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何说不能把“全寝室考研成功”当成大学的目标?

堀切
金莲
“最强学霸寝室!六个姐妹,全都考上研究生”“本科非985、211名校,这个大学有一寝室全考上研究生”……近年来,每逢研究生录取工作结束,都会出现某校某班级、某宿舍全体成员考上名校研究生的新闻,媒体把他们视为大学生的励志榜样,却很少深究这些“好学生”在本科阶段究竟学到了什么,又能在研究生阶段表现怎样的学术素质。大学教育应试化的担忧,正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高校研究生导师不满意“为了考研而考研”的学生,但因为其较高的初试分数,不得不“捏着鼻子”招进来。这些学生后期的学术表现同样堪忧,在研究生学习时呈现出“混毕业”的姿态。因为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普及等多方因素,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中的含金量已明显被稀释。在一些非名校本科生眼中,考研成为继不理想的高考之后,他们改变人生命运的第二次机会。社会舆论同样也在不断宣扬和强化考研“成功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研究型人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单纯的考试,不足以甄别学生的研究潜质。从某种应试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能够在考试中获取高分,却可能与学术创新南辕北辙。为文凭而考研,不仅忽略了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还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长此以往,一些真正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会被淘汰,反倒是缺乏学术理想的学生通过强化应试技巧考上研究生,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态,给国家整体科研创新实力埋下隐患。不仅考研班的招生对象呈低年级化趋势,某些高校也被戏称为“考研基地”,弥漫着浓郁的应试风气。如此大学非但不能向研究生院校输出优质生源,连是否完成了合格的本科教育也要打个问号。一进大学校门就准备考研的学生,如果考研失利,又缺乏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最后落得个就业困难,可谓是一种悲哀。一些国内一流大学已通过缩减考研招生指标,提高招生自主性,以推荐免试、举办学术夏令营等形式选拔优秀学生,表达对本科应试化现象的不满。可以预见,未来研究生招生的方式和方法会日趋灵活,研究生院校会进一步强化对考生学术创新能力的要求。来源:澎湃新闻网

孩子考上研究生祝贺词怎么写

或使则实
枣流
祝贺词有:1、十年寒窗,百日风雨,行遍书山,航终树海,千磨百炼,铁杵成针,浪淘水洗,沙尽金见。2、十年攻书寒苦,今宵征冲天路;回眸从前付出,泼墨卷袖书;恭祝,恭祝,此战青云平步。3、十二载时光也匆匆,一切辛劳都有功;今年暑假好轻松,马上腾飞化作龙;进入高校亦努力,愿你求学再成功。4、你理想中的那所研究生给你发了录取通知书,真诚地祝贺你!最终实现了你的奋斗目标。5、如果你面对汹涌的波涛,不必惊怕,更不用自认渺小。一旦有了博大的胸怀,你的人生将会像大海一般壮阔。毕业分别,愿走出新路!6、离别,能使浅薄的感情削弱,却使深挚的感情更加深厚,正如风能吹灭烛光,却会把火扇得更旺。7、相逢是问候,离别是祝福,研究生四年转瞬而逝,从这里结束,又从这里继续起航,祝大家在以后的人生中活出各自的精彩!8、那些年,我们致命的曾经、对不起,我最亲爱的,我的文笔太过稚嫩,无法用华丽的语言写出我们最美的曾经、只好用简单的话语描述、这一天、致我们未曾逝去的青春、这一年、致我们最美的下雨天。9、六月的鲜花已然盛开,毕业的脚步匆匆到来。许多的不舍和无奈,只能深藏在我心间。10、祝福我们,祝福所有的经历。感谢父母,感谢每一位老师,祝福所有毕业的兄弟姐妹,愿我们以后更加坚强,我们的路更长更广,一路走好。11、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辣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奔跑;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天,有我们在烛光中的歌唱。12、同桌:哈哈!我的恶梦终于结束了,再也不用和你坐在一起了。13、每一节课你总能坐那么直,每一个问题你都会认真思考,尤其是这学期你是班上进步最大的一名同学,黑板上的表扬栏常会见到你的名字,老师为你高兴,相信你会有光明的前程。14、初中时,大家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高中时,豪气干云:二十年后欢迎到怀仁堂来做客。15、祝贺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研究生,那段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日子可以暂画一个句号了。

