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什么叫文化谱系?文化谱系包括什么内容?

草木怒生
黄衣爱
  谱系分类法又称“发生学分类法”是根据语言发展的历史渊源关系,地理位置,亲属关系进行语言分类的方法。如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都是从“民间拉丁语”分化出来的;我国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等语言是直接由突厥语分化出来的。这样从一个基础语分化出来的语言叫做“亲属语言”。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若干“语系”,“语系”内部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再分为若干“语族”,“语族”以下再分为若干语支。如:汉语按照谱系分类法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藏语按照谱系分类法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国际上的语言多以谱系分类为基础来划分。  据国内外多数语言学家研究,全世界的语言分属17 个语系。其中:  ①属一洲独有的语系有10个:美洲一个,即:印第安诸语;大洋洲有两个,即澳大利亚诸语和巴布亚诸 语;非洲3个,即尼罗—撒哈拉语系、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和科伊桑语系;亚洲4个,即汉藏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和古亚语系。  ②属两洲跨界的语系有7个:亚、美 一个,即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亚、大一个,即南岛语系;亚非一个,即闪含语系,亚欧4个,即印欧语系、高加索语系、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语系。  这是“地理大发现”以前的情况。随着近代移民的扩散,语言分布也发生较大变化。  印欧语系包括日耳曼、斯拉夫、罗曼、克尔特、伊朗、 印度等10个语系,分布于世界各国,约有150个民族使用,使用人数最多,占全世界人口的45.5%。  汉藏语系使用人数居第二位,包括汉、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分布 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地。  闪含语系各族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  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各族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 拉以南。  高加索语系各族分布在高加索地区。  达罗毗荼语系各族分布在印度南部。  乌拉尔语系各族散居于从斯堪 的纳维亚半岛到乌拉尔山一带。  阿尔泰语系各族分布于从东北亚到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  南亚语系各族分布在中南半岛。  南岛语系各族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各岛国。  尼罗 —撒哈拉语系各族分布在苏丹地区。  科伊桑语系各族分 布在西南非。古亚语系各族分布在东北亚。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各族分布在东北亚和北美北极圈内。  印第安诸语各族分布在美洲大陆。  澳大利亚诸语各族分布在澳大利亚。  巴布亚诸语各族分布在伊里安岛。茶的分类法  茶的分类,按各种不同标准,可有不同的区分法。然最一般也最常使用的,是依发酵度与制法,分为六大茶类。而红茶,便是这六大茶类中的一种。认识六大茶类,便相对初步认识了红茶:  1、绿茶:制作时不经过任何发酵过程、采摘后直接杀菁、揉捻、干燥而成的茶。滋味清新鲜醇,清爽宜人。因工法不同,又可分为以锅炒而成的炒菁绿茶,比方龙井、碧螺春,以及以高温蒸汽蒸煮的蒸菁绿茶,比方日本的煎茶、玉露,前者香气浓、后者有新鲜新绿感。  黄茶:制作方式近似绿茶,但过程中经过闷黄,使茶叶与茶汤的颜色呈黄的微发酵的茶,发酵度约10~20%,滋味清香甘甜,如君山银针、蒙顶黄牙等都是知名的茶款。  2、白茶:把叶片采摘下来后只经过轻微的、约10~30%程度的发酵、不经过任何炒菁或揉捻动作,便直接晒干或烘干的轻发酵茶。带有细致的茸毛,滋味清淡爽滑,非常独特。特产于中国福建一带,如白毫银针、寿眉牡丹等都是知名的茶款。  3、青茶:又称乌龙茶。发酵度约为20~60%,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类。滋味变化多端,兼容绿茶的清绿新爽与红茶的醇厚甘美,常带有如花香、果香、谷香等多元丰富的香气,是台湾最知名的茶类。知名茶款除乌龙外还有包种、铁观音、水仙、武夷茶。(什么是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基本加工工艺流程是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和干燥。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根据其产区不同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等。乌龙茶的种类则分为:铁观音和乌龙茶两类。 铁观音以福建安溪的为最佳。乌龙茶的种类很多,以安溪为例有:一、铁观音 二、黄旦 三、本山 四、毛蟹 五、大叶乌龙 六、梅占 七、丹桂 八、科旦 等。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炮、玉桂等)、奇兰、梅占、奇种、水仙等。闽南乌龙--铁观音、水仙、黄棪、奇兰、梅占等。