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生物科学考研去山西大学需要怎么准备?

乃使象罔
冤有头
学生物的最好还是考师范类当中学老师吧 或者考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毕业后去公司 生物搞研究做学者太高端 博士都不行了 再说太原这样的城市 研究院已经转型 生物在这里不行的。学生物的最好还是考师范类当中学老师吧 或者考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毕业后去公司 生物搞研究做学者太高端 博士都不行了 再说太原这样的城市 研究院已经转型 生物在这里不行的 其实你可以考考外地大城市的稍好点的学校 毕业后回太原 机会多点你觉得跨专业考研怎么样?应该怎么做?具体点 谢谢追答一般难度比较大 应为导师会考虑你的出身吧 毕竟不是本专业的 除非你非常优秀 还有就看早期联系导师时的融洽程度了 不过怎么说呢 我觉得考研不想考大学是必须的 你大可以试一试 要做的和上面一样 至少得定几个学校 去看看他们的专业和师资 定下目标来就看制定的书呗 在具体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有那些专业

美神
谋杀者
预防,法医,临床,药学,护理,眼视光,信管,公管,社工,社保,英语,影像,麻醉这有图书馆和体育馆

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刘大夫的出诊时间

张廷秀
葛嫩娘
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有: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信息管理学专业、影像学专业等。山西医科大学(ShanxiMedicalUniversity)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管、法、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院校占地面积1740亩,建筑面积67.59万平方米。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创建于1919年。学校多次易名,数次迁址。1932年1月,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3月,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8月,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9月,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55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山西、江苏、山东、浙江四所医学院的卫生系合并组建了山西医学院卫生系,成为全国保留有卫生系的六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并由全国著名卫生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原江苏医学院院长邵象伊担任院长。1996年4月,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19年,是全国建立较早的医学院校之一。总占地面积千余亩。校本部坐落于山西省会太原市中心,毗邻迎泽公园,交通方便,环境优雅。山西医科大学是一所多专业、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高等医学院校。现有第一、第二,第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学院、法医学院、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汾阳学院、大同学院、护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晋祠学院14个二级学院;有社会科学教育部、口腔医学系、医学影像系、外语教学部4个系部;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法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护理学、儿科医学(99年起并入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师、高级护理、麻醉学、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4个专业。还设有第一、第二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口腔医学研究所、煤炭卫生研究所、肝病、血液病、心血管病、医学寄生虫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生理研究所、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骨外科学研究所、营养与食品科学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所、内分泌研究所、中医研究所等18个研究所;设有计算中心、电化教学中心、医学实验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图书选题策划中心、器官移植中心、司法鉴定中心7个中心;拥有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口腔医院4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第二医院科室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已成为山西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学校还与太钢总医院、大同第三、第五人民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汾阳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9所地市级医院创建了非隶属性的附属医院,并同山西省人民医院等40多个教学医院(基地)合作,共同完成各专业的教学任务,拥有丰富的后期临床教学基地资源。

