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首都师范大学跨专业考研:我本科是在北京上的,在京工作一年,想考历史学的研究生,看中了首都师范大学

人之初
马可
应该招跨专业的。只要努力就有戏!文科理科复都招主要是看你的分数和制个人的能力首师大虽然很少刷一志愿 但是不代表不刷他的世界史不错 但是要英语很好古代史侧重于史学理论和敦煌史方向如果没有兴趣 最好不要报考相对而言 首师大也不是那么好考的北京本身压分很厉害 上线有点难度好好准备吧 跨考并不是理由··关键看你基础好不好 能力够不够历史学研究生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考研参考书?

虽亵
何哉
历史教育学 历史教育学 《历史教学论》 赵克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 新石器考古与文明起源夏商周考古《夏商周考古》 张之恒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夏商周考古与青铜器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汉唐考古与历史文化 2009 年文物学考古学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战国秦汉出土文献《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1988 年《商周古文字读本》 刘翔等 语文出版社 2004 年《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李零 三联书店 2008 年北京史 北京史 《北京史》(增订本) 北大历史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北京社会生活史 北京社会生活史 《北京史》(增订本) 北大历史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家庭史 家庭史《中国社会史》 谢和耐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年《中国社会史》 吕思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文物鉴赏 艺术考古《中国考古通论》 张之恒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王宏钧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中国史学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史学史》 瞿林东 北京出版社 2005 年《西方史学史》 张广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西方史学史中西史学比较与交流 《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李振宏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 年中国史 秦汉史 秦汉史《秦汉史》(中国断代史系列)林剑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魏晋南北朝史魏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史》 王仲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隋唐五代史 隋唐五代史 《隋唐五代史简编》 吴宗国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年宋史 宋史 《宋史》(中国断代史系列) 陈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明清史 明清史 《简明清史》 戴逸 人民出版社 1980 年《明史》汤刚、南炳文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中国历史文献历史文献学《简明历史文献学》 张传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简帛学 《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赵淡元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年历史军事地理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修订本)城市与区域历史地理 邹逸麟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年历史政区地理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 彭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李侃等 中华书局 2005 年《中国现代史》(上) 王桧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敦煌社会历史文献研究敦煌宗教文献研究 敦煌学概论 《敦煌学概论》 郝春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敦煌学术史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 北京师大出版社 2005 年《中华文化史》 冯天瑜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史 中国古代典章制度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严耕望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史世界史 世界上古史 世界上古史 《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年西欧中世纪史 西欧中世纪史 《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年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年世界现代史 《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俄国史、苏联史欧洲史 《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 英国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年法国史日本史 日本史 《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年全球史理论全球史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中世纪欧洲与地中海世纪近现代西方文明与全球化历史上的跨文化交流全球史视野下的国际冲突研究全球史中的中国与世界近代国际关系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1945 年前)现代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王绳祖 法律出版社 2004 年战后国际关系史 008 历史学院(全日制文

首都师范大学今年历史专业研究生报名了多少人

卷席筒
冉求
09年,首都师大来历史学很自多专业一志愿就已经超过招生人数了,可是还接收了很多调剂的,有些调剂来的是因为有关系。今年近现代史就接收了一个杭州师院调剂来的,最终她当然“顺利”录取。还有一个没参加复试的也录取了。近现代是一志愿达线15人,最终收了6个。跨专业的全部被刷,其中有一个考了340多分,还有一个是省级作家,全被刷了。如果没有关系网,建议你不要报。不然最后连调剂都没有机会。

