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7考研一年的时间准备复习怎么分配时间呢我是学渣

不师知虑
可不慎与
现在距离2017考研还有足足一年的时间啊,复习才刚刚开始啊准备阶段 2015年11月-2014年1月 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2016年 2月-3月 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考研应如何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复习 初期 阶段 2016年 4月-5月 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2016年 6月-7月 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强化 提高 阶段 2016年 7月-8月 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开始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语和数学,可参加暑期班,做到三门公共课同步提高。 2016年 9月 1.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2.强化公共课的复习效果,不断完善复习总体结构。 2016年 10月 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 2016年 10月--11月 1.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开始,谨慎填报,牢记报名信息。 2.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确认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冲刺 阶段 2016年 11月下旬 第三轮复习: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进入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 2016年 12月-2016年 1月 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进行查缺补漏,做考前整理。初试 阶段

2017考研数学一复习计划怎么样安排?

姬莓
今敏
重新学习高等数学学习复习顺序的选择问题建议先高等数学再线性代数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是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一定要先学习。也可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调整复习顺序。注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的复习掌握结合考研辅导书和大纲,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只有对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强练习,重视总结、归纳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试题千变万化,但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一般存在相应的解题规律。不要依赖答案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力求全部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做题的过程中先不要看答案,如果题目确实做不出来,可以先看答案,看明白之后再抛弃答案自己把题目独立地做一遍。

考研各科安排时间

掇而不岐
一、12月27日  考试时间:8:30-11:30  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考试时间:14:00-17:00  考试科目:外国语(英语(一)、英语(二)、日语、俄语)  二、12月28日  考试时间:8:30-11:30  考试科目: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中医综合、西医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专业基础课、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专业基础课、农学门类联考数学、农学门类联考化学。  考试时间:14:00-17:00  考试科目: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课、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课、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三、12月29日  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9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还有一年时间考研,请问这一年我应该怎么安排我所有的学习计划?

红旗谱
鬼娃咒
2017考研的同学,做好复习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按月复习,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下面特整理了以下2017考研月历,供大家参考!2016年  1—2月利用寒假搜集信息  1至2月处于寒假期间,考生可以搜集研考信息,多听讲座,了解2014年研考初试第一手资料以及试题的新变化。  每年都有考生复习时发现进入一个误区:资料太多,无从下手。所以在开始复习之前,考生要多问师哥师姐的意见,搜集好“对口”的资料,并分出主次。这期间也会有很多免费辅导班,考生不妨多听多看,筛选有用信息,合理规划复习思路。  3—4月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  大四考生要处理好实践、上课、写论文和研考的关系,确定研考目标,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  院校、专业的选择是研考非常关键的一步。很多过来人都有体会,选对学校是成功的一半。在选择学校之前,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校所在城市、专业发展、就业前途等因素后做出决定。  5—6月第一轮复习,不放过边边角角  第一轮公共课复习主要针对政治、英语和数学。考生要根据自己所考科目的特点进行复习。无论考哪一科,考生要切记,这个阶段重在基础复习,要踏踏实实把书看一遍。  第一轮专业课复习要紧跟所报院校的专业课方向。考生可登录院校网站查找上年备考书目,或向在读研究生借阅其备考资料。考生不要迷信市场上高价销售的内部资料,也不要过度相信过来人的笔记,要总结出自己的“专属笔记”,这样在后期复习中才能得心应手。  7—8月暑假强化复习  暑假是备考强化的第二轮复习阶段,也是考生之间容易拉开分数的阶段。考生要克服酷暑,通过专项突破弥补“短板”。  如果实在不能自主学习,考生可参加辅导班,通过有规律的上课控制复习进度,听取老师指点。听完老师讲课后,要经过整理、消化才有效果。考生按照自身情况制订复习计划,保持节奏。  9—10月大纲发布,开始报名  9月,政治、英语、数学的大纲相继发布,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也陆续出台。  在仔细研究公共课大纲的同时,考生要多留意院校网站公布的研招信息。应届生要注意预报名时间。  国庆黄金周,考生要提前确定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开始专业课的强化复习,同时针对招生院校的考试大纲复习,分析往年试题。  11—12月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冲刺复习  11月,报名进入现场确认阶段,考生要到指定地点确认、缴费并照相。  12月下旬,考生可以打印准考证,同时要开始各科的第三轮冲刺复习。除反复研究往年试题外,考生也要做一些模拟题,并通过做题对知识点查缺补漏。  在这期间,考生要调整心理波动,不要因为焦虑、恐慌等轻易放弃,要说服自己平稳度过这段瓶颈期,并且在冲刺阶段做好计划,不挑灯夜读,也不放任自流,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效率,才能事半功倍。同时,考生要按照考试时间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规律。  12月下旬,初试来临,考生要调整心态,熟悉考点环境。  2017年  1—2月分数公布  2月,考生要及时关注分数。报考34所自主划线院校的考生要了解其上年的分数线。  3—5月复试、调剂  考生要关注复试资格线,查看自己是否进入复试;关注院校动态,确认复试时间和地点。未进入复试的考生可考虑调剂,及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调剂信息。  6—7月录取  进入6月录取阶段,考生要关注录取通知书。  被录取的考生要做好入学前转档案和入学考试的准备。如果没有被录取,考生要考虑是就业还是再考研,早作打算,规划好以后的人生。  (相关研考报名、考试等最终信息以有关部门规定为准。)

