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有考日语专业的研究生吗

尽人毒也
周章
1951年3月,总政治部以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始筹建军队的电影厂,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命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更名为八一电影制片厂。迄今已经有六十周年的历史,这六十年里,八一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制片人王立君介绍,六十年里,许多老前辈担任过厂的领导,为八一厂的建设奉献了一生,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1、司徒慧敏(1952-1953期间任厂长)司徒慧敏(1910年2月16日-1987年4月4日),广东省开平县赤坎永坚楼东闸村人,原名司徒柱,中国著名电影技术专家及导演。他曾经担任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技术委员会主任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1928年赴日本学习美术,参加了夏衍等组织的左翼艺术家同盟。1930年回国。1931年与堂兄司徒逸民合作研制成功“三友式”电影光学录音机,是中国最早制造的录音机之一。1933年,成为以夏衍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电影小组的成员。此后,他导演了《自由神》、《血溅宝山城》、《游击进行曲》、《白云故乡》等影片,并为《姊妹花》等片录音。1946年赴美国学习电影制作,并导演了纪录片《中国民族舞蹈》,该片获1948年爱丁堡纪录电影节优秀奖,同年被美国纽约布鲁克林音乐舞蹈学院评为5部最佳舞蹈片之一。1952,司徒慧敏在接到回国指示之后很快就回到离开6年的祖国的怀抱。回来之后,他被建国初期祖国建设的蓬勃朝气所激励,决心为此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热情和力量。担任电影技术和事业方面的领导工作。这一年4月,司徒慧敏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部门筹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并编导了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纪录片《八一运动会》。该片在“1949~1955年国家优秀影片评奖”中获得三等奖,重要的是,此片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培养了大批专业的创作及技术人员。1953年,司徒慧敏参与主持制定了中国电影事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之后,司徒慧敏担任中国电影局副局长、中国电影科学所所长,长期奔波于西安、广州、成都等地为电影制片厂选厂址,并规划和参与电影洗印厂以及上海、南京等电影机械厂的建设工作。他为中国电影工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个拓荒牛的作用。1965年,司徒慧敏还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拍摄领导工作,与相关工作人员一起研究拍摄计划。1987年4月4日,著名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在北京逝世。2、陈播(1952-1966年期间任厂长)陈播青年时代深受左翼思想影响。1937年,他经董必武介绍,到达陕西,在西北战时青年训练班学习。1938年春回到武汉,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汉青年救国会活动。同年,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赴延安,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军事,曾在袁牧之导演的影片《延安与八路军》中扮演进步青年角色。陈播1939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抗大文工团演员、编辑、宣传干事、抗大二分校文工团副团长,抗大七分校文工队队长。1943年带领学员深入敌后做宣传工作,1945年任晋绥军区宣传队队长,西北野战军战斗剧社副社长、社长。国共第三次内战期间,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社长,带领剧社人员参加了延安和临汾的战斗,导演歌剧《刘胡兰》和话剧《九股山上的英雄》,参加拍摄大型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陈播后任历任西南军区文化部副部长,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1951年调任解放军电影制片厂(后改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1952年5月2日抵京就任。1966年5月被打倒。将八一厂从最初设计的以摄制16毫米电影为主的教育片厂,发展为以摄制35毫米电影为主的多片种综合性制片厂。1976年初被任命为总政文化部顾问,1978年调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1982年改任电影局顾问,文化部电影委员会委员。并主持电影部门的中共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编写大型电影史书《中国电影编年纪事》3、陈亚丁(1952-1953年期间任厂长)陈亚丁,1920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36年读中学时流亡到上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8年调皖南新四军军部任《抗敌》编辑、战地服务处通讯科负责人,皖南事变后任师及军区宣传干事、科长、副部工,1945年后曾任松江军区宣传部长、东北军区和四野宣传部副部长,1949年后历任中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总政文化部文艺处第二处长,《解放军文艺》主编,总政文化部副部长。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诗《满洲进行曲》、《战火颂》、《游击队》等。4、张少庭(1966-1968期间任厂长)张少庭,陕西延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长县乡苏维埃政1979年,张少庭重返大青山根据地和老乡交流府主席、共青团延长县委组织部部长、延长县青年救国联合会主任、中共归武县委书记、归武县县长兼县大队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缉私大队教导员、第一野战军骑兵第二旅政治部副主任。建国后,历任骑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公安军文化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友好工作部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文化部处长,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兼电影制片局局长,陕西省军区副政委,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曾获二级解放勋章。1966年文革开始时,总政委派文化部副部长张少庭组成文革工作组进驻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时进驻八一厂的总政工作队共6人,带队组长是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张少庭;副组长是宋尚戟、那狄;组员有:钟寰、支水山、宫洁民。1966年12月,总政根据形势需要决定撤销工作组,原工作组组长张少庭改任八一厂厂长,副组长宋尚戟、那狄改任副政委,组员钟寰改任行政处长,宫洁民改任演员剧团团长。1968年,文艺界闹得很混乱,于是八一厂被军管(军队单位被军队单位军管,想起来都可笑)。从60军派人来担任领导。5、彭勃(1968-1975期间任厂长)彭勃当时任60军政治部主任,是当时的总政主任李德生亲自点将点来的。彭勃1921年生于山东莘县一个贫苦农家。当日寇的铁蹄踏进我华北大地,惨无人道地对中国百姓烧杀掳掠,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8年8月,年仅17岁的彭勃怀着对日本鬼子的满腔仇恨,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抗日队伍。他一到部队,心中燃烧着复仇的烈火,发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每战必冲锋陷阵。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他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身经百战,成长为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指挥员。他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旅作训科长、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师政委、60军政治部主任、八一电影制片厂革委会主任兼党组书记、厂长,军政委、江苏省军区政委等职。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勋章;1955年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独立功勋荣誉章。