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可以跨专业吗?

功夫爹
纯素之道
  考研可以跨专业的,  考研是大学生或是已经工作的人,为求得自己的完善,或是为了规避严苛的社会竞争,选择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  跨专业考研:跨越专业界限,让人生飞跃,在专业选择上,考生往往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选择本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考研?很多考生都无法去冷静权衡这个问题,做出一个自己的选择。  跨专业考研的难度  很多同学跨专业考研的时候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跨专业考研的难度。这是很现实的,不是光凭热情和勇气就能解决的问题。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而且是明确的目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明确这个目标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专业  俗话说的好:“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难度系数在所有考研科目中是最大的,甚至盲目跨专业考研存在满盘皆输的危险。尤其是如果准备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基本功不扎实,那么即便最终考上了也会出现就业难问题,甚至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些跨专业考研成功的同学最终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症状。究竟是跨是守,其实只要跟随心声、跟随意志,跨越自己,相信梦想就能被放飞。管理类研究生、法硕、计算机专业、金融学、通信等专业研究生的报考一直是一个热点,连续几年来,这几个专业的研究生也一直居高不下,前前后后排列在历年考研十大热门专业中。

考研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可以跨专业吗?

道通为一
八千万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可以跨专业考研,只要满足报考单位报考专业的报考条件即可报考。

什么是跨专业考研

红缺蓝
老莱子曰
跨专业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二、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三、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四、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然而,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 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 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 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谨慎。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所以,是否要转变方向,换一个专业,需要尖锐严格地审视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真正热爱将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新专业? 长远来看,这个新领域是否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发挥的空间? 是否可以肯定学习三年之后真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头担子两头塌? 最后也是最基本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是否有自身优势?没有优势怎么拨得出更多的时间给专业课的复习? 二、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 经过了自我的拷问,还坚定地要跨专业考研的朋友——相信你一定是个头脑清醒、梦想坚定的人。 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基于对自身才智和优势短处进行全面评估而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更要不怕苦不怕累。 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在学校并非不认真对待自己学业的考研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发现仍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而爱好文史哲。如果基础课英语政治还不错,那么他就具备了考虑跨专业考研的最低要求。那么,接下来怎么确定专业呢?首先,看爱好。对新闻传播、考古、文学皆有兴趣,怎么办?一个一个排除。对于新闻,多搜集资料,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敏锐的新闻感、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健康的身体。直面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有敏锐的新闻感,却没有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甚至都无法面对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强度,那么放弃。对于考古,作同样评估;另外,如果这时你的父母亲反对你的考古梦想,请把他们的忧虑考虑进去,一意孤行并不可取,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并且,父母也是了解你的人,他们对你的性格、天分其实很了解。那么如果你认为父母意见的可接受性大过你对于考古的热忱,考古这一项,也被划去。最后剩下文学,如果经过一系列评估,觉得可行,那么它之下还有很多专业细分,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比较文学,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根据自己平时看书的偏好、积累的多少、考试试题能否应付等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决定。这些将和下一部分联系起来谈。 这只是一个例子,跨专业的方向转变五花八门,几页纸不可能描述详尽,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例子,了解一下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各方面因素。 当然,请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 三、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第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或哪些)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名校和你喜欢的专业。这一步可以和前面确定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而且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充实感,总之,它让我们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然后,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呢?越早越好。我们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我们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二,专业课教材到位。前面把工作真正做到细致,4月份到5月份一定要定下最终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之后,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疑,快去买专业课教材!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买全专业课教材,还要找出一两个能帮上忙师兄师姐、找同学、找亲戚,甚至找网友去打听没有列出的那些。 这里有两个问题:买书和找师兄师姐——自己能买到的书,尽量自己去买,有学校可以邮购,有书店可以搜寻,再不行,去图书馆系统或网上找出这本书的出版社,找到出版社电话,打电话、汇款去邮购。不要一开始就事事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自己找渠道解决。后面有更重要的事去麻烦他们。实在不行了,去找师兄师姐,最重要的是问题要明确。随便说:“我要考你们学校某专业,请帮助我”是没用的。要明确说出你的具体问题,要考哪些书,重点看哪些泛读看哪些,打听到哪里能买到自己却没办法,请他们帮忙——听到这么明确的问题,人人都会乐意帮忙。6月底之前,主要的专业课教材一定要到位。 第三,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其次,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四、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买到的去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请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 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其次,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在剩下的两个月当中,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自己要考的专业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专业答题有什么惯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随便哪个学校都行,自己方便找的、正规的大学就可以;当然,方便的话,最佳选择就是所考学校研一同专业学生宿舍,这样就不仅了解试题情况,还可以挖掘更多这两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和复习中所强调的一样——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万全的准备。拿到试卷的时候,要像热爱专业书籍一样热爱它们,冷静的头脑,热情的心灵,一定战无不胜。 最后,就是复试了。关于导师是否要找,各有各的说法,能找到最好,没找过的也不用惴惴不安。相信自己最重要。 其实接到复试通知书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更多时间去扩展知识面了,这些是最初就应该做的。这时候跨专业考生常常担心自己的基础不够,再次心虚。那么与其瞎抓一把,不如把以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翻一遍,总有用得上的,做生不如做熟。对于某些领域的熟悉或精通,比泛泛而谈更能显出自己的特色。用真诚的微笑和哪怕是使劲鼓才能鼓起的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导师。好歹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们也算复合型人才了,怕什么! 说到这里,整个过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一个开始。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更自主、更专业的学习过程,跨专业学生一踏入这片天地,肯定会受到冲击。不熟悉的领域,老师觉得应该是常识自己却闻所未闻的知识,难以找到的新生活定位……这些都要有心理准备。建议在5月到8月这段天堂般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看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并非专业课本),继续打基础,进入研究生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给你去打基础。 总之,对于勇敢的跨专业考研人,继续用韧性和信心,在开学前调养好身心,并不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一个新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都是必要的。相信这样贯穿始终的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人生充实自己的梦想。对生活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地回报你。要相信,要坚持。

