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人大文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陌要爱
梦归人
那要看你考哪个学校,以人家学校的参考书目为准啊~一般都会有中国文学史这个专业课,另外的有考语言学或者是古代汉语的。你可以去“易考网”查的,很全很权威我不能凭空乱说,呵呵

中国人民大学的现当代文学考研所要看的书籍?

焉往
何哉
名著的话你可以找老师开个清单。参考书的话这也简单,你直接进人大的考研网站,现在10年的考研参考书目都出来了,几乎每年都差不多。里面的书目有作者出版社和年代。非常详细。我打算考现当代,共勉`~~~~~~

同学,人大现当代文学考研官方有没有公布参考书目

湖畔
尘与雪
哦哦,我看的是现代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那版的;然后当代文学:是北大洪子诚那版的;古代文学:就是莫砺锋那个版本的,外国文学是人大出版的。然后语言学方面,我都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分别是黄廖版的现代汉语,王力的古代汉语和北大版的语言学纲要。总之,你要考人大,就得很努力努力。

求人大现当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参考书目和辅导资料,谢谢各位

苞裹六极
不达
你好,获取真题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五个:一是直接找该大学的学生学长要;二是去该大学找找校内或周边的复印店,一般复印店都会留有以前的试卷以方便后人来复印;三是去该大学找校内书店、考研代理机构来代购;四是上该校BBS、考研论坛之类的论坛找;五是上淘宝之类的购物网站搜索购买。祝你成功:)我个人认为三博士考研比较好,只要跟着三博士考研的进度走,成绩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百度搜三博士考研 就搜到了,他们优秀的团队有一个好的后勤保证,保证学生能够按时听讲,并对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的回答。对于自己出现的问题从来不是推卸,而是积极的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是对学生负责,更是自己发展提高的途径,而有的机构确实夸夸其谈的吹嘘自己,遇到问题之类的就跑的没影了。这样的机构最黑心了。让人无语。求人大现当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参考书目和辅导资料,谢谢各位10:08:27975788932bacc

人大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都考什么?难度几何啊?另外能提供下他们的考研参考书目么?

粹之至也
猎与杀
我今年刚刚考上,这是我的经验谈,供你参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谈本人一直想进高校当老师,所以考研考博也成了我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必经道路。现在要想进大学当老师,每个博士学位连申请的机会都没有,本人不敢奢望能在帝都的高等学府走马上任,当然如果可以的话还是求之不得的。因为现在很多学校连辅导员都是博士级别的,真是让人汗流直下啊。说得好听点,为了梦想,说得切实点,为了生活,总之不管是为了什么,考研还是我本人的毕竟阶段吧。说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真是让我又爱又恨,说实话,本人考研已经第二个年头。第一年太盲目自信了,不知道天高地厚,最后摔得很惨。但是这也并没有使我气馁,面对失败我们只能重整旗鼓,而不是垂头丧气,于是我又开始了我的第二年考研生活。这一次我吸取了上次的失败教训,摆正了考研心态。一步一步制定计划,并且定期检查计划实施的成果。最后能够如愿地进入人大,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希望在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中我能继续保持着考研时候的心态将考博也能顺利进行到底。废话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进入主题吧。公共课(政治&英语)复习:很多人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而忽视了公共课的复习,等到了最后的时候,时间越来越紧迫,回头一看自己的公共课落了一大截,这样会大大影响复习效果和考试信心。所以公共课也要学会把握,而不要顾此失彼后悔莫及。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课复习进度,合理地分配考试时间。当时我是上一届学长的推荐,报了凯程考研班。几个月下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系统地将公共课进行了复习。说实话,一方面节省了我自己的时间提高了我的复习效率,毕竟老师们在公共课这一块早已经比我们有经验多了,而且能够及时地点拨,受益匪浅。当时政治主要任务就是吃透大纲解析,红宝书必不可少,这在以后的考试中也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证明。英语的关键就是要吃透近几年的考研真题,十年最好,如果时间有限的话,那也至少保证五年真题。凯程考研是小班授课,有专门的老师会定期对各科的考试复习准备效果进行评估然后反馈最后给出建议。考研班的王老师更是幽默诙谐,妙语连珠,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听课中有效率地进行公共课的复习。专业课复习:一、 参考书目:人大文学院开始尝试按照一级学科的出题方式进行命题,也就是说,初试的所有考生都将回答一样的试题(汉语言基础、中国文学基础)。虽然,命题方式有一定改变,但是,人大文学院的初试专业课都是侧重于考察基本知识、基本概念,重在了解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思维能力、表达水平,少有难、怪、偏题出现。我自己的总结和凯程老师推荐的:文学基础:1. 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4.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5.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言基础:1. 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3. 古代汉语、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 题型1. 名词解释:3-5个,10-20分。2. 简答:4-5个,20-30分。3. 论述:4-5个,40-60分4. 填空:20-30分专业课的复习,送大家四个字“熟能生巧”。古代汉语这门学科,强调记忆,没有比的更好方法。熟练,熟练,再熟练,水到渠成。首先必须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把每一科的理论内容融进自己的学习框架里。根据自己的理解学会用自己阐述这门科目的基本原理。大家在考研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勤做专业课笔记,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写,读两者结合,可以全面动用我们的嘴和手,有利于记忆,加深理解。到了最后的考试阶段,翻翻自己的笔记,有利于我们迅速地进入状态。所以一本好的学习笔记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在准备考研的时候,能够有重点,有区分地做好自己的学习笔记。同时把握住真题的复习,从网上收罗一些人大古汉语的信息,我相信各大考研BBS上会找到你需要的。通过真题,我们可以知道老师的出题的倾向,更加有利于我们将知识点复习安排得当。最后,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很多时候拼的就是一种坚持的态度。每天两点一式的生活的确有些单调枯燥,但是梦想实现的那刻,你会发现这之前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始终坚信“付出总有回报”。

