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用3个月时间复习考研,怎么安排时间?

爸爸
贝莱
1.不要怕时间来3363383935不及,与其浪费时间担心这些问题,不如把时间用在复习上,抛开一切杂念,三个月的时间绰绰有余,光想或者嘴上说说是没用的,要拿出实际行动。2.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必须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做到一个“狠”字,不管是对自己对他人还是对考试,你的目标只有一个,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甚至不择手段,完成目标就好,其他乱七八槽的事就不要去操心了。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要被别人影响,也不要去想考不上了怎么办,给自己留后路,要有如果我考不上,那就没人能考上的信心。先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从9月底开始准备考研,考的是南京一所211工科学校的国家重点培养学科,总分390+,其中政治67(39+28),英语一65(46+19),数一120+,专业课130+,(政治英语的客观题参照的是论坛上大家认可度较高的答案)。下面以我自己为例说说我是如何做到上述四点的,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步 知彼知己,制定计划知彼知己就是在制定复习计划前首先要对自己的基本情况和考试特点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数一包括高数,线代,概率论三部分,由于大一时逃课较多,基本都是考前突击才勉强及格,所以基础很不牢固,而且数学总分150,是所有科目中最容易拉分的科目,因此我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数学上。英语英语不考听力对我来说是个好事,因为我的强项在于阅读,薄弱环节是听力和作文,所以英语对于我来说只要通过做真题熟悉一下阅读的出题思路,总结一个自己的作文模板就行。至于完型和翻译,总共就二十分,下很大功夫效果不一定好,投资的回报率太低,所以,狠下心来,复习时直接放弃。当然考试时还是要争取的,怎么办,真题很重要,做几套往年的真题,把上面的考点和生词全部搞懂,很多时候的考题是往年考点的重复,因此在考试做完型和翻译时,见到往年出现的考点或词汇,直接套用就行,完型剩下的就是概率问题了,一般20个题ABCD各占5个。这么做的话考试时完型翻译加涂答题卡5分钟内就能搞定,所得分数不一定比花大力气去认真做少很多,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好好构思一下作文,推敲一下阅读。我最终的得分完型+阅读+新题型是4+32+10,所以,不光要对自己狠一点,对试题同样如此,该放手时就放手,以最小的牺牲换来最大的收获。政治政治一向是我最薄弱的科目,因此必须花时间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政治的特点在于客观题分值较大,和主观题各占一半,所以,以其大海捞针般得背主观题,不如好好做一下客观题,当你能保证每次测试客观题都能在40分以上时,整个科目的框架已在你脑中形成,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写出主观题的得分点,最后重点背诵一下市场上评价较高的预测题,主观题拿25分以上完全没问题。专业课专业课应该是这些科目中我学得最好的,所以把学校指定的两本书看一下,做做往年的试题就完事了。根据上述分析,我制定了自己的复习计划,只有整体的规划和每天的作息时间,没有具体到哪个时间段做什么,因为一旦把所有时间都规定地死死的,会造成一种疲倦感和厌恶感,很难坚持下去,效率也比较低,每天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实际情况,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只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该完成的任务就行,还能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和积极性。不必在乎过程,哪怕不择手段,我们要的只是最终的结果,当你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站在统领全局的高度,从战略的角度而不是战术的角度去看问题,得出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更现实的是,大四上学期还有很课要上,每门课还有相应的考试,你的复习计划很多时候是要给这些让路的,所以计划不能定的太死,要有弹性。10月数学:陈文灯的复习指南(线代用李永乐的讲义)看完一遍,遇到参考书中讲解不清楚或者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就翻看教材。英语:背单词(我用的单词风暴这个软件,每天晚上睡觉前刷两个LIST,比用那些词汇书高效得多,也不会产生厌倦感)11月数学:前三周做660,第四周开始看复习指南和660上的错题(相当于二轮复习)英语:继续背单词,每周做一套真题(没写作文),找找感觉,把握出题思路,一定要把真题中出现的考点和生词搞懂,真题用的是张剑那本黄皮书。