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做科研

一雨
鳟鲂
前期文献调研,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整理论文专利,写结题报告

博士怎样做科研(小结)

德尔哥
前识
当然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做科研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被完全听老板或者其他人的,因为课题的事情自己最清楚,自己在研究中最难的时候可以听取一下导师的宏观性的指导,至于细节的东西,只有靠自己了。另外就是不要光做实验,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一定要想明白了,自己的这个实验目的是什么,再去做,会节省很多时间。看论文与做实验时间一定要平分,再忙也要看论文和基础知识,那么在一半的实验时间中,分析又要占去一半时间,所以说,试验只是一种验证手段,和语言都是一样的,不能作为主餐的,利用课余时间做好就行了,大部分时间应该来看书和论文来储备知识体系才是根本,只有理论知识体系完整了才能支撑整个博士的体系,才能做到触类旁通。这一点很重要。(站在巨人肩上) 关于跟导师的关系,冯长根总结出了跟导师相处的“六条准则”;谈到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方面,冯长根表示,“要有主动精神”,学会“如何管理时间”;关于如何“驾驭文献世界”,冯长根又插入了一个关于“鸡和鹰”的经典小故事,提醒现场学子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明确“是鹰就要去翱翔天空!”但是“鹰击长空”却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的肩膀”就是浩瀚的文献世界。随后,冯长根介绍了博士生如何撰写论文和报告,以及如何进行口头报告和论文答辩等一系列博士生在“表达自己”时候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冯长根特别提醒现场学子:“世界上唯一能限制你发展的人就是你自己!”鼓励大家夯实基础、充满自信地进行科学研究。(查文献) 文献检索和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技能,不仅在选题时十分重要和必要,在整个论文工作期间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方法上,老师要求我们不要停留在仅通过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而是要逐步确定本领域的核心期刊,特别是高水平国际期刊,通刊阅读,熟悉期刊的要求和文章发表水平、某个问题的发展历史脉络以及一些研究类文章的研读,从而为博士生具体课题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设计、文章写作和投稿等方面逐步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开题前的文献查阅效率很低,甚至花费一周时间都不能精读完一篇经典外文文献,或者一篇研究报告阅读多遍都抓不住重点。而且,经常感觉阅读过的文献内容都忘记了,似乎没有读过。这时候沮丧的情绪不期而至。一方面,老师鼓励我们这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不要心急,只要开始了阅读,坚持下来,不断思考,就可以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查阅文献的方法。另一方面,导师在如何具体阅读文献上提出了方法,比如看引言体会文章创新处,阅读文献后,用几分钟时间进行英语复述等方法来掌握文章的内容。在这个阶段我发现,我所研究的领域已经发表了大量文献,认为自己要做的内容他人都做过了,似乎不能创新,向老师表达出这种担心。而这种对于难以创新的忧虑,在博士生当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情绪。王老师多次十分耐心地解释博士生创新问题,说,科研是逐步积累的过程,不经过任何训练就具有科研创新能力,那就不需要攻读博士学位了。在攻读博士学位3~5年中,经过各种阶段的学习培养和训练过程,最终可以逐步培养起博士生独立科研工作的能力。创新不是空中楼阁,需要积累——文献的积累、实验的积累。早期对文献的把握还比较肤浅,还没有开始具体的实验,因此不要太早下判断自己的研究课题难以创新,打击做研究的信心,令自己裹足不前,什么都做不了。 (写综述) 在课题准备阶段,查阅文献易进入的另一个误区是:只查找不阅读或阅读得很少,逐渐使自己成为文献资料的搜集者而非使用者。还有的同学陷入到文献的海洋中,觉得自己不查阅完本领域的文献,不了解他人已经完成的工作,又怎么能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呢?针对这一点,我的导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明确的要求,使我受益良多。这个建议就是,在查阅文献阶段,要能写出本领域的一篇英文综述,作为这个阶段的总结。初接到这个要求,我感觉自己无论从语言的把握上还是对本领域发展状况的全面了解上,都没有信心。但是我阅读文献达半年之久,导师鼓励我,坚持要我写出综述,无论质量好坏。在这种情况下,我尝试写出一篇关于利用微生物酿酒酵母吸附重金属离子研究进展方面的综述,得到导师认可,并进行了修改和投稿,最终被一家高水平国际期刊Biotechnology Advances接受并发表。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从事相关研究的信心也大大加强。 (多总结) 关于如何写文章,老师也谈论过很多。文章关键是讨论部分。要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深入地分析,而不仅仅罗列结果,这依赖于精读过的文献,从这些文献中进行学习。对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后,才能更好地设计下一步的实验,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总是拖延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我个人感觉老师在这方面对于学生的要求和指导十分关键有效。清华博士生压力都很大,包括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对于文章写作和发表,老师认为是实验后的很自然的阶段和产品。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满足学校发表文章基本要求则似乎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老师当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本领域高水平期刊上发表文章。而每次发表文章,都在增强我们做科研的信心和兴趣,形成了科研的良性循环(明确目标) 做科研不能死脑筋,重复来重复去,拿到自己的课题,首先明确自己做什么?