北师中文系和人大中文系考研如何选择

仁也
煦煦孑孑
北师中文系自2016年考研起,北师大文学类考研不再提供参考书目,但可以有推荐书目,这对于非北师大本校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文学类涉及书目非常多,不但书目多,而且书目的版本也非常多。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推荐参考书目如下:《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中国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上、下册)《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中国古代文论教程高》高等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东方文学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此外,《古代文学史(三卷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比较文学学科新论》王向远著,这些书须补充加看。人大中文系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相比,实力没有北京师范大学的雄厚,但是由于人大是人文社科类大学,所以中文系考研竞争力仍然很大。所以考生如果想要报考院校实力雄厚的大学,可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如果想要选择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可以选择北京师范大学。

我要考研!人大!文学!

放荡者
别害怕
小伙子,告诉你我也是你校友,年纪大你一圈了。我时间紧,不多说了,首先05年你居然还会进这个fire坑,也真是佩服你了,我那时进这坑是因为没网络,要有的话我断然不会进的。然后,这世界上,不是你喜欢什么就可以去拿自己的青春赌注去学什么的,关键要看社会需要什么,我高中一同学,三国演义里面的诗句倒背如流,他理科并不很好,但是高三分班他还是去学了理科,现在看来是对的,现在他是立邦里面的工程师。他要是学了文科,不一定咋样呢。我读研读的是一家名校的稍热门专业,里面有很多同学本科就是读的什么哲学、古代史……可他们聪明亡羊补牢及时转过来了,他们没有研究生继续一条道走到黑……我想,学弟你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我这话意思,实在要学中文的话,请读师大的中文汉语,今天的话到此结束。do not be nervous

