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的企业管理专业怎么样?

横山号
冲气
最好不要学企业管理如果实在要在这个学校读研的话,就读产业经济吧,毕业有机会进银行,或者考公务员,我有同学从那里毕业的,工作还不错现在。工程好点 其实差不多

全国理工专业的排名

蓼莪
花烛泪
是学校还是专业啊?一、华南理工大学在全3335306237国高校中的位置 2002年,华南理工大学以57.84分在全国600所本科大学中位居第20名;其中人才培养总分第20名;科学研究总分第19名。人才培养中,研究生培养第18名,本专科生培养第63名。科学研究中,自然科学研究第19名,社会科学研究第111名。 在代表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利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列全国高校第3名。 二、华南理工大学各专业排名情况 (一)理科 华南理工大学理科总分列全国高校第19名,其中理学第105名,工学第7名。 理学:3个理学专业,名次如下: 数学与应用数学:第74名应用物理学:第31名应用化学:第11名 工学:25个工学专业,名次如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第2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第2名工业设计:第4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第4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科引导性专业):第5名热能与动力工程:第28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第8名自动化:第12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10名电子科学与技术:第7名信息工程(工科引导性专业):第3名建筑学:第3名城市规划:第5名土木工程:第11名水利水电工程:第25名环境工程:第7名安全工程:第20名化学工程与工艺:第4名制药工程:第2名交通工程:第10名船舶与海洋工程:第7名食品科学与工程:第1名轻化工程:第1名工程力学:第26名生物工程:第7名 (二)文科 华南理工大学文科居全国高校第111名,其中经济学第107名,法学第156名,文学第116名,管理学第43名。 经济学:2个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第89名金融学:第69名 法学:1个法学专业,法学:第125名 文学:1个文学专业,英语:第50名 管理学:6个管理学专业,名次如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第20名工程管理:第12名工商管理:第25名市场营销:第57名会计学:第53名行政管理:第81名1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类31372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类3059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理工类25274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理工类22875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类22246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理工类20987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理工类20608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理工类205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类199610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理工类182511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理工类179412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理工类169813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类166214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理工类16221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理工类156516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类149617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理工类14871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理工类146319长安大学 陕西理工类145020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类140121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理工类133322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理工类106123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理工类103724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理工类102125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类101426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理工类95427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理工类9522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理工类94829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类92530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类92431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类923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理工类90733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理工类90534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理工类8653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理工类8513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理工类848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理工类79238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理工类78939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理工类78440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理工类75941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理工类73442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理工类71443石家庄铁道学院 河北理工类71444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 河南理工类70045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理工类69146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理工类67947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理工类62948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理工类61149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类59850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理工类59751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类59552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理工类59553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理工类59254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类58955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类5825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理工类57757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理工类56258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理工类53559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理工类52860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理工类52661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理工类50762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理工类50763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理工类50464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理工类50165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理工类47966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理工类46967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理工类46268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理工类46169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理工类45670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理工类4557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理工类45072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理工类4497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理工类44874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理工类44475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理工类43976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理工类42977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类42878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理工类42779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理工类42680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理工类40981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理工类40682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理工类40483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理工类40384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理工类40085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天津理工类39786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理工类38987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理工类37188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辽宁理工类37189淮海工学院 江苏理工类36790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类3659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理工类3569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理工类3549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类34994中原工学院 河南理工类34395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类34396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理工类34097燕山大学 河北理工类33498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理工类33299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理工类331100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理工类3261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类31372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理工类3059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理工类25274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理工类22875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类22246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理工类20987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理工类20608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理工类205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类199610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理工类182511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理工类179412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理工类169813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类166214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理工类16221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理工类156516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类149617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理工类14871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理工类146319长安大学 陕西理工类145020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类140121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理工类133322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理工类106123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理工类103724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理工类102125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类101426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理工类95427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理工类9522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理工类94829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类92530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理工类92431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类923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理工类90733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理工类90534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理工类8653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理工类8513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理工类848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理工类79238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理工类78939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理工类78440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理工类75941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理工类73442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理工类71443石家庄铁道学院 河北理工类71444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 河南理工类70045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理工类69146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理工类67947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理工类62948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理工类61149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类59850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理工类59751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类59552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理工类59553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理工类59254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类58955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类5825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理工类57757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理工类56258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理工类53559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理工类52860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理工类52661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理工类50762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理工类50763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理工类50464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理工类50165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理工类47966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理工类46967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理工类46268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理工类46169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理工类45670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理工类4557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理工类45072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理工类4497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理工类44874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理工类44475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理工类43976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理工类42977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类42878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理工类42779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理工类42680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理工类40981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理工类40682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理工类40483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理工类40384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理工类40085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天津理工类39786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理工类38987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理工类37188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辽宁理工类37189淮海工学院 江苏理工类36790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类3659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理工类3569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理工类3549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类34994中原工学院 河南理工类34395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类34396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理工类34097燕山大学 河北理工类33498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理工类33299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理工类331100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理工类326

