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研究生难考吗

戴晋人曰
蓝印花
不难考啊。不如考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不难但是竞争激烈

苏大的法律硕士怎么样?

不知说生
泷岛
法律硕士近几年太热了,除了偏远地区的学校其他都不好考,苏州大学计划招生专50人,有八百多人报考呢属。法律硕士公费名额很少,自费学费又贵,上海交大加起来已经要48000元了。所以现在社会上普遍觉得考法律硕士没想象当中的那么好,性价比是越来越低了。

招收法律硕士的学校有哪些

其好之也
奈天下何
招收法律硕士院校汇总 1996年批准的第一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 1997年批准的第二批: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 1998年批准的第三批: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 1999年批准的第四批:清华大学、辽宁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 2003年批准的第五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南大学、烟台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南大学、海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 2004年批准的第六批:大连海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内蒙古大学、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由于批准时间较晚,和第七批在06年首次招生) 2005年批准的第七批: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大学。2007年30所新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 中央民族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华侨大学 南昌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大学 暨南大学 广东商学院 深圳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青海民族学院 新疆大学参考资料:http://club.e.sina.com.cn/thread-930295-1-1.html我读的是美国Temple大学法学院的法学硕士。个人感觉不错,是在国内的清华大学法学院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到美国本土的Temple大学法学院继续学习。所获得的学位,教育部予以办理海外学位认证。

苏州大学法律硕士(法学)的复试是怎样的

打工梦
市南子曰
您好,法律硕士的复试科目一般是专业课面试、专业课笔试、英语面试与英语笔试,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课面试,而英语面试主要是自我介绍和挑个社会热点题目进行讨论,一般不会涉及专业知识的,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您好,是不需要用英语回答专业问题的。那是学硕才应该担心的问题。英语面试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事前认真准备,多背常用问题和常用句型。就完全可以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法律类研究生高校排名?

道不可有
乃比于狂
名次 等级 校名 1A++中国人民大学 2A++北京大学 3A++中国政法大学 4A+武汉大学 5A+清华大学 6A+吉林大学 7A+复旦大学 8A中山大学 9A厦门大学 10A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A西南政法大学 12A南京大学 13A南开大学 14A浙江大学 15A华中师范大学 16A华东政法大学 17A山东大学 18A北京师范大学 19B+南京师范大学 20B+华东师范大学 21B+湘潭大学 22B+苏州大学 23B+云南大学 24B+暨南大学 25B+中央民族大学 26B+四川大学 27B+东北师范大学 28B+上海交通大学 29B+华中科技大学 30B+华南师范大学 31B+外交学院 32B+重庆大学 33B+湖南师范大学 34B+西北政法大学 35B+上海大学 36B+湖南大学 37B+烟台大学 38B+兰州大学 39B+陕西师范大学 40B广西民族大学 41B黑龙江大学 42B中南民族大学 43B首都师范大学 44B天津师范大学 45B深圳大学 46B西南财经大学 47B广西师范大学 48B辽宁大学 49B河北大学 50B山西大学 51B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2B湖北大学 53B安徽大学 54B扬州大学 55B南京财经大学 56B中国海洋大学 57B中南大学 58B同济大学 59B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0B上海财经大学 61B西安交通大学 62B西南大学 63B宁波大学 64B郑州大学 65B河南大学 66B沈阳师范大学 67B广东商学院 68B福建师范大学 69B甘肃政法学院 70B上海师范大学 71B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72B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73B江西师范大学 74C+上海外国语大学 75C+宁夏大学 76C+西北师范大学 77C+安徽师范大学 78C+东北大学 79C+华侨大学 80C+浙江工商大学 81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82C+河北师范大学 83C+海南大学 84C+武汉理工大学 85C+大连海事大学 86C+西北大学 87C+新疆大学 88C+华东理工大学 89C+浙江师范大学 90C+青海民族学院 91C+电子科技大学 92C+温州大学 93C+华中农业大学 94C+东北财经大学 95C+北京理工大学 96C+陕西理工学院 97C+长春理工大学 98C+中央财经大学 99C+河海大学 100C+云南民族大学

考苏大法律硕士(非法学)要有什么条件?