考研成功之后干什么的

大音
白虎
考研,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其英文表述是“Take part in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ate schools”。考研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次按照程序:与学校联系、先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等方面依次进行。考研复试成功后,学校将发函到档案所在单位,将档案调往学校,审查没有重大问题后(主要是政治性问题),将会发放录取通知书,将所有的关系,包括组织、户口、工资关系,转往学校(委培培养除外)。接到录取通知书,按照上面的报名时间,一般在9月初,就可以赶往心仪已久的学校了。一般通知书上会要求考生准时按规定的几天报到。考生到校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只要一直的坚持考研,那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吗?

必趋
考研难吗?其实这个问题需要从整体和个体的角度分别加以阐述。从全国考研的整体角度看,考研的录取率并不高,远远低于高考的录取率。2016年之前的几年里,整体报录比大约是3:1,全国报考人数大约是150万左右,实际被录取的人数大约50万左右。最近几年,因为考研暴热,报考人数一路攀升,2017年报考人数首次突破200万,达到201万人,2018年达到238万人,2019年则猛然蹿升到285万人,到2020年,这个数据是341万人,而全国实际录取人数,2017-2019年每年虽然有大约2-3万人的规模的增加,但实际录取人数依然不超过60万,全国平均报录比在迅速上升,到2019年,已经达到了大约5:1的比例,平均录取率只有20%左右。2020年因为疫情,教育主管部门作出了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增加招收18.9万硕士研究生的决定,使得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录取总人数达到了空前的约80万的水平,但是,即便如此,相对于341万报考人数而言,实际的整体录取率依然只有大约24%,平均报录比超过4:1。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从整体角度看,考研成功的几率并不大。从考研的个体的角度看,则情况差异很大。有些人第一次考研,就因为决心足够、备考扎实、报考目标合理而最终成功上岸,的人则因为各种原因,屡战屡败,考了两三次依然没能成功。现实中,很多人第一次考研都失利了,加入了二战的行列。从数据看,2019年报考的285万考生中,有大约110万人是考研失利而卷土重来的考生(主要是二战的,也有少量三战甚至三战以上的),而2020年报考的341万考生中,则有大约150万人是经历过考研失利而依然坚持的人。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要考研成功,尤其是要一次就上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有人会感觉考研的人大部分都上岸了呢?这很可能是因为观察的恰好是一个考研成功率较高的圈子。如果你观察的考研圈子,恰恰是一个考研动力很强劲、备考都很努力的群体,比如那些被称为“考研基地”的大学,如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这样蜚声考研界的学校,很多考研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开始准备,有些人读本科的全部目的就是考研成功,所以这些学校考研成功率很高,而且其中不乏考研名校成功的。如果只是从表面观察这些学校,你自然会觉得,考研并不难,甚至会觉得很简单,因为很多普通本科背景的考生不但能考研成功,其中部分人还能考上985名校,甚至有人考上北大清华。如果你的观察范围是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你就会发现,考研其实并不容易,往往一个班几十个人报考,最后能成功的,可能只有几个人。再说极端一点。如果你在北大清华旁边走一圈,你会发现,北清周围都有一大群“考研钉子户”,这些人往往都经历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考研失利,但依然在坚持,因为他们的目标往往是北清这样的顶尖大学。最终这群人也只有少数人能如愿以偿,而大多数人,即便坚持考了三四次,最终也没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你当然会发现,考研很难。所以,从全国整体角度看,考研并不简单,但对于个体而言,能否考研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取决于个人在备考中逐步获得的实力与报考的目标学校的匹配情况。如果你实力不够但目标很高,两者根本不匹配,自然很容易失利;反之,则比较容易成功。对考生而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报考目标,是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考研成功的人中几成是二战

囧态郎
冰青
你好:目前看,凡是考985学校研究生的,二战以上的至少占到三分之一的。报考211或非211学校的应届生较多,二战的非常少。因为报考985学校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应届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复习,所以初始分数不是很高的,所以录取的概率也不高的。由于985学校的考研参考书几乎不变的,所以多复习一遍,多考一次,初始的分数正常一定比以前要好的。不管几战,考上才是硬道理的。

【考研】求有过成功考研经历的人指导!!!!急急急!

