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具体有哪些

李筌
寿者昏昏
作者:Chloe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427444/answer/20528676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这学期正好在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课,把笔记分享给题主好了。社会科学提出理论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为特定目的系统的收集、分析和总结信息(或数据)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把它叫做研究(research),它的一般程序是这样的:1.寻找问题,并论证研究问题的价值2.通过文献综述,找出当前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缺失3.形成具体的研究问题、变量和假设4.设计程序来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5.报告数据分析的结果6.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结论和建议我想题主想问的可能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定量和定性的两大类。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是内容分析、控制实验、问卷调查等等,定性的研究方法也叫做质化的研究方法,常用的就是深度访谈、焦点小组、民族志/田野调查之类的。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个东西呢,我学了一学期,可是到写学期论文的时候,我依然不知道要用哪种研究方法,所以,一两句话根本讲不清楚的。题主如果想系统的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去看书,这种教材简直数不胜数,我们老师推荐的是艾尔·芭比的《社会研究方法》。如果题主想深入的了解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请照目录把每种方法都来一遍,实践出真知。至于我们如何判断某个理论的正确与否,不好意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判断不了的。没有专业的学科背景,我们就只能看它是否符合常识、是否以逻辑实证为基础、是否有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做支撑。但是,作为一个门外汉,我真的不敢说某某领域的某某理论正确或者不正确。就酱。我继续搞我的传播理论论文选题去了。。。

杜尔凯姆的社会研究方法?

闯王旗
气运
对于这种开幕社会探究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假设模型,然后通过理性的思维,推导出人们的行为过程。

贵大2015考研621社会研究方法究竟是哪个出版社的

不与物交
郁郁寡欢
2、《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书 名: 社会学研究方法作者:风笑天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6-1ISBN: 9787300107387开本: 16开定价: 39.80元2 内容简介本书结合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社会学研究方法教学的实际,对社会学经验研究方法的基本慨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进行了通俗简明的介绍。在内容安排上,既兼顾到实际研究的逻辑程序,又兼顾到定量及定性研究方式和各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及技术。作者还结合自己十几年学习实践及教学的经验,介绍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全书体系科学规范,内容取舍得当,语言简明,适合高等学校的教学需要,也适合实际研究部门的人员自学及参考。3 作者简介风笑天,1954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社会学协会会员,北美华人社会学协会会员。曾任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方法、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青年社会学、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等。承担的课题主要有:“中国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美国福特基金重点课题)、“电视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国务院三峡移民局重点项目)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等。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窈者
圣人不出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ice_cream09社会研究导论一、社会研究的概述1、社会研究的含义研究: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指人们认识世界的各种活动。它既包括对自然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同时在认识的深度上来看,也没有程度的要求。社会研究: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特指:按照科学的方法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活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社会研究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现象,同时,这种认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社会现象:是与自然相对应的现象的总和。从广义的角度看,除了自然界以外的世界都可以视为社会。具体而言,社会对象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的认识:就是发现真实。也就是发现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这种科学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关于社会现象本质的认识就是要发现这种现象独有的特征是什么?关于事物规律的认识就是要发现影响特定社会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所以,科学的认识就是要回答特定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时候还包括怎么做?)2、社会研究的物化成果:社会研究的成果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如学术性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是科学的认识等等。尽管形式不一,但是社会研究的成果都是对社会现象的科学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知识、理论。这种科学知识或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就是:反映了特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以及基

