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7年上海体育学院考研有哪些专业

爱魔方
野兰花
2017年上海体抄育学院考研有袭以下专业:[040203]应用心理学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0403Z1]体育管理 [0403Z2]体育工程学 [0403Z3]体育赛事运作 [0403Z4]休闲体育学 [0403Z5]运动康复学 [045201]体育教学 [045202]运动训练 [045203]竞赛组织 [045204]社会体育指导 [050301]新闻学 [055200]新闻与传播 [101000]医学技术 [125200]公共管理 [135104]电影 [135105]广播电视 [135106]舞蹈

什么是体育学硕士?

惠子闻之
神笛
2005年4月12日国务院学位办召开第三次专家3332643230会议,确定从今年起我国将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开辟体育学研究生新的培养渠道。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管理与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面向从事专业运动训练,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的运动训练人员、各级运动竞赛的管理人员、中高级体育锻炼的指导人员等;培养对象是体育领域从事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的在职人员。招生采取全国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学制两年,授予硕士学位。报考条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后工作满2年、年满22周岁(1985年7月31日以前出生)、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者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后工作满2年、年满22周岁(1985年7月31日以前出生)、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专科毕业者录取人数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10%。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招生学科领域问题:什么是体育硕士?体育硕士是什么意思?设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4个招生学科领域,每单位设招生领域一般不超过3个,且必须具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体育综合(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体育综合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语种为日语、俄语的考生,只限报考北京体育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联考考试大纲《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版);《2007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体育综合考试大纲及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专业学位代码540100。07年全国招收法律硕士的院校有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

招收体育研究生学校

逆物之情
灯谜篇
体育硕士(一)报考条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3236383433)后工作满2年、年满22周岁(1985年7月31日以前出生)、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者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后工作满2年、年满22周岁(1985年7月31日以前出生)、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专科毕业者录取人数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10%。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二)招生学科领域设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4个招生学科领域,每单位设招生领域一般不超过3个,且必须具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三)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体育综合(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体育综合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语种为日语、俄语的考生,只限报考北京体育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联考考试大纲《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版);《2007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体育综合考试大纲及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五)专业学位代码540100。北航:0403 体育学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招生人数:3011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01 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2 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03 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考试科目: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站http://yzb.buaa.e.cn/08contents/08SSZS/sszsml.htm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厦门大学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大学体育学院东南大学体育系湖南大学体育学院浙江大学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四川大学体育学院重庆大学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

埃伦娜
方珍珠
2010年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学科专业 外语 政治 业务课 总分 民族专传统体育学 36 36 196 288 每年的属分数都相差不是很多的。今年的英语分数可能相对低点,因为难度比较大。应该说这个专业比较有特色,招生人数不是很多,想考的也不难的。因为从分数线来看还是比较容易考进来的。但是这个只是初试分数线,复试不过的话照样给你刷掉,复试不是很难,但是外校的相对来讲还有要做充分的准备的。

我想询问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如何,这专业的研究生好考么,录取比如何?

而王先生
姐妹俩
1整体就业当然好,在上海地区,做体育媒体工作的体院人很多,主要看你能力2有孙海平、王跃舫等3是二本。4一看你个人水平,二看你省当年报考上海体院的人数多不多。地域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在地域里的位置。

考上海体育学院的研究生要考哪些科目??

大堡礁
使民心竞
英语是必须的,其他的简单

大学生考研怎么样,体育专业的考哪好?

