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考研什么时候报名

结婚吧
程颐
考研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网上报名一般在每年的10月,现场报名确认在每年11月,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一般在9月,具体时间可看教育部通知。初试一般在1、2月份,春节前1、2个星期。考试要持续2天,进行4门考试,每门考试3个小时,也有进行两天半的考试专业。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高招办设立的考点,或者招生的高校,考生在报名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考点。复试一般在5月初,考研复试是考生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考研复试关系到研究生是否能最终入选,是最后一道程序,因此在考研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海的在职研究生招生说明会 是什么?哪里会有?

流浪汉
何如
转自 “中国在职教育网” 在职研究生招生说明会,由在职教育网2005年发起,并成功组织了四十余次,先后参与人数达到近十万人次,受到学员的广泛好评。在职研究生招生说明会主要以想继续学习的在职人员为主,在固定的大型场所定期邀请各个学校的老师到场,向广大学员答疑解惑。同时学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参考比较下,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举办招生说明会还提供了学员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使自我有更新的认识。在职教育网在提供信息咨询以外,还给参与到会的学员每人一本《在职研究生申硕指南》,这本书是在职教育网通过6年的积累和校正,再与各个学校的相关负责老师商讨,最后定稿。本期上海地区的说明会时间是:2010年11月28日 14:00-17:00活动地点:淮海中路1555号(高安路路口-西门)三楼,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下出站即到

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有哪些复试公告

感相
必分其能
有今年的考研复试线以及历年考研复试线,还有考研国家线成绩。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4年11月6日,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5年1月25日,均为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全国首批建立的22所研究生院之一。2000年4月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也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由此形成了文、史、哲、法、经济及理、工、医、管理等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生培养格局。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的重要成员,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有谁知道上海有哪几所大学招收汉语言文学的硕士研究生啊?

大剑
法象
1、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上海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3、上海师范大学简称“上海师大”,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高校,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沪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入选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4、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扩展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国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写作、中国古典文学、民俗学、逻辑学、书法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东师范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旦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师范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

通达
金字塔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关于2019报考临床西藏学生招生要求,分够就OK了。可参考上年的录取分数线对应排名。只要你高考成绩排名,高于去年录取排名,就可以报。

上海在职研究生招生说明会是啥?有必要去吗?

果有言邪
连营寨
转自 “中国在职教育网” 在职研究生招生说明会,由在职教育网2005年发起,并成功组织了四十余次,先后参与人数达到近十万人次,受到学员的广泛好评。在职研究生招生说明会主要以想继续学习的在职人员为主,在固定的大型场所定期邀请各个学校的老师到场,向广大学员答疑解惑。同时学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参考比较下,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举办招生说明会还提供了学员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使自我有更新的认识。在职教育网在提供信息咨询以外,还给参与到会的学员每人一本《在职研究生申硕指南》,这本书是在职教育网通过6年的积累和校正,再与各个学校的相关负责老师商讨,最后定稿。 本期上海地区的说明会时间是:2010年11月28日 14:00-17:00 活动地点:淮海中路1555号(高安路路口-西门)三楼,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下出站即到

研究生招生人数要怎么查啊

聚偻之中
落地点
考研人数在考研开始前都不会透露出来,是在考研录取结果出来后才公布。考研,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其英文表述是“Take part in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ate schools”。考研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次按照程序:与学校联系、先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等方面依次进行。考研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网上报名一般在每年的10月,现场报名确认在每年11月,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一般在9月,具体时间可看教育部通知。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招生单位的规定任选一种。(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现场确认程序:(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读研期间能不能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末
故其杀者
可以。我国规定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考研其他条件。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扩展资料:报考分类1、非定向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2、定向培养研究生,是指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考研有确定的专业,但不知道都有哪些院校招生这些专业、如何查询啊?听说是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可...

唇如激丹
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然后点击网页上方的按钮,名称是“硕士专业目录”,最后输入自己要查找的省份如北京或上海等、选择门类/类别、学科/类别等即可知道该省市有哪些学校招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