考研能跨专业吗?

九仙草
海马
当然可以.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如何看待跨专业考研 “没有考不了的,只有想不到的”,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众所周知,“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系数在考研中是最大的,“剑走偏锋”,既有“满盘皆输”的危险,也可能会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 那么,对跨专业专研的情势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就显得特别重要。一般情况下,跨专业考研应遵循以下规律: 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外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就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第三,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第四,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的学校和院系欢迎鼓励跨专业报考。 从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跨专业考研的所跨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经济类专业要考数学,对于理工科学生选择该类专业要考虑以下两点: 一、该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可能对理科生有利,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系的金融与证券专业。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会计学等要考数学(一);二、考的专业课科目比较少,这样理改文考生成功的可能性也许会更大一些。 社会学是一门领域广阔的学科,根据历年的招生情况看,应届考生居多,社会科学专业出身的比例也较大,带着其他学科背景进入社会学,都有其独具的优势。社会学相对于其他专业性更强的学科而言,比较容易入门,只要准备充分,复习得法,考取希望还是很大的。 法学院在读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非科班出身,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专业的鸿沟并非是不可跨越的。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往往能融专业素质于法律学习中,他们视野广阔,看问题的角度新颖而独特,要是再加上复习得更加充分,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理科之间跨专业报考,选择专业时,最好选择与自己本专业相近的专业,隔行如隔山,文科、社会科学之间还稍好一点,理工科之间差别更大,报考其他专业就要另起炉灶,从头开始学习,自然要付出的辛苦。当然,这座山也不是翻不过去的。 总之,决定是否跨专业报考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慎重选择,不可追逐一时的热门、潮流,要尽可能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 如何准备跨专业考研跨专业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进入大学时成绩不理想,被调剂到非己初衷的专业,几年的本科学习下来,依然不甘心;二、当初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一个专业,以为自己会喜欢,却发现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至少不是最爱;三、几年下来(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细思考,觉得自己若坚持本专业或现工作定然无前途无钱途,需要投身到人们公认的热门专业中去,才觉得踏实、前路光明;四、并非不喜欢本专业,而是求知欲强烈,真正希望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专业的考研人绝对都是不失梦想,充满挑战意识的人们。 然而,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 不断地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是所有有求知欲的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同样会成为朝三暮四的借口。 其实,很多考研人本来就存有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而选择继续呆在学校的心理;而在跨专业考研的人中,更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原来的专业,甚至从没认真考虑过是否自己适合它,只为了逃避,才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业去考。 如果是这样,请先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说。因为一颗对待生活从不认真的心,是不会因为换了个专业就能有起色的。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也请三思。就因为一直认真,这次更要谨慎。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所以,是否要转变方向,换一个专业,需要尖锐严格地审视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风,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是否真正热爱将要为之付出心血的新专业? 长远来看,这个新领域是否有自己的天赋和性格发挥的空间? 是否可以肯定学习三年之后真能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剃头担子两头塌? 最后也是最基本最当前的问题:基础课是否有自身优势?没有优势怎么拨得出的时间给专业课的复习? 二、审时度势:了解自己,踏实去做 经过了自我的拷问,还坚定地要跨专业考研的朋友——相信你一定是个头脑清醒、梦想坚定的人。 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基于对自身才智和优势短处进行全面评估而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更要不怕苦不怕累。 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在学校并非不认真对待自己学业的考研人,在经过四年的学习之后,发现仍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数学专业,而爱好文史哲。如果基础课英语政治还不错,那么他就具备了考虑跨专业考研的最低要求。那么,接下来怎么确定专业呢?首先,看爱好。对新闻传播、考古、文学皆有兴趣,怎么办?一个一个排除。对于新闻,多搜集资料,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比如,敏锐的新闻感、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健康的身体。