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木质家具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其知情信
买衣服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易拥中国木质家具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木质家具制造是指以天然木材和木质人造板为主要材料,配以其他辅料(如油漆、贴面材料、玻璃、五金配件等)制作各种家具的生产活动。目录1木质家具行业定义及分类1.1.1木质家具行业定义2.1.2木质家具产品分类2木质家具行业发展规划分析3木质家具行业发展状况分析4木质家具行业国内领先企业5木质家具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1.5.1木质家具行业现有企业的竞争2.5.2木质家具制造行业议价能力分析3.5.3木质家具制造行业潜在威胁分析木质家具制造是指以天然木材和木质人造板为主要材料,配以其他辅料(如油漆、贴面材料、玻璃、五金配件等)制作各种家具的生产活动。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1),中国把木质家具制造归入家具制造业(国统局代码21),其统计4级码为C2110。木质家具按结构分,可分为:框式结构、板式结构、组合拆装式结构、以及弯曲木等结构的各种木质家具;带软垫的木制框架坐具;木制床架。木质家具按板材划分,又可以分为实木木质家具和板式木质家具。2011年,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即提出"十二五"家具标准化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家具行业发展的目标:(1)在以自主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大对家具产品、技术、设备等的研发投入,在主要家具产业区创建国家级研发设计中心,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行业内

生态板已经做烂了,人造板行业会有什么新的变革么?

虽虫能天
莲舫
生态板目前的确越做越烂了,如果还想在生态板这个行业深入挖掘,必须要从板材的使用质量以及降低板材的制造成本出发。降低成本的直接后果就是越做越烂,人造板行业需要转型需要升级,需要向智能化功能化发展,而去甲醛化是当务之急。是

红星美凯龙家具调研报告

精气
一弓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高小俊0811红星美凯龙家具市场调研报告为了对家具有更深刻的认知,我们进行了一次家具市场的调研,在家具卖场中仔细观察家具细节构造,。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对家具的材料,造型风格都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首先报告一下对材料认知。此次调研的家具城里的家具按材料主要分为:实木家具、软体家具、藤编竹家具、板式家具、钢木家具等。实木家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实木家具。即指所有材料都是未经再次加工的天然实木材料,不使用任何人造板制成的家具。另一种是仿实木家具。从外观上看是实木家具,木材的自然纹理、手感及色泽都和实木家具一模一样,但实际上是实木和人造板混用的家具。种类主要有;榉木、柚木、枫木、橡木、水曲柳、榆木、杨木、松木等。我看的家具多是仿实木家具,材料主要有,刨花板,贴膜,桦木贴面,丙烯酸清漆,硬质纤维板,玻璃板,ABC塑料等等。实木为材料的家具很有原始的、自然的美感。而软体家具主要指的是以海绵、织物为主体的家具。软体家私属于家私中的一种,包含了休闲布艺、真皮、仿皮、皮加布类的沙发、软床。软体家具的特点就是环保、耐用、舒适。软体家具因色彩清雅、线条简洁,适合置于各种风格居室,显示出独特魅力。藤编竹家具就是此次在红星美凯龙

在人造板行业中采用无醛胶的成本比一般的胶水高多少?