政治:根据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记忆,配套肖秀荣的1000题进行练习。12月,数学:第一周继续看错题,第二,三周开始做历年真题,两天一套,务必把做错的地方搞懂,第四周根据以前复习的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英语:看往年真题的作文和模板,总结出自己的模板,推荐论坛上金翅版主的万能模板,很经典,同时单词不能落下。政治:前两周开始二轮复习,深化知识点的记忆,看一轮复习中的错题。第三四周看看往年的真题解析,注意主观题作答的方法和规范,同时复习时政和政经。专业课:前两周看一遍学校指定的参考书,后两周做一下真题。1月只有一周,最后的查漏补缺,重要知识点和公式的记忆,政治买本《最后四套题》,当做模拟试题做一下,把预测的主观题背下来(每年都能命中2,3个)有两点说明一下,每个月我只按四周计算,因为不可避免地需要休息,一个月休息两三天就当给自己放个月假,至于哪天休息就是自己决定了。还有参考书,参考书不在于多,买了很多参考书不看或者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效果远远不如把很少的几本书完全掌握,而且考研的书籍普遍很贵,买多了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建议去学校附近的旧书店买盗版,质量肯定能用,而且便宜,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写到这里忽然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自己的考研成本(仅对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有效,现在工作了自己挣钱才体会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算一下我自己的,住在学校,学在教室,没花房租和座位费,买盗版参考书花了200不到,从同学那买了二手的海文冲刺班(去听了一次,觉得效果还不如自己看书),请他吃了顿饭花了100不到,再加报名费等等总共差不多400吧。再贴一个自己的作息时间8:30 起床,洗漱,吃早饭9:00—11:30 学习中午吃完午饭后回宿舍睡个午觉14:30—17:30 学习吃完晚饭回宿舍上会儿网,和室友吹吹牛19:30—22:30 学习(12月后延长至24:00)回宿舍后玩两局游戏,睡觉前背一会英语单词1:30 睡觉(照顾一下不考研的同学)这样算下来一天学习的时间有8到10个小时,如果能充分利用的话,还是很可观的,所以该学习的时候就别玩手机了,提高复习效率,考研期间照样可以睡懒觉玩游戏,自己把握一个度就好。另外说一点就是睡眠很重要,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复习效率。第二步 及时调整,完成计划这里的调整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复习计划的调整,二是心态的调整。由于先前制定的复习计划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落实到每一天的学习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有要上课,考试或者其他的事情,完不成当天的任务是很常见的,这就需要调整复习计划,不管用什么办法,在接下去的几天中把落下的补上来,完成总任务,达到目标。心态的调整对于最终的成功起着很重要的效果。在考研期间,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找工作或者保研的人,他们说的做的都会对你造成影响,我当时甚至遇到过一位研友,上午还在一起自习,下午去听了个宣讲会,当场笔试面试,晚上就签约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千万不要被他人影响。如果想搞学术研究,那就别多想了,只有考研一条路,如果只是为了找个好点的工作多赚点钱的,那就在10,11月关注一下招聘信息,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也就没必要读研了,现在研究生泛滥,一直在贬值,还不如去积累些工作经验,要是到11月末还没满意的工作,那也别找了,就剩一个月,好好复习吧,脚踏两条船最终很可能一无所获,如果只是为了文凭,还是工作吧,读个在职多省事,如果只是为了面子,那就看着办吧,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自己在10月抽空去参加了一些招聘,把国企,私企,外企,科研院所等等都体验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考研。总之,不管怎么变化,怎么调整,都是为了完成预定的计划,实现最终的目标。现在回想一下自己的考研经历,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苦,那么累,有的只是一种充实,最终的结果除了数学有点失常,比预定目标低了10多分,其他都差不多达到了目标,算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吧。写这个帖子主要是想告诉起步较晚的同学不要着急,调整好心态,努力复习,现在开始完全来得及,也希望各位备考的同学不要盲目使用他人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考研备考期间各科怎样安排复习时间