三代殊继
人谋
我跟你专业不一样。。但我觉得英语蛮重要的,我考研当时看最都多的是英语,可能我英语一般吧。。专业课我们是考手绘和快题的,都是下半年开始复习的人多。。当然您那么着急肯定有您的原因,但你也不用太着急的,我考研的专业理论课是逼到最后一个星期黑背的,结果150考了111,不是太高。也可能专业情况不同吧。。只是希望您也别太着急。。只要方法对了,努力了肯定成功的~加油哈呵呵 你的专业 这么夸张 我考中文 自己蛮感兴趣的 完全是因为什么都不懂而莫名的焦虑 就像无头的苍蝇 不过听你这么说我倒是也宽了点心 谢谢了呵呵,不客气。。都是过来人。。我当时很多消息也是同学说的,也很迷茫。。很多导师信息,报名的事什么的都不是最先知道的。但专业课早下手绝对的对的~我的意思情绪也很重要,要自信,然后规律的复习,正常发挥就行了。。其实就是个考试,不要想太多,心情平和点就可以了1专业的选择要慎重还记得是2007年3月份大三下学期,自己就已经坚定了考哈工大的决心,虽然很多人觉得自己的考的专业有些难考,但是自己不在意,以为只要努力,就什么都可以做到,然而实际情况是自己第一步就选错了专业了,导致自己的专业课程在下半年成了自己的累赘,很难短时间学好,最终导致自己第一次考研栽倒在专业课程上,只考了60多分,真得很丢人,我想说明的是考研的同学一定要选好自己的专业和要考的课程,千万别意气用事,慎重选择,否则代价是很大,我就是例子,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再考一次。 2学校的选择要结合实际当初选择哈工大就是觉得性价比挺高,比较划算,但是没有想到哈工大的专业课程比较麻烦,考得比较杂,参考书籍多,到了下半年才发现自己专业课跟不上了,那时候发现晚了,也不可能换学校,所以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选好学校,选好了就不要改变了,否则有些打击信心,不利于后期复习。 3学习态度要端正记得到了下学期时候,专业课程自己有些跟不上了,有同学就说哈工大有什么辅导班,自己也当真了,就没有下更大力气扎扎实实学习专业课,结果老师是找了,还送了些礼,但是当考到专业课程时自己差点没有晕过去,很多题目自己根本就不会,老师说的重点和实际题目不一样,给我的教训是对考研这样的大型考试一定要态度端正,扎扎实实学习,不管有没有什么辅导班,一定要认真学习,辅导班只能当成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不要押宝,除了问题还是自己吃亏。 4身体很重要自己上半年的身体还可以,到了下学期,由于学习压力比较大,时间比较紧,再加上自习室空气不好,经常感冒,一感冒自己几天甚至十几天头昏眼花,什么都记不住,经常打瞌睡,这一点自己感触很深,真是想学习都没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啊。所以大家复习备考期间一定要注意身体经常吃点好的,多吃水果。为了避免经常被别人传染感冒,条件允许的同学可以在10月份左右打一针防感冒的疫苗,大概80元左右。效果还不错的,我第二次考研试过。 5找些合适的考研伙伴考研周期很长,也很累,很容易出现高原期,成绩上不去,人很烦躁,如果能有些比较合适的研友,经常聊天,沟通一下学习方法,或许能度过这个难关,但是研友一定要是那些意志力很坚定,战斗力比较强的同学,看到他们,你就很大的动力继续拼搏,这样每当自己学习累的时候看到他们还是那么认真的学习,自己无形中会有更大的动力,坚持到底。我就有个考到浙江大学的研友,看到他的精神力,自己也被感染了,学习更加疯狂了。 6坚定信念考研是个大工程,不可能那么顺利,中间会经历很多挫折,这个时候自己一定要坚定信念,天道酬勤,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就要敢于面对,大胆去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研就是考一个人的毅力的,只要方法得当加上坚持到底,一般都能考上自己心目中的学校。