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山体研究生好考吗

樱花
人鱼
看你想考哪个方向的研,不一定非得体院,综合类学校也有体育研的,学校不一样的话,考试教材的版本,编者也都不一样,不过都差不多,所以定了专业,就可以查一查有关的学校看看主要教材都有哪些,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我是山体体育经济的学生,想问一下考研的话有哪些学校,还是只能去体育类院校吗,考研要考哪些内容呢?

别名
不利货财
看你想考哪个方向的研,不一定非得体院,综合类学校也有体育研的,学校不一样的话,考试教材的版本,编者也都不一样,不过都差不多,所以定了专业,就可以查一查有关的学校看看主要教材都有哪些,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如果你本专业就是体育经济的,那我建议你选择体育经济开设很正规的体育类院校,因为研究生的学习更专业、精致、还要考虑你以后打算在哪里发展的问题。目前体育类院校好的有北体大、上体大、首体院、广体院、南京体院、武汉体育、成都体育学院、这都可以作为一些参考,我是学赛事的

2016年山体考研701专业课考哪两门

陈蔡之隘
广成子曰
1、2016年山体考研701专业基础综合总分300分:体育基础理论教程(体育概论)150分;体育社会学150分。2、研招网或山东体育学院官网查看【2016年山东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即可了解。

今年山体收多少研究生?

卦辞
曹风
今年山体收多少研究生,尚未公布学业有成步步高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山体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下发?

冰峪沟
公德
山体录取通知书一般在7月上旬下发。山体是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唯一一所集体育教学、训练、科研与一体的省属普通高等体育院校。建于1958年。2000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与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省体育科研中心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体育学院。学校建有济南、日照两个主要校区,总占地面积206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55.50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056万元。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下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权,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联合培养博士专业。截至2012年9月,全校有各类在校生8536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50名、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46名,本科生6875名、普通中专生845名、函授生320名。请您拨打学校的招生办电话,老师会给你答复,电话号码学校网站有,希望你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又快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什么学校有与太极拳有关的研究生专业

冲霄楼
首都体育学院。该校开办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包括了太极拳研究以及养身研究。体院应该有吧。我就是养生专业,山体的。北体 上体应该都有。山体明年应该就有了。

