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可以跨专业报考厦门大学研究生吗

高桂
正者
理论上可以,具体去她的研究生院官网查看历年专业招生目录里面的要求可以的,只是会有些困难的。追答考研不限你的专业,只要你能考上有那个能力,跨专业没问题的

我想考厦门大学的研究生

民食刍豢
差不多
1.我不完全是冲着你的高额悬赏分回答的,希望作为过来人能给你一些中肯的建议;2.即使现在我已经在厦门大学读研了,每一天也都会觉得前一天的自己有那么一点幼稚和可笑,一些想法不够成熟;3.建议请不要过早的背上考研的包袱,因为大学生活是丰富多采的,要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的是通过一些活动以及待人接物学到的做人的道理;4.本科阶段最好多浏览一些书籍,多参加一些活动,阅览一些书籍,在积累自己知识,阅历和信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逐渐的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所长,爱好,甚至明晰以后的发展方向;5.考研可以分为双跨/单跨和本校本专业,难度依次从难到易;如果你确定了要走考研这条路,并且喜欢的专业和学校都不是现在就读的,要及早做准备.不过最难的,大三开始也来得及,单跨大三下开始,本专业一学期.这些时间是已经足够充足的了,我单跨用了200天,在我同学里面是算适中的。不是说准备时间越长越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在没有精细阅读和演算教科书之前,不要盲目的报任何辅导班.(英语除外,不过英语辅导班是最没有必要的,一般来讲,我们每个人在大学的一半学习时间都在学英语)所以,正式考研复习之前,打好英语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词汇量和听力,不是立杆见影的东西,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争取复习前能过6级(即使不走考研的路,也是百益无害)7.跨学校的话,如果可以认识一两个该学校所在专业的同学会少走很多弯路,因为他能帮你摸清出题老师的偏好和习惯,会事半功倍.即使不认识也没关系,厦门大学的考研专业课试题到处都可以买到,自己反复琢磨推敲,每年出题不会变动很大.8.如果是文科考理科,数学是一大难关,最好从大三开始去和理工科大一大二学生去听高等数学、概率论和线形代数.大三暑期再报名一个全程辅导班.9.政治虽然包括很多科目,但是复习起来是最容易的.不用一从大一开始就仔细研究哲学、政经什么的,考研之前半年系统的看几遍辅导书,演练一些试题就可以的.那些辅导书比教材精练多了,辅导班嘛只要冲刺班就好了,其他的没用.10.最好要有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并肩战斗,考研过程一方面是对一个人毅力的磨练,另一方面也同时在塑造一只团队,相互鼓励相互交流苦中作乐会使你心态平衡,稳中求进!最后,祝愿你能够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大学生活,拥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如果你希望的话,就是——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呵呵)!

厦大考研什么专业好考

中丁
而知为孽
厦门大学是名校,相对而言什么专业不会好考的,对于你个人而言,你自己拿手的好考一些,另外,提醒跨专业考研难度大!如果不考虑跨考因素,冷门的专业好考一些,比如:考古类、历史类、民族宗教类的专业好考一些。

厦门大学金融研究生接收垮专业的报考生么?

寿里
凤还巢
为什么不招跨专业的?厦大考研的初试也是按照1比1.2至1比1.3录取的(往年32646334321.2 今年1.3) 复试之后再淘汰掉一部分 所以说只要你的成绩达到官方公布的初试的录取线 不管你是本一本二本三甚至成人高考(前提是获得学位) 你完全可以进入复试 但是复试的话 金融系的学生优势较为明显 你可能就要说这不是歧视吗 不过我们的老师在谈到考研的问题的时候也有说过(不止一两个老师说过) 不是什么歧视的问题 是过去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确实跨专业或者跨校的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 因为初试只是考非常非常基础的专业课(宏经微经) 复试不一样 复试的时候老师的问题往往比较灵活比较专业 就能检验出水平来了 举个例子 有个学子今年获得了投资学专业初试的最高分449分 他考了三年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只能说明他会考试 在复试的时候老师问了他一个我们大一就学过的知识(会计学原理 我们系大一的必修课) 我们大家都懂 四个老师一直提醒他 但是他就是答不上来 老师失望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他分数摆在那儿还是不得不收 不过往年也有复试淘汰第一名的先例 这都是复试考官全权决定的 估计没有商量的余地 以上根据老师、学长学姐、同学和自己的经历总结 纯手打 你懂的应该有,之前有同学跨专业考过经济