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的,我在考研过程中见过好多这样的研友,他们都上了自己想考的大学。我就碰到了这样一位女生,对她的学习精神我十分佩服,每天睡四五小时还有那么好的战斗力,那种气势让很受鼓舞。 7感情问题如果没考研前已经有了对象,就好好保持关系,少吵架,能一起考研最好。如果没有对象,建议在考研期间就不要找了,很花精力的,一切等考完研再说吧。考研过程中各科的复习问题 1政治我个人觉得政治用书的选用原则是权威和简明,我见过一个报**辅导班的同学到考研后期,政治用书11本,太夸张,书太多了,根本就看不完的,没有那么多时间,而且效果也不好,我比较推荐用任汝芬的序列之一二三四,简简单单的四本书将考研的绝大部分知识点都包括进去了,耗时短,效果比较好,如果能够扎扎实实的做两到三遍,政治起码70分,比起**那些所谓的大佬,任汝芬团队对考研学生要负责些,当然用其他人的书也行,但不要太多太杂,否则西瓜芝麻都抓不到。我个人觉得辅导班可以有选择的报,我当时就只报了任汝芬团队的冲刺和点睛班,效果还不错,关键是学会了怎么样答政治主观题目,这个很重要,有些同学就是不会做主观题。辅导班的作用就在这里。 2数学由于自己考数二,比较简单,内容少,比数一投入的精力可能要少二分之一。我觉得用好真题是关键,结合李永乐复习大全和400题复习就差不多了,将真题做个两三遍,多分析多总结,最好要作业本一个一个题目做,写下来,这样考试时能很好书写,不是只用草稿纸随便写写就算了。而对于数一,我有老乡考这个,我觉得难度比较大,跨度大,容易前面复习后面忘,必须要下大力气,扎扎实实的复习。否则很难学好。 3英语据说大部分人没机会读研究生就是英语不好的原因,英语是个长线学科,想短时间突破很难,必须从单词,阅读,翻译,写作一步步来,而且彼此之间又是互相补充的,每天都必须学习的,一刻不能放的,否则很容易前面学后面忘,每两天做两篇阅读,限时30分钟,然后认真分析总结,总结单词,句型,写作手法等等。有时间自己也尝试着翻译几句,能提高综合复习效果。 4专业课考研专业课最难不是因为题目难,而是大部分同学都不认真学习,都喜欢押宝,如果运气好还好,运气不好就和我一样,对于辅导班我觉得可以上上,有好处,但是一定要牢记这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要扎扎实实复习,切不可本末倒置。推荐用书: 政治用书,任汝芬团队的序列之一,二,三,四,该系列书前后连贯,侧重点各有不同,强烈推荐。我就用这四本书政治考了80多。 启航二十天二十题,我没用过,据说不错。其他书自己没有用过,不能发表意见。 英语用书,张剑编写的真题解析,俗称黄皮书,编的很好,认真研究,英语不可能挂的,强烈推荐。张锦蕊编写的新教程,分主题分单元,编的不错,唯一的遗憾是解析不够详细。张剑的八套题,编的有些变态,较难,但是适合于打击一下自认为英语不错的同学,可以尝试做一下。星火词汇不错,各版本不一样,但有些太多太杂,更适合当词典。作文用王若平的还可以,有些牛人的编的作文,很好看,但不实用,一般学生根本就没有办法模仿。 数学用书,李永乐的复习大全,陈文灯的复习大全,前者适合于基础一般,目标130分同学,该书讲解详细,但是有些啰嗦,习题出得一般。后者适合基础较好,目标140分的同学,该书简练,技巧型强,但是有些题目太难,考研一般不会考。 李永乐的真题,编的很好,强烈推荐,该书扎实做个两,三编,数学想不及格都难。 李永乐的400题目,编的很好,强烈推荐,综合性较大,但是用好,会发现考研原题的踪影,唯一的遗憾是有些题目太偏太怪,没有什么做的价值。 李永乐编写的线形辅导讲义,编的很好,强烈推荐,比看课本更系统,前后章节联系紧密,适合考研使用。其他还有书,但是比起以上书,作用不大,就不推荐了。