考研帮助~

瑛士
狼少年
每个准备考研的学子在上半年都有这个困惑,其实这个困惑你是没必要太过在意的。首先你要明白考研的重点科目是英语和数学,在上半年要把绝大多数的时间放在这两课的学习上其次专业的问题,你可以大学校的研究生相关网站都可以查询的。具体考什么科目都可以查到的,你也可以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这个网站是报考研究生最权威的网站。最后专业课的复习。一般专业课的复习是在暑假以后开始的,你在上半年的任务就是通过考研相关的论坛,获取专业课的信息。一定要记住,把英语搞好,每年很多人都挂在英语上了园林植物——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园林植物学是研究园林树木和园林花卉的种类、分类、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繁殖、栽培管理、园林植物选择及配植应用的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高等院校园林专业及农学、工学等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是报考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方向研究生必考专业课。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课本考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考生。专 研二、考试内容院包括《园林树木学》和《园林花卉学》两门课程。同济大学四平路(一)《园林树木学》 研第一章 绪论 48号园林树木的含义;园林树木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作用;我国丰富的园林树木资源、特点及其在世界园艺事业中的贡献同济大学四平路第二章 园林树木的分类彰武按植物分类学分类(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按树木的性状分类(乔木、灌木、藤木、竹类);按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观姿类、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干类、观根类);共按树木的园林用途分类(园景树、庭荫树、行道树、花果树、绿篱树、垂直绿化树、木本地被树、工矿绿化树、风景林树)112室第三章 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kaoyantj第一节 城市环境共济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防护功能kaoyantj1.改善环境;2.保护环境200092第三节 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辅导1. 园林树木色彩美;2.园林树木芳香美;3.园林树木姿态美;4.园林树木风韵美正门对面第四节 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 3362 3039第四章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业第一节 树木与环境课1.环境、生态因子、生存条件;2.生态因子的基本规律;3.树木与环境的生态关系第二节 温度因子1.节律性变温对园林树木的生态作用;2.极端温度对园林树木的生态作用;3.温度与树木分布;4.温度因子与园林树木应用第三节 水分因子1.水对园林树木的生态作用;2.以水为主导因子树木的生态类型;3.旱、涝对树木的危害及抗性树种第四节 光因子1.光谱成分对园林树木的生态作用;2.日照长度对园林树木的生态作用;3.光强度对园林树木的生态作用;4.以光强度为主导因子树木的生态类型;5.树木的耐荫性及耐荫树木在园林中的应用第五节 空气因子1.二氧化碳、氧对园林树木的生态作用;2.大气污染对树木的危害及抗性树种;3.风对树木的生态作用第六节 土壤因子1.土壤水、热、气、肥对园林树木的生态作用;2.以土壤酸度、矿质盐类、土壤含盐量、土壤肥力为主导因子树木的生态类型第七节 创造小环境,满足树木的生态习性 第五章 园林树木群体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1.植物自然群落;2.植物栽培群落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组成、特征、命名1.群落的组成成分;2.群落的外貌特征;3.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命名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形成、发育、演替1.群落的形成;2.群落的发育;3.群落的演替;第四节 运用群落知识、完善栽培群落1.剖析自然群落;2.剖析栽培群落;3.完善栽培群落第六章 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第一节 树种规划的意义第二节 树种调查1.城市性质的调查;2.城市自然条件的调查;3.城市绿化状况的调查;4.城市历史资料的调查第三节 树种规划1.树种规划的原则;2.树种规划;3.实例第七章 园林树木的配植第一节 配植的原则及基本手法1.配植的原则;2.配植的基本手法第二节 配植的方式及类型1.配植的方式;2.配植的类型第三节 园林树木与建筑、山水、园路的配植1.树木与建筑的配植;2.树木与山体的配植;3.