广东乌龙--凤凰单欉等。台湾乌龙--冻顶乌龙等。)  4、红茶:发酵度达80~90%的全发酵茶。制作过程不经杀菁,而是直接萎雕、揉切,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然必须注意的是,在英文中,红茶并不称「红」茶,而称black tea)  5、黑茶:属后发酵茶。制造上是在杀菁、揉捻、晒干后,再经过堆积存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使之产生再次发酵,故而茶叶与茶汤颜色更深、滋味也更浓郁厚实。如普洱茶、湖南黑茶等都是著名茶款  25》日常生活中的茶  说说废茶的巧用?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往往将喝剩的冷茶和废茶倒掉,很可惜。废茶在家庭中的用处很多:用废茶水浸湿布擦亮镜子和玻璃器皿;用来浸泡干梅子,具有特别香味;废茶煮鸡蛋,夏天防馊,旅途解渴,味道清香可口;用清水浸泡茶叶,作浇花肥料,可保持土壤酸性,使紫阳植物开蓝色花;用废茶洗脸,可怜去掉油尘和减少脸上的小疙瘩;废茶叶晒干装在枕芯里,有祛头痛,明目等特殊功效。废茶的用途很多,我们不妨试试。  为什么不宜饮用时新茶?  时新茶是指鲜茶叶制成干茶后,贮存尚不足一个月的茶。时新茶形、色、味上乘,饮用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那么,为什么要不饮或少饮时新茶呢?这种茶因存放时间太短,未经氧化的多酚类含量较高,醛类、醇类含量也较多,它们对人体胃肠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对于胃肠功能较弱,成期对于慢性胃炎患者,饮用此种茶后,可引起胃痛、腹胀等症状。另外,时新茶中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生物碱,频饮或过多饮用时新茶,容易使人的神经系统高度兴奋,产生体温增高、头昏脑胀、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失眠等“茶醉”现象。因此,新茶上市后,不宜急于买来饮用。应贮放一段时间,待茶中的多酚类等物质氧化,对胃肠的刺激降低后,才可饮用。  为什么不宜饮用烟焦茶?  茶烟焦后,与烤焦的食物一样,会含有多环烃类的致癌物质。常饮烟焦茶,身体内多环烃类物质积累多了,有引起细胞突变而致癌的危险性,故严重的烟焦茶是不能饮用的。一般轻微烟焦茶,如贮存一段时间,烟焦味会自动减轻或消失,如经过检测,食物中的3,4-苯并芘致癌物含量在允许范围内,对身体不会产生危害,仍然可以饮用。  为什么不能饮霉变茶?  受潮霉变的茶叶,不仅丧失香味和营养价值,而且还会使人生病,故不能饮用。因为在已霉变的茶叶内,常滋生许多有害霉菌,会分泌出不少有损于人体健康的毒素,饮用后会产生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于身体健康不利。  为什么不宜喝隔夜变质茶?  隔夜放置过久的茶汤,维生素C及其它营养成分会逐渐氧化而减少或消失,而且茶中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如此种茶汤,一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茶汤中的复杂万分也易发生变化,时间长了会使茶汤发馊变质。喝了这种变质发馊的茶汤,可出现胃肠反应,如恶心欲吐、胃痛不适、消化不良等。所以,隔夜变质的茶汤,与其它变质的饮料一样,是不能饮用的。  空腹为什么不宜喝茶?  有些嗜茶者,起床后便空腹喝茶,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肠胃中无食物时,茶性直入肺脏,犹如“引狼入室”,俗话所说的“不饮空腹茶”,也就是这个意思。古人曰“空腹茶令人心慌”,特别是空腹饮浓茶时,因茶中咖啡碱含量较高,会加速心率而致心慌,这是“不饮空腹茶”的又一原因。另外,由于茶中咖啡碱的“空腹”作用,空腹饮茶会更加重饥饿感,严重者可致低血糖性休克,于身体不利。  为什么饭前后不宜马上饮茶?  有人喜欢吃饭前饮茶,或饭后马上饮茶,这都是不好的饮茶习惯。饭前饮茶,会冲淡唾液,使人饮食无味;还能暂时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不降,于身体不利。饭后立即饮茶,特别是饮浓茶,茶中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发生凝固作用,会影响其消化吸收,也于身体不利。  睡前为什么不宜饮茶?  茶中所含的咖啡碱、可可碱、茶碱等,具有兴奋及利尿等作用。一般讲,茶叶越高档,咖啡碱等含量越高,它的兴奋、利尿作用也越强,其持续时间可达2小时左右。因此,前饮茶,特别是饮浓茶,势必使人兴奋,还会增加夜尿次数,不仅影响睡眠,还会导致失眠。古人云“晚时茶令人不眠”,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前2-3小时,不宜喝茶,对于失眠而服用镇静药者,也不能用茶水送药。  吃肥腻荤食后为什么不宜马上喝浓茶?  一些人吃肥腻荤食后,习惯于马上喝浓茶,以为可帮助消化,其实这是不对的。一般浓淡的茶,茶鞣酸含量为0.1%。此种浓度的茶,有加速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而浓茶,如其茶鞣质浓度高达0.5%时,一般人会感到太浓而不想喝,而且会抑制胃液的分泌,反不种于消化吸收。最近科学研究发现,浓茶中的茶鞣酸会与荤食中的高蛋白质形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粪便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所以,食荤食后,马上饮浓茶是不科学的,不仅不利于消化,还对健康不利。  为什么不应该用茶水送药?  民间早有“茶叶水解药”的传说,这就告诫人们服药应当用开水,而不应该用茶水。茶叶中含有各种具有生理、药理作用的成分,如茶生物碱类、鞣酸、维生素类等。当这些成分的作用与药物的作用相反时,如再用茶水送服这些药物,必然会使药物失效。