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中医综合

飞行课
唯不饮酒
中内7版,中基5版,中诊6版(部分内容涉及5版),中药7版(部分内容如归经涉及老版本),方剂还是5版。针灸7版。我们常说的5.6.7版教材中,5版(83年左右)和6版教材(95年左右)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7版教材(2001年左右)是中医中医药出版社。还有一套比较新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左右),但是人卫版的教材不在范围内,因为它的内容不适合考研。kjhkjkh

考研中医综合包括哪些科?

伏尔加
汤将伐桀
2009年考研专业课中医考试大纲指出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你去下一份考试大纲就会更清楚的了解到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的http://www.kaoyanmeng.com/download/iteminfo-331.html

中医综合和西医综合考研

鬼干部
爸爸们
学中医后悔主要是因为就业难,待遇差,医院不重视。很多人都被迫改行了。现在没有纯中医了,通常学中医的西医课程都占了将近一半,很多中医师的思维也是先通过西医诊断,再配合西药,最终才从中医的角度辨证施治的。或者很多患者都是西医治疗不理想才采用中医的。学法学的想从头学医,很困难。但如果真的感兴趣,可以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还有广州的非医攻博。也就是非医学类的攻读中医专业的硕博连读,但听说这个专业出来不好考执业医师的,主要是搞基础研究的。具体的可以咨询一下上述招生单位。

中医考研,中医综合煎煮真题有卖的没有啊?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啊?

柳树溪
三皇之知
《中医综合煎煮真题》是《中医综合傲视宝典》的配套用书。如果说《中医综合傲视宝典》是以知识点带动考题的话,那么《中医综合煎煮真题》这本书就是以真题带动考点,编者不仅为考生搜集了近年来中医考研的考试真题和标准答案,详细标注了年份和题号,还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出题趋势进行重新编排整理,按科目排列,细化到考点,真题与考点相对应,层次清晰,重点明确,同一考点的真题按年份排列,高频考点一目了然。

关于考研307中医综合,希望大家帮帮我!

若橛株拘
大制作
全国统一命题的中医综合无所谓哪个出版社的教程,因为全国教材一大抄,内容都大差不差。不过建议你看那种绿皮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辅助教材建议做做北京中医药大学编的考研中医综合真题,记住,是真题!只有真题才有指导价值,虽然考研中重复的题目很少,但是很多题其实是大差不差的,有的只是把前几年的考题的选项换成了问题,把题干换成了答案而已。结合真题看教材就行了。本科非医学专业的只能等研究生毕业后才能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了。祝你成功~~~

求2015考研中医综合答案

神会
曼荼罗
卷子什么的还没出呢吧,网上有的话也应该是知识一部分,我觉得不会全面的,不如你再等等,不然分数也好像是快出来了,每年不都是2月份,或者1月么,根据自己省份不同啊, http://zhannei..com/cse/search?s=1973933961401599301&q=中医综合 我是找到一个,但是不知道符不符合你要求啊,哈哈,别心急哦,再等等,直接成绩就出来了。这样多明朗捏~你真是太幸运了,别的地方都没找到全的答案,我刚刚发现一个网站更新了后半部分的答案,你可以看看,参考一下,有用要给分啊http://zhannei..com/cse/search?s=1973933961401599301&q=中医综合

有哪位知道2010考研中医综合过关必做3000题

私语
童史
考研的中医综合不是难的,分值也拉不开,毕竟全是选择题,通常对课本熟记,见到后能辨别出来就可以,练习题把历年真题看一下也就够了,如果有富余的时间做一下这个当锻炼了,重点还是英语和专业课。可惜我是西医的,对中医综合不了解啊。好像魏保生有一套中医综合辅导的书,不妨看看。我看过他的西医综合的书,归纳总结了很多不错的东西。

2019考研英语试题及真题答案是真的吗?

