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培训调研报告

舜有膻行
爱在路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鸭蛋圆隙灸海外事业本部培训体系文件(一)培训调研报告一、培训的概述培训,是帮助海外事业本部实现海外业务战略目标、提升员工个人竞争力的一种教育、培养方式。对于海外事业本部,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是为提高员工实际工作能力而实施的有步骤、有计划的介入行为。对于员工,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的得到提升,使其胜任目前的工作,甚至为将来工作的新挑战做好准备。二、培训的目的与意义1、对于海外事业本部,培训的目的与意义有以下几点:(1)提高员工整体素质。通过持续有效的培训,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会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2)改善员工工作质量。员工参加培训,能够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纠正错误和不良的工作习惯,其直接结果为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3)提升海外市场开拓能力。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也开阔了他们的全球化视野,激励员工不断开发新市场,引导客户新需求,从而扩大企业产品的海外市场占有率。2、对于员工,培训的目的与意义有以下几点:(1)增强员工的工作稳定性。从公司来看,公司为了培训员工特别是培训特殊技能的员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公司不会随便解雇这些员工,为防止他们的离开给公司带来的损失,总会千方百计留住他们。从员工来看,他们把参加培训、外出学习等当作是公司对自己的一种奖励。员工经过培训,素质、能力得到提高后,在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

企业员工培训学习的调查报告

九方湮曰
合同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蝗和局竞企业员工培训学习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企业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学习速度和培训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参数。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在当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定是那些能够使其员工充分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企业。这意味着,企业员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员工培训在帮助公司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公司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故有人说,培训是企业送给员工的最佳礼物。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研报告

攻击者
去其所恶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蝗和局竞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研报告  现如今教育培训市场火爆,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需求个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培训市场也不足为奇。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培训市场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培训市场的环境与现状  根据教育部《XX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XX年,全国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万所,此外,还有民办培训机构XX5所。  根据教育部《XX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XX年,全国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万所,此外,还有民办培训机构XX5所。  根据北京民科院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XX年5月31日,的教育培训机构的总量为万家,这其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各种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机构,如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等。  从XXXX年培训机构数量的变化来看,近五年来,我国教育培训行业机构总量逐年平稳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有:一是随着整个行业的成熟,一些质量较差的机构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二是消费者趋于理性,教育培训行业的暴利时期已经结束,投资者对进入这一行业也持谨慎态度;三是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教育培训行业的增速也在放缓。此外,国家政策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XX年各地“限奥令”的出台,也让不少中小学培训机构遭受了冲击。

企业员工培训学习的调查报告-总结报告模板

言乎
草人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马登红企业员工培训学习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当代社会,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学习速度和培训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参数。培训则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识及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途径。在当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必定是那些能够使其员工充分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这意味着,员工必须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员工培训在帮助公司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创造价值或赢得竞争优势,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的公司会比他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经营业绩,更有信心迎接竞争性挑战。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故有人说,培训是送给员工的最佳礼物。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掌握工作进展状况

急求一份对员工培训的调查报告(或者人力资源也可以)