所以“茶叶水解药”的说法,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茶中的鞣酸有收敛作用,可治疗腹泻,这是大家所知道的。所以,因便秘而用下泻药的病人,不能同时服有用茶水或用茶水送服泻药道理是很清楚的。  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生物碱类,与镇静、安定、止痛药的作用相反。所以不能用茶水送服苯巴比妥、安定、眠尔通、颅痛定等镇静、止痛片,以免影响药物的镇静及止痛等作用。  茶叶中含有的鞣酸,能与药物所含的蛋白质、生物碱及重金属盐类起化学作用,形成沉淀,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有时还会产生刺激胃肠道的副作用。如缺铁性贫血病人,在服用硫酸亚铁、富血铁、枸椽酸铁等各种含铁制剂时,如用茶水送服,其中鞣酸就和铁结合成“鞣酸铁”沉淀,不仅妨碍铁的吸收,使其失效,而且此种沉淀物还会刺激胃肠道粘膜,严重时,会引起腹痛腹泻等副作用。茶鞣质还可与多种药物如洋地黄、狄高辛、麻黄素、阿托品、颠茄、阿片全碱、士的宁、奎宁、氨替比林、氯丙唪、索密痛、黄连素、乳酶生、多酶片、胃蛋白酶、次碳酸、四环素族抗生素和红霉素等作用,生成难沉淀物,阻止药物吸收,影响药物作用的发挥,故服用上述药物时,不可同时饮茶。也不能用茶水送服含铅、银、铜、锌的黑锡丹、维生素B12、硫酸锌等药物,因为它们与茶中的鞣酸特别容易生成沉淀物。最近还发现,服用中药人参、党参、元胡、黄连、曼陀罗、川牛膝时,也应忌浓茶,以防茶中鞣酸收敛作用与药物有效成分结合成沉淀物,影响药物吸收而降低疗效。  茶叶性凉味苦,有清热降火的作用,与热性中药人参、党参、黄芪、附子、肉桂等作用相反。所以,服热性中药时,也不宜饮用茶水,以免影响药效。  服药的人能喝茶吗?  服药的人能不能喝茶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般药物,在服药后2-4小时,作用即消失。所以,只要不用茶水送药,在服药后2小时左右起,有饮茶习惯的人仍可以饮茶,但以清淡适量为宜。  哪些病人不宜喝茶?  喝茶虽有防治疾病的作用,但并非“茶医百病”。对某些疾病,茶没有治疗作用,患这些病的人不宜喝茶,特别不宜喝浓茶。  神经衰弱者、有失眠烦躁症状者、病后恢复期及需要安静养病者,以及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和肺结核等慢性病病人,均不宜喝茶。因为茶中的咖啡碱等,能使人兴奋,使基础代谢率增高,从而使需要安静的人不能得到良好的休息。  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肾病等,一般也不宜饮茶。因为茶中咖啡碱等,不仅使心跳加快、血压稍升高,而且喝茶过多过浓,还可出现心律失常、尿频等,会加重心肾负担,于康复极为不利。  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的人,也不宜饮茶。因茶中的咖啡碱有刺激胃肠分泌的作用,喝茶,特别是喝浓茶,不利于溃疡愈合,对活动性溃疡更不合适。  有便秘的人,不宜饮茶,更不宜饮浓绿茶。因茶中的鞣质有收敛作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加剧便秘。特别是浓茶、绿茶、低档茶、鞣质含量,收敛作用更强,便秘的人更不宜饮用。  茶锈垢对人体有危害吗?  茶中的多酚类物质,极易在空气和水中氧化成棕色的胶状物质,这就是茶锈。没有喝完或久滞在壶杯中的茶汤,暴露于空气中,其中茶多酚与金属物质(如镉、铅、铁、砷、汞等)氧化结合成茶锈垢,粘附在茶壶、茶杯表面,很难洗去。据报道,当茶锈垢进入人口,便可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酸及维生素等结合,形成沉淀,可阻碍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茶锈垢一旦被吸收,可使肝、肾及胃等发生病变,出现炎症,甚至坏死等毒害作用。所以,对嗜茶者,一定要养成勤洗茶具的习惯,以防茶锈垢进入人体,产生危害。对于一般茶锈垢,可用洗衣粉、去污染擦洗干净;对于“积重难返”的茶具,可用烟灰或用细纱布蘸取少许牙膏擦洗干净。  喝浓茶能致缺铁性贫血吗?  李华珠医生等报道,曾收治因长期饮浓茶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的病例15人。这15例病人,未发现有失血病史,均有饮浓茶或嚼食茶叶的嗜好史,嗜茶史为0.5-8年不等,每月饮用干茶量为200-450克不等。经住院用铁剂治疗2个月,血红蛋白未恢复正常。后不饮茶巩固治疗3个月出院。其中对8例患者随诊观察1-4年,结果:5例不再饮茶者,血红蛋白仍正常;而3例重新饮茶者,每月饮干茶量为200克左右,又重新复发了缺铁性贫血。  研究认为,在缺铁性贫血的病人中,饮浓茶中易被忽视的病因,而且茶叶是抑制铁吸收因子中较强的因素,特别是餐后饮茶更为明显。实验已经证明,茶叶中的鞣酸会与三价铁形成不溶性沉淀,影响了铁的吸收。所以奉劝饮茶者,尽量不饮浓茶,以免导致缺铁性贫血。  饮砖茶能致氟中毒吗?  饮茶有益身体健康,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饮茶会使人中毒,却闻所未闻。10年前,工作在四川省卫生防疫站的白学信医生,写了“四川西北高原的康巴藏胞存在饮砖茶氟中毒”的调查报告,最早涉及了此问题。此后,内蒙古地方病研究所,在陈巴尔虎旗等七个牧业旗进了一项长达7年的调查指出,那些地区饮用水氟含量低于1.0毫克 升,而牧民熬制奶茶、饮浓茶用的“砖茶”,氟含量达1000毫克 公斤左右,含量很高。那里的成年牧民,平均每天要喝5升水,而且喝的绝大多数是奶苛和浓茶,儿童也如此。对那里的2290名8-12岁蒙古族儿童的抽样调查发现,90.14%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氟斑牙。其中10%有牙质缺损,度氟斑牙;约70%,牙齿表面呈白粉笔状的白垩氟斑牙。另外一项调查也发现,那里的蒙古族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汉族人群要高17个百分点。