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人大历史学院跨专业考研难度高不高

血芙蓉
夫得者困
人大历史学院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最近几年人大历史学院考研很火,特别是人大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院研究生共录取37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人大历史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如何考上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一德一心
不贱佞谄
答:我在第一年准备考试的时候,只复习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前一直在准备出国的GRE,TOEFL考试,后来因为GPA很烂,语言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加上自己又是跨专业,所以一直在出国与考研之间纠结。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出国这条路,专心考研。第一次考试时还是全国统考,最后专业课没有及格,总分也只有300,。但令人意外的是我没有进行任何复习的政治竟然考了71。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我29天时间以每天150页左右的速度刷完了北师大版中国史加世界史的全套教材,总共约3500多页。后来又买了山东大本等辅导书和考试大纲,好像也没什么用,反倒浪费了不少时间。唯独起了点心理安慰作用。第二年我意犹未尽,总觉得潜力没有完全挖掘。300分的成绩给了我很大安慰,因为A区国家线好像才295。这一年我在学校周边租了间房,就地复习。基于去年的感受,我把重点放在了博览群书上。因为当时目标是北大,所以花了大笔钱把北大历史系世界史方向所有教授职称老师的代表作都搞到手,然后一本一本挨着读。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读不懂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如果这样的问题阻碍了你去翻开一本书,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问题了。所以胆子一定要大,要多看这些老师的著作。当然这是对于自主命题的学校来说。统考的同学我觉得仅靠一套教材肯定是不够的,只有“竭泽而渔”才能在考场上尽量少丢分。这三年来我的复习重点一直放在专业课上,因为专业课总共占300分,政治英语加一起才200分。而且政治提分很快很容易,英语的分数提升空间则不是很大,所以我觉得无论从准备考试还是从以后研究生生活来说,对专业课的重视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在一年的复习中,我使用的教材是传统的六卷本加比较新的高教版四卷本,一共十本书作为基础读物。六卷本前后看了有七八遍,四卷本看了三遍左右。我觉得这两套教材互补性很强,六卷本知识点很细,但是许多观点比较陈旧;四卷本的引用文献和学术观点都相对较新。所以把两套教材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除此之外,对专业课的复习还应该尽量拓展。我的拓展思路是从世界通史角度出发,围绕“通史”主题阅读一批书,比如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上下)》,勒纳《西方文明史(上下)》等等。接下来按照国别史的线索再读一批书,如钱乘旦《英国通史》,米盖尔《法国史》,杨生茂《美国史简编》,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史》等,这一系列围绕英、法、美、德、日等几个主要大国的历史线索为主进行主题阅读,能够进一步深入对整个历史脉络的把握和理解。然后可以换个角度去读些以时间段为主题的作品,如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蒂尔尼《西欧中世纪史》等等。当然这样的复习方法整体阅读量是非常之大的,笔者也仅仅做到原先计划的很小一部分,但是确实对巩固专业知识有很大帮助,基本脱离了对市面上所售各种总结性的辅导教材的依赖,个人认为此类辅导书编纂质量有很大问题。如果真有心去做学术,完全可以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来代替那些粗浅的梳理,并且自己总结的过程本身也是强化记忆,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至于很多人问到如何回答主观题的问题,我的理解是,真正的高分答案应当是既包含了题目所指向的基础知识,再加上对该领域若干学术观点或代表作的评介组合而成的。其实每一道主观题都可以当做一篇命题作文来写,写出来的答案理应是一篇文字优美,结构完整的文章。许多同学把主观题当做纯粹的回答问题,完全不在乎文法和修辞,造成写出来的答案令人“不忍卒读”,这也是影响主观题分数的一大问题。在平时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这样对提高主观题分数会有明显益处。的老师们在针对如何在复习中把握重点,尤其是怎样去搜索“长得像考题的样子”的知识点上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另外,老师们常年在学术领域耕耘,功底深厚,学会循着老师的思路去看书让我感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虽然课程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是其中的知识量却很大,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老师的发下来的讲义非常有价值,在复习中遇到磕磕绊绊的地方拿出来翻翻总会有启发。

中国人大历史系研究生,有什么硬性要求?比如四六级,本科出身?感谢

且然无间
共犯者
其实考研究生大部分情况下会招收跨专业的,历史专业应该更容易报考,而考试科目是按要求有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组成的。英语应该是必考,每年成绩要求不一样、不同的学校、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低的可能会40几分,高的可能会到及格线好的,谢谢。

人民大学考研 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看哪些参考书?