关信平的研究成果

日出多伪
红风筝
1.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9年2月(2004年出第一版)2.关信平主编:《社会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3.关信平著:《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4.关信平著:《社会保障制度》,载《新世纪干部书库:社会知识系列》,科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1999。5.[美]格尔哈特.伦斯基著,关信平、陈宗显、谢晋宇译:《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中文论文: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百三十多篇论文。其中新近发表的论文有(除注明作者的之外,均为本人独著): 当前城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分析(关信平、赵婷婷),《西北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 对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的辩证考察,《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06(下)总第05期,2012年6月 滨海新区社会管理研究—基于体制机制创新视角的研究报告,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社会管理》(郝寿义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滨海新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社会管理》(郝寿义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载《社会救助与贫困治理》(米勇生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2月 论我国当前加强和改善社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城市观察》2012年第2期 试析建立“共赢模式”劳动关系的目标、原则和体制创新,《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独著)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是面镜子——评《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11期 把握社会服务与管理的必备之书——读《社会服务与管理》,光明日报/2011 年/10 月/18 日/第002 版 论当前我国转变社会发展方式,《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 社会公平价值观的缺失及其重建,《人民论坛》2011年20期(7月中),总第332期 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建设路径,《人民论坛》,2011年4月(中),总第324期 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的意义及相关政策,《东岳论丛》,2011年5期(2011年5月) 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问题研究,载《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研究》(民政部社会工作司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1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社会发展方式,《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1期 完善我国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新时期我国社会政策建构和发展的若干理论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6期基本全文转载) 论“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兼论“新福利国家理论”要点,《社会福利研究》(高鉴国等主编,第二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10月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我国社会政策改革与发展,《理论文萃》2010年 第2期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需要、内容及主要领域,《学习与实践》2010年 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8期转载“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需求、内容及特点”)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必要性、任务及体制机制,《中国社会工作》,2010.8(上) 大力推动服务流动人口的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2010年第4期 加强社会工作服务流动人口的体制机制建设,《中国社会工作》2010年 第4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与发展,《民主》杂志,2009年第3期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建构九大议题,《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9期 社会-经济干预是应对危机的理想选择,《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8月12日,第5版 经济波动,政府的社会干预如何行动?《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7月3日第3版 我国农民工社区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关信平、刘建娥),《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3期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社会政策议题,《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4期 社会救助筹资模式及经费管理的国际比较,《社会保障研究》,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离土不离乡”与离土又离乡:费孝通小城镇理论再认识,载:马戎等编,《费孝通与 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 社会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工作》2009年 第1期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发展,[J]. 甘肃社会科学,2008,(5). 农民工参与城镇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制度及社会基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8年10期全文转载) 共同体内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保障覆盖—欧盟的经验,(关信平、吴伟东),《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2期 人类安全:分析框架及应归措施”,(关信平、郭瑜),《学海》,2008年第1期 社会政策实践中的国际经验与本国创新,《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27期 社会政策行动中的福利机制与市场机制,《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24期 制度性与补缺性社会政策, 《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21期 社会政策行动中各级政府间关系,《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15期 社会政策行动中政府与民间的关系,《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12期 社会政策目标中的以人为本”,《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9期 专业素养是怎样炼成的,《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6期 当代社会政策中的公共行动与个人责任,《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6期 社会政策行动中的公平与效率,《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 第3期 外文1.Equal rights and soc Equal rights and social inclusion: Actionsfor improving welfare access by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hinese cities,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中国社会工作期刊),V.1 No. 2, July 20082.Institutional and Indivial Autonomy: Investigating Predictorsof Altitudes toward Institutional Care in China, (1st author), (US)T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64 (1): 83-107 20073.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stitutional Elder Care in China:Changing Concepts and Attitudes, (3rd author),(US)Journal ofAging & Social Policy, Vol.18,Number 2, 2006.4.Willingness and Availability: Explaining New Attitudes towardInstitutional Elder Care among Chinese Elderly Parents and their AltChildren,(3rd author, with Zhan, Heying Jenny; Liu, Guangya), Journalof Aging Studies, vol. 20, no. 3, pp. 279-290, Sept 2006.5.China’s Social Polic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of Marke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Huck-ju-Kwon, Ed., Transformingthe Developmental Welfare State in East Asia, UNRISD,Palgrave MacMillan, 20056.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y welfare services in China,(with CHOW, Julian), SOCIAL DEVELOPMENT ISSUES:Alternative Approachesto Global Human Needs,Vol. 25 (3) 20037.“Poverty and Anti-Poverty Policies in Urban China”, inKwong-Leung Tang & Chack-kie Wong Ed. Poverty Monitoring and Alleviationin East Asia,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0038.“Policies Geared to Tackling Social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China”, in Social Policy Reform in China: Views from Home and Abroad,Ed, by Catherine Jones Finer,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039.Social Welfare Reform in China: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Dynamics of Change at the Start of theNew Millennium, ed. by P.W. Preston & Jurgen Haarcke, RoutledgeCurzon,London & New York, 200310.“Globalization, Inequality and Social Policy: China on theThreshold of Entry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英)“SocialPolicy & Administration”, Vol. 35, No.3, 200111.China's Social Polic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英文),载: 《国家之再定位:亚太区社会政策之经验与挑战》,(香港)2001-9-712.“China’s Social Polic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Context of Marketisation and Globalisation”,in (英)《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2000年3月Vol. 34, No.1,13.“Staatlishe Betriebe: Beschaftigungspolitik, Lohn und Sozialleistungen”,载<China:Ein Selbstportrat>,(德)Westermann SchulbuchverlagGmb H, Braunschweig,199714.“Chinese Social Welfare Transformation System in A Market EconomyOrientation”(英文),“第六届亚洲社会学大会”论文 (1995,11),收入《第六届亚洲社会学大会优秀论文选》15.“Poverty & Anti-Poverty in Rural China since the Mid-1980s”(英)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Vol.29, No.3, 1995,916.“Social Security System - An Outline on its Reform and Problemssince 1979”,论文,载:Social Security in P.R.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Hamburg ,199417.“A Report on the teaching, research and Living situations ofthe foreign trained scholars in Nankai University and TianjinUniversity”(英文), 发表于美国Los Angeles 环太平洋地区高级人才流动国际讨论会 (1988)