树木与水体的配植;4.树木与园路的配植第八章 园林树木各论详见园林树木学教材。 (二)《园林花卉学》第一章 绪论 花卉和园林花卉的含义;园林花卉在园林中的作用;国内外园林花卉栽培应用发展状况。第二章 园林花卉分类 以花卉生活型和地下形态特征、花卉原产地气候型、植物科属或类群、观赏特点、用途等分类的具体分类方案。第三掌 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土壤、水分、养分、空气、生物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花卉的适应。第四章 园林花卉栽培设施及设备花卉保护地栽培的含义、作用、特点和发展历史;常用保护地类型(温室、风障、温床、冷床、地窖、荫棚、塑料大棚)及特点;各类温室的特点和设计建造依据及布局要点;温室环境的调控方法及调控设备。第五章 园林花卉繁殖 园林花卉繁殖的方法;花卉种子的寿命及贮存、花卉种子萌发条件及播种前的处理、播种方法;分株、分球及其他分生繁殖方法和时间;扦插的种类及方法、扦插时间、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嫁接及压条繁殖的特点和适用的园林花卉种类;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园林花卉繁殖的特点、园林花卉组织培养快繁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孢子繁殖方法。第六章 园林花卉的花期控制 花卉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方法;花期调控的主要设施和一些具体实例。第七章 一、二年园林生花卉一、二年生园林花卉的含义及类型;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繁殖栽培要点。掌握常用一、二年生花卉20种。第八章 宿根花卉园林宿根花卉的含义及类型;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繁殖栽培要点。掌握常用宿根花卉20种。第九章 球根花卉园林球根花卉的含义及类型;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繁殖栽培要点。掌握常用球根花卉15种。第十章 水生花卉园林水生含义及类型;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繁殖栽培要点;掌握常用水生花卉10种。第十一章 岩生花卉岩生花卉的含义及类型;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繁殖栽培要点。了解常用岩生花卉科属。第十二章 室内花卉室内花卉的含义及类型;应用特点;生态习性;繁殖栽培要点。掌握常用室内花卉30种。第十三章 专类花卉-----兰科花卉兰花的含义及类型;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繁殖栽培要点。了解常见栽培的中国兰和热带兰科属。第十四章 专类花卉-----仙人掌和多浆植物 仙人掌和多浆植物的原产地及生物学特性;观赏特点及园林应用;繁殖技术;栽培管理要点;掌握常见栽培仙人掌和多浆植物15种。第十五章 专类花卉-----蕨类植物、食虫植物 蕨类植物、食虫植物的特点;了解常见栽培的蕨类植物5种、食虫植物2-3种。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园林植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能够准确识别常用园林植物种类,掌握其原产地、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繁殖栽培及园林用途;掌握植物群落知识;考生应具备完整的园林植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培育、繁殖、栽培园林植物等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应用园林植物进行种植设计并绘图表达;具备利用园林植物学的知识解决环境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试卷结构(一)园林植物拉丁学名(中文、拉丁文互译)13%(二)填空题 20%(三)问答题:30%(四)综合论述题:37% 五、考试时间及方式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 六、主要参考书1.陈有民主编《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2.张天麟编著《园林树木1200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3.刘燕主编 《园林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3出版 2005.6第三次及以后印刷版4.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花卉教研室编著《花卉识别与栽培图册》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5.吴涤新主编 《花卉应用与设计》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6.董丽主编 《园林花卉应用设计》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请问中央美术学院老区和新区在哪?请各位帮忙查查,谢啦

