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怎么查找各个大学研究生官方指定参考书啊!?

双教子
石蒜
公布招生专业目录时,在同样的网站会同时公布参考书目。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倾向于不再提供往年试卷参考书考纲,减少不公平因素,同时更加全面考查能力,不过大部分内容还是和教育部教材相吻合的你是指考研的专业课参考书么?统考的肯定没啥说的自己学校出题的 我觉得没什么参考书而言找那个学校 那个专业的学生一问就明白了 他们的专业课是怎么考的要非说参考书 他们上专业课使得那本书~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的考试大纲

创可贴
鸿门艳
《文博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一、考试性质《文博综合》(代码348)是2011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文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文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博事业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和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文博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由于这四个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各招生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具体培养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内容(例如:只有考古学人才培养能力的单位可偏重在《考古学概论》方面出题,余类推)。三、考试内容(一)文物学概论 (二)博物馆学概论(三)考古学概论 (四)文物保护学概论四、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一)文物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2、理解文物学教学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3、能运用文物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文物领域的各类问题,以指导文物研究、文物工作和文物事业地发展、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二、考查内容1、文物学概述1)文物学的对象和任务文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产生于对文物的研究,反之,文物学科的建立又促进了文物研究的提高和发展。文物学的任务是揭示文物研究的规律,探讨文物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文物的实践工作。2)文物学的重点和聚集主要关注和了解文物学的萌芽、文物学的发展、文物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流派、代表性专家、主要学术着作、研究方法和系统理论。2、文物学研究的主要领域1)研究文物的价值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可以补史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各种活动,而且还反映了这些活动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产生的社会效果。2)研究文物的作用文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文物的史料作用和教育作用。文物的史料作用主要研究以下内容:证史作用 正史作用补史作用 史料作用文物的教育作用主要探讨以下内容:文物教育的特点 文物教育的场所文物教育的形式 文物的教育功能3)研究文物的分类分类是根据不同标准,对文物的同与异集合成类的过程。文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此外还包括4)研究器物与遗迹、5)研究文物鉴定、6)研究文物保护、7)研究文物管理、8)研究队伍建设、9)研究文物收藏、10)研究文物旅游等内容。文物分类有利于文物保管,有利于文物的宣传,有利于文物的研究。3、文物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文物学研究的理论辩证唯物论 历史唯物论文化进化论 定位论和系统论2)文物学研究的方法一般社会科学方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4、文物学的发展简史1)文物学的萌芽 2)文物学的产生3)文物学的发展5、文物的性质1)文物的定义 2)文物的内涵 3)文物的时限6、文物的定名1)文物的定名原则与方法文物定名的原则 文物定名的方法7、文物管理与保护1)文物管理的内容 2)文物保护管理措施 3)文物管理机构的设置 4)文物的管理文物管理原则与方式文物的法制管理 馆藏文物的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 文物调查与管理考古发掘的管理 私人收藏文物的管理文物出境的管理 文物市场的管理8、文物保护技术1)传统文物保护技术 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文物3)文物保护中的专门技术9、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1)制定保护规划 2)加强保护管理10、文物工作人员的管理11、文物保护的科研与文物保护科技的应用12、文物保护方针主要参考书李晓东:《中国文物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二)博物馆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博物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2、了解博物馆学的主要任务、博物馆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过程、原则和方法。3、能运用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现代博物馆理念来分析和解决博物馆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3、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二是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二)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1、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2、博物馆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目录学、管理学等等。