我是读市场营销专业的,我想问要掌握哪几本重要的书有助于我以后写毕业论文的?

爱无言
真要从有助于写论文的角度来推荐书的话:作为营销专业,第一本应该就是 菲利普科特勒的 营销管理。这本书应该不用展开说明原因第二本是社会研究方法的书。关于书名大致就是这个,具体你可以找一本同类书名的就可以,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因为做论文是需要涉及到研究的,而其中很多研究方法,都是社会学研究方法,因此你必须了解,这对于你以后毕业工作同样有帮助。第三本 是逻辑学导论。掌握这本书的目的 是为了让你的思维变得周密,这样写论文的时候不至于漏洞百出。第四,不是哪本书了,而是你应该利用平时的时间,多在图书馆里面 找一些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或者学位论文来多学习 多参考,这样你就会对毕业论文早早有了准备

急!!!请帮我做一个社会实践报告,要社会过程,调查报告,正文2500字,附资料明细表,资料。谢谢

鬼爷爷
第五章
  关于大学生消费的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崇洋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应大力倡导新的消费理念,引导人们将消费和科学发展、和谐构建结合起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实践消费观念的变革,培育具有理性、文明、责任消费观念的新消费主体,催生健康、品质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消费文化,促进人和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使的大学生了解、关注“新消费运动”,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我们开展了一次以“新消费运动进高校”为主题的“在赣州大学生消费行为”问卷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42份。  二、调查总体情况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男性大学生占65.71%,女性大学生占34.29%,被调查者中,42.7%来自农村、27.75%来自乡镇、29.55%来自城市,家庭收入以1000-3000元居多,占39.74%,3000-5000元占23.26%,1000元以下的占21.25%,5000元以上的占15.75%。  (二)大学生总体消费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集中在1000元以下为主体占65.83%,1000-2000元占25.64%,2000-3000元以上的占7.84%。  有74.6%的同学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有5.23%的同学靠勤工俭学来赚取生活费,还有4.2%的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每年的奖学金。三者兼有占15.94%,此外,少数(大约占4%)困难的大学生靠助学金来维持生活。也就是说,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当问及到“花父母钱,心中有何想法”时,有25.6%的大学生选择了“理所当然”,有52.5%的选择了“无可奈何”,只有22.4的大学生选择了“希望今后有所回报”。  被调查者中,吃喝、娱乐和消费品(服装、化妆品、饰品)三项,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其中,吃喝占比例为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费外,有29.25%的大学生把钱花在了娱乐上,而这一现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另外,27.9%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占多数,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大学生)把钱用在服装、化妆品、饰品等消费品上。  三、调查结果分析  现在的大学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市场经济到处充满了诱惑,学生们的消费观念受到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发现,无论是从经济来源、消费结构,还是理念和水平来看,大学生消费都呈现出超前、实用、多样化等特点,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注意。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讲牌子摆阔气等社会风气已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校园,致使部分大学生受到影响,但大多数同学的消费还是较为实际、理性的。当问及”购买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时,有54.3%的大学生选择了“质量”,有20.2%的选择了“价格”,有15.59%的选择了“品牌”。由此可见,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父母,很多还处于“温饱”状态,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所以其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过度,越来越多学生加入高消费行列,购买昂贵的MP3、电脑、手机等用品,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蔓延,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  (二)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  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调查显示,只有38.4%的大学生做过兼职,当问及“做兼职的目的”时,有44.6%的大学生选择是增长社会经验,18.97%的大学生选择渴望独立,只有28.2%的大学生是为了补贴生活费,可见现在大学生的打工目的不单纯是为补贴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而的是为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等。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79.6%大学生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金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大学生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可见,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应当加强。  (三)大学生节约意识淡薄、浪费情况严重。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节约意识淡薄,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交际、食物浪费。社会交际(包括谈恋爱)已被大学生称为是大学里必修的一门课程。据调查,大学生每月用于交际(恋爱)的花费,100元以下的只占14.5%,300元左右的占40.6%,300元以上的占55.1%,谈恋爱、交朋友的大学生每逢重要节日或是对方过生日,都会送对方礼物。每逢自己生日或是好友生日,有57.5%的同学会请同寝室的人或朋友吃饭;35%的同学选择送礼物,7.5%的同学点歌送祝福。现在大学校园中流行“人际投资”,无论是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入选学生干部、比赛获奖都得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上路”不够交情,无论是朋友来了或是同学聚会都免不了请客吃饭,赠送礼物之风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此外,在问及“每餐食物浪费情况”时,只有20.5%的大学生是“吃干净每餐的食物”,有41.8%的大学生是会“略有剩余”,出人意料的是,有38.5%的大学生是选择了“吃一半倒一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浪费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在食物浪费方面,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节约、环保的时候,大学生更应该增强节约意识。  (四)电脑、手机成了大学生的必需品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电脑上。调查中发现,有73.52%的大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电脑价格3000-5000元的占46.3%,5000元以上价格的占42.7%,出人意料的,在调查中发现,有93.2%的大学生有手机,在校期间更换过1只手机的占56.27%,更换过2只以上的占32.8%,手机的价格,1000元以下只占12.4%,1000-2000元占55.72%,2000元以上的占32.7%,当问及“更换手机的目地”时,有67.2%的大学生选择了“过时了”,只有12.7%的大学生选择是“前一个手机坏了”。值得一提的是,当问及“电脑有多少时间是用于学习”,只有22.4%的大学生选择是用于学习,在问及“每天有多少时间用于上网”时,选择2个小时以内的仅为5.6%,3-5个小时有68.6%,5小时的有26.6%,可以想象,现在的大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可能比学习的时间还多,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比上自习课的还要多。电脑、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现代的通讯工具也被运用到人际交往中,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五)追求名牌、虚荣、攀比是不老的话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和攀比、虚荣心理。