直面自己的优缺点,如果有敏锐的新闻感,却没有强烈的争取和参与意识,甚至都无法面对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强度,那么放弃。对于考古,作同样评估;另外,如果这时你的父母亲反对你的考古梦想,请把他们的忧虑考虑进去,一意孤行并不可取,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并且,父母也是了解你的人,他们对你的性格、天分其实很了解。那么如果你认为父母意见的可接受性大过你对于考古的热忱,考古这一项,也被划去。最后剩下文学,如果经过一系列评估,觉得可行,那么它之下还有很多专业细分,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比较文学,是古代文学还是现当代文学?要根据自己平时看书的偏好、积累的多少、考试试题能否应付等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决定。这些将和下一部分联系起来谈。 这只是一个例子,跨专业的方向转变五花八门,几页纸不可能描述详尽,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例子,了解一下需要考虑和平衡的各方面因素。 当然,请牢记,内心的热爱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在选择中最为重要。有了这两点,相信你的选择会是对你而言最好的选择。这将是一个美丽的决定,决定之后,一定有云开见日的感觉。方向确定了,就朝着那儿毫不回头地走吧。 三、报考准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让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第一,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或哪些)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名校和你喜欢的专业。这一步可以和前面确定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而且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充实感,总之,它让我们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然后,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呢?越早越好。我们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我们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二,专业课教材到位。前面把工作真正做到细致,4月份到5月份一定要定下最终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之后,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犹疑,快去买专业课教材!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买全专业课教材,还要找出一两个能帮上忙师兄师姐、找同学、找亲戚,甚至找网友去打听没有列出的那些。 这里有两个问题:买书和找师兄师姐——自己能买到的书,尽量自己去买,有学校可以邮购,有书店可以搜寻,再不行,去图书馆系统或网上找出这本书的出版社,找到出版社电话,打电话、汇款去邮购。不要一开始就事事麻烦别人,自己能解决的自己找渠道解决。后面有更重要的事去麻烦他们。实在不行了,去找师兄师姐,最重要的是问题要明确。随便说:“我要考你们学校某专业,请帮助我”是没用的。要明确说出你的具体问题,要考哪些书,重点看哪些泛读看哪些,打听到哪里能买到自己却没办法,请他们帮忙——听到这么明确的问题,人人都会乐意帮忙。6月底之前,主要的专业课教材一定要到位。 第三,复习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其次,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四、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买到的去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请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 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其次,为考试做准备,掌握专业答题习惯。在剩下的两个月当中,一定要找点时间去学校的自己要考的专业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专业答题有什么惯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随便哪个学校都行,自己方便找的、正规的大学就可以;当然,方便的话,最佳选择就是所考学校研一同专业学生宿舍,这样就不仅了解试题情况,还可以挖掘这两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和复习中所强调的一样——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经过了周密的计划、万全的准备。拿到试卷的时候,要像热爱专业书籍一样热爱它们,冷静的头脑,热情的心灵,一定战无不胜。 最后,就是复试了。关于导师是否要找,各有各的说法,能找到最好,没找过的也不用惴惴不安。相信自己最重要。 其实接到复试通知书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时间去扩展知识面了,这些是最初就应该做的。这时候跨专业考生常常担心自己的基础不够,再次心虚。那么与其瞎抓一把,不如把以前看过的书拿出来再翻一遍,总有用得上的,做生不如做熟。对于某些领域的熟悉或精通,比泛泛而谈更能显出自己的特色。用真诚的微笑和哪怕是使劲鼓才能鼓起的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导师。好歹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们也算复合型人才了,怕什么! 说到这里,整个过程看起来完了——其实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一个开始。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个更自主、更专业的学习过程,跨专业学生一踏入这片天地,肯定会受到冲击。不熟悉的领域,老师觉得应该是常识自己却闻所未闻的知识,难以找到的新生活定位……这些都要有心理准备。建议在5月到8月这段天堂般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看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并非专业课本),继续打基础,进入研究生生活根本没有时间给你去打基础。 总之,对于勇敢的跨专业考研人,继续用韧性和信心,在开学前调养好身心,并不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一个新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都是必要的。相信这样贯穿始终的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人生充实自己的梦想。对生活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地回报你。要相信,要坚持。

