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跨专业考研出国的要求

漫画家
丰山犬
 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第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  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或哪些)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和学校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名校和你喜欢的专业。这一步可以和前面确定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而且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充实感,总之,它让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然后,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越早越好。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二,专业课教材到位。  前面把工作真正做到细致,4月份到5月份一定要定下最终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之后,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疑,快去买专业课教材!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买全专业课教材,还要找出一两个能帮上忙师兄师姐、找同学、找亲戚,甚至找网友去打听没有列出的那些。  这里有两个问题:买书和找师兄师姐——自己能买到的书,尽量自己去买,有学校可以邮购,有书店可以搜寻,再不行,去图书馆系统或网上找出这本书的出版社,找到出版社电话,打电话、汇款去邮购。不要一开始就事事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自己找渠道解决。后面有更重要的事去麻烦他们。实在不行了,去找师兄师姐,最重要的是问题要明确。随便说:“要考学校某专业,求帮助”是没用的。要明确说出具体问题,要考哪些书,重点看哪些泛读看哪些,打听到哪里能买到自己却没办法,请他们帮忙——听到这么明确的问题,人人都会乐意帮忙。6月底之前,主要的专业课教材一定要到位。  第三,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其次,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4.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  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买到的去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电话给她:“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  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其次,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  在剩下的两个月当中,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自己要考的专业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专业答题有什么惯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随便哪个学校都行,自己方便找的、正规的大学就可以;当然,方便的话,最佳选择就是所考学校研一同专业学生宿舍,这样就不仅了解试题情况,还可以挖掘这两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和复习中所强调的一样——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万全的准备。拿到试卷的时候,要像热爱专业书籍一样热爱它们,冷静的头脑,热情的心灵,一定战无不胜。  

工作之后出国跨专业读研需要怎样准备?

罢兵休卒
陈三两
首先,你要确定你出国的目的,如果想留下,就要看当地移民的准则。比如你在澳大利亚学习艺术的话是不能移民的。当然找个有绿卡的老公另当别论。第二,你想去日本,想去德国,你要考虑的是语言问题。就算是英文教学,你的日常生活什么的还是需要当地语言。第三,如果你想学艺术,作品集很重要。我认识一个学电子工程的朋友,毕业后在诺基亚工作了几年,但就是喜欢画画。自己在网上找的教授联系的。后来跑到加拿大学设计。现在应该已经毕业了。第四,钱很重要。现在不像几十年前,很多教授都没见过会背乘法口诀表的学生。留学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学校经济的来源,针对留学生的奖学金更是又少又难申。你看好学校,自己去学校的官网上查查学费什么的。就我现在身边知道的情况,日本留学完找到工作会给签证留下,但是普遍工作压力略大。欧洲因为难民,以及移民难等问题已经不是留下的热门。美国是达到移民要求后等着摇号,签证到期没有摇到就回国。加拿大不太清楚,倒是很多人往澳大利亚跑。希望能帮到你,有什么再在里问我,看到了回复你

跨专业出国读研成功率高吗?

贝斯特
咕噜牛
英国:英国大学教育选择很自由,理论上说任何学生都可以选择任何专业。但是英国人选择专业是按照自己的兴趣,一般很难接受学生同时申请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对于转专业申请,需要学生充分地说明理由。同时在录取的时候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要求有相关课程的学分,相关工作经验,甚至需要学生先读一年的预科。美国:美国跨专业出国读研申请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基本上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文或理工学士去读MBA、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的硕士课程,这类情况跨度比较小,因为这些硕士课程接受任何专业的申请;另一种情况是文科学士去读理工科硕士课程,比如说,语言学的毕业生去读电子工程,或理学士、工学士读文科硕士课程,像土木工程学生去读比较文学,这些情况都是所学和将学的课程扯不上关系,跨度很大。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教育机构的教育宗旨之一是尊重学生选择专业的权利,只要学生满足澳大利亚各大学的基本录取标准,所有申请人都是有机会实现跨专业申请的。通常在各个大学一个院系下的申请都是比较容易批准的。例如,在澳大利亚各大学工程系下,会包括很多工程专业,如信息工程、通讯工程、制造或机械工程、生物化学等,这些专业之间的申请是比较容易批准的;商业和经济系下也会包括很多专业,如金融、会计、银行学、货币学这些专业的学生之间的申请也是比较容易批准的。

