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关于健身器材市场调研报告怎么写???

电瓶车
报告性质:市场调研报告报告名称:2008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调研报告区域范围:中国行业范围:体育健身发布时间:2008年报告页数:220页报告字数:14万字图表数量:150个报告价格:8800元 热销价:6160元报告形式:电子版(PDF格式)、CD光盘、印刷版在线咨询 在线询价 在线反馈 --------------------------------------------------------------------------------报告简介-------------------------------------------------------------------------------- 2008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调研报告是本网站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研发的最新版本中国各制造行业的系列市场调研报告。 2008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调研报告围绕着中国健身器材业和企业(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注册类型、所属区域、企业规模、应收帐款、产成品、资产和负债、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及税金、利润、总产值、出口交货值等企业经济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说明,同时,2008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调研报告还分析了行业的运行情况和企业的经营情况,数据详尽。 2008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调研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报告的未列名数据单位均为千元人民币。--------------------------------------------------------------------------------报告目录--------------------------------------------------------------------------------第一章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一、2003-2007年GDP历史变动轨迹 二、2003-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 三、2003-2007年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 四、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五、2008-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 政策法规分析 第三节 产业链分析 第四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地位分析 第五节 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第二章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产销分析 第三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五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营运能力分析第三章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规模分析 一、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总资产对比分析 二、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企业单位数对比分析 三、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对比分析 第二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一、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产值利税率对比分析 二、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资金利润率对比分析 三、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对比分析 第三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效率分析 一、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分析 二、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对比分析 第四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结构分析 一、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地区结构分析 二、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所有制结构分析 三、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结构分析 第五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一、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人均指标分析 二、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第四章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节 2003-2007年华东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东地区健身器材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东地区健身器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华东地区健身器材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华东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华东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华东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二节 2003-2007年华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华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华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华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华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三节 2003-2007年华中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中地区健身器材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中地区健身器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华中地区健身器材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华中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华中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华中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四节 2003-2007年华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华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华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华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华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五节 2003-2007年西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运行情况 一、西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产销分析 二、西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西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西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西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西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六节 2003-2007年西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运行情况 一、西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产销分析 二、西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西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西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西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西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第七节 2003-2007年东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运行情况 一、东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产销分析 二、东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东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东北地区健身器材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五、东北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六、东北地区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第五章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产销运行状况 第一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产成品分析 一、产成品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产成品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比较 第二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一、总销售收入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比较 第三节 2003-2007年年我国健身器材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分析 一、销售收入增长率发展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08-2012年我国健身器材行业销售收入预测第六章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第一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一、工业总产值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五、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比较 第二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总负债情况分析 一、总负债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负债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总负债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负债比较 第三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 一、资产负债率趋势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08-2012年我国健身器材行业资产负债率预测第七章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一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一、销售成本总额分析 二、销售成本率分析 三、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五、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第二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销售费用分析 一、销售费用总额分析 二、销售费用率分析 三、销售成本率分析 四、不同规模企业销售费用率比较分析 五、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费用率比较分析 六、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费用率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一、管理费用总额分析 二、管理费用率分析 三、不同规模企业管理费用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管理费用率比较分析 五、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管理费用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财务费用分析 一、财务费用总额分析 二、财务费用总额分析 三、不同规模企业财务费用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财务费用率比较分析 五、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财务费用率比较分析第八章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一、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第二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一、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第三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一、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第四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一、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第五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一、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比较分析 第六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一、应收账款总额分析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三、不同规模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分析 五、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分析 第七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一、流动资产总额分析 二、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三、不同规模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五、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分析 第八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 一、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第九章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第二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销售毛利率分析 一、销售毛利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毛利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毛利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毛利率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销售利润率 一、销售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一、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五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一、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六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一、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净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净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净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七节 2003-2007年我国健身器材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一、产值利税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第八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人均销售率分析 一、人均销售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人均销售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人均销售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人均销售率比较分析 第九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 一、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比较分析 第十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资金利税率分析 一、资金利税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资金利税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资金利税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资金利税率比较分析 第十一节 2003-2007年健身器材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一、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分析第十章 我国健身器材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财务数据分析 三、公司发展战略分析……(8-10家行业重点企业,客户可指定)第十一章 2008-2012年我国健身器材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SWOT模型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风险分析 第二节 健身器材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健身器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二、健身器材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三、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健身器材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 二、竞争风险 三、经营风险 第四节 健身器材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一、重点投资品种分析 二、重点投资地区分析一堆呢,给我分数哦

设备调研分析报告如何写???