以上事实均证明,牧民长期、大量喝浓茶和奶茶,是氟慢性中毒引起氟斑牙、骨质疏松、患腰腿痛等的主要原因。  如何防止饮砖茶氟遗毒?  长期以来,我国藏、蒙、哈萨克、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就有饮砖茶的习惯。这些砖茶产自四川雅安、湖南益阳等地,这种茶不是通常采摘的嫩芽加工而成的,而是用整技老树叶加工而成。有研究指出,茶叶中的氟含量,与茶叶的新鲜程度、茶叶的质量成反比。故此种砖茶,氟含量高。专家们监测,雅安砖茶含氟量每公斤达543——586毫克,益阳产的砖茶为每公斤365——400毫克,约为一般绿茶、花茶的几十倍到几百倍。为此,专家们呼吁,为了预防饮砖茶氟中毒,关键是要尽快设法降低砖茶的氟含量,要开展低氟砖茶的研究。对于饮茶者来讲,为防止饮砖茶氟慢性中毒,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每天饮砖茶的量应该控制,成人以不超过10克为度,儿童以不超过5克为好。  2、已慢性氟中毒的嗜茶者,不应再饮砖茶或低档茶,应选用高档茶。  3、提倡饭后饮茶,避免空腹饮茶;茶叶冲泡时间不要太长,也不要煎煮。  茶中抗氧化剂在食品加工中可起什么作用?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最近研究指出,每百公斤大路茶,可从中提取4公斤抗氧化剂。这种抗氧化剂,加入到茶叶可乐、花生酱及方便面等中,可明显延长保存时间。这项发明,也解决了做月饼的一个大问题。因月饼含油量高,易干固变质。使用这种茶中提取的抗氧化剂,可以使月饼存放时间,从40天延长到5个月。  红茶提取物在烟熏制品中的作用是什么?  将红茶在80——130度用水提取,残留茶叶再在120——210度用水提取,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干燥后,即得茶叶粗提取物,其提取率一般为5%——10%。在火腿、香肠、咸肉等腌熏制品加工过程中,如添加此种提取物,能抑制致癌物亚哨胺的合成。有人研究指出,如出火腿加工过程中,加入0.25%此种茶液提取物,能减少95%以上的亚硝胺的合成。  茶黄酮类在食品加工中起什么作用?  提取茶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作为食品加工中的消臭剂。可用于干肉加工、烹调;可用于谷物类、鱼肉类制品的贮藏及果汁、海味、油脂类食品的消臭;也可加入口香糖及糖中,作为抽烟、喝酒后消口臭用。  茶多酚类可作为香烟过滤剂吗?  国内外有人研究指出,从茶废料中,可提取多酚类化合物,经过复配后,可作为香烟过滤剂用。利用茶多酚化合物作过滤头,可与烟碱等结合成复物,能显著减少抽烟时烟中主要致癌化合物等的数量,从而减少抽烟对人体的危害。  茶色素用作加工食品着色吗?  国内外均有研究,从茶中提取各种色素,如绿色色素、黄色色素,或与其它色素结合成不同颜色的色素。此种色素稳定性较好,在干燥环境下,可保持2年左右不变。如在各类食品加工中着色,不但保持时间长,而且具有安全无毒的特点。  粗茶如何制成饲料蛋白?  前苏联有研究者指出,采用生物技术,可将粗茶叶溶制成饲料蛋白,供各类动物使用。其制作流程如下:茶溶物烘干、粉碎,热处理灭菌,加各种培养物和无机添加剂,发酵3——4天后,在70度下烘干即成。用此种饲料蛋白喂养动物,不仅生长好,而且少生病。  .........  一部将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推向深入和细化的力作时间:2008-1-18 11:01:00 点击:306  ——读《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  对于考古学家而言,无论他的理论取向是文化史的重建还是过程主义,抑或后过程主义,辨明考古遗存的时空坐标或文化谱系,确定各类考古遗存彼此间关系的性质,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工作,也是开展其他任何专题研究——如文化传播、文化变迁、聚落形态、社会结构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这项工作对于史前考古学而言更具有挑战性。由于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所有关于考古遗存时空坐标与文化关系的推断,都体现了研究者对于考古材料的驾驭能力、观察的敏锐和细致程度,以及自身理论修养和逻辑的严密程度。正是基于文化谱系研究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它所具有的挑战性,使中国史前考古学自建立以来迄于今,数代考古学家都以最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可喜的是,自从苏秉琦先生提出区系类型理论,为此类工作确立了一个宏观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之后,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史前文化发展框架已基本建立,部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更是走向精细和深入,许永杰教授新近出版的《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就是这样一本力作。该书以其细致、全面、深入的分析视角,以高分辨率的方式建立黄土高原仰韶晚期诸遗存的时空坐标体系,大大方便了同行们的其他相关研究。  仰韶文化曾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文化,而黄土高原又是考古发现较多并研究得较充分的地区之一。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对于作者而言又具有特别的意义,这就是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黄河情结”。本书也因此成为反映作者学术目标的《考古黄河三部曲》中最先推出的一部。  