山西医学院

九窍
陈星
山西医学院是山西省的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医学教育中心,其前身是山西医学专修学院。山西医学院经山西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是一所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医学院校;是一所培养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18个国家和地区招生,自独立建院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高级医学人才,他们扎根山西,服务基层,为山西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学校现设基础医学院、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儿科学院、第五临床学院、中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院、药学院、口腔医学院和护理学院等11个学院和7个系(部)及1所卫生学校,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学校十分重视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学校先后与美、英、加、日、法、德、澳、荷兰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来与法国波尔多大学医学院、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院、图卢兹三大医学院和西布赫塔尼大学普瑞斯特医学院在临床医学教育和医疗技术方面有密切的学术交流,联合培养七年制临床医学人才;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亨伯学院等院校开展护理教育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科和专科等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人才;与英国UCL皇家自由医学院与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特别是在脂质研究领域有深度合作,双方定期互派人员交流。   本院将以党的政策为指导,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目标,一如既往的贯彻“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的方针,奉行千秋大业,育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献出我们的诚心与爱心。山西医学院的发展历程  山西医学院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新建南路10号。院本部占地17.5公顷,距院本部10公里的太原市南郊小马村有学院土地21.5公顷。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交通十分方便。山西医学院是山西省属高等医学院校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多学科大本院校。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9年8月建立的山西医学传习所,迄今经历了71个春秋。数十年来,多次更名易地,1 953年改称山西医学院,为国家培养了高级医卫人才万余人。1921年8月,山西医学传习所改名山西医学专门学校,1928年又改名山西医学专科学校。“九·一八事变”后,部分师生参加了全省抗日救亡活动,并为备案问题继续请愿,被当局关闭了学校。1932年1月复校,改山西医学专科学校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此后,又更名为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医学院和山西川至医学院,1938年7月,又恢复了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校名。其间,校址曾先后迁至陕西省三原县和宜川县城。1940年3月,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奉命并入山西大学,称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并附设门诊部,校址在三原县鲁桥镇。10月,又迁往宜川县秋林镇虎啸沟。日本投降后,在迁校中因铁路中断,又折返陕西韩城县上课。1946年3月,迁至太原市侯家巷原山西大学校址。当年8月,升格为山西大学医学院。1948年7月,山大师生迁至北平。1949年4月,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留守在太原的山西大学附属医院。5月,在北平的师生返回太原。1949年7月,太原军管会决定将1945年光复后,由阎锡山将日伪1942年建立的桐旭医学专科改名的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医学院。同年8月,又将1943年阎锡山建立的山西省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和1948年成立的晋冀鲁豫边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学专科学校合并到山西大学医学院。院址移在精营东二道原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现第二附属医院院址)。1950年8月,省卫生厅决定撤销省立医院建制,并入山西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又将两个院的妇产科和儿科抽出,在原省立医院院址——现省儿童医院院址组建了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成为教学医院。1950年9月,本科学制改为5年。1951年3月,组建了公共卫生学科。1952年举办了3年制医疗专修科和公共卫生专修科。从并校至1952年,学院逐步建立了教学研究室,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方针,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1953年9月,在院系的调整中,山西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改为现名。1955年高教部和卫生部决定将江苏医学院、山东医学院、浙江医学院的卫生系部分师生并入山西医学院。山西医学院卫生系正式成立,成为全国保留卫生系的6所院校之一。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1956年在现在的新建南路建立了新院址。1957年又在现在的解放南路建成了第一附属医院,设500张床位。原附属医院改为第二附属医院。1957年底基础医学部成立,医学系、卫生系也分别独立组织教学。到1960年全院设基础医学部、医疗预防系、卫生系、儿科系、放射医学系、药学系、生物物理专业、生物化学专业等教学单位,同时还开办了业余医学专科学校,招收了3年制学生。1961年至1962年,除保留基础医学部、医学系和卫生系外,其它系科停办。业余医学专科学校学制也延长为5年。1978年2月,恢复高考,招收5年制大学生,设医学、卫生两个专业。1979年儿科专业恢复招生。1980年建立法医专业,与山西省公安厅联合办学。1983年同煤炭部签订协议,联合办学,培养卫生专业人才。1987年建立口腔医学专业。全院现设有6个系,5个研究所,3个中心和培养具有大专学历的1个专业,1个部,31个硕士生专业,1个博士生专业,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待批);还有干部专修班,专业证书班及电大、夜大、函大班等,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多种办学形式的教育体系。1989—1990学年度,在校生3137人,其中本科生2346人,专科生375人,函授和夜大生2 06人,博士和硕士生160人。据1990年8月统计,院本部共有教职工1527人,有专职教师692人,其中有教授60人,副教授376人,博士生指导教师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2人。近年来,山西医学院加强了学科建设,预防医学系被省教委确定为重点系,生理学科为重点学科。山西医学院教学、科研、医疗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全院有84个实验室,并建有中心实验室,该室集中了全院的高、精、尖仪器,统管共用。还设有外语培训中心,建有现代化的语音室。为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两所附属医院有床位1300余张,有24个教学医院和教学基地,还建有设备先进的电化教学中心及现代化的实验动物中心,同时,还附设有医疗仪器厂、制药厂、药圃等。院图书馆藏书35万余册。中文期刊714种,外文期刊720种,并和国内661个单位建立了内部图书资料交换关系,能开展国际联机文献检索。专科专业设置:医学影像学、高级护理学。本科专业设置: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儿科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药学。国家重点学科、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与专业: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寄生虫学、内科学、儿科学、神精病学、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影响医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病理学、法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和指导老师:生理学乔健天(教授)、赵荣瑞(教授)。