木戒指
攘弃仁义
西安是举世注目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开罗、罗马、雅典)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西安、洛阳、北京、南京)。西安,英文译名"Xi'an",旧时译作"Hsian"、"Sian"。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关中八景  在西安碑林,有一块清代碑石纪录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八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它们被称为关中八景,又称长安八景。这八景分别是:  华岳仙掌、骊山晚照。  灞柳飞雪、曲江流饮。  雁塔晨钟、咸阳古渡。  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西安主要人文旅游景点: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城墙、钟楼、鼓楼、西安碑林、大明宫、阿房宫遗址、西安事变旧址、青龙寺、西安半坡遗址、八仙庵、鸿门宴遗址、大慈恩寺、秦始皇军事直道、西周沣西车马坑、蔡文姬墓、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老牛坡遗址、栎阳城遗址、清真大寺、仙游寺、杨虎城陵园、东渭桥遗址、秦二世胡亥墓、嘉午台、高家大院、汉阳陵博物苑、乐游原、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骡马市、湘子庙、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大唐芙蓉园……  西安主要现代休闲景点、购物点、小吃街: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浐灞生态区 / 小寨、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骡马市步行街、金花 / 粉巷、德福巷、回民街……  楼观台  楼观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风景幽美,依山带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古籍赞美它:"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这里山岭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综合介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公里的临潼区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极具影响力。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俑阵经发掘对外开放后便轰动世界。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发掘情况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   ·一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  一号坑最大,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坑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弓弩类远射兵器,似为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翼的后卫部队。   ·二号坑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东,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大致可分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  ·三号坑   三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为统师三军的指挥部,出土68个陶俑和4 马1 车。   大唐不夜城  西安曲江新区建设的大唐不夜城,被打造为重现大唐盛世风采的文化商业步行街区。贞观文化广场是其核心部分,由西安大剧院、西安音乐厅、曲江美术馆和曲江太平洋影城四组文化艺术性建筑组成。该广场采取立体式设计,以地面层的四个下沉式广场把地面和地下的活动场所有机联系起来。贞观文化广场在总体设计中,四个主体建筑以正对大雁塔的南北轴线为空间对称关系,主体空间高度接近的电影院与美术展馆布置在用地的北部,两者的大屋顶均设计为重檐歇山;而音乐厅和大剧院布置在用地的南部,两者的大屋顶均设计为重檐庑殿。