厦门大学的金融专业考研问题

鸟兽不恶
真红
厦大的金融是很热门的 那是个很美丽的城市,呵呵,我考过但是失败了。。。你的英3264643235语政治说明很不错,这就是个大优势,我就是毙在了英语上。。。数学我自己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以下几点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1、先把规定的教材拿起来、去年的数学考研大纲打印出来,对照着一个一个点的复习,做课后习题题,数学不做题不行。然后慢慢地找到感觉。等当年的大纲出来后再进行查漏补缺(一般数学变化不大)-----因为你基础已经忘了,这一步是必须的,打基础。如果基础好,可以直接进行第二个步骤。2、购买数学复习指南(我买的是李永乐和陈文灯的,两个相互补充的看),边看边练习,一次肯定不行,而且要研究做题方法,这样才能有记忆。--------这一个步骤是耗时最多的,也是数学能力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定不要心浮气躁,专心研究题型与解题技巧。3、购买历年真题,第一天按规定的时间做完,第二天研究题型,第三天再做一套,如此循环。要熟悉出题的方式和解题方法等,要在不断的做题中加强自己的数学能力,这个过程要不断的思考。4、购买李永乐的四百题,安排做的时间和做真题一样,这个难度很大,一个题目包含了很多知识点,刚开始做时很打击人的,但是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揣摩,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嘛。记得重复做,这个阶段你的数学能力会有飞跃的提升。5、以上几点完整的做完,距离考研时间估计将已经不多了,这时候你可以查漏补缺,将基础知识和相关公式等熟悉,再次看看做过的题目,做错过的再次做一遍,看看错误的点在哪里,加深映像。PS:买一本考研数学公式小册子,会方便很多!专业课:当时我是金融联考,资料都比较容易买到,现在是厦大自己出题了一般会列出参考书目,看相关的参考书,做课后习题,记得总结答题的技巧,思路逻辑要明了。时间一定要把握好,考试题量不大,但是主观题多,写起来很费时间,这点要在注意。。。。专业课大家相差不大的,好好准备。祝你成功!!!!谢谢 你这么热心 可我在网站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他们的指定教材 决定到时候先报个班 毕竟这么久没碰数学了 没底儿 你还有什么建议么?1、其实报一个班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上课的时候是好几千人一块上的,氛围不行。老师讲的跟辅导书上也差不了多少,而且速度很快,每天上课就是强迫自己把他讲的机械记下来,但是过后又忘了。。如果自己好好系统的学习,不断练习和总结,是不需要报班的。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开班的地点离你很远,每天来回奔波是件很痛苦的事情。2、数学其实是一种不断练习与熟悉的过程,刚开始啥也不懂确实很痛苦,你就按照我给你的第一点,先把教材拿起来,至少要知道数学到底都考些什么东西,边做题边巩固,一定会有收获的3、专业课的书你可以在学校招生网站上找去年的招生目录,里面有列专业课的参考书目,每年变化不大,可以先作为你复习的参考。到9月份左右新的招生目录出来,再对照新的要求适当的调整。。4、三楼说得很对,去年厦大把金融列入西经统考,考试时主要就是考西方经济学,你可以先买西经统考往年的考试卷来看看他们的出题思路,答题的技巧,然后在看课本的时候心里就会有数,知道答题点在哪里,看书就不至于那么盲目。。试卷在网上都可以买到,列的参考书一般不会有多大变化,你可以先看,到后面再根据新的要求调整,毕竟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嘛。。5、在考研论坛注册一个账号,学习累了 去逛逛,看看别人的经验,下载相关资料,可以咨询问题。这个很方便的,而且不知不觉也会学到很多东西。但是不要看那种愤青们的发言,很影响情绪的。。呵呵祝你好运。。PS:是用数学3提纲 一般每年变化不大,今年的还没出来,你可以先用去年的大纲,等新的纲出来再进行适度的调整厦大考研:金融学专业分析3363363433厦门大学金融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1921年商学部下设的银行科。其间,于1983年和1986年,金融学专业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金融学专业与财政学专业联合申请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被评为全国首批唯一的财政学(含金融学)重点学科。2001年在新一轮的重点学科评选中,金融系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再次评选,本学科点是中国东南沿海和经济特区唯一的国家重点金融学科。厦门大学金融学的研究方向1.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的是跟银行及国家货币政策相关的问题,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等。2.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 具体研究马克思、凯恩斯和斯密及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所阐述的金融学原理;研究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的关联与影响;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金融政策的期限结构和动态反馈机制,以及各国银行制度与法规比较等。厦门大学金融学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考试科目05金融计量经济学06公司理财07投资学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7经济学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外语、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内容的考核。复试采用笔试、面试和实验技能考核等方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备注:本单位50名招生计划中,各学术型专业招生计划合计25名,各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合计为25名。厦门大学金融专业的研究生比较难考,考试难度比央财外经贸的金融略高,比南开南大的金融难度略低,和中山浙大的金融难度不相上下。厦大金融系招生是分方向的,招生人数少每个方向一般不超过10人。

厦门大学研究生招收跨专业的吗

大卫王
出气筒
我去年保研到厦大复,跨专制业。教育部对跨专业保研和考研没有限制,每个大学也没有限制。关键要看你报考的学院是否对跨专业考研或保研设限,可以打个电话咨询一下教学秘书。在学院的官方网站上应该可以找到电话号码,祝你好运。