3、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综合方法、历史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具体研究方法。(三)博物馆学简史了解外国博物馆学简史和中国博物馆学简史(四)博物馆功能与类型1、博物馆的概念: 文化部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2、博物馆的特征包括(1)、实物性,没有实物就不能成为博物馆;(2)、直观性,这是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博物馆特有的传播方式;(3)、广博性,万事万物都成为博物馆收藏对象,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广博。3、博物馆的功能有收藏、研究、教育。4、博物馆的类型可分为五大类:(1)、历史类;(2)、艺术类;(3)、科学类;(4)、综合类;(5)、其他类型(五)博物馆发展史了解外国博物馆发展史和中国博物馆发展史(六)当代博物馆了解当代中国博物馆和当代世界博物馆(七)博物馆藏品的搜集和鉴定1、所谓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2、博物馆藏品的搜集是博物馆根据其性质、特点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地不断补充文物或标本的基本业务工作。3、博物馆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末叶应包括定名和定级。其目的在于帮正藏品的科学性,为国家保护真实的科学文化财富。同时,也为博物馆藏品的科学管理、公开展出、研究利用,把好真伪这第一道“关口”,并提供藏品的价值、名称、时代、级别等鉴定成果。(七)博物馆藏品管理藏品管理的目的一是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丢失、损坏;二是方便研究和利用,使藏品的内涵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要求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九)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了解其概念、原理和意义。了解其工作步骤与方法(十)博物馆陈列与展览1、概念:“博物馆陈列(Display),是以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的科学组合,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供观众观览的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2、陈列和展览的区别:我国博物馆学主张,陈列也叫基本陈列,系指与本馆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的,有自己的独有展品和陈列体系的,内容比较固定并常年对外开放的陈列。而展览也叫专题展览,系指内容专一,小型多样,短期展出,可以经常更换的展览。3、陈列的基本原则:(1)与本馆性质和任务相适应,突出馆藏品特色、行业特性和区域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化含量;(2)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材料、工艺和表现手法,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3)展品应以原件为主,复原陈列应当保持历史原貌,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和辅助展品应予明示;(4)展厅内具有符合标准的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防止展品遭受自然损害的展出设施;(5)为公众提供文字说明和讲解服务;(6)陈列展览的对外宣传活动及时、准确,形式新颖。4、陈列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1)、总体研究与设计;(2)、内容研究与设计;(3)、艺术形式研究与设计;(4)、辅助展品和设备的设计与制作;(5)、陈列的现场安装与布置;(6)、陈列开放前现场的评估和开放准备;(7)、每个工作阶段的评估和展出后的总结。(十二)博物馆观众博物馆的每一项工作(陈列、讲座等),因主题、内容、艺术形式、活动方式、举办时间和所适合文化程度的局限,总是会对广泛观众中某一部分观众最合适,这一特定群体就是举办这项活动所面对的主要服务对象。在国际博物馆学界称之为陈列展览或某项活动的“目标观众群”。观众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有: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两种。所谓直接调查包括口头调查、直接观察、座谈会等形式;所谓间接调查主要是通过调查表、设观众留言簿等方式。所谓博物馆之友,是为支持、帮助和赞助博物馆而建立的热心公共事业的公众性团体。(十四)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藏品及其相关学科研究以及博物馆学研究(十五)博物馆经营管理了解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法规了解博物馆人事管理和博物馆经费管理(十六)数字博物馆了解其概念、功能、意义、要素、分类和特点。主要参考书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三)考古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目的。2、了解考古学的主要任务、田野工作的原则和方法。3、了解史前期和历史时期中国考古学文化的主要特征。4、能运用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田野发掘与实验室分析。二、考查内容一、考古学概述(一)考古学的对象和任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地下出土的物质遗存,需要从对这些物质文化的解读来了解古代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以重建和补充中国古代的历史。(二)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了解古物学、金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北欧三期论的诞生,从进化考古学向文化历史考古学的发展,当代考古学发展的新趋势。