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投稿经验咨询 《统计研究》审稿状态:可刊,有经验的同学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大冲撞
二里头
不收版面费的。我也投了一篇,近三个月过去了,状态还是外审,你的状态经过复审了吗?

统计研究 什么时候有具体外审专家信息

卫玠
《统计研究》投稿三个月一直外审,希望大吗,一篇文章10月份投稿《统计研究》,中间一个多月后显示了两个外审专家,至今已三个月杳无音信。

医学统计源期刊哪个审稿快点?

墓碑镇
閟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包发广西医学 综述要省级课题,一般是不用的,你不要给综述 课题论文要提供批文的扫描件或复件件,论文的数据、病例数等必须是作者医院提供的,不能做假的论文,护理稿基本不用,但省部级基金、省级医院和大学、有数据和统计学的要看过稿件,第4期了(4)月,但现在来稿最快是5-6月(不用退的话),7-10天审稿黑龙江高教研究 学习与探索 文艺研究 收稿北方音乐收稿

统计与决策杂志怎么样?编辑部投稿邮箱是多少?高级职称评定能用吗?

二丁目
昏昏默默
主管单位:湖北省统计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国内刊号:CN 42-1009/C 国际刊号:ISSN 1002-6487 投稿邮箱:1098270167@qq.com 杂志类型:统计学类杂志-C8 期刊查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真假查询 期刊级别:如何区分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 统计与决策杂志社/杂志简介 《统计与决策》不仅连续入选北大核心目录,还被众多重点院校评为权威期刊,其学术性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承认,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教育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指导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本刊从2007年10月出版的杂志开始,规范刊期和版本标注,恢复刊期标注为连续出版刊期标注。下半月不再标注“理论版”字样,即今年10月上半月出版期为2007年第19期,10月下半月为2007年第20期,以此延续类推。上半月刊从今年10月起的排版方式改为原“理论版”的排版方式。本刊仍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办刊宗旨:立足统计理论,关注经济热点,推介决策方法,传递学术信息。本刊特色:观点新颖,内容务实,风格泼辣,统计与决策结合,理论实务并重。读者对象: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统计工作者。该刊文笔清新、内容务实、风格泼辣;统计与决策结合,理论与实务并重;立足统计理论,关注经济热点;传递信息动态,宣扬强者风采;解答读者疑难,反映读者呼声。 统计与决策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收录情况: 被评为“全国优秀经济期刊”,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来源期刊”,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 影响因子:0.364 被引次数:39279 统计与决策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理论新探、决策参考、省情咨文、经济纵横、统计观察、调研世界、特别策划、工作视点、法制园地、财经论坛、企业天地、市县专递、统计风情、基层话题、众说纷纭、信息之窗、知识丛林、经验交流、强者风采、来稿摘编。 统计与决策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统计与决策,特别欢迎经济金融管理类稿件,论文最好有数学经济模型分析,作者最好是博士或副教授以上,带基金项目课题更好! 2. 来稿一定要注明详细联系地址,联系电话; 3. 稿件格式要求为学术期刊的标准格式,须包含以下内容:作者、作者单位、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参考文献(中图分类号和参考文献格式可到本网站“服务指南”栏目查询),请作者一定要注明“中图分类号”; 4. 如果您的文章有基金项目,请您注明该项目的项目编号; 5. 稿件通过审稿并发出用稿通知后,本刊不赞成更改作者或作者单位。 统计与决策杂志社征稿中……