该书首先依据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结合自然地理区域,将仰韶晚期的黄土高原划分为五个考古学文化区,即渭河盆地文化区、陇西盆地文化区、河套盆地文化区、汾河盆地文化区、伊洛盆地文化区。然后依次对这五个文化区所有已发表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逐一分期和比较,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区分期,明其特征,辨其关系,考订其年代范围。全书用考古学特有的“物”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明确、文化发展脉络清晰的区域文化发展的宏大历史画卷。  书中虽从细节开始着手分析,却时时不忘宏观的把握,将两种视角紧密结合起来,逻辑严密,形成系列证据链。作者指出,在这一历史画卷的开始处,是西阴文化统一格局的解体,“代之而起的是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割据局面”。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这时黄土高原以及周边的考古学文化“均以不同的方式表明其已步入文明时代的门槛”。黄土高原各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播迁、碰撞与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作者认为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考古学文化发展的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的对立统一规律”。对于其间的态势和细节,书中有许多精彩的分析和说明。如作者指出,泉护文化、秦王寨文化“是黄土高原仰韶晚期诸遗存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两支”,“两者此消彼长的态势决定着黄土高原仰韶晚期诸遗存的格局。”“在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前三期,泉护文化势力较强,将其生存的空间扩展到北方的汾河盆地文化亚区和河套盆地文化区。大约在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第三期,东邻秦王寨文化越过崤山,开始了对泉护文化占据的渭河盆地的渗透”。  对于该书在研究方法上的突破,陈雍先生在序言中有较系统全面的讨论。书中特别强调典型器物的指示作用,以退化的重唇口尖底瓶、两种平唇口尖底瓶和两种喇叭口尖底瓶作为依次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代表,且通过小口尖底瓶的分布来说明诸考古学遗存在空间方面的联系和区别;将那些在文化特征上具有非此非彼性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称为“类型”,而将那些分布在亲缘文化区内的文化因素单一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称为“文化”。这些做法,都反映了作者在认识论上的自觉以及在方法论上探索。  作者设想的《考古黄河三部曲》,前两部为《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黄土高原仰韶晚期遗存的谱系》,通过对物的分析重建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史前文化谱系,以此为基础走向第三部《河套平原史前移民史》,由物及人,让人深切期待。 (许永杰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定价98元)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什么都有自己的文化谱系 也就是说的理解

成矿谱系的探讨

翠菊
我行我素
“矿床成矿谱系”(简称为“成矿谱系”)是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的组成部分,是陈毓川院士提出的新概念(陈毓川,2001)。他指出,在一个区域内的成矿作用均决定于本区域地球层圈间的相互作用,后期的成矿作用都是在前期成矿地质环境及物质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早晚不同时期的成矿作用,在成矿背景上必然具有区域构造演化方面的继承性,并表现出成矿物质间的内在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亲缘”关系的演化趋势。因此区域矿床成矿谱系(简称为“区域成矿谱系”)可定义为:一个区域内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成矿作用的演化及时空结构(陈毓川,2007)。区域成矿谱系是研究一个特定区域内经历的全部地质历史过程中成矿作用的演化过程,以及成矿产物的时空,内在联系的规律;探讨构成一个区域内的各个成矿旋回和其中某个成矿旋回内形成的矿床和矿床成矿系列之间的关系。根据陈毓川院士的理论,成矿谱系研究是在成矿系列研究基础上,从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过程的高度,对各成矿系列间成矿物质的组合变化、分散和集中、继承和转化的历史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以反映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区域成矿作用总体演变趋势和分布,总结区域成矿规律。从前面对浙江省矿床成矿系列分布的时、空关系的分析讨论,可以用图5-2-1表示地质构造发展与成矿系列的关系。图的横坐标表示地质构造单元,纵坐标表示构造旋回的演化。