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社会保障专业考研大纲!

而反于土
避难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参考用书:http://wenku..com/view/f641598583d049649b665855.html找找社会保障专业~~ 还有什么需要帮助~ 百度联系我~~

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901经济学考研大纲,以及历年真题和答案!901经济学

扶桑
梦中情
同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统计考研专业课慌的很,有没有已经考上的学姐学长给提供些备考建议和资料呢?

不受其禄
病也
专业课在整个考研中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你是基础好还是不好,是本专业考研还是跨考,专业课都要认真对待好好复习。  在考研竞争中,专业课对于考生的影响远大于任何一门公共课,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学习规律有很大不同,公共课考试内容全国完全统一,并且有明确的考试范围,但是专业课的考试因个人报考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对专业课的标准要求也不同,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专业课复习都是独立,可供自己参考的前辈经验相较于公共课是很少的。专业课主要就是大纲要求重难点讲解,考研专业课答疑,复试指导,同时也提供考研专业课资料当时我报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也是比较着急,那时候给我咨询的天道考研严老师给我分析了院校专业形势,还帮我和专业课老师沟通我的情况,很负责呢。在研究生考试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复试阶段。面试老师往往更看重考生的专业课成绩。所以考研专业课报班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专业课成绩高不仅意味着你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功底,也意味着你在研究生阶段能更好的展开研究学习。这样的学生往往深得每个导师的喜欢,所以专业课成绩的高低也意味着你考入研究生之后能否可以成功拜在你的理想导师门下。

考研推荐资料书那么多内容,怎么找重点?

面观四方
大而无用
想找到重点也不难,但是首先你得对整个课程架构,知识体系有精准的了解,然后再参考一下近几年研考的知识点,考题类型等资料,这一番操作下来,自然不难找出重点。

想从事写作现在应该开始学什么?要考研报哪个专业好?看些什么方面的书?