恒转
伪造案
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市场分析是客户经理的一项基本功,是客户经理获取信息的一个最重要工作方法,是市场开发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而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出来的商业银行市场分析报告,则是商业银行市场开发工作中应用广泛、作用重要的一种特殊写作文体。要搞好商业银行市场开发写作,必须首先学会撰写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分析报告的特点、作用与种类(一)什么是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分析报告属于调查研究报告的文体范畴。商业银行市场分析报告是对商业银行市场环境的多个方面或某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之后写成的有关调查分析结果的书面报告。市场分析报告,是由两个并列动词组的。“市场分析”是要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环境的客观情况去调查分析研究一番,弄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和结果等。“报告”则是把所从市场调查得到的分析结论加以整理,经过分析、综合,阐明它的意义,报告给有关部门和读者。这种文体是客户经理认识市场、了解市场、掌握市场、搜集市场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二)市场分析报告的特点1、目的明确,具有针对性写市场分析报告的目的,在于分析商业银行市场环境变化情况,把握市场机会,借以指导推动市场开发工作。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情况,及时回答市场开发工作中需要研究解决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分析目的。目的越明确,针对性就越强,越能及时解决问题,就越有指导意义。反之,没有针对性,市场分析报告就没有着落,就没有生命力。2、真实可靠,具有纪实性纪实性是市场分析报告的主要特点之一。市场分析报告中关于背景的交代,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的叙述,对典型的运用等,都必须依靠调查研究的结果,都必须强调真实、准确,反映客观实际,用事实说话。它所采用的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是经过科学处理和认真核实鉴别的,没有任何虚假和歪曲,不允许似是而非、道听途说的成份加入其中。一句话,事实是市场分析报告的基础。3、揭示规律,具有评析性通过市场调查所得的各种事实、现象,在写作中必须作出简明扼要的评论和剖析。市场分析报告,不能离开基本事实和主要现象,但也不能只是事实的叙述和现象的堆砌,而是要通过系统的、全面的对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调研分析和评论,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所以说,市场分析报告的写作既是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又是准确地评析客观现象。4、注重调研,具有科学性市场分析报告是用来说明市场调查的情况和结果的,所以,以调查研究作为撰写的基础,乃是它的主要特点。被说明的情况和结果来自何处?“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的末尾”,“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好比‘十月怀胎’,解决问题犹似一朝分娩”。这是毛泽东同志有关调查研究的至理名言。如果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周密细致的调查了解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是不可能撰写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的市场分析报告来的。我们是在一个严格规定的意义上来讲调研是撰写市场分析报告的基础和前提的。首先,需要有一个市场分析报告提纲,实际的市场调查工作就依照它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市场分析报告提纲应当包括市场调查对象各个方面的情况,以便弄清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其次,调查市场调查要沿着一个完整的程序进行。大体说来,这个程序有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明确市场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调查阶段——关键是掌握有关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分析阶段——要对调查到的材料加以分析综合,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应当特别尽力做好的工作。总之,只有花了力气,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市场调查分析工作,对客观实际形成了完整的印象和正确的概念之后,才能水到渠成,撰写出比较理想的市场分析报告(二)市场分析报告的作用商业银行市场分析报告的作用主要有四点:对本级行、本单位的决策参谋作用;对上级行的参考作用;对基层行的指导作用;对外宣传报道、理论研究的信息资料作用。如当市场分析报告在单位内部或单位之间传布时,其主要作用是:(1)、给单位领导、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提供有关市场开发的参考材料,以利于准确地把握市场,作出比较正确的决策。(2)、在单位或部门之间沟通市场情况,交流信息。(3)、反映市场开发工作中的问题、隐患或失误,以引起本单位或上级有关部门的注意,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消除隐患或纠正失误。市场分析报告除了具有上述重要作用外,还是锻炼干部、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客户经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客户经理政策、业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客户经理文字综合水平;有利于提高客户经理组织管理能力。(四)市场分析报告的种类市场分析报告种类很多,规范不一。这里介绍几种供大家参考。1、按市场分析的目的分类,可分为提供政策咨询和提供情况、揭示经营状况的市场分析报告。(1)提供政策咨询的市场分析报告这类报告具有较强的政策咨询性。在经济、金融改革过程中,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随时需要决策,以便制定出相应的市场开发政策来。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事物还不能马上被人们认可和推广,有的政策也不能过早制定出台。这就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以便积累资料,摸索经验,作为制定有关政策的依据。(2)提供情况和揭示经营状况的市场分析报告这类报告的用途很广。人们了解了市场环境和银行经营状况,既可以解决矛盾和问题,也可以开展工作、打开局面,还可以作为制定某种方针、政策的依据,有时又能够将其作为金融研究的资料。这种市场分析报告,无论是综合性质的,还是专题性质的,都要反映市场环境和银行经营状况的真实面貌及其发展趋势,总结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它要列举大量的实例,更必须重视经济指标、经济数据的运用。因为市场环境和经营状况的实际情形,主要从经济指标中表现,靠经济数据来描述。这类报告尤其注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既说明事物的性质,又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程度。所以,在写作时,往往先由数学分析形成概念,然后再用经济范畴加以概括。二、市场分析报告基本结构市场分析报告的结构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组成。1、标题市场分析报告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公文式,如《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市场环境分析报告》。另一种是新闻报道式。