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日语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人而无情
俯而不对
以2019年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招生为例,考试科目如下:1、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论2、科目二:二外英语3、科目三:基础日语4、科目四:日本语言文化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专业有以下方向:1、日语语言学2、日本文学3、日本文化4、日本教育5、中日语言文化对比扩展资料:日语专业主要课程有:日语基础、日语语法、日语阅读、报刊选读、视听、日语口语、日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社会文化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语专业北京语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

日语专业的学生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幻想家
过家家
日语研究生有两种形式:学硕与专硕,学硕考的科目:政治、二外、基础日语、日汉互译;专硕考的科目:政治、翻译硕士X语(可以选择翻译硕士日语)、日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不考数学。扩展资料:日语专业就业前景:据统计,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为:日资企业占50%-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日语教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上海的1万多家外资企业中,日资企业就占了近60%,超过6000家,稳居外资企业之首。加上中、日双边贸易的迅猛发展,从事对日业务的国内企业也呈不断增长的态势,企业急需大量日语交流和翻译人才。因此,许多同学都把进入日企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上海地区日企数量逐年增长,截止2013年底的统计,驻上海日企的数量已经达到8155家。随着在上海的日企现地化程度不断推进,来上海开拓商机的日本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长。除了日语专业人才以外,日资企业对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熟练掌握英语或粗通日语的毕业生也是青睐有加。同时,也纷纷向广大的应届生们打开了通过日语专业招聘出国工作的大门。中国与日本是政冷经热,所以外贸持续增长,日语人才更加需要。日资还是青睐双语人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语专业

日语专业想考研考什么对以后有好处

家书
疯狂学
  日语专业想考研考什么对以后有好处,需要看以后打算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打算从事翻译行业可以考翻译硕士,想要从事理论研究可以考外国语言文学。  不同招生单位的考试科目也不同,具体考试科目以招生单位的专业目录为准。  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050205)日语语言文学的考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41)二外英语 (651)日语基础(日语系) (851)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055106)(专业学位)日语口译的考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 (211)翻译硕士英语 (359)日语翻译基础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日语考研 都要准备什么啊

爱无疆
王雱
日语专业考研科目 1、首先是政治,和全国统考一样。 2.。其次是二外,一般为英语,要比全国统考简单,但是你报考的学校自己出题的。 然后是两门专业,一个是基础日语,另一个是你的方向,有日语语言文学,日本社会文化,日本社会经济等等。这三个方向都要考政治理论和第二外国语,后者是从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外语中任意选择一门,由报考学校出题,不参加国家的统考. 语言方向:一般考基础日语和日汉翻译两门专业课 文学方向:一般考基础日语和日语语言文学两门专业课 经济政治文化方向:如果你报考的是经济研究中心或是经济学院下的日本经济研究方向,那么一般是考数学和西方经济学,前者也是报考学校出题,不参加全国统考,内容一般是高等数学(少学时),但这个方向要求公共课中的外语必须考日语是全国统考的那种;或者是外语学院下的日本研究,那么考基础日语和日本文学文化. 这三个方向都发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可以到学校的网上查。有的会有参考书,没有参考书的可以和学校的老师联系一下,适当问问。调剂是什么意思 谢谢 你可以考新闻学、传播学专业 考研一般是考4科,包括政治,外语,专业课1,专业课2如果你的外语语种选择日语,就可以不考英语

我是学日语专业的 考研要考试哪些科目?

至矣
怀表
说实话,咱日语系的大家庭中,跨专业考研都主要规避有数学的科目。因此,考研也主要是考法硕,新闻,文学等不考数学的专业。而学校则是选择第二外语为日语的学校,这样也算是在规避我们日语专业中,一些同学英语学得不好的免了考二外英语的苦恼了。而且大家都认为,现在的公共英语越来越难,而在跨专业选择的日语则一般只有二级水平,分数也就高了~因此,考试也就成了:公共政治,外语:日语,你所选的专业课(两门)。英语 ,政治少不了除语言类,除文科类,比如说历史,新闻都不考数学

日语研究生考试需要考哪些科目?

美幸
解蔽
具体要看你想考那个学校。考日语专业的一般考这个:英语,政治,基础日语,专业日语。具体要看你想报考的院校,去院校里查看。我这只有几个北京的院校信息,因为以前打算考的。O(∩_∩)O