学姐三次考研经历告诉你:为什么要努力考研

快枪手
两次失败我是89年的女生,2011年本科毕业,考研考了三年。我的本科学校是三本,三本学校中可能有一些还不错,但至少我的学校不太好。我本科是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考研的前两年都是报了国内某名校的挤破头的文科专业,专业跨的大到不行。你可能会问我干嘛要这么考,很简单,我就喜欢那个文科专业,我觉得自己真的可以搞的定。我不是懒散的人,相反,我很努力的准备,即使到现在我也能问心无愧的跟我自己说,虽然考了两年没考上,但我真的尽力了,我没有后悔。两次落榜,无言以对,甚至无脸面对家中父母。这种失落,如果你真努力过却失败了才会懂。落榜后我就带着行李去外市打工了,那一年是2012年。短暂工作我二战考研的时候,由于我家离H大本部校区很近,所以经常去H大自习,也是机缘巧合,认识了考H大的L。L是个不错的男生,他也是二战H大,他顺利的考上了。我和L一直保持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关系,我去打工的时候一直和L联系,他说服我再去考一次H大。没错,我应该是了解H大的,虽不是985,也是省内很不错的高校,就业情况也是可以,校风严谨朴实。我这种三流学校想拼死考研的,说直白点,就是想给自己一个好的平台,平台真的太重要了。非应届学校不好的本科生出去找工作,碰壁是太正常不过的,其实根本不会有什么像样的大公司要你。后来我在一家小公司里工作,那段时间,心里一直堵得慌。我不想这样在小公司小打小闹,这不是我要的生活,这不是我要的工作。我要读研究生啊!!!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研究生就是光环啊~三战,我不想放弃后来果然还是被L说动了,他让我考他所在的专业,跟我说就业蛮好。我跟自己说:事不过三,既然没过三,那就再来一次吧。L也果断把他考研的书寄到我公司。我在公司干了几个月,清楚的记得是2012年8月底,我收拾行李回家,我要去H大上自习。我记得那时候和我爸说想再考一次这个事,真的好难开口,我没好意思直接说,我给爸爸发了短信,他就回复说知道了。最后一年考研,我整个人是麻木的,对H大校园已经太熟悉了,我一个人每天灰溜溜的去占H大的全天自习教室,每天每天每天,六点不到起床,飞快洗漱骑车冲到自习楼前排队,等开门的大爷开了门,就和排队的男生们(H大是工科学校,男生好多)一起抢教室的座位。毫不夸张的说,那时候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占到座位,屁股挨着板凳坐下来的瞬间。那半年过的太麻木了,我什么都不让自己想,实际上我那种窘状也没什么可想的,亲戚朋友问我在干什么,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那阵子,我基本上与世隔绝,我的生命里只有H大的教学楼、食堂,我的圈子里只有爸妈,还有几个贴心好友。其他的空间与我都无关,整个世界停滞了。我没有想法,真的没有想法了,我脑子里只有我今天要看多少页李永乐,还有好多题没做等等,时间本来就不多,根本没时间胡思乱想。查分及复试查分那天,我家里的电脑死活打不开查分页面,搞得我好紧张,我把我的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发给L,让他帮我查,我就记得他后来qq给我回复的消息是:准备复试吧。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面试其实是没办法预测的,老师问什么你不知道。所以笔试很重要,只要复习好就一定能抓住。那一个月我每天起早贪黑,保持了初试时候的高强度学习。我必须抓紧这最后一根稻草。结果,我笔试考的很不错,但面试果然不给力,大概也是有些紧张,有的问题回答出来了,有的确实不知道。录取面试之后,我就给G老师打电话,他说我录取了。虽然当时心里高兴,但没看到名单心里还有些不踏实。后来看到学院网上公布了名单,有我的名字,由于复试确实表现不太好,名次下滑了很多,但H大还很公平的按照初试成绩给奖学金,我拿到了H大全额奖学金。我记得得知录取后,我从H大骑车回家,边骑着我就哭了,真的感觉自己太不容易了。简单写写读研生活2013年9月,我入学了。我很幸运,遇到一群超级棒的室友。我们彼此包容,也会有些矛盾,但都是当面指出。