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数学研究与评论官网是什么?

深渊
长少无序
如果不确定的话,可以直接去中国科学院的官网找对应的学科,数学是常见的自然学科。

数学研究通讯与数学研究与评论哪个好

曼荼罗
其实都差不多,但若真让我选较好的,我想前者应该不错。

《数学研究与应用》(英文版)是不是核心期刊或者统计源期刊

小鸠
摩门经
因该是,因为很多人都这样说

《数学学习与研究》杂志怎么样?

爱有味
容闳
杂志不错。肯定是数学方面的文章。我们这边评职称管用。你可以把文章发到cn7kan@vip.sina.com这个邮箱。我一直是投稿在这个邮箱的1当然是与数学有关的论文之类的文章2关于评职称,你可以试试,各个学校标准不同吧。3按照杂志所给的联系方式投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谁知道专门介绍最新数学前沿的杂志或报刊

秋意浓
采葛
《亚洲数学期刊》O1数学类核心期刊表序号 刊 名 出版地 主 办 单 位 印刷版 光盘版 1 数学学报 北京 北京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 * 2 数学研究与评论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 * * 3 数学年刊.A辑 上海 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 * * 4 应用数学学报 北京 中国数学会 * * 5 计算数学 北京 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 * * 6 数学进展 北京 中国数学会 * * 7 数学杂志 武汉 湖北省数学学会等 * * 8 系统科学与数学 北京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 * 9 应用数学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 * * 10 应用概率统计 上海 中国数学会概率统计学会 * * 11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南京 南京大学数学系 * * 12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杭州 浙江大学 * * 13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北京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 * 14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 15 数学物理学报 武汉 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 * * 16 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 长沙 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系等 *17 运筹学学报 上海 中国运筹学会 * 18 工程数学学报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 * 19 系统工程 长沙 湖南省系统工程学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我国数学类的核心刊物有哪些?

不羁夜
郅都
我国数学类的核心刊物主要有:1、数学学报。2、数学研究与评论。3、数学年刊。4、应用数学学报。5、计算数学。 6、数学进展。 7、数学杂志。8、系统科学与数学。 9、应用数学。 10、应用概率统计。 11、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12、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13、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4、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5、数学物理学报。 16、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 17、运筹学学报。 18、工程数学学报。 19、系统工程。数学期刊数学专业刊物。它是传播、交流数学科学学术思想,并及时反映数学科学研究成果的有力工具。它的出现是数学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数学事业的发展。

请推荐数学报刊

佐纳德
太极
《数学通报》《高等数学研究》《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工程数学学报》 《工科数学》《海南数学学习》《湖南数学年刊》 《计算数学》《计算数学(英文)》《经济数学》《中学数学研究》 《中学数学月刊》《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中学生数学》《中学数学》 《中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初中版)》《中小学数学(小学版)》《中国数学文摘》 《中等数学》《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应用数学学报》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系统工程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数理天地(初中)》 《数理天地(高中)》《数理统计与管理》《数学大世界(小学生数学辅导版)》《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数学教学研究》《数学进展》《数学理论与应用》《中学数学研究》《数学年刊A辑》《数学年刊B辑(英文)》《数学通报》 《数学通讯》《数学学报》《数学学报(英文)》《数学学习(高等数学)》 《数学学习与研究》《数学研究与评论》《偏微分方程(英文)》《模糊系统与数学》《高等学校计算数学(英文版)》《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代数集刊(英文)》 《东北数学(英文)》《福建中学数学》......看这里http://www.lib.hstc.e.cn/zdkc/sxfx/jgzz/sxqk.htmhttp://www.zjtg.cn/tgtsg/option/tgty/article3/article1.htm

我国数学类的核心刊物有哪些?