裹以四时
恐色症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 ——相关社会保障现状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主要特征是: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多个层次,逐步统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强制建立的基本保障主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逐步覆盖全体公民;在基本保障之外,国家积极推动其他保障形式的发展,力争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改革与发展,逐步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政策已经制定并陆续颁布和实施,覆盖了大多数城镇职工和离退休人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密不可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独立于企业之外,将过去传统体制下的“企业保障”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使企业从社会保障事务中脱离出来,由社会机构为个人提供保障服务和管理。随着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用人制度和工资制度的各项改革措施得以顺利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劳动力配置机制逐步形成,进一步推动我国各类企业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企业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情况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其中,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相关的是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除此之外,还有保障性、互助性、长期性的住房储金,即住房公积金,在企业界往往与社会保险合称“五险一金”。根据对1883 家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比例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92.5% 、基本医疗保险78.9% 、失业保险75.5% 、工伤保险65.8% 、生育保险36.5% 、住房公积金49.5% 。另外,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为16.6%, 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为22.1% 。 (一)养老保险 1984 年,中国各地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1 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其中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1997 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各类企业的职工,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义务。目前,企业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0% 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 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企业很少参加补充养老保险。调查显示,只有16.6% 的企业参加补充养老保险,其中,东部企业高于西部企业,大型企业高于小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险率为32.9% ,高于其他所有类型企业,高于总体水平16.3 个百分点。 (二)医疗保险 1998 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所有企业、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义务。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2% 。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 和5.6 个百分点。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企业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比例仅为22.1% ,但高于补充养老保险 的参险率,其中,东部企业略高于西部企业,大型企业高于小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 企业参险率为34.4% ,高于其他所有类型企业,高于总体水平12.3 个百分点。 (三)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1999 年,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把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调查显示,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企业分别为75.5% 、65.8% 和36.5%, 低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参险率,但高于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参险率。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各项保险参险率都低于东部地区,失业保险低2.0 个百分点,工伤保险低21.5 个百分点,生育保险低8.7 个百分点。从企业性质看,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参险率明显偏低,其中,私营企业各险种参险率分别为:失业保险62.4%, 工伤保险59.4%, 生育保险27.3%; 比总体水平分别低13.1 、6.4 和9.2 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各险种参险率分别为:失业保险50.0%, 工伤保险53.6% ,生育保险21.4%; 比总体水平分别低25.5 、12.2 和15.1 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角度,规模大的企业参险率一般较高,而销售额3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0 万元以下的小规模企业参险率都低于总体水平。 (四)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1994 年,财政部、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暂行规定》, 标志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1999 年,国务院颁布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标志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2002 年,国务院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又做了进一步修订。住房公积金由职工个人缴存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属于职工个人所有,专门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三、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情况 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是企业不再办社会的一个基本标志,关系到企业总体人工成本, 从而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所谓社会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离退休职工的全部收入完全由社保机构发放,企业无需负担。 调查显示, 离退休职工收入完全由当地社保机构发放、企业无需负担的,即完全社会化的有57.4% 。另外有20.8% 的企业除在社保发放养老金外还向离退职工发放福利;16.0% 的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由社保和企业共同负担;5.9% 的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完全由企业自己承担,即完全没有社会化。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离退休社会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61.5% 的企业离退休职工完全社会化,高于总体水平4.1 个百分点;仅有4.5% 的企业离退休职工完全没有社会化,低于总体水平1.4 个百分点。从企业性质看,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离退休职工完全社会化水平最高,分别为74.1% 和72.8%, 分别高于总体水平16.7 个百分点和15.4 个百分点;其次是集体企业、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为64.0% 和64.7%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离退休职工完全社会化程度很低,只有29.2% ,远远低于其他性质企业,低于总体水平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从企业社会保险参险率和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率两个角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广泛覆盖,由低参险率、低社会化率逐步走向高参险率、高社会化率。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总体上看,高参险率、高社会化率的状态还未能实现。“五险一金”中只有基本养老保险参险率超过90% ,其他保险参险率不足80%,离退休职工完全社会化的企业比例不到60%。另一方面,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差别十分明显。有的企业类型参险率很高而社会化率很低,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险率高达96.6%, 仅次于三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参险率32.9% ,不仅远远高于其他所有类型6.8~15.0% 的水平,而且高于总体水平近一倍;但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率仅为29.2%, 落后于其他所有类型,差不多仅相当于总体水平57.5% 的一半。有的企业类型参险率很低而社会化率很高,如私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险率仅为86.2% ,仅略高于集体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参险率6.8% ,不仅低于其他所有类型,而且不到总体水平的一半;但社会化率高达74.1%, 高于其他所有类型,相当于国有企业水平的2.5 倍。 参加社会保险和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直接影响企业当期人力成本, 影响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最终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有一些类型的企业存在高参险率、低社会化率,另一些类型的企业存在低参险率、高社会化率,这说明在社会保障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需要深化改革,加强执法和监督。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通过不参加社会保险获得的人力成本优势只是暂时现象,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推进,这一优势会逐步丧失,甚至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的障碍。因此,企业需要正确理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人力资本投入,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关于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言炎炎
月迹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维维安关于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李岳松一、引言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成为企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这就使得培训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而教育培训则是提升员工能力,获取高素质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的有效手段。同时教育培训又是一种投资、一种联系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的纽带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培训作为促使人力资本增值的有力手段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企业要想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只有通过培训员工不断增加员工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员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二、调查对象、目的以及调查方法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是显而益见的,然而企业的员工培训状况有着它的特殊性。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的员工培训情况,以及对企业的培训方式做出进一步的思考,我于是通过走访、亲身参与内训