兵马俑
不废穷民
本人从事人造板加工制造行业8年,分析一下你的问题。在人造板行业中采用无醛胶的成本跟一般的胶水比较,成本差别在于胶水的成本,其他材料不变,那么含有甲醛的脲醛胶是使用最广的胶水,价格在2000一吨,(现在便宜点),酚醛胶、三聚氰胺胶也都含有甲醛,价格比脲醛胶贵点,那么不含甲醛的胶价格多少呢,先说一下无醛胶有几种,大豆蛋白无醛胶、玉米淀粉无醛胶,这两种价格好像三四千一吨,但是缺点很明显,怕水,胶合强度低;还有一种无醛胶是异氰酸酯类的跟白乳胶近似,白乳胶是无醛的,但是它不耐高温,不太适合规模化流水线生产,因为它干的太慢,所以在它的基础上经过改良,研制出一种耐高温(可以用热压机加热)、不怕水,强度很高的无醛胶黏剂,这种胶黏剂需要配合异氰酸酯固化剂一起使用,异氰酸酯本身就价格不菲,将近2万一吨,所以这种胶水的价格也得在7000左右,其实前几年价格在一万以上,只有出口的板材才舍得用。这种胶水价格虽然是脲醛胶的三四倍,但质量也好很多,脲醛胶怕水,这个不怕,所以做的板子就防水防潮,关键不含甲醛。那么以生产一张4x8尺18mm多层板为例,根据使用的胶水数量,无醛的比有醛的要贵50元左右每张,如果生产一张18mm细木工板,无醛的比有醛的要贵40元左右,如果生产3厘板、5厘板因为涂胶量小,也贵不了多少。至于刨花板,我们没生产过,不知道一张需要用几斤胶水,你把胶水的斤数乘以四倍就得出来了。本人就反对使用甲醛,人造板去甲醛化是大势所趋!

板材行业目前在互联网发展得怎么样?人造板的B2B平台做推广

多知为败
大音
现在互联网上做板材的竞争也是相当激励呀。楼下说得对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的就是砸钱做各种平台的广告,最大限度的增加曝光。当然前提是你的东西要好。

求助圣象木地板市场调查,3千字左右。。急。急

途隙守神
多襄丸
  圣象木地板:地热铺地材料首选  圣象,有吉祥如意的涵义,其憨实、伟岸、雄武、活力、至尊的形态,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回归大自然”的自由想象空间。  圣象——中国造,一个具有充分市场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企业从经营生产强化木地板第一天开始就在中国注册了“圣象”这个商标,如今圣象已经在中国强化木地板行业同类产品中连续7年全国销量领先。  现在地板行业品牌如此之多,怎样才能正确选购地板呢?  好强化木地板 适于地热的要素  基材密度要高:表层密度>1000kg/m3,平均密度>850kg/m3,分布均匀,导热效果分布均衡。  防潮密封:防止温度、湿度变化时,确保地板含水率的稳定,才能使地板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时,产品均匀膨胀、收缩。  锁扣拉力要大:锁扣拉力更强,抗疲劳性更久,使产品在长时间的热冷变化环境中,确保产品仍能整体结合程度高。  好实木复合地板 适于地热的要素  生产工艺的前处理:针对性的处理每根原木,48小时的蒸煮,确保产品的含水率保持稳定的平衡,确保产品在湿度和温度变化剧烈时仍能保持稳定的膨胀、收缩。  三明治式的单板结构:纵横交错的三明治式的单板结构,互相牵制,背面还有抗变形沟槽,分解了受热面产生的应力,因此变形量很小,在地热环境下尤为明显。  导热效能≥8℃/h:测试样品经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导热效能均符合LY/T 1700-2007标准。  圣象已经连续7年全国销量行业领先,生产在ISO9001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体系保障下运行,是国家级免检产品,也是中国环境标志产品和中国环保产品。成就中国以至于世界一流木业产业集团,成为木业产业的百年老店,这是圣象品牌的使命  3月30日,由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主办的2007年度全国商品销量信息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参加了当天的新闻发布。发布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圣象牌强化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以及木地板综合品类全国销量再居榜首。至此,圣象强化木地板地板已经连续12年蝉联销量榜首,目前,2007年统计资料显示,圣象地板已累计销售超过1亿平方米,成为行业销量跨越的首个里程碑。  圣象集团副总裁郭辉表示,今年统计数据所显示的木制地板总类“销量第一”的地位对公司而言意义重大,表明圣象集团在强化木地板、三层实木地板、实木多层地板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战略转型的逐步实现,品类之间综合良性快速增长。行业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圣象地板三个品类综合市场销量的迅速增长,得益于品类新市场的快速崛起,新消费趋势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带动木地板特别是以实木复合类地板为代表的新实木类地板消费的兴起。木地板新兴业务的高速成长,为圣象品牌注入更加丰厚的内涵。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木材作为一种装饰性与舒适性相结合的铺地材料已成为现在以至未来的铺地材料的主体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一方面市场产生大量的需求,一方面资源方面又受到限制,以木材为主材的木地板行业发展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解决资源的持续供给,稳定产成品价格、保护环境成为木地板行业与消费者共同的话题。中国行业信息发布主任朱新华说:市场消费品集中度更加密集,节约、环保、风格时尚、名牌成为消费集中体现的趋势和方向。  对于圣象集团而言,解决好这些方面的问题就是最好发展自己的重要举措。生产研制新型的节约型产品是首要方法。12年来圣象所生产的强化木地板产品就是综合使用速生林扩大人工绿化工程的新型产品方式,目前已经形成了育林、地板基材生产、地板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体系。进入实木类地板领域以来,圣象首选国际上木材节约技术成熟的地区和企业于2005年2007年分别与瑞典康树集团和美国安德森公司合资合作生产三层、多层实木复合类地板,成熟的技术以及符合世界环境标准的原材料可循环采集产业链体系不仅使圣象地板的资源来源稳定而且取得的方式更加绿色环保。资料显示,一立方米木材可以生产20平米实木地板却可以生产出80平米的复合类木地板,在满足消费的同时,选择和使用更加节能节约的产品也是消费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未来,圣象集团将依靠与国际知名品牌和企业的合作快速获得市场和技术资源,中国木地板行业企业从大到强需要不断的融入国际市场体系,资源一体化、市场一体化、技术和知识产权一体化,企业进的社会责任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调查什么???