哪些学校的历史考研中的专业历史学基础是全国统考的??具体一点哦,,谢谢了

双城记
嬴政
  2013年统考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  自主命题学校  高校 中国史 世界史 备注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南京大学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 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四个专业分别命题  北京大学 624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625历史学基础(世界史)  南开大学 749中国历史 750世界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 633历史学综合 634世界通史 633历史学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634世界通史考试范围为“截止到1990年的世界史”  四川大学 650中国通史 651世界通史  兰州大学 630中国史基础 631世界史基础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含中国历史文选、中国通史、世界近现代史)。敦煌学初试为630中国史基础。  中山大学 678历史学基础(A)  华东师范大学 722历史学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统考卷(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河北大学 698历史学基础  四川师范大学 637历史学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 747历史学综合  湘潭大学 717历史学综合  吉林大学 675历史学基础  哈尔滨师范大学 702历史学基础综合  重庆师范大学 619中外通史  内蒙古大学 752历史学基础 蒙古学学院蒙古历史学系另外自行命题  黑龙江大学 736历史学基础  云南大学 702历史学综合  南京师范大学 638历史学综合  陕西师范大学 714中国史 715世界史  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 643中国通史 645世界通史  江西师范大学 719中国通史 720世界通史  河北师范大学 732中国史基础 731世界史基础 考试范围参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2013年版)  西北大学 701中国史 702世界史 以上自主命题为西北大学008历史学院。另外该校010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与011西北史下面的相关历史专业使用313历史学基础统考试题  吉林师范大学 623中国史综合 624世界史综合  福建师范大学 639中国史综合 640世界史综合  东北师范大学 634历史学综合 注意:古籍整理研究所、亚洲文明研究院实行统考  赣南师范学院 620历史学基础综合 考试范围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南京农业大学 634历史学基础综合 南京农业大学仅开设专门史  南昌大学 645)中国通史及历史文选  首都师范大学 776历史学基础综合  扬州大学 637历史学基础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向考645中国史学基础  齐齐哈尔大学 705历史学基础  西南民族大学 713中国古代史  扬州大学 646中国古代史 647中国近现代史 其中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645)中国史学基础  苏州科技学院 615中国通史 614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中国史)研究生考试的分数线是多少?

录像带
理明
初试执行国家线295。今年首师大历史专业的复试按照1:2的比例进行,有不少高分调剂生进入专复试,所属以如果你不是本校生一志愿生,要在高分调剂生中杀出一条血路,请按照310分来参考。不存在最终的录取分数线,因为复试看得不完全是分数,而是你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和目前掌握的知识,包括你的自身情况、性格和未来志向等等因素,是否能合一位老师的心意,合心意了,老师就会要你。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是统一命题吗

