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闽南理工学院怎么样

柏舟
聪明衰矣
闽南理工学院学发3363373762展很快,且与企业联系非常紧密,就业率挺好的。闽南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创办的以工学学科为主,兼有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具有独立颁发高等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建设截至2013年,学校有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光机电应用型人才"改革试点(试点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测控技术与仪器、服装设计与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通达集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服装工程方向实践教学基地、经济与管理实践教学3S实践基地、RFID技术实训中心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机械工程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计算机基础实验实验教学平台、大学物理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电工电子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硬件设施闽南理工学院截止2013年,学校建有蚶江校区、宝盖校区。宝盖校区:三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一个校内实训基地,一个校内实习工厂,一栋图书馆,三栋学生餐厅,三个学生宿舍区,1个标准运动场,1栋体育馆,1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教师公寓等一批配套设施。 设施还不够完善,预计5年内可以达到一般本科类学校的环境标准,学校还在不断建设中。地址: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宝盖风景区(宝盖校区)蚶江校区:一栋行政楼,一栋实验楼(6层),一栋主教楼,一栋阶梯教室,一栋图书馆,8栋学生宿舍,两栋教师宿舍楼,一个体育馆模型(里面是用来开会的),一个运动场,两个篮球场,一栋食堂。地址: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厝仔工业区(蚶江校区)实验设施:学院十分重视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学员的职业能力。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占地35.4亩,建筑面积13.5万多平方米,内设有光学冷加工厂、模具厂、电子厂等。引进多家企业创建了机械加工、光学冷加工等实验室,实训基地。使学员不仅能接受岗位技能的训练,还能接受社会主义市场的洗礼。

泉州师范学院内有什么考研辅导班?

昔者
杨蓓
没有的。

学生物有前途吗

祖丁
气禀
有家长说要让孩子学生物,有前途!如何看待强基计划的冷门专业

提前批可以转专业吗

是何人也
原则上只能在提前批内转专业。 转专业就2个办法6539: 第一种方法: 就是要求班级学习成绩前3-5名的允许转。个人申请---学院同意并推荐---拟转入专业的学院审核(个别的要面试)---学校领导签字--教务部备案--正式转入。此方式存在走后门隐患。 第二种方法:考试 1、学生转专业每学年集中审批一次,申请时间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 2、教务处于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根据转入专业的办学条件,分文、理科向全校公布转入专业的接受名额。 3、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原则上参加选拔后各专业转出人数一般不得超过所在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转入人数不得超过转入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 4、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转专业申请表》,由学院审核同意后统一报教务处。 5、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并办理相关手续后,申请人(不包括满足转专业条件第1、2条者)于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前参加教务处组织的文、理科选拔考试。考试内容:理科为数学、英语。文科为英语,有的大学再加政治,有的加考计算机。到学校自己就知道以往都靠什么课程了。测试成绩按文、理科分别排序,并根据排序的结果由申请人依次挑选自己要求转入的专业。 (一)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理由充足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充足的理由包括: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多数都用这一条)。 (二)不具备条件者不能申请转专业。 条件包括:1、新生入学未满一年者;2、二年级及以上者;3、各类委培,代培生未经委托单位同意转专业者;4、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跨文、理科类别转专业者;5、跨高考录取批次转专业者;6、已办理试读手续者;7、曾转专业或转学者;8、专科升入本科者。 (三)转专业的学籍管理: 1、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原则上按照入学时的年级所适用的学籍管理细则进行管理。 2、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后,必须完成转入专业的教学计划方可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