求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专业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忽乎何适
是谓玄德
http://www.gk114.com/gbgx/485/1942/2007122010566.html020105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国际经济学》,薛敬孝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发展经济学教程》,张培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020205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国际经济学》,薛敬孝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发展经济学教程》,张培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030301社会学:《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人大,2003年,第三版《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人大,,第二版《西方社会学理论》,侯钧生,南开大学,2001《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社会思想史》,谢遐龄,高教,最新版本《社会统计学》,蒋萍,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巩庆海,山东大学,2003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顾海良、顾钰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毛泽东思想概论》,赵金鹏,山东大学,2003年《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周向军等,高等教育,2003年《法学概论》,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最新《政治学原理》,王慧岩,高等教育,1999年《科学社会主义》,徐鸿武,高等教育,最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最新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巩庆海,山东大学,2003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苏树厚等,高等教育,2003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等,高等教育,1999年《毛泽东思想概论》,赵金鹏,山东大学,2003年《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周向军等,高等教育,2003年《法学概论》,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最新《政治学原理》,王慧岩,高等教育,1999年《中国近代史》,陈旭麓,高教,最新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最新030505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巩庆海,山东大学,2003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顾海良、顾钰民主编,高等教育,2003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等,高等教育,1999年《毛泽东思想概论》,赵金鹏,山东大学,2003年《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周向军等,高等教育,2003年《法学概论》,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最新《政治学原理》,王慧岩,高等教育,1999年《科学社会主义》,徐鸿武,高等教育,最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最新050101文艺学:《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或2004年版《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古代文学》,袁行霈主编,高教出版社,2001年版或2005年版050403美术学:《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师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外国美术史》,陈洛加,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070104应用数学:《数学分析》,华师大数学系,高教,第三版《高等代数》,北京大学,高教,第三版《常微分方程》,王高雄,高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高教,《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高教,《数值分析》,李庆扬,清华大学,《复变函数论》,钟玉泉,高教070304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徐寿昌,高等教育,2001,第2版《分析化学》,武汉大学,高等教育,2001,第4版《物理化学》,印永嘉,高等教育,2000,第3版《化工原理》,姚玉英,化学工业,2001,第3版《无机化学》,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2001,第3版《结构化学基础》,邓存,高等教育,1995,第2版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版《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版;071011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版;《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版;080102固体力学:《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五版,《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三版《结构力学》,单建,东南大学,2004,第一版《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戴梅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三版080104工程力学:《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五版,│《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三版《工程力学》,范钦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第一版《结构力学》,单建,东南大学,2004,第一版《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戴梅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三版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6版《机械设计》,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4版《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郑学坚等,清华大学,2001第3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1版《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4版《机械原理》,郑文纬、吴克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7版080202机械电子工程:《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6版《机械设计》,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4版《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郑学坚等,清华大学,2001第3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1版《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4版《机械原理》,郑文纬、吴克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7版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6版│《机械设计》,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4版《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郑学坚等,清华大学,2001第3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1版《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4版《机械原理》,郑文纬、吴克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7版080204车辆工程:《电工学》(上、下册),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六版《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三版《机械原理》,郑文纬,吴克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七版《汽车构造》(上、下册),陈家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第二版《汽车理论》,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第三版《汽车设计》,王望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第四版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传感器》,强锡富,机工,1994,第三版《微型计算机机原理及应用》,郑学坚等,清华大学,2001,第三版《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机工,2000,第一版《检测技术》,施文康,余晓芬,机工,2000,第一版《机械设计基础》,杨可祯,程光蕴,高教,1999,第四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余孟常,高教,2001,第二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杨素行,高教,2002,第二版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第1版《结晶学导论》,罗谷风,地质出版社,1985,第1版《物理化学》,王正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4版《材料物理导论》,杨尚林,哈工大出版社,2004,第3版《材料化学》,唐小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1版《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左演声,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第1版《无机化学》,杨宏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3版080502材料学:《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版《物理化学》,王正烈,高教出版社,2003,第四版《固体物理学》,方俊鑫,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第一版《无机非金属材料》,张旭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第一版《无机化学》,杨宏孝,高教出版社,2002,第三版《金属学》,廖健诚,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第一版《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左演声,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材料物理导论》,杨尚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材料化学》,唐小真,高教出版社,1997,第一版080503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2版《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凝固原理部分),陈平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第1版《金属塑性成型原理》,俞