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日语专业学生跨专业只能考专硕吗?跨专业考研都能考哪些专业?

光之旅
圣人无名
追答你好,考研按照学校的招生简章报考,具体报考流程、条件、专业考试等看学校的招生简章,直接要求搜索或是到学校网站研究生教育或学院查询。 考研备考,你需要准备考研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考试课程,提前学习和备考,专业课程不会很简单的,所以做好准备,查看学校的考研招生简章看看专业课程,教材大纲具体要求和考试流程以及复试,早下手早准备。

203日语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谢谢

七宗罪
简单爱
你好,文都教育很3337376434高兴为您服务。考研考日语有2种情况,一是考公共日语,就是全国统一命题;二是英语或别的外语专业的二外。下面分别说明一下情况。 一)公共日语。 这个水平比较高,要有中国国内大学4级或以上的水平。1995年要求熟练掌握3000个单词,阅读能力每分钟150字。不过,现在水平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1998年要求熟练掌握3600个单词,阅读能力不变。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还有作文和翻译的能力,据说明年起有听力部分。 根据上述的要求,必须作到: 1,熟练掌握4000左右的单词。会读,会写,看假名能写汉字,看汉字能写假名。熟练掌握互译能力。作到放在哪里都认得。最好还能认识1000字作备份。特别要注意看汉字猜不出意思的日语单词,多音字,还要掌握外来语。现在考题的汉字越来越少,所以要特别加强单词的读音,作到看假名句子就能理解其意。 2,熟练掌握基本文法。助词,助动词,用言分类活用的方法和用法,敬语,句型,数词用法,接续词,等等。重点是熟练,一知半解是不行的。概念要清楚,使用要熟练。只有这样,考试时才能作到又快又准确。 3,多作练习。现在习题集不算少。不断作题。做各种形式的题。而且必须要明白。通过做题提高自己的文法水平。做得不对的地方再学习文法,弄清楚自己错在哪里。 4,试做过去的考题。看看自己究竟差距在哪里。 5,练听力。熟悉听力考试的样题,以备考试不慌。 6,不要有侥幸心理。自己说这个可能不出,那个可能不出,而缩少自己学习的范围,应该想到什么都可能出。 注: 由于研究生考试水平接近日本能力考试1-2级,也可以选一部分这方面的习题练习。 参考书推荐: 1,人大版考研丛书2001年考验日语指南 易友人编著 中国人民出版社 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日语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日语应试指导--笔试篇 侯仁锋编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4,日语应试指导--听解篇 侯仁锋编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5,日语能力考试模拟题1级2级 中川良雄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日语能力测验出题倾向对策1级语法 松冈龙美编著 潘寿君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1990-1994年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日语试题集 (二)二外日语 此种试卷由各大学出题,内容比较简单。必须作到: 1,熟练掌握3000左右的单词。会读,会写,看假名能写汉字,看汉字能写假名。熟练掌握互译能力。作到放在哪里都认得。最好还能认识1000字作备份。特别要注意看汉字猜不出意思的日语单词,多音字,还要掌握外来语。 2,熟练掌握基本文法。助词,助动词,用言分类活用的方法和用法,敬语,句型,数词用法,接续词,等等。重点是熟练,一知半解是不行的。概念要清楚,使用要熟练。只有这样,考试时才能作到又快又准确。 3,由于各学校自己出题,所以根据自己要报考的学校,了解这个学校的要求,选择所指定的课本和范围学习。 4,多作练习。结合学校要求作题。做各种形式的题。而且必须要明白。通过做题提高自己的文法水平。做得不对的地方再学习文法,弄清楚自己错在哪里。 5,收集该校过去的考题进行试做和研究,了解考题的水平及特点。看看自己究竟差距在哪里。如有疑问,欢迎向文都教育提问。祝您取得好成绩。加油。谢谢采纳。

旅游管理专业跨专业考日语研究生都考什么科目

恶女孩
梅花
看你考日语学硕还是专硕,还要看你院校如何选择。学硕大致是考 政治 二外专 综合日语 专业日语 。专硕考属试科目为 政治 日语基础 翻译硕士日语 汉语百科。专硕和学硕考试内容差距很大,还有院校不同考试内容差距也很大。更多追答感谢😊不考本科专业课知识吗?追答不考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日语专业日本考研可选择哪些专业和学校

不其
大事情
你好!复日语专业制研究生专业主要有两种:日语笔译和日语口译翻译硕士;以及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有日本语言、文学、文化、社会、经济、日语教育等方向。有的学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也会有日语的方向跨专业的话,与本科专业可能有关的专业比如外交学、国际经济、国际商务之类也可以。或者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没有多少关联的