6、刘佳(1975-1978期间任厂长)刘佳,笔名刘笳(1916 —2001),辽宁海城人;刘佳同志1916年11月生于辽宁海城,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干事、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副社长,协理员、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团长、文化部部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刘佳同志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是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一至四届委员;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作品有话剧《到山那边去》、歌剧《不要杀他》、《晋察冀之歌》;导演话剧《战斗里成长》、《槐树庄》等;2001 年12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7、张景华(1978-1985年期间任厂长)张景华,(1916--1991)江苏淮阴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参加新四军。曾任中共豫皖苏区委秘书,新四军第四师宣传科副科长兼新华通讯社淮北支社主任,华东野战军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第七兵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宿北、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任兵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回国后,历任总政治部八一杂志社副总编辑,1960年-1966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政委,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兼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三届常务理事。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55年授大校衔。8、萧穆(1985-1992年期间任厂长)萧穆潮阳市(今属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原名萧宏志。祖籍潮阳市(今属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铜盂镇。1929年生于浙江省嘉兴。1948年9月在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就读,1949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第二野战军政治部、西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八一电影制片厂任职。70年代后,从事电影文学编辑和创作工作。1985年3月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负责组织革命战争历史巨片《大决战》(3部6集)的创作、摄制等工作,历时6年。与他人合作的电影文学作品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巴山儿女》、《映山红》等。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荣誉功勋章及解放大西南荣誉纪念章;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立三等功一次。获《大决战》特殊贡献奖。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主席团委员、中国电影制片协会常务理事。电影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 1992年9月在北京离休。9、王晓棠(1992-1998年期间任厂长)王晓棠,原籍江苏南京。1934年1月4日生于河南开封,幼年时代随父母迁居重庆。因受家庭熏陶,从小就拜师学唱京剧。初中时已学会“铁弓缘”、“惊梦”等许多唱腔。1948年举家迁居杭州。次年毕业于浙江省立中专,继续自学京剧。1952年参军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京剧团,次年调入总政话剧团。1958年正式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文革”中受冲击,复员到林场劳动6年,1975年平反。1984年起任导演。198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92年9月起任厂长,后兼任党委书记,1998年8月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少将。10、郑振环(1998-2001年任厂长)郑振环,1943年12月生人,祖籍是天津武清。他从小就爱好广泛,画画,演小戏,说快板,体育,样样都好,很小的时候就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作品,对学习充满兴趣。大哥当时在民主德国大使馆工作,知道他喜欢文学,就把国外的小说买来翻译成中文给他看,外国文学对他影响很大。郑振环是60年代的大学生,开始考上了哈军工,学理工的,由于在艺术才能上过人,被解放军艺术学院选中,经过几番周折,与军事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又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他虽然是军人,但没扛过枪打过仗。却在军事艺术领域有着颇高的造诣,在银幕上、教学讲台上、话剧舞台上施展着他的才华,是国家第一批享受政府津贴的艺术家之一。他搞话剧很有名,早在80年代,他编剧的《三个人的冰山》、《摸天》,特别是他的《天边有一簇圣火》,是描写和平年代的军人生活的,被称为戍边将士的无私奉献的颂歌。郑振环将军曾担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员、解放军艺术学院创研室研究员、《解放军艺术》杂志主编、总政话剧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现任中央电影电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国话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是国家一级编剧,少将军衔。曾创作过《江淮风云》、《军营笑声》等多部话剧作品。从事影视创作以来,在三十余部影视片中担任过编剧和艺术指导。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自1997年上任以来,策划出品了大型纪录片《较量》、《东方巨响》、《挥师三江》,故事片《大进军—大战宁沪杭》、《冲出亚马逊》等一批优秀影片。许多人是看着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长大的,如《野火春风斗古城》、《柳堡的故事》、《林海雪原》、《闪闪的红星》等影片老百姓都喜欢看。郑振环将军,去八一电影制片厂当厂长很偶然,那是1997年,本来他应该去解放军艺术学院当院长,就因为晚报到了一天,就去了八一厂当了厂长(在这之前任总政话剧团团长)。当时八一厂处于不景气状态,他去后,组织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较量》、《东方巨响》、《挥师三江》轰动了全国,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壮了中国人的志气。紧接着又拍了故事片《大进军—大战宁沪杭》,是解放战争三个系列片《大转折》、《大决战》最后一部。在风格上作了探索,注重了叙事性和纪实性,采取真人回忆的手法,有很多细节都是他亲自写的。这部电影突破了以往军事题材电影的格调和形式,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基本上中国电影方面的大奖该得都得了。前几年在全国热映的《冲出亚马逊》,是他策划的。本片取材于1999年8月至11月,我军空降兵特种兵大队两名年轻军官被派往南美洲委内瑞拉接受国际军事组织举办的“猎人学校”训练的亲身经历,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塑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军人豪迈地走向世界的崭新形象,是一部扬国威、壮军威的当代现实题材影片。虽然郑振环将军刚刚从八一电影制片厂退下来不当厂长了,但他对军事题材的电影抱有一生执著,对中国电影前景充满信心。谈到中国电影目前的困境时,他说中国电影要继承老祖宗留下的好的东西,但决不能把它当做一个绳索,把自己束缚住了,不敢往前想,但大的规则不变,文学是人学,电影就是写人,包括纪录片也一样,也是写人的。11、明振江(2001-2012任厂长)明振江,1969年入伍,历任电影放映员、文化工作站站长、影视局局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等职。1976年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 1990年 总政治部文化部 1997年 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 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七届理事 1969年兼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2007年荣获“华表奖”优秀出品人奖,2008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十佳”优秀出品人奖。12、黄宏:2012年4月,小品演员黄宏被任命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1992年进入总政歌舞团,任小品喜剧艺术团副团长,小品喜剧艺术团团长,为总政一级演员(副军级待遇)。2007年11月出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2010年10月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现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