2008年12月初,世界500强企业、国际投资大鳄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成功进驻大唐不夜城,建设西安新乐汇;2009年初,西安新乐汇成功招商,4月,大唐不夜城点亮工程启动,5月,景观大道开始改造建设…… 大唐不夜城的中轴景观大道是一条1500米横贯南北的中央雕塑景观步行街,其上分布着盛世帝王、历史人物、英雄故事、经典艺术作品等九组主题群雕,立体展现大唐帝国在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至尊地位并彰显大国气象。贞观纪念碑是不夜城的地标性雕塑,由李世民骑马像组成及周围的附属雕塑组成:中间,李世民威武端跨高头大马之上手,抖缰绳欲勒马前行,意气风发;四周,号手、旗手各半的24人仪仗队、鼓手2人及文臣武将各3人紧密相随。碑体正面雕刻“贞观之治”四字,背面为贞观政要名录数百字。据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段海康介绍,该纪念碑是他和他的创作团队将大唐时期的雕塑元素和西方纪念碑式雕塑创作手法相结合精心创作的,以反映大唐帝国的繁荣盛况和李世民的文治武功。碑体由暖黄色花岗岩雕琢而成,而李世民及其坐骑由青铜铸成。主雕塑南北长36米,南北宽18米,总高17.95米,总重量约8到10吨。亚洲最大的景观大道改造完成,以李世民、李隆基、武则天、玄奘等一代帝王、历史人物、英雄故事为主题的大唐群英谱雕塑以九组雕塑群与现代化的水景系统、灯光系统、立体交通系统完美结合,多维再现盛唐风范。随着西安音乐厅、曲江美术馆、曲江电影城三大文化场馆的盛大开放,亚洲最炫美的大唐雕塑景观步行街的亮相,西安新乐汇等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全面开业。   兴庆宫公园  位于西安交大北门对面,由古代皇家园林改建而成,里面环境优美,2008年免费开放。  曲江池遗址公园  2008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免费大型娱乐休闲场所,位于大唐芙蓉园西南侧。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占地面积1500亩。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  位于大雁塔北广场东南侧,在古代唐慈恩寺遗址基础上改建而成(注意与大慈恩寺区分)。  大雁塔北广场  位于西安市南郊的大雁塔北广场,内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每晚都会向观众呈现非常壮观的喷泉盛会。  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  环城公园  环城公园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革命公园  1927年2月,为纪念西安的死难军民,冯玉祥率众公祭,建“革命公园”,负上筑冢,建立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凭吊纪念。  莲湖公园  位于西安市莲湖路南,坐落在唐代宫城承天门遗址上。明代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取其高低不平地势,引注通济渠水,在此建王府花园。1916年辟为莲湖公园。   曲江池一角、华清池长恨歌掠影西安主要现代休闲景点:雁塔北广场、大唐不夜城、浐灞生态区、未央湖游乐园、含元殿游乐园、阿房宫游乐园、文景公园、曲江生态园  购物:品牌商场:世纪金花、中大国际、巴黎春天、民生、百盛、骡马市、开元、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 批发市场:小寨、康复路、轻工  小吃、酒吧: 春发生葫芦头、同盛祥泡馍、老孙泡馍、粉巷、回民街(小吃街)、德福巷(酒吧街)......  西安旅游注意事项  1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燥,且灰尘较大,注意每天补充适量水分。  2由于南北方气候及饮食习惯差异较大,请携带一些预防感冒及止腹泻药物备用。  3华山山体为花岗岩,道路大多为石阶路,游览登山时,请穿着平底鞋(旅游鞋,登山鞋,球鞋均可)。  4华山自古以险峻著称,道路狭窄,如遇雨季最好携带雨衣(景区有一次性雨衣出售1-2元/件),便于行走。  5西安为国际性旅游城市,人流量较大,成分较复杂,夜晚出行最好三五人结伴。  6西安的回民风味小吃街为回民聚集地,信仰伊斯兰教,清真饮食(不吃大肉),请尊重民族信仰。  7延安、榆林是革命老区,近些年来发展很快,城市建设有很大的提高,食品独具风味,可以品尝各种陕北的特色小吃,如清涧煎饼、镇川碗托等。  8延安(壶口)距离西安往返全程1100公里,乘车时间较长,请客人自备防止晕车的药物。  9九、十月份西安、延安地区早晚温差较大,平均温度18-26度,早晚温差较大,中午穿短袖体恤,请携带一件长袖外套。十一月份、十二月份平均气温1-12度,天气干燥。  温馨小贴士  1、西安城区内出租车起步价为6元,单价为1.5元/公里左右(视车型而定)。   2、西安特色小吃,如德发长的饺子宴;老孙家、同盛祥的泡馍宴。陕西歌舞剧院:唐歌舞演出,让您领略盛唐风貌。并且可以一边观看演出,一边品尝西安特色小吃。   3、逛街的好去处:书院门仿古一条街(专卖各种具有陕西特色 工艺品,如剪纸,皮影、泥塑等,爱好书法的客人还可以在此买些碑林拓片,笔墨纸砚等。)   4、钟鼓楼广场、回民风味小吃一条街,可以品尝一些回民的特色小吃。   5、另外还有东大街、西大街购物、娱乐都是很好的去处。步行是很方便的,距离也都比较近,都是在钟楼附近。