山西大学怎么样啊

乐生活
玉观音
答主现在是坞城校区物电学院大四本科生,这是背景,回答也主要介绍坞城校区情况。三年多呆下来,个人觉得山西大学算是性价比较高的一所院校了。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高考考多少大概决定了你能上哪些高校,所以,首先要基于自己的分数来看山西大学。我整理了2018年山西大学在山西省内一本录取分数线,及与其录取分数线相近的院校做对比。(数据主要来自 青塔 百度百科 百度网页 。“保研率”均未找到官方数据,可能不太准确。表中如有错误,还望海涵指正。)(数据针对省内高考生分数。对于省外,一般而言山西大学录取较省内更为容易,大家可自行查找资料对比。)大家自行对比。山西大学保研率首先一骑绝尘,良好的保研率可以使你更大概率的避开考研大潮,提前锁定研究生院校。答主所在的物电学院,物理学专业保研率更是达到50%(清北保研率大概50%),而且保研最次也是中科院,最好可以上北大,前几年都有。坞城校区有初民学院文科实验班及经管学院理科实验班保研率也达30%.其次,山西大学拥有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院士一名。当然,上述表格学校类型不同,可能各项数据对比不太公平,但是各位报考志愿的同学们可以自行了解搜索,对比与山西大学录取分数相近的高校的一些数据,自行比较。坞城校区各方面应该都算不错,首先学习氛围还可以,每个班都会有比较学霸的人物,我们班就有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二等奖获得者,有本科期间发表论文的等等,当然也有佛系学习,较多挂科的存在。住宿,坞城校区大部分为四人间上床下桌(楼内澡堂),还有个别学院有六人间(一部分楼内澡堂一部分需楼外洗澡)及八人间(楼外澡堂)。食堂有四个,价格还算实惠,外卖也较多,毗邻许西村,村内也有较多饭店选择。学校紧邻太原南站,离太原站也不太远。算是比较中心的地方。外出游玩虽然不像大城市那样,但是对大多数消费普通的学生绝对够了。所以,非常建议分数合适的学子报考,好好学习可以保研到985哦!而且省内山西大学的牌子绝对够用,以诸位的分数来看,山西大学绝对是不亏的选择。最后说明一下大家可能顾虑的地方。山西确实整体经济环境不太好,但是省政府及学校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提供尽量好的条件了,问题确实存在,但是情况也在逐渐变好,尤其是新校长来了之后,学术方面还是有一些新思路的。其次,学校官僚主义等问题,其实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此类问题,我们希望校领导能有所作为使环境变好,但是大家也不要过分忧虑担心,我所接触到的大部分老师都是很认真负责的,班导学院领导都算尽心尽力。最后,欢迎大家报考山西大学,坞城路92号会尽力给你她所拥有的一切。

跪问山西大学调剂过去的研究生有奖学金吗?