日语专业的考研都是考些什么科目? [考研]

殉难者
魔术盒
日语考研科目:政治、翻译硕士日语、日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日语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级日语(一)、高级日语(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语翻译、第二外语(英语)、现代汉语、日语写作、日语语言学、日本社会文化、基础日语[二]、日语阅读(二)、日语听说。扩展资料:日语专业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应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知识,受到相应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日语专业知识: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4、了解我国国情和相应国家的社会和文化。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语专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语

谁知道日语专业考研的考试科目都有哪些?

李孟夏
哀乐之来
日语基础水平高于日语专业八级,有小伙伴戏谑地将其称为“高日”,题型每年都不一样,但一般都会有阅读,翻译,可能有写作。因为这门课复习功夫在平时,在校的学生可以利用备考八级的机会,好好复习基础,多阅读日文原版书籍,比如免费的青空文库等。日语专业综合分三部分,语言学,文学和历史文化,每部分50分,每部分2~3题不等。复习书目见以往贴,复习时间,重点应分布在历史文化和文学,语言学考的问题不是非常难,在学习常见语言学教材,如日语概说等,重点掌握日语语法、词汇方面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真题。 其实学习日语很简单,只要少走弯路 大家想学好日语,不仅仅需要好的方法保驾护航,还需要其他资源作为也保障,为了让大家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能够更快的提升自己的日语,我做了一个视频教程学习,(君羊),想学习的小伙伴可以扩列一下奥,首先位于开头的一组是:九三四,中间是五零四,末尾是七七五,按照我描述的顺序组合起来即可。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但是不学习怎么才能有未来呢?未来不是想象出来的,是真正的付出努力才能得来的。有条件的同学,建议从考研年份的3月初开始,看日本历史文化相关书籍,到暑假左右过完一遍,看日本文学(也可以同时看,转换思维,很多历史文化事件在文学史上有对应的反映)。以上一轮复习结束后,开始二轮和三轮复习,以真题为依托,结合书本知识,理清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融会贯通,切忌死记硬背不加以理解,但背诵很重要。政治基础较好的可以从9、10月开始,政治考点每年会根据大会内容更新,如果基础不错,可以大会开完后复习,节省二次复习时间。英语可以从3月开始,也可以从暑假开始,视个人情况而定。