如何判断一个期刊是否属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亚裕
初始化
sci对于大学生有何帮助?我们如何利用它?谢谢大家 报告首长: 应该是大写的英文字母SCI、EI。他们能帮助你们考研、赚钱、找工作、添加荣誉、为母校争光、使学校对你们增加投资。 同时也败坏了学风、促使抄袭早就蔓延到绝大部分本科毕业论文、给社会和国家制造巨大潜在的社会危机、卖国无良教授专家社会精英绑架了政府、迫使政府社会个人注入巨额资金、抬高了学费和国家投入、大量采购教学科研仪器造成了设备空闲、完好率地、维修费用高、仪器设备淘汰极快、使用率底下、社会成本教学成本居高不下、教师骗取了高额的报酬、大量进口大型精密仪器试剂、无收益地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并且形成了声势越来越大的恶性循环,其实质,就是敌对国家通过在中国的代理人—汉奸不法知识分子制造的类似星球大战对社会在冠冕堂皇光环下的腐蚀和破坏,危害国家安全!!!更高明的黑招数是国外敌对势力的代理人假惺惺地诱导我们将国力投入争取诺贝尔奖的空中楼阁,做那些荒诞不经的课题,还诱骗你就差那么一点点,再进口国外最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到发达国家那些顶级大学培训、入学,就能实现你们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 这就是毕业生找工作难、企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差、只能做系统集成、在基础工业能力没有实质提高,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数十年、甚至连30年前的中国基础水平都不如、社会矛盾剧烈的根本原因。 所以,对于中国有实质性意义的真招、实干,是用中国的资源,从基础制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而且是优先国民消费。用巨额社会资源、进口设备、进口集成电路砸政绩的引进人才,太危险了!!!要严格整肃!毫不留情! 因此,中国教育的出路不是泛泛的开放,现在已经太民主自由了,而是从问题俯拾皆是的基础做起,扎实才是根本之道。 张鸣先生说:各种评审的指标体系,如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国际SCI、EI论文数量,国家级课题数量,省部级课题数量,课题经费总量等等,实际上只是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自娱自乐。中国所谓的学术核心期刊,其学术品质,原本就是周知的,但是,在各个高校发疯追求论文数量的情况下,有某大学带头发明了硬性规定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作为毕业前提条件的方法,人为拉高学校的论文发表数量,其他学校纷纷跟进,使这种本质上违法的行为,成为高校的新惯例。研究生做不出论文,就买,不仅买论文,而且买版面,各个学术期刊,因此出卖版面,蔚然成风,进一步败坏了学术期刊的质量。现在的状况是,跟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大学生相匹配,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大的论文发表量,但科研竞争力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基础工业能力没有实质提高,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数十年。核心期刊和论文发表如此,所谓的课题也如此。往往官越大,课题就越多,当然也就越没有时间做(这是假定他们都有学问的前提下),只能让学生做,因此研究生们就成了导师的打工仔,廉价劳动力,这样的课题,能有什么质量,可想而知。从教师的基础水平、道德底线、创新能力、责任心、起码的道义感,从中国自行车与发达国家的自行车的每一个细节的比较就可以清楚区别了, 这样的课题和论文的实质水平你自己就清楚了。学校的教师,在定期的考评面前,必须拿出东西来凑数,否则就会下岗。当然,如果产量高,也有奖励,尤其是在所谓A级B级刊物上发文章,奖金甚为可观。

问一下 统计源期刊指的是什么?和科技核心期刊是一回事儿吗?

春蕾赋
克莱尔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等十几种期刊评价指标,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十几年积累的丰富数据,编辑出版了《200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科技核心期刊不是一回事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受科技部委托,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扩展资料“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所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我国现有期刊9000多种(其中医学期刊1940种),截止2006年底公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约1652种期刊,其中医学类期刊约519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什么意思

催眠者
慢慢来
中国期刊库小编回答您: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等十几种期刊评价指标,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十几年积累的丰富数据,编辑出版了《200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这对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能够快速地评价期刊,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提供了依据,也为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期刊客观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公正、合理、客观、科学的评价依据。  以下是分类目录:  兵工技术类 管理类 海洋类 核技术类 兵工技术类 管理类 海洋类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核心期刊吗

于光
见过不更
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期刊:即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部门、委办、厅、局、所,省级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各高等院校主办,在新闻出版部门有登记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中文核心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如何提高投稿的录用率

