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做一名研究生导师

无毁无誉
盘龙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上海大学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0202 邵炳军尽管我在高校任教已经二十五年了,但担任研究生导师仅仅只有十个年头,在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是名副其实的“新兵蛋子”。“新兵”与“老兵”相比,自然显得幼稚,自然会有些“童趣”,自然没有“老江湖”那么“老道”。但“新兵”或许有“新兵”的好处:因为“新”,往往懂得去珍惜时代赐予自己的机会;因为“新”,常常会激发自己去思考“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我认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毕生的追求应该是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恐怕是每一位导师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首先,要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现在时常会有一些研究生抱怨一学期甚至一学年都与导师见不上一面,为师生关系的淡漠而寒心。不过,这种淡漠的师生关系,在殖民文化根深蒂固、市场经济十分发达、商业气氛十分浓厚的上海,绝非一人一校所仅有。自孔子兴办私学以后,先秦诸子都试图从道德伦理方面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亦师亦友”,都是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观念在道德伦理方面的表述。事实是,孔门师生之间在许多问题上是有分歧的,甚至时常会发生激烈的争论;孔子会十分严厉地批评自己的学生,学生也会毫不留情地当面对老师的言行提出质疑。但总体而论,七十子对孔子以父兄事之,孔子对七十子以师友待之。遗憾的是先秦诸子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这种师生关系,后来却有些变味儿了:汉代出现了一些年轻学子们时常去攀附士林领袖以抬高自己身价的现象,他们之间没有师生之实,却有师生之名,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傍大款”;隋唐以后负责科举的考官们,为了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势力,几乎毫无例外地认那些即将步入仕途的新科举人、进士们为自己的“门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暴中,一些政治投机分子鼓励学生批斗自己的老师,至今给我们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老师摇身一变成为“老板”,而学生们倒成为老师的“打工仔”,实际上扭曲了纯洁的师生关系。因此,在现代教育制度与教育体系中,如何弘扬中华民族关于师生关系的优良传统,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如果我们剔除古代社会师生之间的“私属”关系等封建糟粕的话,自孔子以来所形成的纯洁的师生关系的思想观念自然有可取之处。说实在话,我是把自己的研究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的。我的这种做法未必是对的,但总比师生关系淡漠要好一些。因为,一名研究生与自己的导师朝夕相处了三年,导师必须要对他们负责任,必须严格要求他们完成自己的学业。所以,在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导师,应该提倡在政治上关心学生,在思想上开导学生,在学业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这自然是当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的首要条件。其次,要认真指导研究生选好学位论文题目。我时常和同仁们谈论,学位论文题目选得好坏主要是导师的责任,学位论文撰写得好坏主要是研究生的责任。这是因为,学位论文题目选得好坏所体现的是导师的学术水平与学术眼界问题,学位论文撰写得好坏所体现的是研究生自身学术修养与表述能力问题。当然,在学位论文选题时,要根据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不同培养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硕士生,我主要采取“命题作文”式的选题方法,即从学生刚刚入学后就指定学生去做我事先已经选定的研究课题。我于2002年到上海大学任教后,便指导自己的研究生进行“《诗99国风》地域风格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我将课题分解为十三个子课题,每一位研究生承担一个子课题的研究任务。从2005年起,我又开始指导自己的研究生进行“先老子、孔子时期先秦诸子散文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我将课题分解为六个子课题,每一位研究生承担一个子课题的研究任务。