山东理工大学优势

孔明灯
恶乎不可
山东科技大学好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以3236376632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在青岛(黄岛)、济南、泰安三地办学,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2个本科专业。有包括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7个,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学校现有在校生3.8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7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6900余人。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11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25名。 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财政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80个。2001年至2007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96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1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2346项,科技经费60949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643 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900 篇,出版著作581部;鉴定科技成果286项,获准专利57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8项。2004-2007年连续四年科研经费过亿元,2007年科研经费15095万元。 校办产业已形成机械电子、防水建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科技培训等产业中心,振弦传感技术、等离子熔覆技术和防水建材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防水建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6个国家的76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并在互访、进修、联合培养研究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卓有成效。学校接收有日本、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留学生。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承办和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编辑出版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历史沿革1951年7月,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1953年,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迁至淮南洞山更名为淮南煤炭学校。1958年淮南煤炭学校升格为淮南煤矿学院。1958年6月成立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1960年7月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1963年3月,淮南煤矿学院成建制迁往济南并入山东煤矿学院。1971年11月,泰安煤矿学校并入后,学校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校部由济南迁至泰安,济南设分院。1980年,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在泰安成立。1999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3月,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 院士:山东科技大学院士 宋振骐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陈蕴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宝珺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 中国科学院院士范维唐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陈 颙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冯纯伯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毓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 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春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宋 扬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陶华学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靳奉祥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院系设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教育学院 文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理学院 历任领导刘子光,山东陵县人。1920年生,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8年至1970年曾任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校长、山东煤矿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书记、顾问。刘子光同志无论在煤炭生产还是教育战线,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发展煤炭生产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卓越成绩。特别是在山东煤炭专科学校创建时期,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在山东煤矿学院创建中,1963年山东煤矿学院与淮南矿业学院等校并校后,面对众多困难,团结建校,艰苦建校,为创建新型的煤炭高等院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0年4月19日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70岁。刘辛人,浙江杭州人。生于1920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肄业。1941年参加新四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至1980年代理院长,1980年至1983年任院长兼党委副书记。1983年开始任山东矿业学院顾问。1985年离职休养。刘辛人在任山东矿业学院院长期间,为实现学校工作重点转移,适应煤炭技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抓了专业调整、稳定教学秩序、重建科研机构等项工作,为把我院建成工、理、管结合的多科性院校奠定了基础。田景瑞,教授,辽宁义县人。1923年7月生。日本秋田矿专采矿系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79年1月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先后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1985年9月后不再做院领导工作,任山东矿业学院地质系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田景瑞教授在任山东矿业学院领导工作期间,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对学校领导体制、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他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倡导教学改革,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制定师资培训规划,提出明确要求,狠抓具体落实;积极推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1998年8月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泰安逝世,终年75岁。沈光寒,教授,上海市人。1933年3月生。原苏联西伯利亚冶金学院研究生部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63年由淮南矿业学院并校来山东煤矿学院,先后任系主任、副院长、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务。1993年后,不再担任院领导职务。他在任山东矿业学院党政领导工作10多年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求真务实,推进了学校的综合改革,使我校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上新水平,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更为活跃。沈光寒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丰富,成绩优异,由他主持完成的《山东矿业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和成果》研究,1989年获山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沈教授在学术上也有较深造诣,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层与地表移动的模型识别与参数识别》,199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矿井特殊开采的理论与实践》一书,1996年获煤炭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沈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霍万库,教授,黑龙江呼兰县人。1936年10月生。北京矿业学院机械系结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57年9月来山东煤矿学院任教师,先后任机械系副主任,工程师;教务处副处长、处长。从1985年4月开始,先后任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他任山东矿业学院党政领导工作近12年,努力工作,措施得力,在促进学院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上层次工作中成绩突出。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业务上坚持一拓宽三加强,即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外语,计算机教学;坚持科学管理,爱护学生;抓师资队伍建设,以科研为龙头,促教学上水平。为使山东矿业学院由行业性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发展做出了贡献。