考研时间安排表!

藜羹不糁
请祝圣人
考研时间安排表如下:网上预报名时间: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正式报名时间: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考研初试时间:2018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1—2月利用寒假搜集信息1至2月处于寒假期间,考生可以搜集研考信息,多听讲座,了解2017年考研初试第一手资料以及试题的新变化。每年都有考生复习时发现进入一个误区:资料太多,无从下手。所以在开始复习之前,考生要多问师哥师姐的意见,搜集好“对口”的资料,并分出主次。这期间也会有很多免费辅导班,考生不妨多听多看,筛选有用信息,合理规划复习思路。3—4月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大四考生要处理好实践、上课、写论文和研考的关系,确定研考目标,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院校、专业的选择是研考非常关键的一步。很多过来人都有体会,选对学校是成功的一半。在选择学校之前,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校所在城市、专业发展、就业前途等因素后做出决定。5—6月第一轮复习,不放过边边角角第一轮公共课复习主要针对政治、英语和数学。考生要根据自己所考科目的特点进行复习。无论考哪一科,考生要切记,这个阶段重在基础复习,要踏踏实实把书看一遍。第一轮专业课复习要紧跟所报院校的专业课方向。考生可登录院校网站查找上年备考书目,或向在读研究生借阅其备考资料。考生不要迷信市场上高价销售的内部资料,也不要过度相信过来人的笔记,要总结出自己的“专属笔记”,这样在后期复习中才能得心应手。7—8月暑假强化复习暑假是备考强化的第二轮复习阶段,也是考生之间容易拉开分数的阶段。考生要克服酷暑,通过专项突破弥补“短板”。如果实在不能自主学习,考生可参加辅导班,通过有规律的上课控制复习进度,听取老师指点。听完老师讲课后,要经过整理、消化才有效果。考生按照自身情况制订复习计划,保持节奏。9—10月大纲发布,开始报名9月,政治、英语、数学的大纲相继发布,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也陆续出台。在仔细研究公共课大纲的同时,考生要多留意院校网站公布的研招信息。应届生要注意预报名时间。11—12月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冲刺复习11月,报名进入现场确认阶段,考生要到指定地点确认、缴费并照相。12月下旬,考生可以打印考研准考证,同时要开始各科的第三轮冲刺复习。除反复研究往年试题外,考生也要做一些模拟题,并通过做题对知识点查缺补漏。在这期间,考生要调整心理波动,不要因为焦虑、恐慌等轻易放弃,要说服自己平稳度过这段瓶颈期,并且在冲刺阶段做好计划,不挑灯夜读,也不放任自流,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效率,才能事半功倍。同时,考生要按照考试时间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规律。12月下旬,初试来临,考生要调整心态,熟悉考点环境。

2017年考研时间是什么时候

果保汝矣
借黑钱
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每年的考研初试时间都有变化,可以看出一个比较明显的规律就是研究生考试时间都是在12月份的周末,和其他考试也是一样的。这也是因为研究生考试需要占用学校教室作为考场。扩展资料:用户考研注意事项:一定要仔细的听监考老师的安排和嘱咐,不要因为看到卷纸,就忙于做题。因为这个1-2分钟的时间对于答题有什么大的帮助,但是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犯下难以弥补的过失。用小刀划信封的时候不要太用力因为信封里面有一个纸舌头用来最后翻出来粘合信封的。动刀之前一定要看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研

2017考研复习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方法?

百川灌河
果败而反
  考研复习首先要把基础打牢固,然后自己梳理出自己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脉络结构,再对照着自身薄弱环节一一攻克,只要用心去复习,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政治——平时多做笔记,研究新大纲,明确大纲规定的重点,严格按照大纲规定进行复习。  数学——看课本、做题,这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英语——单词基础打牢固,词汇书推荐红宝书考研英语词汇(必考词+基础词+超纲词)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建议,复习计划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

2017考研英语复习策略?