在大学生中,拥有1-3件中高档名牌产品的占30.34%,拥有3-5件的占59.56%,一件也没有仅占4.6%,当问及“购买名牌的动机”时,34.6%的大学生选择“其他同学有,我也要有”,57.8%的大学生选择“名牌可以显现自己,体现出和别人的差踞”,只有7.6%的大学生选择是“名牌质量好”。调查中发现,某些大学生为了拥有一款名牌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性大学生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性大学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大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四、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原因分析  1、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无计划的消费主要还是由大学生所处的位置所引起的。与社会有着广泛的接触,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一一尝试,这就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出现攀比的现象。这有着学生自己的原因,也有着社会的原因。  2、父母对子女错误引导。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是孩子最先效仿的对象,父母如果在消费上面盲目,那孩子又怎么会有好的榜样呢?也就跟着乱花了。  3、学校教育不完善。对于大学生消费问题,学校是应该最先做出反映的,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对这方面的教育还不足。学校对学生消费的心理行为的指导还不够、没有把学生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  五、相关建议:  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2 .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个体差异大,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3 .加强“新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校园形成良好“新消费”氛围。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新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将“新消费教育”作为一项科普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建立完整的消费教育网络和教育体系,通过开展“新消费运动”讲座、“新消费运动”知识竞赛、建立“新消费”社团、“新消费”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大学生倡导“健康、节约、环保、责任”的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让当代的天之骄子们接受一场“新消费运动”的洗礼,以扭转大学生消费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于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团队工作经验,不少人竞选班委、学生会职务;在档案上留段字为日后的工作添筹码。 有了这些经验就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了吗?答案是不够的。校园与社会环境本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假期时间走进社会实践。这也是老师要求我们写社会实践论文的目的。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在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效、检测自己的所缺,以便我们日后学习有个侧重点。另外,校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也不大相同,所以我们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学到许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这就形成了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的良性循环。 ;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不断变化,在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有了更多更艰巨的挑战,这也就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里的知识,还要主动走进社会,积极在实践中学习其他的东西,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全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这个社会有立足之地甚至拥有不败之地。 2010年寒假一回到家乡我就积极在家乡的一家旅行社找了一份寒假临时工。挂着实习生的牌子站在柜台旁,我一脸幼稚、迷茫地站在那,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大胆地接近顾客,拉拢顾客,可好长一段时间站在那一声不吭的。 在学校,每天有作息时间表约束你。课程表会告诉你,今天该干什么,明天又有什么事情要做。而在这里,你可以无所事事地像木瓜呆在那儿,然后老板不满意你的表现扣你工资或者将你开除。 积极的就是主动接近顾客,拉近与顾客的距离。这也实在锻炼了我们的胆量、语言交流能力和心理洞察能力。我们胆大了才能冷静,冷静了才能很好地通过顾客的言语与表情察觉顾客的想法,然后再作出适当的回应,不至于慌张得不知所措。 我们必须主动努力才可能继续干下去。在学校,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虽然这也存在的竞争,可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一般不会招来嫉恨与报复。 可是在社会中,优胜劣汰,你的成功就是别人的失败,工作直接影响了他人的经济利益。在社会中接触各种各样的顾客、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经验去处理。 尽管存在竞争,我们还得不断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这需要我们有经验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而这些经验需要日积夜累,而不是在毕业后读本速成书便可成的。这些事情很多同学沉浸于学习与消遣还未来得及思考,便忽略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有个事实众所周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很多很多,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 有时候我会想,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那么深奥的知识呢?现在的教育真的存在很大的弊端,严重的脱离了社会实际应用吗?其实不然,在学习这些吃力的知识的同时,我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更在许多书本中教我们如何去做好自己,教我们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这将更好的为我们社会实践打基础。作为大学生,我们的年龄也不小了,离走向社会工作也不远了,我们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得重视社会实践。毕竟毕业以后我们不能再带着幼稚、茫然的眼神走进社会,就像我们当初走进大学一样。我们要带着实实在在的能力走进社会,为社会服务。 而现今一个事实却被许多人误读了,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甚至某些人开始看不起大学生,认为读大学没什么用了,一些没读书的人在社会上混得更好。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包分工了,也确实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这正说明了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当然也说明了某些大学生的确不过关。大学生不是全值钱,但社会上值钱的还是大学生。 这就为什么还是有许多人打工之后还想读书,甚至有部分人也确实再次进入校园学习。我们在校园里学习到的先进的科学知识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也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而要成为值钱的大学生正要求了我们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还有社会实践能力与经验。 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并从社会实践中检验了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收获不少。在这,我总结认为以下四点是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 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时,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哥哥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 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以上是我自己在这次寒假社会实践中所学到的,是我自己认为在社会上立足所必不可少的要求。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我感觉学习与社会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增强了我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法 怎么写2500字英文论文 加翻译