关于跨专业出国读研

苟简
汝戒之哉
首先,你需要准备的考试有两门,托福和GRE(工科)/GMAT(商科)/LSAT(法律),这两门考试必须在大三结束大四开学不久前完成,因为如果想秋季入学的话,一般大学会在前一年的12月前完成材料的提交,提交的东西包括:一。transcript成绩单,包括:1.托福成绩2.GRE成绩3.GPA(也就是所谓的绩点,国外大学一般以4分制,中国大学很多是5分制,这个会有换算)二.resume简历三.personalstatement个人陈诉四.reference推荐信这些东西详细的格式细节要求都要根据你要申请的学校网站上会有详细要求,要根据情况自己去查至于相关背景,不同学校要求不同,你需要自己去查查,最好找个中介咨询下,咨询一般都是免费的。名校的话GPA和GMAT很重要,当然TOEFL要求也会很高。你就算提前修完专业课应该不行,除非学校允许你毕业,只能申请transfer,读研的话要等到大学毕业后。欢迎,望采纳!~~

可以跨专业留学吗

吊兰
阿诗玛
目前有很多非艺术专业学生想要跨专业申请艺术类留学,但是心里打鼓,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一是,跨专业学校接受不接受,二是,跨专业难不难、好不好申请。艺术留学非设计专业学生转学设计,跨专业艺术留学申请到底可行吗?美行思远国际艺术教育老师明确告诉大家,美国艺术院校是非常欢迎跨专业的学子申请,或许因为美国的国度里,艺术早已普及大众,他们认为艺术的魅力是无限的,因此欢迎所有热爱艺术追求艺术的小伙伴们前去学习。1.大部分美国院校接受跨专业申请美国的院校的专业包容性很强,这也为大家跨专业艺术留学提供了有力的先决条件。我大致给大家总结一下,哪些专业可以放心的选择,哪些专业转的时候需要谨慎。放心专业:服装、珠宝、平面、插画、动画、摄影、纯艺、工业等谨慎专业:建筑、景观、室内、交互等举两个例子:放心专业中服装、珠宝、平面等就不讨论了,他们的安全系数高于99.99%,也是大家普遍了解的可转专业。但工业设计,大家可能心存疑虑,比较担心没有相关专业知识,不能跨专业选择,其实不然。ACCD(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是美国工业设计最好的院校,其工业设计绝大多数研究生都是具有相关背景及经验的同学,但ACCD推崇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并十分看重从不同专业传来的声音,因而也放开对背景的要求,容纳本科非设计专业的同学申请。其余像RISD、SVA、CAA等Top院校都十分包容,但是他们会格外重视,并根据你提交的作品集决定你的申请结果。谨慎专业中像卡内基梅隆的交互专业共有三种学位:MDes(设计硕士学位)、MPS(专业研究硕士学位)、MA学位(设计方向文科硕士学位)。其中MDes、MPS需要本科专业与设计相关并具有相关专业经验,但MA并没有相关要求,可以跨专业申请。2.跨专业艺术留学申请要求有何不同?跨专业艺术留学的要求是不变的,不论是语言成绩、推荐信、学历证明、成绩证明,还是作品集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小伙伴们只要认真准备每一项,尤其是作品集就可以了。这里又涉及很重要的问题:技法基础。很多跨专业的学生申请初期动力十足,后面可能因为专业度不够,作品集往往达不到美国艺术院校的要求而被拒。白白浪费大量时间,可谓得不偿失。建议零基础的小伙伴,委托专业的艺术留学机构,帮助你打好基础技法,开发你的艺术细胞,并引导你去做专业度更高的作品集。而且最好能从1.5-2年开始准备,如果你找对了艺术留学机构,一位甚至多位专业老师对你从0打造,引导和配合好的话,在之后准备作品集会事半功倍。题后话:美行思远国际艺术教育老师提示各位蠢蠢欲动的小伙伴,跨专业艺术留学,等同跨出那一步。是的,总要好好想一想,或许之前的“老本行”都要彻底放下。人生每到一个阶段都面临重重选择,先想清楚,再做决定,而后,拼尽全力去做到,做好,既舍又得。 本文版权属于美行思远(www.mxsyzen.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国留学可以跨专业吗?