它又分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单标题,如《从对鄂州市分行客户结构调查分析看我省农行市场开发的战略选择》;双标题是指既有正题,又有副题。正题揭示市场分析报告的主旨,副题标明进行市场分析的对象、内容等,如《县级金融市场开发大有可为——对公安县金融市场潜力的调查分析》。标题的词句应反复琢磨,要概括精练,一般只用一句话,至多两句为宜。2、导语导语也称前言、总述、开头。市场分析报告一般都要写一段导语,以此来说明这次市场分析的目的、对象、范围、经过情况、收获、基本经验等,这些方面应有侧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或侧重于市场分析的目的、时间、方法、对象、经过的说明,或侧重于主观情况,或侧重于收获、基本经验,或对领导所关注和市场分析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作重点说明。如果是几个部门共同调查分析的,还可在导语中写上参加调查分析的单位、人员等。总之,导语应文字精练,概括性强。应按市场分析主旨来写,扣住中心内容,使读者对调查分析内容获得总体认识,或提出领导所关注和调查分析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引人注目,唤起读者重视。3、主体主体是市场分析报告的主要部分,一般是写调查分析的主要情况、做法、经验或问题。如果内容多、篇幅长,最好把它分成若干部分,各加上一个小标题;难以用文字概括其内容的,可用序码来标明顺序。主体部分有以下四种基本构筑形式。(1)分述式。这种结构多用来描述对事物作多角度、多侧面分析的结果,是多向思维在谋篇布局中的反映。其特点是反映业务范围宽、概括面广。(2)层进式。这种结构主要用来表现对事物的逐层深化的认识,是收敛性思维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反映。其特点是概括业务面虽然不广,开掘却很深。(3)三段式。主体部分由三个段落组成:现状;原因;对策。如此三段,是三个层次,故称三段结构。(4)综合式。主体部分将上述各种结构形式融为一体,加以综合运用,即为综合式。例如,用“分述结构”来写“三段结构”中的“现状”;用“三段结构”来写“层进结构”中的一个层次;用“总分结构”来写“分述结构”中的某一方面内容,等等。4、结尾结尾的写法灵活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种。(1)自然结尾。如果主体部分已把观点阐述清楚,作出了明确结论,就不必再硬加一条尾巴。(2)总结性结尾。为加深读者的印象,深化主旨,概括前文,把调查分析后对事物的看法再一次强调,作出结论性的收尾。(3)启示性结尾。在写完主要事实和分析结论之后,如果还有些问题或情况需要指出,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探讨,或为了展示事物发展的趋势,指出努力方向,就可以写一个富有启示性的结尾。(4)预测性结语。有的报告在提出调查分析情况和问题之后,又写出作者的预测,说明发展的趋向,指出可能引起的后果和影响。这是在更广阔的视野上来深化主题。此外,依作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还可以用号召或警诫语来结尾。总之,结尾要富于启发性、教育性,给人以信心和鼓舞力量,文字要简洁有力、干脆利落,不要拖泥带水。市场分析报告的结尾,是作者对问题作了调查后,经过充分的研究、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性意见,应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结束全篇。三、写市场分析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明确市场分析的目的,提倡服务决策,指导工作我们搞市场分析,要提倡为领导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服务,为领导机关了解基层情况、指导实际工作、解决具体问题服务。因此必须围绕“服务决策,指导工作”这个根本目的开展市场分析,向领导提供观念正确、事实准确、分析科学、结论可靠的分析报告,以便领导全面、客观地了解情况,进而作出正确决策,更有效地指导工作。以决策调研为重点,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当好“事前诸葛亮”,做好决策前调研;二是协调各方关系,做好决策过程中的调研;三是抓好落实,做好决策后的调研。(二)选择市场分析课题,提倡联系实际,有针对性。选择和确定市场分析课题,必须坚持对现实工作有针对性和对解决问题有指导性两条原则,做到务准唯需,适销对路。坚持从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全行工作中心,针对金融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情况,选取哪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关键性的问题,作为市场分析选题,要特别注意从领导最头疼、最担心、最期盼而又亟待解决的全面性、方向性、疑难性问题中选取课题,从市场开发如何抢抓机遇中选择课题,从同业竟争的热点、焦点中选取课题。(三)改进市场分析的工作作风,提倡深入调查,精心研究。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结论,只能产生于社会实践之中。市场分析贵在求是,要获得真知灼见,就必须改进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深入调查、精心研究,做到务真唯实,自觉克服主观臆断和闭门造车的不良倾向。一是要深入调查,敢于求是。二是要详细占有材料,特别是要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实中求是;三是要精心研究,深中求是。要把调查研究的大部分功夫下在研究上,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全面系统地了解客观实际,从中发现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产生正确的观点和结论。市场分析报告的主旨,不是主观既定,而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无材料,就无从提炼主旨,揭示规律;没有主旨,材料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主旨形成于材料,统帅材料,材料表现主旨,为主旨服务。但不是将调查中所得来的材料统统编织进去,不是材料越多越好,而要精心分析与研究材料的优劣,再考虑好这次应从什么角度去取材,写好的市场分析报告让人们从哪一点、哪一方面受到教育,得到启迪。那种主观臆断、闭门造车,靠“剪刀加浆糊”,抄录人家现成的数据材料,抄袭人家现成的观点和结论,甚至原封不动地剽窃人家成果的调研,是切切不可取的。(四)运用市场分析的方法,要提倡科学性、客观性市场分析的方法是否运用得当,直接影响着市场分析报告的质量。在市场分析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要提倡科学性、客观性,反对片面性、局限性。一是调查点的选择要科学,要有代表和典型性,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市场的基本面貌;二是调查的面要宽要广,要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力求准确地把握整个市场的特点;三是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赞成的意见和反对的意见,顺耳的意见和逆耳的意见,特别要注意听取反面意见,使认识更充分更全面更完整;四是研究方法要科学。既要注意定性分析,也要搞好定量研究,既要总结历史,也要预测未来;五是要运用多种调研方法。既要继承和发扬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直接向客户进行面对面调查等传统调研方法,也要学会运用统计分析、预测研究、社会调查、计算机处理等先进的调研方法和科学的分析手段。这样,才能保证市场分析具有科学性和客观准确性,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研究过程中的局限性。(五)把握市场分析报告的写作文风,提倡实事求是、朴素严谨真实,是市场分析报告赖以存身立命的前提,也是市场分析工作的生命力所在。市场分析报告是市场调查分析结果的文字表达,是对调查分析结果的综合反映。无论是记载调查情况,综合调研内容,还是形成分析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都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朴素严谨的调研文风。首先,在市场分析报告内容的选定上,必须保证真实性。市场分析报告中提到的情况和事实、引用的数据和资料,引证的事例和观点,都应当客观真实,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是“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事物”,具有典型性。