莫若无为
四时不节
不是统考的,是考776基础综合。报考院校:首都师范大学 专业:世界史 总分3363383337323 专业课:203 张同学在历史学考研中有这样一群考生,他们是第二次站在历史学考研的考场上。在2018年历史学考研备考过程中也有这样一些人,一战失利之后纠结自己还要不要坚持下去。今天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二战考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的张同学的考研经验,希望给迷茫的你带来帮助。一、个人经历先后经历了两次考研,先从第一次说起。我是普通本一,语言学出身但本科没好好学习,考研起才真正地开始看书。一开始最大的问题是坐不住,每天都去图书馆,但经常犯困,要么就走神。第一次选择专业是行政管理,那个时候的想法就是考个离家近点的研究生,实用性强一些的,目的不纯,但后来我发现题目简单、容易跨考复习就意味着报考人数多、初试成绩水涨船高。而对一门学科的热爱就不是这样的,你喜欢这门学科,复习的时候就会有干劲,而跨考不就是给了我们不喜欢本科专业的人第二次选择么。我在第一年就决定了如果第一年没能考取第二年就报考历史学。可知人不能有这种打算,一开始就抱着二战心态的人在复习中就极容易给自己松口气,所以我认为考研还是抱着一击即中的心态来复习,复试、调剂也好,二战、工作也罢,这些都不是初试阶段要考虑的,雷打不动地完成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复习才是真的。二、准备二战第一年的考研失利,周围的所有人都不支持我二战,劝我去工作,加上第二次考研还要租房子、报辅导班等等,但是我还是选择坚持下来了。我在7月之前一直在赚钱,想要不给家里添负担,复习时间特别紧张,所以建议同学们还是选择早些开始复习,当然也有学长学姐说复习得越早放弃的越快,因为这种生活太单调,时间越长身心越疲惫。但我还是认为应该早些准备,不必按照冲刺的强度来复习就可以了。在3-5月时间还充裕的时候有时间可以看看学术巨著作为调剂,确立自己的学习规划,选择好报考学校和方向。但更重要的是从教材着手,构建框架。当然这些是我7月份才做的,手忙脚乱的复习,心态特别不稳定。三、专业课备考我的专业课辅导选择的是博仁考研,它有视频教学,老师都是北京这边名校的讲师教授,讲课的主次结构特别清晰,省了很多复习时间。另外历史学这个专业要看的书算多的,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前期自己看书还是很吃力的,博仁有辅导老师会每周检查你的复习进度,给你一些复习的小建议,这一点是很有帮助的,10月份的时候我觉得坚持得特别累,在家躺了三天斗志全无,辅导老师打电话来当天我又打了鸡血继续战斗,所以说在复习的过程中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引导会少走很多弯路。6到8月这三个月就要把外语重视起来了,我外语基本裸考,对自己盲目自信真的会打脸的。在专业课这方面要在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添枝加叶,分析报考学校的出题倾向。如果是考中国史+世界史的同学,需要复习的知识点,但是相对的出题也较为基础,而只考中国史/世界史的同学虽然范围缩小了,但是考题更深,有些学校还会考察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个还是要多关注前沿论文和学刊,总结出几道题的答案。总之,在9月之前的时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专业课的框架梳理出来,分清楚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复习教材。尤其是统考的同学,教材的细枝末节也要注意,选择题的分数还是要拿到的。从9月到12月就到了记忆的过程了,如果你觉得复习得没有头绪,可以记一些名词解释和论述题,但是拿高分还是要靠前期的准备,有自己独到、全面的认知。关于笔记,我的建议是,前期不要做笔记,等你对教材和辅导用书熟悉了之后再做笔记来补充,按照时间顺序也好,按照不同的史学方向也好,整理出符合自己记忆特点的笔记,千万不要不熟悉教材就开始整理,那就成了机械地抄书,没有意义。在考研期间诱惑还是很多的,远途旅行不敢去,甚至逛街嗨皮都要再三思考,因为你的既定节奏如果被打破,再恢复到这个状态又要一段时间。但是劳逸结合还是重要的,如果这段时间真的看不进去书还异常焦躁,那就给自己放一个假吧,以休息放松为宜,肩颈按摩、汗蒸瑜伽等等,不过这些都是理想状态,每天坐在教室看不进去书,还不敢回宿舍的情况也是有的。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考研历史学专业参考书

