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同济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好考吗?

莫大于海
百忧解
同济大学的经济学肯定是不入流的,算是中等偏下的,连博士点都没有,因此自然而言,竞争压力也小,但是同济大学是很好的老牌大学,别看他复试线低,复试线低可能是多个原因造成的,譬如专业课压分之类的,但是单科线很高,很多人都死在单科上,想进去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当然,对于那些想要进名校的人来说,自然同济的选择比之其他学校要容易多,为了学校去,当然值得,如果想在专业上好,那当然另外选择。考研,不像高考考的是学校,考的是专业,考学校容易,考专业难!!!譬如上海财经的金融、saif、复旦等就难点。 同济这几年的分数线基本是340、330左右,打好基础就行。另外不是说分数线高低就绝对反应难度,报录信息有时更重要。

我想知道报考同济大学的经济类研究生需要考数几?

夺命金
就是我
经济类研究生一般考数三,你可以登录到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看历年招生目录与考试科目中查看,这些肯定都是有的,不过一般经济类是考数三的。

大家觉得同济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怎么样啊?

霸王拳
色啦
我去年考研的时候,网上疯传一个机构调查的全国各大学校各个专业的排行榜,里面的信息满详细的,至少我觉得我那个专业分析的很准确,但是我没有保存,所以楼主自己去搜索一下吧,祝你好运!

同济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每年都有校招吗?

大桥下
大知闲闲
同济大学经济学硕士读完,当然是每年都有校招。相关信息,可上同济大学就业网查看。也可询问学校就业办。

如何评价同济大学的经管类专业?

大同
容闳
同济身为老牌百年名校、985与211重点建设大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处上海卓越的地理位置和高水平的学生以及良好的就业地域和层次。个人认为除了建筑,土木,交运,汽车,城规,机械(中德,中意)这些全国(甚至世界)顶级学科外,其他工科也就正常985水准,经管就呵呵了。如果你考虑地域,上财央财对外经贸都是不错的。同济身为老牌百年名校、985与211重点建设大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处上海卓越的地理位置和高水平的学生以及良好的就业地域和层次,因此对于想进入同济大学学习学生来说,专业选择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成功选择一个新兴强势而不是本校最热门的专业成为大多考研学子热切希望。一.总体专业分析(一)同济大学在全国排名前列的专业统计如下(括号内为全国排名):1、土木工程(1),2、城乡规划学(1),3、风景园林学(1),4、建筑学(2)——对手:清华(旗鼓相当、同济国际学术地位更高)5、测绘科学与技术(3)——对手:武汉大学(主页)测绘学院(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国立同济大学(主页)测量系)、中国地质大学6、海洋科学(3)——对手:中国海洋大学(主页)(综合实力大)、厦门大学(主页)(方向不同、学科宽于同济)7、环境科学与工程(4)——对手:清华、浙大(浙江农学院并入浙大、其学科归类为环境后排名大涨)、哈工大(给水排水市政工程强于同济)8、交通运输与工程(4)——对手:西南交大(铁路)、东南(公路,同济真正的对手)、北京交大(铁路)、北航(航空)9、地球物理学(5)——对手:中科大、北大、武大、地大专业分析:同济的桥梁、规划、建筑、海洋地质、燃料电池汽车、工程管理都是具有世界级学术水平的(同济拥有国际桥梁学会副主席、美国建筑师学会8位中国会员同济占4位、国际岩土学会副主席、国际海洋学会副主席、国际工程管理学会副主席等等若干世界级水平的教授),如果按照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来排,中国的大学很少有学科能和同济的这些学科相比的。报考人群分析:建议本科院校为985、211工程的学生报考,考试对学生的整体要求很高,难度相对较大。每年有不下少数的考生慕名这些专业而来,然而应该根据自身能力和潜力对报考难度做一个理性分析,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专业推荐:此类专业难度较大,不作建议,若有想法,可自行分析。报考人群:本科学院很好,211、985出身。(二)同济新兴的学科排名(重点):1、电子信息——同济人研制出了“神芯一号”、“神芯二号”、国内首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全定制CPU等集成芯片;2、材料——传统的混凝土材料研究是同济盖世无敌的强项,现如今同济人领衔科研攻关又研制出了完全可降解、成本最优、可产业化的环保玉米塑料; 3、软件——同济软件学院在教育部评比中位列全国前5,同济软件学院获赠价值上亿美元的IBM大型主机等设备,微软、苹果等公司纷纷把合作研发机构设在同济;4、传播与艺术——在留德归国艺术大师林家阳、王小慧的带领下,和高水平的良好国际合作背景下,同济传播、动画、艺术、音乐等等学科迅速崛起,在业内声誉卓著;四个专业(材料、电信、软件、艺术)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其在全国的排名并不高,但是可以看出其强大的工作潜力,对于一些本科院校并不突出的考生但是又想进入名校的考生是绝佳的选择,希望考生们认真考虑。二.其他专业分析:同济大学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院校,以上推荐的四个专业有三个都属于工科专业,然而除了上述专业,很多文科专业的考生也很适合报考,其分数要求都不是很高,非常适合本科院校不理想却励志改变自己的考生。根据选择院校时的“逆向思维”想法,同济大学的文科院校十分适合考生,其竞争并不会像复旦,财大等那么激烈。如:经济学专业要求345分,并不是很高,可以挑战,再比如哲学专业330分,由于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专业没有本科生,只从硕士研究生开始招生,故竞争也会大大减小。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性,根据去年的分数线,客观、冷静、理性地分析自己是否合适报考。不要认为名校与你无缘,要从自己的专业着手分析,从自己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毅力和学习环境)出发分析自己是否适合这个专业。

河海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同济大学经济学硕士哪个好?他们的分数大约是分别是多少?哪个好考一些,哪个好就业?

