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你好,学长,我现在上大二,学机械的,想考上海社科院的产业经济学~~请给点建议,谢谢了~~

依依不舍
重言十七
建议你考北京邮电大学的产业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有哪些

救世之战
郁郁寡欢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1929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社会调查所。1934年社会调查所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沿用社会科学研究所名称。1945年更名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77年始沿用现名。现在经济研究所已发展成为一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史学(包括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三方面兼有,而以基本理论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研究机构。(一)研究方向与任务经济研究所既研究理论经济学又研究应用经济学,现阶段的重点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方面,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和政策实施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发挥本所人才优势,研究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和中外经济思想史。特别要紧追世界经济学思潮发展的新动向,广泛借鉴和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新方法、新理论,在综合性的专题研究中不断取得新成果。(二)人员机构与主要科研活动经济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123名,其中正高级研究人员40人,副高级研究人员36人,中级研究人员22人,高、中级研究员占全所在职人员总数的80%。经济研究所现设有8个研究室。它们的主要研究领域分别是:(1)宏观经济学研究室。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问题密切关联的制度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研究室。中国企业及与中国企业问题有关的制度、政策和理论。(3)政治经济学研究室/《资本论》研究室。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应用经济学的发展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提供基本理论支持。(4)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国内外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理论和实证问题。(5)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港、澳、台经济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27—1949年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史。(6)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中国近代经济史,同时兼顾中国古代经济史。(7)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研究室。全面跟踪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当代学者对西方经济理论史的研究,系统总结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全面把握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潮流。(8)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发展经济学研究室)。中国经济思想史和外国经济思想史(重点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经济研究所现管理5个院级研究中心和9个学会及基金会。它们分别是:(1)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契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2)学会及基金会: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国光优秀青年企业家创新研究奖励基金。(三)国内外学术交流经济研究所与国际经济研究机构、有关组织和团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地举了许多重要的国际性学术活动和会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多所大专院校合作进行了多项专题项目及课题的研究。(四)研究生培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设在经济研究所。现有授权理论经济学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5个,专业为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现有授权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为国民经济学。经济系现有博士生导师26名,硕士生导师20名。(五)图书馆及网络中心经济研究所图书馆共有藏书70余万册,其中中文图书54万册,(包括古籍、地方志6500种,19000余函,14万余册)。外文图书15万册。中外文报刊5000种。馆藏图书在学科结构上以经济学为主,同时还收集了相关学科如哲学、政治、法律、历史等书刊资料。图书馆现已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进行各项业务工作。图书编目使用标准化著录,共有中西文书目数据约11万条,目前均可通过社科院内网查询。从1995年起,图书馆成为全院经济学科研究的中心图书馆。网络中心主要任务和职能是在院网络中心的统一规划领导下,建设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财贸经济研究所三所区域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及其微波城域网出口并负责该局域网相关网络设备和配套功能软件的建设维护、运营管理、安全监控等工作。(六)刊物经济研究所现主三种刊物。它们分别是:1)《经济研究》(月刊)。现任主编:裴长洪。1955年创,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则性意义的高水平理论文章,以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2)《经济学动态》(月刊)。现任主编:杨春学。1960年创,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积极反映国内外经济理论动态和经济思想的发展,以其学术性、政策性、前瞻性、实用性、信息性、综合性吸引着广大读者,成为理论研究、教学、实际经济部门工作者的喜读刊物。3)《中国经济史研究》(双月刊)。现任主编:魏明孔。1986年创。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刊方针,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的原则取舍文章。是经济史学界颇具影响的刊物。地址:北京西城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院2号楼邮编:100836经济研究所党委会党委书记:王立胜成员:王立胜裴长洪张平杨春学朱恒鹏张凡经济研究所领导班子所长:裴长洪副所长:张平杨春学朱恒鹏所长助理: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15名)主任:裴长洪副主任:朱玲张平委员:裴长洪吴太昌刘树成朱玲王振中张平刘兰兮杨春学胡家勇王诚徐建青魏众张晓晶刘霞辉朱恒鹏经济研究所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13名)主任:裴长洪委员:裴长洪朱玲张平刘兰兮杨春学朱恒鹏刘霞辉张晓晶胡家勇魏众赵学军陈彦斌龙登高人事处(党委公室)处长兼党主任:张凡副处长兼党副主任:周起元主要职能:在所党委会和所长公会领导下,负责全所党务、人事、离退休干部工作。工作内容:按照院机关党委年度学习计划和所党委的要求,组织全所职工学习、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组织协调各支部开展活动及党员管理工作等。按照院人事教育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年度工作计划和所长公会的要求,具体负责人事调配、干部任免、工资管理、统计报表、档案文秘、职工培训、专业干部职称评聘、年度工作考核、专家管理、出国政审、博士后工作、离退休干部管理等项工作。公室主任:杜文兰副主任:王海根李月琴主要职能:在所长公会领导下,具体负责所综合事务的处理和协调。工作内容:按照院财计局的年度财务计划和所长公会的要求,负责制定所财务计划、经费管理、文件收发复印、房产管理、后勤服务、对内对外的综合事务。科研处处长:副处长:陆桦主要职能:在所长公会的领导下,负责全所科研工作、对外学术交流和中心学会管理、研究生招生。工作内容:按照院科研局和外事局的年度工作计划和所长公会的要求,具体负责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院所创新工程研究项目及所重点课题的申报和管理、对外学术交流的审查和报批、组织各种学术会议、学会中心管理和研究生招生等项工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依依惜别
曼陀罗
北京市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民商法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国内优势学科: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经济、当代中东研究、美国外交、拉美经济、中欧关系、日本政治    中国国内优势学科、俄罗斯学、区域经济合作、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农村发展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市场学、技术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等。学校重点学科:西方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会计学、农业现代化、服务经济学、金融监管学、数量经济学    学校重点学科、人口统计学、城市经济学、美学、佛教、夏商周考古、一带一路与中外关系史、中国近代中外关系史、俄罗斯东欧史、西藏治理研究等。扩展资料:截至2019年1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114个(含23个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二级学科)、硕士学位二级学科119个(含23个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 民族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考古学 中国史 世界史 工商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主要任务

