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每年考博大概是什么时间

一箪一瓢
1月上旬或2月下旬报名,3365653236三月份考试。考博的准备如下:其实如果想准备充分,最好研二就开始准备,要准备的东西可就多了。1、考博准备和考研准备大不相同,考研是全国统考,政治理论都有大纲书本,而考博都是各校自主招生,自主命题,导师具有自主权,同时,如果精力有余,考博时机会较大和考研很大不同的是,考博可以报相同专业的几个学校,只要学校的入学考试不在同一时间,大多数学校都在每年的三月份。2、考博一定要明白的几个问题:博士生导师是第一位,英语过线是第二位,复试也是非常重要几乎决定一切,所以在决定考博的时候,联系导师是最最重要的,如果导师要你,只要你的考试成绩上线一切就水到渠成。所以考博准备前期最主要是与导师联系让导师对你表示有“兴趣”。3、有人说,考博计划重要,就是说导师每年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招生指标,然后报考的人有很多,大家伙都说在联系导师或者说联系过导师的同学,导师已经对某个学生有了计划要招的意思,只要初试过了就要你,文科专业的我打听到的差不多都这样,至于其他理科就不知道了。4、复习备考的过程,要因人而异,学习的方法千人千面,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英语是个硬功夫,只有英语通过才有一切,有了考研的经历,考博也是一样吧,专业课大家都差不多。5、导师对发表文章也有一定要求,据说要有一两篇文章发表,因人而异。

每年什么时间考博士?

蓼萧
给数以敏
1月到4月都有。各个学校都不一样。你到相关学校找招生简章看看。考试前半年联系即可。如果你很牛,不用联系也没问题啦。 春季中国社会科学院

博士考试一般什么时候报名?

血防线
荆棘鸟
各个学校都是不同的,博士是学校自招的,想考哪所学校,和学校招生办联系 考之前最好先和确定导师,否则很郁闷考博各时间段: 现在的大部分院校是春季考试,秋季入学。有内部分院校有2次考试(秋季和春节);一次容性秋季入学。06月-10月出招生简章;大部分院校9-10月出; 10月-02月网上报名时间;大部分院校11-12月;01月-03月考试时现场确认时间; 03月-04月初试时间;大部分是3月第二个周末;03月-05月复试时间;有的学校是初试结束后立即进行复试;有的学校是考试结束1个月后进行; 06月-08月通知书时间。 因为考博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性,具体你考哪个学校就去那个学校的官方网站去查证一下!每个学校的具体考试时间都不一样!

博士报考时间

叔齐
你与我
每年复各个学校的博士招生目录一般制在7、8月份公布在学校的网站。也就是说现在一定已经公布了。你去看看吧。报名时间是11月-12月,各个学校时间不一。每年只有一次机会,只是有的学校可能为那些没报上名的同学给一个时间再可以补报,一般也就几天时间。他们的招生目录上都会详细说明报考时间和考试时间,你留意一下就可以。考试时间一般在3月-4月,各个学校也不一。比方说北大、南大、山大去年都是3月17、18考试,社科院晚一个周,北师大4月15才考试,各个学校都自己定的。一般北京的学校会叉开。呵呵。

博士制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雍也
智茂
  中国的博士和西方3231383937的博士不一样。在一些中国人心目中,博士是学术生活的终结,而在西方国家,博士则只是学术研究的开端。博士这个词儿,中国古代就有。唐代的韩愈就曾当过“国子博士”。这同今天的博士显然是不同的。今天的博士制度是继学士、硕士之后而建立起来的,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在这里,有人会提意见了:既然源于西方,为什么又同西方不一样呢?这意见提得有理。但是,中国古代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土壤和气候条件一变,则其种亦必随之而变。在中国,除了土壤和气候条件以外,还有思想条件。西洋的博士到了中国,就是由于这个思想条件而变了味的。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中,中国封建阶段的历史最长。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知识分子上进之途只有一条,就是科举制度。这真是千军万马,挤过独木小桥。从考秀才起,有的人历尽八十一难,还未必能从秀才而举人,从举人而进士,从进士而殿试点状元等等,最有幸运的人才能进入翰林院,往往已达垂暮之年,老夫耄矣,一生志愿满足矣,一个士子的一生可以划句号矣。  自从清末废科举以后,秀才、举人、进士之名已佚,而思想中的形象犹在。一推行西洋的教育制度,出现了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等等级别。于是就有人来作新旧对比:中学毕业等于秀才;大学毕业等于举人,研究生毕业等于进士,点了翰林等于院士。这两项都隐含着“博士”这一顶桂冠的影子。顺理成章,天衣无缝,新旧相当,如影随形。于是对比者心安理得,胸无疑滞了。如果让我打一个比方的话,我只能拿今天的素斋一定要烹调成鸡鱼鸭肉的形状来相比。隐含在背后的心理状态,实在是耐人寻味的。君不见在今天的大学中,博士热已经颇为普遍,有的副教授,甚至有的教授,都急起直追,申报在职博士生。是否有向原来是自己的学生而今顿成博导的教授名下申请作博士生的例子,我不敢乱说。反正向比自己晚一辈的顿成博导的教授申请的则是有的,甚至还听说有一位教授申请作博士生后自己却被批准为博导。万没有自己做自己的博士生的道理,不知这位教授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过去读前代笔记,说清代有一个人,自己的儿子已经成为大学士,当上了会试主考官。他因此不能再参加进士会试,大骂自己的儿子:“这畜生让我戴假乌纱帽!”难道这位教授也会大发牢骚:“批准我为博导让我戴假乌纱帽吗?”中国眼前这种情况实为老外所难解。即如“老内”如不佞者,最初也迷惑不解。现在,我一旦顿悟:在中国当前社会中,封建思想意识仍极浓厚。在许多人的下意识里,西方传进来的博士的背后隐约闪动着进士和翰林的影子。 参考资料:季羡林·论博士

30岁考博士晚吗

范艳
邓小平
只要想做,认准了什么时候也不晚的,晚到总比不到好。

请问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考试?要考哪些科目?谢谢!