同时,这些事实还必须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不是脱离整体的孤零零的个别例证。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分析、说明、议论、评价和总结,也都应当是真实可信的。其次,在市场分析报告文字的表述上,必须朴素严谨、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叙述事实不添枝加叶、总结成绩不夸大不拔高,揭露问题不歪曲不缩小,不文过饰非、粉饰太平。既要注意纠正那种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恶劣文风,更要坚决反对掺杂使假、曲意逢迎的不良影响。 第三,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市场分析报告的语言除了具有公文的准确、通俗、简洁等特点之外,还力求生动活泼。但生动、活泼并不借助于描写手法,而常常得力于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和某些修辞手法。市场分析报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引用、设问、反问、排比、对偶、比喻。采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富有感染力,增强说服力。可以把事实叙述得更清楚,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使读者很快领悟到主旨,它还可以讲清事物的发展过程,使之脉络清淅。(六)应用市场分析报告的成果,提倡积极负责、主动服务市场分析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市场分析报告的成果来源于市场,反过来又应用于指导开发市场,帮助人们了解市场、认识市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进而起到“服务决策、指导工作”的预期效应。 客户经理对自己呕心沥血得来的市场分析报告成果,要有积极负责的态度和主动服务的热忱,敢于向领导者毫无保留地提供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要敢于提供揭露本行在市场竟争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分析报告,不搞“话到口边留半句”,也不搞报喜不报忧、栽花不栽刺。还要敢于把自己的市场分析研究成果应用到市场开发的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来检验分析研究成果的正确与否。在市场分析研究成果的应用上,要反对假题假做。所谓假题假做,主要是指一些人为分析而分析,为了发表文章而分析,为了评职称需要而分析,选定的研究课题本身没有什么实践价值,其市场调查过程纯属花拳绣腿,写作则是文字游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毫无意义可言。对市场分析报告成果的应用还要反对束之高阁。再好的市场分析报告成果,如果束之高阁而不应用于实践中,也只能是废纸一堆、一文不值。因此,一定要注意市场分析报告成果的转化,务转唯效,少投入,多产出,不搞无效调查分析。参考资料:http://byhxmarketing.blog.bokee.net/blogmole/weblogcomment_viewEntry/7776.html看看其他的市场分析啊!就知道你要的了!

物理与健身器材调查报告

猩猩王
松树
自行车 与 物理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一)运动和力的应用 自行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踏板套,闸把套等处均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刹车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车轮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变滚动为滑动后,摩擦大大增加,所以车能够迅速制动.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在这些部件上,人们常常加润滑油进一步减小摩擦. 1.增大和减小摩擦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车的座垫下安有粗的螺旋状的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2.弹簧的减震作用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二)压强知识的应用 自行车的车胎上刻有载重量,明确告诉人们:不能超载,如车载过量,车胎受力面积不变,则车胎受到太大的压强将被压破. 1.自行车负重 2.车座上的物理 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时感到较舒适.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三)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刹车皮的拉力.另外,链轮牙盘与脚蹬,后轮与飞轮,车龙头与转轴等都是轮轴,利用它们可以省力.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四)功和能的知识运用 1,人们在骑自行车上较陡的坡时,往往走"S"形路线,这是根据功的原理.如图,坡长相当于斜面长,坡高相当于斜面高,根据功的原理:W1=W2,即FL=Gh,亦可写作:,可看出,斜面长L是斜面高h的几倍,所用的力F就是重力G的几分之一,所以,在高度h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走"S"形路线是为了增大斜面长,从而能顺利上坡.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四)功和能的知识运用 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骑自行车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几下,使车的速度(动能)增大,"动能冲坡",以较大的动能转化为较大势能,能够较容易到达坡顶.而骑车下坡时,不用脚蹬,车速也越来越快,这是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不断增大,所以车速也不断增大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五)刹车和惯性 自行车高速行驶特别是下坡时,不能单独用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其原因是:前闸刹车,前轮被迫静止,而作为驱动轮的后轮车架和骑车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有的高速运动的趋势,这时就会以前轮与地面接触处为支点,向前翻转,造成翻车事故.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六)测量中的应用 在测量道路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24型车轮直径为0.62米,26型车轮直径为0.66米,车轮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以圆周率π,得1.95米或2.07米,然后,让车沿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n,则跑道长n×1.95米或n×2.07米.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七)热膨胀知识的运用 在炎热的夏天,车胎内的气不能充得太足,更不能放在烈日下曝晒,因为车胎内的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压强猛增会将车胎胀破.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八)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过一会儿,筒壁会热起来,这是因为压缩筒内气体和克服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做功,使筒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筒壁会发热. 回答者: sxyzfx - 高级经理 七级 2-19 19:27自行车上的杠杆、轮轴 ①自行车上的杠杆

关于国内外健身器材的市场分析,销售策略的论文??? 或者在哪可以下载到很好的外文文献也可以??急!

