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6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曹风
开之以利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教师助手网CEO2016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序号|立项编号|项目名称|申报人|申报人所在单位|1|A1601|中小学教师学习力诊断与干预研究|李宝敏|华东师范大学|2|A1602|上海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主要成效及推进路径研究|杨 琼|上海市教育评估院|3|A1603|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政策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以6家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综合试点单位为例|乐 毅|复旦大学|4|A1604|构建研究型、创新型普通高中的实践研究|冯志刚|上海市上海中学|5|A1605|家庭功能对二孩家庭幼儿心理健康、同伴交往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王继堃|华东师范大学|6|A1606|上海小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现状问题与提升路径|许 苏|上海师范大学|7|A1607|中小学教师伦理决策及其培育研究|程 亮|华东师范大学|8|A1608|贫困儿童家庭抗逆力的作用机制及提升路径|张 坤|华东政法大学|9|A1609|技术支持学习环境对学习者学习成效影响的研究——基于移动学习的分析|杜 明|东华大学|10|A1610|技术支持学习环境下对学习者学习成效影响研究|王祖源|同济大学|11|A1611|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中的知识传播与知识生产|夏惠贤|上海师范大学|12|A1612|教育转型视域中的诗教传统及其现代意义研究|沈章明|华东师范大学|13|A1613|基层就业趋势下大学生就业质量常用评价指标的适切性研究|房欲飞|上海

上海教科实验中学怎么样

申徒嘉曰
文竹
上海市教科院实验中学是一所1998年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接受闵行区教育局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双重领导的全日制民办完全中学。在上海民办中学中属于中上水平。1、学校教学定位:夯实基础,英语特强,渗入国际教育元素。夯实基础——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控和延伸,服务于中考;力求基础扎实,数理见长。英语特强——整合使用牛津教材和香港原版朗文教材,增设外教口语课;加强英语写作和演讲训练,凸显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多次在全国及上海市英语竞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等好成绩。渗入国际教育元素——采用分层走班、小组合作等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学。2、教学成绩:学校为学生搭建各种发展平台,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2010-2011学年学生获国际奖7项、全国奖28项、市级奖10 4项,区级奖150项;2011-2012学年学生获全国奖18项,市级奖95项,区级奖142项;2012-2013学年学生获全国奖20项,市级奖84项,区级奖152项。初中升学率在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五之间,重点升学率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左右。3、截止到2020年7月,学校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2%,中青年教师占80%,27位外籍专职教师。学校教师在全国及上海市、区论文大赛中屡次获奖;在上海市、区的教学大奖赛中多人获一等奖、二等奖等优异成绩。扩展资料:上海市教科院实验中学是一所1998年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接受闵行区教育局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双重领导的全日制民办完全中学。截止到2020年7月,现有29个教学班,1380名学生。是闵行区首批创建学习型家庭实验基地和闵行区优秀家长学校。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质量立校,以科研强校,以特色和改革发展学校”的办学思想,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家校互动教育,搭建亲子沟通的平台,推展学习型家庭的创建,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和才艺展示活动,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和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明显的成效,为学生架起了走向成功的立交桥。三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参与了总课题组的诸多活动,实践让我们体会到:体验是一种美丽的永恒!

上海有哪些大型研究所?

男人河
反观
可能不全,但希望满足你.--------------------------------------------------上海材料研究所合成树脂研究所上海路网智能交通技术研究所上海实用电子研究所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电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电控研究所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吕型伟的人物简介

损矣
护林员
吕型伟(1918~2012.07.17),浙江新昌人。著名教育家。1935年新昌中学毕业。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省吾中学教师、教务主任。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市东中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局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研究教育理论。撰有《科技发展使传统教育面临重大改革》《创建两个渠道并重的教学体系 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等论文。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怎么样?

变化齐一
湖山盟
简介: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隶属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是从事教育科学、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的专业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详情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天眼服务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的网址

放达
可谓忧矣
http://jkys.xhe.sh.cn/

上海教育科学院博士后杨彦平

夏雨
戒音
  杨彦平,男,回族,1970年3月生于宁夏,祖籍青海,心理学博士,中学心理学科高级教师。199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2004年7月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学位(应用心理学方向),2007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测量研究中心博士学位(心理测量方向)。2008年4月进入(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认知心理学方向)。现就职于上海市闵行区教育教学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创造学会会员,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上海市闵行区领军人才。先后承担过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的子课题研究,在《心理科学》等杂志发表文章10多篇,参与翻译专著1本,合编著作5本。

面试"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网络、硬件工程师",有朋友了解这个单位吗?