核桃派
贺兰山
根据《苏州大学2015年法copy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苏州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应该具备以下几项条件:1、考生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考生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必须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苏州大学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6)之前所学的专业必须是非法学专业。

苏州大学法律非法学研究生专业学费多少,有没有在读的前辈,求大佬

夏目
六尘
苏州copy大学学制、学费全日制10000元/生/年;非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15000元/生/年法硕(非法学)三年全日制,法硕(法学)两年。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收费公示">2020年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收费公示苏州大学奖贷助制度对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者除外)的设立“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学业奖学金”;对于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额度20000元/人;此外,学校还设有各项捐赠奖学金和“助教、助研、研管”岗位和国际交流奖学金;同学还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困难补助。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具体内容详见《苏州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条例》等文件。

关于考法学研究生

别宥
一琴一鹤
一般不具体分民法或刑法等其他方向 但建议报考民法或刑法等实力强的学校,别的不说。光司考3231633136就沾光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何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梦想。 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4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报考北京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关于北大深院: 1、同样是法律硕士,其他学校收费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悬殊甚大。 2、尽管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上课,但在整体上,其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严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当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广州与深圳工作(很有钱的城市,法律职业也比较发达。)同学,我觉得去深圳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真心做学术的这年头也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 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 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学费不便宜,往年(现在已经没有了)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所以不解决住宿,但学校最后会尽力想办法解决的,人大每年在大运村给安排部分住宿,那边环境很好,学习生活都很方便,离人大也不远。 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大毕业生向来有去国家机关的传统,人脉很广。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人大法硕只有2年,这是全国唯一的,早毕业早就业,未尝不是好事! 中国政法大学 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 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复旦,吃的好,住的好,还在繁华的朝阳区,离CBD中心近,宿舍还有凤凰卫视看。国际法实力雄厚,与经济有关的学科以及与外贸有关的学科实力很强大,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贸大名气没北大人大响,但学费不贵,就业不错(主要去“国”字号的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以及与经贸有关的国家机关),是值得报考的学校之一。 吉林大学 03年宣传的比较多,法律硕士们也很团结,学校对法硕培育也比较重视,在BBS上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还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介绍吉大的情况。04年有2200人报考,这跟吉林大学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是分不开的。但吉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地域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太弱;就业信息的获得有限,从其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国,就业的地区性歧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消除;外部声誉方面与原来的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位相比已经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与吉林大学比较相似。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各校现在几乎都已经成立独立的“法律硕士管理中心”等类似的专门机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硕师姐师哥抗争的结果。),其中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 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漂亮的校园。 华东政法学院 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 “五院”是:中国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 “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些才是现在我国法律教育的顶峰所在。甚至可以有点夸张的说,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的经济中心,自由法制的社会氛围,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开设法律的大学不少于10家,但只有华政在这五院四系之中,复旦法学院的上升势头很强,不过至少现在他的法学教育实力还不能和华政相比。华政有法学教授40多位,博导数十位,法学博士点四个。考华政容易一些,因为招生名额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选择华政也是不错的。 西南政法大学 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骄傲的,强大的法学科研实力,辉煌的法学业绩,大量优秀的法学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让法律院校汗颜的“西政现象”等等。当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为“地方队”的尴尬,但仍旧无法掩盖它在法学界的地位!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厦门大学 环境一流,在那里上三年真的一点都不亏。