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隆正
茴香
就业方向: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很需要搞区域平衡。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这三个经济极有望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经济带城市群。可中国太大人太多,而这三个又集中在东部沿海,造成中国经济发展区域很不平衡。中西部落后太多。全中国有13亿人口,东部沿海4个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港澳台)东北1个亿,中部4个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4个亿(西北部分: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青海,西南部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东部比较发达,转入重工化阶段,需要做的是产业升级和城乡统筹);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需要的是提升技术,重焕活力。对比之下中西部(除西藏、青海限制开发外)需要要做不仅是提高工业化程度,还有城乡统筹解决二元问题,重工化也得齐头并进。按照工业发展规律,那就得按照规模经济来抓,产业集群,抓优势产业,突出特色,区域内配套,区域外比较优势分工。因为中西部没有面向海外的地理优势(除广西外),不能以外贸为动力,但是可以承接东部沿海中间产品的产业分工,也就是给沿海出口做配套,不过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产业估计不太合适。中西部虽然基础还是有,但是不可能只靠本区域的力量,必须引进外部资金技术才能跨越发展,那就有对待国内资本和外资的问题了,得由国家层面干预,不然地方政府会比较短视。除要服从全国的布局外,一些产业还是以满足本区域为主。因为产业布局地域分散,但可以资本集中也不会造成太盲目的竞争。特别是一些需要高度集中的产业,但是生产是可以分散的,用于满足本地市场。研究内容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扩展资料研究观点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无什么差别,只是其研究范围是区域而不是国家,持此种观点的多为初学者。2、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3、研究区域的主要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艾萨德(被誉为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周起业和刘再兴等。4、研究区际差异和联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贝。5、研究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敦富。6、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栋生、李京文、郝寿义和安虎森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硕士毕业干什么呢,地理和经济俩方向

红旗谱
前识
我是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的本科,区域经济学的硕士!其实我们学校的区域经济学,按学科门类分应该属于人文地理下面的经济地理方向,但他又不只是研究经济事物空间布局的现状与原因,还包括产业布局和规划设计!而人文地理,其实也就是社会经济事物空间问题研究,只是相对于经济地理(区域经济)面更广泛而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就是你由人文地理考东北师范大学的区域经济是不算跨专业的,但是也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因为人文地理属于理学博士,而区域经济属于经济学博士!当然,经济学比理学更值钱一点,找工作也面更宽!再就是,东北师范大学的区域经济,在全国算还是有点名气的,之所以有名就在于其对空间的关注,这是区别于别的学校的经济学下面的区域经济的特色!希望你好好学习,好好考!为东北师范大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东北师范大学城环院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主要有丁四保、王荣成、于国政、宋玉祥、李诚固等!经济学院那边的区域经济学都是搞经济学那一套,我个人没有什么兴趣,也就没有关注!

区域经济学专硕怎么样

王其无它
不离于真
  你好,区域经济学是学术型硕士的专业,不是专硕的。目前,经济类专硕包括以下几种:金融硕士(MF)、应用统计硕士(M.A.S)、税务硕士(MT)、国际商务硕士(MTB)、保险硕士(MI)、资产评估硕士(MV)。你如果想考经济类的专硕,可以从上面几个专业选择。  其实现在学硕和专硕从就业来说区别不大,都是双证(学位证和毕业证都有),而且专硕的专业都比较好(金融,会计,应用统计之类的)。学硕的社会认可度稍高一些,但是研究生主要的区别还是在学校,学校好研究生就好,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  当然,学硕目前在花费上还是比专硕要低出不少(学硕几千,专硕一年大概要1-2万,有的更贵,不过现在助学金6000/年,学硕专硕都有)。不过有一点,对于未来想读博士的,读学硕比较好;如果说硕士毕业工作的,学硕和专硕区别确实不大。  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接着问,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

履之所出
朝廷尚尊
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招生目录:研究方向: 01.城市与区域经济 02.区域分析与规划 03.经济地理。初试科目:本专业拟接收推荐免试生6人。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华师地理学系的是①101政 ②201英,区域规划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可选214德,经济空间动力学方向可选203日 ③304数学四 ④832经济地理学 城市与区域经济系①101政 ②201英,城市经济方向可选214德,行政区经济与管理方向可选203日 ③304数学四 ④832经济地理学 832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李小健等,高等教育出版(1999)。

考硕士研究生是考产业经济学好还是考区域经济学好?