盐师生物专业怎么样?有具体分类吗?学费怎样?三本的。

惠施之才
无穷
众所周知,现在生物类专业的就业奇差无比,3337396266什么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不论是哪个,只要开头带了生物两个字,就没有容易就业的专业。   笔者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厦大生物系还算是比较厉害的生物系的,现在我说一下去年和前年我们厦大生物本科以及博士的就业情况。   先说本科,厦大生物的保研率堪称全校最高,我们全系150多人,大约20个出国,70个保研考研到本校或者外校,10个考了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参加工作的有50人,只签约了7个,而且这7个人签的都是很一般的企业,部分作销售的甚至和中专生大专生从同一起点做起,7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月薪超过2000。   相比之下,厦大的财政学140人,大约有20个出国或者升学,剩下的120人中,只有7个没有就业出去,而且签约的一百多人中,以四大,各大银行,各大金融部门为主,几乎没有几个人月薪低于3000。   财政和生物同属厦大比较牛的专业,再看看厦大的软肋——工科类专业。厦大的工科还没有一些比较强的二本工科好,但是,工科的就业率也超过90%,基本人人也能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   再看一些二本的比较好的工科,他们的就业情况大致和厦大的工科差不多。   也就是说,进了重本的生物系,你的就业将不如二本。   我说的这些都是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个例我们要抛开而不谈。   别以为清华北大就会好,清华的生物工程就业不如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二本)。   也许有人会说,本科生当然是这样了,如果是博士生那就不一样了。   好的,现在我们看一下厦大博士的就业吧。   先说下,想在厦大生物系做个老师,国内的生物博士毕业是绝对不可能的,清华北大的都不行。厦大自己的博士毕业只能留校做个实验员,月薪4000不到,能留校做实验员的还是一些比较牛的和导师关系比较好的博士。至于那些不牛的博士,他们看中的是广大的中学校园,很多生物博士为了争夺一两个中学生物老师的职位打的头破血流。   当时去四个人应聘两个生物老师职位,其中两个是厦大博士,一个是武大硕士,一个是泉州师范学院(二本),最后得到该职位的是一个博士和那个泉州师范的。   堂堂重本博士,和一个二本本科生做一样的工作,你甘心吗?   相比之下,经济学的博士一般都可以留校做教授,或者做某企业的高层,那前途叫个无量啊。   同是博士,差异就是这么大,没办法的。   也许又有人说,出了国就不一样了。   是的,出了国确实不一样了,出国读了国外牛校,可以留在国外搞研究,或者当个海龟进高校,进院所,待遇也绝对不会差。   但是,现在生物这行的情况是,海龟都没什么好稀罕的了。   我们不能被个别那不到1%的大牛进了院所而迷惑,现实情况是,大量的生物海龟回国后继续失业,或者改行。留在国外的博士待遇基本都是两万美元左右(听起来高,在美国这是高中生的工资),而国外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博士一般都可以拿到六万美元。同样都是研究人员,就因为行业不同,差异竟是如此之大。   为什么会这样,现在笔者深入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一、牛的是老师们,而不是我们   很多人说,现在IT业已经人员饱和了,是这样的,现在学IT的人非常多,竞争压力非常大,一些IT的不知情的人看到学生物的人那么少,偶尔还会羡慕学生物的人呢。   比方说社会上一共有12000个人学的是IT相关专业,500个人学的是生物,咋一看神似是IT竞争非常激烈。但事实却是,社会一共需要10000个IT职位,由于IT多了2000人,因此造成了竞争激烈,而社会却只需要100个生物研究岗位,却多余了400个学生物的人。   这个竞争,已经不能用激烈来形容了。