不能过也
生之欲
我和你来探讨下:首先,你不想从事这个行业,是想自己开一个小商店,但也是这方面的,只不过现在是家长要求读研。那么我倒认为,如果你有一个详细的创业计划来说服家长,或许他们不会这么要求。如果你现在只是一个初步的计划,那么慎重考虑。其次,你说你开一个设计方面的商店或者工作室,而又不想做这个行业的工作。那么我的理解是,你热爱这个行业,只是不认可国内的目前固定的工作模式。认为自己还有许多天分可以挖。那么我认为是不是有可能你讲眼界暂时局限在国内了,如果去接触了国外的顶尖的一些东西和他们的商业运营模式会有全新的认识。对,我说的是从学术和整个这个行业的运作方式。那么如果出国以后会不会从这两个方面你会有更深也更广的认识。啰嗦这两点,现在从技术角度说一下。再次,如果说了这两点我认为既然要去就要去个能发挥你特长并让你自身发展的地方。我对于其他国家不了解,我要说的是目前为止大多数出国的同学去的是美国。各种原因我也不说了,反正就觉得吧,学以致用。而且现在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也是越来越有利于去读书。复次,至于专业选择吧,我认为继续坚持平面设计好了。而且相对于其他的文理科或者商科的申请人来说,平面设计大多数学校还不用考GRE,只要一个语言成绩。当然,对于作品集的要求还是有的。我现在就有个复旦艺术学院的同学,在申请平面设计。至于你说的合算不合算,那么是要看你自己学得如何以及自己的性格,行为等多方面具体情况了,对你不太了解,我就不多说了

考研,跨专业,出国留学,本科成绩差

必需品
救世之战
帖子看到,回复如下: 1、首先需要统一思想的是:就读研究生是在原来的本科专业基础上深造。我想对此可能不会有异议吧。好了,那么,申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至少是理工科的学生而不是管理类的商科学生; 2、第二,我们来了解一下申请研究生时申请人的竞争力之所在: 经验告诉我们,申请研究生的竞争力来自于以下8个方面: 1)、“硬件”——就是GPA、TOEFL和GRE GPA的底线是3.0,希望申请比较好的学校,至少是3.2,申请一流的学校至少是3.7; TOEFL的底线是80,希望申请好一些的学校至少是90;申请一流学校应该是108以上; GRE的底线是280,希望申请好一些的学校至少是310;申请一流学校应该是325以上(其中写作不低于4.5) 2)、专业背景和专业成就 是不是在专业刊物发表过论文或专著? 是不是有过专门的研究课题? 是不是帮助过老师做过什么课题?在课题中做了哪些些研究、完成了哪些工作? 3)、工作经历或工作经验 4)、是不是参加过相关的资格考试,是不是通过; 5)、原来在什么样的大学就读——美国的大学很看重原来就读的学校,往往,北大交大清华复旦交大的学生申请的结果都会比较好;相比之下985、211毕业生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6)、你的研究方向和学校所培养的方向吻合度是不是很高; 7)、你的加入是不是会给学校带去新的气息、新的文化、新的优势; 8)、如果学校培养了你,将来会得到不同凡响的回报。 3、虽然你自学了一些生物类的课程,但是如果《成绩单》上得不到显示,那么没有人会认可的; 4、最后要回答你的是:不管是TOEFL还是GRE都不可能提高或者抵补GPA的不足。 对不起,可能我的回答你会很不满意的。但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我所说的全部都是事实。之所以我说了这么多,是为了让你或者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同学不受或少受误导。特此回复、供你参考。欢迎继续提问

大学毕业后可以出国留学吗?

