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四川文理学院可以报考双学位,即其他学校的专业再修一门吗?还有就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研方向和相应

次世代
鬼点灯
双学位是修两个专业的课程,取得相应专业的学位。下面问题不知道你具体要问什么我想问的是在这个学校可不可以修其他学校的专业,最后获得双学位?还有就是关于电子技术与科学这门专业考研的方向以及相应的具体准备有哪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我高考465分,选择攀枝花学院·宜宾学院·四川文理学院·西昌学院谁更好

其无有乎
猎狼人
攀枝花学院相对好。下面从多角度进行四者的对比:一、师资力量1、攀枝花学院:学院有教职工1138人,其中专任教师882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16人,占专任教师的47.16%;硕士以上学位638人,占专任教师的72.33%。2、宜宾学院:学校现有教职工1101人,其中高级职称368人,博士、硕士722人;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9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4人,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40余人。3、四川文理学院:有各类教职工1252人,外籍教师16人,其中专任教师76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3.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4、西昌学院: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820人,其中正高职称110人、副高职称23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8人。二、院系专业1、攀枝花学院: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下设20个教学单位,开设有54个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理、工、文、法、经、管、医、艺、农9个学科门类。2、宜宾学院:截至2019年4月,学校现有19个二级学院,开办有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九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65个,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3、四川文理学院:据2020年7月四川文理学院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53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4、西昌学院:学校设置16个二级学院和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开设64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等九大学科门类。三、科研成果1、攀枝花学院:学校教师承担国家、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300多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490项,市厅级559项,社会科学类456项,自然科学类848项。2、宜宾学院:宜宾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11项;省部级项目69项、市厅级项目314项。3、四川文理学院:承担达州市政府各类课题100余项,在中国国内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老区建设研究论文130余篇。4、西昌学院: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43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凉山州科技进步奖61项,凉山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10项。扩展资料攀枝花学院办学理念:切实抓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切实抓好文明习惯、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抓好纪律和民主法制教育,切实抓好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了德育内容系统化、德育活动系列化、德育考评制度化,强化了人格的感召力,师表的说服力、形象的吸引力,使德育工作出现了“人人都是德育形象,事事都是德育资源,处处都是德育阵地”的良好局面。学校通过实施养成教育工程,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引导他们加强个人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的文明素质整体提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攀枝花学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宜宾学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文理学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昌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管理怎么样?

堕落者
魔球
我是这个专业大三的,第一届本科,怎么说呢,我刚开始学这个专业的时候觉得这些理论的东西太没用了,但是后来我越来越发现其实这还是一门很有意思的专业,只是关键在于你要有兴趣能够投入。这专业是很好找工作的,但通常工资不高,也可以选择考研,这个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都还很少。师资也还行,关键在于你要努力哦。 这个专业是个比较新的专业在国内,目前还一般但会越来越好的。

四川文理学院可以考哪些院校的研究生啊?

班纳路
刻苦学习考任何学校的研究生都有希望,很多二本学院学生考上研究生的,前提是要珍惜学习机会,勤奋努力。祝你好运!

请问在四川达州的什么地方参加研究生考试?是在四川文理学院吗?如果是在哪个校区?谢谢!

一曲
理义
文理学院可以考

我不知道四川文理学院怎么样,好像很多人都说不是很好

银魂
自觉自愿
所有的学校都不是完美的,只允许自己说它的不好,不想别人贬低它。随遇而安吧,其实呆久了还是没有那么糟

四川省有哪些省属高校?

连珠
技兼于事
四川省省属高校有: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乐山师范学院。一、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简称成都理工,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学校已发展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二、西华大学西华大学简称“西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多学科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入选高校、教育部易班全国共建示范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具有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三、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四、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简称“川农大”,实行省部共建,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千人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五、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973计划”承担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创始成员,入选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百度百科—成都理工大学百度百科—西华大学百度百科—西南科技大学百度百科—四川农业大学百度百科—成都中医药大学