理科女生学什么专业好

灰鹤
柳也
理科女生可以选择学通信工程专业、金融学专业、财经类专业、设计类专业、城市规划专业这几个专业。1.通信工程专业是工科当中的热门专业,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发、设计、制造、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去向:适合邮电部所属各邮电管理局及公司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经营及管理工作,也可到军队、铁路、电力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2.财经类专业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财经类专业比较走俏,是近几年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很多高校都是文理兼招,相对来讲,理科生学财经类还更有优势,因为它对数学和计算机的要求都比较高。3.设计类专业:像偏向理工科的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动漫设计等等,就业前景都比较好。比如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专科),要求考生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较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的知识、技能,并具有艺术设计的能力,成为能较好承担艺术设计的相关专门人才。4.金融学专业范围比较宽泛,可以细分为多个方向的专业,比如金融管理专业、金融工程专业、金融保险专业等等。金融专业是从经济学中细分出来的,主要是研究如何去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和其他资产的学科。金融学细分的专业里,以金融工程专业最为热门,是金融学专业中的首选专业。5.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单位、建设与开发企业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研究等专业技术工作;可在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城乡规划与建设方面的管理工作;也可在教育、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当今中国正处在城乡发展的转型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振兴等都离不开规划人才。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完成、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以及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国家提出构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该体系要求规划管制核心由耕地资源单要素保护向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保护转变,统筹配置城乡人居环境在内的各类要素的空间资源,实施“多规合一”实现全域全类型用途管控,规划行业在机构设置和工作体系等方面将经历重大变革和全新探索。同时,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引入城乡规划领域建立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构成为城市管理提供一张底板、一个平台、一套数据的重要基础,也体现了城乡规划和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发展。这些发展、转型、变革都为本专业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扩展资料:中国:就业率总体靠前,个别较为落后。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泉州、深圳、惠州、威海、北京、东莞、珠海、温州、潍坊和广州依次排在全球第5、9、10、11、14、17、22、26、28和29名。中国大学共有13个学科,92个大学专业类,506种大学专业。13个学科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军事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学专业

本科生物毕业后去做仪器推销,有前途吗

其视颠颠
三月聚粮
众所周知,现在生物类专业的就业奇差无比,什么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不论是哪个,只要开头带了生物两个字,就没有容易就业的专业。厦大生物系算是比较厉害的生物系的,现在说一下去年和前年厦大生物本科以及博士的就业情况。先说本科,厦大生物的保研率堪称全校最高,我们全系150多人,大约20个出国,70个保研考研到本校或者外校,10个考了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参加工作的有50人,只签约了7个,而且这7个人签的都是很一般的企业,部分作销售的甚至和中专生大专生从同一起点做起,7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月薪超过2000。相比之下,厦大的 财政学140人,大约有20个出国或者升学,剩下的120人中,只有7个没有就业出去,而且签约的一百多人中,以四大会计师事物所、各大银行、各大金融部门为主,几乎没有几个人月薪低于4000。财政和生物同属厦大比较牛的专业,再看看厦大的软肋——工科类专业。厦大的工科还没有一些比较强的二本工科好,但是,工科的就业率也超过90%,基本人人也能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再看一些二本的比较好的工科,他们的就业情况大致和厦大的工科差不多。也就是说,进了重本的生物系,你的就业将不如二本。这些都是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个例我们要抛开而不谈。别以为清华北大就会好,清华的生物工程就业不如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二本)。也许有人会说,本科生当然是这样了,如果是博士生那就不一样了。好的,现在看一下厦大博士的就业吧。先说下,想在厦大生物系做个老师,国内的生物博士毕业是绝对不可能的,清华北大的都不行。厦大自己的博士毕业只能留校做个实验员,月薪4000不到,能留校做实验员的还是一些比较牛的和导师关系比较好的博士。至于那些不牛的博士,他们看中的是广大的中学校园,很多生物博士为了争夺一两个中学生物老师的职位打的头破血流。当时去四个人应聘两个生物老师职位,其中两个是厦大博士,一个是武大硕士,一个是泉州师范学院(二本),最后得到该职位的是一个博士和那个泉州师范的。堂堂重本博士,和一个二本本科生做一样的工作,你甘心吗?相比之下,经济学的博士一般都可以留校做教授,或者做某企业的高层,那前途叫个无量啊。同是博士,差异就是这么大,没办法的。也许又有人说,出了国就不一样了。是的,出了国确实不一样了,出国读了国外牛校,可以留在国外搞研究,或者当个海龟进高校,进院所,待遇也绝对不会差。但是,现在生物这行的情况是,海龟都没什么好稀罕的了。我们不能被个别那不到1%的大牛进了院所而迷惑,现实情况是,大量的生物海龟回国后继续失业,或者改行。留在国外的博士待遇基本都是两万美元左右(听起来高,在美国这是高中生的工资),而国外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博士一般都可以拿到六万美元。同样都是研究人员,就因为行业不同,差异竟是如此之大。