翠湖寒
乐斗
非师范类学生想要拿到教师资格证,要先通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门考试,还要拿到普通话考试的证书。通过了这些,再去试讲。基本上就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了。我以前打电话咨询过,是打020-82382678这个电话,你打过去,那边应该会告诉你如何培训及报考。自考大专/本科独立办班招生 一、 招生对象及条件:报名者不受学历、惯籍、年龄的限制。在校初中、高中、中专、技校生可同时报读大专,在校大专、本科生可同时报读本科及双学历。 二、 学制:二年(学时最快可一年毕业),学员取得的毕业文凭国家承认学历,含金量较高。(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可查),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待遇,可参加公务员报考。符合条件本科毕业生,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三、所有专业: 专业 主考院校 层次 课程设置 专业优势 中大法律 中山大学 专科 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普通逻辑、经济法概论、国际法、中国法制史(共14门) 1.本院是中山大学法律自考独立办班指定招生单位。由中大名师指导,通过率高。 2.法律属于文科类专业,不需要考数学,也可以选择性的不考英语(二) 本科 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英语(二)、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文书写作、外国法制史、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毕业论文(不计学分)(共14门)(非法律专业专科毕业需加考) 行政管理 华南师范大学 专科 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语文、法学概论、公文写作与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一)、政治学概论、现代管理学、社会研究方法、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共16门)(计算机基础与实践二门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并获得一级证书) 1.行政管理专业在所有自考专业中,课程内容是最为简单的,通过率高,容易毕业。 2.行政管理属于文科类专业,不需要考数学,也可以选择性不考英语(二)。 本科 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英语(二、社会学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行政组织理论、领导科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毕业论文(共14门)(专科非行政管理专业需加考) 物流管理 深圳大学 专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物流数学、物流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物流基础、物流企业会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案例与实践(一)、库存管理(一)、采购与供应管理(一)、运输管理(一)、仓储管理(一)、国际物流导论 1.物流人才是中国十大紧缺人才之一,物流师的月工资一般达5000元以上。 2.考试机会多,一年考六次,其他专业一年最多考四次。 3.一考拿三证,专本科毕业证、物流经理职业资格证、英国皇家物流协会ILT证书。 本科 毛泽东思想概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英语(二)、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案例与实践(二)、库存管理(二)、采购与供应管理(二)、运输管理(二)、仓储管理(二)、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软件操作、毕业论文 英语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 本科 高级英语(一)(B)、高级英语(二)(B)、翻译 8 必考 笔试 、英语语言学(英文)、英语词汇学(英文)、英语高级听力 、英美报刊选读、英国文学选读 、美国文学选读、英语论文写作、中学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心理学 、毕业论文 1.英语教育是国家扶持专业,不需用要考公共课,比如毛论和马经。 2.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根据国家政策可报销学费。 四、收费标准: 行政管理、法律、物流管理专本科一学年学费4000元(读本科非对应专业4600元/年),英语教育本科4500元/学年,所有专业分两学年制(学时最快可一年毕业),教材费350元/学年。 五、报名方式: (1)报读时请带身份证、毕业证复印件,蓝底彩色照片2寸4张,1寸4张。填写自学考试报名表一式二份. 六、考试特点: (1)一年有四次考试机会。物流管理专业一年有六次考试机会。 (2)1月和七月由主考院校出题并改卷,4月和10月由国家出题并改卷。 (3)通过独立办班名师辅导,大部分学员一年能完成课程考试,合格毕业。 (4)在校生中专可套读大专、大专可套读本科可同期毕业。 (5)部份教师由主考院校指派。先把它写成汉语的,修改定稿后,下载一个汉译英软件在翻译成英文。就解决了!!百试不爽!