杜十娘
索香
1.英语现在就要开始复习,每天2小时,重点背单词和适当阅读。要考数学的话每回天也要2小时答以上,从基础开始。周六日学习时间要有10小时以上。专业课现在就要开始大循环地看,把不懂的知识点弄懂然后提高并且记忆。2.平时上课认真听本科的科目应付期末应该没问题的,然后到期末那段时间减少点考研的复习但不是放松,然后就当然是能期末高分就高分啦,有奖学金怎么不拿呢?况且期末考差了不一定考研就会考好的。3,大四,尽量不要去上课,每天起码有12小时。好好认真复习考研,因为期末考很可能和考研考试时间冲突。本科的争取能过线就可以,期末的时候本科科目可以缓考。4.暑假是考研过程的一个容易放松的时间又是最最宝贵的时间,一定要利用好,每天学12小时以上,强化学习过的内容。我就是考研的。考研前和考研后整个人的心态都会变的,真的,不骗你。考研是一个长期且不简单的过程,坚持下去课不容易哦,好好加油。祝好运流程!!3264663066! 大三下学期 1:背好英语单词(如果你基础好,可以考虑用星火<厚> 如果你基础不好,就买本去年的大纲,背个20几遍吧!) 2:弄本历年的英语真题,每个礼拜不用多,就看4-6篇的阅读(考试虫的最好,不过是点,但是经典) 3:如果你数学想考很高的分,建议你把同济版的俩本高数书上的定理都自己推一遍,再把后面有意思的题做做,当然这是一个极端枯燥的过程,不过到后面,你就会感受到这个过程的威力。 夏假 建议你上个暑期的数学辅导班!(如果上面的3你做的不错的话,辅导班是个对考研题型的了解过程;如果上面的3你做的不行,就更需要了)。至于暑期的政治,我是强烈的反对的。英语你可以看你的情况。 下学期 1:数学用三个月看完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后面就是真题或是400题。 2:政治推荐用任汝芬的辅导书,考点清晰。 3:英语就坚持的一直做真题(我真题就做了不下5遍),然后是模拟题,推荐用考试虫的。强烈的推荐你背一篇英语作文(很熟,很熟),在考试没有状态时候,直接背上去。 选书!!! 应该来说,选择一本好的复习参考书也就意味着考研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首先我来谈一下考试复习用书选择的三条基本原则(对政治和英语也适用) 1:选择用书应尽量选用大的正规出版社的作品,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它出版的考试大纲、考试分析、考试参考书的价值都非常大,大家不一定都要买,但尽量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学苑出版社都值得大家信赖,当然其它出版社的书应该说也有精品,但需要大家仔细鉴别! 2:尽量选用名师编的复习资料。据我所知,英语有毕金献(北大),张锦芯(人大),还有新东方,数学有李永乐、胡金德(清华),陈文登(中央财经),李正元(北大),,蔡隧林(浙江大学),政治有任汝芬,陈先奎等 3:每年政治的大纲变化都非常大,因此应该等到大纲出来后至少半个月以后(一般来说是在七月份)才考虑购买最新的辅导材料(必须是根据新的考试大纲编写的资料);而英语和数学应该说每年变化的都不大,因此可以选用以往考生的复习资料(特别是数学,俺个人认为如果能够使用到以前一位高手的资料,那他在书上的总结和归纳对你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首先说一下数学复习看考书,我们在复习数学的时候要有一本主打的书,全程都用而且要全,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两个版本是陈文登主编的《数学复习指南》以及范培华、袁荫棠和李永乐主编的《数学复习全书》,应该说这两本数各有千秋,但从近几年特别是从2005 2006年考试情况来看,《全书》对考试的辅导作用更强,这本书更重在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能力的提高,很符合考研的题型,因为考研的难题基本上都是基础题的变形,高手高就在于其能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两个或三个简单的问题,这是《全书》的可贵之处,;而陈文登的书过于强调技巧,不太容易提高大家的能力 其实我个人更加推荐一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辅导讲义(理工类) 作者蔡燧林胡金德都是一等一的大师级,我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具体我会在后面分析!!! 强调:对与现在的命题走势 ,要求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解题和对题型的应变能力,陈的书渐渐已经不适合这种考试 如果说一定要选用陈文登的数的话,大家公认陈的概率线形是薄弱环节,(但李永乐人称“线代王”),有人认为陈的高等数学是精华,俺个人认为高等数学里面他用了太多不实用的技巧,而且高数部分其超纲了不少 ,集中在定积分的比较和证明、二重积分及运用、级数部分,而且老陈的证明题专栏简直是太强调技巧了,大家最好看这些部分时候仔细对照一下考试大纲;老陈的好准确的说是好在高数的上班册,这点我和恩波的余术老师的看法相同 最关键的一点老陈没有参加过考研命题,因为辅导的早而名气大和胡金德,蔡隧林\二李等比无论在经验还是辅导水平还是有很大德差距,因为后面的辅导都在学校,在社会上辅导比陈晚了好几年,这就是所谓先入为主。 2:如果说复习参考书还有争议的话,那模拟试题大家公认最好的是李永乐赵达夫袁荫棠(这里面的都是62届北大数学系的同学)主编的《经典模拟400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这10套模拟题基本上概括了最新的题型,对当年的试题预测的也相对比较准确,建议成绩在中上的同学都买来作一作。不过这本书的缺点是难度有时过大,容易打击大家的自信(我作的成绩基本上集中在110-120之间),但是题目都是最新例题,对个人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所以个人建议在二抡复习完之后用,过早易打击个人信心,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好采取有针对的复习;另外一本比较好的模拟试题是去年东方飞龙的,06年的题目主要由胡金德,蔡隧林,余术,陈仲等编德(题目都是这几个老师拼起来由余老师组稿)这套题的特点是与当年的试题难度稍难一些(没有400题难),可以作为检验自己真实水平的工具;另外还比较出名的是陈文登主编的模拟试题,但个人感觉一般而且题似乎延续了老陈超纲的习惯,所以不向大家推荐; 3:最后冲刺用书:一般来说每年到11月底各大名家都要出版一本最后冲刺用书,个人感觉可以不买,因为数学重在基础,想通过突击来搞定数学基本上不可能;如果一定要买李永乐主编的《冲刺135分》,(2007年数学题虽然不难但重在怪,特别是概率题,实际上都是考的基本概念,但考法确实比较怪异,象数学三数学四的第一道概率大题,求Y的分布函数,这道题虽然简单,但包含了一个数论里的高深定理:“一切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分布函数均服从0-1的均匀 分布”【如果你不懂我在说什么,你的概率基础确实有点差,建议好好补一补】),但个人感觉这本书用来对付一般常规题还是有用,分就很容易考,相反在基础训练和应变力上,突出了我们同学基本功不过硬,总均分不是非常高,用概率的话来说就是方差很大,这就更加应证了,数学是拉分最多的科目,英语政治不过20分,而数学多的50-80都是有可能的

