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宁波大学的中外合作怎么样?好像是与美国中西纳西州合办的

世蕲乎乱
金画眉
实话实讲,别喷我,想找中外合作的大学还是去诺丁汉吧,宁波大学的优势不在中外合作,在有些优势学科还是可以的

宁波大学的国际商务专硕和浙江财经大学的国际商务专硕哪一个好?

短后之衣
圣也
宁波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的国际商务在省内建设地位差不多。这种情况下,主要对比学校了。宁波大学被列入双一流后,无疑权重增加不少。要知道,宁波大学国际商务依托的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A类),该学位点现有专兼职教师43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20名,这个师资力量还是比较突出的。

高考填报志愿报了宁波大学如果被专业调剂会被分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里吗?

适去
莫泊桑
解释如下1、不会。服从调剂不会被调剂到中外合办专业。2、中外合作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不会录取调剂考生,因为这些专业的学费往往要高于一般的专业。3、服从调剂专业只是普通的专业之间调剂,不会调剂到一些特殊的专业。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都有明确说明中外合作专业只招收有志愿的考生。确定吗? 我在它招生章程里没有明确看见

宁波大学旅游管理怎么样

两秒钟
鹤鸣
七月的谢小圈所说的已然过时,且部分信息失实。宁波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分本科和硕士两个培养层次,就本科层次而言,整体实力还是蛮强的,实际上有3个专业(含方向),包括:旅游管理(中法合作),由宁波大学和法国昂热大学联合举办,教育部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于2010年批准开办,其前身可上溯到2005年两校在校际合作协议下基于学分互认开展的旅游管理中法双文凭合作项目。授课的外方师资除来自主要合作伙伴法国昂热大学的教授、副教授之外,还有来自尼斯大学、波尔多大学、庇卡底-儒勒凡尔纳大学等法国高校以及瑞士洛桑大学等其他欧洲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没错),另有多名欧洲(主要是法国)跨国旅游企事业(例如著名的地中海俱乐部)的核心高管。该专业通过高考直接招生,在各省市普遍为本科第一批次或第一段线上录取,与阳明学院没有关联,学生直接进入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由教育部于2017年3月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全国11家中法联合学院之一),实施旅游+法语双能力、中国+法国的双校园、双文凭的国际化培养。该专业学生出国率在85%-90%之间,升入法国或瑞士等高校就读研究生的比率近2/3,无论是出国率还是考研率都是宁波大学各专业第一。2017年入选浙江省十三五特色建设专业。2018年入选第五批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是宁波大学仅有的4个5星级或准5星级专业之一。旅游管理(中西双文凭),是宁波大学和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该校的旅游管理学科长期位居全球20强)基于两校协议的双文凭合作项目,始于2012年,开办至今一直从阳明学院相关大类(先是经济与管理大类,继而是管理大类,如今是工商管理类)中分流。需要指出的是,选择这个专业(方向)的同学确实有不少大一学年成绩不大好,但并非是谢小圈所说的“基本是因为大学里成绩不好才选的”,事实上同学中不乏大一积点分名列大类前茅的。分流后的这个专业(方向)设在中欧旅游与文化学院(与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合署办公,中国籍老师是同一批),学生除了学习旅游和酒店管理课程,也由西班牙外教亲授西班牙语,专业课程由中国老师和西班牙老师分担。西班牙老师由学院出资从巴利阿里群岛请来。学生大四学年赴西班牙学习,毕业时拿两校文凭。该专业(方向)历届大四学年出国率在80%-90%之间,升研率在50%左右(进入马德里、巴塞罗那等大学),人才培养成果的主要数据优于管理类其他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这个专业始于曾经的宁波大学职业教育学院(这个学院后来并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前虽一直以宁波大学名义招生,发宁波大学文凭,但放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自2018-2019学年起,正式回归宁波大学,放在中欧旅游与文化学院。该专业面向俗称的三校生(旅游类的中职、中专、技校)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独招生,主要是为旅游类的中等学校培养专业师资,当然学生也可到旅游等各行各业就业。英语能力突出的学生可由学院推荐输送到合作的欧洲院校交换、交流。

河北理科考生,530分可以考虑宁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沉睡者
赐周千金
省控线变化有点大,个人觉得可以稳,还能报更好的学校

贵州大学的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和宁波大学的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哪个好?

家乐福
娃娃谷
我觉得还是贵州大学那个或者不就好。那个好像比较好一点,热合作的比较好。

大家可以介绍一下宁波大学的具体情况吗?