1993年3次工伤,原人造板丆的《企业工伤事故报告书》在那里?

爆炸令
第五日
1993年三次工伤,按照当时工伤的管理办法,《企业工伤事故报告书》应该存在企业的安全科或劳资科的档案和个人档案里各一份。供参考。

对甲基苯酚下游产品

五戒
水旱不知
用于制革防老剂、264和246及橡胶防老剂的原料,在塑料业中可作树脂和增塑剂,在医药上用作中间体和消毒剂,此外还用于香料、农药、染料等行业。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市场上对以上几种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目前每年以12%的增长率增长,其对对甲基苯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近年来由于大气层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太阳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厉害,由此引发对甲基苯酚在国外市场上有了新的用途,即紫外线吸收剂的主要原料。随着上游产品对对甲基苯酚需求量的增加和对甲基苯酚新用途的开发,对甲基苯酚在市场上的用量呈显著的增长态势。据业内人士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现在国际上对甲基苯酚的消耗量正在以10-15%的速度递增。对甲基苯酚下游产品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对甲基苯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对甲基苯磺酸在医药上用于合成强力霉素、潘生丁、萘普生、阿莫西林、头孢羟氨苄中间体等的重要原料,在有机工业中被广泛使用,在丙烯酸酯、纺织助剂、摄影胶片等的生产中作催化剂;在树脂、涂料、人造板、铸造、油漆等行业被广泛用做固化剂