我想跨专业考研

蝶无影
恋旅
给你一些信息做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3262363666的系科之一,由 1902 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1952 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历史系并入。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李大钊、钱玄同、邓之诚、王桐龄、方国瑜、朱希祖、张星烺、杨秀峰、楚图南、陈垣、侯外庐、白寿彝、赵光贤、柴德赓、刘启戈、陈正飞、张鸿翔等在此辛勤耕耘过,奠定了北师大历史学科坚实的基础。现有 1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7 个博士点, 8 个硕士点。既有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瞿林东、陈其泰、晁福林、郑师渠等,也有一批崭露才华的中青年学者。在科研方面,是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994 年设为国家首批人文社会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是" 211 "工程、" 985 "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北京大学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1912年5月改为国立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的史学教育多方吸取近代世界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知识,力求使学生获得广博的基础知识,打下厚实的学术功底,练就精深的专业能力。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时,由于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一部分历史学骨干教师的汇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师资阵容进一步壮大,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益发突出。随着形势的发展,考古学专业1983年从本系分出,独立成为考古学系。在该系的教师行列里,涌现过李大钊、马叙伦、马衡、朱希祖、陈寅恽、陈翰笙、陈衡哲、傅斯年、李济、董作宾、孟森、钱穆、陈垣、陈受颐、顾颉刚、邓之诚、冯家升、张星、刘崇、毛子水、姚从吾、郑天挺、翦伯赞、张政、向达、邓广铭、周一良、齐思和、杨人、邵循正、苏秉琦等著名的史学家。 课程门类设置齐全,分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本科从1994年起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现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四个博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还有全国第一家博士后流动站。南京大学前身溯源于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国史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央大学历史系、边疆政治系和金陵大学历史系合并而成。九十余年来,一批史学大师和著名学者先后任教,如柳诒徵、缪凤林、陈训慈、郭廷以、沈刚伯、朱希祖、张贵永、贺昌群、雷海宗、罗尔纲、韩儒林、白寿彝、陈恭禄、王绳祖、蒋孟引、王拭、王觉非、茅家琦等,奠定了南大历史系的学科构架、基本特色及发展基础。全系设有历史学、考古学两个本科生专业,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考古学5个博士点(含硕士点)。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经国家人事部评审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单位。1998年,本系经国务院学位办评审,获准按历史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生。本系世界地区、国别史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复旦大学历史系是复旦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系科之一,成立于1925年。1949年,暨南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文学院并入复旦,改史地系为史学系。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组成了复旦大学历史系。从80年代后期起,原属于历史系的历史地理和文博专业,先后独立为历史地理研究所和文博系。该系拥有享誉学界的一代宗师,如周谷城、顾颉刚、周予同、姚名达、方豪、陈守实、邓广铭、蔡尚思,等等。著名的语言学家陈望道、闻名遐迩的地理学家任美锷都先后担任过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又有谭其骧等杰出学者调入任教,开创了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新局面。南开大学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伊始,即设置有历史学门。1923年,南开大学正式建立历史系。著名学者蒋廷黻博士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成为该系的奠基人。目前,有著名明史专家南炳文教授、蒙元史专家李治安教授,中国近代史专家李喜所教授,美国史专家李剑鸣教授、王晓德教授,拜占廷史专家陈志强教授,日本史专家杨栋梁教授、米庆余教授,还有相关领域的专家王先明教授、白新良教授、赵伯雄教授、杜家骥教授、常建华教授、乔治忠教授、许檀教授、李卓教授、韩铁教授、马世力教授等等。 该院现拥有8个二级学科,它们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与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均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基本上涵盖了史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哈全安教授主持的"世界上古中古史",李治安教授、王晓欣副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后期史"两门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孙立群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前期史"课程,被确定为天津市级精品课程。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60余名,硕士生60余名,本科生70余名,并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上是对2008年前五名历史学院师资力量的简单介绍,为方便报考学子能够了解如何选择投报专业以及院校,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为例,向大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考生可以以此为参考去收集自己有意向报考的院校专业信息。更多详情可咨询跨考专业咨询师!

考研跨专业有限制吗

枪姬
彼已尽矣
没有。我就是跨专业考研的。下到苦功夫,大家都一样。我不敢说你一定有优势,但是本专业自己考的人除了专业课有个大概了解外基本没啥优势!表自己吓自己,努力装备放手一搏就好了!加油!!

请问如何跨专业考研?

履之适也
吕才
香港几所大学copy的生物工程或者生物化学,都是英文教学或者英文写论文,如果你打算报香港的学校,难度很大,先把他们的课本拿来看看。本科没有学生化的话,等同于没有接受系统的理科培训,国内学生底子学得好,理论很扎实,香港学生三年几乎都有实验课,从fundamental Biochemistry到Genetics,实验课都会一一做最经典的实验。研究生(奖学金类)都要做实验,在实验室干活。自费学生要上满学分的课才能毕业。而且这个领域非常专,一旦读研不转,就要一直读下去了(非常难找工作)。你仔细想想是不是真的喜欢做实验,做那些DNA和有机化学的实验。以及考虑自己的化学成绩。因为跟中学生物不太相关。进到DNA就是细胞里分子水平,要考化学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