厦门经济不错,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厦大的就业也不错。 南京大学 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基本情况: 1、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个公费名额,不用交培养费和住宿费,均为应届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补助。 3、对自费生和委培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4、复试公平,严格的差额复试。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间,每人600/年。 6、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 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 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对法硕也非常重视。另外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中南政法学院 中南政法大学法学实力一般,但幸运的是它与别人合并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原来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这样在学校硬件,资金投入方面无疑占了一些优势。 西北政法学院 业内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实力不错。 大家都在研究生楼上住,收费一模一样。宿舍按级分不按专业分,一个宿舍四个人有阳台有空调。各方面都不错。03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第三批(九所院校) 复旦大学 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 给的我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 基本情况: 1、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 2.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 3.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医疗保险。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黑龙江大学 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法学实力都是很一般,还不如辽大,估计是为了照顾东北三省的缘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硕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龙江工作,还是可以考虑的。 湘潭大学 实力一般,师资还可以,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广东一带工作的学生报考,经济实惠,就业主要去南方的广州深圳佛山等,法学实力比湖南大学强,有几个在法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入他们的法学院院长邱兴隆教授,知识产权的冯晓青教授,还有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的青年法学家。 四川大学 法律系传统上有一定的实力,就业方面亦可。同时因在西部,分数线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划线,有望降分录取。每年都接受调剂。 安徽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苏州大学 苏大的法学实力较强,历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国民党的动武大学法学院,加上苏州异常发达的经济实力(比省会南京发达的多),就业很不错。 山东大学 在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学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并后实力和吉大有一拼,师资力量强大。就业显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郑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华大学 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南开大学 法硕可以选修任何法学的课程,无论是研一还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师是南开法学院最好的老师,因此师资问题是不用考虑的。上课的地方是南开教学设施最好的地方—模拟法庭,是法硕专用的教室。法硕的统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每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本领域的权威人士。法硕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为学校住宿条件有限,法硕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间,单独卫生间,有电扇,每人一个书桌和大衣柜还有一个贮物箱。条件还是不错的。实力一般,但牌子好就业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选择. 山西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兰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云南大学 地方太过偏远,虽然云大实力很强,但现状不好,又因为出了马事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就业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辽宁大学 对法硕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大连与沈阳就业还是很有区位优势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贵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海南大学 实话实力一般,但海南做为一个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他的一个卖点,今年报考人数不多,接受调剂。 河南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更何况还有法律实力名气更强的郑大。 湖南大学 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位置不错,江苏省经济实力很强,法学实力也不错,法理学、诉讼法学蛮有实力,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就是他们法学院的院长公丕祥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烟台大学 地理位置好,自然环境一流,民商法学实力在全国很有影响,有几个著名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在北京,就业渠道稳定,很强的军事院校色彩,以后会越来越受到考生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学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硕,在宣传上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他的吸引力在于二年半二万元学费上,这在第一档高校中,无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缘优势也是很强的!这无疑会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目标。他的缺点在于他不是法学传统强校,在业内人脉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新增招生单位中最受期待的,当然他的吸引力一是传统法学实力强悍,二是地处北京的优势,三是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四是他们有意在法硕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点贡献!05年不招生,估计与去年的招生丑闻有关吧。(转贴)