三个月就能考上研究生的都是些什么选手

伴郎团
金鸳鸯
三个月考上研究生,都是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时间规划。 举几个去年考上的例子学员1 在职考生,10月25号打电话了解情况时,他说他是在职的,一天顶多能抽出四五个小时学习,周末还要加班。听到这个情况,确实挺担心他的时间不够,建议他辞职备考,但他无法辞职,那我们就只能针对他的时间给他私人订制最优的学习方案,只要好好努力,考一个差不多的院校还是有希望的。这位同学的毅力和勤奋程度也是一般同学所不敌的,每天四五个小时的时间他能做到充分利用,远超一些同学低效率学习的八九个小时。当他成功录取后,和我们报喜时,他又一次让我们震惊,直到这一刻我们才知道他报考的是“985 211”加C9 的院校——复旦大学。他的胆魄和眼光让我们深深折服,最后两个月只要坚持到底,原来考双一流院校也可以,他用行动证明了这不是传说。学员2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严重匮乏,11月4号晚打电话时说自己只有不足1000的词汇量,做完阅读就只对了两个。这样的情况,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是否真的会发生奇迹,谁也不知道,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我的回复是只要你自己不放弃,我们就不会放弃你,他于11月7号选择了拼一把。入学之后,他每天坚持按照超级计划表背单词,练阅读,做翻译,作文集训开课后,他是最认真的几个人之一,每一次的作文都认真去写,每隔一周就会汇报一次自己的学习情况,看着他一点点进步,希望之光也逐渐出现火花。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19考研成功录取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他报喜时,真的替他开心,第一次通话的情景恍若昨日,还历历在目,幸好当初没有放弃。学员3一战数学40分,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很长时间找不到方向,虽然学习很努力,成绩也提升不少,但是一想到一战的成绩就会胆战心惊。11月5号时,这位同学给我打了电话,说自己还是过不了数学这一关,我的建议是勇敢的面对,一次次实战演练去战胜这份恐惧。他考虑了一天,在11月6号毅然决定跟着我们的班级去训练,一次次的考试中他的能力和自信与日俱增,最后他终于克服了心理压力,成功录取到了天津工业大学。19的考生给了我们太多惊喜和感动,像上面这些后起之秀,在这一批学员中比比皆是,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就不做赘述,这里放一个最后3个月入学的同学最终的录取院校名单,关于他们的备考故事有机会给你们讲吧。最后三个月,是否真的能够逆袭,这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需要对自己的实力以及报考院校专业做一个综合评估。假如只是单科薄弱或者是要求不高,那成功录取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没有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潜力有多大。选择一个,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底吧,加油! 预祝你们一战成硕!

考研要准备多长时间啊

火车站
卖猪
考研通常是大三开始备考。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官方网站ACCACPA初级职称考研公务员