二、考古学基本概念考古学分支与种类对象时代分支如史前考古、历史考古等,方法分支如田野考古、科技考古、水下考古、航空考古、分子考古、实验考古等,专题分支如环境考古、人类体质考古、动植物考古、聚落考古、城市考古、农业考古、工业考古、陶瓷考古、建筑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公众考古等。(二)考古的年代学了解考古学各种断代方法,三期论、地层学、类型学、动物化石、树木年轮和纹泥等相对断代方法,以及碳14、钾氩法、古地磁、铀系法等绝对断代方法的基本原理(二)考古发掘了解考古发掘的规范与操作,水平和垂直发掘,探方和层位的控制,以及出土文物的采集、保存和记录。(三)遗址的类型了解考古发掘的遗址类型,旧石器时代的旷野遗址、洞穴遗址、石器制造场、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墓地、窖穴、灰坑、青铜时代的居址、庙宇、宫殿、贵族墓葬、村落和平民墓地,历史时期的城址和墓葬。(四)考古材料的整理了解考古材料的野外处理,分类,类型学方法、考古学文化的定义,(五)考古学的阐释文化历史年表,文化关系,传播迁移,文化生态,文化动力三、中国考古学知识(一)旧石器时代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文化,各时期重要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早、中晚期代表性文化。(二)新石器时代了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各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掌握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范围、地理分布,主要的文化特征如陶器、石器、玉器、经济形态、聚落分布和葬俗等。(三)青铜时代夏商周三代主要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主要文化的特点如陶器、铜器、玉器,主要城址和墓葬。(四)铁器时代了解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城址和重要墓葬特点,玉器、铁器、金银器,陶瓷考古,佛教考古,建筑考古等。四、技术、工具与其他文物(一) 石器技术与种类打制石器的技术和主要类型,旧石器技术的发展。磨制石器的发展和主要类型及功能,了解两种石器技术原料、加工、和分析研究的特点。(二)陶器技术及种类了解陶器加工的特点,技术的变迁,原料处理、形制特征、加工技术与用途的关系,手工、慢轮和快轮的区别与意义。(三)金属技术及种类铜器和铁器的生产、种类、用途。五、重建历史重建史前生计从环境、动物、植物、器物、人类骨骸(食谱分析)和工具来提炼人地关系的信息,了解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的转变。重建史前的社会从聚落形态来了解社会复杂化,人口规模、经济形态、聚落规模和等级、墓葬规模和等级、庙宇、城址和纪念性建筑的特点和发展。(三)探索古代人类的思想了解墓葬的安置、纪念性建筑、玉器、青铜器奢侈品的象征意义,随葬品和墓室壁画如何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宇宙观和生死观。六.发掘、保护与利用了解考古发掘是一种破坏,地下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人类活动和盗墓成为地下文化遗产保护严峻的挑战,建立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开展公众考古教育活动。主要参考书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四)文物保护学概论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博物馆环境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环境对于器物毁坏的影响。2、文物的现代科技断代的主要方法。3、文物材质和结构常用的现代分析方法。4、国际通用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原则。5、能运用文物保护学的基本知识和保护原则来分析和解决一些保护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一、博物馆环境学(一)博物馆环境学的任务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光照度、光源的紫外线比例和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等基本概念。相对湿度、光照度、光源的紫外线比例的测量仪器。(二)博物馆环境对于文物损坏的影响(三)对于保存各类文物推荐的环境参数二、文物仪器断代的主要方法及使用的要点。(一)如碳-14法的原理和应用(二)热释光法的原理和应用三、文物材质和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一)X荧光分析(XRF)的原理和应用(二)X衍射分析(XRD)的原理和应用四、国际通用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原则根据威尼斯宪章的精神,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原则为:不改变文物的原貌,保持其原真性,修复部分与未修复部分有明显区别。修复时,应该保留器物老化产物(如青铜的锈蚀产物),使之 “修旧如旧”。保护或修复的方法(或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可逆性。使用的保护或修复材料应经过多次试验才能投入实用。在没有合适方法,又非紧急必须时,可采用保守的环境控制方法。保护和修复过程要做好记录。在修复中,不允许任何臆造。如对于缺失部分,如没有足够的根据,就不能实行配补。五、基本知识运用。(一)相对湿度的计算一个密闭性较好的陈列柜的体积为2立方米,10℃时柜内含有11克水蒸气,试问其相对湿度为多少?由于错误地安装了照明系统等原因,致使柜内的温度升高至30℃,此时的相对湿度是多少?如在柜内同时展出金属和木质藏品,问哪一种藏品可能出现危险?请举例说明,这种危险可能的是哪种类型的?(二)溶液的配制已知乙醇的比重是0.7893,如何较简便和近似地地配制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苯并三氮唑的乙醇溶液1000毫升。(三)光照的控制为了保护纸质藏品,在博物馆光照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选择光源:尽可能选用无紫外线的文物灯,至少限制光源紫外线比例。2、控制光照度,使之小于50勒克司。3、使用热敏或声控制光源,只有在观众接近藏品时,部分光源才点亮。4、使用藏品和复制品轮流展出,以减少总的光照量。主要参考书周静 罗雁冰 康忠镕编:《文物保护学基础》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年。王蕙贞编着:《文物保护学》 文物出版社 2009年。