大人之诚
四分
只有考点,没有指定参考书,但是大家都在用一些默认的参考书:以下是考点,只要弄懂这些就好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2010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为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史料、基本技能等,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公平、安全、规范,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相关专业考生择优录取,确保研究生的入学质量。I . 考查目标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II .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 闭卷 ,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国古代史 约30%中国近现代史 约20%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世界近现代史 约30%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问答题 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III . 考查范围分中国史(上古一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1991年)两大范围。一、中国古代史1.中国历史的开端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氏族公社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2.夏商西周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夏朝的巩固和发展商族的起源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周族的兴起和灭商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夏、商、西周的文化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4.秦汉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汉代的社会结构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的农民起义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5.魏晋南北朝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十六国与南北对峙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6.隋唐五代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 7.宋、辽、西夏、金、元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和宋金对峙宋代经济的繁荣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元代行省制度元朝的民族政策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8.明清(前期)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明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东林与复社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明末农民战争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康乾盛世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明清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明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二、中国近现代史1.列强的对华侵略两次鸦片战争沙俄侵占中国领土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2.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义和团运动3.晚清政局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洋务运动清末新政4.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5.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维新变法思潮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孙中山与三民主义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从兴中会到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6.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7.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新军阀混战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红军五次反“围剿”与长征抗战前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8.抗日战争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成立抗日救亡运动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中国军队的反攻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9.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战后国民党的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重庆谈判内战爆发、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0.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与中国科学的初步发展民国时期的各种思潮民国时期的史学、文学与艺术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1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一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内外政策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改造1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济建设的曲折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1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从“五一六通知”到全面内乱庐山会议与批林批孔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14.拨乱反正(1976—1978年)拨乱反正的历程“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15.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邓小平南方讲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史前人类人类的进化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2.古代西亚诸文明苏美尔一阿卡德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波斯帝国3.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埃及历史的主要线索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古代埃及的文化4.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吠陀文明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5.古代希腊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希腊城邦制度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民主政治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6.古代罗马文明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罗马的扩张及其后果奥古斯都及其元首政治罗马帝国古代罗马文化7.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拜占庭帝国8.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兴起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9.欧洲基督教文明法兰克王国西欧封建制度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十字军东征西欧各国的发展与相互关系10.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斯拉夫人以及俄罗斯的早期历史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古印度:从笈多王朝到莫卧尔帝国日本封建国家和古代文化11.古代美洲文明古代中美洲文明印加文明四、世界近现代史1.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2.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及其后果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欧洲1848年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的统一19世纪后半期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政策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3.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第二国际4.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殖民入侵前的亚非拉国家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5.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6.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国际体系列强矛盾与欧洲的均势第一次世界大战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8.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国际联盟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共产国际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卡德纳斯改革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10.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前夕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科技革命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美国的内政与外交西欧主要国家的内政与外交战后的日本西欧的一体化进程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赫鲁晓夫的改革苏南冲突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记得一定要专看某一大师的某本作品,面试的时候比较有用,读透,面试的时候或许用得上。以下是我找的资料,因为我也是历史系的,打算考历史研究生中国史: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 张岂之《中国历史》1-4卷 (高教版);3、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人民出版社);4、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5、 詹子庆 《中国古代史》(高教版);6、 钱穆 《国史大纲》;7、 张传玺《中国史纲》;8、 周谷城《中国通史》;9、 张大可《中国史学史纲》;10、 晁福林、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上)(下)》(北师大版);11、 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2、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13、 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1、 吴于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 (山东大学出版社);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科版);5、 王斯德《世界通史(三卷本)》;6、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历史文选:1、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2、 张衍田《中国历史文选》(北大版)。历史文献:1、 杨燕起《中国历史文献学》;2、 张传玺《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北大版)。史学史:1、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2、 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3、 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大版)。史学理论:1、 庞卓恒《史学概论》(高教版)。历史地理:1、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2、 蓝勇《历史地理》;3、 李孝聪《区域历史地理》。这些最好多看看 现在历史学考的都不深 但很广 个人觉得初试的课本可以选如下几本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教版 吴于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然后再结合山东人民版 仝晰纲的《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配合北师大的习题在买本齐鲁出版社的试题集 就OK了 至于其他所有列及的书目 关键是在复试的时候穿插着考 算是你的历史基本功了 平时复习之余也尽量多看看上面罗列的书目 当然不用全买 每种有一到两本就可以了 初试那几本一定要必备2010年) 全国硕士研究3239303930生入学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为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史料、基本技能等,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公平、安全、规范,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相关专业考生择优录取,确保研究生的入学质量。I . 考查目标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II .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 闭卷 ,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国古代史 约30%中国近现代史 约20%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世界近现代史 约30%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问答题 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III . 