蓝靛厂
茅虿王
各个学校不一样一般的报名时间就是现在吧明年的三四月份考试学校自主命题考英语和专业课具体考试内容各个学校各个专业不同去要考学校的研究生网站上查询

考博需要准备多少时间?

胡瑗
入静
关于考博的时间,华慧考博网按一下几个部分分开讨论,考博的时间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1、确定学校的时间。2、联系导师的时间。3、英语准备的时间。3、专业课准备的时间。其实从这些时间的安排大家也就可以知道了整个考博的准备的过程。关于确定学校和联系导师的时间,没有什么固定的时间可言。可是却在整个考博的过程中却是决定成本与否定最关键的一个时间段。关于考博学校的选择,个人觉得还是学校第一,地点第二,导师第三。当然如果三者都可以兼顾上当然更好。读博本身就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一件事情,所以如果要想读,而且不让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的话,就读好的学校,这样也许才不会让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懊悔。 在城市方面北京、上海我觉得是首选的城市,毕竟一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机遇也很重要。。。。我这里要提到的就是一个人的视野非常的重要,在大的城市读博,在人生面临选择的重要关头,通过在大城市宽广视野的洗礼,我想大家都会作出正确人生选择的。哪怕回到内地,发展毕竟曾经对大城市了解过,经历过,对于以后的发展都是会有帮助的。其实就那几个城市,一个城市也就那几所大学,等到大家确定好城市和学校以后,就到了第二个时间段了,联系导师的时间,这个也是不定的,是不是越早越好,这个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讨论,这里只是谈一下时间“长度”的问题,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详细的介绍了,关于导师联系点时间,我认为大家可以采用广撒网的方法,首先结合个人的学术经历,个人的学科背景,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等一些方面,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导师,这里大家不要过多的考虑导师是否会要我这个问题,每个导师对于实验室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划,你是否是最适合的,只有导师站在她的角度去考虑才是最真实的,所以不需要自己给自己找个理由就放弃了,确定好导师以后,就给他们发email,通过他们回信来判断导师是否对自己有兴趣。 在这种方法下再去确定导师是最有效的,也是最节省时间的。根据导师的回信,一般会找到几个对自己感兴趣的导师,最后再根据个人的情况有所取舍,留下一到两个继续保持联系,继续保持联系的目的,一是找到一个最自己最敢兴趣的,这样可以在保证分数够的情况下,肯定录取,二是为了对于导师的为人还有实验室的课题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最终的判断提供信息。到目前为止学校、导师都确定了,这一步走好了,才能保证你一下的复习是有意义的。其实对于考博而言,考试都是一件较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呵呵,和以后读博的感觉很是相似!所以省下的就是准备英语和专业的问题了。在准备考试之前,要做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收集资料,收集关于历年考博的英语和专业课的真题,这样对于大家选择去考那些专业课和最终准备专业课都是很有帮助的。关于考博真题的收集大家可以看看这些时间还是很快的,因为市面的上真题就那么多,如果可以买到的大概大家不怕花钱的话,几天就可以买到,如何实在买不到的话,大家只知另想办法,比如说向在读的师兄,师姐么求助,毕竟在广大的考博大军中,群众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很多稀有的资料总会有朋友可以有渠道收集得到。就看大家的毅力和诚心了。 联系好导师,收集好资料,现在几乎就可以开始闭门造车了,造一辆驶向博士学位的大车,关于英语的复习我觉得是贯穿整个考试甚至生活之中的,毕竟在以后的工作中,英语是使用最多的。在考试准备期间,大家可以结合历年的真题,做有针对性的练习,每天时间不需要花太多,千万不要放,一直保持到考试,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我们的!专业课的复习,如果不是换专业的花,对于理工科的话,如果收集到历年的真题,我想大家复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学了这多年,用了这么多年的课程,再加上有真题作为指导,大概花费上一两个月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对于文科而言,平时的修炼还是很重要的,很多的主观题目没有平时的积累,很难可以达到那种深度的。所以个人觉得和英语一样,每天有所进步就可以了,如果再能收集到真题,结合到常考的专题和最近的热点,有所专题的训练和联系。一定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考博,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考法,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向前辈请教,学学前辈的考试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说了这么多,也没有给大家一个固定的准备时间表,只是想通过这个文章让大家对于考博有所认识,对于整个过程有所把握,每个人都能制定计算出自己的考博时间。 确定学校的时间:大概一周左右 确定联系导师的时间:大概一个月左右 英语复习的时间:每个人情况不以大概2-3个月左右 专业课复习的时间:两个月左右的 其实考研和考博两次只不过是许多考试中平常的两次。不同的是他们可能决定你未来两三年的路往哪里走,所以比其他的考试意义重大。人生是个很大的考场,前面还有的考场,考研考博也只是给自己的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平台和资本,最重要的,还是明白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那条路应该向何处。

考博一般提前多长时间开始联系导师?

赤道雨
得之也生
越早越好,有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就和导师打好招呼了,要直博或者硕博连读自己导内师的博士,导师容没有带博士资格的也会请自己的硕导联系同学院同方向有资格带博士的导师,一般现在博导一届能带的博士上限有规定的,一般就一两个,名额预定了就没法接受你的报考了,所以这种事情尽可能先下手为强,导师有了意向的话再去联系他就很为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