杲天不宜
贵齐
时间不等人了,考⁀试临近希望能有个好的成♧绩,̷ᑵ ̶197 − 177 − 44 9,还是希望多找找多了解。。。。。。五、有关合伙企业及其他类似实体(以下简称“合伙企业”)适用税收协定的问题,应按以下原则执行:(一)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合伙企业,其合伙人为税收协定缔约对方居民的,该合伙人在中国负有纳税义务的所得被缔约对方视为其居民的所得的部分,可以在中国享受协定待遇。(二)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合伙企业,其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是中国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企业纳税人。除税收协定另有规定的以外,只有当该合伙企业是缔约对方居民的情况下,其在中国负有纳税义务的所得才能享受协定待遇。该合伙企业根据《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60号发布)第七条报送的由缔约对方税务主管当局开具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应能证明其根据缔约对方国内法,因住所、居所、成立地、管理机构所在地或其他类似标准,在缔约对方负有纳税义务。税收协定另有规定的情况是指,税收协定规定,当根据缔约对方国内法,合伙企业取得的所得被视为合伙人取得的所得,则缔约对方居民合伙人应就其从合伙企业取得所得中分得的相应份额享受协定待遇。追答时间总是不等人的。

09考研中医综合预测试题

凤梨
通天塔
1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是 A.《五十二产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中藏经》 E.《伤寒论》 答案 C 2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 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D.《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 E.《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中藏经》 答案 A 3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4 中医精气神学说中“神”的含义是指 A.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B.人的精神意识 C.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D.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5 中医精气神学说的“精 ” 是指 A.先天之精 B.水谷之精 C.气、血、津、液 D.肾中所藏之精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6 阴阳学说较准确的说法是 A.中医的经典理论 B.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C.对立统一的世界观 D.唯物论 E.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 答案 E 7 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 A.量的变 B.单方面的 C.有条件的 D.绝对的 E.必然的 答案 C 8 《内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说明阴阳之间的 A.相互转化 B.相生相克 C.相互对立 D.互根互用 E.消长平衡 答案 D 9 以下哪种情况最易说明阴消阳长的相互转化: A.一种能量转变成另一种能量 B.水变成冰 C.内转变为外 D.云转为雨 E.物质转化为精神 答案 E 10 根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法则,治宜: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壮水制火 D.益火消阴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11 病先见持续高热,面红目赤,后突然见 肢厥面白,脉微欲绝,证属 A.阳消阴长 B.阳胜则热 C.阴盛则寒 D.寒极生热 E.重阳必阴 答案 E 12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 A.阴阳的互根 B.阴阳的对立 C.阴阳的转化 D.阴阳的消长 E.阴阳的相互制约 答案 C 13 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 A.春夏重在保养阳气 B.秋冬重在保养阴气 C.保养阳气的重要性 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 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答案 E 14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由于阴阳之间哪种关系失常 A.互根互用 B.消长平衡 C.阴阳交感 D.对立制约 E.相互转化 答案 A 15 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扶正却邪 B.泻实补虚 C.调理阴阳 D.却除病邪 E.补益正气 答案 C 16 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若土气不足,则 A.木乘土,金侮土 B.木乘土,水侮土 C.木侮土,水乘土 D.土乘木,水侮土 E.土乘水,木侮木 答案 B 17 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心火不足,肾水可乘之 B.木火刑金 C.肝木乘土 D.心火过亢,可以反侮肺金 E.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答案 D 18 按五行生克规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火为土之母 B.金为木之所胜 C.水为火之所不胜 D.木为水之子 E.金为土之子 答案 B 19 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制定的治疗法 则以下哪种方法不妥 A.培土生金 B.培土制水 C.泻心火以降肝火 D.补金以生水 E.火制土 答案 E 20 肝火犯肺,属于 A.火侮金 B.木侮金 C.火克金 D.火乘金 E.金乘木 答案 B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16.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 17.