上述两个研究课题,是具有学术前沿性的研究课题,也是填补学术研究空白的课题。03级与04级的五位毕业生有三位的学位论文被校外专家“双盲”评审为“双优”,有些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同行专家的关注。事实上,我的研究生所从事的这些研究工作具有预研究性质。这样既使他们完成了自己的学位论文,又为我们下一步的整体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对于博士生,当然不能采取“命题作文”式的选题方法,而是启发他们自己选题。在他们刚刚入学后我便告诉他们选题的五个基本原则:一是选题要具有学术前沿性,不能去进行“炒剩饭”式的重复性研究。二是选题要优先选择根基之学。我招生的研究方向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其中先秦文学是本研究方向的根基之学。所以我鼓励他们选择先秦文学领域的研究课题,以便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三是选题要优先选择“显学”,即选择重要专书、专题与作家进行研究。当然,不是边边角角的“非显学”的题目没有必要去做,而是鼓励他们通过做“显学”类的题目来进行“拔出萝卜带出泥”式的研究。四是选题要尽可能与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相关。一个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完学位论文后,基本上具备了该研究领域所需的理论素养与文献积累。如果以此为基础展开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研究工作,自然会做得更加精深。五是选题要具有可持续开拓性。博士学位论文往往代表着一位博士生一生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会为今后终生研究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因此,一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往往决定了他一辈子吃什么饭的问题,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自然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再次,要耐心引导研究生端正就业思想。在目前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研究生往往会显得十分迷茫与苦闷,甚至会感到十分无助与无奈。作为研究生导师,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学生去推荐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毋庸置疑的是,导师有责任去引导研究生端正就业思想。我们培养研究生不仅仅是专门培养专家、学者的,而应该培养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工作需要的高级人才。所以,我经常会明确告诉自己的学生,一个研究生毕业以后不论是黑道、红道还是黄道都可以走,也就是说不论是治学、从政还是经商都可以去做。我有时候和学生们开玩笑说,上世纪“文革”期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无产阶级的革命阵地,如果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要去占领。”如果你们这些有真才实学的硕士、博士不去从政,不去经商的话,总不能让那些怀里揣着假文凭的人去从政、去经商吧!这虽然仅仅是戏言而已,但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培养政治家、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点也不比培养专家、学者的社会责任小。我时常告诉自己的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应该明白三句话,即你将来愿意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所谓“愿意做什么”,指的是就业兴趣,就是你将来喜欢从事什么职业。所谓“能够做什么”,指的是个人素质,就是你的个人素质是否适合你将来喜欢从事的职业。所谓“可以做什么”,指的是客观需求,就是社会可以为你提供什么就业岗位供你选择,而不是固执地一味追求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当然,还有些研究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在职业、地域、薪金等方面都十分挑剔,他们往往在人才市场上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因此,导师有必要教育自己的学生在择业时,在职业、地域、薪金诸因素中懂得取舍,要让他们明白只有善于取舍的人,才是大有可为的人。另外,相对而言,导师的社会资源比学生多一些,应该在坚持学术优先的前提下,积极为研究生毕业前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为学生毕业择业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