汉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第1版《材料分析方法》,周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第1版《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4版《机械工程材料》,王运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第2版080603有色金属冶金:《有机化学》,徐寿昌,高等教育,2001,第2版《分析化学》,武汉大学,高等教育,2001,第4版《物理化学》,印永嘉,高等教育,2000,第3版《无机化学》,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2001,第3版《化工原理》,姚玉英,化学工业,2001,第3版《有色冶金原理》,邱竹贤,冶金工业,1995,第1版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五版《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三版《工程热力学》,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三版《内燃机原理》,周龙保,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第二版《微机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三版《工程流体力学》,孙文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第二版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1999年,第四版《电力系统分析》,夏道止,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张保会,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1999年,第四版《信号与线性分析系统》,吴大正,高等教育,1998年,第三版《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机械出版社,2000年,第四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杨素行,高等教育,1998年,第二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余孟尝,高等教育,1999年,第二版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1999年,第四版《信号与线性分析系统》,吴大正,高等教育,1998年,第三版《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徐科军,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姜志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数字信号处理》,刘顺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杨素行,高等教育,1998年,第二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余孟尝,高等教育,1999年,第二版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戴梅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版《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3版《操作系统》,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IBM-PC汇编程序设计》,沈美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4版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测量学》,顾孝烈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GP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周忠谟等,测绘出版社,1997,修订版《大地测量学基础》,孔祥元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081704应用化学:《有机化学》,徐寿昌,高等教育,2001,第2版《分析化学》,武汉大学,高等教育,2001,第4版《物理化学》,印永嘉,高等教育,2000,第3版《化工原理》,姚玉英,化学工业,2001,第3版《无机化学》,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2001,第3版081902矿物加工工程:《普通化学》,浙江大学,高教,2002,第四版│《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等,高教,2004,第三版《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屠大燕,建筑,2000,第一版《固体物料分选学》,魏德洲,冶金,2000,第一版《选矿厂设计原理》,周龙廷,中南,1999,第一版《矿石可选性研究》,许时,冶金,1995,修订版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微机原理及应用》,郑学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三版《运筹学》,钱颂迪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第一版《交通工程学》,李江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第一版《交通管理与控制》,杨佩昆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第一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有关理论与方法》,杨兆升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第一版《智能交通系统》,(日)社团法人、交通工学研究会,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第一版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5版《运筹学》,钱颂迪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第1版《交通工程学》,李江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第1版《现代物流概论》,王丰等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第1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刘舒燕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第1版《道路运输组织学》,骆勇、宇仁德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第1版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五版《汽车理论》,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第三版《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麻良友、丁卫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一版《汽车运用工程基础》,陈焕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第一版《微机原理及应用》,郑学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三版《电工学》,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六版082801农业机械化工程:《理论力学》,哈工大,高教,1997,第五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机械,2000,第一版《机械原理》,郑文纬,高教,1997,第三版《材料力学》,刘鸿文,高教,1992,第三版《农业机械学》,桑正中,机械,1987,第二版《机械设计》,邱宣怀,高教,1997,第四版082802农业水土工程:《理论力学》,哈工大,高教,1997,第五版《机械原理》,郑文纬,高教,1997,第三版《农业机械学》,桑正中,机械,1987,第二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机械,2000,第一版《材料力学》,刘鸿文,高教,1992,第三版《机械设计》,邱宣怀,高教,1997,第四版0828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理论力学》,哈工大,高教,1997,第五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机械,2000,第一版《热工基础》,童钧耕,上交大,2002,第一版《材料力学》,刘鸿文,高教,1992,第三版《传热学》,杨世铭,高教,2002,第三版《机械设计》,邱宣怀,高教,1997,第四版08280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路》,邱关源,高教,1999,第四版《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华光,高教,1999,第四版《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高教,2004,第四版《微机原理及应用》,郑学坚,清华,2002,第三版《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2001,第四版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化学》,阚建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9,第1版《食品工程原理》,杨同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7,第1版《基础生物化学》,郭蔼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1版《食品工艺学》,赵晋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1,第2版《食品微生物学》,何国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8,第1版《食品分析》,张水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第1版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原理》,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2版《系统工程》,杜瑞成、闫秀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第二版《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戴梅萼,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第2版《现代企业管理教程》,韩福荣,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生产运作管理》,陈荣秋、马士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4版120202企业管理:《管理学原理》,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2版《系统工程》,杜瑞成、闫秀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第二版《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3版《市场营销学》,吴健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2版《财务管理》,何进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统计学原理》,王道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20301农业经济管理:《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国际经济学》,薛敬孝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发展经济学教程》,张培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120502情报学:《信息检索实用教程》,葛敬民,高教,2005《信息检索管理》,马费成,武大,2001《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戴梅萼,清华,2003《计算机文化基础》,张亚华,电子工业,2004《微机原理及应用》,徐晨,高教,2004更多追答2014年的我想知道,这不是2010年么。。追答差不多,因为新编的没那么全,而且新编的和旧版的内容上没多大差别美学原理和外国文学史早就不考了吧。。追答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能说不考只能大范围能不考。你学这个吗追答没吃过猪肉 还没见过猪跑呀