怎样做好科研工作

其书五车
高福 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先后在山西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临床医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分子免疫学与分子病毒学。延揽优秀人才从学习到工作,我走了不少地方。留学变成了游学,边游边学。不同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早先,我一直在国内上大学、上硕士研究生,后来在英国做博士,然后又是博士后,最后回到牛津大学再工作,走了不少的地方——国内有山西、北京;国外有英国、加拿大和美国。我深切地体会到各地文化的差异。因此我认为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非常大。我在英国工作学习一共十年,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英国人做事情稳重,尤其是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需要特别有耐心。另外,英国人跟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尤其是现在,不管是针对国民经济也好,还是科学前沿,是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一是面向国际前沿。在英国,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延续性比较好,因为这个国家是相对保守的。英国牛津大学几百年没有多大的变化,便可以看出英国人骨子里的保守。科学需要延续性,不管是文化内涵还是科研软环境。我现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首先就是想办法怎么继承微生物所的传统,怎样发展我们的文化。我认为不管是一个集体还是个人,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才可能做成一件事情。这种文化的影响,是对整个过程的影响。有一次在所里我想找一找戴芳澜院士(编者注:戴芳澜,著名的真菌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从1958年起专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兼真菌研究室主任)编的书,结果很难找到!所以我现在提出,微生物所及微生物所所有关的人员主编或者出版过的书应该在图书馆有保存,这代表一种文化和历史,对于鼓励后来人很重要。有人说过,一个单位的管理,最高的境界是文化管人,人们是靠优秀的文化与品德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发展,靠制定制度管人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最糟糕的管理恐怕是人管人。我同意这种看法,文化反映在各个方面。英国对我的影响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我又直接将其运用到了我现在的工作中。一方面大力协助中国科学院搞爱因斯坦讲座,进一步提升科学院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更为尊重历史,提议以第一届所长戴芳澜院士的名字命名讲座。其实这些均是受到英美的影响。在牛津大学,也有纪念讲座,不仅仅让大家记住历史,记住前人对工作的贡献,关键还是激励后人:只要你认真,为研究所,为科学院或者为科学做出了贡献,后人不会把你忘记的。这种影响完全是综合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自己做的工作不光是属于一个人的,科学需要积累。牛顿说,“假如我看得比较远,那是因为我是站在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不出什么东西。这种影响还在于我对科研软环境的要求。我特别强调的是软环境。在我国很多地方的硬环境已经很不错了,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相对来说都做了很大的改进。现在关键就是怎样创造一个什么样的软环境。在这个方面,我认为中国科学院做得非常好。我们常常说第一步叫跟国际接轨。这方面现在我们已经做得很好。现在最关键的应该是跨越,怎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都牵扯如何给引进的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软环境指的是文化、历史、凝聚力等综合因素。“筑巢引凤”,凤巢周围的环境将决定“凤”是否会持续地在这个“巢“居住下去,这就是软化境。现在跨国界的人才流动实相当普遍,尤其是现在所谓的全球化或者是相互依赖性,我记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喜欢用“相互依赖性”一句话。国际化也好,相互依赖性也好,最后发展的结局首先是经济社会的一体化。经济各方面互相依赖越来越严重了。经济依赖,经济社会驱动的结果是人才国际化,这是整个发展的大趋势。现在的中国科学院也是如此,给科学家提供很好的软环境,吸引许多人才回国进行科学研究。对我们来讲,人才是第一位的。我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做所长,主要抓两件事:抓钱抓人。我为科研人员创造抓钱的渠道,告诉他们什么地方有,并且寻找抓钱的渠道;抓人更为重要,首先这跟人才国际化有关系,我们创造来工作的条件,如果哪天工作不满意了,可以走,经济社会国际化的结果。实际上推动我们人才必须国际化,双向选择。如果只讲个人利益,那么关于硬条件方面工资水平肯定比不了国外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国家创造,或者每个单位自己创造小的软环境吸引人才,我们靠事业留人!这一块事业给科研人员提供的天地更为广阔,我想对大部分的回国的人员还是以这个为主要的驱动。如果说完全为钱的话,那么就没有多少优势。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管不问。从中央到科学院领导都提出,除了事业留人,适当的生活待遇也要留人。但这有一个协调问题,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个人也认为,还要考虑平衡问题。一个单位一个人光给所长、副所长拔得很高,最后鹤立鸡群,结果倒会把软环境破坏掉,重要的是大家齐步走!钱不是重要的,但是这也体现了一种价值的承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应该考虑,也必须重视!所里创造了相对好的软环境,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机会是怎么把握的?所以作为一个人才,必须时刻准备着等待机会的到来,如果不准备,机会来了也抓不住。这非常重要。现在提倡国际化,不管是黄头发还是黑头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因为学术交流增多,再加上经常来来回回,交流增多,对国内国外的东西都比较了解,不管是科研的硬环境也好,软环境也好。这些关键是依靠国际交流,从这个意义来讲,人才的国际化太重要了,如果我们闭门造车肯定不了解。我们所现在大量招聘人才,包括在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上登了广告,自己又做了一些小广告,叫求贤若渴也好,最后的结局就是这样,一个研究所一个单位,能不能成功,主要看人才。有了人才,我们把硬环境造好,人才到了,再给他提供一定的环境,一定的研究经费,科学研究就搞上去了。进行学科建设近部署要有生物材料,尤其是生物能源的预研究,作为微生物所必须有所布局,为国家的战略需求,四年不行,八年,八年不行十年,但是必须要有储备。微生物的学科应用方面,从学科布局上,是和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的前沿相吻合的。我在英国进行科学研究得时候,要写项目申请,最后也得说这个项目将来有什么应用。要说我说这个项目将来的应用价值很远,人家一般也不聘你。做病毒研究,可能对控制艾滋病,或者对预报非典有用,走到最后技术跟应用结合,需求还是一致的。如何寻找国际前沿?很简单:从需求找国际前沿!进行基础研究,专家时常说目标必须明确,必须有目标,应用和基础,尤其是现代科学,应用和基础越来越接近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科学发展前沿是一致的。包括现在的选题,整个科学研究的发展态势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这样的,不能说这是我们的前沿,那个是他们的前沿,科学无国界,前沿就是前沿,不可能是中国的前沿。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国家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国家的需求是什么?一般的需求再加战略需求。不光我们有传统学科,英国人、美国人也有它的传统学科,我们还是要与时俱进,看到我们的优势学科。微生物资源绝对是传统优势学科,要好好发展,怎么跟现在结合呢?怎么把资源想办法利用起来,想利用资源要把资源本身搞清楚,牵扯资源的分类开发,然后才能到应用,两者实际上不矛盾。我们拥有的物种、资源量是亚洲第一,这一点是我们的优势,利用这个优势,。我们要搞一个微生物代谢产物平台,好多关键技术要突破,突破以后筛选很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目标,面向国家需求、国际前沿。筛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治疗癌症的药物是有可能的,因为科学有好多不可预测性,从一开始的大方向来说,面向国际前沿,国家需求,传统的学科不在保持或者是继承,而是在于怎样与时俱进利用和发展它,发展才有生命力。论文替科研说话商人的目标就是一天到晚挣钱,科学家的目标就是要发表文章,在国外叫做要不然发表文章,要不然就消失(publish orperish,PP),还有一种说法,只有科技论文能替你讲话(paper talks),这两句话作为科学家从一开始做科学研究那一步选题记住两个P。招聘委员会之所以选我做微生物所的所长,论文说话还是起了作用的,过去的成就说明你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作为一个商人,办了什么公司,必须应该挣钱,做不好公司肯定倒闭。同样的道理,科学家拿了国家的钱,就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出成果。所有科研人员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人在这件事情上同情你,没有论文就意味着没有成果,国家的钱就是白费。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表论文是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式。都说中国的作者在《自然》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命中率更低,一年大概只能发到30 篇的样子。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跟我们的过去比,我们现在的成就已经非常伟大了。任何事情都总是有一定的起点,相对来说,我觉得重视还不够,国家相对投资也少一点,现在硬件解决了,软件也正在逐步地改善,使我们有机会有可能往《自然》这样的杂志投稿,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百分比比他们低,也不奇怪。科研人员可能有很好的成果,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把它写出来。所以我就提出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再加三分之一,有时候我们有很好的结果,但是我们可能没写好,做了半天的实验,也只完成三分之一的工作。一方面是渐进过程,没有到命中率高的阶段,另外也有对写作不太重视,写作,像高质量的论文拿出三分之一的精力写论文,从措词上各方面的组织结构上都要花很大的精力才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剩下的三分之一,跟《自然》杂志这样的编辑沟通,沟通非常重要。不光《自然》这样的杂志,包括有一些看似专业的小杂志,人家给你退稿觉得不行,也要想办法沟通。另一方面,在撰写稿件和怎样对待编辑和同行评议这方面,最重要的是阳性的结果,不要觉得他有歧视,应尽量把事情往另一个方向想,尤其是同行评议,应该慢慢体会到,同行不给你把关,万一发出去,真的犯了错误,将来对你个人不好。只有文章替你说话,发了一个错误结论,那就说了反话了,这种情况下,对个人也是不利的。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与国际同行交流现在越来越不是问题了,关键是你必须工作好、文章好。一方面我们强调客观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从主观上,应该正确面对这个事实,还是靠我们自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和写好自己的文章。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发表论文与科学研究,作为科学家,尤其是中国的科学家,我们也必须时刻想着可能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应用性研究项目,成果直接推向应用。已搜索,无重复