北京梦
名焉
山西大学调剂过去的研究生,当然有奖学金(已改称助学金)。基本学制期内毕业的,助学金按1年10个月发放。山西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办法(2014年6月30日制订,山大研字〔2014〕5号文件发布)为保证我校研究生专心致力于学业,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现就有关事宜规定如下:一、资助对象及条件山西大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全日制研究生(不含定向就业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接受资助的研究生必须全脱产在校学习,要求将全部人事档案、组织关系在规定时间内转入山西大学。未在规定时间内转入档案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接受资助资格。二、资助年限研究生助学金按基本学制范围内(专业学位硕士生2或3年,学术学位硕士生3年;一般博士生3年,硕博连读博士生4年。)实际在校学习时间发放。基本学制期满仍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不再享受助学金。助学金发放按1年10个月计。三、资助标准博士研究生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月1000元。硕士研究生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月600元。四、管理办法研究生助学金由计财处根据研究生院提供的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按月直接发放到学生个人的银行账户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停发助学金:1.休学期间的学生;2.受警告和警告以上处分,在相应处分期内的学生(处分解除后处分期内的助学金不再补发);3.档案转出学校的学生。五、本办法从2014级研究生开始执行。六、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国内哪些大学的生物系比较好

水之国
其死生也
这个问题你可以参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 学科评估结果》。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是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划分,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2012年 学科评估结果》中的0710生物学的全国高校排名如下: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77所,本次有53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100所。 注:以下得分相同的高校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003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96 10001 北京大学 90 10246 复旦大学 8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284 南京大学 8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410486 武汉大学84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82 10055 南开大学 8210504 华中农业大学82 10558 中山大学 8210384 厦门大学 80 10335 浙江大学 79 10422 山东大学 7910610 四川大学 76 10183 吉林大学 75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75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75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75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7510673 云南大学 751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5 10730 兰州大学 75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73 10225 东北林业大学73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72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7210126 内蒙古大学 72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72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7210247 同济大学 7210319 南京师范大学72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72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70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70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70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70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7010537 湖南农业大学 70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70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7010075 河北大学 69 10086 河北农业大学 6910108 山西大学 6910114 山西医科大学69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69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6910364 安徽农业大学 6910475 河南大学 6910512 湖北大学 6910635 西南大学 6910697 西北大学 69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67 10313 徐州医学院 6710343 温州医学院 67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67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6710357 安徽大学 6710370 安徽师范大学67 10466 河南农业大学 67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67 10755 新疆大学 6711117 扬州大学 67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66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66 10127 内蒙古科技大学66 10140 辽宁大学 6610157 沈阳农业大学66 10160 辽宁医学院 66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6610280 上海大学 6610320 江苏师范大学66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6610356 中国计量学院 6610386 福州大学 6610459 郑州大学 6610638 西华师范大学66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66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6611258 大连大学 66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65 10158 大连海洋大学6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6510341 浙江农林大学 6510489 长江大学 6510524 中南民族大学65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65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65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65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65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6510733 甘肃农业大学 6511035 沈阳大学 6511075 三峡大学 6510152 大连工业大学 64 10451 鲁东大学 6410496 武汉工业学院64 10677 西南林业大学 6410694 西藏大学 6411407 北方民族大学 64资料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 学科评估结果》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经理学怎么样?有了解的朋友都来发表下意见