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 A.痰 B.饮 C.水 D.湿 18.对津液不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 A.肝 B.肺 C.脾 D.肾 19.孙络是指 A.十五别络 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D.十二皮部的络脉 20.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 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 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症状 51.根据《素问·痿论》,痿证的治疗取穴主要原则是 A.取足厥阴肝经穴 B.取足太阴脾经穴 C.取足阳明胃经穴 D.取足太阳膀胱经穴 E.取足少阴肾经穴与督、任脉 答案 C 52.针刺治疗疾病的手法,总的归纳为 A.补虚泻实 B.提插补泻 C.开合补泻 D.补法与泻法 E.平补平泻 答案 D 53.平补平泻法是: A.既有补法成份,也有泻法成份 B.既不是补法,也不是泻法 C.以补为主,兼有泻法 D.以泻为主,兼有补法 E.进针后均匀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 答案 E 54.迎随补泻法中的泻法是: A.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 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 D.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 E.针尖垂直经脉,逆经而刺 答案 D 55.迎随补泻法中的补法是: A.针尖垂直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 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 D.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 E.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 答案 C 56.开阖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出针后不按针孔 B.出针时摇大针孔 C.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揉按针孔 D.出针后揉按针孔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57.开阖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出针时按针孔 B.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揉按针孔 C.出针时不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针孔 D.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揉按针孔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58.头针感觉区的位置是在 A.运动区前移0.5厘米处 B.运动区前移1.0厘米处 C.运动区后移0.5厘米处 D.运动区后移1.0厘米处 E.运动区后移1.5厘米处 答案 E 59.呼吸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呼气时捻转,吸气时提插 B.呼气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C.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 D.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E.呼气时捻转提插,吸气出针 答案 D 60.呼吸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B.吸气时提插,呼气时捻转 C.呼吸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D.吸气时出针,呼气时进针 E.吸气时捻转提插,呼气时出针 答案 A 61.徐疾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 进针慢,多捻转,出针快 B. 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 C. 进针快,少捻针,出针慢 D. 进针慢,少捻针,出针快 E. 进针快,少捻针,快出针 答案 B 62.徐疾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 进针快,少捻针,出针慢 B.进针慢,多捻针,出针快 C. 进针慢,少捻针,出针快 D. 进针快,多捻针,出针慢 E. 进针慢,多捻针,慢出针 答案 C 63.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 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 B. 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 C.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 D.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 E.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重 答案 D 64.捻转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 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 B. 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 C.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 D. 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重 E. 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 答案 E 65.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舌苔薄黄治疗配穴处方当用 A.大椎、曲池、合谷、十宣 B.大椎、曲池、合谷、外关、鱼际 C.合谷、列缺、风门、风池、足三里 D.合谷、列缺、肺俞、太阳 E.风池、风府、丰隆、迎香、尺泽 答案 B 66.一患者双下肢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时有寒热,舌苔黄腻,脉浮;治疗 除对症取 穴外,整体取穴还应配 A.肾俞、关元 B.膈俞、气海 C.商丘、足三里 D.