大学生如何搞自己的科研项目

束于教也
室无空虚
一、脚踏实地,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1,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形成先进的专业理念: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谈科研与竞赛只是空话。2,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多与老师交流:多与老师交流可以获得一些接触科研的机会。3,要经常去自习,最好独自去,当做是对自己的忍耐力的一种锻炼:二、志存高远,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有很多的机遇与挑战。各种各样的科技竞赛正是对我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已经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验。因此,要积极参与科技竞赛。三、坚持不懈,认真进行科研活动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学好专业知识只是一个开始,而大学生应该发挥创新精神,对专业知识进行创新性地研究。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即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项目参数包括项目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等。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各级政府成立基金支撑的纵向科研项目(课题)、来自于企事业 单位的横向科研合作开发项目(课题)和学院自筹科研项目(课题)。   从高校角度看,科研项目可分为校外科研项目(项目研究经费来自校外)和校内科研 项目(项目研究经费来自校内)两大类。校外科研项目又可分为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 项目两种。

怎样做科研和写论文

张晶
已夫
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总会是有种恐惧感。脑袋里思绪万千,可是真要表达出来,却总觉得一片空白。虽然看了一肚子的学术文章,但是写下来的文字就跟小说或者散文一样,零零碎碎地弄不成一片。那么多的术语也不知道怎么摆放才好。这种焦虑一开始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都需要用时间和练习去弥补。写学术文章其实有点像编程。刚开始学习编程语言的时候,不明白语法规则,就不敢乱写。即使写了,编译器老是报错,找原因的时候又觉得语法规则怎么设计得那么复杂,找了半天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当最终掌握了这门编程语言之后,写起代码来就是信手拈来了,该定义的自然而然就定义了,该用函数地方的就用函数了。不复杂的流程都可以边想边写了。复杂的流程,只要把逻辑想清楚了,一切似乎就是顺其自然地完成了。这个时候再回头看语法规则,又会觉得有规则限定就是好,要是代码写成了散文,调试起来会疯掉的。科研写作也是一个技术活,也要经历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首先你要熟悉学术写作的基本方式。在能够基本上准确的传达信息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就会开始发展自己的写作风格。不要一开始就去复制导师的写作风格,因为对问题的了解程度肯定是达不到的,强行去模仿别人的风格就会太牵强。同时在写文章的时候,就把文章当做一段代码来思考就行了,不用想的太复杂。不要把堆砌学术术语当作是写作的目标,成功的作家并不是要把事物用很复杂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是准确的传递自己的信息。就跟写出来的代码主要是能正确的运行,写得好看不好看,那是下一步的要求了。比如读者看科技新闻或者文章的时候,也不会是抱着欣赏艺术的方式,而是能够很快的从中提取到自己有用的信息。在写作初期,多收集同事或者同行的反馈意见是最有用的,可以帮助自己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才能在后续的写作中知道要提高什么。写作後期, 如过是英文论文,可以请专业的论文润色公司如英论阁 https://www.enago.cn/提供语言协助