图上表示了各构造旋回在不同地质单元的构造环境、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以及相应时代的主要成矿系列。从地质构造发展和成矿系列演化关系,根据以下的原则来建立成矿谱系:1)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内,不同地质发展阶段,主要成矿作用发生转换;2)不同成矿作用形成的不同成因类型矿床,成矿物质有共同的或相类似的来源;3)不同地质发展阶段、不同成因类型矿床间,成矿物质的组成有一定的继承性和演化性;4)同一谱系,由老到新,成矿作用有温压降低,赋存部位变浅的趋势。根据以上原则,初步认为可以归纳为6个成矿谱系:(一)谱系Ⅰ浙江省金属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区带研究谱系Ⅰ的特点:1)矿床均以八都岩群、陈蔡群、龙泉群为赋矿围岩,都产在多期变质变形糜棱岩带相邻近的地段;2)均含有Pb、Zn、Cu,其含量关系是Zn>Pb>Cu;3)中生代成矿的特点是:Au、Ag作为新生组分在早期富集,后期Pb、Zn成矿(含Au、Ag低),晚期大量硫铁矿形成。这些组分可能形成复合式矿床,如治岭头;也可形成Au、Ag低的硫化物矿床,如灵山的Pb、Zn、Cu和硫铁矿,牛角湾单硫铁矿;4)三类矿床硫同位素均为正值(4‰~6‰),与变质岩中硫同位素值相同;图5-2-1 浙江省地质构造发展与成矿谱系演化图(图内黑体示建造、岩浆活动。楷体示构造、变质作用。元素符号、阿拉伯字示成矿系列。罗马字和箭头示成矿谱系)5)铅同位素均表现为多期多阶段的混合铅,主要是壳源铅;6)其差别是:变质叠加改造矿床具有独特的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等含水铁镁硅酸盐蚀变。火山热液、岩浆热液矿床以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锰碳酸盐化为主。燕山期的金、银矿化,可能系基底岩系中的组分在长期构造热事件作用下,尤其是混合岩化和岩浆分熔作用下,经逐步活化、析离、富集而成矿的;7)本谱系产在浙东南隆起区丽水-宁波隆起带(即Ⅲ3浙东南成矿带)。(二)谱系Ⅱ浙江省金属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区带研究谱系Ⅱ的特点:1)分别产于华力西-印支构造层和燕山构造层;2)组分特点由Pb、Zn、Ag,演化为Ag、Pb、Zn(Au)。Pb:Zn=1:1.3→1:1.4,Pb:Ag=1:0.003→1:0.014。Ag在燕山晚期成矿作用中带有新生富化的特点。3)矿床类型由沉积叠加热液改造,具有钙铁硅酸盐蚀变,中(高)温成矿,演变为以硅化、绢云母化、含锰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玉髓化浅成中低温成矿;4)硫同位素为正值,(4‰左右),铅同位素均为混合铅,模式年龄众值在235~195Ma之间,μ值为9.31~9.58。燕山晚期成矿的后岸、大岭口、五部矿床,铅同位素都出现华力西-印支期的年龄值,显示成矿物质与华力西-印支构造层有联系;5)本谱系产在浙东南隆起区温州-临海坳陷带(即Ⅲ4沿海成矿带)。(三)谱系Ⅲ浙江省金属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区带研究谱系Ⅲ的特点是:1)本谱系以Cu、Zn、S为主,Cu>Zn>Pb。按储量统计,西裘铜矿Cu:Zn:硫铁矿=1:0.94:43,岭后铜矿为1:0.4:9.5。铅低,均为锌的1/10。金、银含量低,硫铁矿约占矿石总量的50%~80%。2)产在常山-诸暨台隆内部或外缘。基底岩系平水组、双溪坞群、河上镇群中均有铜矿或铜矿化形成;3)硫同位素接近陨石硫,西裘硫化物重晶石δ34S值在-6‰~+17‰之间,岭后各类硫化物δ34S值在-1‰~2‰之间;4)铅同位素分布集中,均属正常铅;5)岩浆热液型Fe、Cu、Mo、Pb、Zn、Sb、Hg矿床系列(系列5a)主要与同熔型岩体有关。其金属组分显示受到震旦-志留纪碳硅质建造中金属组分的影响;6)富阳、桐庐一带,在中生代火山岩系中产有裂隙型铜矿点,推测与基底中新元古界岩系的组分有关,可作为找矿探索方向;7)本谱系分布在扬子准地台常山-诸暨台隆和钱塘江台褶带(即Ⅲ2浙西成矿带)。(四)谱系Ⅳ浙江省金属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区带研究谱系Ⅳ的特点:1)该谱系矿化与晋宁早期幔源-同熔型岩体有密切关系,如璜山石英闪长岩贯入在两古陆的拼贴带中,本身Au丰度高,经江山-绍兴断裂带多次活动,韧性剪切带的发育,使Au活化、转移、集中;2)组分特点是单Au富集,Ag很贫。矿石(87Sr/86Sr)i=0.70404。演化至火山热液型金矿时,Au:Ag=1:1,并含钼(金鸡岩)。罗店为劳村组砂砾岩中热水型(?)金矿点,仍以Au为主;3)硫同位素:璜山δ34S均值为+2.97‰,金鸡岩为3.43‰;4)铅同位素:璜山组成单一,变化稳定,属正常铅,μ=9.289~9.454。金鸡岩铅同位素组成则以火山源为主;5)本谱系分布在扬子准地台常山-诸暨台隆(即Ⅲ:浙西成矿带的南缘)。江山-绍兴断裂带两侧均可注意该谱系演化形成的金矿床。(五)谱系Ⅴ浙江省金属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区带研究谱系Ⅴ的特点:1)成矿以壳源物质为主,主要的成矿岩体都是重熔型岩体,Sn、W、F丰度高;2)成矿元素Sn在陈蔡群、八都岩群中较高,奥陶系碎屑岩中也较丰,从分布空间来看,其间可能构成供源和继承的关系;3)燕山晚期岩浆期后地热水型萤石矿床,不但与重熔型岩体含氟性有关,还与基底高氟岩石有供源和继承联系;4)本谱系在扬子准地台和浙东南隆起区均有分布,主要与上地壳重熔型岩浆活动范围有关。(六)谱系Ⅵ浙江省金属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区带研究谱系Ⅵ的特点:1)成矿母岩系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和玄武岩;2)成矿环境是近地表—地表环境;3)以天水为主要介质,对火山岩中火山玻璃和架状铝硅酸盐矿物分解去硅、去碱,形成含水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4)中新生代低缓起伏的古地貌,山间富水洼地和温湿气候有利于成矿作用的持续;5)该谱系主要分布在浙东南隆起区近海低缓地貌地区。以上6类成矿谱系,主要表现在谱系内成矿系列的成矿物质具有继承演化关系,尽管矿床的成矿系列不同,矿床类型不同,但主要成矿组分有相似的特点,或者某些组分继承谱系的特点,又有新出现的组分组合。谱系的研究,对研究矿床成因、矿床和成矿系列的空间、时间上的演化关系,对指导找矿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细胞谱系的介绍