我学医 只剩三个月了决定考研 能考上吗

楚王觞之
分水岭
必须来得及1.不要怕时间来不及,与其浪费时间担心这333763些问题,不如把时间用在复习上,抛开一切杂念,三个月的时间绰绰有余,光想或者嘴上说说是没用的,要拿出实际行动。2.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必须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做到一个“狠”字,不管是对自己对他人还是对考试,你的目标只有一个,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甚至不择手段,完成目标就好,其他乱七八槽的事就不要去操心了。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要被别人影响,也不要去想考不上了怎么办,给自己留后路,要有如果我考不上,那就没人能考上的信心。先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从9月底开始准备考研,考的是南京一所211工科学校的国家重点培养学科,总分390+,其中政治67(39+28),英语一65(46+19),数一120+,专业课130+,(政治英语的客观题参照的是论坛上大家认可度较高的答案)。下面以我自己为例说说我是如何做到上述四点的,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步 知彼知己,制定计划知彼知己就是在制定复习计划前首先要对自己的基本情况和考试特点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数一包括高数,线代,概率论三部分,由于大一时逃课较多,基本都是考前突击才勉强及格,所以基础很不牢固,而且数学总分150,是所有科目中最容易拉分的科目,因此我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数学上。英语不考听力对我来说是个好事,因为我的强项在于阅读,薄弱环节是听力和作文,所以英语对于我来说只要通过做真题熟悉一下阅读的出题思路,总结一个自己的作文模板就行。至于完型和翻译,总共就二十分,下很大功夫效果不一定好,投资的回报率太低,所以,狠下心来,复习时直接放弃。当然考试时还是要争取的,怎么办,真题很重要,做几套往年的真题,把上面的考点和生词全部搞懂,很多时候的考题是往年考点的重复,因此在考试做完型和翻译时,见到往年出现的考点或词汇,直接套用就行,完型剩下的就是概率问题了,一般20个题ABCD各占5个。这么做的话考试时完型翻译加涂答题卡5分钟内就能搞定,所得分数不一定比花大力气去认真做少很多,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好好构思一下作文,推敲一下阅读。我最终的得分完型+阅读+新题型是4+32+10,所以,不光要对自己狠一点,对试题同样如此,该放手时就放手,以最小的牺牲换来最大的收获。政治一向是我最薄弱的科目,因此必须花时间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政治的特点在于客观题分值较大,和主观题各占一半,所以,以其大海捞针般得背主观题,不如好好做一下客观题,当你能保证每次测试客观题都能在40分以上时,整个科目的框架已在你脑中形成,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写出主观题的得分点,最后重点背诵一下市场上评价较高的预测题,主观题拿25分以上完全没问题。专业课应该是这些科目中我学得最好的,所以把学校指定的两本书看一下,做做往年的试题就完事了。根据上述分析,我制定了自己的复习计划,只有整体的规划和每天的作息时间,没有具体到哪个时间段做什么,因为一旦把所有时间都规定地死死的,会造成一种疲倦感和厌恶感,很难坚持下去,效率也比较低,每天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实际情况,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只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该完成的任务就行,还能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和积极性。不必在乎过程,哪怕不择手段,我们要的只是最终的结果,当你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站在统领全局的高度,从战略的角度而不是战术的角度去看问题,得出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更现实的是,大四上学期还有很课要上,每门课还有相应的考试,你的复习计划很多时候是要给这些让路的,所以计划不能定的太死,要有弹性。10月 数学 陈文灯的复习指南(线代用李永乐的讲义)看完一遍,遇到参考书中讲解不清楚或者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就翻看教材。 英语 背单词(我用的单词风暴这个软件,每天晚上睡觉前刷两个LIST,比用那些词汇书高效得多,也不会产生厌倦感)11月 数学 前三周做660,第四周开始看复习指南和660上的错题(相当于二轮复习) 英语 继续背单词,每周做一套真题(没写作文),找找感觉,把握出题思路,一定要把真题中出现的考点和生词搞懂,真题用的是张剑那本黄皮书。 