桂花
毛毛熊
我想参考教材你应该知道吧 不过我还是贴一下中国史:1、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 张岂之《中国历史》1-4卷 (高教版);3、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人民出版社);4、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5、 詹子庆 《中国古代史》(高教版);6、 钱穆 《国史大纲》;7、 张传玺《中国史纲》;8、 周谷城《中国通史》;9、 张大可《中国史学史纲》;10、 晁福林、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上)(下)》(北师大版);11、 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2、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13、 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1、 吴于廑《世界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 (山东大学出版社);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科版);5、 王斯德《世界通史(三卷本)》;6、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历史文选:1、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2、 张衍田《中国历史文选》(北大版)。历史文献:1、 杨燕起《中国历史文献学》;2、 张传玺《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北大版)。史学史:1、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2、 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3、 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大版)。史学理论:1、 庞卓恒《史学概论》(高教版)。历史地理:1、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2、 蓝勇《历史地理》;3、 李孝聪《区域历史地理》。历史考研是全国统考 所以在初试时各校试卷就不存在差异了 专业课历史学基础300分 我个人觉得<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辅导全书>(山东人民出版社)<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备考南----历史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两本资料比较好考研毕竟也是应试考试 所以我个人觉得重在方法 如果初试过线 则可以联系人大的历史系 再做复试准备 复试和初试情况不同 看书也就不同了祝你成功

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收跨考学生吗?参考书籍是什么?

桂花巷
冬则炀之
答:我在第一年准备考试的时候,只复习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前一直在准备出国的GRE,TOEFL考试,后来因为GPA很烂,语言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加上自己又是跨专业,所以一直在出国与考研之间纠结。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出国这条路,专心考研。第一次考试时还是全国统考,最后专业课没有及格,总分也只有300,。但令人意外的是我没有进行任何复习的政治竟然考了71。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我29天时间以每天150页左右的速度刷完了北师大版中国史加世界史的全套教材,总共约3500多页。后来又买了山东大本等辅导书和考试大纲,好像也没什么用,反倒浪费了不少时间。唯独起了点心理安慰作用。第二年我意犹未尽,总觉得潜力没有完全挖掘。300分的成绩给了我很大安慰,因为A区国家线好像才295。这一年我在学校周边租了间房,就地复习。基于去年的感受,我把重点放在了博览群书上。因为当时目标是北大,所以花了大笔钱把北大历史系世界史方向所有教授职称老师的代表作都搞到手,然后一本一本挨着读。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读不懂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如果这样的问题阻碍了你去翻开一本书,那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问题了。所以胆子一定要大,要多看这些老师的著作。当然这是对于自主命题的学校来说。统考的同学我觉得仅靠一套教材肯定是不够的,只有“竭泽而渔”才能在考场上尽量少丢分。这三年来我的复习重点一直放在专业课上,因为专业课总共占300分,政治英语加一起才200分。而且政治提分很快很容易,英语的分数提升空间则不是很大,所以我觉得无论从准备考试还是从以后研究生生活来说,对专业课的重视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在一年的复习中,我使用的教材是传统的六卷本加比较新的高教版四卷本,一共十本书作为基础读物。六卷本前后看了有七八遍,四卷本看了三遍左右。我觉得这两套教材互补性很强,六卷本知识点很细,但是许多观点比较陈旧;四卷本的引用文献和学术观点都相对较新。所以把两套教材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除此之外,对专业课的复习还应该尽量拓展。我的拓展思路是从世界通史角度出发,围绕“通史”主题阅读一批书,比如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上下)》,勒纳《西方文明史(上下)》等等。接下来按照国别史的线索再读一批书,如钱乘旦《英国通史》,米盖尔《法国史》,杨生茂《美国史简编》,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史》等,这一系列围绕英、法、美、德、日等几个主要大国的历史线索为主进行主题阅读,能够进一步深入对整个历史脉络的把握和理解。然后可以换个角度去读些以时间段为主题的作品,如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蒂尔尼《西欧中世纪史》等等。当然这样的复习方法整体阅读量是非常之大的,笔者也仅仅做到原先计划的很小一部分,但是确实对巩固专业知识有很大帮助,基本脱离了对市面上所售各种总结性的辅导教材的依赖,个人认为此类辅导书编纂质量有很大问题。如果真有心去做学术,完全可以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来代替那些粗浅的梳理,并且自己总结的过程本身也是强化记忆,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至于很多人问到如何回答主观题的问题,我的理解是,真正的高分答案应当是既包含了题目所指向的基础知识,再加上对该领域若干学术观点或代表作的评介组合而成的。其实每一道主观题都可以当做一篇命题作文来写,写出来的答案理应是一篇文字优美,结构完整的文章。许多同学把主观题当做纯粹的回答问题,完全不在乎文法和修辞,造成写出来的答案令人“不忍卒读”,这也是影响主观题分数的一大问题。在平时多练笔,提高写作水平,这样对提高主观题分数会有明显益处。的老师们在针对如何在复习中把握重点,尤其是怎样去搜索“长得像考题的样子”的知识点上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另外,老师们常年在学术领域耕耘,功底深厚,学会循着老师的思路去看书让我感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虽然课程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是其中的知识量却很大,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老师的发下来的讲义非常有价值,在复习中遇到磕磕绊绊的地方拿出来翻翻总会有启发。