笑笑笑
秘密人
丽康健身器材官网 新闻栏目下有 这个论文报告

跪求《中国建筑器材租赁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

黑玫瑰
玛利翁
我能行——中国建筑器材租赁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金融设备行业市场及竞争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人哭亦哭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深圳市盛世华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十二月)2019-2025年中国金融设备行业市场及竞争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完整版】决策精品报告洞悉行业变化专业˙权威˙平价˙优质报告目录2019-2025年中国金融设备行业市场及竞争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第一章金融设备行业研究方法、意义........................................................................................................6第一节金融设备行业研究报告简介....................................................................................................6第二节金融设备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6一、研究原则..................................................................................................................................6二、研究方法..................................................................................................................................7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年中国金融设备行业发展现状、特征、阶段研究...........................................9第一节金融设备概述............................................................................................................................9第二节我国金融设备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电气成套设备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预测研究报告

鼬鸣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深圳市盛世华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十二月)2019-2025年中国电气成套设备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预测研究报告【完整版】决策精品报告洞悉行业变化专业˙权威˙平价˙优质2019-2025年中国电气成套设备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预测研究报告报告目录第一章电气成套设备行业研究方法、意义................................................................................................6第一节电气成套设备行业研究报告简介............................................................................................6第二节电气成套设备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6一、研究原则..................................................................................................................................6二、研究方法..................................................................................................................................7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电气成套设备行业发展分析..........................................................9第一节电气成套设备概述....................................................................................................................9第二节我国电气成套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医药行业的市场分析如何

轨迹人
粹之至也
一、2014年医药并购新形势2013年医药上市公司并购节奏明显加快,并购案例超过20个,2014年这种态势继续发酵,双龙股份、康恩贝、南京医药等纷纷停牌拟并购收购。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对2013年医药并购进入深入挖掘,总结了三大特点:1)从“以国资为主导”到“各方资本加入”,2)增加产品链、扩张产品线,甚至是进入新的领域,3)以实现协同效应为目的的战略并购渐成主流。1、从“以国资为主导”到“各方资本加入”不难发现,2013年之前的资产整合基本上是国资企业进行主导,由华润医药、中国医药集团等国资委直接控股的大型集团公司领衔,广药集团、上药集团、哈药集团、南京医药等地方国资委控股的集团公司参与。而2013年来,有的民间资本加入,例如新华医疗、仁和药业等。2、增加产品链、扩张产品线,甚至是进入新的领域3、以实现协同效应为目的的战略并购渐成主流从2013年挂牌的股权交易情况看,进行战略性“减法”,突出优势资源亦成为一种整合趋势。二、医药并购的利与弊并购加速对于医药行业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并购不仅能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避免重复生产与开发、合理调整产品结构,还能增强跨国市场经营网络,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并购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量属于重复建设型的医药公司会被整合,市场集中度会大大提高,现在的分散局面会得到改观,使市场竞争更加有序,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大多药企特别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新药研发能力较弱,新药数量少,产品科技含量偏低,自然成为并购市场中的猎物。再者,中小医药企业中,既懂专业知识,又能拓展市场、参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国内药企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并购获得技术人才团队是很多药企并购的目的之一。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兼并重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提高行业集中度,对于龙头优势企业来说是跨越发展良机;但另一方面,不少医药企业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通盘考虑,有些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也不如预期。而且目前从医药企业的并购案例来看,普遍溢价较高,成本高昂,未来是否能顺利整合以及整合后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程度还是个未知数。

权威的煤炭机械行业研究报告?

祸亦不至
树里
煤炭机械机业研究报告(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一、基本情况介绍2000年以来,煤炭需求急剧增长带动煤炭开采业空前繁荣,直接为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提供服务的煤炭装备业和服务业也步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原因在于煤炭生产规模、煤炭产量、加工数量、加工深度和开采难度等指标大幅增长对煤炭装备业和服务业提出了迫切需求,煤炭企业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大幅改善使其购买新装备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需求上升从根本上决定了2006-2010年是煤炭装备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二、中国煤机市场规模1、中国煤机总产值情况表1 中国煤机总产值情况年 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总产值 (万元) 1041078 1182871 2111629 2899786 4960896 57988192、国内煤机市场规模表2 煤机市场规模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预测) 2 2010(预测) 2煤机产量掘进机 236 497 700 656 972 1343 1477 1510采煤机 253 274 500 596 546 661 723 796刮板运输机 3539 4944 5323 3915 4872 4236 5540 6648液压支架 10181 17872 21312 29871 40660 46998 52970 55368煤机消费总量掘进机 236 497 700 656 972 1343 1477 1510采煤机 253 274 500 596 546 661 723 796刮板运输机 3539 4944 5323 3915 4872 4236 5540 6648液压支架 10181 17872 21312 29871 40660 46998 52970 55368煤机销售金额(万元)掘进机 35400 84490 126000 124640 184680 255170 280630 286900采煤机 101200 123300 237500 298000 300300 363550 397650 437800刮板运输机 60163 103824 159690 195750 243600 211800 277000 332400液压支架 142534 268080 447552 746775 935180 1080954 1218310 1273464目前国内煤矿主要采用国内煤矿机械设备,因为价格具竞争力、质量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及能提供及时的服务。