拖绅
细胞谱系(cell lineage)是指卵裂球从第一次卵裂时起,直到最终分化为组织和器官细胞时为止的发育史。许多动物受精卵的分裂按严格的格式进行。在此过程中各分裂球生成的迟早、顺序和所在空间位置都有规定。从这些动物受精卵的卵裂开始,按裂球的世代、位置和特征给予系统的符号和名称,借以表明它们彼此之间和前后代裂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细胞间在发育中世代相承的亲缘关系犹如人类家族的谱系,故称为细胞谱系。细胞谱系的研究对于了解卵质不均等分布和裂球发育命运的关系,以及比较不同种类动物早期发育之间的演化关系,都有重要作用。

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系谱分析

卢令
天常
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之一﹐用于研究决定人类性状或疾病的基因的传递规律。所谓系谱或称家系图﹐是指某一家族各世代成员数目﹑亲属关系与该基因表达的性状或疾病在该家系中分布情况的示意图。系谱的调查一般都从最先发现的具有某一症状或性状的先证者入手﹐进而追索其直系和旁系的亲属。系谱分析法常用于单基因遗传性状和单基因疾病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以及性连锁显性和隐性遗传方式的分析(见人类遗传性疾病)。

崔姓家谱的家谱研究

其视颠颠
端脑
家谱可为研究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提供有力佐证。如明朝初年的洪洞迁民,正史中虽然也有记载,但不甚详细,而家族谱 (尤其今河南、山东等地家谱)中记载得较为详备。另据河南省孟津县大崔沟《崔氏家谱》记载:崔氏本居山西洪洞,迁于河南,相传;五门河北横岭,一居巩县白沙,一居孟津油坊街,一居洛阳太古庄,一居大崔沟,崔沟祖茔在村后北岭……今河南省巩义市《白沙崔氏源流》记载:白沙崔氏始祖崔思义,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等籍长子县:兴宁村。元末战乱迭起,人民离散。明太祖定鼎后,河南一带,地广人稀,官府组织移民。其长兄思仁守祖业于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礼、思智分别迁居河南温县南部驼坞村、遂平县沙河店。二弟思义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迁居巩县白沙村,成为白沙崔氏始祖。始祖下分五门,今已繁衍二十四世。1995年统计,白沙计有崔氏后代 6000余人。今河南省洛宁县、沈丘县、郸城县、宜阳县、洛阳市郊、偃师市、永城市、濮阳市区和山东省鄄城县等地的崔姓家谱,都记有明初洪洞迁民事,均将其支系自山西东迁之人奉为其始祖。

谁能提供一些研究族谱的书籍

惠栋
黑小伙
我的回答是,上网查查,可能要费很多时间,同时你的问题很模糊,是一个家族,还是族谱的由来。我想可以到较大的图书馆,最好是到一些有名的大学的图书馆看看,那里的藏书相对丰富。同时结交一些有类似爱好的友人一起分享相关资料。我想收获会大一些。我的建议和楼上一样,去大的图书馆!另外可以去百度贴吧找找。也许会有收获。

August Schleicher的谱系树理论简介,直观的树形图

花街泪
惊魂夜
August Schleicher的谱系树理论是语言在时间上的有规律的发展,使语言间呈现出生物系族那样的异同关系,可以对有共同来源的语言进行历史比较研究。 树形图: 意大利 阿尔巴尼亚 斯拉夫 凯尔特 希腊 立陶宛 意大利·凯尔特 伊朗 印度 南欧语系 日耳曼曼 斯拉夫·立陶宛语族 印度·伊朗语族 西支 东支 原始印欧语

什么是族谱?

闻所未闻
歌唱吧
  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份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份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不能爱
吉赛尔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可供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文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学、姓氏学的研究人员从中查询资料,寻找依据,进行研究。家谱的作用主要有:1.宗法思想研究资料。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2.家庭道德研究资料。族规、家规中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讳书、尚节俭、戒赌博、戒淫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看借鉴意义。3.家族制度研究资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4.经济史资料。家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成、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5.人口问题资料。