传播学考研要读哪些书?

见巧乎王
介者移画
以下是一位考取北大传播学2010级研究生的同学整理的相关材料,可供参考。另外我想补充一下,各个学校对于传播学要求的书目和所偏重的方向,是非常不同的。你最好先确定自己的方向,再有针对性的看一些相关的数目。虽然跨专业专业课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你的政治和英语也必须要达到一定标准,最起码要过线。另外建议你想好,认真决策。说实话至今咨询考研保研的人太多了,跨专业的,都说有兴趣,想要读这个的研究生。要有足够充实的动力才能够成功,别今天做了这个决定,明天觉得跨专业很难,读了两天书就放弃了。考研本来就是考研毅力和耐力的过程。做好决策后刻苦努力,一般结局都不会太糟。网上有人整理过很多版本的书单,我也也按照他们的书单整理了自己的一份书单供大家参考(红笔加粗的是我认为必须要读的,加粗的是我认为应该读的,其他的则是可以选读的):复习全程指导读物新闻传播学重难点50题透析传播学考研复习精编这两本书都是中华传媒网出的,非常具有针对性。精编的内容结构跟教程差不多,但有新的延伸和试题解析,还是很值得反复阅读的。50题多为近年来的时事热点问题分析,重要的不是里面的分析内容,重要的是它介绍的热点研究领域,可以结合它给出的热点去网上搜些相关论文来阅读,包括传媒网上一些整理的专题内容,都适当关注一下。基础书目传播学引论(李彬)(其实我不太喜欢这本书,因为语言表述太感性了,批判学派部分知识体系也有点混乱,不过很适合跨学科考研的入门读物)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这本书是经典中的经典,大一我就是凭这本书进入传播学殿堂的,知识框架非常清晰,不过由于这本书写的很早,所以很多理论新发展需要看其他的书补充,这本书可以作为复习纲要)传播学概论(许静)(因为是老师自己出的教材,所以很重要,已经两年考到里面组织传播方面的题了,很多人都没有复习到,一定要重视啊)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跟教程配合阅读,教程帮你建立知识框架,这本书帮你理解学科发展历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这本书跟教程性质差不多,补充理论知识,但是翻译实在不咋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这本书我前前后后看了四五遍,强烈推荐!刘海龙老师的文笔和思路没话说,非常详细清晰地阐释了理论的来龙去脉,也介绍了最新的理论发展和融入作者个人一些思考,很有启发性,带领你真正进入传播学的语境中去)人类传播理论(我很喜欢这本书,它可以帮助大家对传播有更深刻的理解,但跟应试关系不大,它介绍的的是传播理论,而非传播学理论,一定要分清两者区别)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这本书很好看吖,一边讲述传播学的历史一边告诉你很多大牛的八卦,复习时给我带来无穷乐趣,:)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网络传播方面的教材不多,这本书这两年又修订了一次,内容比较与时俱进,可以作为网络传播方面的核心阅读教材,辅以学术期刊和论文网上相关论文)延伸读物:北大新闻传播学评论 第1,2,3,4辑(必读,理由不用说了吧)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 译)(这本书里有很多关键概念啊,互文性、意识形态、仪式传播等等,今年就考到了“再现”(representation))全球化:起源、发展与影响(杨伯溆)(关于全球化,本土化,地域场所化等等这些都是杨老师很喜欢的概念,曾经考过论述题,要重视啊)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众讨论(胡泳)(书里有很多新颖思想和讨论,很好看的一本网络研究著作)舆论学概论(许静)(对舆论概念的不同理解,舆论的群体作用,现代传媒的作用,舆论监督这些应该是重中之重。