3、进口产品所占比例表3 进口产品占国内比例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进口产品占国内煤机总量的比例 2.6% 2.8% 2.2% 2.3% 2.7% 3%4、国内外主要煤炭设备比较表4 国内外主要煤炭设备比较产地 价格 设备能力(万吨/年) 服务 采煤机/刮板机寿命(万吨) 液压支架寿命(万吨) 自动化程度国产 较低 200 及时 500-800 1000-1500 可靠性较低手动操作进口 一般为国内的2倍以上 600 相对弱 2000-2500 3000 可靠性较高自动化程度高从产业格局来看,国内煤炭装备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布局散,这种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意味着优势企业将在整合市场、打造配套体系、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更容易脱颖而出,进而成长为煤炭装备巨头。从装备水平看,国产煤炭装备落后国际先进水平,装备可靠性、智能化和信息化等指标明显偏低,但过去几年不断提升,在装备制造研发、设计、制造等环节获得突破。作为煤炭大国,近年国内高端煤炭采掘机械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例如国内液压支架市场每年都有20亿到30亿的市场总量,其中进口机械设备数量是相当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是国产设备。成本优势为国内煤机设备生产商在市场上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平均价格比进口设备便宜一半,是国内煤机生产商能够在国 内能得到充足的订单的原因。同时,在提供优质完善的售后服务、对本土客户需求进入深入细致的了解以及配件价格及销售方面中国煤机产品和生产企业也比同类国际公司相比也占有一定优势。5、国内掘进机生产厂家排名表5 国内掘进机生产厂家排名(销售量:台)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1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1 16 62 283 3662 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160 260 235 258 362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 120 206 197 202 2184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40 57 95 81 1205 上海创立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 - 15 746 鞍山强力重工有限公司 - 8 13 28 586、国内采煤机生产厂家排名表6 国内采煤机生产厂家排名(销售量:台)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1 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109 135 138 124 1792 太原矿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48 62 81 115 1143 西安煤矿机械厂 39 65 89 104 924 无锡盛达机械有限公司 79 79 70 73 875 上海创立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 - 50 706 辽源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35 29 33 42 497、国内刮板运输机生产厂家排名表7 国内刮板运输机生产厂家排名(销售量:台)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1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435 351 335 361 3092 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60 163 130 159 1853 西北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26 166 157 172 1524 吉林蛟河煤机制造有限公司 38 168 189 189 1495 兖矿集团大陆机械有限公司 76 108 171 114 1486 山西忻州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44 83 86 55 768、国内液压支架生产厂家排名表8 国内液压支架生产厂家排名(销售量:架)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1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4176 5440 6803 6882 105842 平顶山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1598 3020 3827 3888 52133 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 3256 42234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2687 3045 3578 4083 36325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250 2228 2470 2331 24706 重庆大江信达车辆股份公司 2078 2424 2788 2699 21799、国内矿用运输车辆生产厂家排名表9 国内矿用运输车辆生产厂家排名(销售量:辆)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1 六盘水煤矿机械厂 620 1370 1198 678 6962 徐州煤矿机械厂 198 152 137 240 20010、国内煤机生产厂家综合排名表10 国内煤机生产厂家综合排名(万元)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1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65855 128260 203899 222444 3722342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72078 98300 128259 152298 1699023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44710 60526 92372 121850 1478524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60009 1346525 西北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52512 72652 89207 98165 1140126 山东矿机集团公司 45861 82498 89880 84709 104671三、国内主要煤机企业对比目前,煤机企业并购、重组整合加速。下面列出了国内煤机设备行业的主要企业集团:1、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装”)是由三一集团投资,专业从事煤炭机械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掘进机(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一;2008年160千瓦及以下,200千瓦及以上掘进机在中国市场拥有分别约50.8%和54.4%的市场份额;EBZ318H全岩掘进机,其性能水准在中国名列前茅);联合采煤机组(含采煤机、运输机、液压支架)正在起步,已小批量生产;矿用辅运车辆成套设备;矿用混凝土泵已在煤矿推广使用。同时该公司高度重视试验检测体系的建设,试验检测中心已达到国内专业的试验检测水平。三一重装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煤机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2、中国煤炭机械工程装备集团公司(“中煤装备”)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所属的中煤装备下辖制造企业有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北京煤矿机械厂、峰峰金属支架厂和上海矿用电器厂,中装公司是通过国有企业行政隶属关系成立的集团公司。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抚顺煤矿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三企业中装公司占50%股份。 石家庄煤机公司1957年从东北迁到石家庄,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现在员工2300人,各类专业人才800多人。公司设有一个科技中心,一个中德合资企业,7个分厂、公司、6个生产车间,拥有主要生产检测设备700多台,是具有产品设计、加工、实验、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性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井下支护及掘进设备、工程钻探设备、随车起重运输车、齿轮油泵、液压马达、高交换热元件、金属锻造用电液锤等。3、上海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大采煤机制造商和一个主要的刮板运输机制造商) 购买了西北奔牛 (中国第二大刮板运输机制造业商)联合太原煤科分院 (中国第二大的掘进机制造商),现在正在寻找一家液压支架的生产厂 家以完成煤机成套装备的总设想。在新产品开发推广具有明显优势,是典型的成长型企业。