求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研究生的书籍

彼其外与
痕之探
.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历史学考研退出统考,从此又开启了专业课自主命题的进程。 中国史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为政治、外国语、633历史学综合(中国通史、古代汉语); 世界史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为政治、外国语、634世界通史; 从考试科目来看,专业课由以前的313历史学基础改为633历史学综合或634世界通史。考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学研究生是分专业分科目考试的,也就是说考中国史专业的研究生,在专业课方面只考中国史,不再考是世界史; 同样,考世界史的研究生不考中国史;这相当于回到了2007年历史学考研统考以前的情况。 中国史专业633历史学综合包含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634世界通史考试范围为“截止到1990年的世界史”。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给出的历史学考试范围,博仁教育向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们推荐以下参考: 书名 作者 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上册)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 宁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史》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史专业: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世界上古史》 周启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近代史》 刘宗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 张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历史真的不好就业吗?人大的历史研究生也不行吗

心养
出门上车
前段时间有教授给我说人大中国史研究生毕业就业还不如我本科直接就业,不知道他说的是否准确,不过我纠结了一段时间,还是决定跨考。14年考研的。

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哪个比较强

人兽战
逛山
人大重点学科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101 哲学 010105 伦理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4 西方经济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4 金融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301 法学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301 法学 030104 刑法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301 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302 政治学 030204 中共党史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302 政治学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303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503 新闻传播学 050301 新闻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0601 历史学 060106 中国古代史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会计学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202 工商管理 120202 企业管理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120503 档案学 人大最强的鄙人认为是经济和马克思主义&党史。我听我们学校经济学院的院长说过,人大是中国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早的,并且第一个建立了经济学院。如上表所示,经济类的专业占了大多数。另外,人大是中国共产党自己一手带大的,可以说是独生子了。所以在党史、马克思主义方面很强,在此带动下社会学、政治学也变得很强大。PS:毕竟是我党自己办的学校,所以对他总是有偏爱,要跟满清创办的北大、清华一争高下。由于我是人大研究生,所以以上评论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只是个人看法。民商法 新闻 经济 财政 商学院的一些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研究生怎么样?就业好不好?

理明
其一义也
人大的会计研究生相当不错,在国内仅次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就业相当好!可以有机会进入各大部委工作,进入金融行业,也被各大会计事务所看重!国内很多金融专家都是人大的校友呢!楼主如果有这个实力报考的话!建议报考啊!就业没有问题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学术硕士研究生目前一直在招,没有暂停或取消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