我们会互相帮助,这种帮助真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后来找工作,我们都是彼此照应。读研期间就是自己搞科研、帮G老师做事跑跑腿什么的。G老师很好,他从不限制我的兴趣,他鼓励我学各种我有兴趣的东西。我去参加比赛他也支持。G老师自己是个学术上很严谨的人,他自己知识面很广,想问题很全面,我每每遇到问题他都能给我指导,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搞科研本身也比较痛苦,读研就是每天搞科研,琢磨写论文。不管国家这种研究生制度是否合理,但这是任务,必须要完成。研究生期间最多的时间也是耗在这事上。找工作时间很快就到了研三找工作的时候。这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作为H大学生的优势了。虽然我本科学校确实不太好,再加上又是女生,找工作时候会有限制。但不得不说,很多大公司仍然给我面试机会。一起面试竞争的基本上都是很好学校的同学。这时候才知道本科毕业那会儿为什么投简历总是石沉大海。就是因为学校就会卡人!你不得不承认是,好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确实比差学校的好。作为公司,当然明白去好学校招到优秀的人的比差学校更加容易。我面了几家公司,有成功也有失败的。后来一次跟着我室友去霸面了一家大公司,那个公司很人性化,没有拒绝霸面。当然我面试表现非常好,直接一面就有部门领导直接要我,然后我就收到短信让我去签三方。关于年龄这个事好像总是被不停的纠结,虽然我也理解,毕竟我考上的时候也不小了,可是过多纠结也没意义。我当时本科那种情况,我不读研的话好像前途就被封死了,所以我必须闯过考研,我是下了决心不考上不罢休的,所以这个问题我当时没太纠结。女生看年纪主要看皮肤,自己多加强保养,多健身,再在穿衣、发型等方面多多注意一下,外人根本看不出来。我读研的时候穿正常的学生装,牛仔裤什么的,还经常被误认为本科生呢,所以女生们别担心。你想嫩点就穿休闲点,你想成熟点就穿高跟鞋之类的,女生的可塑性很强的。有不少纠结于考研不考研的男生也纠结于年龄这个问题,我就更纳闷了,人家都说男人三十一枝花,你们大部分都二十几岁,连开花的年纪还没到,为什么那么纠结呢?!人家马云高考还考三次呢~前两次的考研失败的原因我觉得考研成功一般得看四方面的情况:1、你的学科基础;2、你的努力;3、你报考的学校和专业;4、一点运气。我当时专业跨度太大,学科基础几乎为零,虽然我努力了,但是我自己感觉缺乏点拨,你们可能以为文科只是背一背就ok,但我考的是全国前5的牛校热门专业,此外该专业一年只招不到10个人。出题也很活,不是背书就能搞的定的。而且文科出题范围可以很广,历史政治文学都能涉及,说实话这些东西需要时间积淀,突击不来,我有点hold不住。第三次我考的是211学校的工科,专业课我学过,再加上前两次考研英语政治的积淀,等于说我第三次考研主要就是数学的问题,但总体难度还是降低了。很多同学和我当年一样,有雄心壮志,非顶尖学校不上。我非常理解,也支持。我在考研这件事上不算太成功,毕竟没有考上自己最初的想要去的学校和专业。但我努力了,我证明了自己即使穷尽了脑力体力还是够不着我想去的大学和专业。我现在在211学校,已经能给我比三本好太多的平台了,也算是知足常乐。以上只是我个人情况,我相信你们中的很多人比我聪明也比我优秀,我非常支持你去考名校,年轻时就该拼一拼,拼不过也不后悔~有不少同学说最后几天会崩溃这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大概一直比较乐观,从来没有崩溃这个说法,每天就是按部就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考研的时候最缺的是睡眠,不想看书的话我就睡觉,有时候太困,倒床就能睡着,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先顶着,没什么可崩溃的。写在最后1、本科不好的女孩子,你一定要努力;如果你颜值还可以,那你更要努力,你会发现,你的颜值只有在合适的平台上才能发挥她的功能。2、永远不要妄自菲薄,相信自己是最好的。3、不管现在复习的怎样,一定要坚持下去,你不知道生活在奋斗之后会给你安排怎样的惊喜,就等你勇敢迈出这一步。4、有人说女生考研不值得,但我的考研给了我圆满。未来还有很多挑战,我尝到过努力的甜头,我会一直一直努力。