华南理工大学的生化与分子和微生物,哪个专业好一点呢?求指教~

第二章
丘不
众所周知,现在生物类专业的就业奇差无比,什么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不论是哪个,只要开头带了生物两个字,就没有容易就业的专业。   笔者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厦大生物系还算是比较厉害的生物系的,现在我说一下去年和前年我们厦大生物本科以及博士的就业情况。   先说本科,厦大生物的保研率堪称全校最高,我们全系150多人,大约20个出国,70个保研考研到本校或者外校,10个考了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参加工作的有50人,只签约了7个,而且这7个人签的都是很一般的企业,部分作销售的甚至和中专生大专生从同一起点做起,7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月薪超过2000。   相比之下,厦大的财政学140人,大约有20个出国或者升学,剩下的120人中,只有7个没有就业出去,而且签约的一百多人中,以四大,各大银行,各大金融部门为主,几乎没有几个人月薪低于3000。   财政和生物同属厦大比较牛的专业,再看看厦大的软肋——工科类专业。厦大的工科还没有一些比较强的二本工科好,但是,工科的就业率也超过90%,基本人人也能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   再看一些二本的比较好的工科,他们的就业情况大致和厦大的工科差不多。   也就是说,进了重本的生物系,你的就业将不如二本。   我说的这些都是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个例我们要抛开而不谈。   别以为清华北大就会好,清华的生物工程就业不如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二本)。   也许有人会说,本科生当然是这样了,如果是博士生那就不一样了。   好的,现在我们看一下厦大博士的就业吧。   先说下,想在厦大生物系做个老师,国内的生物博士毕业是绝对不可能的,清华北大的都不行。厦大自己的博士毕业只能留校做个实验员,月薪4000不到,能留校做实验员的还是一些比较牛的和导师关系比较好的博士。至于那些不牛的博士,他们看中的是广大的中学校园,很多生物博士为了争夺一两个中学生物老师的职位打的头破血流。   当时去四个人应聘两个生物老师职位,其中两个是厦大博士,一个是武大硕士,一个是泉州师范学院(二本),最后得到该职位的是一个博士和那个泉州师范的。   堂堂重本博士,和一个二本本科生做一样的工作,你甘心吗?   相比之下,经济学的博士一般都可以留校做教授,或者做某企业的高层,那前途叫个无量啊。   同是博士,差异就是这么大,没办法的。   也许又有人说,出了国就不一样了。   是的,出了国确实不一样了,出国读了国外牛校,可以留在国外搞研究,或者当个海龟进高校,进院所,待遇也绝对不会差。   但是,现在生物这行的情况是,海龟都没什么好稀罕的了。   我们不能被个别那不到1%的大牛进了院所而迷惑,现实情况是,大量的生物海龟回国后继续失业,或者改行。留在国外的博士待遇基本都是两万美元左右(听起来高,在美国这是高中生的工资),而国外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博士一般都可以拿到六万美元。同样都是研究人员,就因为行业不同,差异竟是如此之大。   为什么会这样,现在笔者深入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一、牛的是老师们,而不是我们   很多人说,现在IT业已经人员饱和了,是这样的,现在学IT的人非常多,竞争压力非常大,一些IT的不知情的人看到学生物的人那么少,偶尔还会羡慕学生物的人呢。   比方说社会上一共有12000个人学的是IT相关专业,500个人学的是生物,咋一看神似是IT竞争非常激烈。但事实却是,社会一共需要10000个IT职位,由于IT多了2000人,因此造成了竞争激烈,而社会却只需要100个生物研究岗位,却多余了400个学生物的人。   这个竞争,已经不能用激烈来形容了。   从高校的师资团队就可以看出来了,以我所在的厦门大学为例。厦大的经济可以说是全国很厉害的了,会计更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会计的最高水平。