4、主要煤机企业对比表11 主要煤机企业对比 2009年国内煤机设备行业的主要企业一览表集团名称 掘 进 机 支 架 采 煤 机 运 输 机 其 他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国际煤机 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四维 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淮南长壁 中煤集团装备公司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煤机、峰峰金属支架厂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张家口煤机 抚顺电机、上海矿用电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太原分院,上海天地科技 上海天地科技 上海天地科技、西北奔牛 西北二机太原矿山机器集团 太原矿山机器集团 山西煤机 太重集团 四、中国煤机出口情况1、中国煤机出口总量与价值表12中国煤机出口总量与价值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预测 2010预测出口总量(台) 256 315 236 445 330 760 800 920出口价值(人民币)万元 2500 3200 2300 21000 28000 20000 25000 280002、出口机遇目前中国煤机出口绝对数量和价值在全国煤机设备总量中仍然只占有较小的比重,然而这一比例在每年稳步扩大。2007年3月,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向俄罗斯南库兹巴斯煤炭股份公司出口大型综采放顶煤设备的达产认定书签订。开创了俄罗斯采用放顶煤设备及技术工艺开采煤矿的先河,实现了中国煤矿机械成套设备向欧洲出口零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成套综采设备参与国际煤机市场竞争的开始。2008年郑州煤机集团公司出口印度、俄罗斯;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出口俄罗斯、伊朗。国际市场对于煤机设备需求的增加,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及质量的提升,主流产品的主要性能和结构同国外品牌相差不大都是利好出口的因素。五、行业发展趋势1、成套化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煤机行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煤炭装备制造体系,专业化程度也很高。但今后的煤机市场需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化装备的制造和加工,现在用户地需要具有综合生产配套能力的产品。所谓综合生产配套能力(综采综掘)指的是,既能生产掘进机,又能生产采煤机、刮板机、液压支架等,并且产品彼此之间要有较强的配套能力。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按照煤炭生产布局发展起来的,存在很多弊端。为了配合煤炭生产布局,同一产品由几个工厂加工制造,因而企业规模小且分散。至今,我国没有一个煤炭装备制造企业能够成套研发、成套生产、成套销售、成套核算,更未真正形成集团优势。2006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2009年5月12日发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中提出,大力发展新型采掘、提升、洗选设备,重点实现电牵引采煤机、液压支架、大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等设备的国内制造。包括年产600万-1000万吨厚煤层综采成套技术装备研制;年产150万-200万吨薄煤层自动化综采成套技术装备研制;年产100万吨以上短壁综采成套技术装备研制;巷道快速综掘成套技术装备研制等。产业自身的发展要求使得煤机市场开始呈现由 "单机制造"转向"成套装备"的竞争态势。大型化、智能化以及成套装备将成为发展趋势和市场热点。2、整合中国煤炭行业实施的资源整合、大集团战略尤其是13个煤炭基地的建设,对煤机行业打造品牌、产品升级换代等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措施在提供巨大市场机遇的同时,也会促进整个煤机行业市场的重新洗牌。目前,煤机企业并购、重组整合加速。但是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家综采、综掘成套设备、煤矿用运输车辆制造生产、规模经营且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行业整合是必然趋势。除了国内的并购整合外, 美国Bucyrus并购德国DBT公司、美国久益公司等多家外资企业也携资金对本土企业展开强大的收购之势,企图包围以中小煤机公司为主的国内煤炭设备业。 3、机械化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十一五”期间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产生的设备需求共为150亿元左右,除此之外,国家还将投资约60亿元用于技改。目前,煤炭消费量的增长通过两种传导机制推动对煤矿机械的需求增长:一方面,煤炭行业景气程度提高,使得煤炭企业效益改善,从而使其设备更新改造能力增强,增加了煤矿机械的更新改造需求;煤炭消费量上升,使得煤炭开采量随之上升,使得对煤矿机械的新增需求上升。另外,国家通过关停并转政策,使得中小型煤矿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降低,大型煤矿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上升,由于相对于中小型煤矿,大型煤矿的机械化比例更高,因此这一趋势也推动了煤矿机械的需求上升。“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的生产技术要求将明显提高,国家将建成140个高效安全现代化矿井,加大煤矿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已先后有17个煤炭建设项目,由国家开发银行出具贷款承诺,还将100多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升为综采工作面,这样国内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将达到95%,中型煤矿的机械化程度将达到80%以上,大型煤矿国内先进水平装备率达到20%,小型煤矿机械化程度、半机械化程度达40%以上。综上所述,我国煤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这就要求煤机制造行业必需加大、加快发展煤矿机械产品制造的步伐。 此外,设备更新及新开矿井落成,也为煤矿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公布的2008 年数据,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182,在全球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多数中小煤矿装备水平差、机械化水平低。根据官方数据,我国机械化水平较高的高产高效矿井的百万吨死亡率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提高矿井安全的捷径。十一五规划把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将由2006 年的42%提升到2010 年的85%。根据我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十一五”期间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产生的设备需求共为150 亿元左右,另外,国家还将投资约60 亿元用于技改。六、未来煤矿机械的需求预期(一)新建煤矿的需求将平稳增长2003-2008年间,我国煤炭产量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如表13所示:表13 2003-2008煤炭产量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年 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煤炭产量(亿吨) 16.7 19.6 21.9 23.8 25.3 26.2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37 690 1162 1459 1805 2411增长率(%) 43.30 57.89 68.41 25.56 23.71 33.57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年鉴根据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1月公布的《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国煤炭产量将由2005年的22亿吨增加至2010年的26亿吨。国土资源部2008年12月31日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指出到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29亿吨以上,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33亿吨以上,年均增长3.4%。在煤炭产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根据历史数据,预计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维持平稳增长,年均增长20%以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将突出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国家果断采取了系列有助于恢复经济和市场信心的措施,包括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更加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的有力措施,同时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能源需求量依然较大,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繁重,加大煤矿安全整治力度,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与小煤矿联合改造工作,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新建一大批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煤矿,在我国能源建设中仍然重要而紧迫,虽然煤炭产量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全国煤炭产量仍将呈平稳增长趋势。 