黑木
狼少年
第一条 学院全称: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国标代码14183)第二条 学院地址:重庆市石桥铺白马凼8号,邮政编码400039第三条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第四条 办学类型:国家公办 第五条 学院概况: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也是重庆市唯一的一所建筑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创立于1956年,现位于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实行“双证制”教育,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园林工程技术、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10个高职高专专业。现有在校学生5000余人。办学特色突出 学院秉承“厚德、笃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特色为抓手,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相结合的路子,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高、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传统专业享誉西部,2009年新增的城市轨道交通、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填补了西南地区在这方面的空白。培养模式新颖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保障双证制教育,学院积极与知名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拓展新颖的培养模式。学院与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重庆新龙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与重庆交通大学联合实施了“专衔本”办学模式,构建起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教学团队优秀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注重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践工作,培育专业教学团队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现有教职工293余人,专任教师185余人,中高级以上职称165余人,“双师型”教师90余人,《建筑结构》被评为市级教学团队。教学成果丰硕 学院以“教育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动质量工程建设。主持研究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园林植物》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6门。多年来,学院教师、学生参加各项赛事获奖为学院赢得许多荣誉。 校企合作广阔 学院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极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基业控股集团、重庆博海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南方机械化工程局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各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设备、师资配备充足,对学生体会岗位工作环境、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目前,学院正积极开展新校区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学院办学实力、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的建设行业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而努力。第六条 招生计划:2010年我院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十个专业面向重庆、四川、云南、海南、贵州、安徽、河南、广西、甘肃九省市招生800名。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数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公布的招生专业及计划数为准。见今年的学校招生简章: 这个问题海南建筑工程研究院检测设备,好难啊,辛辛苦苦回答了,给我个满意答案把

上海教育发展史!

