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补助多少啊?有中国科学院的博士补助多么?

气韵
能守其本
目前社科院全日制博士每个月国家统一的1250元,此外是一毛钱没有,社版科院博士补助是国内最低,差异比较大。权学校开学初偶尔也提供少得可怜的助管助教岗位,但一般都是硕士生申请和内部消化了,有几百块的劳务费。目前,国内其他学校除了国家的1250元,还有学校、院系等名义的各种补贴待遇,这个是社科院没有的,其他高校博士每月到手2000多都是正常,两个之间的落差比较大,报考之前要想好了。社科院在职博士比较多,社科院领导可能是觉得自己博士不缺钱,对全日制应届生博士不利也不太公平,每个月就给你1250,吃吃饭缴纳下热水费手机话费宽带费差不多就没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博士毕业证书盖的是中国社科院大学的章,不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了,这一个在前进路上的新创办的非双一流非985非211的大学,有本科生有研究生。中国社科院大学官网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学费是多少?

性分
于我
三年前我在社科院的时候是10000元/年,现在的行情仍然是这样。也许你会发现:版社科院博士收权费是全国最低的,稍好一些的大学都24000了。而且,如果你能考上公费,一分钱都不用交不说,每个月还能有象征性的生活费,以及公费医疗。考虑到社科院一般情况下一个导师一年只招一个学生,你会觉得你比在大学幸福多了,可以得到导师的指导,这种情况我们戏称“独生子女”。所以一般情况下,导师与学生之间情同父子。导师基本上不会收学生的礼,如果有饭局,最后付钱的90%是导师。还有,全国最顶级的学术期刊,基本上都集中在社科院。如果你努力一点,三年时间在顶级期刊上发一两篇文章,毕业的时候你就是香饽饽。最后,社科院与大学相比最好的一点就是公平。考试前你不用去找导师搞关系(当然,如果能与导师认识会更好一些),完全靠你自己的实力。当然,考社科院你得作好思想准备,很难,最难的科目是英语,难度惟有北大堪比。好好准备,祝楼主好运。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好找工作吗

龙鸣
艺术品
相比普通高等院校,抄 社科院情况可能比较特殊。 社科院校园招聘举办的很少,到社科院驻地招聘的也多是大学或研究所的教学研究岗位。 社科院的师资是没得说的。但毕业生对就业不满意的很多。

非211的社科院在高校中处在怎样的水平?

哥鲁达
无忧无虑
答主是社科院研究生院一年级硕士生,想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现在大家评价高校水平貌似都习惯了采用985、211、双一流等,仿佛不是211,这个学校水平就不够行。首先一定要说一下,我本人是不赞成这样的粗暴判断的。985、211的评选,要考虑学校综合实力、地域、学术力量等各方面,不是211并不意味着这个学校一定比所有211都差。另外,有的学校属于有专项特长,比如燕山大学的机械专业,堪比北大,比如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胜过北大、人大、北师大等一众高校,但他们并不是985或者211。但我们能因为他们不是211而否定他们的学科力量吗?不可能的。当然社科院并不属于上面所述情况。社科院不属于211的原因其实是,社科院研究生院隶属于社科院,社科院与教育部平级,也就是说社科院大学不在教育部可评价高校范围内。但现在社科院大学已经成立,可以预测的是,社科院大学未来一定是中国人文社科方面的佼佼者,一定会是双一流高校。至于社科院是什么水平。其实只要看一看社科院的毕业生就可以了。那一大堆政界商界学界名人,我想不必赘言。我自己本专业的学长学姐就业是非常好的,有一部分继续升学读博之外,基本上都考公,或者在排位领先的大企业之类工作,前景非常OK。在这里学习,你根本不用操心别的,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就可以了。希望对你有用呀。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收博士吗

李后主
鬼遮眼
我建议你考中山大学,挺牛的,我们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讲师就上的是中山大学的博,挺厉害的3335346136,和社科院不相上下  社科院待遇如下(2010-01-12 23:21)摘自搜狐博客:  最近,许多高校提升了博士生待遇,平均待遇每月达到了1000元。 这成为人大经济论坛、部分媒体关注的话题,许多博士生都很振奋。这几天还上了央视新闻,几位同学的家长看了电视都很高兴,忙问我们学校怎样?这样的问题教我们如何回答?有的高校已经实现补助提升了,如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可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却在2009年将原本就寒碜的每月200元的博士生补助取消了,我们没有补助了!说是实行改革,可是三等奖学金只能抵学费,不还是没有补助吗?而这只是第一年的情况。二三年级的奖学金标准如下:一等15000元,二等12000元,三等8000元!看起来挺多,可是学费要交10000元啊!也就是说拿三等奖学金不仅没有补助还得额外交2000元学费!就算是最高的一等也不过是每年5000元补助,也就是每月400多,可是拿一等的人是何其少得可怜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我待了三年半,对学校的管理越来越失望。其实不只是我,很多同学对学校已经麻木了,什么事情都不想争取了,彻底绝望了。可提升博士生待遇是我们的正当诉求、合理要求。现在还不清楚学校那些领导层是怎么想的,但无论如何,凭良心办事,你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  想争取自己的权利又不知道找谁、如何找?可找了又有用吗?呜呼哀哉,我说不出话!

