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待遇如何?

式负
加富二等
山东省科学院的待遇,一般是:博士 5000+,另有项目收入等等;硕士 3000+,另有项目收入等等。具体的情况,就得问他们人事了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发机构

痴情泪
净化
山东省汽车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汽车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11月经山东省科技厅批准组建,实验室紧紧围绕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安全可靠性等前沿领域开展工作,目前现有员工总人数75人,其中研究员6名、助研20名,博士4名,硕士46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全面、基础扎实、具有汽车电子行业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各级部门对实验室给予了大力支持,2008年以来省财政累计投入310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汽车电子技术平台基础条件建设,截止2011年底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2012年已投入使用。实验室现有建筑面积4000 平米,已经完成研发、中试、测试三大平台建设。其中电磁兼容实验室为我省首家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实验室。近年来,实验室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暨02专项课题“十二五”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国家03专项、省自然基金等国家、省级科研项目50余项,完成了我国首款为合资汽车厂商配套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总线技术的汽车电子产品及生产工艺、过程的研发,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多项产品级的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曾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5篇,已授权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研究方向一:汽车控制关键技术研究1、汽车车载智能终端技术研究2、汽车总线技术研究3、分布式车身控制技术研究4、车辆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二: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共性技术研究1、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研究2、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研究3、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研究★ 研究方向三:汽车电子产品安全及可靠性研究1、以功能安全为核心的汽车电子产品设计方法研究2、汽车电子产品安全与可靠性测试方法研究3、汽车电子产品安全与可靠性技术标准研究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室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室现有专业研发人员20多人,其中博士和硕士5人。多年来,造就了一批有丰富经验的科研队伍。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室拥有先进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参与或承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山东省科委和山东省科学院的科研项目多项。已在军工、化工、电气传动、自动化生产设备、专用智能仪器仪表、客运索道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中小型发电机组相关的控制产品已经在部队和全国很多厂家应用多年。主要研究开发方向1、中小型柴油/汽油发电机组稳压控制技术、综合保护技术、电子调速技术在该领域的专业研究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主要面向军用和民用的中小型发电机组相关的自动电压调节器(AVR)等技术研发和相关产品设计和生产。2、车载GPS定位技术研究和开发车载GPS定位终端产品和GPS定位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GSM/GPRS空中信号综合测试技术实现GSM无线接口测试、GPRS测试、语音自动拨测、短信自动拨测、SIM卡漫游测试和测试数据无线上传。4、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仪器、仪表研发自主开发的基于ARM的嵌入式平台,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5、基于ZigBee的无线信息传输技术研究基于ZigBee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组网技术以及在客运索道等领域的具体应用。6、索道(缆车)电气控制技术客运索道电气控制系统的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7、自动化检测和控制系统制造业、化工、煤炭等行业的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和设计。8、PLC和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应用。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怎么样?研究生什么待遇?好进吗?

黑磨坊
大天使
这个估计比较难有人能告诉你哦。有机会去面试了解下,看看工作环境和员工的工作面貌如何,能单独和员工聊聊那是最好的,或者面试完后到周边问问附近的人,这些信息比较真实。凡是都要体验后才知道,才是最真实的。祝你找到好工作。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待遇怎么样? 和去华为做研发比你会选哪个

天与地
机锋
参考答案   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蔷薇泡沫》看两个待遇差别大不大

山东省科学院的待遇怎么样?论文奖励什么的有人知道?

大地震
离别钩
山东省科学院 情报研究所研发中心 研发工程师 3k-4k 参与企业级软件项目开发

山东爱通工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许慎
光之塔
简介:山东爱通工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爱通科技”)是专门从事研制、开发和制造工业生产领域机器人等技术装备的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济南市高新区,在上海和广东设有两个办事机构。公司产品及服务涵盖加工、制造业各类生产、工艺、输送、仓储等相关环节。为各类制造业企业提供生产环节整体自动化改造方案、生产工艺及技术进步解决方案、生产物流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量身定做各类柔性生产线、技术装备、工艺设备、工装、输送工具、仓储设施等。 爱通科技与一流的科研团队紧密合作铸就了公司一流的技术基础: ——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全方位技术合作,成立了“哈工大·爱通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致力于智能机器人相关技术、方法、理论等方面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工作; ——与吉林大学合作,成立了“爱通视觉识别实验室”致力于视觉识别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专注于视觉识别技术尤其是视觉导航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与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与制造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省机器人与制造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的合作,共同打造机器人技术中试基地及产业化应用平台。 与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的全方位技术合作,初步形成了以产业化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生产体系,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多款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已获得10余项国家专利。 爱通科技致力于加工、制造产业生产各环节的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专注于开发生产各环节自动化系统平台及其相关设备、设施、技术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为制造业企业实现产业转型、技术升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爱通科技秉承“专业、精细、效率、信誉”的服务理念和“专注、责任、求是、创新”的价值观,服务于传统企业转型、服务于劳动力解放、服务于中国制造、服务于民族产业。法定代表人:耿金碧成立日期:2011-06-10注册资本:1080万元人民币所属地区:山东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1005755617650经营状态:在营(开业)企业所属行业:制造业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人员规模:50-99人企业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泺大街1768号齐鲁软件大厦B座A408室经营范围: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普通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仪器仪表的设计、销售;医疗器械及配件的开发;计算机软件开发、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计算机系统集成;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取得专项许可后方可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各位大虾们,请问谁知道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的哪些老师的大学背景较好,就是上过清华浙大北航等名校的?