关于黑龙江的一切资料

铁娘子
分分失失
  黑龙江省,系由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它介于东经121°11'一135°05',北纬43°26'-53°33'之间。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千米。占全中国总面积的4.7%。黑龙江省现辖13个地市,其中12个省辖市,1个行政公署,65个县(市),其中县级市19个;877个乡(镇),其中镇462个,14488个村。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貌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土 地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2004年末,全省耕地990.5万公顷(1.49亿亩),人均3.9亩。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72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  气 候  黑龙江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差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300-2800小时。春季大风日最多,多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990.5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  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矿产资源:  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森林资源:  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能源: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2004年全省生产原煤7116.9万吨,是主煤炭调出省之一。除此之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几十年来,水火电站有了同时发展。至1999年省内大小电站电厂近200个,装机总容量近千万兆瓦。全省水电发电量达14亿兆瓦小时。 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所属哈依煤气工程,日产煤气189万立方米,建设总规模为"亚洲之最"。  动植物:野生动物兽类6目20科、88种,占全国种数的21.6%,其中一级重点保护种类有紫貂、貂熊、豹、虎、梅花鹿、原麝6种。鸟类19目57科361种,占全国种数的29%。属一类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鹳、金雕等12种。野生植物2100余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种子植物111科、644属、1764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蕴藏量约250万吨,可食用的在25万吨以上,野生条草造纸原料100多万吨,各种药材125万吨。  水资源:全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湖泊、水库6000余个,水面达80多万公顷。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  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且特色鲜明。  山脉覆盖全省60%的面积,山体坡度适中,雪质好,降雪量多,适于建中高级滑雪场的地方有100多处;林地面积二千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居全国之首,且大多为天然林;省内江河纵横,水资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构成全省五大水系,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景色怡人,气势宏大;扎龙、三江以及兴凯湖湿地面积辽阔,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五大连池火山地貌独特,矿泉蕴藏丰富,是最有开发潜质的世界级资源。  黑龙江省有10个世居少数民族,赫哲、鄂伦春、朝鲜、蒙古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上京龙泉府和上京会宁府分别是唐代渤海国和金代早期的都城,是当时黑龙江省经济和文化繁盛的标志;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疆现代都市特色鲜明;与俄罗斯水陆相连的3000多公里边境线,是中俄间开展各种交流的通道。另外,黑龙江省还有着别具一格的产业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都是黑龙江省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基础。  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163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40个)。  环境和问题  2004年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409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88个,总面积1068.9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301个,达标区面积898.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2.0%、90.0%和72.0%。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63个,比上年增加12个。  人口  人口统计  2004年全省人口出生率7.27‰,死亡率5.45‰。年末全省总人口3816.8万人。  人口增长率  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82‰。  民族及人口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共有5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94.3%;各少数民族人口200万人,占5.7%。53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省各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全省惟一的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在万人以上市县有51个,民族乡(镇)69个,民族村680个。人口较多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和达斡尔族;人口较少的民族有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克尔克孜族等,全省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7人。  文化程度  2004年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3所,招生1.2万人,比上年增长20.0%;在学研究生3万人,增长25.0%;毕业生0.8万人,增长28.2%。普通高校59所,招生15万人,增长20.0%;在校生46.6万人,增长18.9%;毕业生10.4万人,增长23.2%。成人高校招生7.7万人,在校生13.6万人,毕业生5.4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4所,招生7.37万人,在校生22.2万人,毕业生8万人。普通中学2697所,招生66.1万人,在校生241.0万人,毕业生72.8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3.2万人。小学10791所,招生38.4万人,在校生231.5万人,毕业生45.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096万人,在校生0.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2.3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155.4万人次。  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4年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3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  人均GDP  2004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13897元,增长11.6%。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4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8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GDP比重53.1%。  农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4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3%。粮食产量3135万吨,增长24.8%。  外贸状况  2004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6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  财政收入  2004年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9.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2.1%。地方财政支出758.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4%。  商业与人民生活  200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幅提高2.9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2004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1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05元,比上年增加496元(现价计算),增长19.8%(现价计算)。2004年年末全省有738.1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475.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有55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省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57万人。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  我省有14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7个省扶贫开发重点县,311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含14个人口较少民族村),366万贫困人口。实施了“一次规划、两年实施、逐村验收、分批推进”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十五”期间,全省共完成了1018个重点村和14个人口较少民族村的扶贫开发任务,已帮助96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扶贫开发工作开局良好,整村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拓宽了增收渠道,贫困户收入大幅度增加。