到底什么是科研,如何做科研

非引人也
惠以
参与了部分实验及发表了若干论文,这个是算你参加了某某项目的。因为项目书上基本都署导师和他团队老师的名字,偶尔能有几个博士后和博士,硕士一下根本没有署名权。这种情况学校都是知道的,你可以大胆的写上你参与了某个项目,如果是毕业论文的话你即使没有参加也可以写上你参加了,有基金号也可以挂一下,导师不会较真的。

博士期间,怎样在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或者研究方向进行科研

只眼
神秘村
所有做过几年研究的人,都应该有类似经历,谁都不能一个方向做一辈子。同一领域的不同研究方向大有共通之处,转换方向并不需要从头开始,只需要从阅读文献开始即可。找到新方向的综述性文献及有代表性的论文,多读几篇,让指导老师帮忙确定个有前瞻性的题目,即可开始做研究了。从转方向开始到有初步研究结果,一般也就平均两个月。 如果是新的领域就比较麻烦,比如从生态研究转到细胞生物学,就比较难。通常这种情况是因为换了导师。这种情况,只有从头开始,先补习新领域的基础课程(如果学校有类似课程,可以选上;或者现在网上也有许多中英文的在线课程),再读文献。如果你之前就对新领域有初步了解的话,从转过来到有初步研究结果,平均大概两三个月到半年。