见栎社树
曹植
对于这么一件关系到自己前程的事情,很多同学考虑得也越来越早了,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是很普通的,一些人甚至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确实对于考研这个问题,是否考,如何考,多花些时间来考虑是必要的。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你首先要知道的是考研的整个流程,它要经过哪些阶段,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这些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及早安排,计划周详。根据我们的理解,考研大致要经过以下过程: 报考指导第一步:报考志愿的选择 一旦决定考研,第一步决策就是确定报考志愿。与高考志愿类似,考研的第二志愿作用不大,绝大多数考生面对的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可以说,选择志愿是个风险很大的博弈过程。 ☆ 报考志愿的决策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步骤:形成专业选择意向;确定报考单位;最后两者结合,综合考虑,确定第一志愿,并考虑第二志愿。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搭配就形成了报考的4种基本模式:本专业本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跨专业本校报考;跨专业跨校报考。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1、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 2、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专业不错,但原单位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招生单位去;二是原单位太热门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其他竞争相对缓和的报考单位。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大一些,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别很大;而且招生单位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较难以及时获得。 3、跨专业本校报考。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 4、跨专业跨校报考。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很不满意,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 那么,考生到底如何确定报考专业和招生单位呢?我们认为,贯穿整个决策过程始终的,是两个关键的要素:考生自身的意愿和条件;完全而充分的信息。这实际上也就是报考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 考生自身的意愿和条件里面又有3个主要因素: 1.考生的专业意愿。一般来说,确定是否换专业主要看考生自己的意愿。许多考生高考时的专业选择并非自己做主,而是家长和老师的一厢情愿;或者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学这个专业,这样考研就成了一个改换门庭、实现自己兴趣和抱负的绝好机会。还有许多考生选择专业时主要考虑将来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这些考生在判断专业前途时,就要目光长远一些,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来理性地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专业的前途,不要盲目跟风。 2.考生的考研目的。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影响很大。就应届考生而言,一些考生就读于名校热门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考研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好的机会,成则更好,不成亦可;而许多本科专业和学校不理想的考生,则将考研作为人生转折的惟一机会,志在必得。在职考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部分考生工作很好,考研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另一部分考生则是要通过考研跳出原来的小天地,创造新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是应届考生还是在职考生,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考一个好专业好学校为主要目的,二是只要能考上就行。前者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时当然主要看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 3.考生的竞争实力。竞争实力很强的考生,自然可以往高处考,往好处报;而竞争实力一般的考生则应注意避开白热化的竞争点,报考稳妥一些的志愿。 ☆ 确定报考志愿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获取全面真实的信息,权衡利弊,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抉择。尤其是那些竞争实力一般而又志在必得的考生,更要借助于信息的收集,选择录取可能性最大的专业和招生单位。考生在基本确定报考专业后,应该进一步选出设置了这些专业的学校,并根据其他一些主客观条件,圈定目标单位,进而对这些目标单位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比较,最终选取适合的志愿。 1.目标单位的竞争态势。第一是看目标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有一些好学校的总分和单科录取分数线有可能会高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第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两者之比即为考录比,数值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这些数据应该尽量往前多收集几年,可以看出一个趋势,比如说录取门槛逐步降低还是逐步抬高,是基本稳定还是剧烈波动。逐步抬高的难度比较大,而波动剧烈的风险比较大。 2.目标单位的录取情况。由于研究生招生是由各招生单位自主负责,各专业院系的权力很大,因此必须详细摸清录取情况,例如实际录取名额到底是多少,录取是否公平公正等。有些招生单位和专业院系内部保送名额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招生名额不少,但扣除保送名额后就所剩无几;有些单位和院系一贯奉行自家人优先的原则,优先录取本单位和本院系的考生,外来考生难以享受公平待遇。凡此种种,都是考生朋友一定要事先搞清楚的。 3.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考生应该尽力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例如历年考试专业试题,考试命题所依托的教材,考试复习的参考书目,复习的重点范围,命题教师的命题风格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复习和考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四种报考模式当中,本校报考的两种模式在收集信息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而跨校报考的两种模式都缺乏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凡跨校报考的,必须将信息的收集和比较作为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断,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和报考单位。 报考指导第二步:获取考试信息 在确定了要考研、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以后,考生朋友们就要和学校联系了,以便获得最新的招生信息,并最后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获取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 招生简章。一般在7-8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和研究生处)公布。