领跑人
绝句
作为一名学体育专业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学这门专业的评价3264663765就是自讨苦吃,毫无出路。虽然现在我已经读到硕士研究生的学历了,但是我仍然这么认为,甚至连我自己都已经看不起这一专业,曾经我并没有这么认为,但是随着身边人的看法,身边正在发生的种种事情,我的看法被彻底改变了,甚至在别人问起我学什么专业的我都不敢对别人说我是学的体育专业。因为不仅在别人眼里学这一行业的成绩差,我自己也开始这么认为,但是我不排除这里面有好学生,但比例是非常小的。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是因为在马上要步入社会后我才发现,我们所学的完全就是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社会已经不能容纳你。不论是从就业还是从社会关系发展方面。现在我从自己的经历讲起,你就能够更清晰的认识这一专业的劣势。因为小时候不懂事,比较好动,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对体育也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在班主任的怂恿下,在初中时进了校体训队,其实那时候我文化成绩很好。因为那时候不懂,以为学体育是一门特长,以后成绩好了可以考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将来还可以进国家队,成为奥运冠军,然后再找一个好工作。但是事实往往与你想的相反。为了我的梦想,我将自己初中两年的业余时间给了体育训练,当中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吃过多少苦。初中毕业后顺利考入了当地一所学校,并以优异的体育成绩进了这所高中的体育班。于是三年的体育训练便又开始。其中参加过几次比较大型的比赛,还代表过当地参加省运会。三年的苦累熬了过来,在文化成绩和体育成绩都上了重点线后顺利考上了省外一所重点大学,可以这么说吧,当时的成绩除了北体大和上海体院分数不够外,其他学校均能考上,这在当时算比较好的成绩了。因为要升入重点大学不仅要文化分数上线同时也要体育分上线,所以往往文化成绩好的体育又不好,体育成绩好的文化分又不行。那时候还为自己考上所重点大学而沾沾自喜,现在才觉得,自己已经走向了一条不归路。我们在报考的时候因为算作特长生,所以作为提前批录取,即要在成绩出来前你就得报考学校,所以你只能自己估分,然后报考。这就限制了你报考学校的信心,因为我有很多同学都怕最终录不取一些好点的学校,最终选择其次,其实后来他们都上了那所好学校的线而后悔不已。在当时我们这个一专业只能报考两个学科专业即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因为当时我不想当老师就选择了社会体育,熟不知这一专业比不当老师更差。因为当你毕业时候本科会发两种证书给你,一张是毕业证,一张是学位证,而有用是学位证,我们的学位归入的是教育学位,也就是说,无论你报哪个专业以后都脱不了当老师的命。但是更让人气的是,学社会体育的不发教师资格证,而体育教育发,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当老师还得花一千多元报考,但是还不一定能通过考试。在升入大学后学校主要有个五系,其专业分别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现在简单介绍一下:社会体育就是在社会上的各类体育活动的指导员,但是现在我国的经济根本还没发展到这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就是城市里的一堆老太老爷子自己打打太极拳,跳跳操等,他们才不稀罕什么个指导员呢,据一项调查,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没听说过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什么。这真是这一专业的悲哀。再退一步讲,即使你去当个社会指导员,你的工资待遇由谁管理呢?国家才不会管你呢,最多是社区里的办事处来聘请的,但是你觉得工资福利会好吗,有千把元就不错了。但是你想想,这个工作根本就没有晋升的发展空间,让你一辈子教这些老太老爷你愿意干一辈子吗?而且大学四年花了十几万,而现在就每个月拿个这点钱,你乐意吗?估计你要下辈子才买得起房了。这是其中一个就业方向。还有就是你可以去俱乐部当健身教练。这个算是比较对口的了,但是俱乐部里一般是吃青春饭,你干了个十几年估计你失业也快了。社会体育里面还有个方向是体育管理,本来想想还可以去俱乐部应聘,但是现在很多俱乐部都不愿意要,因为他们觉得管理方面还不如要学工商管理的,人家更专业。所以一般情况下,你很难早俱乐部在管理层当上要职。最后还有一个方向就是报公务员,现在一个省一年最多就招个几千个,但是报名的人达到了十几万,而且一般很难有招体育专业的职位,即使有,也是极少。不过有几个职位会要你的:监狱系统、交警、城管,这些累的要死的职位专业是没有限制的,也就是你可以报的,这就是国家的政策。不管是地方公务员还是国家公务员都是如此,学这些专业就是被国家政策所抛弃的一群人。体育教育已经介绍,就是以后当老师;现在的现状是:大学老师基本上是要博士毕业,肯定没你的份,大专老师至少是研究生以上,而且还要关系比较硬,因为现在大专院校更不缺老师,一个大专院校如果没有了老师情愿去外聘一个代课老师也不愿意招一个正式编制的老师,因为正式编制的老师要工资、福利、住房补贴等等花费。而如果外聘一个代课老师,只要给课时费就可以了,既满足了学生,又满足了学校的切身利益,何乐而不为。高中老师基本上满额,一般大学毕业生只能往初中或者是小学方向走。而且招收的老师也是杯水车薪,因为每一年一个省学这个专业的就有好几百甚至上千,不错有些成绩稍微优秀的是当上了老师,搞不好还要走个关系才能应聘上。而其他毕业的没找到工作的学生呢,往哪里就业去?去公司应聘,公司一般只要学经济、管理、人事、或者文秘专业之类的。就拿我自己身边同学来举例子吧。大学里体育毕业的同学现在混得最好的就是当了一个附中的老师,还有一个就是考上了一个很远地方的乡镇公务员。而其他的同学要么是子承父业,要么就是自谋职业:开餐馆、当押钞员、修车、当教练员、跑业务,还有的去外面打工、当服务员等等。很少有比较体面的工作或者说是地位稍高的工作。你说一个大学毕业的学生,还去做那种高中毕业生也能做的事情,这大学读了干什么,还不如把这读大学的钱直接拿去学一门技术不更好?如今的研究生同学即将步入社会,但是很少有说我喜欢我这个专业,我们专业很好就业等等说词。而且普遍都觉得前途渺茫,无从就业。起初以为只要考上研究生就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也已破灭。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例子就是:我有个武汉体育学院毕业的本科同学去应聘一个县城的乡镇小学也被拒之门外,同时还有一个研究生同学也去了,也被刷下来,因为要考什么心理学和教育学,你说这大学都已经考过了的东西还要去考不是浪费金钱浪费人力资源吗?而且出的题目还很变态,其中有个让你写出“长拳的第几式叫什么名字”而且分值很大,你说一个学教育出身的学生怎么会知道这种题目,估计那个出题的人脑袋被车撞了。社会如此畸形发展,对于每一年600多万的毕业生中的一份子,我们体育专业的学生未来将何去何从?面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该怎么办?那就是远离体育专业,才是上上之策!套用一句网上的话,女人忙着整形,男人忙着转型,所以现在回头还不晚。希望本文能给够正在学这一专业的、或正要学这一专业的90后、00后,或者想以此为职业的高中生、本科生的同学们一点启示和教训。认清现实,展望未来!