09年考过谣言,胡泳写过谣言作为社会抗议的论文,许书还专辟一章谈这个问题,一定要掌握)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谢新洲)未来是湿的(胡泳 译)(老师的书最好都找来看看,这本是畅销书,非常好看)因特网与社会(杨伯溆)(这本书出版的有点早,还是翻一翻比较好)传统学派: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里面是传统学派22个经典研究案例,可以着重看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帮助理解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这一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受众研究 批判学派: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许静 译)(能指所指意指,意识形态霸权,还是结构主义符号学那一套,书很薄,备考的话看李彬那本也就够了~)文化研究导论(文化研究的理论最好还是要有所了解,对于答论述题非常有帮助,吴靖老师比较喜欢这一块)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 译)理解大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传播(美国化了的文化研究,作为仪式的传播,关于杜威和李普曼之间的论战至今仍有很有现实意义,了解一下)传播政治经济学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文化帝国主义传播学简史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 技术学派: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国内比较好的一本解读技术学派的著作,分析的很切中肯綮)麦克卢汉精粹/麦克卢汉如是说(比《理解媒介》更容易理解,可以翻翻)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复习之余翻看,文学性很强,观点很犀利)消失的地域 研究方法:(没学过研究方法的同学一定要重视这一块!每年都有几十分来自于此,我没上过方法的课,自己囫囵吞枣地看教材和背笔记,很多地方其实并未完全掌握,考完觉得答得不是很好,如果有机会最好能提前去听听这方面的课程,如果跟老师做课题研究的话就更好了)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两本可以选择一本来看)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李琨)(定性研究的教材很少很少,况且又是老师的书,一定要看)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这本书比袁方的书要容易理解一些,文笔也更好一些,我最后复习方法论背的就是这本书的笔记)大众媒介研究导论其他: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消解(吴靖老师写过相关论文,这一块要关注)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胡翼青老师当年的毕业论文,对于传播学科的建构和重新划分三个学派的见解非常独到,很值得一读)媒介事件时间充足的最好看些社会学的书:社会学 吉登斯现代社会学理论 沃特斯 关于英语 今年英语的变态,大家都有所耳闻。我属于运气特别好,加上英语底子一直不错,考了77分,跟别人拉开了一二十分的距离,能进复试也完全是托英语的福。所以谈谈英语方面的复习还是有点底气的。我暑假实习时抽空把星火考研英语单词翻了一遍,把不认识的单词及其解释打到电脑上整理成一份文档打印出来,后来复习时我就可以丢开单词书,专门背我自己的单词表了。不过我学英语从来都不靠背单词,孤零零的背单词时间长了很容易就会忘,而且不放在语境里理解背下来也是白搭。所以我主要靠阅读练习来记忆单词和训练语感。从中学到现在一直如此,英语成绩向来都证明我的方法是正确的。历年真题肯定是重中之重,做几遍都不为过,我反正是开始复习时做了一遍,临考时从网上下了空白试卷又做了一遍。最近五年的题目也差不多就够了。真题推荐张剑的黄宝书。市场上阅读辅导书良莠不齐,我买过好几种,最后只坚持做完一本,人大出版的张锦芯的阅读两百篇,我很喜欢。新东方的阅读我实在不推荐,做了两篇就没做了,觉得题目出的很不对路。我差不多每天做三四篇阅读保持语感,翻译和作文部分都是到临考时才开始准备,句型模板什么的,我也都整理传到网上了。