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考研数学考试大纲修订对考生有何影响?

鸡鸣
黄头发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讲,很多人在大三阶段就要准备考研 ,我自己也是一个准备考研的学生,在当时因为高考的失利,导致没能考好,所以 在上大一的时候就决定考研,现在正在复习阶段,考研的复习的时候是有一套大纲的,不过2021年的考研数学大纲改了,让一众考生泪崩,这次数学大纲的改动究竟对21届考研有什么样的影响。2021的考研数学大纲改完之后,其实做了很多调整,他把高数部分增加了。却削弱了削减了线代,这让很多人比较反感,因为教高数来讲,现在是比较好学的,把高数的比重增加了,就意味着你必须要花很多时间学习高数。高数学习是有一定深度的,对于一些数学基础本来就不好的人修改21年的考研大纲对他们影响很大。现在距离2021年考研大概还有三个多月,在这三个多月突然改考研大纲对很多人是一部分是不适应的,因为在没改考研大纲之前。很多人都是按照上一次的大纲复习改了考研大纲,他们就要重新制定复习的内容。这无疑是增加了工作量。除了增加学习工作量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增加了心理压力,因为考研是很重要的。他和高考是差不多的,高考决定你是否能够上大学,而考研决定你是否能够上一个好的研究生。一个好的研究生可以让你在未来很轻松的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去考研究生,每年考研的人数在逐年递增,而压力也越来越大。希望2021年的考生能够顶住压力,因为顶住压力了,上岸呢就可能是你,如果你顶不住压力,你以前所有的努力基本等于白费。就像大学里的考试。59分和60分就差了一分,但是60分就是及格,59分就是不及格。你无论有多么努力,你无论复习了什么样,但是你没有过国家线,你就是考不上。

2020考研大纲有何变动,简单回答

迷途狗
鳄鱼巷
数学:不变。不变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可以按照正常的规划继续复习。英语:英语既没有大家认为的增加听力内容,但是单词有增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部分国家(地区)名称及相关信息第二、大洲名和大洋名第三、词汇表:加入email一词第四、常见后缀:socialist 改为social总体来说,今年英语并没有重大变化。英语新大纲加入听力或者题型有变化的传言均被事实打破,大家放心备考 。政治:横向比较数学、英语,政治变动一定是最大的,近60处内容发生变动的,其中属毛中特变动较大。纵向比较历年大纲,政治变动不是最大的(实质性变动只有十几处而已,其他的只是表述变化,内容无实质变化),详细变动表这里发不了,只能简单统计一下马原主要变动1处1. 关于马克思主义特性毛中特变动较大17处1.关于政治与市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2.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的最新表述3.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六个原则5.关于全面开放的评价6.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描述近代史纲要变动3处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新表述思修变化26处1.对于人生矛盾的具体描述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3.关于劳动是道德起源首要前提的具体描述4.正确的劳动观5.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6.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当代变动11处暂时不用关注,等待最新的时政内容再进行学习。2020考研大纲数学、英语、政治的变动内容就是这么多,其他专业科目也有一定的变化,但整体都不大,比如说教育学大纲没有什么变化、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仅仅删除了《中药学》活血化瘀药中穿山甲这一味中药,这些同学们可以在网络中随便一搜就可以查到。很多同学在大纲出来后急急忙忙的购买大纲书籍,一度卖断货了。哎,只能说这些同学又掉坑了。不仅我自己觉得,我转头问问旁边几位已经上岸的实习生,有考407的,也有考420分的,但他们都没有看过相关的课程,更没有看过大纲全文。大家去看看网上的经验贴,问问身边考上的学长学姐,估计也没人说自己是因为研究大纲考上的,或者因为这个多考了多少分吧。所以希望今年备考的同学能够尽早明白这个道理(考研教辅这个市场非常成熟了,大家完全可以借力捡漏,不需要自己做)。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1考研大纲在哪下载?

心迹
既雕既琢
2021考研大纲,全称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大纲,具体分为两类:即公共课考试大纲和专业课考试大纲。点击查看2021考研大纲汇总版,把握考情变化,关注核心考点,掌握出题重难点~1.公共课考试大纲包括:考研政治、考研英语、考研数学考试大纲,每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2.专业课考试大纲概括说来分为三类,即教育部统一公布、各招生院校公布以及不公布三种类型。由教育部统一公布的一般为考研统考专业课大纲,时间一般在9月,与公共课考试大纲的公布时间一致;由各大招生院校公布的,时间一般集中于6月至9月,具体依据各高校而定;还有部分高校每年并不向考生公开公布专业课考试大纲。