跨专业考日语专业研究生可以报考哪些学校

动员令
丁子有尾
你好,我也是日语专业的学生。首先说下日语吧,单纯学门日语将来找工作回,范围比较狭隘。答就算是在日企或外贸公司当所谓的翻译工资也少得可怜,而且不是纯粹的让你翻译。翻译工作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还是做些与日语无关的事,也可以说什么都干。尤其日企,女性地位偏低,总是干些端茶送水的活儿。除非你的口语够好能对答如流,但想必也很难达到。因为在学校注重的还是书面知识,也许你一级过了,但口语不行仍然没用。其次回正题,考日语研究生就是为自己掘坟墓,虽说难听暂且听下理由。我的老师就是南大日语研究生毕业,工资一般。日语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所以考研的话,还是考财务、经济企业管理等其他的专业较好。而此时咱的日语就成了比其他人多的一项优势。你说对吧。考日语研究生真的很没意义。再说说同声传译吧,整个中国甚至世界真正做的出色的很少,可想而知其难度。而且做好同声传音这一工作压力很大。虽然工资真的很诱人按小时计算,可那精神压力非普通人能接受。不过也可以去考个口译证什么的。考研,一定要慎重。别随大流,得熬得了那备考期间枯燥痛苦的日子。本人拙见看看即可,关键在于自己

日语专业考研都考什么

一龙一猪
内热溲膏
国内考研,查了好多的院校,发现日语专业的考研专业无非分为几种:文学、文化、语言与教育、翻译理论与实践。详细请看学校的招生专业目录

日语203考研考什么科目

孟轲
旋爱
日语203本身就是一门考试科目,统考公共课的日语科目。适用报考院校外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6333语可选考研公共日语203的所有考生。每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第一门都考思想政治理论,代码是101。第二门考外语,全国统考的外语分为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思想政治理论与外语都是100分的分值。第三、四门是专业课一、二,都是150分分值的科目。考研公共日语(203)涉及到各大高校的各大专业,为全国统一命题,适合非日语专业的考研。很多学校的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经管类专业都可以在初试中选择203日语。扩展资料:203日语的题型和英语有相似的地方,从总的题型来说,分为四个部分:1、完形填空(也称基础知识):主要考察词汇、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这一部分真正的完型填空只有10个题目,另外10个题目是考察语法、词汇、短语的选择题。2、阅读理解:主要考察理解大意、推测词义、理解作者意图、观点等;四篇文章,每篇5个选择题,共40分。3、翻译(日译汉):翻译五句话,总分是15分,每个3分;主要考察准确理解日语并用汉语做通顺表达的能力;4、作文:主要考察运用日语词汇、表达方式,写成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语专业

我今年考研,日语笔译,专硕。英语一窍不通,我想问一下有哪些学校的日语笔译专业初试复试都不跟英语沾边

及时雨
人惑则死
可以报考外国语大学之类语言学校,一般可以选择小语种作为二外,综合性大学一般只有英语。具体情况参考学校招生简章。

考研日语的 203 日语是什么水平

半路上
连珠
考研203日语1、标准日本语3365653935学完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就可以考了。 难度在日语二级和三级之间吧。 学完初级上下册是日语三级。 学完中级上下册是日语二级。 2、以前考研都是学完中级上册就可以了,但是现在考研的日语难度在不断提高。根据不同的学校,要求也不同。但是大部分的学校还是只要求学到中级上册。 如果掌握的扎实的话,那么学完中级上册的话,可以考不错的分数。 一般在各个学校的专业招生目录中,会提及日语的参考书目。一般为《标准日本语》或为《新编日语》1、2册。 3、标准日本语是对非日语专业的自学生提供的教材,潜显易懂。而新编日语一般是对日语专业学生的教材。所以考研如果以新编日语为参考书目的话,只考前两册。而新编日语,此书在编排上,课文里面不标注假名,而且语法上阐述得过于专业,一般不作为非日语专业的自学生使用。 4、如果参考书目中没有提及日语的参考书,那么默认的使用标准日本语作为教材。现在社会上一些日语辅导都是采用标日作为教材的。如果自学的话,可以买到一些标日的辅导书和卷子。最好是配和磁带学习。 5、题型的话,第一二两题是考单词的。 第一题是给在句中标有下划线的单词注假名,也就是发音,类似英文中的国际音标。 第二题是根据句子括号里的假名提示,填写当用汉字。 第三题是翻译一些日语词组。 第四题是考语法的,是客观选择题。主要是考一些助词的用法。 第五题是选择,从选项中选出合适的答案,正确得组成句子。其中含有一些词的接续类的问题。 第六题是用给出的词填空。 第七题尊他语、自谦语、礼貌语分类。 第八题第九题是把句子变成使役态和被动态 第十题汉译日。 十一题日语文章译成汉语。 十二题阅读。 这样讲起来看起来挺繁杂。但是认真学起来也不难。 也许各个学校出的日语题顺序会有差异。 但主要要考的题型不过就这几样: 考单词,语法,日译汉,汉译日,阅读。