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社会学考研会考哪些科目,针对具体的科目应该怎么设置

黑武士
有瞽
2016年北京大学030301社会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研究方向 01.组织社会学 02.劳动社会学 03.家庭社会学 04.民族社会学 05.城乡社会学 06.社会学研究方法 07.社会学理论 08.经济社会学 09.政治社会学 10.文化社会学 11.发展社会学 12.社会心理学 13.中国社会思想史 14.人口社会学 15.社会统计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或254德语 ③654社会学理论 ④858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研究方法

想考人大的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考什么内容呢?

狗不理
这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1-社会研究方法;845-社会理论这四部分。

社会学最好要考什么证?

实有
骆驼客
社会学没有专门的证书,但社会学下属分支社会工作有证书,社工资格证。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简称社工证,社工资格考试是民政部和人社部共同组织的,旨在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一般都是每年6月组织考试,在本省的人力资源网站上报名(具体参照本省的网站),社工报名条件要求很严,具体如下: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以下条件的可报名参加考试。社会学是一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简称社工证,社工资格考试是民政部和人社部共同组织的,旨在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一般都是每年6月组织考试,在本省的人力资源网站上报名(具体参照本省的网站),社工报名条件要求很严,具体如下: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以下条件的可报名参加考试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社会学在研究题材上或研究法则上均有相当的广泛性,其传统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而采取的模式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由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都是由社会结构、个体机构的影响下塑造而成,所以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学进一步扩大其研究重点至其他相关科目,例如医疗、军事或刑事制度、互联网等,甚至是例如科学知识发展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一类的课题。另一方面,社会科学方法(social scientific methods)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20世纪中叶以来多样化的语言、文化转变也同时产生了更具诠释性、哲学性的社会研究模式。

社会学研究生考试科目都有哪些?

阿灿
歌唱吧
2018研究生考试科目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619社会学理论(4) 816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1、专业特色社会学是一门紧扣“时代脉搏”的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到我们身边的家庭、学校、企业到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另外,社会学还有自己一套专门的研究方法,比如通过观察、采访、舆论调查来搜集资料,并运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料分析,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一定的数学、统计学知识和相应的计算机技能。2、专业介绍社会学硕士点属于法学一级学科,它是以社会变迁为背景,研究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学科。

社会学硕士考试科目有哪些

凤凰镇
妃蕊
专业硕士考试科目

社会学跨专业考研,考什么比较好

死神
道安
社会学可以说是一个转专业的平台——其本身的学科范式相对松散,但研究方法却各科通用。当今的计量经济学所用的主要方法也不过是多元回归,只是中文的相关概念的具体叫法与社会学的不同而已。 你如果想要转专业说明你不喜欢了社会学了。那就得看你喜欢什么学科。如果想要赚钱多,经济、金融类,不过你要学的知识相对多,要好好努力。工科和理科可能性不大,学科相差太多。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除经济金融以外的学科难度差不多。哲学、历史学、中文学、语言学专业性太强,虽然没有数学方面要求,但这类人文学科需要准备和重学的专业知识特别多。 想要转专业就趁早,而且人的一辈子没有几次转专业的机会,要珍惜且慎重。这个应该看你喜欢哪方面了,建议你考教育类的,限制比较少,而且复习起来较方便

社会学考研好考吗/对于学历史的来说

美洲豹
夺魂索
社会学考研要看你考什么学校了,如果是复旦、中山等名校,或者是社会学比较好的学校还是比较难考的,但总体上说没有金融、法律等热门专业难考。至于看什么书,去查查各学校的招生简章就知道了,那上面都写得很清楚,各学校所给出的参考书都有所不同。

考研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那些?

敲门
复见老子
社会学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应用社会学,一个是社会问题研究.学社会学最大的优势,从理论上说就是“独特的视角,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从应用层面上来说就是“社会调查方法”、“问卷设计与分析”、“spss统计分析应用”等具体的方法。 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在高校主要可以从事: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与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社会学考研必看的几本书籍?

乡愿
君薨
1、[美]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本书是美国社会学教科书的权威读本,已出版第十版。该书涵盖了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包含社会学原理,如,社会、社会组织与个人、人的社会化、越轨、犯罪和社会控制;社会的分层研究,包括社会阶级与贫困问题,民族、种族和少数民族问题,年龄和性别问题等。这些是美国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本书还讨论了“社会设置”,包括家庭、教育、宗教、权力和政府、经济与劳动;讨论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变迁”,包括人口与生态,城市、城市化与社会变迁、社会和文化变迁。 书中对各问题由浅入深的个案的分析方法对社会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书中所关注的问题,虽是以美国社会为范本,但对改革中的中国社会具有借鉴意义。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对于第四版《社会学》内容的修订比本书以往所有版本都更为全面。书中所有的经验数据都经过彻底的修订和更新。像前三个版本一样,作者努力使本书既具有可读性和娱乐性,同时也处于本学科的最前沿。本书大量使用了学术研究的成果和专业期刊作为研究资料的来源,为了使教材尽可能具有时事性,也精选了一些报纸和杂志作为最新的资料来源。本书新增了许多部分。通过把新增内容与那些可靠的、经过检验的部分相结合,尽可能地保持了本书权威级社会学绪论的声誉。本书的第一版出版于1989年,从几个角度开辟了新领域。第四版的创新性在于它是包括了有关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其他变化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透彻研究的第一本教材。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事实上遍布每一章。巨变时期也带来其新的风险,风险也是本教材探讨的一个持续的主题。3、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本书结合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社会学研究方法教学的实际,对社会学经验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进行了通俗简明的介绍。在内容安排上,既兼顾到实际研究的逻辑程序,又兼顾到定量及定性研究方式和各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及技术。作者还结合自己十几年学习、实践及教学的经验,介绍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全书体系科学规范,内容取舍得当,语言简明,适合高等学校的教学需要,同时也适合实际研究部门的人员自学及参考。4、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乡土中国》  本书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它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生育制度》  生育,包括生与育两层意思:生出一个人来,再把这个人培养成为社会成员,以接替由死亡造成的社会空缺。费孝通在民族调查和农村调查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后,著作了《生育制度》来阐述社会怎样新陈代谢、几千年里中国社会怎样维持世代之间关系的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2002)、《当代中国社会流动》(2004)之后的第三个研究报告。2004年至今,课题组成员先后在四川、广东、北京、福建、浙江、江苏等地作了长期深入的调研。调研发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和问题正在凸现。因此,本书在对社会阶层关系研究作出初步总结后,重点调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和现状作了总体描述和分析。6、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拓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本书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专家郑杭生编著,全书分体制条件定位、现状前景分析、百科学理探讨、学科制度建设等几个部分对当代我国社会学的前沿问题进行论述,并将作者历年的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些书评推荐奉献给大家,指明了我国社会学的发展方向,具有很高的社会学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