2021考研该怎么准备?大约什么时间段开始合适

田仲
其神无隙
考研复习备考时间1年零三个月是最完美的,初试前的1年,初试后复试备考的3个月。大家也许会有疑问,为什么网络上有几个月就成功上岸的呢?而且每一个人说的复习时间都不一样呢?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个体差异问题,那些短期复习就成功上岸的,除了平常的功底好,天赋好外,还有运气的成分。还有一部分考生是属于在职考研,平常工作就很忙,更本没有足够的复习时间,这不是不需要一年复习时间,而是条件不允许。大家可以分析一下,要想将初试的几门课全部学完,要背知识点,要刷题,还有看文都网校的视频课程,还要搜集资料信息等。平均下来,时间真的不够用,这也是2020考研考生普遍后期记不住知识点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你想想,网上只用几个月突击学习就上岸的信息多么的误人子弟啊。太假了。也许有,可不是多数人能复制的,1年零3个月均摊复习时间后,大家学习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复习计划,积累知识就可以了。按照考研的一般规律,大家应该首选的是专业,这是你未来职业规划的基础,院校选择是结合你的能力,作为锦上添花之用。专业尽量靠近你本科所学专业,这在考研复习中会节省很多理解时间,网上不少学长学姐们吃亏最多的就是跨专业考研,这个坑,很多研友都认为自己可以跳过去,结果呢?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功。专业的门槛不是那么容易过的,你想用短短的几个月去攻克一个新领域,何其难啊!就算你蒙过了初试,复试你怎么过?复试考核的重点就是专业。跨专业成本太高,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大毅力者,切记入此道。这里说句题外话:考本校研究生和跨考院校的选择,这个要看你的考研动机和实力,考本校天时地利人和,考外校两眼一抹黑,如果必须跨考院校,那么就要有心理准备。如果只是为了考上研究生,那么考本校是最容易的事情了,近水楼台先得月。扩展资料:复习时间段:1月到3月(准备期):在这个阶段,想必你已经确定考研了,考研的动机已经确立,那么,你首要确认一下,自己的专业是什么,然后根据专业去确立要报考的院校,1个主要院校,3个后备院校(调剂用)。有关院校的选择,你需要考虑几个因素,你的实力、院校专业领域知名度和实力排名情况、院校的地理位置(复试和就业考虑)、院校的报考难度(报录比分析)。院校确定后,搜集该院校的专业考试历年真题,参考书目、复试考试资料、导师资料等。下一步,搜集最新的考研大纲,近十年的历年真题、制定各个科目笔记的规划(真题错题笔记、科目思维导图框架笔记、知识点案例笔记、历年常考题型笔记等)。如果你不知道具体流程,也可以去看看文都网校的全程班的课程,里面有详细的规划和各个阶段的复习要点。4月到6月(基础阶段):4月份正式2020考生复试调剂的时间段,这个时候最容易搜集复试报录比(后期复试用),有条件的整理一份出来做参考。复习要求是,根据考研大纲梳理一下各个科目的知识框架,标出级别(如大纲里的,了解、会、熟悉、掌握等)根据重要程度调整复习方向和复习程度。近十年真题做第一遍。整理常考题型笔记、易错真题笔记。英语开始词汇积累、政治要开始搭建框架,细分知识点,开始准备记忆(网上大多数说政治要放到最后复习,这要看你的能力,如果背诵不擅长,那么就要提前开始去记忆了,多地记不住。可以拆分成若干小分支去背,如果拖到最后,你再复习政治,那么最后几个月你的复习量会很大,如英语、专业课都是要背的,2020考研的研友应该深有体会,最后一个月记不住任何东西,这就是任务量过重导致的压力过大引起的)。6月到9月(强化阶段):历年真题要开始做第二遍了,这一遍相信你已经摸到做题的门槛了,但是对于出题人的思路还是很模糊,只是感觉到大体的复习重点范围。并且跟着辅导老师做题的时候成功率不太高,自己单独做题的时候也是错题连篇。信心很受打击吧。这是每年每一届考生都要经历的,这说明你对知识点,概念、公式没有理解透彻,光顾着刷题了。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做一个知识点案例笔记,笔记将考点记录在最上部,下面罗列出现过这个知识点的真题,通过这个笔记本,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出题思路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你会惊讶地说"还能这么考?"。另外,还能让你在以后参加初试的时候,遇到难题的时候,你不会懵,你会通过分解,立马就能看出这个题要考什么,因而直接套公式就能推导出来。

2021考研已定,都有哪些具体细节?

