方向: 《新闻写作学》、《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国内统编教材均可)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初试参考书目: 1. 623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 1)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 823古代汉语, 1) 《古代汉语》,郭锡良等编,商务印书馆,1999 复试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郭锡良等编,商务印书馆,1999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初试参考书目: 1. 624文学综合 1) 《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824中国现当代文学 1)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复试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比较文学论》,曹顺庆等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初试参考书目: 1. 621中国文学史: 1) 《中国文学史》(上、中、下)章培恒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 821欧美文学: 1) 《欧洲文学史》(1-3卷)李赋宁总主编,商务印书馆,2001 2) 《新编美国文学史》杨仁敬著,青岛出版社,1999 复试参考书目: 《比较文学》,陈敦、刘象愚、谢天振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初试参考书目: 1. 611基础英语(主要检测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1) 高校英语专业现行“精读”类课程高年级教材(任选) 2. 811翻译与写作: 1) 《英汉互译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或 其他高等院校专业英语英汉互译教材。 2) 《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等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复试参考书目: 01英语语言理论与实践方向: 《语言学教程》(英文修订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02英语文学方向: 英语专业本科英美文学史及选读教材 03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EugeneA. Nid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04高级翻译(口笔译实践)方向: 任选一套国内出版的口笔译教程 05主要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方向: 英语专业本科任选一套英语国家概况教材中的英、美、加部分。 06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向: Richards, J.C. and Rodgers, T.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Ellis, Ro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现代外语教学》,束定芳、庄智象,上外教育出版社,1996 050202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初试参考书目: 1. 612基础俄语 《东方·大学俄语》(1-8册)北外与普院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812翻译与写作(俄) 《俄汉、汉俄翻译理论与技巧》(修订本),程荣辂编,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复试参考书目: 俄语综合 1) 《Coвременный pyccкий язык》Д.З.Розенталь, M.1984 2) 《现代俄语理论教程》,王超尘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3) 《俄罗斯文学史》,任光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俄语修辞学》,吕凡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5) 《俄语语言国情学》(修订本),谭林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 6) 《俄罗斯历史之路——千年回眸》,李英男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050203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初试参考书目: 1. 613基础法语: 1) 《法语》(1-4册),马晓宏等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 2) 《法语阅读课本》,王文融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Le Nouveau sans Frontières》(1-3册),CLE INTERNATIONAL. 2. 813翻译与写作(法): 1) 《法汉翻译教程》,陈宗宝编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2) 《汉译法实践》,岳扬列编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 《法语写作:技法与实战》,陈伟、[法]奥迪尔·尚特劳夫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复试参考书目: 法语综合 1) 《法语国家与地区概况》,丁雪英等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2) 《法语语言学教程》,王秀丽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3) 《法国文学作品选读》(上下册),赵俊欣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4) 《法国文学导读》,徐真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5) 《Histoire de la Civilisation et de la Littérature Françaises》,Dominnique Maitrot, Isabelle Rabut, Sociétédes Editions culturelles internationales. 050204德语语言文学专业: 初试参考书目: 1. 614基础德语 1) 《高级德语教程》(三年级用),陈晓春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大学德语教程》(四年级用),蔡幼生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文学与认识》,王炳钧编著,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7 2. 814翻译与写作(德) 1)《德汉翻译教程》(德汉互译),张崇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汉德翻译教程》,桂乾元,肖培生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德语写作教程》,倪仁福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复试参考书目: 德语综合 1) 《文学与认识》,王炳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德国文化史》,李伯杰,北京经贸大学出版社 3) Baumann, Barbara und Oberle, Birgitta: Deutsche Literatur in Epochen. 2. überarbeitete Auflage. Donauwrth: Max Huber 1985. 4) Werner Koller, Einführung in die Übersetzungswissenschaft. Wiebelsheim: Quelle & Meyer Verlag 2004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初试参考书目: 1. 615基础日语 1) 《日语》(5-8册)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精读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815翻译与写作(日) 1) 《日汉互译教程》,高宁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日语综合 1) 《日本古典文法》,金曙编著,吉林教育出版社 2) 《日本文学史》,西乡信纲著,佩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 《日本国家概况》,刘笑明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050210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方向): 初试参考书目: 大学本科朝鲜语专业高年级教材均可 复试参考书目: 1.《韩国文学论纲》,赵东一编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文) 2.《现代国语通史论》,南基心,太学社,2001年。(韩文) 3.《韩国现代文化》,李善伊,韩国文化社,2007年。(韩文) 4.《韩国文学讲义》,赵东一,道友社(길벗),1998。(韩文) 5.《韩国文学史》,金允植,民音社,1998。(韩文) 6.《国语学概说》,李基文,太学社,2006。(韩文)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初试参考书目: 1. 611基础英语 高校英语专业现行“精读”类课程高年级教材(任选) 2. 811翻译与写作 1) 《英汉互译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或其他高等院校专业英语英汉互译教材。 2) 《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等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复试参考书目: 《语言学教程》(英文修订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语言学教程》(中文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