少数民族干部培训调研报告如何写?

放松日
义兵
欢迎来询。沟通细节。

新录用公务员培训 怎样写调研报告

告子
轮回
深入调查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要拿出情况真实、见解独到的调研精品,就必须深入实际,精心调查。一要全面系统。做到脚勤、眼勤、口勤、手勤、脑勤,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情况。二要深刻准确。应本着求深、求细、求准的原则,深入到问题的所在地和矛盾的症结处,努力溯本求源,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深刻了解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三要密切联系群众。应深入了解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感受群众的疾苦,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只有这样的调查,才能听到实话、得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为多出精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怎样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

红南京
实施步骤 1.制定详细的培训需求调查计划书。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调查目的。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调查、想要知道的内容。比如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形式、培训过程异常控制和预案、培训考核方式、由谁来主导培训等等。(2)调查项目。根据调查目的,决定所获取的资料类型和调查途径。(3)调查方法。决定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样本及调查方法。(4)经费预算。主要包括文印资料费,调查人员的交通费、补贴费,调查过程所需要的费用等。(5)进度安排。根据调查过程所要做的各项工作及关系,列出调查进度表,画出调查进度网络图,以便控制培训需求调查的进度。 2.制作好培训需求调查样本。根据调查的目的、对象及选用的方法,制作好不同的培训调查样表。 3.组织实施培训调查。安排专人实施培训调查,各部门负责人给予一定的支持。常用的培训调查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档案法、集体(小组)讨论法、测试法、关键事件法、自我分析法等等。重点要调查清楚这类人受过什么同类或相关培训(在哪里受训、何时受训、收获如何、评价);查清楚现在与本培训有关的能力(知识、技能、经验)水平、工作态度、业绩表现;查清楚这类人的知识结构、擅长什么、弱项是什么、到何种程度;查清楚学习动机、风格以及接受培训能力的环境特点等。 4.培训需求分析整理。对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并撰写培训调查报告,以便作为培训计划的附件,上报主管领导。四、注意事项 第一,培训需求的动因来自各个方面,只有对各方面的培训需求做到及时洞察、全面把握,培训需求的分析工作才会变得适时、适当,否则只会浮在表面,既不深入也不彻底。这样才能保证此后的整个培训活动有可能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要注重经济性和规范性。 第二,培训需求分析时,调查人员要熟悉企业的文化、业务经营范围;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控制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能力等。如果不注意人员的选择,培训调查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培训调查时,要注意分析方法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要设计不同的调查方法,如果从高级管理层到最普通的员工都使用同一张问卷,或者事前没有做足相关的准备工作,培训需求分析只能走过场,不能挖掘出真正的培训需求。 第四,培训需求现场调查结束后,工作人员要对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类,仔细分析、总结、提炼,同时要将以往培训办班以及所做的培训需求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真总结回顾,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第五,培训需求分析的动态化管理。一般企业往往一年做一次大规模的培训需求分析,实际上这远远不够。在日常培训管理中,因生产经营和管理发展变化,培训需求分析工作要经常化、持续不断,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最新的培训需求。 第六,培训需求分析评估。无论是年度大规模系统的培训需求分析活动,还是日常的培训需求分析管理,都要对需求分析的全过程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这样的需求分析才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形成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