其于人也
大碗茶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由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共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后,又有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学校于1992年被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03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2005年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2006年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2007年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占地27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79万平方米。学校各类设施齐备,办学条件优良,建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现有藏书300万册,拥有6家设备齐全、水平较高市级附属医院。学校地势开阔,甬江蜿蜒,树木葱茏,楼宇隽永,是求学治学的极佳场所。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包玉刚、邵逸夫、包玉书、曹光彪、李达三、赵安中、汤于翰、顾国华、包陪庆、朱英龙等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给予了大量捐助和广泛支持。二十年来,60多位宁波帮人士捐资近4亿元人民币,帮助学校建设了一批教学和科研大楼、造就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高起点办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如今,“宁波帮”人士对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已从一个家族到一个群体,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已成为他们表达和弘扬爱国爱乡、造福桑梓伟大激情的一个重要载体。众多“宁波帮”的捐资助学也已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优势,同时,他们重教兴学、造福桑梓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的独特内涵。1993年,宁波大学还首开海峡两岸学生组团交流的先河,大学生互访至今已达12次。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涵盖了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500多名,研究生2000余名,外国留学生270余名。设有19个学院,拥有3个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MEA)、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招收全国联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9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0个宁波市重点实验室,3个宁波市工程技术中心和一批科研机构;建有13个省重点学科,其中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重点建设专业5个,市重点专业4个,市重点建设专业14个,已基本形成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建设体系和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积极倡导浙东学派“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全面实施了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和英语、体育等专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检多次名列浙江省高校前茅。学校成立了学生帮困助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习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学生事务申诉中心等6个中心,制订并实施了学生非学业因素评价办法,创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讲述宁大人自己的故事”、“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品牌,学生的服务与指导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加强,校园文明和校园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并逐渐形成学校特色。 作为一所由城市名称直接命名的大学,学校牢固确立了为地方服务的理念,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重点,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为指导,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着力开辟产学研工作新渠道;以政策措施为保障,以与各县市区的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服务地方,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的总体实力,于地方求发展,从综合找优势,以特色创一流。 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倡导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重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至今已与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4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拥有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资格;每年向国外知名高校派遣优秀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加合作商务管理、中澳MBA、来华留学等多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同时,学校与港澳台地区的联络与沟通非常频繁,目前已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7所院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努力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秉承“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加快发展,锐意创新,提高质量,培育特色,融入地方,争创一流,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宁波大学的强势专业是什么

悠悠忽忽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由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共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后,又有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学校于1992年被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03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2005年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2006年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2007年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占地27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79万平方米。学校各类设施齐备,办学条件优良,建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现有藏书300万册,拥有6家设备齐全、水平较高市级附属医院。学校地势开阔,甬江蜿蜒,树木葱茏,楼宇隽永,是求学治学的极佳场所。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包玉刚、邵逸夫、包玉书、曹光彪、李达三、赵安中、汤于翰、顾国华、包陪庆、朱英龙等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给予了大量捐助和广泛支持。二十年来,60多位宁波帮人士捐资近4亿元人民币,帮助学校建设了一批教学和科研大楼、造就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高起点办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如今,“宁波帮”人士对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已从一个家族到一个群体,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已成为他们表达和弘扬爱国爱乡、造福桑梓伟大激情的一个重要载体。众多“宁波帮”的捐资助学也已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优势,同时,他们重教兴学、造福桑梓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的独特内涵。1993年,宁波大学还首开海峡两岸学生组团交流的先河,大学生互访至今已达12次。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涵盖了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500多名,研究生2000余名,外国留学生270余名。设有19个学院,拥有3个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MEA)、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招收全国联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9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0个宁波市重点实验室,3个宁波市工程技术中心和一批科研机构;建有13个省重点学科,其中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重点建设专业5个,市重点专业4个,市重点建设专业14个,已基本形成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建设体系和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积极倡导浙东学派“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全面实施了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和英语、体育等专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检多次名列浙江省高校前茅。学校成立了学生帮困助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习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学生事务申诉中心等6个中心,制订并实施了学生非学业因素评价办法,创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讲述宁大人自己的故事”、“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品牌,学生的服务与指导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加强,校园文明和校园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并逐渐形成学校特色。  作为一所由城市名称直接命名的大学,学校牢固确立了为地方服务的理念,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重点,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为指导,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着力开辟产学研工作新渠道;以政策措施为保障,以与各县市区的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服务地方,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的总体实力,于地方求发展,从综合找优势,以特色创一流。  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倡导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重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至今已与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4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拥有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资格;每年向国外知名高校派遣优秀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加合作商务管理、中澳MBA、来华留学等多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同时,学校与港澳台地区的联络与沟通非常频繁,目前已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7所院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努力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秉承“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加快发展,锐意创新,提高质量,培育特色,融入地方,争创一流,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请问宁波大学会计学研究生难考吗?

马陵道
蛇舌
1、不难,宁波大学会计学研究生不难考。2、是否难考是相对而言,和211财经大学比肯定不难考。一般来说难考和学校的层次以及所处城市相关。3、不管是否难考,打算报考就务必自信和努力,因为录取看分数。加油。对普通二本学生会不会歧视不会。录取看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