苏州大学王建法学院考研分数线

终南
静力场
具体分数要看当年的生源考试分数,一般高校每年招收新生人数是固定的,所以高考录取时从高到低收取规定的数量的学生,最低分即为最低投档分。苏州大学200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查询结果 -------------------------------------------------------------------------------- 年份 省市 专业名称 学制 录取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2009 江苏 中国语言文学类 4 90 376 358 364.100 2009 江苏 新闻传播学类 4 95 382 362 366.347 2009 江苏 汉语言文学(师范) 4 63 376 356 361.381 2009 江苏 历史学(师范) 4 40 375 356 360.375 2009 江苏 档案学 4 15 369 357 360.333 2009 江苏 旅游管理 4 25 372 363 366.120 2009 江苏 社会工作 4 31 348 344 345.000 2009 江苏 劳动与社会保障 4 29 355 346 347.379 2009 江苏 图书馆学 4 32 351 342 344.563 2009 江苏 公共管理类 4 84 380 364 368.238 2009 江苏 信息资源管理 4 35 373 361 364.371 2009 江苏 思想政治教育 4 36 369 356 360.917 2009 江苏 经济学 4 10 381 375 376.100 2009 江苏 国际经济与贸易 4 40 385 374 375.675 2009 江苏 财政学(税务) 4 20 377 373 374.350 2009 江苏 金融学 4 35 384 375 377.743 2009 江苏 市场营销 4 33 356 346 348.606 2009 江苏 工商管理 4 20 380 373 374.400 2009 江苏 财务管理 4 19 377 373 374.000 2009 江苏 电子商务 4 30 349 344 345.600 2009 江苏 法学 4 73 381 370 373.329 2009 江苏 教育学(师范) 4 23 373 356 361.652 2009 江苏 教育技术学(师范) 4 25 371 356 361.240 2009 江苏 应用心理学 4 30 373 358 362.567 2009 江苏 英语 4 43 377 366 369.628 2009 江苏 英语(师范) 4 59 371 357 362.983 2009 江苏 日语 4 40 376 366 369.625 2009 江苏 法语(法英双语) 5 20 379 369 372.700 2009 江苏 俄语(俄英双语) 5 25 373 361 366.240 2009 江苏 体育教育 4 60 310 282 292.250 2009 江苏 民族传统体育 4 10 88 55 72.900 2009 江苏 运动训练 4 63 87 0 61.365 2009 江苏 美术学(美术教育) 4 8 557 543 545.625 2009 江苏 音乐学(音乐教育) 4 15 313 291 305.667 2009 江苏 艺术设计 4 25 566 547 555.080 2009 江苏 艺术设计(时装表演与服装设计) 4 3 246 200 219.000 2009 江苏 艺术设计学 4 6 558 541 546.167 2009 江苏 数学类 4 81 379 363 367.444 2009 江苏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4 80 369 356 361.900 2009 江苏 电子信息科学类 4 52 376 368 370.865 2009 江苏 物理学 4 22 372 367 368.909 2009 江苏 物理学(师范) 4 45 371 356 361.200 2009 江苏 热能与动力工程 4 22 379 371 373.818 2009 江苏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4 20 375 365 367.200 2009 江苏 测控技术与仪器 4 20 374 366 368.100 2009 江苏 化学类 4 86 379 358 363.733 2009 江苏 化学(师范) 4 40 371 357 361.375 2009 江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110 386 367 370.000 2009 江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 32 370 365 366.406 2009 江苏 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方向) 4 100 376 344 347.380 2009 江苏 电气信息类 4 139 391 368 371.151 2009 江苏 微电子学 4 41 375 366 368.805 2009 江苏 机械类 4 90 381 370 372.567 2009 江苏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4 40 378 373 374.300 2009 江苏 工业工程 4 18 373 366 368.222 2009 江苏 轻化工程 4 24 370 357 363.167 2009 江苏 纺织工程 4 53 368 356 362.132 2009 江苏 服装设计与工程 4 37 375 356 360.622 2009 江苏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4 32 366 357 360.656 2009 江苏 口腔医学 5 20 373 367 368.800 2009 江苏 医学检验 5 20 370 364 365.450 2009 江苏 医学影像学 5 30 373 365 366.800 2009 江苏 法医学 5 15 368 364 365.933 2009 江苏 临床医学(本硕连读) 7 45 387 375 377.889 2009 江苏 临床医学 5 180 378 368 370.578 2009 江苏 放射医学 5 47 374 363 366.085 2009 江苏 预防医学 5 20 374 363 366.000 2009 江苏 药学 4 49 368 359 362.367 2009 江苏 中药学 4 16 365 357 361.813 2009 江苏 生物技术(生物制药) 4 50 371 361 364.460 2009 江苏 生物科学 (师范) 4 30 370 356 360.000 2009 江苏 城市规划 4 20 376 367 370.050 2009 江苏 城市管理 4 38 356 345 347.474 2009 江苏 园林(城市园林) 4 5 373 366 368.600 2009 江苏 园艺(城市园艺) 4 5 368 361 364.200 2009 江苏 物流管理 4 39 359 348 350.282 2009 江苏 会计学(含国际会计) 4 40 388 376 379.550 2009 江苏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调控) 4 34 375 361 363.706 2009 江苏 通信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 4 54 378 364 367.481 2009 江苏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 4 54 377 365 367.926 2009 江苏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工程) 4 54 378 366 369.296 2009 江苏 工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 4 34 374 362 364.882 2009 江苏 生物科学类 4 78 376 360 364.923 2009 江苏 运动人体科学(运动休闲与健康) 4 21 315 269 285.857 2009 江苏 朝鲜语 4 25 370 357 361.680 2009 江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4 44 377 362 365.432 2009 江苏 英语(翻译) 4 25 374 367 369.920 2009 江苏 德语 4 25 380 367 370.640 2009 江苏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 4 27 345 343 343.630 2009 江苏 化工与制药类 4 90 379 358 364.422 2009 江苏 材料类 4 120 376 364 367.100 2009 江苏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冶金过程装备及控制) 4 30 374 362 365.800 2009 江苏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过程自动化) 4 30 375 358 363.833 2009 江苏 建筑学 4 20 376 369 370.950 2009 江苏 建筑学(室内设计) 4 15 376 366 368.800 2009 江苏 护理学 4 39 354 342 http://zsb.suda.e.cn/markhistory_of_provice.aspx?&province=江苏参考资料:http://zsb.suda.e.cn/markhistory_of_provice.aspx?&province=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