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提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6.历史人物传记。家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又有十分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7.民族史资料。有的家谱记载历史上少数民族情况甚详,更有些少数民族家谱,它们是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如清代蒲慎斋纂修的《泉州蒲氏族谱》是回族家谱,记述了当地回族的一些情况;而辽宁《庄河金氏家谱》则是满族家谱,金氏是康熙皇帝四辅政大臣之一鳌拜的后裔。8.地方史志资料。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官、人物、户籍、祠宇、碑记、艺文等,在家谱中也是重要内容。9.教育史资料。家谱中一些重要的章节载录了许我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宦录、科甲记、教育志、族墅、传记等就载有宗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的内容。10.民俗学资料。家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礼等中,本地的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岁时习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等在各地家谱中都有记载。11.宗教史资料。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给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礼仪和习俗详细记述。12.华侨史资料。中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家谱涉及族人出国谋生的历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数、时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地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的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13.重大历史事件资料。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系统,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一个途径。除以上所述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史料。由此可见,家谱作为史书之一,其作用是相当突出的。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的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家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有格言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封建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家谱中的家规、家训除上述内容外,还有“睦族人”、“和亲友”、“恤孤贫”以及“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淫逸 孔子世家谱”等等,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足资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家谱研究的另一现实意义是通过家谱研究,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需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海外华侨看到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回国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慷慨解囊,投资家乡的经济建设。家谱作为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总记录,将海外华人与祖国亲人紧紧连在一起。研究家谱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对中国传统家谱进行内容、体例、结构等的分析,来构建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的新型家谱。一部新型家谱或家族档案,其编制原则应既要符合现代家庭的需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要具备传统家谱的“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作用:编法方法既要继承传统家谱中的一些优秀成分,也要创制适应现代需要的内容。[1]家谱研究的现实意义当然不止于此,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家谱这个蕴藏丰富的资料宝库还会为我们提供许多新的其它资料,谱牒学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也会不断发展,日益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