乱也
对生
承担党中央和国务院交办的研究课题,为中央制订和实施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地区和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编辑、出版《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杂志,主办经济管理出版社,主办《中国经营报》及《精品购物指南》报。培养产业经济(工业经济)、企业管理、区域经济以及会计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产业经济(工业经济)、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博士后高级人才。

求助:工科硕士考经济金融类的博士专业(方向)选择问题?????

大报复
纱希
一看你就是外行。你早干什么去了。觉得做不出成就还读工科硕士。不是打击你,你硕士读完了才发现喜欢经济金融,哪个导师谁敢要你这样的博士生?也许是我言辞激烈,希望你别忘心里去。你应该已经26了吧,读完博士多大了,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这些都要考虑。个人建议不要读博士,那样你的路会越来越窄。去考证书,资格证,从业证,找单位实习,然后进入该行业。经管类行业重在证书+经验,不是学历。社科院的在职金融博士还可以,在金融界是比较权威的,师资课程挺注意实践的,可以考虑一下,就是费用有些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怎么样

猎与杀
天地并与
组织机构设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于1978年4月5日正式建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工业经济研究所现有(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在编人员9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48人;博士62人,硕士13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24人。著名经济学家马洪、蒋一苇、周叔莲、张卓元、陈佳贵、吕政、金碚曾也先后担任工业经济研究所的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行政级别是什么?国家社科院是正部级单位,工业经济研究所为正厅级单位。

上海社科院的研究生怎么样?

举群趣者
蹩蹑为仁
社科院不是大学,培养机制很不同。就经济这块来说,上海社科院的经济所、部门经济所和世界经济所很厉害,在科研和实务上都很牛。就专业而言,数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优势学科。 上海社科院性质上是上海市政府智囊团,是一个官办的科研机构,所以里边的研究员会有很多参与政府决策建议性质的官方课题,接触实务的领域要比大学里在某一领域深钻细挖的教授广阔得多。如果你跟了这样一个导师做课题,自然可以有很多与象牙塔不同的实践机会。我在这里读研,就我的感觉,一些普通大学老师接不到的政府课题,社科院的老师却多得做不过来,不完成还不行。这点可以说是社科院相对大学的明显优势。 自我批评一下,上海社科院和大学横向交往目前还不是很多,所以,学生容易封闭。如果楼主要来社科院读研,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一个忠告:一定要多了解上交、复旦、上财这样的名校,看看他们的学生学什么课程,你是不是没有学过,这样,既在知识上和大学看齐,又拥有大学不能提供的接触实践的资源,那你在社科院的三年才算有价值,才算不亏本。 再说LZ最看重的就业问题。社科院有劣势:它是个科研单位,硕士博士全部加起来才400多人,没有单位会来这里开招聘会,这个比较麻烦,你得出去跑。社科院又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导师和学生的比例相当高,一个导师就带一两个学生。如果你和导师关系不错,帮他做了不少事,那么就业的时候导师出面给你推荐一下,那对你是相当有利的,这个优势高校几乎没有。 总之一句话:选好专业,跟好导师,用功刻苦,做到这三点就业不成问题。 不知道楼主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

西南科技大学省社科院怎么样

核桃派
芬里尔
这是两个单位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始建于1978年6月,其前身为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由原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与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组成,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机构和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资源较为丰厚,现有藏书72万册,中外期刊2000余种;主办有全省哲学社会科学门户网站"四川社会科学在线"网站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网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有中国哲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民商法、经济法学、中外政治制度、科社与国际共运、文艺学、新闻学、农业经济管理、社会学、人口学和专门史等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四川社科院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申报并取得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开始招收博士生)。自建院以来,全院共出版专著(含编著和译著)2250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14700篇,取得其他科研成果953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5项,获省(部)级奖励420项。我院形成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农"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民商法学、社会学、地方史、巴蜀文化、文艺评论、康藏问题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院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我院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托,以应用对策研究为重点,以构建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充分发挥马克思主思想阵地的作用,努力当好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出研究人员写的调查报告可信度如何?

相乐
农民工
我们单位委托他们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都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认可! 他们的专项研究也写的很不错、很严谨、数据很详实。 他们的主管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我看过他们资质。专家也很多,价格很合理。作为中国行业及产业市场的风向标,中市调基于海量的企业数据、产品细分数据、进出口数据、市场监测数据及第一手市场调查数据,科学准确地把握产品细分市场动向,向行业管理机关和各产品生产(经销)企业提供宏观与微观的经济信息和服务,以及产业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业技术咨询方案,产业发展建议;与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环保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级工商、税务机关、各级商务厅(局)共享资源,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的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财大及其它行业院校建立战略联盟,共同研究和探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探讨企业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流程的控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