招生简章上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大部分不刊登,多属于集体培养);还可能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这对于考生确实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考书(很多学校不列出参考书目)。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可以说都是最基本的信息,有一些关键的信息,并没有列出。 2. 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应付考生不停地打电话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录取比例、录取分数、参考书目等等,但保送人数、保留学籍人数仍无法公布,因为他们一般要到11月份研究生报名之前左右才能确定这一数据。 如果系里能公布最近几年的专业课试卷(部分院校内部发行装订成册的专业课试题集),那对于考生真是莫大的福音了,要是没有看到以前的这些试题,复习准备无异是盲人摸象。但遗憾的是,公布试题的单位相比较还是很少的,目前一部分的专业课试题可以在各院系研究生处买到。厦大考研网也可以为你代购几乎所有的厦大历年试题,请考生们注意关注。 3. 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们的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有时候也不必要。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很多研究生反映,越是好的学校,和导师联系的必要性也越小。知名的学校一般信息透明度较高,黑箱操作相对就少,出题也比较规范,很少有偏题、怪题。 4. 在读研究生。和导师相比,在读研究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实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因此,我建议,如果想考研,尽量找所报院系在读的研究生咨询。 5. 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 6. 网站。考研专业网站提供丰富及时的信息,比如www.kaoyan.com 报考指导第三步:复习准备 在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该踏实看书复习了。关于如何复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也有一些大家经过摸索共同认可的方法。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时间一般为1月中旬,怎样安排最后的复习时间、如何选择复习内容、如何正确评价最终复习的效果等等,都是考研同学关心的问题。 考研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起步、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 ☆ 第一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英语 此阶段以词汇、语法、听力为重点,同时开始阅读理解训练。虽然单独的词汇、语法题型考试中已取消,但它们仍是整个英语复习的基础,因此一开始就要重点强化过关。听力是许多考生的弱项,也应尽早开始。 数学 此阶段的重点在于全面整理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同时配合一定量的练习。复习以课本或高质量的辅导资料结合大纲进行。 专业课 本校本专业报考的,要利用课堂教学学好专业课。跨专业或跨校报考的,此阶段要进入专业课程的复习,如有可能,应旁听一些重要的专业课或借阅相关笔记。 ☆ 第二轮复习: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政治 政治首轮和第二轮复习是同时进行的,重点是提炼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研究大纲考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对跨章节、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综合。 英语 这一阶段应分听力、阅读理解、写作和翻译等专项进行强化突破,重点在考研英语的关键--复杂长难句。此阶段要加大阅读量,提高快读和精读能力,同时也通过阅读来巩固语法、词汇和句式。听力在此阶段应该从泛听走向精听,要在迅速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训练捕捉细节的能力。 数学 本阶段数学复习应在首轮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回头总结、归纳,反复揣摩典型习题,提炼解题规律。 专业课 本阶段的任务是对各专业课程进行总体逻辑框架上的整理,建立起整个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开始按专题归纳整理知识内容。 ☆ 第三轮复习: 本阶段复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二是强化应试训练。 政治 由于近年来材料题和论述题越来越呈现时事政治和政治基本理论相结合的特点,因此本阶段需要重点进行时事政治与基本理论关联分析的训练,同时强化需要记忆的内容。 英语 此阶段要进行大量模考练习,强化训练写作,要大量地听,力求培养语感。考研英语作文的命题一般具有可写性,因此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相关文章,熟悉有关观点、句式、词汇,再动笔练练,在考场上才能成竹在胸。 数学 本阶段主要是逐步恢复做题练习量,进行大量模拟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调整解题状态,进一步深化总结解题思路和规律。 专业课 最后阶段需要强化知识点的记忆,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 ☆ 在复习准备的过程中,会有不少应试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这时需要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平均复习时间。 1、参加考研辅导班有哪些好处 一些考上了研究生的过来人会告诉你:"一定要选一个好辅导班";另一些人则会说:"辅导班没用,纯粹是浪费时间和银子"。那么,考研辅导班到底有没有用?答案是因人而异。的确有一些同学,纯粹自己复习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也有一些同学,上辅导班光顾睡觉、看MM,上了也等于白上。然而,对多数人而言,考研辅导班确实还是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一般来说,考研辅导班可以起到下面的作用: ●复习更能把握重点。目前许多考研辅导专家都对考研命题趋势等有很深的把握,一些比较正规的考研辅导专业机构也投入精力研究考研,这样,辅导班往往能使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考试重点。 ●复习更有条理,更有计划。考研辅导班一般都是按照一定的复习计划安排授课的,同步还会布置相应的练习,因此可以使复习更有计划。 ●可以实现"强制效应"。许多同学复习一段时间后都有浮躁的感觉,学不下去,这主要是存在外部环境的干扰。辅导班通过授课安排和习题练习,强制你学习,同时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的课堂,也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热烈的气氛,有利于抓紧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复习,防止稀里糊涂,浪费时间。 2、考研辅导班有哪几种 对应于考研复习的三阶段,辅导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 基础辅导班。主要针对复习期较长的基础公共科目,如政治、英语、数学等开办,主要目的在于把基础打牢,及早指导考生在上强化班之前进行自我复习,掌握复习方法,避免第一轮复习走弯路,使后续复习更有效果。这些班开班较早(4、5月份就应开始),班期比较长。 ■ 强化辅导班。这是传统班种,公共课和专业课都有强化班,主要是在复习的黄金阶段帮助考生强化训练,尤其是专业课强化班对于跨专业考生尤为重要。时间多集中在7、8月份暑假期间和国庆期间,班期一般在6—10天左右。 ■ 冲刺辅导班。用于考生最后阶段冲刺复习的班种,一般11、12月份授课,班期不长,几次课,但辅导内容密集,辅导线索为横向串讲,十分有效,其中政治时事综合讲评是重头戏,不应该错过。个别专业课也开设冲刺班,含金量很大,值得尝试。 ■ 模考班。模考班是某些辅导班独有的班种,如数学和英语。其重要意义在于进行复习阶段检阅,查漏补缺,并增加实战临场经验。需要强调的是,随便发几张卷子做做并不是严格的模考。严格的模考应该专场考试,严格监考,约束时间,认真阅卷,做出讲评,总之一切高度仿真。 3、如何判断辅导班的优劣 只要留心过高校里的海报栏,大家就会发现目前的考研辅导班何其之多。这些辅导班不仅海报色彩、图案、广告内容大同小异,有的甚至连机构名称都挺近似。事实上,这里面既有信誉好、服务好的正规机构,也有不少尚未注册备案的野台子。