政治 根据fengzhongjincao上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记忆,配套肖秀荣的1000题进行练习。12月 数学 第一周继续看错题,第二,三周开始做历年真题,两天一套,务必把做错的地方搞懂,第四周根据以前复习的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英语 看往年真题的作文和模板,总结出自己的模板,推荐论坛上金翅版主的万能模板,很经典,同时单词不能落下。 政治 前两周开始二轮复习,深化知识点的记忆,看一轮复习中的错题。第三四周看看往年的真题解析,注意主观题作答的方法和规范,同时复习时政和政经。 专业课 前两周看一遍学校指定的参考书,后两周做一下真题1月 只有一周,最后的查漏补缺,重要知识点和公式的记忆,政治买本《最后四套题》,当做模拟试题做一下,把预测的主观题背下来(每年都能命中2,3个)有两点说明一下,每个月我只按四周计算,因为不可避免地需要休息,一个月休息两三天就当给自己放个月假,至于哪天休息就是自己决定了。还有参考书,参考书不在于多,买了很多参考书不看或者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效果远远不如把很少的几本书完全掌握,而且考研的书籍普遍很贵,买多了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建议去学校附近的旧书店买盗版,质量肯定能用,而且便宜,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写到这里忽然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自己的考研成本(仅对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有效,现在工作了自己挣钱才体会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算一下我自己的,住在学校,学在教室,没花房租和座位费,买盗版参考书花了200不到,从同学那买了二手的海文冲刺班(去听了一次,觉得效果还不如自己看书),请他吃了顿饭花了100不到,再加报名费等等总共差不多400吧。再贴一个自己的作息时间8:30 起床,洗漱,吃早饭9:00—11:30 学习中午吃完午饭后回宿舍睡个午觉14:30—17:30 学习吃完晚饭回宿舍上会儿网,和室友吹吹牛19:30—22:30 学习(12月后延长至24:00)回宿舍后玩两局游戏,睡觉前背一会英语单词1:30 睡觉(照顾一下不考研的同学)这样算下来一天学习的时间有8到10个小时,如果能充分利用的话,还是很可观的,所以该学习的时候就别玩手机了,提高复习效率,考研期间照样可以睡懒觉玩游戏,自己把握一个度就好。另外说一点就是睡眠很重要,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复习效率。第二步 及时调整,完成计划这里的调整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复习计划的调整,二是心态的调整。由于先前制定的复习计划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落实到每一天的学习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有要上课,考试或者其他的事情,完不成当天的任务是很常见的,这就需要调整复习计划,不管用什么办法,在接下去的几天中把落下的补上来,完成总任务,达到目标。心态的调整对于最终的成功起着很重要的效果。在考研期间,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找工作或者保研的人,他们说的做的都会对你造成影响,我当时甚至遇到过一位研友,上午还在一起自习,下午去听了个宣讲会,当场笔试面试,晚上就签约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千万不要被他人影响。如果想搞学术研究,那就别多想了,只有考研一条路,如果只是为了找个好点的工作多赚点钱的,那就在10,11月关注一下招聘信息,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也就没必要读研了,现在研究生泛滥,一直在贬值,还不如去积累些工作经验,要是到11月末还没满意的工作,那也别找了,就剩一个月,好好复习吧,脚踏两条船最终很可能一无所获,如果只是为了文凭,还是工作吧,读个在职多省事,如果只是为了面子,那就看着办吧,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自己在10月抽空去参加了一些招聘,把国企,私企,外企,科研院所等等都体验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考研。总之,不管怎么变化,怎么调整,都是为了完成预定的计划,实现最终的目标。现在回想一下自己的考研经历,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苦,那么累,有的只是一种充实,最终的结果除了数学有点失常,比预定目标低了10多分,其他都差不多达到了目标,算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吧。写这个帖子主要是想告诉起步较晚的同学不要着急,调整好心态,努力复习,现在开始完全来得及,也希望各位备考的同学不要盲目使用他人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三个月考研来得及么