料器邢
赵衰
单词是基础。无论英语基础好或者一般,用红宝书考研英语词汇不错,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有口皆碑,而且每年都有改动,确实不错。一共四本书, 一本大书,一本精缩版,一本串记手册,一本练习题册,还可以结合APP背,助记效果很好。首先,历年考试真题是必备的资料,真题是一个标准,做真题可以把握试题难度,出题角度,了解命题重点。其次,考研阅读辅导书,这种资料贵精不在多。红宝书考研英语10年真题(归类分解+套题精练)非常基础、实用,简洁明了,解析到位而不啰嗦。

考研失利,第2年打算边工作边复习考研,应该如何备战?

万物云云
给我钱
2020年考研的报考人数为341万,参照近几年的录取情况,录取率在30%左右,那么,对于考研失败的240万考生来说,有人并不甘心直接放弃自己读研的梦想,仍然想要准备来年再战。有的同学也许会纠结了:先找份工作养活自己,然后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准备二战考研,靠谱吗?作为十几年前的考研老学长,我认为第一年考不上研究生,第二年边工作边考研是完全可行的。根据教育部统计,近几年,在职考研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已经接近50%。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往届生报考人数占比43.8%;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往届生报考人数占比45%。应届生、往届生报考人数应届生、往届生占比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所做的2019年考研调查数据显示,考研2次及以上的考生占到了1/3多。2019年考生的考研次数比例如此大比例的往届生以及多次参加考研的同学,显示了同学们对于考研执着的追求,也印证了大家对于研究生学历的认可。这其中有的考生是专职复习考研,还有的考生是在职边工作边复习考研,我认为都是没问题的。专职考研时间充裕,但并不是说在职考研就一定不行。我的研究生同学中,有很多二战和三战考研成功的,他们基本都是边工作边复习的考研实践者。下面我将从边工作边考研的意义,详细的利弊分析,以及干货满满的复习建议3个方面,论述在职考研的可行性。边工作边考研意义何在?1.证明自己,圆自己一个研究生梦一战考研失利的同学,多数对于考研不会死心。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研究生梦,而一次小小的失利,阻挡不了前行的脚步。毕竟他们深知,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生活,不应一成不变、波澜不惊,而要在逐梦的追求中,实现别样的精彩。NBA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训练馆墙上有这样一句队训:What hurts more,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努力和遗憾,哪个更让人痛苦?人的一生,就应该是一个不断塑造自我、实现梦想的过程。一战失利的同学选择继续努力,不留遗憾。他们在工作的同时,勇敢地踏上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再战考研之路,只为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2.再战考研,是给自己的选择,把握人生的主动权黄执中在《奇葩说》中说道:在人生的时时刻刻,永远都尽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选择。时时能选择,路路有回转。再战考研,就是在不甘心一战失利的同时,给自己的人生多一次选择的机会。选择的,是未来的无限可能;带来的,是人生别样的精彩。当前,研究生的起薪比本科生高是不争的事实,而通过读研还会让学生的学术能力、综合素质、眼界视野、平台资源等方面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进步,因此,大学毕业后选择读研究生的同学,一定是想要更好地掌控自己未来的人生,通过努力以实现更好的生活。很赞同高晓松在《矮大紧指北 1:文青手册》中说过的一句话:对于生活,你要么熬,要么拼。熬来熬去,你会发现,最终还是要拼,那还不如早一点拼。不要在大学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真的需要提升学历了才想起要考研,那时的考研难度,已经超出了你的想像。对于考研,也适用这句话: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失败,是我本可以。 边工作边考研的利弊分析一、有利的方面1.在工作的同时,可以积累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这是对大学里学到的书本知识的强有力补充。有了一定工作经验,会更加清楚自己学习的短板在哪里,自己更想通过读研来提高哪些方面。而且如果考上了研究生,也会比应届生更快地适应研究生的学术生活。比如我有一个同学,是工作3年后考上的研究生,他在读研期间非常优秀,简直是个学术狂人。研究生一年级刚入学,多数同学的精力还在学习专业课,他就开始做课题发论文。整个研究生期间,他无论是发表论文的数量还是申报专利的数量,都比其他同学要多得多,而且发了多篇国际权威期刊,最后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这就得益于他3年来的工作经验。而且他研究生毕业重新参加工作后,仅3年就升了职,是他单位里前无古人的提职最快的人。2.工作期间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大学毕业了参加工作,会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好歹也不算是纯粹的啃老了。利用自己赚得的工资来购买复习资料、报辅导班等,也会更加心安理得,至少心里对于父母的愧疚感会减轻一些。毕竟用自己的收入去实现梦想,怎么看都是励志的。3.这份工作也算是考不上研究生的退路。本科毕业能够找到这份工作,是因为有“应届毕业生”的光环加持。对于非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工作会相对困难一点。当然二战考研也存在考不上的可能性。如果是专职考研,失利的话还要再去找工作,此时已经不是应届毕业生,想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而且自己又是2次考研失利,对于自己的心理打击一定特别大,很有挫败感,找工作时更加没有自信。