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机构和辅导班呢?这里是一些基本的判断标准。 ● 规模大不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过去的辅导成绩,代表了公众的认可程度。 ● 资料全不全。全面、系统的好教材代表着雄厚的辅导力量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 师资强不强。判断师资不在于是否有一、两个"名师",而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而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了解师资,不要单纯看辅导机构的广告,有条件的最好深入了解一下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厦门地区因为考研的人数不多,名师一定不会来厦门授课,所以利用视频授课是保证师资力量的最好方式。 ● 服务好不好。权威的辅导机构,不应该仅仅办班,同时还应提供资料、信息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服务项目越齐全,服务周期越长,提供一站式服务,考生寻求信息的成本越低,花同样的钱,获得的帮助。 报考指导第四步:报名填表 从05年起,硕士研究生招生在全国范围全面试行网上报名。考生可在2005年10月8日至31日每天8时至23时内通过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www.chinayz.com.cn),按网站提示和要求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然后于2004年11月10日至14日到省级招办指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缴费、照相。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 9 月 1 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 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 二 )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经教育部批准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 1. 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 1 , 3 , 4 ,各项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 4 年或 4 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 2 年或 2 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三)符合上述(一)或(二)中各项报考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相应的统考或单考。 可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 49 所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师范学院、聊城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 (四)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联考”。 1. 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 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下列 13 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可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 48 所学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烟台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政法学院、兰州大学。 上述各高校录取该专业考生时,只从参加“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中选拔。各学校不再为该专业组织统考或单考。 (五)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 MBA 联考”。 1. 符合(一)中第 1 , 3 , 4 ,各项的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或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 5 年或 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或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可招收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 94 所学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郑州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 上述各高校,录取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生时,只从参加“ MBA 联考”的考生中选拔。各校不再为该专业组织统考或单考。 (六)硕士生招生单位中的部分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可以推荐本校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并在 10 月 25 日前 直接到报考单位参加复试和办理接收手续。推荐办法由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制定。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考点办理报名确认手续,亦不得再参加统考。到 10 月25 日 仍未落实接收招生单位的推荐免试生不再保留资格。 三、报名 (三)网上报名: 2006 年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 网上报名日期: 2005 年 10 月 10 日 — 31 日每天 8:00-23:00 。 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时间为 2005 年 9 月 18 日 至 23 日(每天 8:00-23:00 ) 2. 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 : //www.chinayz.com.cn )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校正网报信息。 3. 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参加统考的考生可以填报同一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相近的两个招生单位。 (2)参加“ MBA 联考”的考生可以填报试办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的两个学校。 (3)参加“法硕联考”的考生可以填报试办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两个学校。 (4)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学科专业。 (5)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招生单位的规定任选一种。 (6)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 报考地处西部边远省区的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原则上在西部边远省区就业的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工作单位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成分和填写毕业后回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生时,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5. 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荐免试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6. 现役军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加油!好运!参考资料:别的高人的回答