考研:怎么能查到学校专业的具体考试科目?就是要考哪些科目?

纱希
卦气
两个网站可以查询,如下:1、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网打开网站,搜索院校,选择好相关专业之后,点击查询,查询结果中会有相关专业的考试范围,点击查看即可知道考试科目以及相关的考试资料。部分学校还会提供相应的参考教材以及专业课考试大纲。2、中国教育考试网打开网站,选择研究上考试,进入页面,就是各个科目考试的大纲,选择相应的专业科目查询大纲即可,也可以查到考试科目以及参考教材。扩展资料:考研相关一、学业水平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二、考试时间每年12月22日-24日。三、考试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四、报名及考试时间报名及考试时间(具体以网站公布为准)1、网上咨询:9月22日—26日(每天9:00-17:00)2、预报名:9月25日—9月28日(每天9:00-22:00)3、正式报名: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4、现场确认:11月10日至11月14日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硕士专业目录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育考试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研究生考试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大纲

一本
求通久矣
2009考研数学一大纲 高等数学 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 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 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 高阶导数 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微分中值定理 洛必达(L’Hospital)法则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 函数的极值 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函数图形的描绘 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 弧微分 曲率的概念 曲率圆 曲率半径 考试要求: 1. 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5.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泰勒(Taylor)定理,了解并会用柯西(Cauchy)中值定理. 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简单应用.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a,b)内,设函数f(x)具有二阶导数。当时,f(x)的图形是凹的;当f``(x)<0时,f(x)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9.了解曲率、曲率圆和曲率半径的概念,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基本积分公式 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定积分中值定理 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质心 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 牛顿一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广义反常(广义)积分 定积分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概念,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及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4.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了解广义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广义反常积分. 6.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功、引力、压力、质心、形心等)及函数的平均值等. 第四章: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 考试内容: 向量的概念 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 向量的混合积 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两向量的夹角 向量的坐标表达式及其运算 单位向量 方向数与方向余弦 曲面方程和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 平面方程、直线方程 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以及平行、垂直的条件 点到平面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球面 柱面 旋转曲面 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及其图形 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 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 考试要求: 1.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3.理解单位向量、方向数与方向余弦、向量的坐标表达式,掌握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运算的方法. 4.掌握平面方程和直线方程及其求法. 5.会求平面与平面、平面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平行、垂直、相交等)解决有关问题. 6.会求点到直线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 7.了解曲面方程和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 8.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会求简单的柱面和旋转曲面方程. 9.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空间曲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并会求该投影曲线的方程. 第五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多元函数的概念 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 有界闭区域上多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 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 二阶偏导数 方向导数和梯度 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 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 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 多元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5.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6.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7.了解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 8.了解二元函数的二阶泰勒公式. 9.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第六章:多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和应用 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及计算 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 格林(Green)公式 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二元函数全微分的原函数 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性质及计算 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 高斯(Gauss)公式 斯托克斯(Stokes)公式 散度、旋度的概念及计算 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了解重积分的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中值定理. 2.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会计算三重积分(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 3.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 4.掌握计算两类曲线积分的方法. 5.掌握格林公式并会运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元关的条件,会求二元函数全微分的原函数. 6.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性质及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掌握计算两类曲面积分的方法,掌握用高斯公式计算曲面积分的方法,并会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曲线积分. 7.了解散度与旋度的概念,并会计算. 8.会用重积分、曲线积分及曲面积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体积、曲面面积、弧长、质量、质心、转动惯量、引力、功及流量等). 第七章:无穷级数 考试内容: 常数项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概念 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 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 几何级数与p级数及其收敛性 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 交错级数与莱布尼茨定理 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与和函数的概念 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指开区间)和收敛域 幂级数的和函数 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 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 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函数的傅里叶(Fourier)系数与傅里叶级数 狄利克雷(Dirichlet)定理 函数在[-l,l]上的傅里叶级数 函数在[0,l]上的正弦级数和余弦级数 考试要求: 1.理解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以及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 2.掌握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 3.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会用根值判别法. 4.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 5. 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 6.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 7.理解幂级数的收敛半径的概念、并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的求法. 8.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会求一些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并会由此求出某些数项级数的和. 9.了解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 10.掌握、、、和的麦克劳林展开式,会用它们将一些简单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 11.了解傅里叶级数的概念和狄利克雷收敛定理,会将定义在上的函数展开为傅里叶级数,会将定义在上的函数展开为正弦级数与余弦级数,会写出傅里叶级数的和的表达式. 第八章:常微分方程 考试内容: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 齐次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Bernoulli)方程 全微分方程 可用简单的变量代换求解的某些微分方程 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高于二阶的某些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简单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欧拉(Euler)方程 微分方程简单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调整前知识点:了解微分方程及其解、阶、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3.会解齐次微分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全微分方程,会用简单的变量代换解某些微分方程 4.会用降阶法解下列方程:,和. 5.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 6.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并会解某些高于二阶的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7.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它们的和与积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8.会解欧拉方程. 9.会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线性代数 第一章:行列式 考试内容: 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第二章:矩阵 考试内容: 矩阵的概念 矩阵的线性运算 矩阵的乘法 方阵的幂 方阵乘积的行列式 矩阵的转置 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 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 伴随矩阵 矩阵的初等变换 初等矩阵 矩阵的秩 矩阵等价 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考试要求: 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和反对称矩阵以及它们的性质. 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 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4.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的概念,了解初等矩阵的性质和矩阵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 5.了解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第三章:向量 考试内容: 向量的概念 向量的线性组合和线性表示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 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 等价向量组 向量组的秩 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 向量空间以及相关概念 n维向量空间的基变换和坐标变换 过渡矩阵 向量的内积 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 规范正交基 正交矩阵及其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n维向量、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的概念. 2.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 3.理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及秩. 4.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 5.了解n维向星空间、子空间、基底、维数、坐标等概念. 6.了解基变换和坐标变换公式,会求过渡矩阵. 7.了解内积的概念,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 8.了解规范正交基、正交矩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第四章:线性方程组 考试内容: 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Cramer)法则 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 解空间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考试要求 l.会用克莱姆法则. 2.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3.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通解及解空间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 4.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5.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第五章: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考试内容: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 相似变换、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 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相似对角矩阵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相似对角矩阵 考试要求: 1.理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会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的方法. 3.掌握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六章:二次型 考试内容: 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 二次型的秩 惯性定理 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 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 考试要求: 1.掌握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了解二次型秩的概念,了解合同变化和合同矩阵的概念 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的概念以及惯性定理. 2.掌握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的方法,会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3.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并掌握其判别法 概率与统计 第一章:随机事件和概率 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完备事件组 概率的概念 概率的基本性质 古典型概率 几何型概率 条件概率 概率的基本公式 事件的独立性 独立重复试验 考试要求: 1.了解样本空间(基本事件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2.理解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计算古典型概率和几何型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减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Bayes)公式. 3.理解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掌握计算有关事件概率的方法.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 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 的概念及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 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 、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 及其应用. 3.了解泊松定理的结论和应用条件,会用泊松分布近似表示二项分布. 4.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掌握均匀分布 、正态分布 、指数分布 及其应用,其中参数为λ(λ>0)的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为 5.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考试内容: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 二维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概率密度和条件密度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 常用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 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 考试要求: 1.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概念和性质. 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理解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密度和条件密度.会求与二维随机变量相关事件的概率. 2.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 3.掌握二维均匀分布,了解二维正态分布 的概率密度,理解其中参数的概率意义. 4.会求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会求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英语的只有一本电子书格式的需要发邮件市面上都有的,网上有电子稿PDF的,打印出来很不清楚,还不如去市面上买大纲,还送进两年的真题,就几块钱,高教出版社的