棋战
冉求
三个月可以考上研究生3431366263,得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时间规划。 举几个去年考上的例子学员1 在职考生,10月25号打电话了解情况时,他说他是在职的,一天顶多能抽出四五个小时学习,周末还要加班。听到这个情况,确实挺担心他的时间不够,建议他辞职备考,但他无法辞职,那我们就只能针对他的时间给他私人订制最优的学习方案,只要好好努力,考一个差不多的院校还是有希望的。这位同学的毅力和勤奋程度也是一般同学所不敌的,每天四五个小时的时间他能做到充分利用,远超一些同学低效率学习的八九个小时。当他成功录取后,和我们报喜时,他又一次让我们震惊,直到这一刻我们才知道他报考的是“985 211”加C9 的院校——复旦大学。他的胆魄和眼光让我们深深折服,最后两个月只要坚持到底,原来考双一流院校也可以,他用行动证明了这不是传说。学员2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严重匮乏,11月4号晚打电话时说自己只有不足1000的词汇量,做完阅读就只对了两个。这样的情况,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是否真的会发生奇迹,谁也不知道,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我的回复是只要你自己不放弃,我们就不会放弃你,他于11月7号选择了拼一把。入学之后,他每天坚持按照超级计划表背单词,练阅读,做翻译,作文集训开课后,他是最认真的几个人之一,每一次的作文都认真去写,每隔一周就会汇报一次自己的学习情况,看着他一点点进步,希望之光也逐渐出现火花。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19考研成功录取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他报喜时,真的替他开心,第一次通话的情景恍若昨日,还历历在目,幸好当初没有放弃。学员3一战数学40分,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很长时间找不到方向,虽然学习很努力,成绩也提升不少,但是一想到一战的成绩就会胆战心惊。11月5号时,这位同学给我打了电话,说自己还是过不了数学这一关,我的建议是勇敢的面对,一次次实战演练去战胜这份恐惧。他考虑了一天,在11月6号毅然决定跟着我们的班级去训练,一次次的考试中他的能力和自信与日俱增,最后他终于克服了心理压力,成功录取到了天津工业大学。19的考生给了我们太多惊喜和感动,像上面这些后起之秀,在这一批学员中比比皆是,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就不做赘述,这里放一个最后3个月入学的同学最终的录取院校名单,关于他们的备考故事有机会给你们讲吧。最后三个月,是否真的能够逆袭,这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需要对自己的实力以及报考院校专业做一个综合评估。假如只是单科薄弱或者是要求不高,那成功录取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没有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潜力有多大。选择一个,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底吧,加油! 预祝你们一战成硕!