狗男女
杰奎琳
如何提高科研论文的被录用率?这既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也是编者所关注的重点。科研工作者撰写的论文是他们科研成果的载体,每一篇论文都花费作者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或在实验室通宵达旦地试验,或蹲在田间地头观察,或长期地跟踪调查、积累数据,长年累月才能完成一篇论文写作的准备材料。可以说,这样的论文饱含着科研工作者大量的心血,是其辛勤劳动成果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科研水平。任何一位科研工作者创作出论文都希望能够为编辑部所录用,并以最快的速度发表。然而,怎样才能为编辑部采用并以最快的速度发表呢?笔者拟从编辑的角度,以科研人员的投稿情况为例探讨这个问题。1.创新题目,一目了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新颖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亮点。题目是文章的总纲,是反映论文最重要内容的词语的逻辑组合,是一篇论文给读者和审稿人的第一个重要信息。题目新颖生动,读者、审稿人便有兴趣继续往下看。如果题目陈旧,读者、审稿人一看便索然无味,那么论文被通过便有了一定困难。论文题目须用心斟酌选定。论文题目要求准确、恰当地反映所研究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文题和内容相符;避免过于笼统,不滥用虚词;简明醒目,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语、字符、代号等。2.与时俱进,增加材料的鲜活力确定题目后,要认真构架论文,从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方面都要严格、严谨、规范;论文条目的写法符合刊物的要求;数据资料、试验结果要实事求是,特别是对结果要作必要的统计、归纳和总结,结论简明、真实,不夸大其辞;引用文献在文中具体标明,并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文中使用的量、单位、符号、缩写等,都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自己“创造”。此外,要注意科技论文的写作风格,做到表达确切、科学、规范,避免空话、大话、套话。认真校对,尽可能消灭差错。笔者在编校中经常发现,有些论文数据、计算结果有差错,错别字和符号、标点打印错误较多。对于这样的论文,往往给人“草率、不严谨”的印象,即使学术质量较好,编辑也不会首选这样的论文。尤其对于稿源比较丰富的刊物,这类论文往往不被看重,即使录用,也要经过编辑、作者的多次修改,发表时间会大幅度延后。因此,科研工作者在完成论文打印后,一定要认真校对,尤其是公式、符号及关键词。3.了解刊物,讲究投稿策略论文完成后,往什么刊物投稿以及如何投稿?这既要做到有的放矢,也要讲究策略。首先,科研工作者要认真衡量论文的水平,以及能够接受的发表时滞等因素,将稿件投向水平相当的科技期刊。科技期刊主要分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大类,核心期刊一般会在封面的醒目位置标有核心期刊的字样。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投稿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所投刊物的《投稿须知》或《投稿指南》,了解期刊的主要栏目以及各个栏目对稿件的详细要求,比较论文与期刊相关栏目是否匹配。这样可避免稿件因不符合所投期刊的栏目而被退稿,也避免了稿件因被退回再改投其他期刊而耽误了论文发表时间。投稿也要选择时机,一般来说,对高校学报,在假期后投稿,如果被录用,发表时滞是比较短的,因为假期后是高校学报处于相对“稿荒”的一段时期。4.及时与编辑部沟通稿件投出去后,作者盼望编辑部能早日回复审稿意见的心情就更加迫切,希望能通过专家的审稿,希望能早日安排发表。这就需要作者及时与编辑部沟通,了解编辑部对稿件的处理进度。每个编辑部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稿件处理流程,整个流程有许多环节,包括稿件的三审制度,对稿件编辑加工的三校一读制度以及出刊印刷前请作者最后一次校对等。有些环节作者不需要了解,但有些环节作者如能了解一二,对自己的论文何时审阅、何时会有审稿意见、何时能够出版,就能做到大致心中有数。比如,编辑部一般对来稿进行登记、送审、退修、汇总意见后决定是否录用,这段时间大致是1.5~2个月。如果编辑部送外地专家审稿,或者论文需要致较大地修改,则时间一般在3个月以上。因此,论文寄出3个月左右没有收到录用通知或退稿回复,作者应及时通过适当方式,询问编辑部对稿件的处理进度以及能否被录用。5.结语一篇科研论文的顺利出版,是作者和编辑人员共同的希望。科研工作者的劳动不仅要体现在“稿外”,还应在“稿内”下功夫,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规范的科技论文形式表现出来,认真撰写论文,突出重点创新成果,增强论文内容的鲜活力;还应讲究投稿策略以及投稿后及时与编辑部沟通等,和编辑人员共同完成论文的顺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