上海体育学院有哪些专业

后世绝灭
监尸器
学院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院运动训练 专业简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竞技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专项运动理论和技能,具有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能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以及运动训练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 运动心理学、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学、训练课组织与实施、 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专项体能、技战术训练;组织教学训练方法;竞赛组织与裁判) 师资力量:系现有专任教师76名,其中教授9名,国家级教练员1名;副教授30名,讲师33名,助教4名。拥有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22名;拥有国际级裁判11人,国家级裁判19人。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交费标准: 5000 元 / 年,住宿费 1200 元 / 年武术学院、一、武术套路专业方向二、武术技击专业方向三、传统养生与民间体育专业方向体育人文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学院成立于2007年,由原新闻系、体育社会学系合并而成。现设有新闻系、外语系、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实验中心。新闻系设有新闻教研室,广电教研室;外语系设有公共外语教研室、英语专业教研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所设有体育理论教研室、上海市体育人文重点学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实验中心包括大型体育活动现场主持模拟教学实验室、视觉设计实验室、电视节目编辑实验室、演播室、摄影实验室、英语情景教学实验室、语音室等11个实验室。体育人文学院设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和英国语言文学(体育英语方向)两个本科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授予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授予点、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研究生授予点。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7人,在校本科生近700人,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100人。运动科学学院、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由我国著名的运动解剖学家张汇兰教授在五十年代初创立。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己发展成为学术梯队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学科特色明显,实验条件先进,研究水平突出,成果显著,在国内同领域中领先,在国际上相关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学科1978年在体育界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1980年在体育界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又被评为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现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199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5年又获得应用心理学、运动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2009年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 运动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12月, 由原体育保健康复系和原基础部下属部分教研室和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组建而成。目前下设五个教研室:运动医学教研室、运动解剖学与生物力学教研室、运动生理学教研室、运动生物化学与营养学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一个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包含:运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心、运动技能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民体质研究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教辅人员7人, 学科教师中有教授15名,副教授24名,讲师6名。 2009年,“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获得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荣誉称号,科学研究对教学工作的促进得到充分体现并获得了社会的承认。 运动科学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共有本科学生429人。 二个硕士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现有硕士研究生102人,二个博士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体育工程,现有博士研究生47人。设有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前后有5名博士后科研人员在本院工作。 运动科学系除培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外,还承担全院体育生物科学课程教学任务。运动科学学院在几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上海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确立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满足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1992年开始在全院各专业中选拔学生试办体育管理班,1995年面向全国招收体育管理专业本科生。2001年体育管理专业更名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经营管理方向),2003年增设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本科专业,2005年开始招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体育信息管理方向)本科专业。多年来,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中设立竞技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2个专业方向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005年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中增列《体育赛事运作》硕士点。 经济管理学院下设体育管理科学、体育经济、计算机与统计、信息管理四个教研室,拥有专任教师34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2名;博士7名,硕士15名。目前经济管理学院在校本科生440名,硕士生50余名,博士生7名。近年来,我院教师在科研上取得一系列成果,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如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机制与组织管理》、《健身娱乐业服务功能及标准化》、《长三角地区竞技体育资源一体化开发》、《职业体育俱乐部利益群体的矛盾与调节机制》;国家体育总局课题《我国体育赛事融资现状与对策》、《我国竞技体育俱乐部公开发行股票的研究》、《长三角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十一五”我国体育产业规划》等;获得7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出版了20多本专著,如《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博彩概论》、《体育产业经营理论与实务》、《体育公共关系》、《体育经纪人实务》、《体育广告策略》、《公关语言艺术》、《企业策划思路与个案》、《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等。