请问日语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警察局
东方红
以2019年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招生为例,考试科目如下:1、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论2、科目二:二外英语3、科目三:基础日语4、科目四:日本语言文化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专业有以下方向:1、日语语言学2、日本文学3、日本文化4、日本教育5、中日语言文化对比扩展资料:日语专业主要课程有:日语基础、日语语法、日语阅读、报刊选读、视听、日语口语、日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社会文化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语专业北京语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

日语专业考研要考的科目

长城长
冯契
考研科目有1英语2日语专业3政治理论 计算机不需要考的,虽然今年新增了计算机但那说的是全国卷(某些专业如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是全国统考),但日语研究生是采用各个学校的考卷所以不用考计算机 政治你要把大学学的几门政治好好看看,可以买一本政治理论的习题回来做,但还是以看好书为主 另外如果你有机会选择日本的研究生的话只要考日语和另一门外语就可以了考研考日语有2种情况,一是考公共日语,就是全国统一命题;二是英语或别的外语专业的二外。下面分别说明一下情况。 (一)公共日语。 这个水平比较高,要有中国国内大学4级或以上的水平。1995年要求熟练掌握3000个单词,阅读能力每分钟150字。不过,现在水平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1998年要求熟练掌握3600个单词,阅读能力不变。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还有作文和翻译的能力,据说明年起有听力部分。 根据上述的要求,必须作到: 1,熟练掌握4000左右的单词。会读,会写,看假名能写汉字,看汉字能写假名。熟练掌握互译能力。作到放在哪里都认得。最好还能认识1000字作备份。特别要注意看汉字猜不出意思的日语单词,多音字,还要掌握外来语。现在考题的汉字越来越少,所以要特别加强单词的读音,作到看假名句子就能理解其意。 2,熟练掌握基本文法。助词,助动词,用言分类活用的方法和用法,敬语,句型,数词用法,接续词,等等。重点是熟练,一知半解是不行的。概念要清楚,使用要熟练。只有这样,考试时才能作到又快又准确。 3,多作练习。现在习题集不算少。不断作题。做各种形式的题。而且必须要明白。通过做题提高自己的文法水平。做得不对的地方再学习文法,弄清楚自己错在哪里。 4,试做过去的考题。看看自己究竟差距在哪里。 5,练听力。熟悉听力考试的样题,以备考试不慌。 6,不要有侥幸心理。自己说这个可能不出,那个可能不出,而缩少自己学习的范围,应该想到什么都可能出。注: 由于研究生考试水平接近日本能力考试1-2级,也可以选一部分这方面的习题练习。 我所知道的参考书: 1,人大版考研丛书2001年考验日语指南 易友人编著 中国人民出版社 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日语考试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日语应试指导--笔试篇 侯仁锋编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4,日语应试指导--听解篇 侯仁锋编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5,日语能力考试模拟题1级2级 中川良雄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日语能力测验出题倾向对策1级语法 松冈龙美编著 潘寿君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1990-1994年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日语试题集 (二)二外日语 此种试卷由各大学出题,内容比较简单。必须作到: 1,熟练掌握3000左右的单词。会读,会写,看假名能写汉字,看汉字能写假名。熟练掌握互译能力。作到放在哪里都认得。最好还能认识1000字作备份。特别要注意看汉字猜不出意思的日语单词,多音字,还要掌握外来语。 2,熟练掌握基本文法。助词,助动词,用言分类活用的方法和用法,敬语,句型,数词用法,接续词,等等。重点是熟练,一知半解是不行的。概念要清楚,使用要熟练。只有这样,考试时才能作到又快又准确。 3,由于各学校自己出题,所以根据自己要报考的学校,了解这个学校的要求,选择所指定的课本和范围学习。 4,多作练习。结合学校要求作题。做各种形式的题。而且必须要明白。通过做题提高自己的文法水平。做得不对的地方再学习文法,弄清楚自己错在哪里。 5,收集该校过去的考题进行试做和研究,了解考题的水平及特点。看看自己究竟差距在哪里