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人大法学博士哪个比较好

机锋
王煜
这四个学校的法学博士目前从各方面讲都属国内法学界的上乘,如要非得分出一个高下,个人认为应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5303565是中国社科研法学所,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社科院看似不起眼,实则藏龙卧虎,如王家福、梁慧星、李林等,而且享有国家顶级智库的美誉,自不待言,国家社科基金的评选占有很大分量。故排名第一,应无争议。北京大学法学院背靠北大这一黄金招牌即可不愁吃喝,而且学校向来对法学还蛮重视,进校领导之列者,前有罗豪才,后有吴志攀;名师云集,各个在本细分学科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如陈兴良、陈瑞华、刘剑文等。之所能排名第二而力压人大法学院的原因不在于实力,而在于学校的名气。人大法学院实力毋庸置疑,一些实力派大佬坐镇,如高铭暄、王作富、许崇德、史济春等,中青年搭台唱戏,如王利明、张新宝、韩大元、张志铭等,年轻人崭露头角,如王旭、徐阳光、余履雪、郭锐等。老牌名校,长久不衰,依然坚挺,如不是学校排名的问题,绝对是法学超霸。清华法学院最近几年异军突起,名校+名师模式席卷大江南北,终于抢来一席之地,但与前四位相比,仍然年轻,暂且排第四。 以上仅供参考,博士一方面拼的是学校,更重要的是导师,所以选一个大牛级的导师是关键。

社科院新政治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去向

成心
金沙镇
余永定的西方经济学,还有就是高教版的政治经济学 ,就这两本。《西方经济学(第三版)》简介:  本套教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组织编写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其作者队伍主要由多年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熟悉学科前沿研究状况的本院导师和专家学者组成,多数教材的主编都是博士生导师。它的适用对象是: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包括参加经济、法学类题库考试者和文、史、哲等其他专业与在校硕士生同堂同卷考试者)、报考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应考者。它也可以作为大学高年级学生的重要阅读参考书;对于那些具有大学文化水平、欲通过自学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来说,这套教材更可以说是一所“没有围墙”的研究生院。《政治经济学(第五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适合作为相关考试和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参考用书。 第五版在体系结构上,除个别章和一些节、目调整外,基本保持了前四版的格局。在内容上则大量吸收了实践发展和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增加了若干新的观点、新的理论。主要有:吸收我国经济学理论的最新重大进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和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等作了重要修改和新的阐释;加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论述;深化了对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目的、方向、方法的阐释和经验的总结,加强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论述;增加了对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论述;以新的观点和材料深化了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论述;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除了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外,还适当调整了章节结构;增加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论述。  

请问,经济学博士,有两个求职方向:是去省级社科院当研究员好,还是去大学当一名教师好?

老流氓
而反于土
女的话,都大学,稳定,找个老公,有一个教职,做些项目,日子有回面子有里子。男的答话,分为两种情况:情商高的,文笔不错的,有些野心的,可以进省级社科院,以内参求名,然后找机会从政。情商不高,文笔一笔的话,那可以在大学与研究员中任选,大学稳定些,瞅漂亮MM机会多些,新鲜些;研究员封闭些,做些文饰工作,稳定而无趣些。看楼主的资源与禀赋了。相信楼主能找到最优方案的,呵呵建议去省级社科院当研究员,以后可以从政。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学院现状

料器邢
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文科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清华大学的总体发展中,提出了加快发展文科的指导思想。社会科学学院努力从清华大学在国家的地位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适应新世纪的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和社会科学学术的要求;遵循“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打好基础,突出应用,注重交叉,形成特色;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学科建设。社会科学学院 (简称学院)的学科专业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等文科学科门类。目前设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学科;4 个本科专业:社会科学实验班(含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学专业方向)、心理学专业;4个博士后流动站:政治学、理论经济学、社会学、哲学;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科学技术与社会、国际关系、社会学。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本科精品课。学院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27人、讲师11人、职员3人(其中院机关2人)。非事编人员80余人,在站博士后70人。目前在读学生总数862人,其中本科生358人、硕士研究生281人、博士研究生223人(以上数字含留学生151人、港澳台学生13人)。学院现有4系2所,4系(社会学系、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系、心理学系)2所(经济学研究所、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详见学院机构设置)。还设有近20个跨学科非实体研究机构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在研项目二百余项,这些科硏项目在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出版各类著作数百多部,发表论文上千篇,科硏成果多次获得教育部、北京市等各类奖项。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合作和交流活动,与北美、欧洲、亚洲等许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近年来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00余次。为适应社会需求,学院设有培训部,进行学历、非学历等继续教育培训;每年学院受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委托,在校内外举办数十期研究生课程班、高级研讨班、各类培训班,受教育人数在1000人以上。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社会科学带来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流的文科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新百年伊始新成立的社科学院从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适应新时期对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把握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契机,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学院的学术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思想和智力支持,力争在影响时代潮流和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上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