日语专业考研考什么学

静则无为
白巨熊
是属于文学,所以线很高。但是不用担心啊,一般学校的专业题目都不是特别难,准备的话一般都能过国家线的。日语专业考研,不建议考日本史,学出来又有什么用?这个专业注重实用性。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招商务日语,日语口译,日语笔译这类研究生,很热的。可以考虑考虑。当然像日本经济,,日本教育也可以,不建议学日语语言啦,日本文学了。那还不如直接工作。请问文选考研的话题目都是一样的吗?考上后再选方向 还是选好方向好再考呢?谢谢日语专业考研题目除了政治之外,英语和专业课都是学校自己命题的。专业课有基础日语和专业日语。大部分学校是考上后再选方向,所以专业课考的内容就比较综合,语言文学翻译啦什么都考。也有的学校,像天外啊,是你选了方向再考,这样准备的内容就相对少一些。所以这个要看你要报哪个学校了。除非你考北外,上外,日研之类的,怕过不了国家线,因为他们专业课比较难,其他的学校考的话过国家线没问题,日语考研分数都很高。所以楼主要加油啊。今年我知道的好多同学考370380都是很正常的。北二外划线都搞到390了。所以由此可见题目不难。不用担心。平常把该看的都看了,就没什么大问题的。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了。。

考研日语用什么参考书?

前者唱于
大阴解之
考研考日语有2种情况,一是考公共日语,就是全国统一命题;二是英语或别的外语专业的二外。下面分别说明一下情况。 一)公共日语。 这个水平比较高,要有中国国内大学4级或以上的水平。1995年要求熟练掌握3000个单词,阅读能力每分钟150字。不过,现在水平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1998年要求熟练掌握3600个单词,阅读能力不变。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还有作文和翻译的能力,据说明年起有听力部分。 根据上述的要求,必须作到: 1,熟练掌握4000左右的单词。会读,会写,看假名能写汉字,看汉字能写假名。熟练掌握互译能力。作到放在哪里都认得。最好还能认识1000字作备份。特别要注意看汉字猜不出意思的日语单词,多音字,还要掌握外来语。现在考题的汉字越来越少,所以要特别加强单词的读音,作到看假名句子就能理解其意。 2,熟练掌握基本文法。助词,助动词,用言分类活用的方法和用法,敬语,句型,数词用法,接续词,等等。重点是熟练,一知半解是不行的。概念要清楚,使用要熟练。只有这样,考试时才能作到又快又准确。 3,多作练习。现在习题集不算少。不断作题。做各种形式的题。而且必须要明白。通过做题提高自己的文法水平。做得不对的地方再学习文法,弄清楚自己错在哪里。 4,试做过去的考题。看看自己究竟差距在哪里。 5,练听力。熟悉听力考试的样题,以备考试不慌。 6,不要有侥幸心理。自己说这个可能不出,那个可能不出,而缩少自己学习的范围,应该想到什么都可能出。 注:由于研究生考试水平接近日本能力考试1-2级,也可以选一部分这方面的习题练习。 我所知道的参考书: 1,人大版考研丛书2001年考验日语指南易友人编著中国人民出版社 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日语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3,日语应试指导--笔试篇侯仁锋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4,日语应试指导--听解篇侯仁锋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5,日语能力考试模拟题1级2级中川良雄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日语能力测验出题倾向对策1级语法松冈龙美编著潘寿君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1990-1994年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日语试题集 (二)二外日语 此种试卷由各大学出题,内容比较简单。必须作到: 1,熟练掌握3000左右的单词。会读,会写,看假名能写汉字,看汉字能写假名。熟练掌握互译能力。作到放在哪里都认得。最好还能认识1000字作备份。特别要注意看汉字猜不出意思的日语单词,多音字,还要掌握外来语。 2,熟练掌握基本文法。助词,助动词,用言分类活用的方法和用法,敬语,句型,数词用法,接续词,等等。重点是熟练,一知半解是不行的。概念要清楚,使用要熟练。只有这样,考试时才能作到又快又准确。 3,由于各学校自己出题,所以根据自己要报考的学校,了解这个学校的要求,选择所指定的课本和范围学习。 4,多作练习。结合学校要求作题。做各种形式的题。而且必须要明白。通过做题提高自己的文法水平。做得不对的地方再学习文法,弄清楚自己错在哪里。 5,收集该校过去的考题进行试做和研究,了解考题的水平及特点。看看自己究竟差距在哪里。

日语系跨专业考研应该选什么

贰拾蚊
才情
  日语专业跨专业考研,只要报考专业没有本科专业限制均可以报考。具体应该选什么专业,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可以选择教育类、管理类、经济类等专业。  对于跨专业考研而言,考生应慎重选择,不要轻易下决定,因为跨专业考研更遇到比本专业考研的困难。  首先,考研复习将是艰巨的历程。  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谚将贯穿之后的整个求学过程。  自己原来的专业,再不济也学了三四年,耳濡目染,基础知识一定比没学过的扎实,细节也许没钻研,但大的格局和概念、思维方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即使是每次考前一个月的突击,突击了四年,也不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本专业对于外专业的一大优势。反过来,即是跨专业者相对于本专业者的劣势。  复习的时候,要花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使得基础课很容易就被搁置了,而任何一科的掉队,都会影响整个复习过程的心态和考试结果。  其次,备考中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  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使跨专业者总是难以拥有“尽在掌握”的自信,而它确实也是难以“尽在掌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上之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心力去克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