如果是边工作边考研,那么这份工作就是考研失利后的坚强保障,也许不再继续考研,而工作和生活还要继续。这样自己在复习时就不会有沉重的心理压力,从而能够轻装上阵投入复习。4.如果对工作不满意,你会更加珍惜考研的机会。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通常做不了多久就会辞职。根据2018年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数据显示:职场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呈现出随代际显著递减的趋势。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则是3年半,而90后骤减到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而辞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工作不满意。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这份工作并不能让自己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未来的薪资增长空间并不能满足自己的心理期望,或者自己的能力并不足以胜任这份工作,那么你一定会更加坚定考研的决心,珍惜你第二次考研的机会。这是在你认清社会现实后带来的深刻思考,会给你的考研复习带来正向的激励作用,让你心生足够的内驱动力,坚定地投入到考研复习中去。5.二战考研有经验优势和心理优势。对于第二次参加考研的同学来说,对于考研的流程、复习的计划安排、目标学校的选择、复习资料的选择等已是轻车熟路,并且有了第一年复习的基础,会节省不少“摸石头过河”的时间,比第一次参加考研的同学更有经验优势和心理优势。二、不利的方面1.边工作边考研必定会挤占一定的复习时间。作为一名职场新人,你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从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到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不一而足。此时,你在白天工作期间,几乎不会有时间复习。而如果遇到加班、出差等临时性工作,更会进一步挤压你的复习时间,打乱你的复习计划。毕竟,没有一定的复习时间保证,考研是很难成功的。2.身边缺少共同考研的战友。不要小看考研战友的力量,这是很重要的精神陪伴。在学校里复习考研,你会有许多同学与你共同奋斗,战友之间可以相互鼓励、相互督促、互通信息。而在工作后,与你打交道的基本都是同事,你身边几乎没有一起考研的战友为你打气,帮你答疑,为你及时传递有用的考试信息,而这也是考研复习路上的一道屏障。3.工作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改变考研的愿望。你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人、经历的一些事,很可能会使你考研的愿望变得不那么强烈。比如:你有可能会喜欢上这份工作。可能是因为工作的收入让你满意,可能是因为公司的环境让你感到舒适,还有可能是公司领导对你比较器重,又或者是你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获得感。这些,会让你觉得已经找到了不错的工作,那么还何必要考研?这种情况下,不考研是完全可以的,毕竟多数同学考研也是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如果你已经对工作满意了,还有什么必要骑驴找驴?还有一种可能,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安于现状的职场人士,认为这样平凡而简单的日子也不错,从而消磨了考研的意志,失去了考研的动力。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就是这样,本来想得很好,边工作边考研,可是工作后遇到了几个酒友同事,天天跟着他们花天酒地,日子过得相当潇洒,可是考研的梦想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考研资料扔哪去了都不知道了。那么,在职考研应该怎么复习呢?下面给出考研复习的10条建议,干货满满。1.坚定考研目标不动摇既然你的目标是考研,那么就要在工作的过程中排除一切外界干扰。除了上班的工作时间之外,这一年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考研服务。千万不要因为工作中的一些杂事、生活中的一些杂音,而动摇了自己的考研目标。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最难的,则是热情的日渐消退。罗曼·罗兰说过:前途是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之后,就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请记住:唯有内心坚定,方能细水常流。2.不要找太忙碌的工作工作不能太忙,是想要边工作边考研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理由很简单,考研上岸的保证,就是充足的复习时间。太过于忙碌的工作或者需要经常加班、出差的工作,肯定会对你的复习时间造成影响,因此在找工作时,一定要问清楚工作的时间和性质。宁可收入低一些,也要找朝九晚五按照上下班、周末不加班的工作。至于996?你跟他886吧!3.制定详细的复习规划首先一定要在第一年考研失利的基础上,充分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向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取取经,借鉴他们的学习方法、时间安排,对于自己有失误的地方要及时调整,避免重蹈覆辙。然后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复习规划,对于各学科的复习进度、时间安排做一个细致的梳理,避免出现由于要兼顾工作,导致复习时间不够用的现象。建议将每天的时间按小时分解,这样更能明确每天能有多少小时的复习时间,每个时间段用于复习哪门功课,越细致越好。比如每天早晨6点到7点背英语,下班后7点到11点的复习时间里,其他几门课程如何分配时间等。计划制定时,要合理安排复习、工作和休息时间,不可盲目地安排太多的复习时间而影响了正常的休息,既给自己带来了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影响身体健康,从而会增大无法坚持下去的可能性,得不偿失。