中国林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算不算国家级的奖

成人记
是谓同德
应该不能算吧,林科院是林业局直属的顶多也就算个省部级吧。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坐落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下,于1958年10月27日正式成立。其前身可追溯到1912年建立的农林部林艺试验场。1970年8月曾与中国农科院合并,1978年4月恢复建制。  中国林科院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综合性、多学科、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下设11个研究所、4个研究开发中心、4个林业实验中心,分布在全国11个省(区、直辖市)。主要任务是:以林业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开展应用基础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着重解决林业建设中带在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科学技术问题,为建设现代化林业服务。主要研究领域有:森林培育、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资源管理、木材加工利用、林产化工、资源昆虫、林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等。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现已发展成为学科齐全、专业配套、实力雄厚、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国家级林业科研机构。 研究院拥有一支基础扎实、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科学技术队伍,在3395多位在职职工中,有科技人员1575人,其中高级研究和管理人员587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13人,博士后、博士、硕士317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许多是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 全院拥有14个二级学科,150多个专业;3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和1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建成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部级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中国林科院被誉为我国林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是我国林业科研重大项目的主要承担和组织单位。40多年来,全院共取得较大的科技成果1000多项,出版各种专著、译著200余部。1978年以来,获奖成果共500多项。在56项国家级奖励成果中,有国家科技进步奖43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获林业部科技进步奖315项,其中一等奖35项,约占林业系统一等奖总数的50%。70%以上的科技成果已应用于林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当前,作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中国林科院正在着力推进分类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实力,朝着国际一流林业科研机构的目标迈进。  编辑本段简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综合性、多学科林业科研单位,是全国公益类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机构实行分类改革的试点单位。主要任务是:以林业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开展应用基础与高新技术研究、林业开发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着重解决林业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科学技术问题,为建设中国现代化林业服务。主要研究领域有:森林培育、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林木遗传育种、木材加工利用、林产化工、资源昆虫、林业机械、林业宏观发展战略与政策、林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等。  编辑本段设置  院直属19个研究所(中心),3个共建院、所、中心,分布于全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院现有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职职工33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1600余人,包括博士、硕士35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5人,研究员141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89人,国家级突出贡献者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2人。2002年通过对6个非赢利科研机构改革,从科技人员中聘任首席科学家16人、首席专家57人、资深专家16人、专家112人。设有林业工程等3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0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和15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并与国际竹藤中心联合成立研究生院,是林业系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 研究院建有9个部级开放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拥有全国林业藏书最全的专业图书馆,4个国家级林业实验基地,面积近6万公顷,有试验示范林3.5万余公顷。  编辑本段科研  中国林科院是国家林业重大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为中国生态环境和林业六大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科技支撑。“十五”期间,由中国林科院主持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专题29个,占林业系统总数的80%。一批重大的科研成果,如ABT生根粉、杉木地理种源、棕榈藤研究开发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中国林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由中国林科院江泽慧院长牵头主持开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课题,为高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截至2002年底,全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674项,出版各类重要专著、译著340余部。每年出版科技专著20多部、发表各类文章600多篇。1978年以来,获奖成果593项(次),在65项国家级获奖成果中,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获省部级奖374项,其中有特等奖1项,一等奖35项。先后与北京、内蒙古、河北、广西、天津等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使70%以上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林业生产,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地方林业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编辑本段发展  中国林科院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科技交流,与近50个国际组织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与GEF、INBAR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各类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者30余人,每年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人数近500余人(次),在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6项。 自1958年建院40多年来,特别是作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以来,按照“市场取向,一院两制”的基本思路,逐步实施分类改革,积极推进机构转制,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林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已成为学科齐全、专业配套、设施完善、实力雄厚,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林业科研机构。  编辑本段机构设置  院部机关  设有办公室、科技管理处、产业发展处、计划财务处、国际合作处、人事教育处、资源管护部、党群工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部、体改办等部门。  