初瓣
张琳
当然可以。本科毕业出国留学有三种途径:一是公费留学,二是自费留学,三是移民。1.一般来说,公费的研究生每个大学只有很少的名额,如果你的成绩足够优秀,可以推荐公费出国留学的话,可能不会需要花费太多。瑞士的公费留学费用约在8万元人民币,私立大学则需要20万元~30万元人民币。如果考上法国的公立大学,不仅学费全免,还可以打工赚取生活费,比较适合工薪家庭。相比较而言,韩国的留学费用最便宜,约为3万元人民币。2.大多数人还是自费出国留学。各国留学费用不尽相同。就热门留学国家来说,留学各国研究生费用(学费,美元):(1)美国公立:17158(自然科学)、24426(医学)、17158(其他学科)、 11999(生活费);私立:9209(自然科学)、9846(医学)、9209(其他学科)、 11999(生活费)。(2)新西兰:15187(自然科学)、13912(医学)、9711(其他学科)、 10851(生活费)。(3)澳大利亚:11977(自然科学)、14530(医学)、9212(其他学科)、 11052(生活费)。简单比较就能看出,想要出国留学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是不太可能的。 3.不少欧美国家实施高福利政策,外国移民及其子女均可享受与本国公民的同等待遇,包括免费或低学费学习。因此,有些人通过“先移民后留学”的模式出国。这样可享受免学费或低学费的福利,因此,留学费用大大降低,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也更为宽松。当然前提是你需要符合移民的条件。

出国跨专业读研困难么?(要有含金量的) 尤其是经济学专业(非商科)

陈虬
尚志
申请好学校都困难,如果你本科专业和经济一点不搭边也比较困难。不过如果不在乎学校好坏,也不在乎奖学金,跨专业读经济学是比较容易的,主要取决于你的经济实力,因为经济学硕士一般都不会有奖学金。T,G成绩够用就行。 硕士在国外都属于applied science,就是为了就业而诞生。所以好学校的硕士学位想要奖学金很困难,因为学校就指着赚硕士学位的钱。这与博士不一样,博士是为学术而生,而且很辛苦,为了让学生专心学术,奖学金是必须的。个人建议,经济学硕士很鸡肋,因为从就业上来说远不如金融硕士(Mfin),搞学术也不可能。金融经济类硕士的学费一般情况下,除去家里掏钱以外,大部分都是学生本科毕业后工作几年的积蓄。当然也有个别申请到奖学金的,但一般来说,越好的学校申请硕士类奖学金越难,不好的学校更不可能。香港能读的学校(就是就业尚可),就那么2-3所,从水平上来说,我不认为比国内的名校,尤其是北京的几所高校更好。象北大光华,清华经管,人大财金,中财等,水平都不会比香港差,甚至更高。其实你比较下考香港几个大学的硕士和考以上几个学校硕士的难度就知道哪个更好。尤其是北大和清华,这两者在国内就业还是很受认可的。你如果很想在经济学领域有深入研究的话,可以考虑在US前50的学校读经济学博士,当然会很辛苦建议考虑荷兰留学!荷兰留学费用低,教学质量高;全公立大学,学历全球认可;全英文授课、师资全球化;反签证程序,签证率高;合法打工,不要保证金。荷兰是一个理想的留学目的国,在商科、法学、物流、金融、医学、通讯、电子、建筑、农业、生命科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内,荷兰都是佼佼者。荷兰是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始用英语授课的非英语国家,目前已开设1500多个用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习惯于使用英语的中国学生对专业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荷兰留学本科一年的生活费加学费10~12万左右,硕士一年的生活费加学费一般16~18万左右,具体因学校而异。荷兰国土虽小,国力却十分强盛,被誉为经济上的巨人,是欧洲经济形势最好的国家之一,人均收入近年来稳居世界前几名。荷兰气候宜人,环境优雅,是一个花园式的国家。荷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方面的条件非常适宜潜心求学。上海荷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