金凤凰
古之至人
钟佩思,男,汉族,1966年8月出生,山东莱阳人,博士,教授,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4月至2001年3月在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山东省高等学校第五批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 韩宝坤,男,1971年5月生,汉族,山东莱芜市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7月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获山东矿业学院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声学会会员、山东省声学会理事。

山东科技大学211工程还是985工程?

托于同体
红纸船
都不是。山东科技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在青岛、济南、泰安三地办学,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荣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称号,被评为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科技园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基本信息中文名:山东科技大学英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校训:团结 勤奋 求是 创新创建时间:1951年类别:省属重点大学现任校长:任廷琦知名校友:尚勇、任启兴、张玉卓、金之钧学生人数:39700余人教师人数: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33名主要院系: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主管部门:山东省教育厅国家重点学科:1个学校地址: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官方网站:http://www.sst.e.cn/简称:山东科大所属地区:中国山东硕士点:151博士点:51博士后流动站:9占地面积:243万平方米主要奖项:全国大学生满意度50强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家级:1个 省部级:32个

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的下辖院系

张敖
以杖
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包括土木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北方国际学院,水上专业新生部等。 土木工程学院始建于1958年,现有在校学生2900余人。设有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材料科学与工程、地下空间工程7个本科专业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1个专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秀。全系设有“桥梁结构、道路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工程管理、实验检测、岩土工程、港航工程、材料科学”9个教研室,共有教师103人,其中,国家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8人,工程研究员2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1人。另外,还有来自生产单位和国内外高校的外聘教授10人。该系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际经验,已形成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交通土建教学队伍”被评为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具有交通部乙级资质,为“山东省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设有建材、土工、路面、桥梁、测量等18个实验室,使用面积达9000平方米,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拥有国内外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其中我校自主研发的路面加速加载设备及试验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进的水平。路面结构实验室、桥梁检测与加固实验室、港口航道实验室已被教育部评为“行业特色实验室”。该系设有公路环境与工程实验研究中心,路桥设计研究院、交通材料研究所、岩土与基础工程研究所、桥梁检测与加固研究所,为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该系还与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山东省交通科研所、各地市公路局等建设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经过几十年的专业学科建设,该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系教师在国家和省级各个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15本;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5门;完成省、部级的重要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教科研成果奖6项。 先后参与了山东省多条高等级公路的设计或监理,完成了多条公路试验项目和多座桥梁的试验与检测任务,完成了多个市县公路网规划。学院的人才培养方针是“立足交通,服务社会”。学生毕业后,主要去交通、公路、市政、建筑、水利、铁路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管理等工作。由于该系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秀,近几年每年都有30%以上的毕业生参加研究生考试,录取率达到5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全校前列。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1995年,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个本科专业,设有计算机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应用教研室、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计算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山东省计算机协会的理事单位、山东省自动化协会的理事单位,中国嵌入式系统智能交通工程中心挂靠点。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师70名,有教授、副教授20名,高级工程师3名,讲师21 名,实验师3名,80%以上的教师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在校学生1500人,十年来共培养毕业生3000人。学院师资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基础,拥有一批学术造诣较深、且在计算机工业控制、调速、电力系统自动化等领域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骨干。近几年来,先后承担、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重大横向科研课题“山东省高速公路监控及诱导系统” “交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5个,完成省级教研教改课题“应用型本科实践性环节的二元制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出版教材20多本。其中,山东省交通系统卫星地面站的研究、汽车质量轴载仪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列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实验室,评为"山东省高校省级一类实验室"、"山东交通学院先进实验室"、国家嵌入式系统工程中心。该系负责建设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学院已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丹麦奥胡斯大学学院、瑞典布罗期大学学院、美国哈特福德大学互派留学生,并聘请了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奥胡斯大学学院的多名专家、教授为该系的客座教授,长年给学生直接上课。该系“面向应用、面向企业、面向外包、面向世界”,适时调整、修改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在对日软件外包人才、船舶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人才的培养方面走在山东省高校的前列,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山东省王军民副省长的表扬与推广,被国家商务部网站列为服务外包培训基地、济南市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学院还十分重视学生个性培养,素质培养活动十分活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02年以来在各类大学生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2007年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荣获全国决赛一等奖,毕业生提前一年被预定,甚至被日本国内企业招聘到日本工作,学生整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 管理学院建于1984年,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 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博士在读4人,硕士31人。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另外还有国内外外聘兼职教授6人。近3年先后有12位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2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管理系先后开设过秘书、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为交通行业和社会培养毕业生6000余人。