不废穷民
枣流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遴选工作已经结束。经形式审查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有效候选人共485人,现予公布。  自即日起,每位有效候选人的提名材料将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的要求在其工作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一个月。  中国工程院  2011年05月25日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64人)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蔡玉良 49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2 陈 晓 71 金属材料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 院士提名 3 陈芬儿 53 精细化工 复旦大学 院士提名 4 陈国强 47 高分子化工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5 陈建敏 52 复合材料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部委遴选 6 陈祥宝 55 复合材料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7 陈小龙 47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 8 丁建生 56 有机化工 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9 丁文江 58 金属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10 杜 磊 68 含能材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 院士提名 11 高雄厚 48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2 顾松青 64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公司 部委遴选 13 韩恩厚 49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部委遴选 14 何德玶 71 功能材料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15 蹇锡高 65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6 蒋百灵 51 金属材料 西安理工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17 介万奇 52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8 李 劼 47 有色金属冶金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19 李 卫 53 功能材料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20 李贺军 53 复合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 部委遴选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0人)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陈 坚 49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 部委遴选 2 陈洪章 49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部委遴选 3 陈立奇 66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4 董 川 47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山西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5 董超华(女) 66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6 端义宏 47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 部委遴选 7 段 宁 61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 部委遴选 8 何金海 69 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9 贺克斌 48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部委遴选 10 黄日波 52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广西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11 蒋兴伟 52 海洋技术工程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2 金凤燮 66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大连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13 瞿金平 54 轻工装备与控制 华南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14 李嘉禄 64 纺织工程(含纺织装备与控制) 天津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15 李乃胜 53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 16 林而达 64 应用气象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部委遴选 17 刘文清 57 环境监测与标准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18 刘永定 66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部委遴选 19 陆汉城 66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解放军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20 罗文德 70 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中国昆仑工程公司) 院士提名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55人)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边信黔 69 控制系统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部委遴选 2 陈 纯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 陈文元 66 微电子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4 陈志杰 48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 程兆谷 69 激光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部委遴选 6 褚 健 48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7 慈林林 60 计算机应用技术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 8 丁文华 55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中央电视台 部委遴选 9 董金春 58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10 段宝岩 56 雷达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1 费爱国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 12 高 文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3 桂卫华 60 控制理论与技术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4 何 友 54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5 何克清 63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16 胡传平 51 控制系统工程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部委遴选 17 黄永勤(女) 55 计算机系统结构 总参谋部某研究所 院士提名 18 姜会林 65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19 姜廷顺 61 控制系统工程 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院士提名 20 蒋林涛 64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部委遴选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0人)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包起帆 60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2 陈善广 48 人机与环境工程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部委遴选 3 笪良龙 44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部委遴选 4 丁荣军 49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 冯煜芳 48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第二研究所 院士提名 6 甘晓华 54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部委遴选 7 葛世荣 48 机械设计及理论 中国矿业大学 部委遴选 8 郭东明 5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9 何清华 65 机械电子工程(或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10 何正嘉 6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11 胡 斌 45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12 黄 强 65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部委遴选 13 黄 松 63 军用车辆工程 东风汽车公司 院士提名 14 黄庆学 50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太原科技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5 黄玉美(女) 69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理工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16 姜澄宇 6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部委遴选 17 蒋庄德 5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部委遴选 18 康 熊 56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19 李 骏 53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20 李德群 65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部委遴选

请教大学生朋友--关于大学的情况---恳请帮忙--一生的大事

六柄
北使齐鲁
就我来说我 也是个大学已经毕业的老鸟了 我给你说你想一本不错 我一个 哥们是 兰州大学的毕业的 基地班的(大学的尖子生在的班)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了硕博连读 小子以后就是中国的 科学家了 还有一个哥们是哈工大的也保送研究生了 是哈工大的 所以能上 一本就上 全国前十的 学校去 211的院校最好 国家每年给1个亿的经费 你说不好么 》、不要去什么野鸡学校没用 最后祝你好运考中本科报考成绩按分数线化为3个档次,一本位最高档次,每年一本线有考生总成绩而有所不同。 一本学校部分名单: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大学 青岛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武汉大学 河海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云南大学 江苏大学 浙江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暨南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山西大学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0余人。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7500余名。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网上研究中心6个。学校藏书400余万册。学校占地面积400余公顷,建筑面积230余万平方米。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陈岱孙、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马寅初、陈寅恽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是清华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九十余载,清华大学蕴育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精神。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恽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从建校初期就成为清华师生治学与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传承。从“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施滉、韦杰三到闻一多、朱自清,生动地展现了清华师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后,清华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创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 设立大学部 1928年 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清华大学网站)—————————————————————————— 以 上 是 小 依 对 你 问 题 的 回 答 要 采 纳 噢 .... (*^__^*)...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