怎样做好科研工作

平易恬淡
高福 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先后在山西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临床医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分子免疫学与分子病毒学。延揽优秀人才从学习到工作,我走了不少地方。留学变成了游学,边游边学。不同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早先,我一直在国内上大学、上硕士研究生,后来在英国做博士,然后又是博士后,最后回到牛津大学再工作,走了不少的地方——国内有山西、北京;国外有英国、加拿大和美国。我深切地体会到各地文化的差异。因此我认为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非常大。我在英国工作学习一共十年,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英国人做事情稳重,尤其是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需要特别有耐心。另外,英国人跟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尤其是现在,不管是针对国民经济也好,还是科学前沿,是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一是面向国际前沿。在英国,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延续性比较好,因为这个国家是相对保守的。英国牛津大学几百年没有多大的变化,便可以看出英国人骨子里的保守。科学需要延续性,不管是文化内涵还是科研软环境。我现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首先就是想办法怎么继承微生物所的传统,怎样发展我们的文化。我认为不管是一个集体还是个人,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才可能做成一件事情。这种文化的影响,是对整个过程的影响。有一次在所里我想找一找戴芳澜院士(编者注:戴芳澜,著名的真菌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从1958年起专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兼真菌研究室主任)编的书,结果很难找到!所以我现在提出,微生物所及微生物所所有关的人员主编或者出版过的书应该在图书馆有保存,这代表一种文化和历史,对于鼓励后来人很重要。有人说过,一个单位的管理,最高的境界是文化管人,人们是靠优秀的文化与品德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发展,靠制定制度管人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最糟糕的管理恐怕是人管人。我同意这种看法,文化反映在各个方面。英国对我的影响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我又直接将其运用到了我现在的工作中。一方面大力协助中国科学院搞爱因斯坦讲座,进一步提升科学院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更为尊重历史,提议以第一届所长戴芳澜院士的名字命名讲座。其实这些均是受到英美的影响。在牛津大学,也有纪念讲座,不仅仅让大家记住历史,记住前人对工作的贡献,关键还是激励后人:只要你认真,为研究所,为科学院或者为科学做出了贡献,后人不会把你忘记的。这种影响完全是综合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自己做的工作不光是属于一个人的,科学需要积累。牛顿说,“假如我看得比较远,那是因为我是站在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不出什么东西。这种影响还在于我对科研软环境的要求。我特别强调的是软环境。在我国很多地方的硬环境已经很不错了,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相对来说都做了很大的改进。现在关键就是怎样创造一个什么样的软环境。在这个方面,我认为中国科学院做得非常好。我们常常说第一步叫跟国际接轨。这方面现在我们已经做得很好。现在最关键的应该是跨越,怎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都牵扯如何给引进的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软环境指的是文化、历史、凝聚力等综合因素。“筑巢引凤”,凤巢周围的环境将决定“凤”是否会持续地在这个“巢“居住下去,这就是软化境。现在跨国界的人才流动实相当普遍,尤其是现在所谓的全球化或者是相互依赖性,我记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喜欢用“相互依赖性”一句话。国际化也好,相互依赖性也好,最后发展的结局首先是经济社会的一体化。经济各方面互相依赖越来越严重了。经济依赖,经济社会驱动的结果是人才国际化,这是整个发展的大趋势。现在的中国科学院也是如此,给科学家提供很好的软环境,吸引许多人才回国进行科学研究。对我们来讲,人才是第一位的。我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做所长,主要抓两件事:抓钱抓人。我为科研人员创造抓钱的渠道,告诉他们什么地方有,并且寻找抓钱的渠道;抓人更为重要,首先这跟人才国际化有关系,我们创造来工作的条件,如果哪天工作不满意了,可以走,经济社会国际化的结果。实际上推动我们人才必须国际化,双向选择。如果只讲个人利益,那么关于硬条件方面工资水平肯定比不了国外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国家创造,或者每个单位自己创造小的软环境吸引人才,我们靠事业留人!这一块事业给科研人员提供的天地更为广阔,我想对大部分的回国的人员还是以这个为主要的驱动。如果说完全为钱的话,那么就没有多少优势。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管不问。从中央到科学院领导都提出,除了事业留人,适当的生活待遇也要留人。但这有一个协调问题,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个人也认为,还要考虑平衡问题。一个单位一个人光给所长、副所长拔得很高,最后鹤立鸡群,结果倒会把软环境破坏掉,重要的是大家齐步走!钱不是重要的,但是这也体现了一种价值的承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应该考虑,也必须重视!