而厦大的经济、会计的教授们基本都是本校,或者国内的重本毕业的博士,只有个别大牛才是国外牛校毕业的。   再看看厦大的生物,厦大生物也算是比较厉害的生物系了,其实排名还不如厦大的经济那么靠前,只是比较厉害而已。但是,师资力量确实如此的厉害,老师全部都是国外牛校毕业的大牛,就连实验员都是博士,几乎生科院就没有不是博士的人。   老师们没有一个关心学生就业的,他们只是在关心有没有比较乖的学生能帮自己做实验,能帮自己打打工,都是一帮献身于科学的人。你要是问他们,以后我们到底该怎么就业,他们会告诉你一堆什么新型材料,新型能源,听起来很高端,实际上能用么?马云说过一句话,“你说你是高科技,人家客户会崇拜的看着你,但不会买你的货。”这点和现在提什么新型能源的人是一样的,你一说你是研究新型能源的,人家会崇拜的看着你,但是,你能让你这新型能源在短期内投产么?   经济学院有经院就业促进中心,生科院有么?经院老师逢人便提自己学生的就业,生科院老师敢提么?         二、说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人是不负责任的、   二十一世纪到底是不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想说的是,肯定是的。但是,二十一世纪这么长,2090年也叫二十一世纪,我们活的到这个时候么?   很多人都以为,过个十年八年,就不一样了,还骂我们这些一门心思转行的人目光短浅。是,我们是看重目前的利益,但是,你不觉的你们也看的太远了么?   首先,我得告诉你们,只用十年八年,生命科学的世纪是不可能来临的,美国还没到生命科学世纪呢,中国可能么?人家美国到了计算机时代20年以后,计算机才算是在中国普及,就算现在信息时代效率高,也得等美国的生物产业普及十年后中国才能普及吧?再说,美国的生物产业普及的话,起码还得20年呢,也就是说,在中国,生命科学世纪想要降临,起码还得30年。   也就是说,生物变得实用些的时候,我们现在这些学生物的已经五六十岁了。   那时候自会有新人来赚钱,来创业,你觉得我们这些老一代,除了欣慰的看着他们,还能做什么?   当然,如果你就是那么想为了科学献身而不求名利的话,我只能送你四个字“你很伟大”。   但是,我们是男人,男人就要做一个成功男人,而不是自己成天拿着微薄的工资在实验室调试着那些瓶瓶罐罐,等你把那些瓶瓶罐罐调试成功的时候,你的老婆应该也被别人调试成功了。   所谓生命科学世纪,不过是部分人说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话,再被部分不负责任什么都不懂的记者炒来炒去的。生物类专业前几年的录取分数高的吓人,这几年终于算是正常了,现在念生物的都是调剂的,或者保送的,或者脑残的。   很多大一大二不明就里的傻学弟们偶尔还会冒出个“到美国拿诺贝尔奖”或者“开个生物公司自己创业”之类的天真言论,但实际上,你觉得诺贝尔奖是人能拿得到的么,你觉得你即使累死能拿到么?   至于自己创业,就更搞笑了,你看看现在中国有几家生物公司,所谓的生物公司要么就是化工厂制药厂打个生物的旗号而已,要么就是到处倒卖生物仪器的骗子公司,别以为搞这些的都是些一般院校生物系毕业的,其实复旦南大的硕士生搞这些的比比皆是。   我们生物系内部都自称屠龙系,毕业了无龙可屠,唯一就业渠道就是再去教小朋友们如何屠龙,然后再期待几十年后真龙会出现。   也有人会说,只要你努力,就肯定能做好。   是这样的,但是,我在生物行业努力了,也就只拿到那么点薪水,同样的付出,我干嘛不到别的行业付出,很明显我到别的行业付出收益更大么,你还留在生物行业那不是脑残么?         三、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化学的比较好   前一段时间,我们一个生物的博士跑到一个制药公司应聘,给人家HR讲了一堆生化方面的东西,HR听着直皱眉头,最后当场侮辱了该博士:“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化学的比较好。”   最后结果是,该制药厂要了几个化学的本科和硕士,而我们的生物博士们一个也没有要。   这个不是个例,并不是因为那化学的的确出众,或者生物博士的确糟糕,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咋一看,好像和生物对口的东西挺多的,什么化工啊,制药啊,医学啦,化妆品啦,好多啊我们非常开心啊。但实际上人家都会觉得你没一个专精的。