院部机关直属单位  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中林绿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林艺绿化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后勤服务中心等单位。  院直属单位  (一)、林业研究所:简称林业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科技力量最雄厚的综合性林业研究机构。1978年以来,荣获3项国家级特、一等奖,在中国林业科研院所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 (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简称亚林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64年,是面向中国亚热带地区,融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林业科研机构,位于浙江省富阳市。 (三)、热带林业研究所:简称热林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面向中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区域性林业研究机构,成立于1962年。主要从事热带树种优良无性系、热带林生态环境研究、高产林培育和棕榈藤研究开发等。 (四)、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简称森环森保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中国唯一的专门从事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等研究的科研机构,成立于1998年。 (五)、资源信息研究所:简称资源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建立于1984年。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灾害的监测及其相关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研究。 (六)、资源昆虫研究所:简称资昆所,成立于1955年,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中国林业系统唯一的资源昆虫研究中心和特种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要开展以资源昆虫为主的特色生物资源的培育研究与开发利用,以及长江中上游流域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整治研究及应用。 (七)、木材工业研究所:简称木工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最大的木材工业科研与开发中心,同时也是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团体的会员单位。主要从事木材学研究及木材材性鉴定工作;木材干燥技术、木材防腐及阻燃技术研究,研制开发系列木材干燥机,承担古建筑保护工程;各类人造板、人造薄木以及其它单板型复合材料工艺学研究和工程化研究;木材加工领域多种胶粘剂的开发研究及配套生产技术;承接中小型人造板及木制品生产厂全套设计及非标设备设计;承接木材加工行业市场调研及资询。 (八)、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主要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在制浆造纸、松脂化学加工、非木质林业资源开发、木材热解、木材水解、生物质能源、木工胶粘剂、工程设计与设备及环境保护工程等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科研设施保障。 (九)、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科信所,建立于1964年,主要承担向林科院、林业部及国家综合性管理部门提供各种信息、情报分析和决策依据的任务,是国内唯一的全国性专职林业情报机构,是中国最大的林业科技信息资源收集、处理和咨询服务中心,设在该所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图书馆,藏书40万卷,订阅700多种外文期刊和500多种中文期刊,出版11种中英文林业科技期刊,建有20余个林业数据库,并同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文献机构保持着业务交换关系,是亚洲最大的林业专业图书馆,是中国林业系统唯一的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是全国林业科技文献中心、情报检索中心和情报研究中心。 (十)、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热林中心,成立于1979年。主要承担中国热带、南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生产经营示范等任务。中心位于广西凭祥市,与越南毗邻,经营面积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36万立方米,是中国热带地区最大的科学试验示范和森林种质资源保存基地。 (十一)、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亚林中心,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林科院设在亚热带地区的集科研、示范、开发、经营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地处江西中部分宜县。中心下辖5个实验林场、1个树木园。现有职工1200余人,科技人员256人,高级研究人员32人。中心主要任务是开展林业科学研究的中间实验、组装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林业新技术。 (十二)、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简称沙林中心,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十一处农林牧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之一,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在内蒙古磴口县境内。主要从事研究解决干旱区林业建设中有关科学技术问题。中心建立以来,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开发,逐步成为全方位开放的面向“三北”地区林业建设的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荒漠化治理科学实验示范基地和沙漠地区森林种质资源保存基地。 (十三)、华北林业实验中心:简称华林中心,成立于1963年,是中国林科院直属的一个永久性科研实验基地。主要从事开展华北干旱石质山区的绿化造林技术,摸索总结水土流失规律及综合治理措施,经营管理技术的系统研究和林业科研成果的中试基地。 (十四)、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建立于1984年,简称泡桐中心,1998年加挂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牌子,中心在郑州市,是中国唯一的以泡桐研究开发为主的专门机构。 (十五)、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简称桉树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唯一以桉树研究为主的专门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海之滨城市湛江。主要从事并组织协调全国的桉树研究及推广工作。 (十六)、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简称竹子中心,成立于1995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现有专职管理和研究人员9人,其中科技人员6人,包括高级科技人员5人。主要任务是研究开发竹类资源:一是作为中国竹业国家级专业研究开发机构组织开展竹类栽培、利用和开发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特别是实用技术方面的开发研究;二是作为“中国竹业对外交流中心”广泛开展国内外竹业技术经济交流,承担国内外竹类技术培训业务;三是兴办龙头骨干企业向产业集团过渡,以推动和促进中国竹业发展。 (十七)、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建立于1959年。现有人员33人,科技人员占80%。主要从事木材加工机械(人造板设备、家具机械和电子技术应用等)的研究设计、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标准化和信息技术研究等业务工作。 (十八)、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中国林业行业规模最大的从事林业机械新技术研究设计、推广应用的科研机构。  联合共建的研究院(所、中心)  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华北林业研究所(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林科院大熊猫研究中心(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均为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人、财、物相对独立,科研与推广统一协调的联合共建单位。 黑龙江分院面向东北、内蒙古林区,下设林业、林产工业、木材采运、森林保护、野生动物、林副特产6个研究所和包括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5个实验基地。 华北林业研究所立足山西、面向华北、辐射西北,在造林营林、林木良种、森林保护,特别是经济林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 中国林科院大熊猫研究中心以四川大熊猫原生栖息地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为基地,开展大熊猫保护和繁殖研究。人工饲养种群占全世界圈养总数的50%。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