日语专业想考研考什么对以后有好处

梁祝恨
秦安
  日语专业想考研考什么对以后有好处,需要看以后打算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打算从事翻译行业可以考翻译硕士,想要从事理论研究可以考外国语言文学。  不同招生单位的考试科目也不同,具体考试科目以招生单位的专业目录为准。  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050205)日语语言文学的考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41)二外英语 (651)日语基础(日语系) (851)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055106)(专业学位)日语口译的考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 (211)翻译硕士英语 (359)日语翻译基础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有没有日语专业考研的

祖辛
其然
我也是日语专业的学生。首先说下日语吧,单纯学门日语将来找工作,范围比较狭隘。就算是在日企或外贸公司当所谓的翻译工资也少得可怜,而且不是纯粹的让你翻译。翻译工作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还是做些与日语无关的事,也可以说什么都干。尤其日企,女性地位偏低,总是干些端茶送水的活儿。除非你的口语够好能对答如流,但想必也很难达到。因为在学校注重的还是书面知识,也许你一级过了,但口语不行仍然没用。其次回正题,考日语研究生就是为自己掘坟墓,虽说难听暂且听下理由。我的老师就是南大日语研究生毕业,工资一般。日语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所以考研的话,还是考财务、经济企业管理等其他的专业较好。而此时咱的日语就成了比其他人多的一项优势。你说对吧。考日语研究生真的很没意义。

日语专业考研都考什么

子曰
关云长
国内考研,查了好多的院校,发现日语专业的考研专业无非分为几种:文学、文化、语言与教育、翻译理论与实践。详细请看学校的招生专业目录

关于日语专业考研,应该怎样备考,就业前景如何?

候人
病而求医
反对以上答案,我来给题主说说。我本科学材料,今年初考了苏州大学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专业课惨败,总分只有310,离录取线还差好几十分。但是这个分对于我这个非专业出身的还是很有安慰的,我知道自己主要与日语专业的差在哪,我准备2015年再战一次。在准备这次考研过程中,也对国内日语研究生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国内目前大概有60+学校招收学硕,也就是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主要方向是语言,文学,文化,经济,教育之类的;另外有一部分学校招收专硕,分为日语笔译和日语口译,这个目前开设的学校比较少,据我了解目前不超过10所学校有招这个专硕的,这个专硕学费很贵,主要就研究翻译应用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是要考学硕的,我也是准备考学硕的。日语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为政治,二外,两门日语专业课,二外一般以英语为主,专业课则考的东西很多,古典文法,各种文学文化,较长的汉译日、日译汉,写作基本都有涉及,所以非日语专业出身的更需要锻炼基本功,基础是最重要的。国内目前我知道的比较好的学校只有东北师大不准跨专业报考,其他好的如北外、上外都不限制本科专业的,只要你有本事尽管考。日语研究生阶段一般最牛的是研究语言学的,国内多数牛导师都是研究语言的,这个确实比较困难,在别的专业人看来就是抠字眼吧,看你自己实力和爱好吧。不搞语言学的就是搞文学文化的多了,文学不算特别,其他语种包括汉语言文学也是搞文学研究的多,就是主要针对某作家或某作品进行研究的。目前日语研究生比起本科生或许没太大区别,毕竟能坚持学术研究的人少,研究生比起本科生多的一条出路主要是教学,但现在国内日语老师也比较饱和,一般硕士出来顶多只能去个二本三本之类的教书,想留在好学校教日语的话基本需要海归博士了。很多人认为语言只是一工具,不值得去进行专业学习,我很反感这种说法,很多语言都是入门简单,精通很难,而现在也不需要那么多特精通语言的人才,国内大多人都是实用主义至上的。我个人虽然选择学习了实用的工科,但现在很很后悔当初不选择日语,只能曲线实现梦想了,我不能回去重新高考,便走考研这条路,我绝不后悔现在的选择。因为我喜欢,我想研究文学,我想读的书,写的文章。关于更详细的备考经验,推荐你百度搜索“华东师范大学 10年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是一位本科学计算机考入华东师大日语系的学长写的,文章非常长非常详细,我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