化妆品或者化工厂人家宁愿要学化学或者化工的,医院那肯定只要学医学的,制药厂那肯定还是化工或者药学的优先。   生物学了半天,就是个四不像。   而且,学历越高,就越难转行,生物本科生还有去考注会考MBA或者做销售的,这倒是成功转行了,研究生博士生呢,海龟呢?基本就只能往化工或者制药方面转行了,生物医学的倒是很多转到医学方面去的。   以前有个国外牛校的生物博士,发现待遇巨低,只好又在国外念了个计算机的硕士,出来人都三十好几了,不过待遇倒是一下子升上去了。从此,此人最忌讳的事情就是别人提起他是个生物博士。         四、这专业就是骗人的,学不到任何东西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大学本科四年生物学的课程设置。   还是以我所在的厦门大学为例,不过,全国各个重本其实设置都差不多。   一年级:公共课,院系通修。这个没办法,只要是中国的高校,你的大一时间肯定都是浪费到这些课上。不过关键是别的专业人家只浪费这么一年,我们还要接着浪费三年呢。   二年级:生物化学,这个神似挺重要的,不过,我们学的那英文教材,老师教得极端浅显,考试就是给你20个题目考其中10个题目,基本学了也就忘了,现在我只记得生化的大概。   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基本就是听下课,做作业,考前突击考试背背就OK了,很明显,你靠理解答题的分数肯定没有人家靠背书拿到的分数高。   三年级:三年级我们分专业了,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三个方面,其他重本也都和我们大同小异。学的东西都是一些科普类或者了解性的内容,比如高中生物的那些介绍性内容,我们三年级学的都是专业课,但所谓的专业课就都是些了解性,或者介绍性的内容。   四年级:实验,非常基础的实验,老师做一遍,学生跟着来一遍,写毕业论文。有脑子的到处实习考虑转行问题,没脑子的就浑浑噩噩的被保研了。   研究生:比较深的科普内容,做一些比较难的模仿性实验,帮老师做一些非常低下的东西,学完这些科普,你将成为一本百科全书,但不会产生任何经济价值。   博士生:更深的科普内容,反正还是没有自主实验,导师的廉价劳动力。   总之,生物学了这么多年,学的都是一些科普内容,学的好学的糟糕都是一回事,偶尔一些成绩非常糟糕的人反而能进外企,因为在你学那些无用的东西的时候人家也许在到处实习。   你的专业没有任何对口的东西,只有改行,只有改行。   再看看会计学,财政学,或者工科诸多学科,这些东西,学了就是有用的,财政学完了出来就可以进入金融系统,会计学完了就可以当会计,工科出来就可以搞技术。生物出来能干什么,你只懂一些百科知识而已。   生物四年下来,你和你高中毕业时,没有任何区别,不管你努力不努力。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因为,生物是一门研究性的科学,而研究是非常高端的东西,我们不止要搞懂现在生物学科所有的基础知识,还要搞懂你要研究方向的所有知识,然后你才能创新的研究。   而别的学科都是实用性学科,你只需要学习加实践现有的东西就可以了,至于研究,自有别的学科想研究的人去搞。   而且,别的学科已经产业化,就肯定会有很多企业以及国家的大量资金投入,他们的研究人员待遇也就会非常高,而生物能不能产业化还是个未知数,又有哪个企业发疯了愿意给短期没没有任何产值的生物研究投资呢?         所以,如果你对生物不感兴趣,请快点转行吧,不要再每天浑浑噩噩的保研,读博,失业……   总结一下,真正适合念生物,需要以下几点:   1、 家庭收入较高。   至于这个较高是多高,以我写这篇文章的这个时候算,家庭年收入要在二十万元以上。你别以为你努力了就能拿到国外牛校的全奖,基本可以这样告诉你,清华北大拿到牛校全奖的都不多。   2、 对生物极端的热爱。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3、 淡薄名利,崇尚科学。   搞生物研究过的必须是清贫的生活,你必须有看着大量不如你的人飞黄腾达而不眼红的能力。   4、 英语很强。   注意,这里是很强,否则你怎么通过GRE,通过还不行,得很高,不然你怎么读牛校。   5、 专业极强。   这里的专业强不是说你科普知识懂得多,科普知识弱智看多了都能学会的,这里的专业知识指的是你做实验的能力。      以上五点,如果你缺两个以上,请尽早退出。   引用一下以前一个北大生物毕业,最后转行做了记者的成功人士的话:   “学生物的都不傻,傻的是学了生物还执迷不悟的。”