冰美人
灰色人
1.明年起,全面推进分类考试改革试点《规定》明确,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命题工作规范管理,积极深化分类考试改革。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2.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规定》强调,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3.7个专业学位不再统一划线《规定》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4.线上开展招生咨询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招生政策,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研招网”上开展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周活动,届时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在线回答考生提问。5.2021考研日程表预报名时间:9月24日——9月27日打印准考证时间:12月19日——12月28日初试时间:12月26日——12月27日6.调剂规定里面有一句话,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英语调入专业统一命题科目相同。我们都知道大部分专业学硕是可以调剂专硕,但是专硕和学生的统一命题科目肯定不相同,按照今年的措施来看,以后学硕不能再调剂专硕了吗?7.经济类学硕和专硕改革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学硕和专硕的试点改革,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今年很多院校不管是改革也好,考试科目调整,参考书的变动,都很频繁,这些信息基本都会在院校官网或者院校其他官方平台公布,所以闲余休息时间,一定要多关注院校动态,以免错过重要的信息,导致自己的复习白费 。

2021考研可以看2020考研数学网课吗?

擅生是非
技也
如果可以还是看最新的,毕竟考研大纲会有一些变动的地方,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打基础,那可以看

如何应对考研新大纲?

蹇裳攫步
孰能脱焉
第一,稳定个人备考情绪 按部就班完成学习任务每一年的教育部都会在九月初发布的考研大纲,包括政治,英语,数学和全国统考的科目的大纲,很多同学们会很兴奋和迷茫。兴奋在于一个新的时间节点的到来,迷茫在我们这时候应该做什么。其实每年的大纲发布时,大家不用非常焦虑的想知道大纲内容,对于政治和英语来说,大纲每年的更新变化非常小,而且在考研试卷上的体现也非常微小或者让大家察觉不到。而需要重点关注的则是政治和全国统考专业课方向的大纲,这些科目的大纲,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这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地方。在大纲的变化之处,是今年考研的重点之所在。但是大家不必急于一时,每年中公考研在大纲发布后,都会有大纲的解析课程,帮助大家梳理考点和变化之处。让大家了解今年的核心重点考点。所以说,虽然大纲发布了,但是,各位同学,心态平稳,继续自己的复习计划就可以,抽时间关注一下我们的解析课程,就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啦!第二,梳理暑期备考知识点 每周安排试题模考环节在暑期阶段,各位同学应该完成的是,政治核心知识考点的全盘梳理,英语各个题型的解题技巧,数学核心知识点的学习和练习,专业课内容的全盘整合。暑期的目的在于强化各位同学对于核心考点的认识,理解。就英语而言,到了我们提高阶段,则是对于暑期学习的各种解题方法的综合应用和提高。在这一阶段,从九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份中旬,我们考研英语的复习核心在于三个字——刷试题。在这一期间,各位同学需要把近十年的试题(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刷三遍。刷试题的核心不在于一遍又一遍的做试题,而是要在做题中加深对于试题解题思路的掌握,再次巩固自己的词汇和语法基础,以及提升对于试题文章的特征理解。这三遍试题是这样刷出来的:第一遍,按照考试规定时间刷试题,集中在下午两点到五点间刷题,每个十分的题目,给自己十八分钟时间做题,期间,不能查手机,笔记和参考资料,给自己一个模拟的机会。然后时间到了停笔不写。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大家的时间意识和应考能力。我们英语科目下午两点到五点开考,模拟的时间也在这个时间段,让大脑对于特定时间段对于特定学科有敏感度。而规定时间是为了提升时间管理能力,避免大家在真正考试中答不完卷。第二遍,不再是做题,而是精读文章,从单词,短语到句子篇章,行文结构,从微观到宏观,一一搞懂弄透,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搞定材料,深刻理解文章。这一遍的做题,对于刚开始可能要花一天到两天的时间才能精读完一篇,但是后期,随着大家能力的提升,则会越来越快,因为大家的基本功(词汇和语法)在精读中在无形的提升,后期精读的目的是了解文章行文结构和篇章理解上。第三遍,再次做题,这个时候,大家基本已经能准确知道答案,而做题的目的不是记忆答案,而是要深度理解,这个题目考察什么方向的内容,自己如何做对题的,正确选项是如何和原文对应的;错误选项是错误在哪里,类型是什么。如此做完三遍题,相信大家在完型,阅读,新题型和翻译中,定能无往而不利。此外,对于写作而言,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一个字“写”,前期我们主要集中在写对句子,这一阶段大家要了解写作的思路和模板,在具体试题的写作中,深化对于模板的运用,建议大家从九月份开始,每周写一套作文(大作文+小作文)。  研大纲是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独家出版的,规定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形势、考试要求、试卷结构等权威政策指导性考研用书。  考研大纲既是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命题唯一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考研大纲有哪些?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各科考试大纲,具体分为两类,即公共课考试大纲和专业课考试大纲。  (1)公共课的考试大纲是:考研政治、考研英语、考研数学考试大纲,每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  (2)专业课考试大纲,概括分为三类:教育部统一公布,各大高校及学院公布以及不公布的三种类型。  各个高校及学院公布的考研大纲为自主命题专业课大纲,由于各大高校自主决定公开公布与否及公布时间,所以就存在专业课考试大纲有些院校公布,还有些院校不公布的情况。  考研大纲有多重要?  考研大纲是考研真题命题的唯一依据,重要性可想而知!每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命题人都是依据最新大纲进行试题编写的,考研大纲的特点就是: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里面的内容不会弄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迷惑大家。有了考研大纲划定的知识范围和规定的题型分类,才会让大家们在复习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大纲发布前,我们会根据过来人的经验或历年真题从而确定复习的重点。  但每年的大纲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公共课中政治及自主命题专业课考试大纲,这些变化直接会影响到你的备考全面性,方向是否存在偏差,所以我们在重视大纲的前提下,更应当关注今年的考研大纲,调整复习计划,复习方向。  如何高效利用考研大纲?  前面已经讲了考研大纲的重要性。但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大纲不是读一遍,做对比那么简单,我们要做到从字眼中获取出题人透露出的考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第一阶段:了解  对于概念、理论、公式,要知道它是怎么样的概念和公式,理论就够了,不需要对它进行更多的讨论。  (2)第二阶段:理解  这个阶段我们不仅仅要知道这个概念,而且要知道它的来龙去脉,这个概念为什么要提出来,从哪方面提出来的,对这个概念提出之后要解决什么。  (3)第三阶段:掌握  是所以要求中级别最高的,要对于概念和公式、定理应该不但知道将来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且在出现不同题型考察这个知识点时要会灵活的运用,达到熟练解决问题的程度。  (4)第四阶段:会用  在完成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后,我们需要把知识落实到练习中,推荐在真题中检测自己的复习状况,找出自己知识的弱点,进行二次复习,这样反复下去,让自己的复习更加扎实,自然能得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教育部考试中心2021考研大纲发布之前,小伙伴们可以按照之前的复习规划以及往年的复习重点进行下去,自主命题专业课的大纲变化也不要忽视!重点看自己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面是否有了变化,不要做无用功!