广州考研可以申请跨专业考试吗?怎么复习专业课?

酱肘子
不知就先
基本上除医学硕士或者其有本科专业要求的以外,都支持跨专业考研;需要你在相关考研网站里获取相关的专业课参考书跟考点,参照研究生院给出的考研大纲进行复习。在备考复习之前,建议你去研招网或中大研招网去获得学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如果在复习上遇到难题可以在 学姐笔记 上向学长学姐询问,他们精心整理的复习笔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所有的画图题均用Matlab仿真,力保复习笔记的准确性!经过精心整理的真题答案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减少错误答案对自身心情的影响。祝你考研顺利。

跨专业考研是怎么回事

说失屠羊
居敬
考研可以跨专业,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所选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通过跨专业考研可以去读自己理想的专业。

跨专业考研应该怎样复习

非鱼
武林志
一、衡量能力范围与所跨专业的距离跨专业考研应该有一个原则在里面,首先这个原则是你能不能够完成你想跨到那个专业基础复习的东西。因为有些专业和专业之间的隔阂是比较难跨越的,比如我本身是学工科的,我想跨专业考农学、军事学,甚至于有些同学可能跨专业考现在比较热门的一些专业,像经济学、专业硕士等专业,但我觉得这样复习的话整个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反过来,本科的时候学计算机的,但是在我准备考研阶段,比如我对教育学比较感兴趣,对于心理学比较感兴趣,这样专业之间的跨度是可以完成的,着手的早的话是完全可以完成的。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标准去做,只要考那个专业的专业课基础复习你能够完成,那么你就可以考这个专业,首先是这一点。这是必须要明确的。二、做好复习规划,入门打基础及参考书是重点第一点,首先要入门。甚至有的专业,可能学了十几年都难以入门,这样的专业我建议同学们就不要跨专业考了。很多院校会有一些指定参考书目,在阅读这些指定参考书目之前,设置一个基础阶段,因为这些参考书目在考研的时候,针对那些大四本身是本专业的同学来设定的。也就是说,应该提前把自己的这一部分知识补回基础方面的知识。例如像经济学的一些专业,比如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部分,这就是说在看院校指定参考书目之前最好可以自己进行一些基础方面的学习,比如阅读。这是日后对于本专业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很多时候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的,尤其是院校好一点的学校。实际上可能很多同学会问,没有参考书目了我们拿什么去学习,实际上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学校的这样一个出题范围,肯定会有一些参考书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去年或者前年的参考书目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一些师哥师姐,包括院校研招班的老师,找一些他们认定的参考书目。三、3轮复习搞定专业课1、第一轮:通读参考书,把握重难点。跨专业的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专业课参考书目通读一遍,最好读两遍。在读的时候给大家提一个标准,就是说每一个细节的部分都应该读到。所有知识点,像一本书的前沿和后记部分,可能很多同学不是很愿意读前沿和后记,但前沿和后记体现了这个作者对于整本书的思考,等于走一个小途径,比较简便地了解整本书的框架和脉络。其中书的正文部分,这个不需要说了,一定要很好地进行阅读。还有一些细节的点,比如课后的一些复习题目、思考题目,尤其像经济学、管理学的书,经常后面会有一些案例,理工类的书经常后面会有一些实验的题,这些问题同学们一定要把握住。因为后面的问题和思考题目,是对每本书每一个章节的总结。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去把握这本书的重点和难点是有很大帮助的。基本上是在10月份之前应该把所有的指定参考书目做一个很好的学习,建议跨专业的同学最好能够把这样一些院校的参考书目,可以很好地进行学习,进行两遍的这样一个学习。2、构建完备知识体系,通过做题强化知识储备强化复习阶段,把这个时间段从十一开始,一直到11月中旬的这样一个阶段。这样的阶段,主要是构建同学完备的知识体系,然后可以进行答题了。也就是说,在第一遍基础复习的一个基础之上,可以很好地把指定参考书目当中的知识点进行理解。第二遍的时候就应该进行自我总结。在强化复习阶段,在你了解这本书知识框架结构和条理之后,可以有意识地做笔记。这个时候最好可以找到院校近三年到五年的真题,尤其是那些真题当中经常出大题,就是占的分值比较高的知识点记下来。可以把握一个原则,就是题、书、题的过程。也就是说,把曾经考过的知识点,尤其是占的分数比较大的一些知识点,可以在你的笔记上体现出来。相信每个同学经过三到五年的整理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书上大约有20%的知识点几乎每年都会被考到,有些出题的分值可能不太一样。接下来有30%的知识点可能被考到过一次、两次。当然剩下有50%的知识点可能从来没被考到过,这样的话对于参考用书来讲的知识体系,这种重点和难点的体系就很明显了。而且可以把握得住这个命题、学校,甚至于学院的整体命题思路。当然这个时候需要提一个标准,大家既然在掌握整个知识框架和结构之后,假如说可以进行答题,这个答题是什么呢,给大家一个标准,比如你拿到一个13年专业课真题,给你一本指定参考书,你可以依照这本指定参考书,对应的所有的,真题上面出现的知识点你全部可以找得到,而且可以做对,在强化阶段的复习,这个效果就可以了。3、量化记忆和练习,高强度复习完成冲刺。最后一个复习阶段,就是11月中旬一直到考研之前。在冲刺复习阶段一定要大量的进行记忆和练习。尤其像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有一些院校指定参考书目当中的题目是有一些配套的练习册,如经济学,像西方经济学这本书有很多版本的练习册,大家可以选择一下,以题目来进行知识点的这样一个练习。这样的话也可以保持一种对于专业课的这样一个状态。同学们经常会问到专业课只是看书、背书,没有任何应用,恰恰解决了专业课难以拿到高分的情况。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假如做到以上说的三个阶段的总体复习的话,专业课的成绩最后应该会让他满意。不跨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参照跨专业的同学这样一个标准去要求自己。因为考研面前是人人平等,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本科的时候学了四年,而轻易对于专业课方面的学习,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我大学本科学的文科类的专业,现在想要跨专业考研,想考理科的,虽然高中数学还可以,但是上大学就没在学