国家将对煤炭产能扩张奉行适度从紧的政策,安排2008~2012年新开工煤矿7亿吨, 2010和2012年分别按30亿吨和33亿吨安排生产规模,年均增量1.5亿吨左右。预计中国煤炭产量2015年达到37亿吨左右。从新建煤矿投资构成来看,70%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煤炭机械设备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为50%,因此,煤炭设备投资额在新建煤矿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为35%。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测算,2009-2015年煤炭行业新建煤矿投资总额为4585亿元(年增长率按10%即略高于相应的GDP的增长率来预测),因此,新增煤炭产能需要的煤炭机械设备投资约为1605亿元。表14 2009-2015新增产能的固定资产投资预测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合计新建煤矿投资总额(亿元) 483.3 531.6 584.8 643.2 707.5 778.3 856.1 4585新建产能的煤炭机械投资额(亿元) 169.2 186.1 204.7 225.1 247.6 272.4 299.6 1605增长率(%)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二)设备更新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煤炭设备的更新需求是由于设备使用达到设计寿命或是老化,而产生的设备更新的需求。我国煤机产品设计寿命一般为5年,更新周期平均为5年。因此,2009年-2015年之间的设备更新需求主要取决于2004-2010年之间的设备投资额。 2004 年以来,我国煤机销量年均增速30%以上。预示未来几年我国煤机更新换代需求也会会保持快速增长。我们测算2009年的设备更新改造为234亿元。表15 2009-2015期间设备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预测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设备更新改造(亿元) 234.3 304.6 396.0 514.8 669.2 869.9 1130.9增长率(%) 4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三)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将带动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公布的2006年数据,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非常高为2.04,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多数中小煤矿装备水平差、机械化水平低。据统计,我国机械化水平较高的高产高效矿井的百万吨死亡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提高矿井安全的捷径。根据国家发改委《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将由2006年的42%提升到2010年的77.6%,其中我国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以上,中型煤矿由40%提高到80%以上,小型煤矿由几乎为零提高到40%。我们估算2015年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将达到95%。根据我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测算,2009-2015年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产生的设备需求共为301亿元左右,另外,国家还将投资约121亿元用于技改。表16 2009-2015机械化水平提高带动的设备需求预测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合计煤矿机械化水平(%) 66.6 77.6 82.0 85.0 88.0 91.5 95.0 增长率(%) 16.60 16.60 5.63 3.66 3.53 3.98 3.83 设备投资额(亿元) 34.2 39.9 42.2 43.8 45.3 47.1 48.9 301技改设备投资额(亿元) 13.8 16.1 16.9 17.5 18.1 18.8 19.6 121把煤炭机械需求的三个因素进行汇总,可以推算2009-2015年期间的煤炭机械总需求情况:表17 2009-2015年煤矿设备需求预测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合计煤炭设备投资额(亿元) 451 547 660 800 980 1208 1499 6145增长率(%) 24.60 21.29 20.66 21.21 22.50 23.27 24.09 综合2000年以来的煤炭产量倍增产生的装备更新需求、装备水平提高带来的升级需求和新建煤矿产生的新增需求等因素,预计未来5年对煤机装备的需求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四)售后服务/零部件现在国内在建和新建的矿井规模达到4亿吨左右,技术改造的项目也近亿吨,对采煤设备的需求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外的经验,在已建矿井不断增加的同时,售后服务/零部件的市场亦会不断增加。七、行业成功的要素1、整套产品的提供能力如果企业不在产品综合配套(即一体化设计制造能力)和高端产品方面下功夫,将难以获取超额收益。发展成套设备是一个必然趋势,煤机成套对制造商和供应商来说是一揽子生意,有利于谈判、服务、售后等一系列工作,同时能为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2、优良的质量煤机装备特别是“三机一架”对于煤炭开采业的效率和利润尤其重要。因为设备本身的特殊性对于排除故障和维修操作过程有着复杂和相对时间较长的要求,必要的时候甚至可能会拆卸返厂,这样就给煤炭开采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巨大开采数量和可观利润的损失。因此,煤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煤机使用客户的生产效率和切身利益。能够在市场上生产出功能强大、质量优良、可持续工作时间长的煤机产品的煤机制造企业才会受到顾客的青睐,从而不断稳固客户群并扩大市场份额。3、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煤机市场中各企业最需要加强的重点。除了一流设备的制造和装备,对重点产品和重点用户实施"保姆式"的超值服务,将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由于煤机设备的物理特征和技术专业性,能够在销售结束后不断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对于终端使用客户和企业自身来说同样至关重要。为了能够及时高效的为客户服务,煤机生产商不仅要在销售时对于客户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还应该在各重点、大客户地区建立相应的售后服务网点,以保证煤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专业、有效的解决。在此过程当中也能够更加深入的同客户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无形中对产品需求特点以及相应的研发、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八、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的现状与发展 1、基本情况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三一重装”)由三一集团投资,专业从事煤炭掘、采、运成套设备研发、制造及销售的装备制造企业。成立于2004年1月,注册资金12.2777亿元。2007年9月28日,又投资10亿元占地千亩的煤机制造基地正在建设中。已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被批准组建了省级工程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院士工作站,先后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强大的研发实力五年来,三一重装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以及优秀的企业文化取得迅猛发展,每年都保持在100%以上的高销售增长率,成功推出适合任何岩石种类的掘进机系列:EBZ100、EBZ120、EBZ132、EBZ160、EBZ200、EBZ200H、EBZ260H、EBZ318H等,可以替代进口掘进机,国内掘进机市场占有率逐年稳步提升,160以上机型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2007年,公司正式进入综采、矿用车辆领域,致力于解决煤机领域三机配套难的问题,2008年已研制出全自动联合采煤机组并签单,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全自动联合采煤机组的厂家。3、目标推行 “数一数二、一体化、强化联盟、国际化”经营战略,2009年掘进机成为国内第一品牌,并大步迈入国际市场,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东南亚、南非等市场实现销售。到2013年销售额目标为149亿元,税前利润额力争达到26.1亿元,五年规划期内的每年销售目标为:2009年完成26.2亿元的销售目标,比2008年增长81%;2010年实现销售额43.5亿元;到2011年,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65亿元;2012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4亿元;2013年完成149亿的销售额。成就国际化三一:借助集团国际平台,实现经营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制造与研发国际化、管理体系国际化。力争用五年时间把煤机产品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