但是还是建议大家平时有空多练笔,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想短时间提高基本没戏。大家还是扎扎实实地做功课,别报任何投机心理。阅读一定要学会控制时间,我每次做阅读都会计算自己每篇耗时和总耗时,训练目的就是选择答案时可以快准狠。做完阅读我会花比做题的时间去对答案分析题目。回到原文理解每句话含义,分析句子结构和上下文联系,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会划出来,查清楚意思用红笔抄在旁边。这些功课一定要认真做,偷懒不得。时间长了,规律就总结出来了,语感也训练出来了,做题自然会越来越顺手。英语根本不考你智商,考的就是你的基础扎不扎实,功夫下足时间一长水到渠成,基本会保持稳定水平,很少会考试失手。关于政治我是文科生,所以这方面基础还是有的。政治复习晚一点也无所谓。我差不多是九月底开始复习政治,也就是看红宝书和任汝芬序列一二三四,其他乱七八糟的资料书我也不推荐了,什么两千题三千题的,既浪费时间又不一定很有帮助。红宝书是高教出的,考试题绝对不会跨出其范围,而且它里面的表述也要比其他辅导书准确的多。所以这是基本教材。但它的缺陷就是没有任何标注出来的重点和整理的结构框架,所以要结合任汝芬序列一,补充着理解。我差不多花了一个月多的时间搞定这两本,心里有个大致框架,同时一边做着序列二的模拟题,扎实基础知识。政治的主观题得分不一定能拉开多大差距,主要就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如果不好好训练选择题部分,最后会死的很惨。序列三很重要,我后来提纲挈领地整体复习,多亏了它。它里面整理的知识要点和逻辑框架非常清晰,可以在冲刺阶段背诵下来。政治也多半是要把书读透,所以红宝书和序列一不是读一遍就OK的,后来的做题和总体复习还是要经常回到课本里理解透再背诵的。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也就是做做市面上比较火的那几种参考资料,序列四、二十天二十题、肖秀荣最后四套题什么的,重点背诵序列三的框架和知识点,以及热点预测题的答案也就够了。我最后政治考了75分,也算是不错了。关于专业课我从九月中旬才开始看专业书,其实已经有点晚了,建议大家可以从暑假就开始广泛阅读专业书籍,因为北大没有给过任何参考书目,所以你的知识面一定要足够广,在专业书阅读方面要下苦功夫。好在我当时弄到了一些前辈的笔记,自己一边阅读书籍一边在已有的笔记基础上增添自己的理解。这些笔记我也都上传了,大家下载下来一定不能完全按照笔记理解,一定要自己先读原著,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修改和增添内容,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笔记出来,这个过程也是整理知识框架和夯实基础的过程。看过北大历年真题的都知道北大考试多与时俱进了,所以平时复习之余一定要多看学术期刊和报纸杂志,多上上中华传媒网和一些学者的博客(比如胡泳老师,他经常更新博客,上面谈论很多学界业界热点话题,我考研期间每日必看),了解最近的新闻热点和学界动向。我的推荐如下:学术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大学》(复旦)《当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网络传播》至于复习进度,我可以给大家看下我当时的计划(我当时复习的非常仓促,大家一定要早些准备为佳,否则到时会手忙脚乱的),作个参考:9月中至10月底:看完基础书目和传媒网两本教材并整理完笔记11月:熟记基本书目的笔记、知识点,形成学科整体结构框架展开方法论学习和延伸阅读(分研究领域、研究分支)整理一年时事热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12月份:1-10号:理论熟记(以郭书和精编为纲),时事整理,历年试题(自己答一遍),论文、课件浏览,网络传播11-20号:背精编和50题一遍;时事整理和分析;看网络传播、论文、课件21-30号:以精编、传播学教程和50题为纲,展开综合记忆热点理论、事件整理分析,综合思维!名词解释整理(新词,理论,人物,文件等)1.1-1.8号:最后一轮综合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