大学里的生物专业是怎样的

逐北
埃伦娜
所周知,现在生物类专业的就业奇差无比,什么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不论是哪个,只要开头带了生物两个字,就没有容易就业的专业。 笔者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厦大生物系还算是比较厉害的生物系的,现在我说一下去年和前年我们厦大生物本科以及博士的就业情况。 先说本科,厦大生物的保研率堪称全校最高,我们全系150多人,大约20个出国,70个保研考研到本校或者外校,10个考了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参加工作的有50人,只签约了7个,而且这7个人签的都是很一般的企业,部分作销售的甚至和中专生大专生从同一起点做起,7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月薪超过2000。 相比之下,厦大的财政学140人,大约有20个出国或者升学,剩下的120人中,只有7个没有就业出去,而且签约的一百多人中,以四大,各大银行,各大金融部门为主,几乎没有几个人月薪低于3000。 财政和生物同属厦大比较牛的专业,再看看厦大的软肋——工科类专业。厦大的工科还没有一些比较强的二本工科好,但是,工科的就业率也超过90%,基本人人也能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 再看一些二本的比较好的工科,他们的就业情况大致和厦大的工科差不多。 也就是说,进了重本的生物系,你的就业将不如二本。 我说的这些都是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个例我们要抛开而不谈。 别以为清华北大就会好,清华的生物工程就业不如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二本)。 也许有人会说,本科生当然是这样了,如果是博士生那就不一样了。 好的,现在我们看一下厦大博士的就业吧。 先说下,想在厦大生物系做个老师,国内的生物博士毕业是绝对不可能的,清华北大的都不行。厦大自己的博士毕业只能留校做个实验员,月薪4000不到,能留校做实验员的还是一些比较牛的和导师关系比较好的博士。至于那些不牛的博士,他们看中的是广大的中学校园,很多生物博士为了争夺一两个中学生物老师的职位打的头破血流。 当时去四个人应聘两个生物老师职位,其中两个是厦大博士,一个是武大硕士,一个是泉州师范学院(二本),最后得到该职位的是一个博士和那个泉州师范的。 堂堂重本博士,和一个二本本科生做一样的工作,你甘心吗? 相比之下,经济学的博士一般都可以留校做教授,或者做某企业的高层,那前途叫个无量啊。 同是博士,差异就是这么大,没办法的。 也许又有人说,出了国就不一样了。 是的,出了国确实不一样了,出国读了国外牛校,可以留在国外搞研究,或者当个海龟进高校,进院所,待遇也绝对不会差。 但是,现在生物这行的情况是,海龟都没什么好稀罕的了。 我们不能被个别那不到1%的大牛进了院所而迷惑,现实情况是,大量的生物海龟回国后继续失业,或者改行。留在国外的博士待遇基本都是两万美元左右(听起来高,在美国这是高中生的工资),而国外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博士一般都可以拿到六万美元。同样都是研究人员,就因为行业不同,差异竟是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