所里创造了相对好的软环境,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机会是怎么把握的?所以作为一个人才,必须时刻准备着等待机会的到来,如果不准备,机会来了也抓不住。这非常重要。现在提倡国际化,不管是黄头发还是黑头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因为学术交流增多,再加上经常来来回回,交流增多,对国内国外的东西都比较了解,不管是科研的硬环境也好,软环境也好。这些关键是依靠国际交流,从这个意义来讲,人才的国际化太重要了,如果我们闭门造车肯定不了解。我们所现在大量招聘人才,包括在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上登了广告,自己又做了一些小广告,叫求贤若渴也好,最后的结局就是这样,一个研究所一个单位,能不能成功,主要看人才。有了人才,我们把硬环境造好,人才到了,再给他提供一定的环境,一定的研究经费,科学研究就搞上去了。进行学科建设近部署要有生物材料,尤其是生物能源的预研究,作为微生物所必须有所布局,为国家的战略需求,四年不行,八年,八年不行十年,但是必须要有储备。微生物的学科应用方面,从学科布局上,是和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的前沿相吻合的。我在英国进行科学研究得时候,要写项目申请,最后也得说这个项目将来有什么应用。要说我说这个项目将来的应用价值很远,人家一般也不聘你。做病毒研究,可能对控制艾滋病,或者对预报非典有用,走到最后技术跟应用结合,需求还是一致的。如何寻找国际前沿?很简单:从需求找国际前沿!进行基础研究,专家时常说目标必须明确,必须有目标,应用和基础,尤其是现代科学,应用和基础越来越接近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科学发展前沿是一致的。包括现在的选题,整个科学研究的发展态势对我们的要求也是这样的,不能说这是我们的前沿,那个是他们的前沿,科学无国界,前沿就是前沿,不可能是中国的前沿。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国家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国家的需求是什么?一般的需求再加战略需求。不光我们有传统学科,英国人、美国人也有它的传统学科,我们还是要与时俱进,看到我们的优势学科。微生物资源绝对是传统优势学科,要好好发展,怎么跟现在结合呢?怎么把资源想办法利用起来,想利用资源要把资源本身搞清楚,牵扯资源的分类开发,然后才能到应用,两者实际上不矛盾。我们拥有的物种、资源量是亚洲第一,这一点是我们的优势,利用这个优势,。我们要搞一个微生物代谢产物平台,好多关键技术要突破,突破以后筛选很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目标,面向国家需求、国际前沿。筛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治疗癌症的药物是有可能的,因为科学有好多不可预测性,从一开始的大方向来说,面向国际前沿,国家需求,传统的学科不在保持或者是继承,而是在于怎样与时俱进利用和发展它,发展才有生命力。论文替科研说话商人的目标就是一天到晚挣钱,科学家的目标就是要发表文章,在国外叫做要不然发表文章,要不然就消失(publish orperish,PP),还有一种说法,只有科技论文能替你讲话(paper talks),这两句话作为科学家从一开始做科学研究那一步选题记住两个P。招聘委员会之所以选我做微生物所的所长,论文说话还是起了作用的,过去的成就说明你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作为一个商人,办了什么公司,必须应该挣钱,做不好公司肯定倒闭。同样的道理,科学家拿了国家的钱,就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出成果。所有科研人员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人在这件事情上同情你,没有论文就意味着没有成果,国家的钱就是白费。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表论文是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式。都说中国的作者在《自然》等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命中率更低,一年大概只能发到30 篇的样子。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跟我们的过去比,我们现在的成就已经非常伟大了。任何事情都总是有一定的起点,相对来说,我觉得重视还不够,国家相对投资也少一点,现在硬件解决了,软件也正在逐步地改善,使我们有机会有可能往《自然》这样的杂志投稿,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百分比比他们低,也不奇怪。科研人员可能有很好的成果,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把它写出来。所以我就提出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再加三分之一,有时候我们有很好的结果,但是我们可能没写好,做了半天的实验,也只完成三分之一的工作。一方面是渐进过程,没有到命中率高的阶段,另外也有对写作不太重视,写作,像高质量的论文拿出三分之一的精力写论文,从措词上各方面的组织结构上都要花很大的精力才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剩下的三分之一,跟《自然》杂志这样的编辑沟通,沟通非常重要。不光《自然》这样的杂志,包括有一些看似专业的小杂志,人家给你退稿觉得不行,也要想办法沟通。另一方面,在撰写稿件和怎样对待编辑和同行评议这方面,最重要的是阳性的结果,不要觉得他有歧视,应尽量把事情往另一个方向想,尤其是同行评议,应该慢慢体会到,同行不给你把关,万一发出去,真的犯了错误,将来对你个人不好。只有文章替你说话,发了一个错误结论,那就说了反话了,这种情况下,对个人也是不利的。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与国际同行交流现在越来越不是问题了,关键是你必须工作好、文章好。一方面我们强调客观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从主观上,应该正确面对这个事实,还是靠我们自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和写好自己的文章。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发表论文与科学研究,作为科学家,尤其是中国的科学家,我们也必须时刻想着可能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应用性研究项目,成果直接推向应用。