考查范围分中国史(上古一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1991年)两大范围。一、中国古代史1.中国历史的开端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氏族公社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2.夏商西周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夏朝的巩固和发展商族的起源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周族的兴起和灭商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夏、商、西周的文化3.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4.秦汉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东汉后期的政治危机汉代的社会结构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的农民起义秦汉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5.魏晋南北朝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问题十六国与南北对峙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与寒人的兴起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北魏末年的社会矛盾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6.隋唐五代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唐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两税法与唐后期的经济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 7.宋、辽、西夏、金、元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和宋金对峙宋代经济的繁荣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元代行省制度元朝的民族政策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8.明清(前期)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郑和下西洋与“南倭北虏”明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东林与复社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明末农民战争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康乾盛世清前期的边疆与民族政策明清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明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二、中国近现代史1.列强的对华侵略两次鸦片战争沙俄侵占中国领土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2.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义和团运动3.晚清政局湘军与晚清地方势力的崛起洋务运动清末新政4.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5.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维新变法思潮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孙中山与三民主义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从兴中会到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6.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7.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新军阀混战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红军五次反“围剿”与长征抗战前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8.抗日战争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成立抗日救亡运动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中国军队的反攻日本投降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9.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战后国民党的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重庆谈判内战爆发、三大战役与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0.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与中国科学的初步发展民国时期的各种思潮民国时期的史学、文学与艺术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1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一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内外政策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改造1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济建设的曲折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1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从“五一六通知”到全面内乱庐山会议与批林批孔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14.拨乱反正(1976—1978年)拨乱反正的历程“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15.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邓小平南方讲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史前人类人类的进化农业革命与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2.古代西亚诸文明苏美尔一阿卡德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波斯帝国3.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埃及历史的主要线索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古代埃及的文化4.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吠陀文明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5.古代希腊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希腊城邦制度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民主政治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6.古代罗马文明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罗马的扩张及其后果奥古斯都及其元首政治罗马帝国古代罗马文化7.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拜占庭帝国8.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兴起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9.欧洲基督教文明法兰克王国西欧封建制度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商业经济和城市的兴起十字军东征西欧各国的发展与相互关系10.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斯拉夫人以及俄罗斯的早期历史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古印度:从笈多王朝到莫卧尔帝国日本封建国家和古代文化11.古代美洲文明古代中美洲文明印加文明四、世界近现代史1.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2.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及其后果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欧洲1848年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的统一19世纪后半期英、美、法、德、日等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政策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3.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第二国际4.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殖民入侵前的亚非拉国家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5.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6.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国际体系列强矛盾与欧洲的均势第一次世界大战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8.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国际联盟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战时共产主义”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共产国际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与改革卡德纳斯改革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10.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前夕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性战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雅尔塔体系与联合国的建立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当代科技革命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美国的内政与外交西欧主要国家的内政与外交战后的日本西欧的一体化进程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赫鲁晓夫的改革苏南冲突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东欧国家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记得一定要专看某一大师的某本作品,面试的时候比较有用,读透,面试的时候或许用得上。以下是我找的资料,因为我也是历史系的,打算考历史研究生中国史: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 张岂之《中国历史》1-4卷 (高教版);3、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人民出版社);4、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5、 詹子庆 《中国古代史》(高教版);6、 钱穆 《国史大纲》;7、 张传玺《中国史纲》;8、 周谷城《中国通史》;9、 张大可《中国史学史纲》;10、 晁福林、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上)(下)》(北师大版);11、 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2、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13、 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1、 吴于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 (山东大学出版社);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科版);5、 王斯德《世界通史(三卷本)》;6、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历史文选:1、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2、 张衍田《中国历史文选》(北大版)。历史文献:1、 杨燕起《中国历史文献学》;2、 张传玺《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北大版)。史学史:1、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2、 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3、 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大版)。史学理论:1、 庞卓恒《史学概论》(高教版)。历史地理:1、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2、 蓝勇《历史地理》;3、 李孝聪《区域历史地理》。这些最好多看看 现在历史学考的都不深 但很广 个人觉得初试的课本可以选如下几本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教版 吴于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然后再结合山东人民版 仝晰纲的《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配合北师大的习题在买本齐鲁出版社的试题集 就OK了 至于其他所有列及的书目 关键是在复试的时候穿插着考 算是你的历史基本功了 平时复习之余也尽量多看看上面罗列的书目 当然不用全买 每种有一到两本就可以了 初试那几本一定要必备 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上册)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 施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史》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 何沁 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通史:《世界上古史》 周启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近代史》 刘宗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 张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跨专业考研历史学该怎么准备

怵然为戒
兄曰
首先跨考的难度很大,希望你能慎重的做出选择。如果你真的想跨考,首先专就是要对这个专业属的考研信息有所了解,包括院校信息,行业前景等问题。最后就是努力了,你需要付出比本专业的考研同学的精力,最后,祝你金榜题名

想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研究生,想问难不难?具体是要考什么?分数

带之适也
嬴貑
可以到首师大研究生院网站看看学校公布的2016硕士研究生考试招考简章和初试科目设置及参考书目哦,另外可以参考下学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以过去2-3年作为参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