三本院校可以考研吗

大企业
天地虽大
三本可以考研。两个方面理由:第一个理由,三本是指本科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排在第三位置。三本院校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方式进行的。三本与一、二本都是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都为四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都是相同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证书。第二个理由:根据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我国研究生报考的基础条件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从上可以看出,三本院校的学生是可以考研的。只不过三本院校的考生基础相对来说薄弱一些,考研的难度会大一些。三本的考生要对自己有信心,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选择对院校,认真复习,就一定有机会考上。

我是学金融学的,想考研时跨专业考审计学

横行天下
快板刘
●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与财务管理1999-2002 会计学 (含财务会计、成本会计)1996,1998-2002 ●人民大学:④会计学与审计学(含初级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审计学)1997-2001 ⑤财务与管理会计(含企业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 1997-2001 ●北方交大:④403会计学1997-2001 ⑤505财务管理1997-2001 ●北京工商大学2003年考试科目及试卷情况: ④406专业综合课(会计学)1997-2002[2002试卷名为会计学] 另有财务2002;经济学1996-2002试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考试科目及试卷情况: ④431会计综合(包括:专业英语、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 试题情况:专业英语2001,2002, 会计综合(包括:财务会计-含报表分析、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公司理财)2001,2002(2001有答案,也是5元/份)会计学2001,2002(2001有答案,也是5元/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考试科目及试卷情况: 初试科目:④401经济学1999-2002 相关试题:516会计学综合1999-2002;财务会计1997,1998;财务管理1997,1998 ●中央财经大学2003年考试科目及试卷情况:方向23.企业会计理论和方法24.西方会计理论与方法25.审计理论与方法26.投资会计与审计 初试:管理学(404)[新改名] 往年考 经济学,有1997-2002试题 复试:会计学1997-2002 会计学包括(1)中级财务会计学(40%)(2)成本会计学(30%)(3)审计学(30%)(4)管理会计(30%)研究方向23、24、26考(1)、(2)及(4);研究方向25考(1)、(2)及(3)。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3年考试科目及试卷情况: 方向01会计理论02国际会计03企业财务与会计: ③经济学2002 另有往年试题:经济学(文)1997-2001;经济学(理)1998-2001;政治经济学(文)1997;政治经济学(理)1997 ④会计学1997-2002 方向04会计电算化: ③经济学(会计电算化与税收征管电算化方向)2002 另有往年试题:经济学(文)1997-2001;经济学(理)1998-2001;政治经济学(文)1997;政治经济学(理)1997 ④软件开发技术1999-2002 (2)上海地区[6所院校] ●复旦大学2003年考试科目及试卷情况: 初试科目:④445会计学1995-2001 相关试题:微观经济学1996-2001 ●上海交通大学 :可以从专业课考试科目组12,33,35,59,62中任选一组,每组的考试科目/试卷年份信息如下: 12组:电路基本理论1995-2002 电子技术基础1995-2002 33组:量子力学1995-1999,2001,2002 统计物理(含热力学)1995-1999,2001,2002 35组:光学1995-1999,2001,2002 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1995-1999,2001 59组:材料力学1995-2002 自动控制原理1995-2002 62组:会计学1999-2002 财务管理1999-2002 ●同济大学: 专业课可以从第8、102、103考试科目组中任选一组8组: ④西方经济学(经管)1998-2000 ⑤工程经济学1994-2000 102组:④西方经济学(经管)1998-2000 ⑤企业管理1998-2000 103组:④西方经济学(经管)1998-2000 ⑤会计学1999,2000 [另有财务管理1999试卷] ●上海财大2003年考试科目及试卷情况: 初试科目: ④411经济学1994-2002 另有2003年经济学考试大纲(5元/份) 复试科目: 会计学 历年试卷情况: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1994–1997; 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1994-1997;会计学1998-2002 参考书目:《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中级财务会计》 ●上海大学2003年专业课考试科目、试卷情况说明 初试:④479会计学(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1998-2002 复试:金融学(管理学原理与货币银行学) 1998-2002 ●上海海运学院2003年考试科目及试卷情况:A组:④415财务会计1999-2002 复试:⑤521成本管理会计[新科目] B组:④416财务管理1999-2002 