现设有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等5个本专科专业,在校学生1200余人。管理学院现设有五个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会展与旅游管理教研室、行政管理教研室和基础管理教研室),四个实训室(办公技术实训室、营销管理模拟实训室、旅游管理实训室和公共事业管理实训室)。为了加强学生实习就业工作,还分别在山东蓝海集团、华狮集团、迪沙药业以及山东各地市交运集团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青岛、威海等地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同时自2002年与新加坡有关公司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以来,每年都派出20名左右的学生赴新加坡实习与就业。该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五年先后承担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山东省教育厅、交通厅和文化厅科研课题16项以及校级教研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126篇,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论文98篇。编著出版专著教材16部(其中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1部)。先后获得山东省软科学成果奖3项、山东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奖6项、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学校教育研究优秀成果等奖6项。该学院遵循“刚健笃实,通权达变”的系训,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深化“教学六化改革”和学生的“4+X”核心能力培养,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为主的办学特色,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近三年的学生就业方面走在了全省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市场营销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按照管理类招生,学生入学一年后进行专业分流。 财经学院于1999年11月开始筹建,2000年初成立,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开办金融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审计学四个本科专业。该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40多名,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0名,博士3名,硕士25名,另有3人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1人具有国际注册内部审计资格,1人具有律师资格,已形成了一支能力强、业务精,可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师资队伍。此外,还从校外聘任10多名著名学者教授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该学院认真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按照“素能本位”要求,严格教学管理,大力开展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重点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先后完成了“财会专业案例教学研究” 、“我院应用性金融人才培养的特色与途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驱动型德育模式研究” 、“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体系与教材建设研究” 等10多项教研教改课题并有多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为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该学院在成立之初便制订了相关文件,鼓励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并以制度形式规定每年举办一次论文交流会活动。同时,本着“立足交通,面向社会”的原则,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开展会计、财务、金融、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和咨询培训工作。自该系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交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研究”、“公路建设债务负担合理额度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计研究”、“智力资本审计研究”、“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管理会计”、“物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等10余项省部级及校级课题研究,并获得多项奖励,其中“交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另外,全系教师还先后在各种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经济管理类论文200余篇,并有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全文转载或索引;出版《金融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教材10余部。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该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努力完善实验实习条件。该系现已建成会计综合实验室、金融实验室和电子商务实验室,并在青岛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多年努力,该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的学生具有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工作作风稳健的特点,深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 文法学院于2001年6月组建而成,设有法律、(交通)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大学语文、马列、思政七个教研室,以及WTO与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开设有法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学院共有专职教师53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12人,讲师36人,初级职称2人。其中硕士以上45人、博士学位9人。有4人具有律师职业资格,1人具有仲裁员资格。学院办学的基本定位是:以两课教学和法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本科专业建设为基础和主体,以重点学科和学士学位点建设为向导,四位一体,相互促进;凝聚全院力量,整合学术群体,提高师资水平,使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有新的突破,使法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与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创造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特色。 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二个二类本科专业大一新生在长清校区学习一年,后三年转到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学习。海运学院位于威海市环翠区新威路115号,占地面积76亩,教职工160人。现开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本科专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专科专业。在校生1900人。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拥有先进的各类实验设施和设备,建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型航海模拟器、轮机模拟器实验室、ARPA雷达模拟训练系统、GMDSS实验室及操作系统等三十多个各类专业实验室。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学院在威海船厂、威海港务局设立实习基地和基本技能水上训练站,以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和综合动手能力。学院现具备熟悉和基本安全培训、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高级消防培训、精通急救培训、雷达观测与模拟培训、自动雷达标绘仪培训、GMDSS通用操作员培训等十余个培训资格。现为山东省海员培训中心。2003年学院获得甲类适任证书评估考试资格。自2005年起,学院组织并参加了全国海船船员甲类适任证书统一考试,在统考七门的全国航海类院校中,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两个专业一次性通过率连续四年名列第一,为社会培养高级远洋船员铺设了坚实的基础。学院现向社会开展船长、大副、轮机长、大管轮、三副、三管轮级别,社会丙类、丁类职务船员及小型船船员的评估考试工作。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多层次多渠道地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两万余名支持级、操作级船员及海运技术骨干、管理骨干,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在09年学院组织的供需见面会上,来自省内及全国各地的用人单位70家,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比例达到1:3。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形势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