如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杰克说
目击者
最近,在和老师的交谈中发现,有些教师存在“教学硬,科研软;教学主,科研次”的想法,也有些教师虽然有教科研的愿望,但不知如何选题,如何研究。我觉得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关键要靠我们去积极引导,在全校上下努力营造一种重视教科研的浓烈氛围,通过必要的奖励机制引导大家积极参与,鼓励教师成名成家,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有特色,研有特长”。第一,要提高认识。首先要使广大教师重视教科研,克服写文章,搞课题就会影响教学的片面想法,树立教科研是为了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教学,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彻底改变教科研与教学是截然剥离的想法。只有广大教师把教科研看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科研才能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第二,要增强意识。课题从哪里来?课题研究有哪些必要的程序?教研论文怎么写?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可以说,一开始谁都不会,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下来,而有的人有半途而废了呢?我认为只要坚持不断学习,脑子中有了研究的意识,课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例如,围绕课程改革、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生态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与策略的优化、教材处理、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等方面,就可以写出一系列高质量的文章来。第三,要积极参与。现在申报课题的机会很多,有省市教研室、教科所的课题,有教育学会的课题,有综合实践的课题,有陶研会的课题,有专业学会的课题等等,各种课题应有尽有。一开始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小课题不高兴做,大课题又做不下来。要应该抱着从小课题做起,从市级课题做起,等逐步积累经验以后,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研究的层次。这样比较切合实际,也比较可取。当然,目标远大,能一下子就搞一个省级课题更好。省“五四杯”、“师陶杯”论文评比每年都有,积极参与,也是一种明智之举。总之,善于学习,敏于思考,勤于动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提升教科研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