复试:⑤522审计学[新科目] A、B任选 (3)江苏地区[5所院校] ●南京大学:④管理学原理1998-2002 ⑤财务与会计(含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1998-2002 ●东南大学:④448管理学2000-2001[另有管理原理1999-2002] ⑤552财务管理1999-2001 或554会计学(新科目) ●南京理工:④424会计学2000-2002 有该课程2003年考试大纲(也是5元/份) ⑤529微观经济学2000-2002 ●江苏理工:④427会计学2001 ⑤534财务管理2001 535审计学 536证券投资学 516微机原理及应用 中选一 ●苏州大学 ④454经济学(含西方经济学)2002⑤567会计学 2002 (4)浙江福建广东地区[2所院校] ●浙江大学:会计学(含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2000,2001 管理学1998-2001 ●厦门大学:④430会计学(含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1998-2002 ⑤530综合考试(含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企业理财学)1998-2002 (5)武汉长沙重庆地区[4所院校] ●武汉大学: 方向01会计理论02审计理论: ④449管理学(含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2002 ⑤563会计学与审计学2002 另有往年会计学2000,2001;审计学与财务管理2000,2001;管理学原理与财务管理2000,2001;综合知识(含会计、审计原理)2000试卷 方向03财务管理: ④449管理学(含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2002 ⑤564会计学与财务管理2002 另有往年会计学2000,2001;审计学与财务管理2000,2001;管理学原理与财务管理2000,2001试卷 方向04电脑会计: ④449管理学(含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2002 ⑤565会计学与电脑会计 2002 另有往年计算机基础与数据库应用2000;会计学2000,2001试卷 ●华中科技大学: ④471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2002 ⑤979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2002 有会计学2000试卷 ●重庆大学会计学原理1999,2000;西方经济学 1999,2000 ;微观经济学1998-2000 ●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考试科目及试卷情况: 初试科目: ④403管理学2002 复试科目:会计学(含基础会计学30%,财务会计学30%,财务管理学40%或成本会计学40%或审计学40%) 相关试题:会计学(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2002,会计学(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2001,2000;综合考试(政治经济学、财务管理与分析、财务管理、审计学)2001,2000 其中,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各方向必考;研究方向01财务会计研究、04财务管理考财务管理学,研究方向02成本管理会计考成本会计学,研究方向03审计与CPA考审计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年考试科目及试卷情况: 方向1.财务管理: 初试课程: ④414会计与财务管理(会计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90分,财务管理60分)[新改名] 往年试卷情况: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2000,2002;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2000,2002 复试课程:533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各50分) 方向2.会计学、审计学: 初试课程: ④414会计与财务管理(会计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90分,财务管理60分)[新改名] 往年试卷情况: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2000,2002 ;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2000,2002 复试课程:534高级财务会计与审计(各50分) (6)天津西安山东地区[4所院校] ●南开大学: ④914会计学综合(含财务 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审计学 )1999k,2000-2002 [01,02年试卷名为综合考试(财会、成本、审计)] ⑤616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1999k,2000,2001 ●天津大学 选考科目组编号 每组考试科目及试卷说明 0109691 ④454技术经济学1996-1999 ⑤616会计学1999 0209692 ④451西方经济学1997-1999 ⑤616会计学1999 0309693 ④453数据组织与管理 ⑤616会计学1999 0409694 ④456财务管理 ⑤616会计学1999 0509695 ④456财务管理 ⑤614企业管理1995-1999 0609696 ④456财务管理 ⑤617运筹学基础1996-1999 ●天津财经学院 会计学2000-2002 ;西方经济学2000-2002 ●山东大学:④439管理学2000,2001; ⑤553综合考试(管) 各校会计考研科目 http://veraloo.blog.hexun.com/5627320_d.html参考资料:http://veraloo.blog.hexun.com/5627320_d.html