忠也
挈水若抽
  考研跨考,文转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建议同学在跨考前,想好以下三个问题!  1、本科专业并不合心意何不及时“跳槽”  “学数学很难直接就业,我们学校数学系也不是重点专业。”刘同学说,“我准备考研换成法学专业,感觉这个专业以后就业能有帮助。”  许多同学选择考研都是想谋取一个更好的出路。显然,对于绝大多数大学而言,好专业就那些,数得过来。一般的系占绝大多数,还有一些系科的分配则历来都很差,很难找到好工作,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很多“冷门专业”同学以就业为标杆跨专业考研也是值得理解的。  跨专业考研的吸引是如此诱人,但很多同学都没有思考过如何专业之间转换的困难和重新适应专业的挑战。外语系学生赵同学3年考研换了3个专业,均无功而返。大四那年她报考“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失败,见同班同学成功考上新闻专业,于是匆忙跟进,转攻新闻。可是由于以前对新闻学一无所知,第二年考研专业课成绩全军覆没。报考热门专业失利,她又转考冷门专业,第三年她选择的专业是旅游地理,可因为专业课只复习了短短几个月时间,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考研考的是一个人的忍耐力,是一个人的毅力,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使得很多同学考研失利。这样赶场式跨专业考研的并非个别现象。赵同学的动机也是考研中最忌讳的心态:投机和盲动。在没有任何知识积淀的情况下,盲目换专业只会浪费精力和时间。  2、几大错误的思考导致畏缩不前  考研队伍中同样存在一些同学对跨专业考研抱着畏惧的态度。“跨专业的考生在复试时会因为专业基础不扎实被导师歧视。”王同学在选报研究生的时候非常犹豫。“这是师哥师姐告诉我的,还是考本专业比较有优势。”  孙同学同样对跨专业考研没有信心,“就算同是跨专业,老师也更喜欢本校本专业的学生。”孙同学如是说。“本来考外校的研究生名额就很少,还没有专业优势真的是很难。”  跨专业最难的不是卷子而是勇气。该说,跨专业最难的不是专业课基础薄弱,而是明知薄弱,总难以找到高效的方式提高。在一些考研指导文章中,专业课的复习并没有那么难——找 到本专业的参考书目、真题,然后进行“针对性”“有效”复习。而最关键的“针对性”“有效”,恰恰就是拦在跨专业学生和本校考生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而对于复试来说,研究生考试和高考唯分数是举不同。要选拔的是有一定知识基础,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科研热情和科研潜力的人。设置复试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把好最后一关,而不是一味根据初试成绩来确定是否录取。  另一方面,招来的研究生是由导师来带,他们在意的是能不能选拔出合适的学生。其实,跨专业的学生担心的不应该是老师会歧视,而应该担心老师会一视同仁。因为从考核难度来讲,导师对本专业考生的考核尺度会更严厉和深入,而对跨专业的考生则相对宽松,能回答到点子上,展现出逻辑思维能力即可。从这个角度上说,导师算是反过来“歧视”本专业的考研人了。  3、跨专业考研还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注意跨专业考研的资格;一般情况下,学校是允许跨专业考研的,也就是说只要你符合研究生报考条件,你就符合跨专业报考。但是有的学校有的专业例外。比如说北京大学2013年法学院招生专业中就有一个法律硕士专业,其中要求是非法学专业,也就是只接受跨专业学生。也有的学校会明确说明不接受跨专业等等。所以,报名时,一定要弄清楚所报院校是否接受夸专业报考。  其次既然选择跨专业报考,也就是说明,在平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比如自学过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或者旁听过相关课程。所以,只要有所准备,就不会无从下手。一般情况下,数学、英语、政治都是全国卷,只有专业课是学校自己出的。也就是说,跨专业报考的最大障碍就是专业课。要事先了解所报院校考哪一门专业课,有没有指定专业课教材,或者有没有相关习题,专业课考试考几门等等。这些都是事先要弄清楚的,越详细约好。  还有就是是否有加试。这个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复试的时候加试,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所以事先弄清楚才是最主要的。有的学校都是考一些本专业内所学的课程,如果是复试加试,那还好一点,但是如果是初始的时候就加试,那么,你就要花出的时间去看这些主页课程。