通过扶持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贫困群众收入呈现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已实施重点村的农民人均收入由2001年的1105元增加到2004年的2175元,增长了96.8%。二是改善了道路条件,解决了行路难。共完成村级道路1987公里、桥涵198座,基本实现了晴雨通车,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三是提高了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购置大型拖拉机和收割机135台、配套农具403台,打抗旱井4489眼,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983项,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化作业水平,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四是解决了人畜饮水难。打人畜饮水井948眼,使 1574个自然屯群众喝上了符合饮用标准的自来水,减少了大骨节、甲状腺肿大等地方病的发生。五是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重点村基本实现了每村都有卫生所和必要的医疗设备,使群众小病不出村,达到了初级卫生保健水平。六是加强了畜牧服务体系建设。各村都建设了村级畜牧技术服务站,配置了相应设备,为贫困群众发展畜牧业提供了防疫、改良、治病等服务。七是改善了贫困户电视接收条件。为19.8万贫困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入户率由10%提高到87.4%,接收电视节目由2套增加到10套以上,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农民群众掌握农村政策、了解改革开发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以及学习各类知识创造了条件。八是解决了贫困户学生入学难。新建和维修学校93所,添置了教学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免收了重点村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减免了课本费;对寄宿生给予生活补贴。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98%以上,实现了“普九”教育目标。据省农调队对500个重点村百名“村官”和180个贫困户的问卷调查,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整村推进选择扶贫对象、扶贫到户项目、公益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和基层干部工作、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五个方面满意度分别达到100%、96.7%、82%、90%和97%,表明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是满意的。目前有尚未实施的2080个重点村,计划分3批6年时间实施完成。按我省“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2006-2007年第三批扶持600个重点村;2008-2009年第四批扶持700个重点村;2010-2011年第五批扶持780个重点村。  支柱产业  黑龙江省有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林木加工等六大产业基地。 2004年,六大产业基地的投资力度加大。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2004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7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0.3亿元,增长12.6%。  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全省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48.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3.6亿元,增长12.8%。财政支出513.5亿元,增长13.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78.3亿元,增长12.3%。  金融形势基本正常。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42.1亿元,比年初增加410.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955.7亿元,增加66.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578.4亿元,增加29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58.6亿元,比年初增加20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429.3亿元,增加83.2亿元;中长期贷款830.1亿元,增加106.7亿元。年末货币累计净投放90.5亿元。  证券业在规范中发展。年末共有34家上市公司、35只股票,其中在境外上市3家。累计筹资148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壮大。全年保费收入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1亿元,增长8.5%;寿险保费收入35亿元,增长56.4%。支付各类赔款14.8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8亿元,增长10.9%;寿险赔付金额4.4亿元,增长1.2倍。  通讯  广播 电视  2004年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8.5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71%。有线电视用户260万户。  电 话  2004年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98.6万户,增长24.8%;移动电话用户1017.1万户,增长20.8%。全省电话普及率为55.5%,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45.2万户,宽带接入户111万户,增长2倍。  交通  铁 路  黑龙江省境内目前有62条铁路干线、支线和联络线,铁路营运里程超过5300公里(其中地方铁路超过492公里),铁路专用线超过1030公里,均居全国第1位。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铁路是连接欧亚两洲"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856.9亿吨公里,增长8.4%;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170.9亿人公里,增长14.5%。  公 路  2004年,公路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03.8亿吨公里,比2003年增长25%;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225.8亿人公里,比2003年增长11%。2004年,公路总里程66821公里,有国道主干线2条,国道8条,省道30条,县道225条,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达到1762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8796公里。97.7%的乡镇和56.39%的村屯通公路。  水 路  2004年,水运完成的货物周转量19亿吨公里,比2003年减少2.7% ;水运完成旅客周转量2970万人公里,比2003年增长3.8%。  民 航  黑龙江省现有5个民用机场,即: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牡丹江海浪机场、佳木斯机场和黑河机场。除黑河机场外,均为国际口岸机场。现有航线56条,其中国内航线40条,国际航线15条,特殊管理航线1条。通航15个国际城市,1个地区城市和28个国内城市。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能起降各种大型客机,国际航线可直达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海参崴、阿巴坎、雅库茨克,日本新泻、大阪,韩国汉城等国际城市;国际中转航线可达洛杉矶、温哥华、悉尼、伦敦、巴黎、新加坡、曼谷、吉隆坡等国际城市;国内航线网络覆盖北京、广州、上海、沈阳、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2004年,黑龙江省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98万余人,同比增长29.21%,其中哈尔滨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72.6万余人,同比增长26.9%,在全国机场吞吐量排名中位居第22位。  交通邮电  交通情况  2001年铁路营业里程5013.2公里,占全国的8.5%,居全国之首。铁路主干线贯通全省四面八方,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是连接欧亚两洲的“大陆桥”,可开展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业务。目前全省98%以上的乡镇和95.3%的村屯通了汽车。民用航空开通国内国际航线73条,改扩建5个民航机场,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通讯情况  邮电方面,2001年底,全省每百人拥有电话机14部,电话普及率达28.0%,移动电话489.4万户,计算机网络用户30.2万户,目前所有乡镇和村屯都通了电话。  所辖市概况  哈尔滨市 齐齐哈尔市 牡丹江市 佳木斯市 大庆市 鸡西市 双鸭山市  伊春市 七台河市 鹤岗市 黑河市 绥化市 大兴安岭地区  哈尔滨市  哈尔滨是中国黑龙江省省会,是我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2.4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72.8万人,辖8区10县(市),总人口980.4万人,4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6万人。  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尔滨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有“冰城”之称。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63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5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14种。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94万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  哈尔滨铁路主要有哈大、滨绥、滨州、滨北、拉滨五条铁路连通国内。哈尔滨水运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太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360万人次,可办理110多个国家的客货联运业务,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落户的航空公司目前已达18家,开通国际、国内航线64条,通航城市53个。  www.hl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