为什么图书馆里很多同学都很努力复习考研,但大部分人却考不上呢?

鬼吃鬼
万物群生
距离2021年考研还剩三十多天,如果现在走进各大高校的图书馆或者考研自习室,一定是爆满。有一句话叫“如果你讨厌他,那就让他去考研”,考研的辛苦可想而知。走进各大高校的图书馆,你会发现不仅图书馆里“座无虚席”,就连走廊里、楼道上也有同学拿着小板凳、台灯、毯子就地复习。不是哪一个人很努力,是大部分人都很努力;不是哪一所学校的图书馆爆满,是绝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都是如此。大家都这么努力,可为什么最后大多数人都考不上呢?努力不等于成功努力就能成功其实是一个很幼稚的观点,成功从来不是一个单线程的事,努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充分条件,一个人考研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他这大半年来的努力,还取决于历史进程,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前三年玩、最后大半年努力复习备考和前三年一直努力,最后也认真复习备考的结果一定是有区别的。再者,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如果人人都能考上那就失去了其意义,考试的特性决定了很多人只能成为炮灰。尤其是近几年考研人数不断增加,虽然学校也在扩招,可是扩招的人数远远赶不上新增学生的数量,水涨船高,最终的结果就是几百万人沦为考研炮灰。另外考研与高考的最大不同也许是体现在自我选择时,有时选择是大于努力的,如果你从一开始就选错了学校或者专业,后面再努力也很难弥补起选学校所犯的错误。有很多人的努力是假努力真努力和假努力是有区别的,不要以为买了几百的复习资料、报了几千的考研班就可以自称“考研党”了;不要把各种复习资料摆在桌子上然后拍照发朋友圈就感觉自己很努力了;不要早起去图书馆占座位然后刷半天的手机就觉得自己很努力了。形式主义、自我欺骗、假努力、眼高手低的人实在太多了,就算是学习氛围如此浓厚的图书馆,又有多少人早起去图书馆占个座位,摆好一大堆复习资料,泡杯咖啡,拿出比手账本还花哨的笔记本,打开电脑,刷半天的考研视频,最后再拍照发个朋友圈“考研狗的一天”就觉得自己很努力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人确实很努力,但是效率太低,做不好规划,比如一整天都在钻研数学试卷里最难的一道题,比如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英语长难句上,只能说“精神可嘉”,但是考研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钻牛角尖”,毕竟最终拼的是总成绩。最后,预祝努力备考的人都能上岸!

2020年考研如何成功上岸?

吵闹鬼
瞻明
嗯,2020年考研如何成功上岸?这个要想成功上岸的话,你就努力学习,首先你要能考上研究生就上岸了,如果你没考上,你就也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