4.树立考研必胜的信心二战考研已经有了第一年的经验,而且又比初战考研者多了一年的复习时间,此时必然具备一定的心理优势,切不可因为上一次的失利而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压力。你要做的,就是坚定“此战必胜”的信心。可以每天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早晨面对镜子对自己说“你一定行”,会为你一天的复习鼓足干劲。当你选择了自信的坚持,全世界都会为你的奔跑让路。5.选择合适的目标院校选择目标院校时,一定要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如果第一年的报考的目标院校分数太高,而自己的考研分数过低,差距相当大,那么二战时就要适当调整考研的目标学校。不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就一味盲目地奔着名校而去的行为,考上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属于浪费时间当炮灰,是相当愚蠢的。既不看手里的牌,也不看脚下的路,那不是展望未来,而是胡思乱想。6.合适的复习环境边工作边考研有一个劣势,那就是不像在学校那样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图书馆、自习室等,能够让你安心地复习。这时,我建议考研的同学最好能在离公司近的地方独自租房居住,一方面减少了路上通勤的时间,可以有时间投入到复习中去;另一方面独居也能排除各种干扰,在自己的空间里最大化地利用时间,心无旁骛地复习。7.严格自律地复习雨果说过: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人。自律的学习者是可怕,因为进步飞快。凡是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无一例外是能够抵得住外界的诱惑,耐得住独自复习的孤独的严格自律者。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在书桌前趴3个小时里有2个小时都在玩手机的不自律的人,是注定无法成功的。日本习惯培养大师古川武士认为,我们的身体都有一种“习惯引力”,即喜欢停留在现状的固定的状态而拒绝新变化。作为考研者需要做的,就是将每天规律的复习变为身体适应的新常态,而不是“三分钟热度”。我有个舍友是在职考研成功的,他白天5点多下班后,匆匆吃点饭就自己一个人在单身宿舍里复习,经常学习到深夜12点或1点。而如何保持每天旺盛的精力?他每天中午一定会好好睡一觉。8.抵御外界不利环境的干扰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界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复习中,要善于学习利用身边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而抵御不利于考研复习的人和事的干扰。李健在母校清华大学演讲时,回忆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冬天的寒冷的周末,宿舍里两个学习比较好的同学7点多就起床了,另一个学习稍微逊色的同学被吵醒后,问那两个同学:“大周六这么早去上自习,不至于吧?”那两个男生没理会便匆匆出门了。过了一会,这个被吵醒的同学也起床去上自习了。这就是环境的力量。9.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曾国藩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一勤天下无难事。在职考研者不可能拿出全天的时间专职复习,因此一定要像海绵挤水一样,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当这些零碎的时间化零为整时,也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可喜效果。比如,通勤的路上,工作休息的间隙,排队等待的时间等,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这些时间可以听录音、背单词、背公式、背政治概念等。要学会充分利用智能手机,而不是只把手机当成聊天和玩游戏的工作。比如背单词可以用百词斩 、扇贝单词等APP,需要反复记忆的知识概念可以自己录音自己听,还可以把知识点整理出来用手机拍照,以便于随时查看复习。10.复习的最高境界——忘我“心流”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过“心流”的概念,即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这是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当一个人沉浸在这种状态中时,通常不愿意被打扰。考研复习中,同样需要这种“忘我”的状态。我们在复习时,因为专注地投入其中,往往会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就像是我们在考试中一样的感觉,这是复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刻。结语以上,我从在职考研的意义、利弊分析和复习建议3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在职考研的可行性。考研,从来都是一笔划算的自我投资。考上了,心中梦想如愿以偿,;考不上,也是一种难忘的学习经历,是对工作有益的补充和提升。在职考研者,更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科学合理地安排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全力复习。梦想在你脚下,希望每一个二战考研者,都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当你拿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找领导辞职的时候,一定是你最帅的时刻!最后,把汪国真的《嫁给幸福》送给奋斗在考研路上的同学们: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谁能说得清什么是甜 什么是苦只知道 确定了就义无返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