霍教授1995年获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在任职期间,曾三次成为正式代表出席中共山东省党的代表大会,霍教授在学术上也有较高造诣,由他牵头和参与进行的《切割大理石岩石锯条》等项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曹书刚,教授,山东冠县人。1945年9月生。山东矿业学院机电系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肥城矿务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书记。1994年6月,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任党委书记;1996年10月至1999年3月兼任院长。曹书刚教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指导思想和“抓大事、抓重点、抓突破、抓落实”的工作方法,重点抓了跨世纪人才培养和“三重点建设”,近几年来使山东矿业学院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效益上了新台阶;1996年山东矿业学院被山东省高工委、省教委授予“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迎接高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积极进行调研和探索,为进一步发展积极进行了准备。曹书刚教授的《煤矿质量标准化理论与实践》,1994年9月获煤炭部中国煤炭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特等奖;曹教授还荣获“全省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煤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干部”称号,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刘向信,1955年生,山东滨州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历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山东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05年10月任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春秋,1962年生,山东临朐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候补委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东矿业学院副院长、院长,1999年起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矿业协会副会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任等职务。官方网站:www.sst.e.cn 218.58.59.93山东理工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齐国故都、现代工业重镇—淄博市。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跃居省属高校前列,各项事业保持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办学定位总体目标定位: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类型定位:教学型大学。逐步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过渡。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科结构定位:突出工科优势,强化理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区域,贴近行业,着力服务山东制造业。二 历史沿革 学校由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山东工程学院原名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文革”前山东省13所本科高校之一。淄博学院是1998年合并组建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2002年3月,教育部批准设立山东理工大学。三 教学情况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32185人,其中研究生513人,本科生28566人。设有63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是山东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2622人,专任教师1848人,其中教授204人、副教授497人,博士232人、硕士89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校长姚福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另聘有6位院士担任我校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和学科带头人。 校园占地240万平方米,东、西两个校区相隔2600米。校舍建筑面积109.6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30.92万册(种),其中电子类图书186.86万册(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9亿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6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6个。多媒体教室208个。先进的校园网络覆盖全校。运动场面积17.57万平方米,体育教学设施齐全。设有教育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各类教学基本设施很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科优势专业与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匹配情况序号 优势专业 设置时间 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 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车辆工程 1978 车辆工程学科 山东省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1958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 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976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 山东省精密模具实验室 山东省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977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 山东省高压电网暂态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 矿物资源工程 1994 山东省矿山尾矿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 交通运输 1976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 山东省道路智能控制与安全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8 山东省先进复合材料实验室 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 生物科学 2001 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 国际经济与贸易 1990 山东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四 学术成果 作为山东省教育厅确定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于2002年起实行按高考文理科类不分专业招生和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近几年本科生年底就业率均在90%以上。“十五”以来,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一等奖8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试点课程8门;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试点专业5个;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8部。 “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29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60项,省部级项目280项。获各类科研奖励68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65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检索收录422篇,出版专著、教材374部。编辑出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社会科学版)、《管子学刊》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管子学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五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建立经常性的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互派访问学者与留学生,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六 所获荣誉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社会声誉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提高。近年来,生源充足、质量高,省内理科生源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2006年理科录取分数线高出山东省本科二批分数线19分。广大毕业生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对我校办学水平给予高度评价。 2004年,我校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国内受理专利量高校排名”中列全国高校第85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2004、2005年,在教育部“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排序”中,我校分别列全国高校第119位(山东省属高校第4位)和第93位(山东省属高校第3位);在2006年中国校友会和《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公布的“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榜”中,我校列全国高校第90位;在“中国高校奥运冠军校友榜”中,我校列全国高校第18位;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我校由2003年的第157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45位,2004-2006年的排名稳居山东省高校前10位。2008年为全国133名。都是二本,半斤八两,看你喜欢哪个名字了。