凡之亡也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一)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袁世凯倒台后,范源濂为教育总长,他表示要切实实行元年所发表的教育方针。1916年9月,教育部撤销1915年颁布的“教育纲要”。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删去了“读经”及有关内容。1917年5月,宪法审议会否决了将孔教定为国教的提案,并撤销了1913年宪法草案中所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学校的教学开始加强科学教育,重视实验作业,增加了实用和职业的教学内容,民国初年所制定的教育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二)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新文化运动在反对旧礼教、旧道德的同时,积极地宣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主张男女有平等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主张男女同学。按1912年所定学制,只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到1915年,袁世凯公布《国民学校今》中,只准许小学一二年级内男女合班上课,三年级以上,男女生只可同校,不得同班。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由于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步解决男女教育平权的问题。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向教育部提出推广女子教育的议案,要求增设女子高等小学、女子中学等。1918年6月,教育部通过各省区酌量地方情形,分别办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请推广女子教育案”。1920年暑假,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开始招收女生。1921年以后,各大学都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学。中学实行男女同学虽然较为迟缓,但一些比较进步的中学如广东的省立中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也实行了男女兼收,甚至同班的办法。这些措施,尽管距真正的男女平等教育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两千多年以来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三)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新文化运动,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等新文学,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于是,教育界人士强烈要求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年会议决《推行注音字母以期语言统一案》,要求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1918年11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当时,在北京,蔡元培等创办的孔德学校自编了国语读本,江苏省自行通过“各学校用国语教授案”,开始用国语教材。中华书局出版的《新式教科书》,也用了一些白话文。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中学各科教科书,随之逐渐用语体文改编,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采用了语体文。这样,大、中、小学文言文教材逐渐地被淘汰。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重大的改革。(四)大学的改制蔡元培1917年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即着手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他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李四光等著名学者到校任课;改革预科,调整专业,将学门制改为学系制度;将年级制改为选科制,实行学分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设评议会,实行民主管理;筹设研究所,组织各种研究会,鼓励科学研究;首先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学;采用白话文讲义,帮助学生办刊物,成立各种学会等。这些改革,使北京大学思想活跃,气象一新。北京大学的改制,引起全国高等学校的反响,有些做法当时即在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上议决照办。以后,各大学也逐渐按北京大学的制度办理。(五)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旗帜鼓动下,教育界思想也十分活跃,涌现了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多种进步教育思想,建立起不少教育团体。主要有1915年在美国建立,1918年迁回国内的“中国科学社”,1915年由各省教育联合会及特别行政区教育会代表组成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1917年由国内教育、实业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1921年冬由实际教育调查所、新教育共进所、新教育编辑所合并成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1923年成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这些教育团体从不同的方面开展教育改革运动,对1922年学制改革。对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二、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学改革实验(一)试行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分别是用以测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方法。起源欧美,五四时期被介绍到中国。1918年江苏省立师范附小主任俞子夷编《毛笔书法测验》,为中国编制测验之始。1920年廖世承、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用智力测验考试报考学生。192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教授麦柯尔来华,与东南大学及北京各大学师生合作编了智力与教育测验约30种。后陆志韦又订正法国比纳—西蒙量表,共包括65个测验。同时国内各地举行智力测验与教育测验实验。1923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社内设立“施行教育心理测验讲习会”。192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设测验部,江西省教育厅设江西儿童智力测验局并在南昌、九江及各地举行测验,1931年6月“中国测验学会”成立,并发行“测验杂志”,但因“经费支细,致工作未能如期完成”[1]。后来有关这方面的活动,除师范院校设有“教育测验与统计”课外,在30年代就已经消沉下去了。(二)推行设计教学法和实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都是作为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教学法介绍进来的。设计教学法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教育哲学系主任克伯屈等人所创,1917年输入中国。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曾议决过“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案”。1927年中华教育改进社邀请设计教学法的中心人物克伯屈访华,在上海、北京等地讲演并大力介绍设计教学法。一时这种教学法颇为风行。当时设计教学法实验主要采用不分科的“作业中心的大单元教学”和分科的“设计式的各科教学法”两种形式进行。道尔顿制为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在美国道尔顿市道尔顿中学所创,从1922年起中国开始介绍道尔顿制。最早实验道尔顿制的是上海吴湖中学,以东南大学附中等校的实验最著名。据统计,到1925年全国实验此法的中小学有57所。1925年柏克赫斯特来华讲学,扩大了道尔顿制的影响。1931年美国教育家华虚朋来华,介绍文纳特卡制,这是一种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混合的教学制度,曾在当时陈鹤琴主持下的工部局小学试行,对某些学校的教学有过一定影响。(三)改教授法为教学法清末以来关于学校教学方法的问题,一直称为“教授法”。陶行知首先在南京高等师范提出改教授法为教学法。陶行知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来些知识,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陶行知这个观点后来发展成为基于杜威的教学观点而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但是当时他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带普遍性的同题,作为教学规律和科学概念“教学法”比“教授法”更能反映教学过程的实质,所以为教育界所接受,此后,均将教授法改称期“教学法”。此外,这时一些学校还开展对各科教学法的研究。1927年各省市有专设实施小学者,明确规定其任务为实验新的教学方法。不过这些实验都比较零碎,成果不大。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最早提出划区实验农村教育的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925年8月黄炎培曾提出一个“山西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计划”,随之职教社又提出“试验农村改进计划”。目的是:“期以教育之力,改进农村一般生活,以立全社会革新之基。”在列举的2i项事业中,第一是“研究改良农事,推行试验有效之农作方法”。第二“研究增进工艺效能”。第三“推行义务教育,凡学今儿童,不论男女设法使之就学”。第四“对年长失学者,施以平民教育”等[2]。并于1926年7月以沪宁线上昆山的徐公桥为第一试办区域。办法是在徐公桥成立乡村改进会,下分总务、建设、农艺、教育、卫生、娱乐、宣传7部,试验期6年。1928年开始试验,主要工作为:建立农艺试验场,设立农具农产品陈列室,散发改良种子,组织信用合作社,借低利贷给农民,建立公共诊疗所等;教育方面,建立4所公立小学,2所私立小学,2个流动教室,开办夜校(教材用《农民千字课》,加授农民常识、公民常识、乡村信条),以及建立阅书室,立格言牌,举行露天识字、讲演等。于1934年试验完毕交地方办理。此外,中华职业教育社还在镇江黄墟、吴县善人桥、沪郊等地办理过农村改进实验区。为了培养从事农村改造工作的人材,职教社在徐公桥办了讲习所。1933年秋在沪西清河泾创办农村服务专修科,在浙江余姚县诸家桥办了“浙江诸家桥农村改进试验学校”。中华职业教育社想通过农村改进的办法来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当然是改良主义的幻想。不过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区把发展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采取“富政教合一”的方针,这是它的独特之处。(二)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1926年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3]。为了实现这个理想,陶行知在19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