国内数字媒体相关硕士点情况

天当
毋必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门新兴专业,教育部官方2009年进行的学科评估中没有该专业。民间机构的排名,根据它们所能掌握的信息,恐怕也难以给出确切排名。 数字媒体技术是培养兼具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的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比,略注重技术素质的培养。从专业特性看,本专业实力强的高校,也就是计算机及媒体方面都比较有实力的高校。 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是开设数字媒体艺术最早的高校,浙江大学是开设数字媒体技术最早的高校。一个偏艺术方向,一个偏技术方向,这两个是国内最好的。 目前,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院校及开设时间(一般来说,作为新兴专业,开设较早的就是办学比较成熟的): 2000年本科新增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四年 文学 (数字媒体艺术全国首家) 03年--04年本科新增专业 浙江大学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数字媒体技术全国首家) 05年本科新增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学位授予门类由工学调整为文学 南京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中山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大连轻工业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理学 南京邮电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浙江传媒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福州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06年本科新增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东华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江南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厦门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湖南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北方工业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延边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浙江科技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浙江财经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江西理工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南昌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理学 山东师范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山东经济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青岛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影视工程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湖南工业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汕头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广东工业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07年本科新增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北京林业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河海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山东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华中科技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北京工业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或文学 学位授予门类由工学调整为工学或文学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常熟理工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徐州师范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南京艺术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浙江工业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浙江理工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浙江传媒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赣南师范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聊城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山东工商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湖北师范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广东工业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绵阳师范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西北师范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08年本科新增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石家庄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上海建桥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上海音乐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浙江师范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曲阜师范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平顶山工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南华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华南师范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由原摄影专业调整 广西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广西工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成都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云南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西安理工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渭南师范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新疆师范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09年本科新增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由原数字媒体艺术(工学)专业调整 北京语言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北京服装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北京印刷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宁波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上海师范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四川师范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西安邮电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西北民族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福建师范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山东科技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西北民族大学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贵州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湖北工业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呼伦贝尔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苏州科技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工学 浙江林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山东经济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邵阳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湖南科技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080623W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文学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黄冈师范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琼州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宜宾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四川文理学院 080628S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2010年,东北大学新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攻的是动漫设计。