为了密切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与上海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国际赛车研究中心》;与上海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共建了《上海体育彩票研究中心》,并成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的挂靠单位,为我国体育管理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以及我国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改革趋势,为经济管理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外部环境。经济管理学院正借助上海体育学院的社会影响,以“体育赛事运作”为学科建设的突破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参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活动,与体育行政机构,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社会团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专业人才,使经济管理学院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跃上新台阶。体育休闲系体育休闲系简介体育休闲系成立于2007年7月,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承担社会体育专业、舞蹈编导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和休闲体育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工作。2009年招收社会体育指导方向的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5人,2010年起招收休闲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体育休闲系以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积极参与和引领全民健身需要、创新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推广了健身花样跳绳等一批有特色的项目,并先后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佳绩。2009年获各级科研立项共24项,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19篇,完成学术著作与教材2部,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43次。继续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简介)上海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第一家创办体育类成人高等教育的院校,原称成人教育部,2006年5月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继续教育学院办学思想端正,教学管理规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实际应用能力,体育院校成人教育评估历来居全国前列。曾为各省市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本、专科毕业生。国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奥运会女子十米气步枪冠军杜丽的教练员王跃舫、原国家女足优秀运动员水庆霞、国家足球队教练高洪波、原上海男排主教练沈富麟、奥运举重冠军石智勇等都是我院函授毕业生。 继续教育学院是上海体育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下设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育培训等4个岗位。 目前,我院学历教育设有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两个专业均有高起专和专升本两个层次,学习形式都采用函授的方式,学制均为3年。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属于社会招生,考生须参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统一入学考试,报名时间一般在7、8月间,考试时间为每年的10月份;运动训练专业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单独招生考试,符合条件的考生须参加全国成人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单独统一考试,报名时间一般亦为7、8月间,考试时间为每年的11月份。 继续教育学院在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方面主要承担岗位培训和部分短期培训任务。目前常设的主要培训班有亚足联/中国足协C级和B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羽毛球中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武术中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以及部分省(市)体育管理干部培训班等。 同时,继续教育学院依托上海体育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充足的现代化场馆资源,不定期的开设各类体育技能培训班,对广大青少年和体育爱好者、社区全民健身骨干进行非学历体育专业技能培训。1所附属竞技体校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创建于1980年,是一所全日制体育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目前,主要开设田径、击剑、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武术、橄榄球等运动项目。多年来,学校坚持“亦读亦训”办学方针;坚持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不仅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文化教育与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医科保障、硬件及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展。而且还培养出一批文化基础强、理论素养好、竞技水平高的竞技体育人才。自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起,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先后有7名运动员(9人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其中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盛泽田在25届、26届、27届奥运会上,连夺三届奥运会铜牌,改写了中国摔跤项目在奥运会上无奖牌的历史;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焦华锋勇夺古典式摔跤55公斤级金牌;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高淑英在2000年到2007年间八破亚洲纪录,2006年获得世界杯田径比赛铜牌、多哈亚运会冠军,被誉为亚洲女子撑竿跳高第一人;举重运动员李艳霞(82.5kg级)、周美红(70kg级)、万妮(83kg级)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6年获得世界举重锦标赛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击剑运动员谭丽于2003年和2004年两次获得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女子重剑冠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拳击运动员邹市明获得48kg级金牌、盛江获得古典式摔跤60kg级第五名;女子拳击运动员张琴、武术世界冠军陈蓓、尤邦孟、石旭飞、刘泽东、赵光勇、段韩松、孙会、吴钞来、韦剑等运动员,也在各类国际、国内比赛中屡创佳绩。 在新形势下,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将继续发扬“努力学习、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学校精神,加强科学训练、科学管理,为我国的“奥运争光计划”作出了不懈努力。

谁能救救我啊?我考的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专业研究生

其于宗也
冬则炀之
考体育学院的英语或许还是有希望的吧,去年国家线也就三十几分,不要太担心~~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公布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专硕】总分374 ;英语属 53 ;政治 53;专业 80; 考生成绩 英语43,专业一131,专业二129,政治59. 总分够了,就是英语分不够;好像不行,英语43太低了,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英语分数线是和国家复试分数线一样的53分,调剂都不行【考研b区英语分数线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