虞卿
爱在路
导师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是研究生的科研“导航人”。当好一名导师是一门大学问,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们言传身教,将“治学必先做人”贯穿于培养全过程,落实在细节中,强化思想引导与行为示范相结合,思想培育与业务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研究生。研究生导师的英文是supervisor,是监督者,管理人的意思。私底下也有被学生称为boss的。做一名合格的导师,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做一名合格的硕士生导师,应该德才兼备,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扎实而广博的专业素养。治学必先做人。硕士生导师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形成和研究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亚于小学教师对小学生形成各方面特征的影响。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在学识和品质方面的影响。新硕士生导师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扎实的基础,还要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学科前沿的位置。同时,要注意加强自我修养,用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勤奋刻苦的敬业精神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做人做学问双方面都得以受益。第二,做一名合格的硕士生导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本科生教学相比,研究生教学没有更为系统和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因此导师的责任心就显得尤其重要。要对学生负责,导师首先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不断地有所发展和创新,不断有新的研究课题,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与研究,使他们在研究中得到锻炼和培养,不断提高从事研究和进行创新的能力。在带领学生共同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学习和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导师的责任感要体现和贯彻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真正落到实处。第三,做一名合格的硕士生导师,要成为研究生的科研“导航人”。硕士生导师应了解硕士生培养的基本程序,熟悉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掌握硕士生培养的具体方法。在培养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适时的引导,为其提供多方面条件,把好关口,注重四种精神的培养。1、进行正确、适时的引导硕士生导师不是teacher,不需要手把手的教自己的研究生特别具体的技能,不需要灌输式的教育,需要的是引导式的教育。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广泛地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鼓励学生多渠道地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以使他们增加知识储备,开阔学术眼界,在此基础上才能广开思路,形成敏锐的学术眼光和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2、为研究生提供多方面的条件开展学术研究没有具体的科研项目做支撑,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研究生导师要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为研究生们提供必要的支持。没有科研项目,不做科研就谈不上是合格的导师。要在科研中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形成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具体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纠正空想提纲然后用材料按逻辑顺序组合论文的填空式写作思想和作法。还要为研究生提供研究条件,包括实验设备、研究场所、经费的支持等,同时组建研究团队,为研究生提供就职和工作的机会。3、把好关口,增强交流科学研究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关口需要导师把好。研究生初次走上研究的道路,难免遇到有很多实际的问题,在学期初给每一位学生安排具体的学习计划表,并督促和检查他们的执行情况。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使他们养成勤奋刻苦的精神,才会学有所成。同时对如何选题、开题、查资料、写研究报告、写学术论文把好关口,以切实培养研究生自身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研究中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违反科学规律和学术道德的现象并不鲜见,因此从事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导师必须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实践中引导和培养研究生形成实事求是、刻苦拼搏的科学精神。培养奋斗精神。热爱科学、为科学事业献身是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备的素质,同时也是科学工作者人生的奋斗目标和价值体现。缺少奋斗精神,没有人生的正确追求,科学研究中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功和作为。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要发挥团队作用,特别是新研究生导师,要多听取同事和其他导师的意见,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例如在举办论坛,进行论文开题和答辩等工作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团队的作用。