小旻
类同
数 学 类 0 o8 p3 h" J0 K" k标题名称 并列题名 出版社 出版频率 标准刊号 编辑部地址 / q1 T/ |% z5 R- J. h% P9 `数学学报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所,1952 双月刊 CLC:O1 ISSN 0583-1431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数学所235室(100080)   & `' F# Y/ i1 w! w/ V+ g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技术科学   Science in China.A,(Mathematics,physics,astronomy,technological sciences)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月刊 CLC:N55 ISSN 1000-3126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100717)   " ?& [$ [9 Q, I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s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0  半月刊 CLC:N55 ISSN 0023-074X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100717)   # Y2 [9 L. P% _' e- D数学年刊-A辑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SeriesA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 双月刊 CLC:O1 ISSN 1000-8314 上海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内(200433)   . Y6 a3 R8 g. e% \- B0 Y4 O应用数学学报   Acta mathematica applicatae Sinica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季刊 CLC:O29   ISSN 0254-3079 北京市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100080)   8 b0 }6 b9 e* X( Q9 T4 G数学研究与评论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   大工数学科学研究所, 1981 季刊 CLC:O1   ISSN 1000-341X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116024)   ( G: Z8 t. L5 ], d% g计算数学   Mathematica numerica Sinica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季刊 CLC:O24   ISSN 0254-7791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100080)   $ l, C. y% J* \+ \0 ]数学进展   Advances in mathematics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5  双月刊 CLC:O1 ISSN 1000-0917 北京大学数学系(100871)   $ G- o5 }7 q+ r0 Z3 A控制理论与应用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4   双月刊 CLC:O23 ISSN 1000-8152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510641)   % ?6 _% C% }+ w: _8 ?4 h' N应用概率统计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季刊 CLC:O21 ISSN 1001-4268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数理统计系(200062)   . y5 p* n7 r0 {& D系统科学与数学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季刊 CLC:N94 ISSN 1000-0577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100080)   / z% N; C) T: u1 }) Y1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Applied mathematics :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1986 季刊 CLC:O29 ISSN 1000-4424 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310027)   . ]' G, v: t7 J4 U数学物理学报   Acta mathematica physica Sinica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季刊 CLC:O411 ISSN 1003-3998 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区(430071)   + E* T7 Y1 l6 S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Numerical mathematics: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南京: 该刊编辑部,1979   季刊 CLC:O24 ISSN 1000-081X 南京大学数学系(210008)   4 P7 B: X; W6 X2 X3 t2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Journal on numerical methods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季刊 CLC:O24 ISSN 1000-3266 北京市中关村2719信箱计算数学与工程计算研究所(100080)   1 r: r/ X# l8 a2 u9 c北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5  双月刊 CLC:N55 ISSN 0479-8023 北京市北京大学德斋205号(100871)   : h8 |) N0 \; C) i8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Jilinensis .   长春:该刊编辑部,1958   季刊 CLC:N55 ISSN 0529-0279 长春市解放大路77号(130023)   }* B7 S3 t" p" A- R# G运筹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半年刊 CLC:O22 ISSN 1001-6120 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20号(20180)   5 R) w; H, @* l' J- @中国科大学报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合肥:该刊编辑部,1965   季刊 CLC:N55 ISSN 0253-2778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230026)   $ o3 j# k1 r- u5 r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5 双月刊 CLC:N55 ISSN 0427-7104 上海邯郸路220号(200433)  

如何评数学课?