道兼于天
其问之也
  说实话,专业都是次要的,只要你确定自己走经济这条路的话,这两个专业也都是通的。关键在于导师的主攻方向,区别不是很大~  下面给你个产业经济学的一些信息,了解一下~  产业经济学也叫产业组织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板块,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也是当今经济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现在产业经济学关心的主要是垄断行业的运行机制以及各垄断公司的竞争行为,以后想去大型企业工作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专业。很多大公司都设置有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这些部门就是利用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有行业情况,得出分析结果,然后作出企业的决策。这些部门需要的正是产业经济学的专业人才。 报考热度: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类经济学,实用性强,对就业很有帮助。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不小。  研究方向:产业结构、组织与政策研究、产业投融资研究、现代工业经济与公司制度研究。  主要课程:产业组织学、公司理论与实务、产业投资理论与实务、规制经济学等。  主要和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关系,如果导师是产业经济,而主攻方向不是金融,那么与银行也没有什么对口不对口之分。  而且,注意区别,不论是产经还是区经,都不同于金融专业。有时候银行会明确表示,要金融专业的学生。  但是现在很多都放宽到经济类专业的。  银行现在都需要考试,好好准备吧,如果考试分数不够,专业再对口也很难进银行哦!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比较宏观,产业经济学偏向于管理和研究产业发展。看你选择的学校与专业了,大体上的东西都是相通的。  经济类推荐李正元李永乐复习全书,还有历年真题。李永乐的基础过关660题也很不错,要是有时间的话,可以做。不过数学的最好别买太多,否则也给自己增添压力。

考研 人大的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区别在哪里呢?

车攻
谆谆告诫
应用经济学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个分支:①以国民经济个别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建筑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等。②以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而带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计划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政学、货币学、银行学等等。③以地区性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区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等。④以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国际经济学及其分支: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等等。⑤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企业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学、市场(销售)学等等。

考研:区域经济学和MBA究竟读哪个好一点?

结驷千乘
工商管理学硕士,这样对工作的人才真正有好处的。1.几率上来说,招生人数多少是和报考人数的多少密切相关的,所以不能从人数上来判断,有的招一人,可能是以往年份就没有人报考呢;2.发展上来说:经济学相对好一些,经济学知识到了工作之后很难系统学了,而管理学知识(理论知识)相对门槛低一些。

区域经济学就业前景怎么样?

贵宾区
号曰
经济学的就业形势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区别,不过区域经济学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学校的好坏不是关键,主要还是看个人怎么努力。如果打算考博的话就要学好相关经济学课程,并在读研期间多随老师参加一些课题和项目,多参加一些研讨会,在此基础上能够发表一些比较有分量的论文。如果研究生毕业后工作的话,如有有时间和精力,建议考一些诸如经济师,证券从业资格证,或者金融分析师,注会等比较有分量的证书,学好英语,对于以后进入企业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多学习和关注金融方面的知识,对于毕业以后进入银行系统也有很大的帮助。经济学就业面还是很宽泛的,总之定位好自己的目标,不要虚度光阴,也不要受困于学校的影响力,就一定会成功的。祝你好运!

区域经济学的历史背景

砻谷纪
千寻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三个方面:(1)经济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断深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如日本的表、里差异,美国的东北部同西部和南部的差异,英国的英格兰与苏格兰、北爱尔兰的差异以及苏联的东、西差异等;二是区域经济问题的显露,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1933年人均收入只有168美元,不及全国平均收入的一半,英国英格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苏格兰失业率超过25%,威尔士失业率超过36%,而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失业率不到14%。(2)政治背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强,政府有能力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在东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主体,政府可以在区域之间配置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包括区域之间。(3)科技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与其他经济学科明显不同。正是在上述三个背景下,形成了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