不多辞让
电梯间
肯定选同济大学 河海的好考一点点而已就业 都还不错但985很重要

同济大学金融硕士

龙拳天
玄鸟
去同济读金融很鸡肋,考试难度不是很大,西方经济学就好了。本科学校限定没这种说法,只做不说,呵呵,当然同等条件下学校出身好的有优势。学费比较贵是12000每年,前三分之二的免学费,后面的交一半学费。住宿费比较贵2200每年,住在嘉定新校区(很偏僻的地方,面积很大也很气派)。读同济不如读个实惠一点的大学,就业不会差的,同济毕业的一般出来也去不了投资银行,也就四大以及商业银行之类的。同济是个工科名校,去那学金融没有归属感,三思。抗同济的招牌读金融不划算,真的。我知道是这个情况 我就是看中同济是名校 想考个名校里好考一点的 同济金融不好 但是作为本科学校不在上海的非211学生来说 像复旦那样很注重第一学历的学校对于我们来说难度太大 风险也太大 请问您是哪个学校?在读本科还是研究生?可否推荐几个性价比高一点的学校?

想考研,在同济和南大之间不定。因为专业是经济学方面,同济比南大好考,但是南大比同济强~求指导

使民心一
请问楼主是学经济出身的吗?学经济的根本不用问,果断南京大学。就经济学来说,同济大学和南京大学差得太远,基本没有可比性。南京大学2008年经济类排名全国第5,仅次于复旦大学,是全国最顶尖的经济学专业。同济大学估计在30名以后。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遍布世界,目前中国十大最成功的基金,有4个为南京大学学生在运营。在政界,目前商务部部长就是南大商学院的毕业生。在学界,经济学第一牛校,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毕业于南京大学,上海花3亿建立的上海高级金融研究院,院长也毕业于南京大学。如果你是在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两个学校的经济类里面选择,可能还需要考虑,因为两个学校排名靠近,偏重不同。但是同济根本没有可比性,无论是人脉、学术、声望,都没有办法和南大相比。如果你将来想留到上海的话,尽量在上海读研,因为你导师的人际关系网基本上都在上海,这样你的导师在毕业时可以帮你。还有一个就是,你所报考专业在同济或南大哪一个会更有权威啊?其实考研跨校跨区都可以,它们没有什么限制。可能还有一点就是,南大有可能是自主划线的学校,你要关注南京大学的历年分数线。同济有可能不是自主划线的学校,你只需要看看A区的分数线即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未来的工作计划,好好安排一下,相信你会成功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怎样报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神童
不能如此
经济学只有经济学1个学科类,4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经济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4.36%,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经济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8.41%,经济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5.33%。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743名是经济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3.47%。经济学是发展较快的学科。2005年,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大学共434所。 2006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排名 等级 校 名 1 A++ 中国人民大学 2 A++ 北京大学 3 A++ 复旦大学 4 A++ 厦门大学 5 A++ 南开大学 6 A+ 上海财经大学 7 A+ 浙江大学 8 A+ 南京大学 9 A 武汉大学 10 A 东北财经大学 11 A 西安交通大学 12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3 A 清华大学 14 A 西南财经大学 15 A 中山大学 16 A 中央财经大学 17 A 吉林大学 21 A 华中科技大学 18 B+ 暨南大学 19 B+ 四川大学 20 B+ 山东大学 22 B+ 西北大学 23 B+ 湖南大学 24 B+ 华东师范大学 25 B+ 北京师范大学 26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7 B+ 江西财经大学 28 B+ 天津财经大学 29 B+ 辽宁大学 31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0 B+ 苏州大学 32 B 华南师范大学 33 B 南京财经大学 34 B 山西财经大学 35 B 浙江工商大学 36 B 东南大学 37 B 浙江财经学院 38 B 云南大学 39 B 安徽财经大学 40 B 兰州大学 41 B 河北大学 42 B 湖南师范大学 43 B 福州大学 44 B 东北师范大学 45 B 北京工商大学 46 B 华中师范大学 47 B 上海大学 48 B 上海交通大学 49 B 陕西师范大学 50 B 湖北大学 51 B 武汉理工大学 52 B 深圳大学 C+ 重庆大学 C+ 北京交通大学 C+ 南京师范大学 C+ 黑龙江大学 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郑州大学 C+ 云南财贸学院 C+ 安徽大学 C+ 福建师范大学 C+ 湘潭大学 C+ 长春税务学院 C+ 青岛大学 C+ 东北大学 C+ 山东经济学院 C+ 宁波大学 C+ 广东商学院 C+ 山西大学 C+ 河南大学 C+ 华南理工大学 C+ 扬州大学 C+ 山东财政学院 C+ 中国海洋大学 C+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南京审计学院 C+ 华侨大学 C+ 河北经贸大学 C+ 中南大学 C+ 西南交通大学 C+ 上海师范大学 C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C 中国政法大学 C 外交学院 C 长沙理工大学 C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浙江工业大学 C 中南民族大学 C 中央民族大学 C 南京农业大学 C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中国农业大学 C 内蒙古大学 C 重庆工商大学 C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C 湖南科技大学 C 同济大学 C 西北师范大学 C 温州大学 C 兰州商学院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