义存
一、看课堂教学设计:1、看课的开头、过渡和小结: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开头以后要不失时机地点出课题,不能举的例子太多,而失去点题的最好时机,一节课的带头语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不可以过多地夺去重点研究内容的时间。2、引出一节课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先谈和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生产生活实际例子,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一章或一大节内容的开始课,较多地应用于新课的教学。也可以先复习学生学过的、和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关系极为密切的知识和方法,主要目的是为新的研究内容的进行铺平道路,这种方法一般也是较多地用于新课的教学。还可以通过解决一道题引出本节课内容,这一道题一般有很大的变式空间,能联系许多知识和思想方法,这种引课的方法一般用于习题课的教学。3、各部分的教学之间要有恰当的过渡语言,达到巧妙地由一个问题的研究过渡的另一个问题的研究。让整堂课的内容浑然一体,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感到课堂内容丰富,但又没有一个多余的研究内容,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研究是人们很自然的想法。4、一节课的结尾小节也非常重要,好的结尾小节可以让学生抓住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可以让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头脑中历历在目,好的结尾可以让学生意犹未尽,可以让学生对下一节课的研究充满了期待。二、看课堂中教学内容的设计:1、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是否由特殊到一般,是否从具体到抽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2、看一节课是否具有现实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恰当地创设于学生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内有密切联系的应用型数学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就在自己身边。3、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问题意识,一节课最好形成一条问题系列,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要创设条件开放、方法开放、结论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带领学生挖掘出题目和问题中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将题目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出来。4、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引导学生变换问题的观察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多引导学生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存在这个结论,条件和结论有什么联系,怎样得到这个结论。5、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冲突性。6、看一节课可以挖掘出思想教育内容之处是否得到了体现,是否能够寓思想教育于数学教学活动之中。三、看一节课中各内容、各问题间的联系:1、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由开头到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再到结尾要有密切的联系,要有自然的过渡。就是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各问题之间也应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是条件由具体到抽象一点,得到另一个问题,也可以是结论变条件、条件变结论得到新问题,还可以是条件和结论联系其它单元知识和方法推出更加深入的问题。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内的练习应该是巩固例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最好也是例题从不同角度的变式,而不是例题的简单翻版。四、看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上的师生关系:1、看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看课堂上师生互动情况,看教师是否恰当地提出问题,看学生是否主动提出问题,看学生是否有理有据地提出对问题的解决方案。2、数学教师上课可以概括为三类方式,反映出三种不同的师生关系。第一类,教师给学生讲解,展示数学思维过程,但不许学生随意插话,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想法在课后和老师交流。这种课的优势是教学进程可能快一些,在目前高中数学内容过多的情况下,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考虑到教学进度问题经常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的严重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压制了主体,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的实际的教学效率并不高,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的掌握并不深刻,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也只是教师的翻版,这样加工出的学生没有什么创新意识。第二类:教师设计好教学方案,将教学讲义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先做。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随时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地运用预设的教学方案。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研究数学问题,总结思维方法,再用得到的方法解决各类问题,包括相关的变式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真理面前师生平等。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既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了自己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已不再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怎样思考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关心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学生的收获,所以这样的教学是实事求是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是一种既有纪律又有民主和自由的教学。第三类: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座位在一起,学生不是面向黑板坐而是各小组围着桌子周围坐。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大家一起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尽量少说话。这样的课堂可能是很多专家最为提倡和欣赏的。这种课表面看来课堂上很热闹,符合当前的形式。但是其的缺点也很多:首先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甚至一节课下来课堂上的方法和基本观点也不十分明确。其次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反应稍微慢一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没有收获,收获颇丰的往往始终是那一部分学生,课堂上的关键之处没有教师的参与是不能很好完成的,其结果所谓的面向全体学生、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就是说这种课形式化过重,缺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五、看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1、看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否准确,是否简捷明了,是否得当。特别是对于数学问题的描述要准确无误,不能让人看出漏洞,不能产生歧义。2、看课堂上教师语言是否抑扬顿挫,是否生动形象,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具有幽默感,是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完成数学的学习。3、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是否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否能够结合数学式、结合几何图形描述出数学的美。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多一些生产和生活经验,了解其它学科的一些常识,就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六、看课堂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表情看出学生的心理,看出学生是否愉悦,看出学生对本节知识和方法掌握的大致情况。一节有价值的数学课会让学生收益颇丰。从课堂练习和学生回答问题和主动发言的情况看学生对本节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主动发言,学生会答问题准确无误,绝大多数同学较顺利地进行课堂练习,说明课堂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