北大社会学系的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

夫君
蝴蝶胥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6年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推荐免试  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者请按照《北京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的要求,申请攻读我校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普通招考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须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不限学科专业。复试阶段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报名考试费按照北京教育考试院的规定收取。  (三)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如下:  ① 思想政治理论  ② 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  ③ 社会工作原理  ④ 社会工作实务  (四)资格审查和复试  我校将对报考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考生须提交报名表(登录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招生网打印)、本科成绩单、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生出示学生证)等证明材料。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  复试形式为笔试和面试,复试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考察考生对社会工作的理解、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考生的外语听力考试在复试中进行,并计入复试总成绩  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按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规定执行。  (五)录取  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及格者我校将根据考生的总成绩择优录取。考生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外语听力成绩。    三、学习方式  本专业学习年限为2年,全日制授课。实行学分制。    四、培养  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社会工作专门人才,我校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1、夯实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第一学年上半年,学习社会工作基础课程,夯实理论基础,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第一学年下半年和第二学期上半年,学习专业课程,学生选定社会工作方向,进行专业课学习。  2、强化对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了解。安排或者聘请本系骨干教师、外聘教授、实务部门专家授课,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3、加强社会实践的环节,抓紧实习。要求学生在学期间累计完成800小时的专业实习。实习从第二学期开始(同步实习),第三、四学期为集中实习。实习至少需在三个领域进行。  4、实行导师组制度,并吸收实务部门专家参加导师组,聘请实务部门的专家担任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与本院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务课程的学习、实习、论文写作和就业。    五、学历与学位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北京大学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经校长批准,颁发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六、学费  学费总额为2.7万元。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学费,即在新生入学报到及第二学年开学注册时分别交纳1.35万元,届时未交纳或未足额交纳学费者,将不予办理入学及注册手续。  本专业不设学业奖学金,所有学生均需交纳学费。    七、住宿  住宿及费用自理。社会学系将协助联系校外住宿。    八、转档和就业派遣  在已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转档”硕士研究生其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均可在入学前转入学校,入学后不再予以办理“转档”手续。  “不转档”硕士研究生其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均不转入学校,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学校不负责就业派遣。若在学期间,发生原单位撤销、合并等情况,由学生自谋职业。“不转档”硕士研究生不参加学校奖学金的申请和评定,医疗自理。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均为定向培养研究生。非在职考生其人事档案应转入,在职考生其人事档案应由定向单位负责管理。    九、违纪处罚  若发现考生有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十、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办公室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