成都大学在四川的排名

邢邵
三月不庭
学校印象虽不是名牌大学,却更贴近社会现实。度过了紧张,充实的校园生活。进大一就开始去参加去企业实习,更早的融入,了解中国的实际社会现状。进人社会后,放弃了去国企安稳日子,选择私企打拼,而后自主创业,都是在母校养成的习惯,”逼上梁山”专业评价算是西南地区较早的市场营销专业,也深人企业管理,实习,了解了中国的实际企业市场竞争状态,及应对方法,是你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毛主席仅是北大的一个图书管理员,那么多北大,黄埔军校等名校毕业生,并出国留洋,但最后在长征中红军生死存亡时力挽狂澜,以弱胜强,改变中国命运的却是他。因为他比那些名校毕业生更懂中国的国情和人民的疾苦我觉得我们学校潜力是大大的,我们学校最近新建了很多楼,基本把旧的楼全部翻新了,地面铺装也换了些,重点是新建了图书馆,比以前的图书馆真的豪华很多,越来越有学习的氛围了。专业评价电子信息工程感觉这个专业的女生好少啊,当然作为女生的我,在我们专业里就成了珍稀动物,希望多点小姐姐来我们专业啊。我们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非常不错。而且我们学校的寝室分为四人间和六人间,四人间是上床下桌,六人间是上下铺和上床下桌。我们学校所有的寝室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空调。宿舍条件可以说是比较不错的了。专业评价这个专业可能有很多人不清楚,其实这个专业是指人们在空闲时间通过休闲体育来增加身心健康的一种体育活动,一般都是在学校或者是健身馆,体育局这些地方进行工作,不算太好。成都大学是一所综合型大学,重在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积极进取思想,我认为她致力于把我们培养成为革命的一匹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专业评价本专业着重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多方面全方位发展,在本专业方面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又不局限于本专业,其他相关领域和均有一定了解和接触。同学们善于独立思考又能很快适应相关工作一、成都大学最新排名1、历年成都大学排名【校友会版】在校友会版中,2019成都大学全国排名第401,相较于2018年的441名,排名上升了40位。年度 全国排名 省内排名 总分2019 401 15 60.082018 441 16 60.482017 443 16 60.392016 518 22 60.462015 560 22 60.422014 441 15 61.372013 546 23 60.022、历年成都大学排名【最好大学版】在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2019成都大学全国排名第450名,相较于2018年的450名,排名不变。年份 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所在地2019 450 成都大学 四川2018 450 成都大学 四川2017 445 成都大学 四川3、成都大学在四川省排名【校友会版】2019成都大学在四川省内排名第15名,排在成都大学前后的分别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西南医科大学。2018-2019四川省大学排名名次 学校名称 全国排名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1 四川大学 14 7星级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 电子科技大学 37 6星级 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3 西南交通大学 41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4 西南财经大学 100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特色)5 四川农业大学 128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6 成都理工大学 157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7 四川师范大学 182 3星级 区域一流大学8 西南石油大学 210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9 成都中医药大学 213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10 西南民族大学 220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11 西南科技大学 248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12 西华大学 329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13 西华师范大学 333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14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350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15 成都大学 401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16 西南医科大学 427 3星级 区域一流大学17 四川轻化工大学 437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18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492 3星级 区域一流大学19 乐山师范学院 498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20 成都工业学院 513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21 宜宾学院 523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22 川北医学院 533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23 成都医学院 541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24 内江师范学院 557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25 攀枝花学院 604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26 绵阳师范学院 613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27 成都师范学院 651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28 西昌学院 669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28 四川文理学院 669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30 四川旅游学院 689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31 四川民族学院 693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32 阿坝师范学院 713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四川音乐学院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成都体育学院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四川警察学院 3星级 区域一流大学二、成都大学简介成都大学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建校40年来,学校扎根成都、立足四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紧随国家及区域特别是成都重大发展战略,锐意改革,快速发展。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成大校训,“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成大校风,“学会学习、读懂生活”的成大学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审美、创新三位一体”的大学文化,围绕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办学定位,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大发展战略,着力“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区域应用”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十五余万各类人才。区位条件 学校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中国高等教育“西三角”新布局链接点,发展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学校占地面积2946亩,毗邻3万亩青龙湖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地铁4号线设成都大学站,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76.5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20余万册。直属三甲综合附属医院1所,附属幼儿园1所,体育场馆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正在建设4.5万平方米的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附属小学以及近20万平米的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新园区和新华三IT学院。学科专业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进步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目前设立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59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类别)9个,二级学科(领域)24个,建有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师资队伍 学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持续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持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82人,副高职称430人,博士408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专家10余人。有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3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四川省“”专家8人。荣誉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5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新西兰院士(皇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长江学者3人,特聘国家千人专家、百人计划专家、博导/教授30余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30余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70余人。人才培养 学校围绕适应在新技术环绕下成长起来的21世纪学习者需求,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加大教学改革,建设更加开放灵活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不断推动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和支撑学生朝着广泛、深入、艰巨的学习目标迈进。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1930人,在校研究生近900人,留学生近600人。学校生源质量不断提升,11个专业在四川省本科一批次招生。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教育专业认证,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8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1项;有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应用型示范专业25个,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0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教学团队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75项。近两届获得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661项,省级1072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以上,连续获评“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科学研究 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持续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目前建有省部级科技平台11个。自2012年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重大专项10项,其他国家级项目143项,省部级项目357项。2016—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三年立项20项,排名在川高校前十;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10项,排名在川高校第六。2017—2018连续两年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92项,其中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5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SCI 804篇,CSSCI 467篇,获得专利授权684项。学校川抗所主办的《中国抗生素杂志》在全国药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前十位。王清远教授于2014、2015、2016、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自然出版集团2018年初公布的国际自然指数排名中,学校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187位,在川高校第六位。建立了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工作站,发展以基因检测为支撑的个体化诊疗新技术。2016年以来,5名博士后进入学校博士后实践基地,获得3项国家博士后基金支持。国际交流与地方服务 学校以国际水准、世界眼光谋划发展,全面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全力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不断提升与区域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目前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积极推广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是省内第二所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近五年,累计在校留学生1300余人,生源国近4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及校际交流项目学生人数2000余人。学校与国(境)外30余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近五年,来校工作或讲学的外籍专家超过300人。通过学校与外方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促成了成都市与泰国清迈府和新西兰哈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2016年,学校被推选为“成都市国际友城高校联盟”秘书长单位。学校聘请了泰王国诗琳通公主为名誉教授;2017年,“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2018年,特聘外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