如何做好研究生导师

大圣不作
大笨蛋
作为过来人,有两点建议: 1.一定要选对专业,方向可以暂时不考虑,复试或是开学的时候会根据导师情况再定的。因为每个学校都要保证导师有学生带,如果所有人都报了一两个导师,按这样算其他的导师岂不是没饭吃了? 2.由于导师招生的名额有限制,所以我建议在初试成绩出来的第一时间,如果能够确定上线的话,尽快联系你感兴趣的方向的那个导师。个人认为,如果现在联系,除非保送的,一般的导师不会明确答复。要么是他对你有十足的把握。 3.到时候只要考虑所选老师的研究方向就可以了,那个简章上的方向不一定全。 4.联系导师可以向你本科的师兄或是老乡打听下,有些学校的网站上也有,有些老师有自己的BLOG 和个人主页,都可以采用。 相信很多考研学子都有过深切的体会,要是能和未来的导师建立好关系,将对考研成功有极大的帮助,有种说法是"本科看学校,读研看导师",而且随着近几年对专业课考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力争打好外部条件,导师的水平直接关系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那么我们如何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如何合理联系导师,以顺利获得导师的肯定,这些都显得尤为重要。 兴趣、专业积累是选择导师的主要标准和原则 关于选择导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什么样的导师适合你?最有名气的导师?最有地位的导师?最有权力的导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兴趣和专业积累才是选择导师的主要标准和原则,所以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在报考某个学校和专业之前,应该对该专业的导师及其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积累来选择导师,同时我们还应该综合学生和导师双方面的情况来衡量,比如你了解到导师是以研究电视媒体为主的,那么他就不太适合一个以后想在报纸方面发展的新闻学研究生;比如导师性情严厉,喜欢批评,那么他就不太适合于一个心理容易紧张、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比如导师在学术上要求非常严格,那么他就不太适合一个不想从事学术事业的学生。其次院校也应该会将导师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公布出来,供学生更好地选择,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搜集导师信息,选择相应的导师,比如学校网站,论坛,相关专业学术网站,搜索引擎,或者是通过身边的朋友等等。 另外强调一下选择导师要注意的几点: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有行政职务的人时间太少,这些人心思不在做学问上;不要选择名下带很多博士的导师,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导师的精力有限,多了带不过来,所以干脆不带。 联系导师注重良好的第一印象 根据学校设置的不同,在正式录取之前,有的学校报导师,有的报导师组,到复试再决定导师。有的同学误认为报导师组的就不用联系导师了,听天由命,并且有的学校在招生目录上也确实不列出导师的名单,但是不提前联系导师而去参加复试确实是一种很大的冒险。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在面试之前主动联系上导师,不管是报导师的还是导师组的。报导师的应该在报名前就联系,要弄清楚有没有内定的或者保送的,报导师组的可以在复试前联系就好了。而且应该在充分了解导师的情况下去联系,要以导师喜欢的方式去联系他。 在与导师第一次接触时,要注重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接触形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E-mail,电话或者是第一次在导师的博客中留言,和导师见面是无疑最直接的联系方式,但要有全方面的准备,一个充分的准备包括穿着、谈吐、态度、对老师性格的了解、专业知识掌握等,最好能做一个简历,把自己的一般情况和获奖情况以及发表过的文章放在一起,尽量把简历作的美观些,凸显出你的个人特点,另外最好也准备一份英文简历,以备需要。也许因为有了你的这份简历,导师就不会太在意你自我介绍时的紧张了。发E-mail 和博客留言也是常用的方式,但无论你采用哪种方式,第一次接触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去了解你,并且喜欢上你。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先通过E-mail 与导师取得联系,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给导师打电话,一般不要轻易登门拜访或打电话,先约好或者有人引见,再去拜访。 不要过于频繁与导师联系 第一次接触之后,如何巩固联系、保持接触的延续性,以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也显得十分重要,大家还可以巧妙利用一些节日获取好感,中秋节、教师节,给导师寄个电子邮件或发个短信,很可能收到奇效。不一定要收到导师的回信才算成功,记得介绍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别玩匿名短信。另外,在联系导师的过程中要切忌不要频繁地与导师联系。过于频繁的联系既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也会让导师觉得反感,影响对你的判断,每次联系的内容不要重复太多,争取每次都能提供一些帮助他了解你的新内容,相反,如果没有什么话题就不要盲目打电话联系,与导师的联系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每次联系的质量。适宜的、恰如其分的联系才是最佳巩固联系的方式。最后,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心态,不要过分注重导师的作用,要认识到导师固然重要,但考研的关键仍然在于自身的学习备考情况。