考研还有三个月,现在复习来得及吗?

支支吾吾
花枝俏
1、考研还有三个月,现在复习来得及:考的是二本院校,本校的专回硕,起码竞争不会很激答烈,毕竟不是211大学;专业课不用怎么复习则可以多花点时间备考数二;英语四级490,对于考英语二来说至少应该不难达到国家线。2、静下心来好好准备数学,事在人为。考研也是一种人生的经历,不必先考虑结果,努力了就行。确定报考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务必自信和勤奋,毕竟录取看分数。加油。

三个月同专业考研,有没有可能

缩手缩脚
可与往者
考研按道理将抄最少准备半年,最袭晚于大三结束后的暑假7月份开始准备,到12月份整个大四上学期半年时间,这是最少的复习时间。考本校本专业:大三结束后的暑假7月份开始准备,共计0.5年.考本校外专业:大三上学期结束后的寒假2月份开始准备,共计1年考外校本专业:大三上学期结束后的寒假1月份开始准备,共计约1年考外校外专业:大三上学期开学9月份,最迟现在,共计12个月考外校外专业顶级学校:大二下学期3月份开始准备,共计2年(最少用15个月)19的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好规划哦

考研什么时候开始复习,大家都是什么时候呢

百骸
主者
一、数学在暑假前我每天都会花费3366306534三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数学,掌握其基本的公式定理的使用条件和证明过程,这个过程是基础,一定要做到非常的熟练,而且要坚持不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每一天,我都保证一定要完成这项任务。在暑假期间,开始做一些综合型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有遗忘的知识点,就马上回头查缺补漏,把遗忘的东西重新记忆,不断的加强,后来反而成为了最不容易忘记的部分。考前两个月,我就开始研究真题了,最好是把真题做两到三遍。第一遍做题的时候,那些做错的题目不但认真改正,我还会另外再整理下来,并把相应的知识也整理一遍,争取做到不留一点死角;第二遍做题的时候我安排好时间,计时做,因为数学考试在上午,所以我把这项训练也放在了上午,这样就有了上午调动大脑做数学题的习惯;第三遍做题的时候,我就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满分。二、英语相信你和我一样,在准备考研前,就听很多人说“得阅读者得考研”,一开始我没有当回事,但后来随着复习的进行,越来越觉得这句话太有道理了。阅读在考研英语中占有40%的比例,是绝对的重头戏,其实完型和翻译、新题型也和阅读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在平时的复习中,我把重点放在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上,每天都会读一些和考研难度相当的文章,不要读太简单的,这会对提升能力没有价值;也不要读特别难的,否则打击考研的自信。我觉得这部分的复习,没有技巧可言,就是坚持,和数学的复习一样,这一项我是胜在坚持,每一天、每一天都会坚持下来的复习环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这一项必须要完成,才能结束这一天。三、政治首先我要承认在考研复习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政治科目的复习非常迷茫,完全没有方向,不知道从何下手,如何开始。暑假前是基础阶段,这个阶段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里,我把中心放在了考研政治中最难的部分——马原理。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决定还是正确的,因为如果不在这个阶段把马原理拿下,那会影响到我整个后期的复习进度,尤其是强化阶段一定会受到影响。在暑期后,我每天会复习政治两个半小时,不但巩固马原理,而且对回答大题的专业性术语进行理解性的记忆。另外,政治的真题也很重要,每年的命题都在变,但考研的重点不会变,可能前几年在单项选择的题到今年会出在多项选择或则大题中,只一点一定要好好把握。在此给2018考研的同学的建议是:政治要尽早复习,在复习英语和数学的间隙中,见缝插针的学习,不要等到考前两三个月进行突击,那会让你更没有方向,更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