测绘专业的研究生的学校排名情况

华新街
贵贱履位
1武汉大学 A+ 2中国矿copy业大学A+3同济大学A4中南大学A5中国地质大学A6山东科技大学A7北京师范大学A8北京大学A9辽宁工程技术大学AB+等(14个)西南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清华大学、长安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桂林工学院、东华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B等(14个)昆明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河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福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徐州师范大学C等(10个)河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看这个http://bbs.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2274129

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院校实力排行榜

解心之谬
神者勿齿
首先北航机械是一级国家重点,实力很强,应该在前10以内,如下你可看到全国总共只有这么多373362学校有机械电子工程的国家重点学科,有机械学科一级国家重点的更是不多。读研一般都是看导师的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包含的方向很多,大体上有单片机,传感器方面,机电液控制方面,数控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等等,北航的研究生出来进航空系统,航天系统的研究院是很有希望的,这些研究院一般只要清华,北航,哈工的研究生,当然必须是你自己学的好,别人很满意才行。个人觉得机械电子工程这个专业是个综合类的专业,包含内容太广有机械,电子信息,控制工程,甚至计算机的相关知识,LZ如果想毕业进研究院,建议选偏机械类的方向,不要太偏电类,而且学机电的如果跟其他专业的也比不过别人,只有机械本行才是最有优势的。祝LZ好运,北航很有些难考。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的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北京理工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湖南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华中科技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吉林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清华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上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西安交通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西北工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燕山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浙江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中南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重庆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上海交通大学 A+ 10 浙江大学 A 19 北京邮电大学 A 2 华中科技大学 A+ 11 燕山大学 A 20 南京理工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12 西北工业大学 A 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4 北京理工大学 A+ 13 重庆大学 A 22 华南理工大学 A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4 湖南大学 A 23 辽宁工业大学 A 6 西安交通大学 A+ 15 西南交通大学 A 24 西南石油大学 A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6 中南大学 A 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8 上海大学 A 17 天津大学 A 26 合肥工业大学 A 9 吉林大学 A 18 东南大学 A 27 东华大学 A B+等(42个):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四川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南昌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宁波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海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中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汕头大学 B等(42个):大连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贵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深圳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沈阳工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湘潭大学、武汉工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武汉工业学院、西安石油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等(26个):名单略

我选化学专业,以后想考研究生,选山东师范大学是否比山东理工大学好?

吐槽
遽伯玉曰
山东师范大学考研率比较高,但是专业性的话以文科特别是文学语言类见长,如果想考研的话,可以考虑山师。山师的化学院里有材料科学专业吗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师范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我目前知道的是这几个,具体的要以填报志愿指南为准

山东理工大学的测绘专业怎么样?

纷乎宛乎
山东理工大学测绘工程还不错,在二本院校排名挺靠前的,具有测绘与科学一级硕专士点,其实测绘工程也属不算冷门专业,只能叫做边缘专业或者辅助专业(相比土木、建筑、道桥等专业来说的话)不过测绘工程的就业面很广,各个建筑相关领域都有涉及到。另外,现在的3S(GPS、RS、GIS)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各种测绘作业也趋向自动化、智能化,测绘仪器也日新月异,并且现在的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领域还是需要完善,就业问题不大,不过要是跑外业相对艰苦些,做内业待遇差些,大致差不多。当然,工作到一定年限,如本科5年后可以考取测绘工程师,那就和之前不是一个档次了。说了这些,忽然有种感觉,你是不是想考取研究生啊,要是那样我就班门弄斧了,呵呵

山东理工大学的英语专业研究生前景如何?

毒玫瑰
神鬼神帝
据我所知山东理工大学的没有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当时学校也想英语招研究生,但因外国语学院师资不强,上面没有批下来。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好不好就业,待遇咋样?

老黄狗
是谓同德
本科生都不愁就业,研究生就更不愁了。。山理工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号称全省第二,仅次于名义上第一的山东大学。。好点的都能进电力局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