加100分~~~考人大的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要看哪些书?

柊司
反于大通
人大管理学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复习指导http://wenku..com/album/view/4fd6680203d8ce2f0066235a专业课:《市场营销通论》第三版,郭国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或《管理学》第四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任选其一即可。 《财务管理学》第四版,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学》教学辅导书(学生用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财务管理学》结合看。其他科目就不用说了。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 究 生 简 章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已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在教育部公布的2007-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我校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占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21个学科的三分之一。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鼓励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2011年继续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具体详见研究生院网站《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38问》)。学校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实行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通过设立研究生基本奖助金和三助岗位(助教、助管、助研)等多种形式对研究生进行奖助学,入学后基本奖助金根据研究生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动态管理。我校基本奖学金包括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学校将根据学科的差异调整研究生基本奖学金的比例,覆盖面总体上达到80%。我校现有硕士学位授予点168个,2011年拟招收硕士生3520人。其中接收推荐免试生1500人,含接收外校推免900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拟招生40人,录取的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 一、培养目标中国人民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会计专硕的考研的统考项是什么内容

纱希
横山号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初试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为:①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②英语二(满分100分)③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包括初等数学75分、中文写作65分、逻辑60分)④会计学(满分100分)。 政治、英语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指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按照考试大纲全国联考,会计学科目按照全国会计硕士(MPAcc )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考试大纲内容,一般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参考书: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MPAcc参考书目  1.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科重点系列教材——会计学》  作 者:刘桔,赵雪媛 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2-1  2. 《管理会计学》  作 者:孟焰 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2-1  3. 《中级财务会计》  作 者:王君彩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4.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指南》  作 者:王君彩 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3-1  5. 《财务管理学——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科重点系列教材》  作 者:白蔚秋,潘秀丽 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7-1  对外经贸大学参考书目  一、英文:  1、《会计学》— 管理会计分册(英文原版, chapter 24, chapter 26除外), 11 版、13版  作者:罗伯特F 梅斯(或简R威廉姆斯)、苏珊F 哈卡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  2、《会计学》— 财务会计分册(英文原版, chapter 15除外)) 11 版或13版,  作者:罗伯特F 梅斯(或简R威廉姆斯)、苏珊F 哈卡等:,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  二、中文:  3、《管理会计》第二版(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除外),  作者:余恕莲、李相志、吴革:  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4、《初级会计学》,  王秀丽、赵旸:中信出版社,2006年。  5、对部分相关基本业务会计准则的了解,参阅《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第3号、第5号,第9号、第10号、第11号、第16、号第18号、第19号、第21号、第23 号至27号、第32 号至38号除外)。  6、《公司理财》  作者:蒋屏;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张新民、钱爱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MPACC参考书目  1. 《会计学(第二版)》  作 者:刘永泽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09-6-1  2. 《管理会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 者:吴大军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2-1  3. 《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版)》  作 者:刘永泽,陈立军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09-6-1  4.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  作 者:陈立军,崔凤鸣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09-7-1  5. 《财务管理习题与案例》  作 者:秦志敏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2-1  6. 《会计学习题与案例》  作 者:陈文铭,张捷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09-8-1  7. 《财务管理基础(第二版)》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财经大学MPAcc参考书目  1. 《会计学原理》  赵德斌,西财出版社  2. 《财务管理》  彭少兵,西财出版社  3. 注册会计师《会计》与《财务成本管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MPAcc参考书目  初试:  1.《财务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修订第二版(陈迈、王国生主编); 2.《财务管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张家伦、闫华红主编)  复试:  1.《财务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修订第二版(陈迈、王国生主编); 2.