大椎、曲池 E.膝眼、太溪 答案 B 67.一患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两手松撒,二便失禁,四肢逆冷,鼻鼾息微, 脉细弱。治疗首选配方是 A.水沟、十二井穴、太冲、丰隆 B.水沟、行间、神阙(灸)、气海 C.关元(灸)、神阙(灸) D.百会(灸)、膻中(灸)、大椎(灸)、水沟 E.水沟、十二井穴、复溜、内关 答案 C 68.治疗阴虚牙痛,一般都在主穴的基础上加用 A. 风池、肾俞 B.风府、太溪 C. 太溪、行间 D. 太溪、丰隆 E. 照海、阳池 答案 C 69.阴虚火旺所致鼻衄,其治疗应取 A.风池、迎香 B.合谷、少商 C.内庭、上星 D.太溪、太冲、通天 E.以上都不取 答案 D 70.虚火牙痛除取合谷、下关、颊车外,还应配 A.外夫、风池 B.内庭、少海 C.太溪、行间 D.二间、足三里 E.太冲、内庭 答案 C 71.肝胆火旺之耳聋、耳鸣,下列各组配穴除……外,皆可协调配用 A.医风、听会 B.中渚、侠溪 C.太冲、丘墟 D.丰隆、劳官 E.肝俞、太溪 答案 D 72.治疗肠痈,下列穴位除……以外都可选用 A.上巨虚 B.天枢 C.地机 D.阑尾 E.丘墟 答案 E 73.治疗实热症咽喉肿痛应选用 A.大椎、身柱(温灸)、风门、合谷 B.少商、尺泽、合谷、陷谷、关冲 C.太溪、照海、鱼际 D.命门、肾俞、太溪、照海、涌泉 E.十宣、鱼际、解溪 答案 B 74.治疗肝胆火盛型目赤痛,除主穴外,应加用 A.行间、光明 B.太冲、丘墟 C.侠溪、行间 D.大敦、足临位 E.侠溪、太冲 答案 C 75.风袭经络所致太阳经头痛的治疗配穴处方应选 A.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B.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C.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率谷、太阳、委中、阿是穴 E.列缺、风池、百会、阿是穴 答案 B 1.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灵枢经》 C.《针灸经》 D.《针灸甲乙经》 E.《足臂十一脉灸经》 答案 D 2.《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孙思邈 C.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案 C 3.最早绘制彩色经络图的医家是: A.王惟一 B.孙思邈 C.王冰 D.甄权 E.滑寿 答案 B 4.我国由国家专门培养针灸医师的朝代最早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E.明朝 答案 B 5.第一个针灸铜人铸造于: A.唐朝 B.金朝 C.宋朝 D.元朝 E.明朝 答案 C 6.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学说 D.经络学说 E.子午流注学说 答案 D 7.十二经别分布的特点是 A.离、合、出、入 B.离、合、入、出 C.离、入、合、出 D.出、入、离、合 E.离、入、出、合 答案 E 8.腧穴可分为哪三大类 A.经穴,奇穴,阿是穴 B.经穴,奇穴,特定穴 C.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D.经穴,络穴,奇穴 E.经穴,络穴,阿是穴 答案 A 9.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没有十二正经那样的循环流注关系 B.没有专属的腧穴 C.无表里配合 D.其走向除带脉横行外,都是自下而上运行 E.不直属脏腑 答案 B 10.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A.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B.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D.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答案 B 11.按照今时骨度分寸规定,肘、腕横纹之间的距离为 A. 十寸 B. 十二寸 C. 十二寸五分 D. 九寸 E. 十一寸 答案 B 12.下肢按骨度分寸法计算长为16寸的起止部位是 A.膝中至外踝 B.膝中至外踝上缘 C.膝中至外踝下缘 D.膝中至外踝尖 E.外膝眼至外踝 答案 D 13.任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A.通调冲、任 B.调节任、督 C.总调奇经八脉 D.调节阴经经气 E.总调冲、任、督、带 答案 D 14 督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A.调节阳经经气 B.调节督脉、任脉 C.调节冲、任、督、带 D.总调奇经八脉 E.总调冲、任、督脉 答案 A 15 与督脉发生联系的阴经是 A.足太阴经 B.手太阴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E.手厥阴经 答案 C 16 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指的是 A.足阳明胃经 B.督脉 C.冲脉 D.任脉 E.足太阴脾经 答案 C 17 在奇经八脉中,治疗多眠,常选用 A.阴维脉 B.阳维脉 C.冲脉 D.阴跷泳 E.阳跷脉 答案 D 18 经络系统中能加强经脉之间在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是 A.奇经八脉 B.十五络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 答案 B 19 在十二络脉中除……以外,都是向上循行 A.手太阴经络脉 B.手太阳经络脉 C.手少阳经络脉 D.足厥阴经络脉 E.足太阳经络脉 答案 A 20 十二经筋是指 A.经络系统中能够联结筋肉、骨胳的部分。 B.联属于十二正经,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的一部分经脉 C.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D.能够保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部分的经脉。 E.经脉中与肌肉系统关系较密切的部分。 答案 C 21 病在经筋者,施治多选用 A.毫针 B.三棱针 C.火针 D.雷火神针 E.大针 答案 C 22 病在经筋者治疗时一般取用 A.本经穴 B.皮部 C.络脉 D.阿是穴 E.原穴 答案 D 23 经筋中具有总络人体诸筋作用的是 A.足阳明经筋 B.足太阳经筋 C.足太阴经筋 D.足少阴经筋 E.足厥阴经筋 答案 E 24 外邪侵入机体,一般的传注顺序是 A.皮部孙络经脉脏腑 B.皮部浮络络脉脏腑 C.皮部络脉经脉脏腑 D.皮部孙脉络脉脏腑 E.皮部经脉络脉脏腑 答案 C 25 治疗表里经疾病,络穴常与什么穴配伍? A.郄穴 B.原穴 C.俞穴 D.募穴 E.合穴 答案 B我在网上找了很多,都只有选择题,郁闷啊,都没看整套的。因为没人知道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