一个导师招几个研究生,有具体规定吗

若此三年
贵贱之分
没有具体规定。导师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扩展资料:导师的主要工作:1、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硕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硕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2、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硕士生导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导师制

一个导师要带几个硕士研究生啊?

娜塔莉
突击者
如果你的导师是教授级别以上的每年可以带三个或者以上的研究生,如果是副教授就能带两个或者三个,原则上是这么规定的可是现在扩招的很厉害,所以一般每个导师都带很多。硕士研究生,即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简称硕士生,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考上了硕士,读硕士等,正是指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是本科之后的深造学历,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该学科科研教学的能力。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Post-Graate),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硕士研究生正常毕业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以后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按学习方式划分,我国硕士研究生划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培养模式,2017年开始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我是一名工科硕士研究生,选择了一个几乎没什么项目的导师,我该怎么办?

七圣皆迷
爱之则亲
1、不是每一个导师都是有项目支撑的,特别是年轻导师,总有一个成长的工程。所以你不能有任何蔑视之心,大忌!2、和导师处理好关系,这会成为你的一笔财富。毕竟导师见过的世面比你多,何况你导师的导师说不定就是行业内的专家。我觉得你应该比较庆幸,如果真的是你跟了一个大牛,你可以和你身边的大牛的弟子比较下,他们所享受到的一般也就是在收入上面补助比你多一点,然后在同学之间名声好听一点。但是你细细的去了解下他们所从事的课题,应该都是导师分配的某一个项目的子方向,课题研究方向比较狭窄,基本没有机会让他们做总体设计这一块,甚至很多知识都是前几任师兄师姐开展的,他们只是一个延续或者是重复工作,你觉得这样的培养模式很好?我觉得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你培养成一个具有总体系统观念的一个硕士,这个你可以花一年时间去培养,主要是了解你的行业背景,工程应用难点,或者研究方向热门点等。这个其实花不了你多少时间的,硕士第一年也有一些基础课和专业课,你可以一并完成,同时,你要多研究文献,包括英文review等;然后,你在第二年的时候就必须把握你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和你本行业的研究难点展开研究,对于硕士而言,哪怕一点点得创新点就可以毕业,老实话,现在的硕士毕业基本没有创新意识。不要担心自己没有项目做,你以后面对的工作说不定和你所做的项目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要认为靠项目就能拓展一个小硕士的能力。如果你能够多少把握点本行业发展的一个大局,对你独立思考具有很多的好处。3、工科硕士,本身就是苦出生。其实现在的研究生都是比较水的,目前工科类硕士教育一直有点培养和面培养的矛盾,很多导师把硕士当做打工者,来去匆匆的硕士生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科研工作者,相信你自己心里肯定有数。当然我也不能否认一些拥有多个项目的老板会去着重培养一个具有系统总体观念的硕士,而现实情况少之又少。我可以稍微武断的下一个结论,当前的硕士培养中,如果没有导师来教导,只要有合适的培养模式,也可以达到毕业的要求。4、说了很多面上的东西,那么在你硕士后面的研究中找几个着重点开展研究,可以去请教你导师,或者你自己去定。基本上你能仔细看上50篇本行业的综述,30篇左右的博士论文,你就可以把握住5前年的研究重点了。学会如何去将这些知识归纳和整理。然后你可以要求导师给你建立一个小型系统,不管你做的系统多么小,你必须做一个完整的系统,没有试验的硕士学习是不完整的。如果你的研究方向还需要学习编程,那么你初始可以下载点例程,和你的硬件系统联系起来,后续自己进行修改和模拟。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是需要进行软件仿真,那么你可以在仿真的基础上加工一个具体器件或者样品,来证实你的研究理论。这样你也不用担心发表所谓的垃圾核心期刊了。5、师兄和师姐的知识你可以去继承,但是如果不好的学习态度你不必去学习。6、建议你上小木虫多学习下,里面有许多相关的研究,包括如何让你成为一个合格的硕士。7、我说这些不费劲,但是你要做的话很费劲,985并不是徒有虚名,要对的起自己。

谁是研究生毕业了的,帮忙写一个《硕士学位申请表》上的“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打屁股
其静也地
同学努力学习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该生在攻读硕士期间学习认真,完成了申请硕士学位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学习成绩优秀,进一步深化了专业方面的理论学习,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该生具有较好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能够自如地阅读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该生在硕士期间,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的研究,表现出较强的科研技能。该生所完成的毕业论文,研究设计合理,数据准确,结论可靠,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硕士论文已达到申请硕士学位的要求,特同意其进行硕士论文答辩,并推荐其申请硕士学位

研究生三年中导师的作用大不大?

李丹
母亲河
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导师的主要工作根据硕士生学习的定位,硕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说,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1.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硕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硕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2.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硕士毕不了业对导师的影响

偶而应之
净化
这对导师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对其专注、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硕士课程通常安排在学士之后,一般而言全职的硕士课程需要二年的时间,但根据国家及科系不同,有的硕士只要一年就能取得,有的则需要三至四年。有的国家采取学士、硕士一贯制的学制,例如德国、奥地利,而实施英美学制的国家中,也有不少开办一贯学制,缩短学生从高中毕业后至硕士之间的时程。有些硕士课程如MBA等,除了学士资格外,通常还会要求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在大部分的国家,硕士是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门槛。硕士(master)的称呼最早起源于五代,指的也是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但是一直不是官职。古人曰:硕者,大也 。古代常用与硕士含意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中国国民教育序列按照层次高低,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是国民的基本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级中学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高级人才的教育,包括高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又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是学历,而学士、硕士、博士是学位。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也可以说博士后表示的是一种工作经历。因此我们说的“研究生”就是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对于本科同学而言,提到“研究生”,通常指硕士研究生。本手册中提到的研究生也指硕士研究生。在中国大陆地区,普通民众一般也将硕士毕业生称为“研究生”,将博士毕业生称为“博士”,所以,按照俗称,则变成了“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的阶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