考研数学怎么学啊,每天花多长时间啊,怎么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

末在于下
鬼魅灯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安排四步走:1、从八月份开始到九月份结束,需要把课本内容刷一遍,先高数然后线代,最后概率,并把课后习题都写一遍。完成这些,第一轮复习就算初步完成.2、从九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份结束,一共两个月的时间,要以复习全书为主,配合着做660题和分阶同步训练,把复习全书刷完一遍,把660题和分阶训练做完。完成这些,第二轮复习就结束了。顺便一提的是,在做题目的时候要把自己做错的地方标记出来,并且反思为何做错。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把自己的错题总结一下。还有就是需要把那些认为重要的公式或者没记牢的公式整理起来,抄在一个笔记本上,方便最后几天的复习。3、从十一月份开始到十二月中旬,是不断查缺补漏的时间。模拟卷和真题卷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来熟悉考试题型的安排,另一方面要自己学会控制答题时间。应先做真题卷,把最近十年真题刷完,然后做张宇最后四套卷,张宇最后四套卷难度很大,可能会打击自信心。但是做完张宇,在考试时心态会更稳定些,因为考研试题再难也不会难过张宇四套卷。这是第三轮复习。4、最后一周时间,需要记牢公式,把错题,没有掌握的题目拿出来反复做。完成上述的复习计划,考研数学问题就不大了。

怎么样合理安排考研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跟我来
大病人
安排考研复习计划可以按习惯分配、按学习进度分配、交叉分配、按复习进度分配,具体介绍如下:1、按习惯分配,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记忆。2、按学习进度分配,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安排学习,把复习时间向比较欠缺的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3、交叉分配,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4、按复习进度,复习要讲求效率,暑假结束前,数学复习全书一般要看完,真题大概就9月份开始做。要是之后还有时间,真题也研究透了,可以适当做一些模拟题,但还是以真题为主。注意事项:1、最后的复习要有一种回归,做题不一定多,但一定要“精”。同时根据复习中暴露的问题查漏补缺,在教材等复习资料对应处明确薄弱环节,避免“短腿项目”拉分。对考纲中所列考点逐个检查,扫除盲区,做到万无一失。2、要熟悉自己的生物节律和情绪周期,合理安排考研时间计划,避免无端情绪的不良影响,保证最佳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