“资产评估硕士教指委指定大纲”是什么东西?

跟我来
人谓之樗
中央财经大学的资产评估专业,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是全国统一大纲,没有指定用书。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参考资产评估硕士教指委指定大纲。复试科目为资产评估学和财务管理,该校指定书目:《资产评估教程》 刘玉平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6 第三版)《资产评估》 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4)《财务管理学》 刘玉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第二版)扩展资料设置方案一、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资产评估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资产评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资产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  二、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Valuation ”,简称MV。三、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资产评估行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资产评估基本原理,具备从事资产评估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对资产评估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的资产评估专门人才。四、资产评估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资产评估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五、资产评估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资产评估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六、资产评估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资产评估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七、学位论文须与资产评估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资产评估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资产评估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资产评估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资产评估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九、积极推进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与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十、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十一、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产评估硕士

刚刚写了一个硕士毕业论文的大纲,被导师打回来了。这个到底要怎么写啊?

流光其声
藏珠于渊
大纲都被打回来了

怎么查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咯咯咯
天均
http://grs.pku.e.cn/zsxx/sszs/shuozsjzjml/这网站上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考研大纲是什么?

芙蓉镇
蔡沈
考研大纲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独家出版的,规定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政策指导性考研用书。它既是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英语(一)考试大纲(非英语专业)英语(二)考试大纲(非英语专业)数学考试大纲数学(一)考试大纲数学(二)考试大纲数学(三)考试大纲专业课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西医综合考试大纲中医综合考试大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外语类日语考试大纲(非日语专业)俄语考试大纲(非俄语专业)联考类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农学门类联考考试大纲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怎么到考研学校的网站上查所报考的专业课的书?

祖辛
桂枝
今年来各大高校不提供考试书目,只能找到考试大纲,以西北工业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化学为例,查询专业课大纲的方法如下:1、进入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2、点击进入招生页面。3、下拉找到招生目录。4、找到201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打开。5、下载招生专业目录。6、找到有机化学考试专业,查询到有机化学代码为835。7、回去官网首页找到资料下载。8、找到初试考试大纲并下载。9、打开大纲找到835有机化学。10、打开后可看到835有机化学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