如何准备跨专业考研心理学

晨风
说失屠羊
怎么准备这个话题实在太大,不过大一有的是时间,建议还是再了解了解心理学,然后大二再提升相关专业素养,大三再备考。此时应该着手更深的理解:一方面,在看实验心理学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普通心理学理论;另一方面,要搜集各大名校的历年心理学真题,用简答题和论述题来训练自己的专业思维。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策略,真题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不仅向我们提示了心理学领域比较重要的理论和发现,也可以教会我们从哪些角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心理学统考,需要考生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含量没有变化,除了要掌握5门专业课外,还要更精细地理解专业知识,而不能凭着兴趣,囫囵吞枣地啃书本。复习心理学需要“先难后易”,考生应对最难的实验和统计有了七八成把握后,就开始着手于心理测量的学习。心理测量中需要掌握的是常见的“信度”、“效度”和“常模”,仔细推敲这3大部分包含的内容,考试中所涉及的测量知识就不存在问题了。对于复习策略,可以有两条主线:(1)以普心为主的教育,发展,社会等偏文学课,第一遍一定要有大量反复的阅读,要像看小说那样看这些书,以理解为主,不要企图第一次看就要记多少东西。第二遍就可以做笔记了,弄清每门课的逻辑体系,并尽量多地丰富。到第三遍第四遍就轻松多了。(2)统计,实验和测量,可以先从统计看,可以从概率分布开始看书,这个求质不求量,一个知识点反反复复把它弄懂,再往下看,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可以与实验设计一起看,统计,实验其实都是一体的,所以一开始看会感觉很难,没有关系,订好计划,坚持下来,会慢慢明白的。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必须得有大量时间的保证,现在可以稍微松一点,一天至少6个小时自习,每天10个小时以上是必须。这里环球卓越提醒大家备考心理学时切莫死记硬背,这样不但记得不牢,还容易混淆相似知识点。所以,要在再理解的前提下记忆,并且将知识点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轻松应考。最后,就是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下来,这一路会很累,但只要你坚持下来,无论结果如何,会有收获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