《财务管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张家伦、闫华红主编) 3. 《审计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袁小勇、陈媛主编)  中国石油大学会计硕士MPAcc参考书目  1. 2010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会计  作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编 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时间:2010-3-1  2.2010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财务成本管理  作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编 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时间:2010-3-1  3. 财务会计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  作 者:戴德明 等主编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1  4. 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第五版  作 者:荆新 等主编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9-1  5. 《初级会计学》  作 者:朱小平,徐泓 主编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6-1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MPAcc参考书目  1.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科重点系列教材——会计学》  作 者:刘桔,赵雪媛 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2-1  2. 《管理会计学》  作 者:孟焰 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2-1  3. 《中级财务会计》  作 者:王君彩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4. 《中级财务会计学习指南》  作 者:王君彩 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3-1  5. 《财务管理学——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科重点系列教材》  作 者:白蔚秋,潘秀丽 主编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7-1  对外经贸大学参考书目  一、英文:  1、《会计学》— 管理会计分册(英文原版, chapter 24, chapter 26除外), 11 版、13版  作者:罗伯特F 梅斯(或简R威廉姆斯)、苏珊F 哈卡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  2、《会计学》— 财务会计分册(英文原版, chapter 15除外)) 11 版或13版,  作者:罗伯特F 梅斯(或简R威廉姆斯)、苏珊F 哈卡等:,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  二、中文:  3、《管理会计》第二版(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除外),  作者:余恕莲、李相志、吴革:  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4、《初级会计学》,  王秀丽、赵旸:中信出版社,2006年。  5、对部分相关基本业务会计准则的了解,参阅《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第3号、第5号,第9号、第10号、第11号、第16、号第18号、第19号、第21号、第23 号至27号、第32 号至38号除外)。  6、《公司理财》  作者:蒋屏;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张新民、钱爱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MPACC参考书目  1. 《会计学(第二版)》  作 者:刘永泽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09-6-1  2. 《管理会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 者:吴大军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2-1  3. 《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版)》  作 者:刘永泽,陈立军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09-6-1  4.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  作 者:陈立军,崔凤鸣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09-7-1  5. 《财务管理习题与案例》  作 者:秦志敏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2-1  6. 《会计学习题与案例》  作 者:陈文铭,张捷 主编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09-8-1  7. 《财务管理基础(第二版)》  出 版 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财经大学MPAcc参考书目  1. 《会计学原理》  赵德斌,西财出版社  2. 《财务管理》  彭少兵,西财出版社  3. 注册会计师《会计》与《财务成本管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MPAcc参考书目  初试:  1.《财务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修订第二版(陈迈、王国生主编); 2.《财务管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张家伦、闫华红主编)  复试:  1.《财务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修订第二版(陈迈、王国生主编); 2.《财务管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张家伦、闫华红主编) 3. 《审计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袁小勇、陈媛主编)  中国石油大学会计硕士MPAcc参考书目  1. 2010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会计  作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编 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时间:2010-3-1  2.2010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财务成本管理  作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编 出 版 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时间:2010-3-1  3. 财务会计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  作 者:戴德明 等主编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1  4. 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第五版  作 者:荆新 等主编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9-1  5. 《初级会计学》  作 者:朱小平,徐泓 主编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6-1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 初试考试科目:初试科目为:①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②英语二(满分100分)③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包括初等数学75分、中文写作65分、逻辑60分)④会计学(满分100分)。政治、英语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指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按照考试大纲全国联考,会计学科目按照全国会计硕士(MPAcc )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考试大纲内容,一般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